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

?東三省浪人事件是一個劇烈的轉折點,代表宋彪對日本的態勢日漸強硬。?

通過《東日密約》的合作,日本陸軍恢復了7個師團的常規建制,補充了火炮和機槍等重要軍事物資,但在朝鮮半島的駐軍僅有一個師團,而東北新軍也在這種合作中迅速將兵力擴增到7.3萬人,加上俄軍,包含東北新軍在內的泛俄國勢力的陸軍超過10萬人,保持着對日本陸軍的絕對優勢。?

這不是兵力數量的優勢,而是火炮、機槍、馬匹、彈藥儲備等各方面的優勢,在宋彪的指揮範圍內,他擁有624門火炮,幾乎是日本陸軍的3倍,機槍1700挺,同樣超過日本陸軍3倍。?

在火炮的質量上,宋彪更是佔據絕對優勢。?

外交總是軍事的一種延伸,軍事也總是外交的基礎。?

面對這樣的局勢,即便在秋山真之和日本政府的努力下,宋彪同意在東三省浪人事件中採取了更爲低調和沉默的處理方式,將大部分的日本浪人押送到旅順交給秋山真之處理,只對少部分日本右翼浪人採取正常的司法程序在涉外法院進行檢控,整體局勢還是讓日本政府極其被動,各國也都清楚的看到了日本在東三省影響力的快速衰竭。?

凡事總是一退一進。?

於此同時,俄國已經逐步平息內亂,開始重新考慮恢復在東北亞發展勢力。在這種局面下,日本政府還想繼續完全控制朝鮮半島的可能性幾乎爲零。?

1907年5月中旬。俄國陸軍部大臣庫羅帕特金作爲俄國沙皇特使抵達東三省,在宋彪的協調下。庫羅帕特金上將會和美國駐華公使羅克希爾、德國駐膠澳總督特魯伯在東北新軍的軍部舉行秘密會談,史稱“奉天密談”。?

在宋彪的努力下,各方在“奉天密談”中達成一致意見拒絕承認日本和朝鮮國簽署《乙巳保護條約》,在俄德美三國的支持下,宋彪的東三省總督府將會就此和日本提出交涉,也可以視作俄德美三國利用東北新軍對朝鮮半島的威懾力。逼迫日本繼續開放朝鮮半島,承認《韓清通商協約》,並要求日本和朝鮮承認各國依據此最惠國待遇,享有在朝鮮半島的通商優待政策。?

在“奉天密談”中。多方還達成了和宋彪的其他多項合作,俄德美三國繼續大力扶持東北新軍的發展,給予扶持貸款,出售軍火,進行更大規模的軍工業合作,作爲回報,宋彪會以東北新軍爲主體去逼迫日本讓出朝鮮半島北部的控制權,逼迫日本放棄《乙巳保護條約》,保留朝鮮的外交和軍事權,各國也將正式的不承認《乙巳保護條約》的有效性。?

俄國陸軍部大臣庫羅帕特金上將和宋彪這位舊部下重新商議後。兩人一致斷定日本已經不敢再在東三省發動對俄軍和東北新軍的進攻,否則,日本只會再次遭遇大規模的陸軍潰敗。相比日俄戰爭的情況,此時的宋彪已經完全控制住整個東三省,可以在俄德美三國的支持下迅速調動幾十萬的陸軍和日本對峙,俄國只需要派遣十萬左右的部隊,以及提供一些其他必要幫助就能輕鬆擊潰日本陸軍。?

在東北新軍去逼迫日本放棄《乙巳保護條約》,庫羅帕特金上將和宋彪協商後,決定將俄軍在東三省的駐軍重新增加至5萬人的規模。受宋彪節制的是塞尚丁斯克步兵旅和第一炮兵旅、第一騎兵旅,關東州總督謝葉尼斯基準將另外轄管兩個步兵旅和一個騎兵團。?

在這樣的背景下,1907年5月底,宋彪陪同庫羅帕特金上將視察達爾尼市,並宋彪公開批評日本強行逼迫朝鮮簽署《乙巳保護條約》違反國際法則,庫羅帕特金上將也代表俄國政府要求日本重新考慮《乙巳保護條約》的有效性。?

日本朝野大震,日本國民之激烈喧譁足以將西園寺公望內閣淹沒,但日本陸軍卻無法對內閣政府提供任何可靠的保證。?

現在誰敢率領日本陸軍和宋彪對決於大陸??

真要在朝鮮半島打起來,日本陸軍部大臣大島義昌大將敢去朝鮮半島和宋彪決一死戰嗎??

