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民心1

徐世楊對周史案的裁決,讓很多人感到十分不解。

按理來說,這樣涉嫌誹謗皇家的行爲,就算不入刑,應該也不至於還能得到皇太子親自作序這樣的支持纔對。

這絕對算得上對莊家的讚揚了。

當然,這決定,讓那些舊文人也覺得,徐世楊這個人雖然嗜殺好鬥,野心勃勃,但這氣量確實夠大度。

若是再仔細想想,就會有人發現,徐世楊這種大度其實只對漢人,對其他民族他可是從來不會手下留情。

而徐世楊那個“對漢人少殺少判,寬大處理”的論罪基調傳出來後,市面上對他的評價開始逐漸變得混沌不清起來。

在以往的幾年,特別是帝國吞併大周統一天下之後,對徐世楊評價最高的是老百姓,因爲他們終於過上了平穩的生活,再也不用擔心朝廷爲了滿足韃子的歲幣而根括百姓的財產,再也不用擔心外敵入侵到自己家鄉燒殺搶掠。

甚至連佔山爲王的強盜匪徒也變得少了很多——民兵的火槍可不是吃素的。

甚至連行會,都因爲各路大俠的覆滅而不存在了。

帝國銀行的貸款利息很低,而且沒有利滾利,還可以分期償還,這方面同樣沒有問題。

把這些欠債都還上,老百姓在一年辛苦耕作之餘,就可以安心享受自己繳納稅款之後所有餘糧了。

可以留着自己吃,有更多餘糧當然也可以拿去賣給新朝廷,官府每年會直接派人到田間地頭按統一價格收購糧食,這可比地主老財的糧店收糧價格公道多了,而且還能節省運費。

若是遭了災或者因爲別的原因欠收,從國營商店買糧價格也很低,有些缺糧的地方,甚至買糧價格比賣糧價格還低不少,很多人寧願把手頭上所有糧食賣給國家,然後再買糧來吃。

據說這是因爲帝國有海量廉價的安南米和遼東米的緣故。

當然,具體原因遠比這個複雜,只是老百姓不需要知道也不想知道“平抑物價”、“統購統銷”之類的政策意義,他們只是單純的認爲這是朝廷惠農的政策,是歷朝歷代都從來沒有過的仁政。

若是天公作美,每畝地能多收個三五斗(自打全國大修水利之後,天公平似乎越來越願意作美了),大家接下來一整年就都可以好好喘口氣了。

每年收了新糧,賣給田間地頭到處走的國營糧店收購員,或者有人不願意省那點力氣,直接把糧食運到城裡的國營糧店,換成或厚或薄的一疊紙鈔,順便在城裡好好購物一番:

肥皂快用完了得買上十塊八塊的帶回去;火柴要多買幾盒,這東西生火特別方便;鹽更是必需品,必須多買一點;燈油在國營店裡不零賣,但可以幾家人合買一壺,這比從走街串巷的小販那裡沽會便宜許多。

還有花花綠綠的布,這個越來越便宜了,家中婆娘整天眼紅着想要,既然賣了糧那就扯些回去,給婆娘崽子都做件新衣裳好過年。

收成更好的人家,預算中還包括給婆娘的一面小鏡子;給孩子的小玩具——撥浪鼓、小泥人什麼的;自然還有自己享受的燒酒,有些不會過日子的甚至還想着切兩斤滷豬頭肉。

小農的日子過得越來越滋潤了。

其實,除了在土地上耕作,現在有些人已經開始想些別的方法補貼家用了——比如買個奴隸來做農活,把婆娘從地裡解放出來,讓她去工廠做工,這收益甚至比整天在地裡耕種還高些。

在工廠做工,還能經常得些勞保用品,比如工作服,以及專供女工的,被稱爲“衛生棉”的東西。

那些沒有自己土地的人,現在也有活路了,他們可以選擇去工廠做工,去國營農場務農,或者乾脆去邊荒地區討生活。

選擇去邊荒的漢人,朝廷直接發一個婆娘(異族女人嫁給漢人後最少也能升爲庶民,所以對女奴來說也是很受歡迎的出路),還有武器、土地、牲畜、農具、傢俱、種子、第一年的口糧和房子。

