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

1910年7月份,滿清宗室和宋彪之間也彷彿是突然有了和解的意思。

此時的載灃還相信他的實力比起宋彪要強很多,畢竟全國九大總督有八個是滿人,擁有全國各省的新軍,他有二十九鎮的兵力,而宋彪滿打滿算也不過十鎮的規模。

蔭昌、良弼在東三省都有一些特殊的關係網,對東北新軍的實力有一定的瞭解,日本人也很希望清軍和東北新軍開戰,不斷向清政府提供關於東北新軍的各種辛辣情報,向清政府大量出售軍火裝備,甚至提供了貸款和利誘,對滿清宗室籌建新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載灃一方面不怕宋彪,另一方面也確實需要爭取更多的時間,等他全國四十二鎮新軍編滿,滿蒙爲主的旗兵禁衛軍編滿,裝備更爲精良之時,他纔會考慮真正的宋彪下手。

每一個站在這個時代巔峰的人,哪怕是因爲機緣巧合才走上浪尖的人,也都會覺得自己雄才大略,前些年是宋彪需要時間穩固自己的勢力,擴大自己的優勢,現在則輪到載灃和良弼如此想了。

這就是滿清宗室決定和宋彪暫時緩和關係的主要因素。

事態的發展恐怕是遠超出了載灃和良弼的預料之外,原因很簡單,當宋彪打算速戰速決之時,這種緩兵之計就只會麻痹他們,而不是宋彪。

宣統二年,1910年7月就是如此離奇的一個時間段。

上海橡膠泡沫終於破滅。在各種奇怪因素的操控之下,原本有意力保上海錢莊業的上海道臺蔡乃煌突然被革職查辦,原有存在上海錢莊中的六百餘萬官銀轉入中國通商銀行,此時的上海錢莊已經損失了數千萬兩白銀的庫存,早已死損大半,經此則全軍覆滅,隨即引發的官票、銀票擠兌風波一路蔓延向全國。連遠東銀行也概不能免,只是在5月份,遠東銀行就已經在張康仁的主持之下暫停營業。

橡膠泡沫破滅、上海錢莊破產風波、官票擠兌風波幾乎在同一時間爆發。就在這個月裡,滿清宗室還是繼續加緊籌辦新軍,各地抽調軍款。又真的頒佈旨意賜婚。

最離譜的是立憲派二次全國大請願,在山東、浙江和京師都發生了大規模巡防營鎮壓學生請願之事,事情鬧的非常之厲害,特別是浙江還死了幾名學生。

湖廣這一年又離譜的遭遇了幾十年難得一遇的旱災,往年只聽說湖廣有洪澇,誰也沒有想到會遇到旱災,上海金融風波之後,各地貿易陷入停頓,不能像前兩年那樣從東北購入糧食平抑糧價,而湖廣又是全國糧倉。湖廣一餓,全國發昏,各地糧價隨之上漲,漲價幅度還有點過於離譜。

更離譜的是四川鐵路公司和其他幾家商辦鐵路公司都參與了橡膠股票投機,損失慘重。根本無力繼續承辦鐵路,新上任的郵傳部尚書盛宣懷決定官辦鐵路,收回路權。

如此一來,1910年7月簡直就成了清末有史以來最混亂的一年。

在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件中,有一件事是宋彪此前完全未曾想到的,這個事原本很小。起因是湖南在宣統元年發生水旱兩災,長沙糧價大漲,等到了宣統二年4月又遇到旱災,長沙糧價比起往年漲出兩倍,長沙南門的一戶人家,男人出去做工,一天辛苦賺了80文錢,讓妻子出去買一斤米。

這個妻子到了米鋪,因爲有幾文錢並非制式錢,也就是其他省份鑄造的錢,湖南本地不得通用,妻子只好回去換錢,等她再回來的時候,米價已經漲到了一斤85文。

因爲家中已經沒有餘錢,孩子嗷嗷待哺,妻子羞愧難當就跳河自盡了,身邊兩個孩子就在河水邊哭泣,等到晚上,丈夫到河邊找到孩子,聽說了這件事後,丈夫心灰意冷,也帶着兩個孩子跳入河中自盡。

