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宣戰之前(下)

宋皇帝肅然而沉默的翻閱最新的國情彙總,特別在軍費開支詳細表這幾頁,他看的還是很仔細的,帝國目前的坦克、飛機等等的產能都已經達到了1937年以來的最高峰值,隨着航母暫停建造後,更多的軍費開支流向空軍和陸軍,特別是空軍,新型的渦噴戰鬥機正在瘋狂生產,國內較大的七家飛機制造廠都接到了大規模的訂單。

即便現階段主力生產的j-6m系列殲擊機屬於簡化版本,生產工序大幅減少,質量不如此前常規序列的j-6a/b型號,但還是保持着對軸心國空軍的絕對壓制權限。

在j-6的基礎上,帝國空軍重啓了此前的一個並沒有投入實際生產的高空高速型號,以j-606殲擊機的編號投入生產,以彌補j-6殲擊機在高速性能上的一定缺陷。

其實也不能算是缺陷,而是j-6殲擊機本身出於更爲綜合全面的考慮,本身在氣動設計上並沒有達到渦噴戰鬥機在高空高速的最高水平。

國內的情況應該說是還不錯。

宋彪花了十幾分鐘的時間將9月上旬的國情彙總翻看一遍,正好在這個時候,內廷總長陳嘉佑中將親自送來一份前線回電。

這正是宋彪皇帝在等待的來自於趙庭柱總司令的回電。

他將電報簿打開一看,回答很簡單,通俗易懂,並沒有出乎他的預料之外,他沒有太多表情的將電報簿歸還給陳嘉佑。這才同蔣顧二人問道:“對於向軸心國宣戰一事,你們如今可有明確的定論?”

顧維鈞答道:“近期已經安排了關於反納粹和法西斯主義的統一宣傳,但從目前的民調來看,多數國民對於對德宣戰一事仍持有疑慮,國會此前進行了一次不記名的象徵性投票,僅有1/3的國會議員支持對德宣戰。從軍費的籌備來看,目前仍然不能算是對德開戰的合適時機,但是德軍的軍事擴張速度明顯超出我們的預料,德國隊核武器計劃研製進程還不明朗,可預計的是其相關經費在今年期間有了更大規模的擴張。據估測。目前可能已經完成了基礎部分的研究。”

說到此處,顧維鈞沒有繼續回答下去,也沒有明確的表露態度,只是給了一個模擬兩可的答案。更多的還是想等着看看皇帝的具體意見再做新的答覆。

蔣方震倒是沒有太多的疑慮。簡單的答覆道:“臣以爲當前必須開戰。再等下去,恐怕會有更多的變數也未可知。”

宋彪皇帝不再像以前那樣對此不置可否,點頭道:“那就向意大利宣戰吧。帝國同法國是多年之盟友,且肩負維護世界穩定之使命,不能縱容意大利法西斯侵略非洲,正式同自由法國簽訂同盟協議,派遣軍隊在北非作戰,保障帝國利益,遏制法西斯主義的擴張。西北戰線則不急於開戰,繼續增大調兵規模,如德軍主動進攻則通報全國,正式對德軍發起全面反擊。”

他的回答已經不容內閣再做任何形式的斡旋,此已是最終定論。

顧維鈞縱然有再多的不便之處,也只能硬着頭皮調動內閣支持開戰,好消息是首先從北非打起,乘機佔據北非和埃及,控制蘇伊士運河和紅海也是帝國多年之夙願。

英法現階段其實都不是很希望中國介入北非和地中海地區,但是,若無帝國出兵,以他們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打敗德國,若無帝國支持,他們更是都要亡國,最終被納粹德國所統治。

兩權相害取其輕,英法也是隻能接受帝國的條件,積極懇請帝國出兵宣戰。

這是一個很好的歷史機遇,絕對不應該錯失。

顧維鈞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有些歷史機遇確實是稍縱即逝。

他已是無話可說,唯有同蔣方震總參謀長一起頓首聽命於皇帝陛下。

宋彪皇帝續道:“中央政府和黨內務必要加強宣傳,統一國民的思想,加快資源的調配,出臺戰時政策,軍政大權也將暫時由中央國防委員會全權接管。我們要麼不參戰,要參戰就要牢牢抓住這個歷史機遇,一戰打出個真正的世界霸主,從此屹立在世界巔峰,不容任何爭議。帝國的態度必須堅決,帝國要做世界第一大國,絕不容許納粹德國挑戰帝國權威和利益,北非戰區需要快打快定,迅速將意大利驅逐出整個北非,集中海軍力量進入地中海,殲滅意軍海軍主力,將西班牙納入同盟陣營,從西班牙出兵對抗德國,務必要保證西班牙不至於淪陷,爲反攻德國奠定根基。”

