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

三天以後,華東政府和荷蘭殖民政府正式舉行談判,華東政府派出的代表是張威;而荷蘭殖民政府的代表是總督羅斯布魯;英國方面派來主持談判的,是漢密爾頓少將。

雙方首先就賠償的數額展開了激烈的爭吵,張威拿出了一份多達60餘頁的支出清單,詳細的羅列出了華東政府爲這次爪哇護僑行動的各項開支費用,共計列出300餘個小項,而總計金額達到了1200多萬英磅。

這個數字也把羅斯布魯嚇了一大跳,因爲這次談判的賠款都是由殖民政府支出,荷蘭國內是不會出一分錢的,而華東政府的開價可是要讓荷蘭殖民政府賠得傾家蕩產的節奏啊。

當怨羅斯布魯也沒有功夫一一的細看各項,仔細的核對,因爲要逐一清查的話,這300多個小項,沒有4、5天的功夫是完不成的,雖然知道對方是用的談判策略,有意開一介高價,而且一項一項的核對,討價還價,最終能降下多少也不好說,因此羅斯布魯採取最簡單的辦法,一拍桌子,道:“我們最多隻能賠償200萬英磅,再要多了,一分錢也不給。”

張威自然也不會客氣,道:“200萬英磅就想把我們打發了,那有那麼容易的事情,我們開列的清單項目,一分錢都不能少,要是少了一分錢,我們馬上就出兵進攻巴達維亞。”

羅斯布魯不甘示弱,道:“打就打,難道我們還怕你不成。”

張威哼了一聲,道:“好吧,談判破裂,用戰爭來解決吧。” 說完之後,起身就要走。

這一下到把漢密爾頓給嚇了一大跳,沒想到剛一開始雙方就談崩了,雖然知道張威是故作姿態,並不是真的要走,但漢密爾頓也不敢讓張威這樣走了,萬一弄假成真了呢?好不容易把雙方都拉到談判桌上,如果談判真的就這樣破裂了,可並不符合英國的利益,因此漢密爾頓也趕忙起身,道:“張將軍,不要走,不要走,大家好商量,好商量啊。” 好說歹說,總算是把張威給拉住了。

其實張威自然也不想讓談判就這樣破裂,當然他也算準了漢密爾頓會阻攔,纔敢馬上翻臉,因此也就順着臺階下來,又坐回到談判桌上。

漢密爾頓狠狠瞪了羅斯布魯一眼,心裡想着海外華人是有強硬的資本,而你們荷蘭人有什麼資格耍橫,還不是仗着英國的威風,現在反到要讓自己來買單,不過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於是道:“各位,既然是談判,自然就是有商量的,因此我希望各位以後都不要再說什麼‘不能商量’、‘談判破裂’之類的話了。” 頓了一頓,又道:“至於賠償的數額,我建議你們雙方還是各讓一步爲好。”

張威點了點頭,道:“好吧,我們可以讓到1100萬英磅。”

羅斯布魯道:“我們可以加到300萬英磅。”

漢密爾頓也不禁苦笑了一聲,這就像是商販討價還價一樣,不過好歹是雙方各讓了一步,雖然仍相差甚遠,但也是個好兆頭,道:“你們還是再讓讓吧。”

就這樣雙方你降一點,我加一點,幾個回合下來,張威降到了800萬英磅,而羅斯布魯也漲到了500萬英磅,雙方誰都不願再讓步了。

眼看着談判又僵住了,漢密爾頓道:“這樣吧,既然現在你們雙方只差300萬英磅了,我看不如就折箇中,650萬英磅。”

張威點了點頭,道:“好吧,既然漢密爾頓少將這樣說了,我就給你個面子,650萬英磅。” 其實華東政府的底線是500萬英磅,因此能夠談到650萬英磅,己經大大超出了預期,650萬英磅折算成白銀可是接近4000萬兩,差不多是去年華東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張威也覺得應該滿意了,不能再貪得無厭。

而羅斯布魯卻只好苦笑了一聲,雖然殖民政府的收入不菲,但650萬英磅確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不過也在殖民政府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好歹要比賠償1200萬英磅要好,而且殖民政府確實沒有談判的資本,因此也只能接受這個結果。

