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

這時駐守朝陽門的,正是美軍,其實連東直門也是美軍駐守。天籟小說

由於從皇宮中撤離得十分果斷,因此美軍的兵力幾乎沒有多少損失,並而還帶出來幾名傳教士、教民充任翻譯,而且又收容了一些其他國家的殘軍,共計還有約2ooo左右的軍隊。

美軍的司令官查菲中將將自己的指揮部暫時設在朝陽門,並安排了15oo餘名士兵駐守,而在東直門只佈置了約15o名士兵,其餘3oo餘人則被交給副手裡肯斯帶領,率先離開北京城,在城外去尋找一處可以暫時容身的立足點。因爲查菲中將己經斷定,北京是肯會失守,因此現在續繼留在北京城裡,是肯定沒有好結果的。而之所以還守在城門口,只是爲出城準備的部隊盡力多爭取一些時間。

而且由於隨時都準備撤出北京,因此查菲中將並沒有一味在城牆上駐守,而是將防線一直擴大到了街面上,留出足夠的通道來。至於撤出北京城以後怎麼辦,只能等以後再說,最好自然是能夠和上海或是天津的領事館取得聯條,然後和海外華人協商解決,可以妥善的解決美軍的問題;再不濟也能支撐十幾天,說不定就己經停戰了,因爲海外華人攻佔了北京之後,肯定會重啓上海談判,而無論是一個怎樣的結果,也都要比留在北京坐以待斃要好得多。

人民軍向朝陽門的方向展開炮擊之後,查菲中將就立刻下令,所有的美軍馬上全部都撤出城外,因爲查菲根本就不想和人民軍硬拼;何況人民軍使用火炮轟擊,這是美軍無法抵抗的,因此不此儘早撤退,以免徒増傷亡,而且一但被人民軍纏住,想要脫身就困難了。

雖然人民軍幾乎是兵不血刃的攻佔了朝陽門、東直門,自身連一兵一卒都沒有損傷,僅僅就是浪廢了幾顆炮彈而己,但全團上下,由其是團部成員卻都高興不起來,因爲這樣的戰鬥,對五團來說是沒有任何的幫助可言。而且劉順長心裡也大爲後悔,早知這樣就應派一支部隊出城去埋伏,這樣在這支敵軍從北京撤離的時候,就可以在中途截擊敵人,取得一場名付其實的大勝仗。

而現在清剿北京城裡殘餘八國聯軍的戰鬥還要繼續的進行,人民軍不能出城追擊,因此佔領了朝陽門、東直門之後,立刻將城門關閉,並且在每個城門留下了一個排的部守衛,其餘的部隊則繼續向南,進攻東便門。而劉順長也派出一個營的兵力,從城外進軍,如果敵軍駐守東便門抵抗,人民軍則就在城內城外進行夾擊,而如果東便門的敵軍也如朝陽門、東直門一樣棄門而逃,那麼城外的部隊就可以向撤離的敵軍動攻擊。

守衛東便門、廣渠門的軍隊都是俄軍,由於東便門距離皇宮較近,因此在皇宮戰鬥生之後,大部份俄軍接到了指揮部的通知,於是抽調了大部軍隊趕回皇宮去增援,只在城樓上留下15o多士兵守衛城門。不過等俄軍趕到皇宮以後,俄軍的指揮部己被特種部隊攻破,而增援的俄軍仍然留在皇宮裡參加戰鬥,並沒有返回東便門駐守。

現在留守東便門的俄軍自然是擋不住人民軍的進攻,而且這次人民軍是分兵三路,分別從城外、城上、城內三個方向,俄軍自然更是防不勝防,不過俄國人雖然不像日本人那樣動不動就玉碎、就七生報國,就爲天皇陛下盡忠,但畢競也是戰鬥民族,決不會親易投降,也不會向膽小怕死的美國人那樣逃走,因此俄軍一面和人民軍拼死抵抗,一面派人到廣渠門,向駐守在那裡的俄軍救援。

雙方僅僅只進行了二、三分鐘的交火,俄軍的火力就出現不濟,完全被人民軍的火力壓制住,這主要還是因爲俄軍的彈藥不足,而且人數又少的緣故。而人民軍自然不會客氣,立刻給步槍上好了刺刀,向東便門動了進攻。於是雙方就在東便門的城樓上展開了白刃戰。

雖然五團並沒有參加通州火車站的戰鬥,但在通州駐軍的幾天裡,也聽過一團對通州火車站的戰鬥總結,知道人民軍在刺刀戰方面和八國聯軍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也和一團一樣,在這幾天裡拼命的練習刺刀術,現在終於也能派上用場了。