這使得原本已經完全倒向南下和海軍擴張政策的日本,在軍事發展的方向上再一次搖擺起來,陸軍部乘機大放厥詞,要求增加陸軍投入以保障日本在東三省的權益,以及日本對朝鮮殖民統治的能力。?

蝴蝶扇動翅膀,世界隨之變化。?

即便日本首相西園寺公望決定採取不惜一戰的強硬態勢對抗這種東三省和俄國的反撲,但在美國、德國陸續明確要求日本重新審視《乙巳保護條約》的有效性,甚至連法國也迫不及待地參與其中,局勢徹底轉向不可控制的一面。?

整個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就在這種失控的局勢中蔓延和發展,關內是立憲民意的失控,關外是清政府對東三省總督衙門的徹底失控,國際上是英日和法俄同盟開始在國際局勢中採取合作態勢應對德奧同盟的威脅,在遠東和泛太平洋地區,以東三省總督宋彪爲主體和矛頭,俄德美法又採取合作態勢逼迫日本放棄對朝鮮的壟斷,要求朝鮮開放。?

日本發動日俄戰爭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要保障其對朝鮮的殖民統治權,但在宋彪的積極努力下,這一目標實際上是未能達成,只是在俄國內亂不斷的前提下,俄國暫時承認了日本對朝鮮所擁有的特殊權益,可並未明確這一權益的範圍。?

現在,隨着俄國扶持的東北新軍迅速擴張起來,俄國又反悔了,開始重提朝鮮之事。美德法三國也積極參與此事。?

1907年9月,東北新軍第三次擴軍。全軍擴編爲六個步兵旅、兩個炮兵旅,雖然在表面上繼續符合清政府的東北四鎮的限制。總兵力卻激增至10.75萬人。?

在此基礎上,宋彪以“大清關外新政改革”、“效法日德實施新政”、“三省歸一新治”等名義,在東三省採取“關外特治”政策,在奉天府東陵軍部和瀋陽新區之間建造了一棟規模龐大的東三省總督府,在總督府下設財政廳、民政廳、學政廳、農業廳、工業廳、警察廳、防務廳等新政機構,借新政之名徹底囊括了東三省的軍政大權。通過對財政大權和軍權的壟斷實施三省集權治理。?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註定不是一個太平年。?

這一年裡風起雲涌,關內是全國範圍內的立憲請願,關外是宋彪的大權獨攬和東北新軍的激增。明着是革命黨的亂竄起義,暗着是光復黨的快速傳播,各地都已經有了反清復漢組織的活動。?

在一年數百萬兩白銀的支持下,幾千萬份的宣傳單和小報瘋狂流傳,各種各樣的分支組織林立,在各地的新學、新軍中,反清組織都在快速擴大,傳播範圍極廣。?

大清帝國已是風雨飄搖,漏雨成河。?

同樣是在這一年裡,東三省也在繼續快速發展。三省進出口總額迅速和整個關內地區相等,出口總額增至3142萬英鎊,進口總額增至2755萬英鎊,加上外資和關內資本大規模涌入,東三省在這一年的白銀淨流入增加至1.78億關東銀圓。?

憑藉雄厚的礦產資源和大規模的資本投入,東三省在兩年內就實現了煤鐵開採量超過日本的壯舉,煤炭總開採量在11月就超過700萬噸,一舉超越日本截止1907年11月底的620萬噸總額的水平,鐵礦石開採量超過140萬噸。此一點真是遠超日本。?

雖然這一數據相比美國幾乎連1/10的份額都達不到,但對東三省而言,已經是非常高的產量規模。?

因爲東三省現行大規模開採的煤礦都屬於露天煤礦,成本極低,質量高而售價低,不僅在下半年開始大量銷售到關內,也銷往日本、南洋和美國,對日本、臺灣和朝鮮的煤炭工業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東三省大豆壟斷了德國的大豆市場,全年出口總額逼近115萬噸,總出口額激增至2703萬英鎊,一舉超越日本對美國的生絲出口規模,成爲亞洲最大的農貿產業。?

1907年10月,在法國和英國的積極斡旋下,日本政府迫於壓力,在要求各國承認《乙巳保護條約》的基礎上,承認《韓清通商條約》有效,將有效期延長二十年,增設新義州、新安州、南浦、羣山、木浦五個開埠口岸,開放外國投資,並將“朝鮮關稅十年不變”的承諾增加至二十五年。?

