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

等許汐泠和花非煙退出房間,劉秀走到陰麗華近前,柔聲說道:“這次,麗華並不用非要和我同行。”陰

麗華笑了,說道:“是麗華想和夫君一起去。”劉

秀握住陰麗華的手,拇指的指肚在她的手背上來回摩挲,過了片刻,他說道:“我打算,冊封麗華爲後。”這

是劉秀第一次向陰麗華提出封后之事,陰麗華心頭一驚,腦中也自然而然地響起許汐泠向她說過的那些話。

她反握住劉秀的手,說道:“阿秀在河北征戰期間,麗華一直在南陽,陪在阿秀身邊的是郭妹妹,阿秀若立麗華爲後,朝中的大臣們都會反對。”

劉秀面色一正,沉聲說道:“我是天子,天子的決定,並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同意!”陰

麗華將劉秀的手握得更緊,動容地說道:“可是阿秀的基業,都是和朝中的大臣們同心協力,一起打下來的。現在阿秀基業未穩,又怎能因爲立後之事,而與大臣們起分歧呢?”劉

秀氣樂了,憤憤不平地說道:“立後,立誰爲後,這是我的家務事,又與他人何干?”陰

麗華說道:“皇后乃一國之母,與所有人都有關。若皇后不能服衆,受損的不僅是皇后的威儀,更有損天子之威儀。阿秀,立後之事,萬萬不可衝動而爲!”如

果許汐泠說的那些話,只是她的一面之詞,那麼現在,劉秀的表現足以表明,立她爲後的阻力到底有多大。倘

若此事真的很容易、很輕鬆就能做到,那麼劉秀也不會在她面前說這樣的話,表現得如此氣憤。聽

了陰麗華的這番話,劉秀心中更是翻江倒海,五味乏陳。即便他嘴上沒說,但心裡什麼都明白,自己對陰麗華虧欠得太多。

在自己最失意最落魄的時候,陰麗華不嫌棄自己,肯下嫁於他,幫着他走出那段人生最黑暗的低谷。可

是自己根本沒有給予陰麗華什麼,沒讓她享福,沒能讓她過上安生舒坦的日子,反而是長達兩年的提心吊膽,獨守空房。

現在自己已經成爲天子,可連立陰麗華爲後這樣的事都做不到,自己這個天子,是不是也太沒用了?他

深吸口氣,將陰麗華的小手握得更緊,說道:“麗華放心,皇后的人選,除了麗華,不會再有第二人。”“

萬萬不可!”陰麗華急得連連擺手,說道:“倘若郭妹妹沒有身孕,阿秀立我爲後,我還可接受,但現在郭妹妹已有身孕,阿秀還要堅持立我爲後,定要生出許多的是非,到時不知會有多少人要在背後說三道四呢。”“

麗華——”“

這件事,阿秀要聽我的!”陰麗華的態度十分堅定,不管劉秀怎麼說,她堅持不肯接受封后之事,這讓劉秀既感無奈,對陰麗華也越發的珍惜。兩

日後,懷城城外的官道上,行來兩輛馬車,坐在第一輛馬車裡的人,是劉秀和李通,坐在第二輛馬車裡的,是陰麗華、許汐泠和花非煙,護衛在馬車左右的是龍淵、龍準、龍孛,虛英、虛飛、虛庭等人。

他們人數不多,都穿着便裝,打眼一瞧,和家境富庶的百姓沒什麼區別。

從劉秀控制的區域,去往青州的平原郡,路上並沒有多艱險,否則的話,劉秀也不會親自前往,更不會帶上陰麗華。冀

州的北面是幽州,西面是幷州,西南的司隸地區,南面和東南是兗州,東面便是青州。而

青州的平原郡,正好與冀州的清河郡接壤,中間只隔着一條黃河,平原郡的郡城平原城,還剛好就在兩州交界的附近,位於黃河邊上。劉

秀走冀州清河郡的路線,到平原郡的郡城平原城,還是挺方便的,要說有危險,那也是他渡過黃河,進入平原城之後的事了。此

次前往平原城,劉秀也正好對路過的地區做個微服私訪,親眼看看底層的民生如何,各地的賊患如何,地方官員的治理如何。

劉秀在河北地區的東征西討,對起義軍的連續打擊,還是頗具成效的,起碼十村九空的狀況已經得到大大的改善。

以前許多參加起義軍的農民,在被劉秀軍活捉之後,都被放回家鄉。這些人回到自己的家園,又開始重新種地,以前許多荒廢的田地,現在又能看到了莊稼。劉

秀對此還是頗爲高興和自豪的。路經魏郡時,劉秀情緒高亢,與陰麗華各騎一匹馬,並肩同行。

他指着路邊的莊稼,樂呵呵地說道:“以前這裡的耕地,皆已荒廢,村子裡的人,也都跑得無影無蹤,現在,總算是又有人回來種地了!”