第一項總算是談過去了,漢密爾頓也擦了一把汗,接下來就是協商懲辦肇事者的事情。

這一條到是最好協商的,其實華東政府當初提出這一條,純粹就是難爲荷蘭殖民政府,好找藉口出兵到爪哇護僑,因爲如果真要追究元兇,恐怕是荷蘭殖民政府都脫不了干係,總不能把荷蘭殖民政府的官員都辦了吧。而且人民軍在爪哇前前後後也掃平了7、8個土著部落,也算是爲爪哇的華人出了一口氣,因此也沒有人想再追究什麼。

結果雙方很快就談定了,被人民軍攻擊的土著部落都是排華的元兇,殖民政府也不予追究,而被人民軍抓獲的土著俘虜由人民軍自行審理處置,殖民政府也不干涉。

雖然輕鬆的過了這一關,但漢密爾頓的心裡卻並不輕鬆,因爲接下來的內容纔是這一次談判中最艱難府。因此漢密爾頓打起精神,道:“關於保證爪哇不再發生類似排華事件,並且充份保障爪哇華人的權利,各位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羅斯布魯首先道:“我認爲將這些內容寫在條約裡就可以了,條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因此這就表示殖民政府會保障爪哇華人的權益。”

張威搖了搖頭,道:“我可不這麼認爲,條約確實是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但並不能代替真正的法律條文,我們希望能夠有實質性保障,而不是內容空洞的條約。”

漢密爾頓道:“那麼你們認爲什麼纔是實質性的保障呢?”

張威道:“我們希望爪哇華人在殖民政府的統治範圍之下,實現自治,或者是在爪哇劃設一個區域,做爲華人的自治區,一切行政司法都由華人自己決定,殖民政府仍然有管轄權和稅收權,但是……”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羅斯布魯打斷道:“不行,這絕對不行,爪哇是荷蘭王國的海外領地,主權屬於荷蘭王國,我幻絕不允許在爪哇出現任何自治區、自治民。”

漢密爾頓也道:“張將軍,我也認爲你的這個建議確實是有些強人所難了,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不能接受的,我看還是換一個建議吧。”

張威道:“好吧,那麼我就換一個建議,可以在殖民政府的統治下,成立一個華人治理委員會,負責管理華人的所有事務,直接對總督負責,而且殖民政府可以派人進行監督管理。”

羅斯布魯的從搖得像波浪鼓一樣,道:“不行,這也不行,這和華人自治有什麼區別,無非就是多了一個華人治理委員會而己。”

張威把兩手一攤,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麼你們到是提個好建議啊,不過可別再拿什麼寫進條約裡之類的東西來糊弄我,我們要是實質性的內容。”

漢密爾頓點了點頭,看了看羅斯布魯,道:“總督先生,你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羅斯布魯咬了咬牙,道:“我們可以讓華人出任有3個理事席位。”

漢密爾頓道:“張將軍,我認爲這個建議是可行的,殖民政府的所有事務都是由理事會的20名理事投案票決定,就連總督也不能違返理事會的決議,讓華人出任3個理事席位,也就是給了華人充份參與爪哇行政事務的權力,應該可以算是對實質性的保障了。”

張威點了點頭,道:“這到是個靠譜的建議,可以談一談,不過我有三個意見。”

漢密爾頓道:“是什麼?”

張威道:“第一,20個理事席位,只給華人三個,實在是太少了,要再加幾個;第二,在殖民政府裡,理事會只管立法,而行政事務由總督府負責,共分爲八個部門,另外司法體系由3名大法官負責,我們要求在這三個體系中,都要有華人蔘與,當然俱體的人數還可以再協商;第三,在殖民政府中任職的華人,應由華人自行選舉產生,殖民政府不能指令,也不能干涉。”

其實這也是穿越者和爪哇華人協商的結果,因爲現在既然不能追求爪哇的華人自治,那麼只能在殖民政府的行政體系的框架中尋求權力,確保華人的利益,不過必須是在行政、立法、司法三個體系中都要有華人蔘與,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華人的頁正政治力量,否則只在一個體系中存在,而且還不是占主導地位,是一定會被邊緣化。另外就是在政治體系中的華人必須由華人自己選舉或推選產生,而不是由殖民政府指令委任,否則仍然擺脫不了受殖民政府的控制。

羅斯布魯聽了也不由得臉色大變,連漢密爾頓的臉色也不大好看,按照海外華人提出的條件,爪哇華人將會取得極大的政治地位,雖然還不能完全顛覆荷蘭的統治,但荷蘭也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在爪哇一手遮天了,甚至是煽動土著來牽制華人的招術都不好使,因爲現在爪哇華人的背後,有華東政府這個強大的政治勢力支持。