1907年11月,宋彪代表清政府和東三省總督府在金州同日本外交大臣林董、韓國欽差李金煥簽署《韓清通商續增條約》,依據這份續增條約,清政府將在原有的仁川、釜山、元山三個清租借區之外,繼續增加新義州、新安州、南浦三個租借區,約定在鴨綠江兩岸各一百公里範圍內,華商和韓商都有權投資各項產業,並可自由跨境經商。?

此外,除六個清租借區外,兩國公民在對方國居住都應辦理居留權審覈,未得批審,不得在對方國居留和置辦物業、田產;朝鮮難民在華及東三省非法居留、開墾者,將依法處置,雙方約定在三年內,將現有非法居留在東三省的朝鮮難民遣返。?

在《韓清通商續增條約》中,宋彪增加了勞工證的約定,即在批准勞工證後,韓國人可在東三省工作,但不可以置辦田產,這是因爲宋彪考慮超過十萬數量的朝鮮難民遣返後,可能被日本利用挑撥中韓國民之間的關係,加上東三省工礦業大規模發展中確實需要很多礦工,適當還是可以通過發放勞工證的方式,解決這些朝鮮難民在東三省臨時就業的問題。?

《韓清通商續增條約》對日本來說已經是英法介入協調的結果。也是日本在不放棄《乙巳保護條約》的基礎上所能爭取的最優結果,日本國內還是爆發了極大規模的抗議。國民以此爲恥,日本陸軍部也乘機喧譁。要求政府加強陸軍建設,確保對朝鮮半島的殖民統治。?

此時流行於日本的觀點是“海權固然重要,陸權亦是維持統治之根本”、“日本已經有強大之海軍,但陸軍還需要繼續努力”,特別是日本工商業界和財閥勢力對日本陸軍之孱弱更是極度不滿,朝鮮半島是日本最爲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如果連朝鮮半島都保不住,日本工業必將衰落”之類的論點更是喧囂一時。?

事實確實如此。?

問題是在整個國際世界中,日本金融業的實力還很弱小,根本不能有效的投資朝鮮半島。特別是朝鮮半島的工礦業,而朝鮮也很難繼續支撐日本工業的發展。?

同樣對遠東財團而言,想要進一步打擊日本工業對中國的廉價銷售態勢,首先就要威脅日本在朝鮮廉價收購工業原料的源頭問題。?

雖然日本取代清政府成爲朝鮮宗主國已有十六年的時間,但在這些年中,在《韓清通商條約》的保護下,華商依然佔據着朝鮮外貿的主流,外國洋行也利用這份條約控制着朝鮮外貿,大量的商品都是從上海、天津涌入朝鮮,而不是從日本。?

日商真正徹底擊潰華商。控制朝鮮一切經濟、貿易命脈則是在1918年之後的事情,隨着朝鮮關稅大幅度的提高,僅仁川港口一地,朝鮮自中國的進口總額就從每年1100萬日元急劇下滑到162萬日元。?

從主導中朝貿易的仁川港的數據來看,日商主導的是朝鮮國際貿易的出口權,而華商主導的是朝鮮貿易的進口權,換而言之,白銀流入朝鮮是日商說了算,白銀流出朝鮮是華商說了算。朝鮮從中國購入的商品主要是絲綢、藥材、茶葉和其他各種雜貨。而日本從朝鮮購入的主要是棉花、糧食、煤礦、鐵礦之類的工業原材料。?

只要繼續保證新的《韓清通商續增條約》的有效性,隨着遠東財團開始強有力的向朝鮮半島發展,華商主導朝鮮貿易命脈將會是日本在短期內難以扭轉的問題。?

爲此,在1907年的遠東財團年會中,朝鮮商貿投資和東三省農產品深加工業就成了兩個重大議題,這兩者實際上是一個議題,隨着瀋陽到丹東的鐵路即將在明年3月份修通,以及新義州成爲新的清租借區,在丹東和新義州開發農產業深加工業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東三省農產品加工業正在快猛的發展中,大豆、甜菜、棉花、小麥是四大主要方向,特別是甜菜的深加工崛起速度極快,這是因爲日本的製糖業主要依賴從南洋進口甘蔗和粗糖,成本很高,而東三省自身就有大量的蔗糖工業的原材料基礎後,東三省製糖業就有了極高的市場空間,在成本、利潤和市場方面都相對日企擁有絕對的優勢,甚至能利用《韓清通商續增條約》向朝鮮大量銷售。?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工業的根本都是金融業,當東三省採用了一種極端策略迅速開啓了金融業的擴大化,增加了本地的貨幣供應,工業發展就變得難以遏制。?

東三省的貨幣供應規模其實是非常龐大的,在過去兩年裡,東三省的貨幣發行規模達到了5億銀圓總額,約合5千萬英鎊,似乎不多,其實很多。?

