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

龔建陽也點了點頭,這個和尚還算是個懂事的人,這樣說話就方便了,畢競不用費力對他解釋得那麼清楚,於是道:“希望活佛能夠言出必行。過幾天我們會另尋辦公的地方,夏宮、冬宮仍然是你居住的地方,但廟裡佔有的草場,以及寺廟外的土地、商鋪房產什麼的,**都收沒充公,而寺廟的日常用支,將都由**拔款維持。”

哲布尊丹巴八世聽了之後,心裡雖然微有些失望,但馬上也就坦然了,畢竟自己能活下來,還能繼續當和尚,就己是很不錯的結果了,什麼草場、土地、商鋪房產都是身外之物,收沒就收沒了吧,可別因爲這些身外之物誤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因此又道:“草場、土地、商鋪房產等物,原是身外之物,只是廟中僧員衆多,開支不菲,不得不置些產業維持,如果**拔款確保廟中的開支,這些產業自然當上交**,以算是聊表寸心之意。”

龔建陽呵呵笑道:“活佛先生誤會了,**行事光明磊落,那會要這些東西,我們會將把這些財產分給普通牧民。到時候還要請活佛先生來做個見證。”

哲布尊丹巴八世聽了,也是半信半疑,以前他也聽說過華東**在內蒙東北部收繳了貴族頭人的牧場財產,分給普通的牧民,這也是庫倫這次大張旗鼓的反對華東**的原因之一,雖然當時就有許多人,如陶克陶胡都說得言之鑿鑿,不過哲布尊丹巴八世卻並不相信,因爲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事情,以爲這只是華東**鼓動牧民的欺人之言而己,但見龔建陽也這麼說了,也有些動搖,心裡想着且看華東**到底如何行事。

龔建陽也沒有再解釋,又道:“現在暫時還要限制活佛先生的活動範圍,等到局勢穩定之後,會逐步恢復活佛先生的活動自由。”

哲布尊丹巴八世聞言,心裡也頗爲欣喜,道:“多謝**的寬宏大量。”

龔建陽點了點頭,道:“明天我們要進行一個審判大會,並且處決一批蒙古人,邀請活佛先生出席。”

哲布尊丹巴八世心裡一顫,道:“不知**要處決那些人。”

龔建陽遞給他一張名單,而哲布尊丹巴八世接過來一看,只見第一個就是達木丁**,第二個是巴布扎布,接下來30餘個名字都是這次蒙古軍隊,以及海山後來又招集的軍隊的主要將領,這些人基本都是蒙古貴族出身,有的乾脆就是權貴子弟,然後還有一部份庫倫的權貴人物,最後還有一部份是俄國人。共計大約有50餘人。可以說這一份名單,將蒙古大部份的權貴家族都牽扯在其中了。

而這次華東**邀請自己出席審判大會,也不會那麼簡單,大概又是逼迫自己發表反清宣言那樣,不僅是像華東**交頭名狀,同時也是把自己徹底綁上華東**的戰車。哲布尊丹巴八世心裡十分清楚,雖然自己發表了脫離清廷的宣言,但實際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就算是清廷有能力復奪蒙古,但只要自己有極時反正,然後再向清廷認個錯,將一切都推到華東**身上,只說自己是被迫發表的宣言,也就差不多能對付過去,畢竟清廷要控制蒙古,就還需要自己的協助。

但出席審判大會的情況就不同了,因爲這次處決的都是蒙古的權貴,就算是自己將來能將過失都推到華東**身上,恐怕也會和這些權貴生出嫌隙來。雖然被蒙古民衆尊爲活佛,被奉若神明,但哲布尊丹巴八世心裡很清楚自己是人而不是神,沒有這些蒙古權貴的支持,自己也坐不穩活佛的位置。但現在的情況,也容不得他說個“不”字,別看剛纔龔建陽說得好好的,但隨時都可以翻臉。

哲布尊丹巴八世遲疑了一下,道:“龔主任,我並非是說情,但別人不算,只是這達木丁**在蒙古深得人心,如果冒然處死,只怕是激起蒙古民怨,也不利於**對蒙古的統制,不如讓在下出面,勸他一勸,如果能夠勸說得達木丁**歸順**,豈不是更好嗎?”