蔣方震道:“在西南歐地區戰場恐怕要陷入苦戰,我軍目前在西班牙有四個集團軍部署完畢,加上西法兩國兵力,陸軍總員接近三百萬,坦克及裝甲車2.3萬輛,火炮1.8萬門,空軍擁有戰機七千餘架,能和德軍鏖戰半年左右,如果同時面對德意兩軍及各僕從國的總攻,那則很難說了。”

宋彪皇帝想了想,道:“這個問題留給劉賡雲去考慮吧,先將北非清理乾淨,速度要快,雷霆之勢,一舉安定整個北非,再考慮集中兵力守住伊比利亞半島。一旦德軍主動進攻,則在西北加強全面攻勢,現在就要加速擴大在西北的軍事優勢,逼迫德軍將主力都遷移到東歐地區。此外,可以同英國協商,要求英國派遣兵力進入伊比利亞半島開闢歐洲大陸戰場。在法國投降之後,英國陸軍一直沒有較大規模的投入戰爭,預計能調遣數百萬的陸軍介入南歐戰場,那就能極大的緩解西班牙的情況。”

顧維鈞則道:“現在不知道西班牙是否確定願意參戰!”

宋彪皇帝很冷靜的答道:“此事的答案只有四個字,威逼利誘。參戰總是要有好處的。他要什麼好處,那就給他什麼好處。”

顧維鈞想了想,大體能猜到西班牙政府所需要的那些好處,基本也能答應,就道:“我會立刻召見西班牙大使,同時也派遣正部級的特使前往西班牙直接談判,爭取在最快時間拉攏西班牙加入戰局。”

宋彪皇帝嗯了一聲,繼續強調道:“此戰既然開打,就一定要有國民的全力支持,中央國防委員會必須成立專案機構負責戰爭宣戰和統戰工作。務必保證所有國民都能統一思想。堅決打贏這場戰爭,如有需要,可安排聖訓,或許。我也必須出面親自陳述我國必須開戰之原委。”

顧維鈞和蔣方震都是大喜過望。皆答道:“此乃上上之策。”

宋皇帝若是願意出面號召國民參戰。那絕對是最佳的統戰之策,皇帝在國內享有極高的權威和盛譽,只要皇帝願意開口明確態度。各種民調危機根本就不是問題,徵兵、統調和軍債籌集都將不再是任何問題,一切都不過是皇帝的一句話而已,就看宋皇帝是否願意出來表態罷了。

事關國家榮辱命運,宋皇帝也沒有不出面擺平一切事物的道理。

這天上午,宋彪皇帝就同總理、總參謀長商談了“聖訓”之事,以及軍事上的加快部署和軍費籌集等問題,這一週內就要加快各種部署和國內輿論宣傳引導,爭取在9月20日作出公開的宣戰聲明,正式在北非開啓一場大範圍的殲滅戰,將意軍驅逐出北非,乘着這個機會也要在埃塞俄比亞、埃及、利比亞建立“北非之角”,奠定帝國在非洲的整體利益之根基。

現代陸軍無非兩種作戰體系,一是炮步協同,二是坦步協同。

在帝國的大機械化軍事體系中,炮步協同仍然是主體部分之一,特別是在大規模擴兵的情況下,火炮、卡車的大規模生產要比坦克快的多,以炮步爲主的集團軍,通常只需要編配3至5個坦克團就能有效撕開敵軍防線,發起大規模的陸軍陣地進攻。

以這樣的軍事體系去同德國的裝甲集團軍羣對抗,那無異於雞蛋碰石頭,也不能算是帝國陸軍體系的最強實力,但以輕裝甲步兵和牽引火炮爲主體協同作戰,在摩托化步兵、空軍和部分主戰坦克集羣的支持下,用來對付意軍和北非戰場倒是綽綽有餘。

