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六)

汪軍道:“我們怎麼公佈證據呢?把俘虜送上岸去?”

秦錚笑道:“那當然不行,不過我們可以通知日本的記者,讓他們出海,到我們的軍艦上來拍照、訪問啊。”

汪軍道:“日本記者會做這種對他們自己國家不利的事情嗎”

秦錚道:“我們不會去找外國記者嗎?在日本的外國記者只怕也有不少吧,讓領事館連夜去通知他們,這樣大的新聞,相信記者是不會錯過的。”

王雲鵬道:“從招供的內容看,這次的襲擊事件是日本的民間極端社團自發組織的一場行動,和日本政**府並沒有關聯,這次我們派軍艦訪問日本,就是希望暫時能夠和日本緩和關係?而且即使是日本的輿論還在敵視我們,但日本政**府還是希望和我們緩和關係的,但是如果襲擊事件被記者報導出去,我們和日本的關係不僅不能緩和,恐怕還會被激化啊,因此這樣做到底好嗎,我看是不是通過私下的渠道,向日本政**府反應這次襲擊事件,讓日本政**府私下解決,這樣也給日本政**府留出面子,並使我們和日本的關係不至於惡化。”

夏博海揺了搖頭,道:“決策也好,計劃也好,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時局的發展而做出改變的,這次日本的情況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當初我們決定派軍艦訪問日本,確實是希望暫時能夠和日本緩和關係?而且我和日本的關係緩和以後,也確實是對我們有利,可以暫時獲得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讓我們先安心解決國內的事件,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緩和與日本的關係,基本己是不可能的,首先是出了這樣大的事情,這一屆的日本政**府肯定會下臺,而且日本民間對我們的敵視態度也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夠化解的,因此新一屆的日本政**府上臺之後,有了這個前車之鑑,也未必敢輕易和我們改善關係,相反迎合民意,對我們採取敵視態度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即然時局的發展己是這樣,我們當然也沒有必要給日本人面子,不如將事情捅出去,至少可以讓我們在輿論上佔據優勢。”

高世則道:“如果要等記者來軍艦上進行採訪,那麼至少要等到下午,甚至是明天,艦隊的安全怎麼辦?”

肖建軍道:“艦隊的安全還是可以保障的,現在艦隊己經換了駐泊的位置,因此今晚的安全基本沒有問題,而到了白天也不會有什麼大礙,只要是在天黑之前離開日本海域就行了。”

這時李三傑道:“在外交方面要怎麼進行,需要再向日本抗議嗎?”

夏博海道:“當然,天亮以後到了正常的上班時間,向日本發抗議函去,措詞儘可能用嚴厲一些。另外明天一軍,行政院在例行的記者會上正式公佈這一消息。”

李三傑道:“好的。”

――――――――分割線―――――――――分割線――――――――

這一起夜襲事件是民間社團策劃,儘管得到了陸軍情報人員的支助,但那也是私下行爲,並未得到官方的任何支持,而且5艘漁船全軍覆沒,因此天亮之後除了社團基本確認這次夜襲失敗,參與人員凶多吉少之外,其他人員都還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情。

於是在早上10點,山本權兵衛在第一時間收到了華東政**府的抗議函的時候,也完全沒有想到又出事了。雖然華東政**府的抗議函措詞十分嚴厲,要求表示一切後果都由日本負責,艦隊將於今天下午離開日本海域,返回青島。而山本權兵衛對華東政**府的領事表示,這一事件日本還需要調查確認,才能給華東政**府一個明確的說法,在心裡山本權兵衛十分清楚,這事八成不會有假,畢竟日本的國民是什麼脾氣秉性,山本權兵衛還不清楚嗎,而之所以還要調查確認,不過是拖延時間,好和內閣的其他成員協商應對的辦法。

等送走華東政**府的駐日領事之後,山本權兵衛一方面招集內閣成員開會,一方面向長崎地方政**府以及海軍守備發電,要求他們迅速查明事情的真像,並且抓捕相關肇事人員,杜絕這類事情再發生。

而等內閣成員都到齊之後,外務省首先向山本權兵衛報告,剛剛收到的消息,華東政**府在青島舉行的每日例行的記者會上正式公佈,就在昨天晚上12點左右,有一夥日本恐怖份子駕駛5艘漁船,並裝載着火**藥,企圖襲擊華東政**府的訪日艦隊,被艦隊擊沉3艘,俘虜兩艘,抓捕12人,並在其中一艘船上發現了大約50公斤火**藥。現在被俘虜的船隻、人員、以及火**藥均在華東政**府的軍艦上,等軍艦回到青島之後,即會正式將這些證物公佈於世。