龔建陽看了哲布尊丹巴八世一眼,道:“這份名單己經確定了,而且上報給了青島行政院,所以不容改變,至於達木丁**在蒙古很有人望,這一點我們很清楚,不過我們要統治蒙古,就沒有人是不能缺少的,沒有誰我們都一定能夠穩定在蒙古的統治。”

哲布尊丹巴八世的心裡一寒,“沒有人是不能缺少的” 這也就意味着就算是沒有自己也行,也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又後悔不該多言,趕忙道:“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即然**己經決定,就當我沒說吧。”

蒙古軍隊的幾名主將,確實都頗有些人望,不過這種人望主要是這幾個人都是打出的反抗清廷的“墾荒”政策,而並不是平時對蒙古地區有什麼供獻,畢竟無論是達木丁**、巴布扎布還是陶克陶胡等人,都是貴族出身,最多算是溫和一些的貴族,對牧民較爲和善,但不可能真的爲牧民着想。

而華東**在蒙古推行的政策是讓牧民徹底翻身,擁有自已的草場、牲口、財產,從而也徹底脫離了對蒙本權貴頭人的人身依附,比達木丁**、巴布扎布、陶克陶胡這些只能牧民一些小恩小惠的權貴不知高到那裡去了,更不要說是那裡對牧民進行嚴苛剝削的權貴頭人,畢竟人心自會有理性的選擇。

事實上就在華東**佔領的內蒙東北部,陶克陶胡過去在這一地區是頗有人望的,他參加錦州戰役時的部下,也大多都是這一帶地區招募。但經過了華東**的改制之後,這一帶地區的絕大部份牧民都己對華東**感恩戴德,而且在華東**的刻意引導之下,陶克陶胡的名聲也大不如前,相當部份牧民己接受了華東**的觀點,陶克陶胡就是一個窮兇極惡的土匪,而再假以時日,估計陶克陶胡就會成爲一個徹底的反面人物了,只要華東**還存在,執政的理念道路不變,也就基本不可能翻過案來。

華東**之所以堅持要處決達木丁**、巴布扎布、陶克陶胡這些在蒙古頗有人望的權貴,也是爲了殺雞警猴,讓其他的蒙古權貴知道,沒有人在華東**這裡是不可缺少的,只要是不服從華東**的政策路線,就是死路一條,這樣也爲接下來華東**在庫倫周邊進行改制掃清障礙,以免還有人以爲只要自己改頭換面,投靠到華東**的門下,就可以一切照常。

而處決的人員中還包括一批俄國軍官,也是告訴蒙古的權貴,別指望俄國的幫肋,華東**根本不怕俄國,俄國的軍官也照殺不誤。原來俄國認慫之後,抓捕的領事館成員都釋放了,但參加過戰爭的俄國軍官、士兵卻沒有放,當然俄國也沒有提,因爲俄國也明白,要讓這些官兵回來,是要支付贖金的,而俄國不想支付這筆贖金,因此只能當這些士兵並不存在了,任由華東**處置。

龔建陽點了點頭,道:“好吧,請活佛先生回去休息吧,希望你今天能睡個好覺,明天能以好的精神狀態出席審判大會。”

哲布尊丹巴八世點了點頭,這才起身告辭離開。而走出了夏宮之後,哲布尊丹巴八世也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不管怎麼說,今天這一番談話,基本可以確定自己的人身安全了,到是可以安心,雖然明天出席審判大會,肯定是會得罪一些蒙古權貴的,但那也是沒有辦法,畢竟現在只能先顧眼前。另外哲布尊丹巴八世在心裡也計算了一下,如果華東**能夠在蒙古長期立足,那麼對自己也就沒有什麼影響,因爲這些蒙古權貴將來還存不存在都還兩說,而自己只要老老實實當個和尚,基本也就可以平安的過完下半輩子了。

於是總算是放下了一塊大石頭,哲布尊丹巴八世也就安心多了,回到冬宮之後,飯也吃得多了,當天也睡得十分安穩。

第二天,哲布尊丹巴八世參加了審判大會,並且在宣佈了對俘虜的審判之後,哲布尊丹巴八世還進行了表態,指責被審判處死的人都是危險蒙古的禍害,罪有應得,死有餘辜,自己是絕對支持**的決議。

而在審判大會結束之後,庫倫**和軍隊都另外選擇了辦公的地點,畢竟處決了一批權貴,庫倫空出了不少房屋,有足夠的位置可以做爲庫倫**和軍隊的駐點。而哲布尊丹巴八世又遷回到夏宮居住,不過全部的地產、財產、房屋也都上交給庫倫**。而隨後庫倫**宣佈首先在庫倫進行改制,同時又給周邊己經向華東**臣服,或沒有向華東**臣服的旗盟部落發去邀請,請他們派代表到庫倫來參加會議,確定華東**在蒙古的新秩序。