看着劉秀臉上的笑容,陰麗華也樂了,說道:“這都是阿秀的功勞!”

劉秀仰面而笑,擺了擺手,意味深長地說道:“如果有安生的日子可過,還有誰願意提着腦袋去造反,去過刀口舔血的生活。”

自他稱帝以來,曾多次下詔,釋放奴隸,並且規定,凡任意殺傷奴隸者,皆可治罪。劉

秀所施行的政策,看起來和王莽的政策似乎也沒什麼兩樣,都是要廢除奴隸制度。

可是朝廷的一項政策推行下去,並不是孤立存在的,王莽施行的廢除奴隸政策,由於其它政策的執行不利,導致全國的奴隸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

許多底層百姓生活不下去,怎麼辦?只是賣妻賣子,賤賣爲奴。

在全國那麼多反莽的起義軍裡,奴隸都是一個人數衆多的團體。王莽一心要廢除奴隸,但最反王莽的,又恰恰是奴隸,不得不說,這太諷刺了。劉

秀正是便吸取了王莽執政時的教訓,在廢除奴隸的同時,分耕田地,大幅削減賦稅,百姓們只要肯勞作,不僅能活得下去,還能生活得很好。

如此一來,整個社會的勞動力便得到充分的調動,耕種全面復興,荒廢的百業,也都跟着漸漸復甦。眼

下魏郡,乃至整個冀州、幽州,以及河內、河東、河南,皆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看

到大片的良田恢復耕種,劉秀心情大好,回頭向後面招招手。李通和龍淵催馬上前,異口同聲道:“公子!”

劉秀問道:“前方是何地?”

龍淵說道:“前面是館陶。”

劉秀哦了一聲,對身邊的陰麗華笑道:“當初,我軍正是在館陶擊敗了銅馬,又是在館陶和清淵之間,勸降了二十萬衆的銅馬!”

也正是在這一戰之後,讓劉秀擁有了一個‘銅馬帝’的美名。看

着劉秀臉上流露出來的驕傲,陰麗華也是與有榮焉。她說道:“此戰,麗華雖未在夫君身邊,但也能想象到,這一戰的波瀾壯闊。”李

通不解地問道:“當時陛下……公子的大軍也沒有二十萬,怎麼能逼得二十萬的銅馬軍投降呢?”劉

秀一笑,說道:“此戰,君然功不可沒啊!”

岑彭投靠劉秀以來,出手的次數不多,但每次出手,都能起到奇效。他

勸降清淵城,導致銅馬軍走投無路,只能向劉秀軍投降;岑彭隻身進入洛陽城,勸降朱鮪,以朱鮪爲首的二十萬衆洛陽軍向劉秀繳械投降。只

這兩件事,不知讓劉秀軍少傷亡了多少人,又平添了多少的生力軍?劉秀的天下,就是靠着這些得利的部下們,一點一點打下來的。他

們正往前走着,只見前方的道路上聚集了好多的人。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麼事,劉秀對陰麗華說道:“麗華,你先回車上。”

陰麗華向前面望了望,有些擔憂地說道:“夫君多加小心!”

“嗯!”劉秀點下頭,目送着陰麗華坐回到馬車裡,他繼續催馬前行。道

路上,有一羣手持長矛、棍棒的漢子在攔路設卡,爲首的一人,皮膚黝黑,一臉的絡腮鬍,短眉毛,向上立着,下面一對大環眼,閃爍着咄咄逼人的兇光。黑

臉大漢雙手掐着腰,站在道路的中央,衝着被堵住去路的百姓們大聲嚷嚷道:“我們五校軍,一向是幫着百姓打官軍的,我們和官軍拼死拼活,你們是不是也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啊?”