內閣成員們聽了之後,也都沉默不語,因爲誰都知道這件事情意味着什麼,華東政**府的艦隊是應日本政**府的邀請來訪問的,就算是長崎事件和華東政**府的士兵有關,最多也就是追究肇事士兵的責任,而不會和整支艦隊扯上關係,而發生了襲擊艦隊的事件,無論怎麼說也是日本沒有理的,何況是長崎事件根本和華東政**府沒有關係,因此這件事情一但公佈於世,日本政**府的顏面將徹底掃地。

雖然也有人出主意,乾脆死不承認,反正華東政**府現在是空口無憑,就算艦隊回到青島,將證物公佈於世,也可以一口咬定達些證物都是華東政**府僞造的,總之就是一條,堅決不能承認。還有人建議,不如就公佈今天有5艘日本漁船失蹤,這樣可以讓其他人覺得華東政**府是抓住幾艘日本漁船,僞造的證物。但問題可不是日本說什麼別人就信什麼,畢竟是真是假看到的人自然會有分辯,因此指望這些小花招是沒有用的。

於是又有人建議,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反正這一次已經把華東政**府得罪了,那麼不如就出動艦隊去把華東政**府的艦隊消滅了,這樣也就把證物都毀了,華東政**府再怎麼說也是空口無憑,沒有證物自然也就沒有人相信了。

山本權兵衛聽得頭都大了,這都是什麼餿主意,整點真正有用的,不過也不是所有人的建議都是不靠譜,也有人提議,到了這個時候,還是趕緊把抓捕的美國士兵給放了,並向美國道歉,讓美國艦隊儘早離開日本,免得又出什麼其他的事情。

雖然這個建議受到了許多人的申訴,指責,認爲太軟弱,太有損日本的尊嚴,但山本權兵衛心裡清楚,這是目前最好的解決辦法,畢競現在的日本,可沒有強硬的資本。在這次長崎事件,由其是發生了夜襲之後,日本是鐵定會得罪華東政**府,而且日本的民意也不允許日本在短時間內改善與華東政**府的關係,雖然日本有【四國同盟】做爲保障,但美國同樣是一支不忽視,而且應該爭取的力量,因此在這個時候決不能夠再得罪美國了。繼續將美國艦隊留在日本,還說不定會再發生什麼事情,如果美國艦隊真的有什麼損失,美國肯定會和日本翻臉。儘早把美國艦隊送走,然後關起門來解決自己家裡的事情。

當然在這個時候釋放抓捕的美國士兵,並向美國道歉,肯定會讓內閣承受巨大的壓力,甚致是受到國內輿論的指責,但除此之外也確實沒有什麼其他的好辦法了,不然只會讓日本損失更大。而且這一代的日本政治家畢竟還沒有昭和時代的人那麼瘋狂,還有一定的理想和責任感,何況山本權兵衛也清楚,雖然自己在首相寶座上還沒有坐熱乎,但也己經坐到了頭,畢竟出了這麼多事情,而且還都是大事,自己肯定是無法在擔任首相,因此山本權兵也做好了打算,在處理完這件事情之後,就辭出首相的職務。

至於對華東政**府交待夜襲事件,可以暫時以調查爲由,多拖幾天,把美國的事情先解決完,如果華東政**府公佈證據,則死不認帳,反正是己經得罪了華東政**府,也就死豬不怕開水燙了。

於是在會議結束之後,山本權兵衛立刻下令長崎警署,命令他們立刻釋放被捕的美國士兵,並向美國艦隊道歉;又招見美國駐日本大使,正式向大使表示了日本的歉意,承認這次的長崎事件,錯在日方,日本願意做出賠償,當然日本也委婉的提出,在目前日本局勢己不適合美國艦隊繼續停留,因此建議美國艦隊先離開日本,繼續環球航行之旅,賠償的事情雙方再慢慢協商,同時又表示不希望這次的長崎事件,影響日美兩國的關係。

美國大使聽了之後,也覺得山本權兵衛的提議有道理,現在日本的局勢,確實不適合美國艦隊繼續停留了,反正訪問日本的任務已經結束了,而且長崎事件日本也承認了錯誤,也算是在外交上贏了一局,不如早點離開日本,也確實是避免再出事,至於日本的賠償,美國財大氣粗還真看不上那幾個錢,重要的日本的認錯態度。