平民階層的人生活都越來越好,在帝國宣傳機構的引導下,他們也都知道這樣的好生活是帝國、內閣、皇帝和太子指引下才獲得的。

所以,不管舊文人們怎麼說,平民階層願意支持帝國的概率是很高的。

而老百姓之外的人,對帝國的評價就有些好壞參半了。

首先,即使對帝國持最嚴厲批評態度的人,也得承認帝國如今的國勢遠超大周,可謂蒸蒸日上。

由此帶來的好處是全方位的——原來屬於國外的大量土地被納入囊中,養活了原本衣食無着的百姓,使得社會變得越來越安定。

還有那些海外的奇珍異寶:犀角、象牙、珍珠、玳瑁、珊瑚等等等等,以往只有真正大富大貴的人家才能享受到的高檔奢侈品,現在已經開始走進很平常的富裕人家。

而以往同屬奢侈品,只是沒有那麼高不可攀的香料、貂皮之類,下沉的更加厲害,已經是公民家庭普遍可以擁有、使用的物品了。

這些好處,讓那些士紳豪族也暗暗覺得滿意。

但是別的方面就不太好了,比如說帝國對那些泥腿子的優待實在太多了。

首先,以往被認爲是正常手段,富戶豪族以債務手段兼併自耕農土地的做法,現在是完全行不通了。

帝國銀行願意接手平民的債務,但他們絕對不會承認超過銀行基準的利息和任何利滾利的行爲,這讓富戶豪族對外放貸變得無利可圖。

如果說,這種經濟上的問題,可以通過投資新產業工廠來彌補的話,帝國下沉教育,以強硬手段要求所有漢人適齡孩子上學,打破士族對知識的壟斷,這樑子可就結大了。

徐世楊曾經以爲,他取締科舉,就會引起士紳的羣起反對。

其實不是這樣,對士紳來說,無論是科舉八股還是考試數理化,其實沒有本質區別,問題在於,對於知識的壟斷。

平民老百姓本應無法接觸知識,這種昂貴的奢侈品本來應當只屬於士人,但徐世楊不斷普及教育,打破了這種壟斷,當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考試成績甚至超過士人家庭的子嗣之時,士人們唯一值得自豪的東西,就那樣分給了普通百姓。

這可就讓他們難以容忍了。

第470章 巡邏隊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151章 投資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244章 局勢第639章 際遇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4章 夜戰1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624章 醫藥第67章 糧食第16章 買賣第449章 焦土第562章 北行記2第158章 李飛龍第88章 局勢2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763章 晨輝第548章 國制第730章 登封第447章 破村第143章 遣周船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653章 宣戰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6章 勝利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424章 要贏了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89章 剿匪第353章 疑慮第333章 金州2第35章 趙琳第325章 炮第88章 局勢2第583章 產業鏈第370章 棄守第331章 政策第675章 統一第27章 集市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45章 互啄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571章 百戶第394章 伐高麗6第97章 兄弟並肩第574章 北行記6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751章 民心1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677章 邕州1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656章 南北3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348章 宣傳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124章 宣言第142章 談話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594章 機會第223章 條例第470章 巡邏隊第266章 情報2第149章 雙嶼港第51章 殺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135章 乃服第389章 伐高麗1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633章 暴秦3第152章 採購第59章 湯隆1第534章 王師第730章 登封第147章 淨海王第178章 收容所第252章 大生產1第293章 勝利3第242章 進軍1第126章 生產第617章 興靈4第456章 索倫部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76章 開打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349章 屯墾村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35章 趙琳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
第470章 巡邏隊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151章 投資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244章 局勢第639章 際遇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4章 夜戰1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624章 醫藥第67章 糧食第16章 買賣第449章 焦土第562章 北行記2第158章 李飛龍第88章 局勢2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763章 晨輝第548章 國制第730章 登封第447章 破村第143章 遣周船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653章 宣戰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6章 勝利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424章 要贏了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89章 剿匪第353章 疑慮第333章 金州2第35章 趙琳第325章 炮第88章 局勢2第583章 產業鏈第370章 棄守第331章 政策第675章 統一第27章 集市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45章 互啄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571章 百戶第394章 伐高麗6第97章 兄弟並肩第574章 北行記6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751章 民心1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677章 邕州1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656章 南北3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348章 宣傳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124章 宣言第142章 談話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594章 機會第223章 條例第470章 巡邏隊第266章 情報2第149章 雙嶼港第51章 殺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135章 乃服第389章 伐高麗1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633章 暴秦3第152章 採購第59章 湯隆1第534章 王師第730章 登封第147章 淨海王第178章 收容所第252章 大生產1第293章 勝利3第242章 進軍1第126章 生產第617章 興靈4第456章 索倫部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76章 開打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349章 屯墾村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35章 趙琳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