其實俄軍也是這個時代除日軍之外,最重視刺刀術的軍隊,當然日軍重視刺刀術,有相當一部份原因是國內的資源有限,難以給士兵提供足夠的彈藥,只能多練刺刀,並且還有意將步槍設計得長一些,以有利於刺刀戰,因此多少還有些迫不得己;而俄國卻是一個資源大國,儘管工業能力有所不足,但龐大的人口基數卻可以作一定的彌補,到是決不會出現供應不足,而俄軍重視刺刀術,主要原因則是戰術思想的落後,現在俄軍的戰術思想依然停留在排隊槍斃的時代,信奉的是“戰鬥最終還是要用刺刀來解決”,再加上俄國人天生的悍勇好戰,拼刺刀的戰術到也符合北極熊的胃口。

不過儘管俄國士兵的刺刀術能力較強,但現在的戰局卻是對俄軍十分不利,因爲無論俄軍怎樣努力,但北京城的易主己成爲定局,因此俄軍是在進行一場註定失敗的戰鬥,整體的士氣不高。而人民軍不僅在人數上佔有絕對的優勢,同時士氣也極爲高漲。

原來到達北京之後,得知一團、二團在攻克北京的戰鬥中,都建立了大功以後,五團的戰士們也都十分羨慕希望自己也能在戰場上一顯身手,畢竟五團裡面的老戰士比例不底,而經過了幾個月的訓練教育之後,大部份的戰士都有了榮譽感和爲國家、民族而戰的意識,在這種崇高理想的支持下,五團的求戰**頗高。

在接到了掃蕩城門,徹底清除北京城裡的八國聯軍的命令之後,五團的戰士們也都攢足了一口氣,打算要在戰場上努力的表現一下自己的勇武,那知在進攻朝陽門、東直門的戰鬥中,敵軍幾乎沒有接戰就棄門而逃,結果雖然佔領了朝陽門、東直門,但實際並沒有真正打上一仗,五團的戰士這時就像是一個蓄滿了水的水壩一樣,只等着一個泄的口子。

現在這個囗子終於出現了,因此五團的戰士們彷彿開閘的洪水一樣,向俄軍洶涌澎湃的沖刷過去,幾乎是人人奮勇,個個爭先,揮舞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槍,奮力的向俄軍刺殺,口裡還出震耳的吼叫聲。既使是戰鬥民族,這時也不禁感覺到了恐懼,更是抵擋不住人民軍的兇猛進攻,就算是一對一的戰鬥,俄軍的士兵也幾乎佔不到什麼便易,更不要說是一對二,一對三的戰鬥,結果雙方交戰沒幾分鐘,俄軍就招架不住,紛紛倒地身亡,還有一些俄兵見勢不妙,趕忙棄槍投降。這方面戰鬥民族要比日本人靈活得多,在明知不敵的情況下,決不會盲目的拼命,該投降的時候,還是會投降

時間不長,人民軍就佔領了東便門,俄軍大倍份陣亡,小部份投降,僅僅只有4、5個人逃走。不過俄軍的人數實在太少,事實上大部份的人民軍戰士根本就沒有出手的機會,就是跟在後面吼幾嗓子,其他的什麼癮都沒有過着。

而就在這時,團長劉順長收到了指揮部的通知,廣渠門的俄軍己經出動,向東便門這邊進過來,看樣子這是來增援東便門的。

守衛廣渠門的俄軍約有8oo餘人,主將是營長基裡連科少校,由於廣渠門離皇宮較遠,因此俄軍指揮部調兵增援時,並沒有從廣渠門調兵,而且沒有接到指揮部的命令,基裡連科少校也不敢輕舉妄動,於是無論北京城裡鬧得天翻地覆,基裡連科少校都一直按兵不動。等到天亮以後,基裡連科少校也己經弄清楚了北京的局面,知道皇宮己被海外華人佔領,俄國的指揮部,連同其他各國的指揮部均己被海外華人攻擊,八國聯軍已經沒有統一的指揮,全面失利己是不可避免了。

但自己現在該怎麼辦?基裡連科少校也有些迷茫了,繼續戰鬥下去己經沒有任何意義;而逃出北京又能逃到那裡去呢,這裡全是中國的地方,跟本就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向海外華人投降,面孑上也過不去,俄國人雖然不像日本人那樣動不動就玉碎,但好歹也是戰鬥民族,那能輕易的投降呢?基裡連科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少校,那裡經歷過這樣複雜的局面,因此這時己完全不知所措。