說着話,他手指着一名穿着麻衣麻褲的莊稼漢,說道:“你,願不願意加入我們五校軍?”那

名莊稼漢是運糧到館陶城販賣的。看到黑臉大漢指向自己,他嚇得縮了縮脖,連連後退。

現在劉秀稱帝,河北這裡施行的都是劉秀的政策,官府徵收的稅賦很低,百姓們在繳納了賦稅後,剩下的收成,完全可以自給自足,而且還有餘糧可以賣掉,換些日常所需的用品。既然有安穩的好日子可過,爲何還要加入起義軍去和官府拼命?見

莊稼漢一個勁的後退,黑臉大漢氣不打一處來,他快步上前,一腳將莊稼漢踹翻在地,怒罵道:“沒用的東西!”

說着話,他向左右喝道:“將其拿下,帶過去!”

隨着話音,立刻有兩名大漢走到莊稼漢近前,將其從地上拽起,拖着他向路邊走去。在

路邊,還有數十名百姓打扮的青年坐在地上,周圍有幾名端着長矛的漢子在看押着他們,看得出來,這些百姓都是路過這裡,被他們抓下的壯丁。劉

秀在河北稱帝后,願意加入起義軍的人數已經大幅縮減,反而起義軍的內部,不斷出現逃兵。爲

了維持自己的兵力,起義軍也不得不採取強硬的手段,四處抓捕壯丁,來補充自己的兵源。這

裡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這種事情在河北各地都在普遍發生,只不過被劉秀一行人恰巧撞見,還是第一次。

看明白是怎麼回事後,李通怒火中燒,低聲說道:“公子,這些賊軍,肆意妄爲,簡直無法無天,可惡至極!”原

來都是五校軍餘孽!劉秀眯了眯眼睛。

當初五校軍也是有數十萬之衆,在上谷郡,被耿況重創了一次,後來在真定,又被賈復重創了一次,現在五校軍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

其殘部逃竄到魏郡和清河郡一帶,其行徑與以前相比,非但沒有收斂,反而越發暴虐,四處搶掠,以前他們還只是搶錢、搶糧,現在連人都要搶。

黑臉大漢目光一轉,又看向另一名如同村夫打扮的莊稼漢。這人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斗笠遮擋住大半的臉,只露出鼻尖和剛毅的下顎。黑臉大漢走到他近前,上下打量一番,用劍鞘在他頭上的斗笠敲了敲,問道:“你呢?願不願意加入我們五校軍?”

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七十三章 暗中解圍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攻蔡陽第四百四十一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零三章 孤軍營救第八百四十七章 決定出徵第六百八十三章 名將隕落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準備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第六百二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七十一章 龍淵暴露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軍陣前第五百四十章 死士行刺第三百零三章 強推劉玄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準備第一百零八章 救兵趕到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時局第七百六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七十五章 南陽再敗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二百五十一章 厄運降臨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六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七百九十三章 城外相會第九章 技驚四座第三百五十六章 千人必死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八百八十章 大難臨頭第五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四百八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三百六十八章 垂涎已久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六百三十章 出宮追妻第一百三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五百八十五章 揣摩聖意第六百九十六章 天神下凡第二百四十章 道不相同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八十三章 禍事之根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五百四十八章 姐弟不同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門說情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羣之馬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五百三十七章 更始覆滅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大營第一百九十九章 往日恩怨第七百三十三章 夫妻之間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三百一十八章 斬首成功第七百二十三章 心生殺意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八百零九章 湯藥風波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於來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郡支持第七百二十八章 上門謝恩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報信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
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七十三章 暗中解圍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攻蔡陽第四百四十一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零三章 孤軍營救第八百四十七章 決定出徵第六百八十三章 名將隕落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準備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第六百二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七十一章 龍淵暴露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軍陣前第五百四十章 死士行刺第三百零三章 強推劉玄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準備第一百零八章 救兵趕到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時局第七百六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七十五章 南陽再敗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二百五十一章 厄運降臨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六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七百九十三章 城外相會第九章 技驚四座第三百五十六章 千人必死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八百八十章 大難臨頭第五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四百八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三百六十八章 垂涎已久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六百三十章 出宮追妻第一百三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五百八十五章 揣摩聖意第六百九十六章 天神下凡第二百四十章 道不相同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八十三章 禍事之根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五百四十八章 姐弟不同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門說情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羣之馬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五百三十七章 更始覆滅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大營第一百九十九章 往日恩怨第七百三十三章 夫妻之間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三百一十八章 斬首成功第七百二十三章 心生殺意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八百零九章 湯藥風波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於來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郡支持第七百二十八章 上門謝恩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報信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