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五一零章 清廷招撫(七)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三六五章 媒體(三)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一九八章 巴達維亞(六)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三六二章 徳國特使(十)第三四八章 前往青島(一)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五五六章 土地改革(十一)第五四四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上)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第六十一章 德國使團(一)第一三九章 上海新區(三)第十四章 艦炮發威第三八零章 對馬海戰(七)第四六二章 圍殲日軍(六)第二九五章 開荒(三)第一零八章 造艦(三)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三五九章 徳國特使(七)第二零二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八)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五七八章 袁世凱來訪(二)第四九六章 襲取海參崴(五)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七二零章 上海談判(七)第十五章 艦炮對決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五七一章 北洋議事(一)第六二四章 登陸日本(六)第五二七章 談判(五)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六十九章 工業(六)第二四五章 王家寨(七)第一八五章 德國海軍戰略(三)第二四五章 王家寨(七)第二零三章 正面進攻(上)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一零三章 攔截(中)第九十八章 巡視(三)第三三六章 工業成就(二)第二八六章 全面展開(一)第一四四章 北倉之戰(三)第八十六章 安置營(二)第三三三章 李鴻章來訪(十)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三三二章 海歸(三)第一二八章 外調(二)第六十二章 德國使團(二)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六零三章 西安之行(三)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二二五章 青島戰役(九)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二三二章 各方反應(六)第七十七章 陸軍編制(一)第七十二章 【協議】與【宣言】第六一二章 滿洲里戰役(五)第七二四章 歸國(四)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四七五章 山海關之戰(四)第五十九章 遠東戰爭結束(中)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三五六章 徳國特使(四)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七二九章 決策(三)第二九六章 脅迫(一)第二一四章 奇襲庫倫(八)第三九零章 對馬海戰(十六)第二二九章 後續影響(四)第六十四章 德國使團(四)第一五二章 徳國之行(九)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四十章 造艦計劃(四)第六零八章 滿洲里戰役(一)第一五九章 天津見聞(四)第五一三章 清廷招撫(十)第五三三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四)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二一零章 奇襲庫倫(四)第二五一章 創業(四)第四三八章 政客(三)
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五一零章 清廷招撫(七)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三六五章 媒體(三)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一九八章 巴達維亞(六)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三六二章 徳國特使(十)第三四八章 前往青島(一)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五五六章 土地改革(十一)第五四四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上)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第六十一章 德國使團(一)第一三九章 上海新區(三)第十四章 艦炮發威第三八零章 對馬海戰(七)第四六二章 圍殲日軍(六)第二九五章 開荒(三)第一零八章 造艦(三)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三五九章 徳國特使(七)第二零二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八)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五七八章 袁世凱來訪(二)第四九六章 襲取海參崴(五)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七二零章 上海談判(七)第十五章 艦炮對決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五七一章 北洋議事(一)第六二四章 登陸日本(六)第五二七章 談判(五)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六十九章 工業(六)第二四五章 王家寨(七)第一八五章 德國海軍戰略(三)第二四五章 王家寨(七)第二零三章 正面進攻(上)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一零三章 攔截(中)第九十八章 巡視(三)第三三六章 工業成就(二)第二八六章 全面展開(一)第一四四章 北倉之戰(三)第八十六章 安置營(二)第三三三章 李鴻章來訪(十)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三三二章 海歸(三)第一二八章 外調(二)第六十二章 德國使團(二)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六零三章 西安之行(三)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二二五章 青島戰役(九)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二三二章 各方反應(六)第七十七章 陸軍編制(一)第七十二章 【協議】與【宣言】第六一二章 滿洲里戰役(五)第七二四章 歸國(四)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四七五章 山海關之戰(四)第五十九章 遠東戰爭結束(中)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三五六章 徳國特使(四)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七二九章 決策(三)第二九六章 脅迫(一)第二一四章 奇襲庫倫(八)第三九零章 對馬海戰(十六)第二二九章 後續影響(四)第六十四章 德國使團(四)第一五二章 徳國之行(九)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四十章 造艦計劃(四)第六零八章 滿洲里戰役(一)第一五九章 天津見聞(四)第五一三章 清廷招撫(十)第五三三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四)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二一零章 奇襲庫倫(四)第二五一章 創業(四)第四三八章 政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