以這樣的編制,四到五個集團軍加上英法殖民軍就能有效的控制整個非洲,實際的投入規模也要遠小於主力的裝甲集團軍羣。

這場戰爭中,軍費肯定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挑戰,即便是帝國也要充分的有效合理的使用軍費開支,但在同德軍的主力對決中,想要省錢是不可能的。

這些問題,中央軍部已經有了比較妥善的軍事方案。

在這天的上午,宋彪皇帝就同蔣方震總參謀長將整個方案大體確立下來,爭取將整個戰爭的總軍費開支控制在350億中圓的規模,兩年半的時間,30個月內結束戰爭。

這畢竟是世界大戰,在總兵員接近1500萬規模的情況下,350億中圓的軍費能否夠用確實是一個問題,不是招滿1500萬人即可,你還要發槍發炮,配置飛機、坦克、裝甲車以及其他一切各種開支。

在過去的一年半的時間裡,中央內閣一直在想辦法籌集軍費,國庫目前有130億中圓的財政盈餘可以直接用於軍費開支,其中包含了一部分出售中央國家資產的收益,未來三年時間裡,每年財政撥款大約可以保持在70億中圓的規模,基本上勉強夠支付此次戰爭的軍費開支。

加上出售戰爭公債,最好還是要爭取籌集到400億的軍費,多退少補,因爲這裡面還要考慮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中央軍部還要繼續保持對其他盟國的財政支持,中央銀行也要大量購買英法國債。

所有的開支加起來,整個戰爭期間的總軍事費用很可能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和打日本就不一樣了,別看第三次中日戰爭持續了兩年之久。實際總開支其實並不大,而且這些開支很大一部分是裝備費用,基本也能用於此次對德戰爭。

正因爲這很可能是一個天文數字,帝國就更加要逼迫英法在戰後償還這些開支。

帝國還得留一手啊,如果大戰結束後,美國乘機採用金元攻勢橫掃歐洲,帝國同樣要有辦法將美國排除出去,最低的限度也是在美國對英法實施同等租借條款和借貸扶持的基礎上,仗打完了也給美國一部分好處,拉攏美國繼續壓制歐洲。主導權則必須在帝國手裡。

戰爭結束之後。帝國手中最好要保證有一百億中圓的財政留存,可以用於歐洲復建計劃,以此避免美國主導這一進程,平白無故的讓美國奪取了歐洲經濟的控制權。

蔣方震中午就回去處理軍務。宋彪皇帝將顧維鈞總理留下來。又將財政大臣陳瑾召入宮中。提前就戰後秩序和金融霸權問題進行討論,帝國想要打贏納粹軸心並不難,難的是如何在戰後繼續壓制美國。

所以。這個事情必須是兩手準備,儘早結束戰爭,將大量的國債和財政留存控制在手中,儘可能保存帝國對美國的金融和產業壓制。

換而言之,最好的辦法還是要使用核武器,越早越好。

在宋彪皇帝明確表態之後,帝國對意大利正式宣戰之事就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了,中央內閣總理大臣有權利直接簽署戰爭令,一旦總理簽署這一命令,並經宋皇帝批准,則無需再經國會商議。

顧維鈞總理再也不能維持此前的模糊戰略,只能強硬出面在國會答辯,要求對意大利正式宣戰,現在根本不需要尋求國會的批准,但後續還是需要國會的支持,所以,統一國內思想成了非常重要的議題,各樣的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也隨之大規模的啓動。

面對這種情況,德波兩國大使緊急出面同外務部商談,希望帝國能夠繼續保持原有的不參戰立場,當前局勢下,中、美、西班牙、巴西、伊朗、土耳其等國都沒有參戰,這裡面各國實際上都有偏向,美國因爲軍售問題,相對保持着對同盟國和軸心國的平衡,瑞典出於自保因素,也是略偏向於軸心國,土耳其則是明顯偏向於軸心國,這些國家中除了中美,其他都還算是影響較小的國家,不足輕重。

如果美國忽然參戰,不管加入哪一方都會直接導致戰場出現巨大的轉折,但是美國和中國相比,影響力還是要小太多。

щщщ. тт kдn. C○

確切的說,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就基本等於英法德意波等國之和。

中國一旦正式參戰,整個亞盟都會牽涉其中,而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其他重要合作國,比如南美洲的巴西、智利,歐洲的西班牙,非洲的埃塞俄比亞等國都將可能直接捲入戰爭,甚至可以牽動整個南美洲都加入到戰爭中。