第二六零章 根據地(二)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一章 撤僑艦隊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五十五章 艦隊匯合(三)第一零二章 天津租界(九)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六四七章 日本本土作戰(七)第九章 村民第六一四章 朝見風波(六)第一七二章 德國之行(四)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五二六章 談判(四)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五七零章 進駐縣城(三)第二十八章 錦州告急(七)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一七八章 德國之行(十)第八十三章 災民(三)第二零六章 正面進攻(四)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五)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六四七章 日本本土作戰(七)第八十四章 災民(四)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八十三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下)第五二二章 反圍剿(二)第三二六章 海參崴(九)第五十六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七)第六二二章 登陸日本(四)第二八三章 會談(上)第三一七章 錦州(五)第三十一章 市長上任(三)第二二五章 舞會(下)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三一二章 結局第五一七章 穆棱河之戰(十三)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六五一章 撤僑(三)第三五一章 上海警戒(四)第一六二章 對日談判(七)第二零八章 奇襲威海衛(二)第五十六章 殲滅(一)第二六二章 根據地(四)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四二四章 停戰期(五)第一八六章 護僑行動(八)第一二六章 天津會議(下)第一章 撤僑艦隊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六五七章 遠東遠征軍(四)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二五七章 訪問(上)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二八二章 旅順口作戰(二)第四三零章 戰爭再啓(一)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一六三章 日本的訪問(六)第五四九章 接受談判(一)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二六八章 根據地(十)作者發言第一一七章 秋收行動(六)第一六一章 對日談判(六)第三二八章 奉天會戰(下)第六八四章 結束戰爭(五)第一七七章 南下上海(七)第二六一章 根據地(三)第一五七章 天津見聞(二)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一八九章 登陸爪哇(一)第三十七章 談判(上)第一九二章 登陸爪哇(四)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五五六章 接受談判(八)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三十四章 導彈戰術(上)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隊(下)第六二七章 登陸日本(九)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戰(十)第一四四章 徳國之行(一)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四九五章 襲取海參崴(四)第五五一章 土地改革(六)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四十一章 敘舊(下)第一九三 訪問天津(五)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
第二六零章 根據地(二)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一章 撤僑艦隊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五十五章 艦隊匯合(三)第一零二章 天津租界(九)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六四七章 日本本土作戰(七)第九章 村民第六一四章 朝見風波(六)第一七二章 德國之行(四)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五二六章 談判(四)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五七零章 進駐縣城(三)第二十八章 錦州告急(七)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一七八章 德國之行(十)第八十三章 災民(三)第二零六章 正面進攻(四)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五)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六四七章 日本本土作戰(七)第八十四章 災民(四)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八十三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下)第五二二章 反圍剿(二)第三二六章 海參崴(九)第五十六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七)第六二二章 登陸日本(四)第二八三章 會談(上)第三一七章 錦州(五)第三十一章 市長上任(三)第二二五章 舞會(下)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三一二章 結局第五一七章 穆棱河之戰(十三)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六五一章 撤僑(三)第三五一章 上海警戒(四)第一六二章 對日談判(七)第二零八章 奇襲威海衛(二)第五十六章 殲滅(一)第二六二章 根據地(四)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四二四章 停戰期(五)第一八六章 護僑行動(八)第一二六章 天津會議(下)第一章 撤僑艦隊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六五七章 遠東遠征軍(四)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二五七章 訪問(上)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二八二章 旅順口作戰(二)第四三零章 戰爭再啓(一)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一六三章 日本的訪問(六)第五四九章 接受談判(一)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二六八章 根據地(十)作者發言第一一七章 秋收行動(六)第一六一章 對日談判(六)第三二八章 奉天會戰(下)第六八四章 結束戰爭(五)第一七七章 南下上海(七)第二六一章 根據地(三)第一五七章 天津見聞(二)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一八九章 登陸爪哇(一)第三十七章 談判(上)第一九二章 登陸爪哇(四)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五五六章 接受談判(八)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三十四章 導彈戰術(上)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隊(下)第六二七章 登陸日本(九)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戰(十)第一四四章 徳國之行(一)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四九五章 襲取海參崴(四)第五五一章 土地改革(六)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四十一章 敘舊(下)第一九三 訪問天津(五)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