第二日,這家人周邊的鄰居怒不可遏,就擡着一家四口人的屍體到米鋪,要求米鋪老闆出資買棺材,老闆不同意,結果就在這一日,米價又從85文每斤漲到了90文,隨後又有一名婦人因爲米價和店鋪爭吵而跳河,讓整個長沙城都陷入了暴亂,當地道臺在鎮壓此事宣稱膽敢與朝廷作對就是造反,造反就要砍頭,結果就真的徹底失控了。

長沙這個地方民風彪悍,一直是光復會的傳播要地,本地的湖南陸軍中學堂、小學堂都是光復會成員所辦,其他新學也是光復會秘密活動的重點,駐守長沙的清新軍第二十五混成協的協統張顯仁和內部一大半士官也都是光復會、同盟會成員。

起初是學生和鄉紳先被組織起來,各地也確實有很多亂民,第二十五混成協則據守不出,堅決不去鎮壓長沙各地動亂,一直到了6月份,局勢已經混亂到了極致,湖南巡撫岑春蓂被迫上報朝廷,不知道陸軍部尚書良弼和湖廣總督如何決斷,大概是考慮第二十五混成協和武昌第八鎮新軍之間關係特殊,而且第二十五協也未直接造反,就將江南南昌的第二十七混成協抽派過來平亂,兩地相距也確實比較近,正好中間一段路有萍鄉鐵路可走,大致是這樣的原因。

結果這個事情就真的錯了,二十七混成協的協統祝謙是浙江人,也是光復會在日本期間就發展的成員,比張顯仁加入光復會還早,兩協湊成一鎮,到了一起相互一聯繫,這就決定造反了。

此前祝謙已經收到消息,說是第二十一鎮的統制蕭星恆已經同意起義,加上蔣尊簋的浙江混成協,三個旅的兵力一起在杭州舉世,派一協進攻蘇州。聯合蘇州第二十三協起義。

祝謙的任務是暫時不動,若是武昌新軍順江南下鎮壓,祝謙就要乘機發動起義,通過萍鄉冶一路抵達漢陽,佔據武昌。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光復會在江浙各新軍、新學、鄉紳中的已經極具影響力,明着通過新政強國會活動。暗着則是各種地下組織。

此事按到底是十拿九穩,結果祝謙臨時被抽調湖南,只好緊急和張顯仁商議。因爲長沙的局勢已經很混亂,要麼出兵鎮壓,要麼直接利用局勢起義。反正浙江起義在即,他們索性就在會師的晚上各自說服全軍士官,一起舉行起義,殺了湖南巡撫岑春蓂和當地道臺,號召百姓一路殺到京師,除貪官,廢滿清。

百姓激憤之中,說什麼都容易被相信,張顯仁就說是京漢鐵路修通知後,湖廣的糧食都被運到京師供應滿人。寧可餓死他們湖南人,只有殺光滿人,湖南人才有糧食可吃。

此事一發不可收拾。

清政府最初完全沒有預料到二十七協和二十五協會同時造反,他們正在煩心的事情太多,學生被殺。京師直隸衆怒不可遏,手無兵權的蔭昌反而替陸軍部尚書良弼背了黑鍋,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的嚥下肚,被撤去了直隸總督的位置,良弼署理直隸總督,罪魁握手又要繼續強硬鎮壓學生請願。

上海的金融動盪已經一路蔓延到了直隸。因爲東北銀行、遠東銀行提前暫停關東銀圓在關內地區的兌換,各省銀根大規模緊縮,銅圓又氾濫成災,各省濫發的銀票又被瘋狂擠兌。

就在這種情況下,湖南居然起義了。

天殺的啊。

所以說,沒有人能夠預料到局勢發展的一切。

就在湖南起義之前,宋彪對此也全然不知情,他正在秘密安排特務局追查上海證券市場的那些橡膠股騙子,最厲害的幾個騙子莫過於麥邊利、嘉道理、白克文父子四人,特務局對他們早已提前半年就開始佈局,一直追着他們到了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就在這些地方動手劫持綁票。