這是銀本位的5億銀圓。?

這不是政府印鈔機的效率和產能決定的,而是白銀流入規模決定的,這意味着東三省至少存在着1.75億銀圓的保證金,單純從貨幣的角度來考量,這個規模其實是很驚人的。?

在過去的十年中,日本銀圓的發行總量也不過四千萬,最高的一年是1906年的7百萬枚,雖然說日本採取了金本位,銀圓發行本身主要是用於對朝鮮、中國、東南亞的貿易,但以此爲類比,東三省的銀圓供應總量就過於誇張了。?

東三省之所以能發行這麼多的銀圓,1/3的因素來自於東北大豆的外銷,1/3的因素來自於外資的涌入,1/3的因素是靠國際借貸、本土白銀儲量等等,比如說東三省光是鐵路借款就高達2300萬英鎊,除了列車是從國外購買,其他包括車廂、鐵軌、水泥、枕木、石子、勞力、土地等等開支都是銀圓在本地購買。?

在過去的兩年中,東三省的工業人口增長是非常快的,這種增加還是比較初級化的,最大的增加就是礦業增加,比如說撫順煤礦的工人總數就從原來的1370人激增至1.53萬人,從原來的2個煤區增加到11個煤區同時開採。?

現在想要在東三省辦一個廠是很容易的,你帶二十萬銀圓的資本過來,地皮廠房機械或者礦場一買,再從銀行再借十幾萬銀圓券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東三省,並不是所有的工廠都是採用西式設備,比如說瓷窯、磚窯、煤窯,它大量的還是運用傳統手工生產方式,但從總的方面來說,因爲大量出口大豆、木材、煤鐵礦帶來了鉅額白銀流入,使得本地人口的消費能力增加,進一步擴大使得整個經濟增長迅猛,各行各業都能從中受益。?

工業人口增加、商業人口增加,農牧業人口實際上也在更爲快速的增加,東三省在過去兩年中增加了近六百萬人口,每個月從山東各埠口就有十萬人通過各航運公司涌入東三省。?

東三省的經濟開發比日本晚了將近二十年,但從現在的發展速度來看,大概只需要六到七年的時間,東三省在經濟總量上就能超越日本這樣的金本位國家。?

在工業發展中,同樣處於工業發展低級階段的東三省和日本的競爭註定會是非常激烈的,特別是在未來的四五年間,這種激烈的碰撞將很可能再次引發新的戰爭,比如在朝鮮市場上,雙方就即將展開殊死的搏鬥。?

在東三省積極發展的同時,宋彪所能做的就是積極備戰,而和東三省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相比,日本簡直就是一個天生的悲劇。?

或者說是在遠東財團面前,所有日本財團都是悲劇的配角。()

第218章 婉婷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321章 機械之王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3章 制勝的科學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第38章 滿洲步兵團(上)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51章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99章 舊部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322章 光復之殤第94章 遼陽會戰(三)第135章 配股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22章 千言萬語說不盡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152章 蒙匪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38章 滿洲步兵團(上)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276章 盤古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88章 日軍的詐術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143章 立藩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130章 vanderbil第331章 新秘書長第165章 和談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71章 軍餉制度第280章 索科特拉島第313章 一切剝削階級都將滅亡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182章 日韓第99章 舊部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165章 和談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281章 萬達豐第173章 滅清之後的更混亂第67章 爲了子孫後代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110章 奉天巡撫蔭昌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26章 南甸屯之戰(上)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220章 華皇和託派之王第123章 招商引資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5章 新的弟兄和戰友第351章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第179章 屠滿第291章 開城戰役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132章 旁觀者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234章 201工程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
第218章 婉婷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321章 機械之王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3章 制勝的科學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第38章 滿洲步兵團(上)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51章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99章 舊部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322章 光復之殤第94章 遼陽會戰(三)第135章 配股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22章 千言萬語說不盡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152章 蒙匪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38章 滿洲步兵團(上)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276章 盤古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88章 日軍的詐術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143章 立藩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130章 vanderbil第331章 新秘書長第165章 和談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71章 軍餉制度第280章 索科特拉島第313章 一切剝削階級都將滅亡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182章 日韓第99章 舊部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165章 和談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281章 萬達豐第173章 滅清之後的更混亂第67章 爲了子孫後代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110章 奉天巡撫蔭昌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26章 南甸屯之戰(上)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220章 華皇和託派之王第123章 招商引資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5章 新的弟兄和戰友第351章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第179章 屠滿第291章 開城戰役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132章 旁觀者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234章 201工程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