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事情。

納粹德國確實是計劃挑戰中華帝國在世界範圍的霸主地位,建立日耳曼人的世界霸權地位,但這是一個非常長期的計劃,在十年內都不可能達成這一目標。

當然,中華帝國也確實不可能給納粹德國這個時間週期和機會。

美國可以作壁上觀,坐等德國挑戰中國給它帶來的新的歷史機遇,中國是絕對不能等。

顧維鈞在國會發表政策談話,表示出明確的要參戰的意圖後,德國和波蘭都立刻派遣大使緊急啓動談判,希望通過外交斡旋繼續阻止中國參戰,因爲中國一旦參戰,軸心國目前的實力是很可能扛不住的。

別看大英帝國很悲慘,它畢竟還有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這樣的堅強後盾,它和印度也仍然保持着宗主國和殖民國的關係。

大英帝國在全球依然擁有最多的殖民地,擁有龐大戰爭資源儲備,而中國是整個亞盟的領導者,擁有匹敵整個歐洲的人口、資源和工業實力,以及世界上最強大的金融實力和科技實力。

只要中國正式參戰,英國就一定會陪着中國打到底,真和中英打起長週期的消耗戰,德國也未必扛得住。

談啊。

該談還是要談。

外務部還是派遣副外長同德國、波蘭談判,這個價碼提的非常高,第一,德國必須徹底退出法國,承認自由法國政府;第二,軸心國必須徹底退出非洲;第三,軸心國必須退出俄羅斯。

法國是納粹德國本土之外最重要的工業基地,俄羅斯是納粹德國的資源基地和工業基地,這兩個地方拱手讓出,德國就沒有繼續挑戰帝國霸權的機會。

這個談判基本不可能有任何結果,到了9月18日,帝國雖然還沒有正式宣戰,但是駐紮埃塞俄比亞的兩個集團軍已經進駐埃及,空軍也開始大規模的進攻駐紮在利比亞的意軍,中央海軍航空聯合艦隊則從亞丁港和北馬港出發,繞道南非進入大西洋。

帝國海軍的第一站就是剛果,佔領剛果之後等葡萄牙確定被拉攏到同盟國陣營,全艦隊纔會進駐葡萄牙里斯本港口,此後進入地中海,一舉消滅意大利海軍。

繞了一大圈就是爲了兩件事,一是在西非佔據剛果這個基地,二是用軍事實力逼迫西班牙和葡萄牙徹底倒向盟軍陣營。

帝國大軍進攻的大幕已然拉開了,一個新時代也即將到來。

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209章 漢武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309章 在全州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82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二)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315章 黑暗之前的暮光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245章 下南洋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307章 導彈反擊(二)第169章 非戰而屈人之兵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98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31章 心血來潮第304章 戰爭如棋第190章 將星閃耀之全殲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136章 秋瑾第198章 中法俄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22章 千言萬語說不盡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352章 核武第351章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第239章 玉溪與霞飛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336章 扶不起的法國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33章 爲了去瀋陽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3章 制勝的科學第118章 舒萱小姐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193章 戰略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152章 蒙匪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41章 去吧,黑溝臺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98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189章 圖們江攻勢第191章 釣魚島屬於中國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209章 漢武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19章 前洞嶺伏擊戰(下)第20章 四萬擔糧食
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209章 漢武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309章 在全州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82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二)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315章 黑暗之前的暮光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245章 下南洋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307章 導彈反擊(二)第169章 非戰而屈人之兵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98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31章 心血來潮第304章 戰爭如棋第190章 將星閃耀之全殲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136章 秋瑾第198章 中法俄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22章 千言萬語說不盡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352章 核武第351章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第239章 玉溪與霞飛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336章 扶不起的法國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33章 爲了去瀋陽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3章 制勝的科學第118章 舒萱小姐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193章 戰略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152章 蒙匪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41章 去吧,黑溝臺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98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189章 圖們江攻勢第191章 釣魚島屬於中國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209章 漢武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19章 前洞嶺伏擊戰(下)第20章 四萬擔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