特務局這邊出身土匪的高手多如雞毛,白克文父子是在逃往法國的貨輪上被抓,不方便劫持的情況之下就只能逼迫他們簽署了一張鉅額匯票,然後殺掉埋入煤堆。

這天晚上,宋彪全然沒有預料的提前下班回家,在家裡吃了晚飯之後,打算和舒萱在花園裡面散步,因爲下午剛有一場暴雨,晚上涼風習習,正是出去散步的好時候。

他和舒萱剛準備出門,蔣方震、陳其採、舒方德就都匆匆忙忙的跑了進來,幾個人的神情也都很驚慌。

宋彪正在和舒萱說盛太太的生日賀禮之事,他已經讓人準備了一對鑲嵌紅寶石的金鐲子和一對翡翠鐲子,不知道舒萱到底打算送哪一對,舒萱就說是將金鐲子送給盛太太,翡翠鐲子想留給自己母親。

宋彪就聽舒萱說着,眼睛看着急匆匆跑進來的這些人,一看即知是有大事發生,舒萱說了一半就不說了,和宋彪道:“你先去忙吧,我帶着媛媛回家裡看看吧。”

宋彪點着頭,給李大憨一個眼神,示意他帶幾個人跟着舒萱母女一起去舒家大院。

舒萱沒有走呢,蔣方震他們是很驚惶,卻不敢說,直到舒萱帶着女兒出院子了,宋彪才和蔣方震問道:“怎麼了,犯得着三個人一起來嗎?”

蔣方震有那麼點激動,但也很驚訝的說道:“總座,湖南的二十五協和江西的二十七協起義了,都是光復會的弟兄,原本說是武昌新軍過去,結果派了祝謙的第二十七協去長沙,祝謙和張顯仁一合計,雙方就聯合起義了,下午殺了巡撫岑春蓂,如今就佔據着整個長沙城,還派了一部分兵力去攻打岳陽,準備聯合湖北新軍佔領湖廣。”

宋彪也是一驚,因爲湖北新軍並不是光復會發展的重點區域啊,可攻打岳陽倒非是錯誤的決定,因爲長沙無險可守,打下岳陽就能據守一段時間,坐等其他地方起義,彼此相互輝映。

這個時間來得太早了,杭州起義方面,蕭星恆雖然早期曾在東北新軍呆過一段時間,也和光復會來往密切。要讓他決定立刻起義可能還要一點時間。

怎麼辦?

宋彪有點思緒混亂,這有點太超前了,因爲他的安排是在9月底起義,他10月中旬揮師響應,中間至少要有半個月的堅持。

此時的粵漢鐵路修的亂七八糟,從武昌到岳陽有鐵路,從岳陽到長沙居然沒有鐵路。如果起義軍奪取了岳陽,在岳陽和武昌新軍對峙的話,實際上是非常吃虧的。

清軍的新軍各鎮大體已經裝備較爲完善。而各協則還在組建過程中,裝備完善之後才能合併爲鎮。

武昌新軍因爲有藍天蔚和同盟會的長期耕耘,同盟會成員很多。和光復會之間說是有合作,這幾年也有分裂,具體會是一個什麼情況真的很難說。

總之,事情來的太急。

宋彪短暫的思量片刻之後還是決定慎重處理,就將蔣方震他們喊進書房坐下來一起討論此事,結果一談下來,蔣方震和舒方德都支持立刻響應長沙起義,而陳其採則建議多等一段時間,或者先讓浙江起義。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就不容許宋彪按計劃出牌了。他很仔細的在心裡權衡各種利弊得失,思量了整整十分鐘,這才和蔣方震道:“給陶成章發電,讓他親自去勸說蕭星恆,告訴蕭星恆。浙江起義之後一週,東北新軍必定揮師南下。長沙、浙江一起反清,清政府東西難顧,即便是要派北洋新軍前去鎮壓,到浙江也不止一週時間,他只要穩住這一週就是光復革命之首功。”