美軍從皇宮中撤出來以後,司令官查菲中將也曾派人來找過基裡連科少校,希望雙方能夠匯合在一起,共同抵抗海外華人,但卻被基裡連科少校斷然的拒絕,因爲美軍的人數比俄軍多,而且查菲中將的軍銜、官職都要比基裡連科高得多,因此如果雙方匯合,更定是以美軍爲主導,而俄軍只能聽從美軍的指揮。但美國又算那跟蔥,俄國人可是正宗的神聖羅馬帝國後代,出身高貴,根血苗正,又是堂堂戰鬥民族,而美國算什麼,不過就是一幫罪犯移民子孫和當地土著的後代,和美國爲伍己經夠掉份了,怎麼可能聽美國的指揮呢。

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十七章 接管濟南(十)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動(一)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來訪(十八)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四六三章 圍殲日軍(七)第三章 尖刀排長第三七八章 上海(六)第四二八章 空中偵察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四章 制度(三)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三二九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五十三章 艦隊匯合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擊(一)第三七八章 上海(六)第一四八章 進攻楊村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七十三章 進攻赤峰(上)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二五七章 訪問(上)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二十七章 清室回京(一)第四九七章 襲取海參崴(六)第二七零章 根據地(十二)第三一四章 軍隊擴編計劃(二)第三七九章 上海(七)第二二零章 談判(二)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一)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二五四章 工作組(二)第四八四章 清廷朝議(上)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七十四章 統計結果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三二五章 李鴻章來訪(二)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四九三章 襲取海參崴(二)第三四三章 軍事計劃(下)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第六十六章 德國使團(六)第四十四章 天津分治(二)第六十章 遠東戰爭結束(下)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五)第六五八章 遠東遠征軍(五)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戰(三)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五零七章 穆棱河之戰(三)第五十八章 遠東戰爭結束(上)第七一三章 日本屈服(下)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一八三章 德國海軍戰略(一)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二四三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六)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一三七章 合肥見聞(一)第一七六章 南洋鉅富(三)第七十六章 來訪者(四)第四七四章 山海關之戰(三)第九十六章 天津租界(三)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一二一章 秋收行動(十)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七十八章 軍事發燒友(上)第一五七章 對日談判(二)第一四八章 進攻楊村第一零三章 天津租界(十)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戰(六)第一一二章 秋收行動(一)第三七八章 對馬海戰(五)第四六零章 圍殲日軍(四)第七十五章 規劃(一)第二十五章 接管濟南(十八)第五八一章 進攻瀋陽(五)第二百 中標者(下)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六六八章 臺灣海峽之戰(九)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第三九二章 全面開戰(一)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二零七章 奇襲威海衛第七一零章 腰帶計劃(上)第一零八章 流言蜚語(中)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
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十七章 接管濟南(十)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動(一)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來訪(十八)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四六三章 圍殲日軍(七)第三章 尖刀排長第三七八章 上海(六)第四二八章 空中偵察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四章 制度(三)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三二九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五十三章 艦隊匯合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擊(一)第三七八章 上海(六)第一四八章 進攻楊村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七十三章 進攻赤峰(上)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二五七章 訪問(上)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二十七章 清室回京(一)第四九七章 襲取海參崴(六)第二七零章 根據地(十二)第三一四章 軍隊擴編計劃(二)第三七九章 上海(七)第二二零章 談判(二)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一)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二五四章 工作組(二)第四八四章 清廷朝議(上)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七十四章 統計結果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三二五章 李鴻章來訪(二)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四九三章 襲取海參崴(二)第三四三章 軍事計劃(下)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第六十六章 德國使團(六)第四十四章 天津分治(二)第六十章 遠東戰爭結束(下)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五)第六五八章 遠東遠征軍(五)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戰(三)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五零七章 穆棱河之戰(三)第五十八章 遠東戰爭結束(上)第七一三章 日本屈服(下)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一八三章 德國海軍戰略(一)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二四三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六)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一三七章 合肥見聞(一)第一七六章 南洋鉅富(三)第七十六章 來訪者(四)第四七四章 山海關之戰(三)第九十六章 天津租界(三)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一二一章 秋收行動(十)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七十八章 軍事發燒友(上)第一五七章 對日談判(二)第一四八章 進攻楊村第一零三章 天津租界(十)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戰(六)第一一二章 秋收行動(一)第三七八章 對馬海戰(五)第四六零章 圍殲日軍(四)第七十五章 規劃(一)第二十五章 接管濟南(十八)第五八一章 進攻瀋陽(五)第二百 中標者(下)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六六八章 臺灣海峽之戰(九)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第三九二章 全面開戰(一)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二零七章 奇襲威海衛第七一零章 腰帶計劃(上)第一零八章 流言蜚語(中)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