但就這樣否定掉張威的要求,也不是辦法,畢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海外華人可不時糊弄,而殖民政府也不可能接受華人自治,因此漢密爾頓想了一想道:“這樣吧,談判己經取得了不小的進展,我建議暫停一天,大家回去再協商一下,後天再接着協商。”

第一四七章 北倉之戰(六)第四五零章 遼陽之戰(十二)第二十九章 市長上任(一)第六零二章 西安之行(二)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一二八章 電報(下)第四十七章 錦州之戰(五)第二一三章 青島攻略(二)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一八一章 軍事交流(三)第一四五章 北倉之戰(四)第一六五章 新艦下水(一)第二七零章 根據地(十二)第二五零章 美國艦隊來訪(上)第三二四章 李鴻章來訪(一)第三七二章 德國的收穫(下)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五六五章 美國(八)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二三六章 考察隊第二三二章 訪日艦隊(三)第一二七章 電報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四一六章 北京攻略(十二)第四四三章 遼陽之戰(五)第六零五章 東北戰事再起(三)第二六二章 反撲(二)第五六九章 進駐縣城(二)第二零九章 戰爭規則(四)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一一三章 接管天津(五)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七十三章 義和團(下)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一五三章 徳國之行(十)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五六一章 美國(四)第六五七章 遠東遠征軍(四)第三一四章 軍隊擴編計劃(二)第六九一章 再度出擊(二)第五六六章 陰謀(四)第一一七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三)第一四九章 徳國之行(六)第四七三章 外交爭鬥(二)第二零六章 正面進攻(四)第六百章 濟南衆態(九)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三一二章 結局第二八二章 立項之爭第六三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一)第三二二章 海參崴(五)第十三章 接管濟南(六)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五九一章 上海租界(三)第一三二章 海軍假期(三)第三三二章 李鴻章來訪(九)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六零四章 西安之行(四)第三零二章 制定計劃第二零九章 奇襲威海衛(三)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五三七章 聯合軍演(二)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三三五章 工業成就(一)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二二四章 青島戰役(八)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第五八七章 隔空交手(三)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一三三章 外調(七)第四八八章 登陸作戰(九)第三十四章 換裝(上)第一零三章 新根據地(六)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二八二章 旅順口作戰(二)第九章 村民第九十三章 安置營(九)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七一七章 上海談判(四)第五二零章 穆棱河之戰(十六)第三十七章 造艦計劃(一)
第一四七章 北倉之戰(六)第四五零章 遼陽之戰(十二)第二十九章 市長上任(一)第六零二章 西安之行(二)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一二八章 電報(下)第四十七章 錦州之戰(五)第二一三章 青島攻略(二)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一八一章 軍事交流(三)第一四五章 北倉之戰(四)第一六五章 新艦下水(一)第二七零章 根據地(十二)第二五零章 美國艦隊來訪(上)第三二四章 李鴻章來訪(一)第三七二章 德國的收穫(下)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五六五章 美國(八)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二三六章 考察隊第二三二章 訪日艦隊(三)第一二七章 電報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四一六章 北京攻略(十二)第四四三章 遼陽之戰(五)第六零五章 東北戰事再起(三)第二六二章 反撲(二)第五六九章 進駐縣城(二)第二零九章 戰爭規則(四)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一一三章 接管天津(五)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七十三章 義和團(下)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一五三章 徳國之行(十)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五六一章 美國(四)第六五七章 遠東遠征軍(四)第三一四章 軍隊擴編計劃(二)第六九一章 再度出擊(二)第五六六章 陰謀(四)第一一七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三)第一四九章 徳國之行(六)第四七三章 外交爭鬥(二)第二零六章 正面進攻(四)第六百章 濟南衆態(九)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三一二章 結局第二八二章 立項之爭第六三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一)第三二二章 海參崴(五)第十三章 接管濟南(六)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五九一章 上海租界(三)第一三二章 海軍假期(三)第三三二章 李鴻章來訪(九)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六零四章 西安之行(四)第三零二章 制定計劃第二零九章 奇襲威海衛(三)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五三七章 聯合軍演(二)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三三五章 工業成就(一)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二二四章 青島戰役(八)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第五八七章 隔空交手(三)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一三三章 外調(七)第四八八章 登陸作戰(九)第三十四章 換裝(上)第一零三章 新根據地(六)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二八二章 旅順口作戰(二)第九章 村民第九十三章 安置營(九)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七一七章 上海談判(四)第五二零章 穆棱河之戰(十六)第三十七章 造艦計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