頓了頓。他又和蔣方震補充道:“讓他不要擔心北洋軍,只要我軍揮師入關,我等有把握一週之內全殲北洋軍主力。”

蔣方震大喜過望,道:“總座,只要有您這句話,蕭統制必定會起義了,我東北新軍實力之強,各路新軍都很清楚,只要我軍揮師南下,即便不殲滅北洋軍,其餘各省新軍已經有實力據守一方坐大。”

宋彪想了想,道:“其實咱們現在要擔心的就是他們萬一坐大怎麼辦,現在肯定顧及不了這麼多,先讓蕭星恆起義再說。這個人和我們來往很多,也不是一個貪財忘義之人,不要談錢,只說是強國之必須,中國已經有望成爲世界之列強,中華復興只在他這一週之舉,何況另有其他各軍相助。”

蔣方震鄭重其事的點着頭,這就先行出去辦事。

宋彪回過頭來,讓舒方德將情報處4月份纔再次整理的全國軍事地圖拿出來,覈對各省新軍的狀況,光復會目前主要是以浙江爲中心,在浙江、江蘇、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七省發展,其餘各省雖然有一定的會員,但還不至於起到主導作用,同盟會則以兩廣爲中心,在湖北所下的功夫則要比光復會還厲害。

光復會勝在經費充足,長於組織嚴密,能夠在各地秘密的潛伏發展,同盟會則到處東打西打,名氣在外,光復革命和孫先生的三民主義革命在理論上則各有所長,吸收到的人員也不一樣。

總的來講,江浙是光復會最強勢的地區,贛徽湘閩鄂其次,東三省則主要是新華會和中華革命會的總會所在地,光復會也在這裡秘密有一定的特殊階層,比如文化人士和鄉紳名流,多容易受光復會所吸收。

在各地軍事實力上,滿清二十鎮和十六協的新軍中,北洋軍最強,武昌的第八鎮其次,隨後是直隸周邊各鎮。

載灃一貫覺得自己實力強於宋彪,很大程度是在計算人頭數,覺得自己遠強於宋彪,但他從來沒有想過他這邊的兵力越多,滿清死亡的風險就越高。

因爲各地新軍擴充的極快,各地協統、統制、教員大多都是革命黨成員,不是光復黨,就是共和黨,還有其他各種廣義革命成員,各種革命組織在中下層官兵中發展的也極快,哪怕是雲南昆明駐守的第十九鎮,光復黨成員也多達一千餘人,而在杭州的第二十一鎮,幾乎有七成都是明確的光復黨成員,包括統制和兩位協統在內,蘇州的第二十三混成協同樣過半屬於光復會。

在這些新軍中,只要有一支敢於起義,清政府就會立刻陷入崩潰,不管清政府調動哪一支新軍前去鎮壓,除了此前一直是袁世凱和滿人手中控制的北洋六鎮,其餘都或多或少有革命黨成員,平衡一旦崩潰,清政府就會滅亡。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宋彪如何能在消滅滿清之後,迅速的控制住全國局勢。

宋彪在地圖上翻看一遍,江浙一旦起義,駐守南京的第九鎮新軍必定南下,這一鎮的統制是徐紹楨,這個人是舊軍出身,並非革命黨,但是兩個協統中的丁鴻飛是光復會安插過去的人。

相比蘇杭,第九鎮新軍中的光復會成員較少,如果沒有徐紹楨的轉向,理論上是不可能影響全軍的,或者也有一些例外情況會出現之類的。

假如徐紹楨真的南下,全鎮乘坐火車南下也就是兩三天的時間,加上整頓調配,最快也只能一週後抵達杭州,或者是蘇州。

在其他方面,如果東北新軍在一週之後突然發動攻勢,首先還是要奪取山海關,控制京奉鐵路,至少要控制灤州到奉天府的鐵路,主力部隊以最快速度突進過去,以灤州爲基點,確保後續部隊不斷涌入,前線主力的兩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分開前進,沿鐵路一路進攻,在廊坊、武清一帶和北洋新軍決戰。

三個師對三個師,一旦獲勝,則北洋軍已經很難發動後續攻勢,騎兵第一師南下突擊保定,擊潰保定,奪取京漢鐵路南下的咽喉,加上第二騎兵師奪取張家口,錦州巡防軍主力佔領天津,第一、第二、第三步兵師和隨後而至的第二炮兵旅集中包圍京師,此時的京師就將是水泄不通,天下大勢已經結束。

考慮滿人和禁衛軍可能死守京師,第一炮兵旅的一個炮兵團也要跟隨第二炮兵旅一起南下,直接一路轟碎北京城。

在此之後,東北新軍的23主力,配合超過十萬人的巡防軍南下,佔領山西、直隸、山東、河南,同江浙的光復會新軍聯成一片,繼續爭取湖廣的控制權,有機會就進四川,沒有機會就算了,反正也不着急。

這就是宋彪的第一作戰規劃。

這一時期,宋彪只能繼續堅持一號作戰規劃,只是時間提前,各師在今天晚上就要全面進行備戰狀態,三天之內要全面做好備戰準備。

三省戒嚴則應該是三天後的事,所有鐵路一律停止商業運輸,全部轉爲軍控狀態,將各地軍事物資、人員全部運下去,各地的馬隊徵召要同時進行,保證大量的運輸力。

第333章 摩薩臺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32章 暉春馬幫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258章 特斯拉爵士和核工程第252章 201S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120章 塾師第235章 伊勢事件第40章 沈旦堡130章 vanderbil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22章 光復之殤第137章 風格第71章 軍餉制度第124章 漢陽鐵廠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104章 東三省鐵路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獨裁者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168章 光復革命之炮轟山海關第341章 人口競爭第348章 宣戰之前(下)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254章 MB第91章 真金白銀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249章 陳光甫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135章 配股第72章 紅土崖(一)第284章 去殖民化第185章 帝國總理的覺悟第239章 玉溪與霞飛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90章 奇襲遼陽(二)第139章 日本之尷尬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10章 駁殼槍C96287章 首都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89章 奇襲遼陽第274章 中圓第153章 溫徹斯特M1907自動裝填步槍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4章 殺人越貨第82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二)第201章 王永江第72章 紅土崖(一)第179章 屠滿第92章 遼陽會戰(一)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143章 立藩第108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二)第197章 金州船廠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119章 去文工團吧,舒萱妹子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第322章 光復之殤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202章 中法軍事合作一片光明第284章 去殖民化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4章 殺人越貨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123章 招商引資第179章 屠滿第90章 奇襲遼陽(二)第262章 赫爾曼.戈林第132章 旁觀者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257章 集 權的優勢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249章 陳光甫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249章 陳光甫第58章 蔣家窯戰役(二)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
第333章 摩薩臺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32章 暉春馬幫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258章 特斯拉爵士和核工程第252章 201S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120章 塾師第235章 伊勢事件第40章 沈旦堡130章 vanderbil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22章 光復之殤第137章 風格第71章 軍餉制度第124章 漢陽鐵廠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104章 東三省鐵路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獨裁者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168章 光復革命之炮轟山海關第341章 人口競爭第348章 宣戰之前(下)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254章 MB第91章 真金白銀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249章 陳光甫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135章 配股第72章 紅土崖(一)第284章 去殖民化第185章 帝國總理的覺悟第239章 玉溪與霞飛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90章 奇襲遼陽(二)第139章 日本之尷尬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10章 駁殼槍C96287章 首都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89章 奇襲遼陽第274章 中圓第153章 溫徹斯特M1907自動裝填步槍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4章 殺人越貨第82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二)第201章 王永江第72章 紅土崖(一)第179章 屠滿第92章 遼陽會戰(一)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143章 立藩第108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二)第197章 金州船廠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119章 去文工團吧,舒萱妹子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第322章 光復之殤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202章 中法軍事合作一片光明第284章 去殖民化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4章 殺人越貨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123章 招商引資第179章 屠滿第90章 奇襲遼陽(二)第262章 赫爾曼.戈林第132章 旁觀者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257章 集 權的優勢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249章 陳光甫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249章 陳光甫第58章 蔣家窯戰役(二)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