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二)

宋彪策劃的這場奉天新軍示威真讓清政府異常緊張,也讓盛京將軍趙爾巽、清政府和慈禧太后驚出一身冷汗,此前誰也不清楚宋彪的東北新軍到底有多強,連是什麼模樣都沒有見過,現在總算是見到了,結果嚇尿了不少人。

此時的東三省存在着四種力量,清政府是甲方,沙俄帝國是乙方,宋彪是丙方,英日同盟是丁方,沙俄帝國忙於應付國內的革命暴動,又和英日同盟相互牽制,暫時無力爭奪東三省的控制權,在東三省進一步爭權奪利的兩方就是清政府和宋彪。

新軍閱兵事件就是宋彪和清政府爭權的產物,趙爾巽“推測”宋彪即將謀反的密電更是讓慈禧太后和滿清朝廷大爲震驚,滿人權貴們激憤不已,連慶親王奕劻也慘遭滿人權貴和監察御史等清政府官員的一致辱罵。

爲了順利當上東三省總督,拿下三省大權,宋彪在京師內部花錢疏通了一些官員,此前從斯特塞爾手中購買的那批珠寶字畫和古董也都送了過去,如吏部尚書鹿傳霖、禮部右侍郎陸壽臣和宋彪都有來往,也是他打聽清政府情報的主要渠道。

宋彪並未想到京師和各省官員對此的反應都如此激烈,頗有不將他拉下馬絕不甘休的架勢,趙爾巽更是聯合了諸多大臣衆口鑠金一般咄咄逼人。

這讓宋彪有點意外,一是覺得清政府反應過激;二是覺得清朝官員從上至下都不可理喻,好像清朝還真的很強大一般,吹口仙氣就能消滅他的東北新軍;三是他還沒有做好革命的準備,部隊並沒有實力推翻滿清王朝,更沒有實力橫掃全國。

就在宋彪準備硬撐到底和清政府死磕之時。有一個很特別的人前來秘密拜見他。

這個人叫袁金鎧。

因爲這幾天的情況過於緊張,宋彪只能加緊備戰。秘密帶着蔣方震等人制定整套作戰計劃,讓全軍各營都處於戒嚴之中。

如果事態真的無法控制,宋彪就決定先發制人,直接將三省駐防將軍拿下,在遼中和錦州一帶同清軍決一死戰。

這天中午,宋彪正在和蔣方震、舒方德、蔡鍔、趙庭柱四人秘密討論方案,李大運忽然手持一份拜帖進來稟告,說是遼陽警務局提調袁金鎧前來拜見。

這倒是稀奇事。

宋彪將這個人的拜帖拆開來看一遍,心裡覺得有點意思,自從他當上東三省總督以來。不知道是不是趙爾巽秘密做了部署。至今還沒有幾名官員前來拜見他呢。

稍加思量,宋彪就暫停了和大家的討論,自己去前院的辦公室接見這個叫袁金鎧的人。

身爲日後東北王張作霖的頭號幕僚,袁金鎧肯定是值得一用的人。

聽說他來求見,宋彪還是很高興的。等宋彪到了辦公室裡,已經看見一個三十餘歲的清朝官員在房間裡等候着,身穿一襲滿清四品官服,留着八字鬍,身材不高,神情鎮定,一看便知是個久經歷練的人。

見到宋彪,這人就上前參拜道:“卑職遼陽警務提調袁金鎧參見總督大人!”

宋彪仔細的打量了袁金鎧片刻,問道:“你說你是遼陽警務提調。我在遼陽打仗的時候怎麼沒有遇到你啊?”

袁金鎧不慌不忙的答道:“稟告大人,日軍進城之前,卑職眼見俄軍要撤逃,這就提前帶着警務局的十餘名巡捕護送遼陽王知縣離開縣城,猜想日俄交戰勢大,連奉天城也很難保住。卑職就陪同王知縣去了新民府。”

宋彪微微點頭,算是認可了此人的才幹和應變能力,道:“起來說話吧!”

“謝總督大人不究之恩!”

袁金鎧答謝一番,這才起身取出一份摺子續和宋彪道:“卑職不才,斗膽寫了一份三省新政書想要敬獻給總督大人,卑職學識淺陋,寫此書非要顯示自己與他人不同,還是拳拳之心欲保三省爲洋人所佔,還請大人過目!”

宋彪知道這是一個君主立憲派的人物,就讓李大運將摺子拿過來翻看,邊看邊問道:“你以前是什麼出身,做過什麼事?”

袁金鎧答道:“卑職是光緒十一年在奉天府升的秀才,庚子年辦過團練,當過北路保甲局總辦和團練總董,去年才擔任遼陽警務提調一職!”

宋彪感嘆一聲道:“辦團練是個有趣的事啊!”

八國聯軍侵華之後,清政府才彷彿是猛然驚醒的開始在全國辦理新政,即便是慈禧太后也顯得很是熱衷,這段時期真的也辦了很多新政,包括地方自治和選舉等等,各地都有新軍、稅務局、工巡局、警務局、電報局,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變成了外務部,還設置了民政部、法部、郵傳部、學部等新部門。鐵路開始大規模的要修建,洋人在八國聯軍侵華之後已經能在全國各地辦廠,國人自然也可以,各地隨之都有新式工廠出現。

從1901年到1911年,這十年間的中國和晚清正在經歷着一種快速的轉變,而這個時期的所有變革也爲民國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至於各地的警務局,則基本都是義和團時期的各地團練轉化而來,和現代警察系統仍然有着非常大的差別,與其說是警務系統,不如說是一種新的綠營兵,主要負責的也不是辦案,而是維持地方穩定和治安。

袁金鎧辦團練出身變成了警務局的提調,這也是很普遍的事情。

宋彪將袁金鎧這份萬餘字的《東三省新政書》看完,要說起來還真有點立憲派的架勢,首先就是要各地理辦地方自治,加緊督辦新軍,鼓勵辦廠,開發煤鐵,安置流民開墾荒地。

雖然都是些在這個時代很常見的先進言論。但能說出這番話,整理出一份萬餘字的議政書。就足以說明眼界還是比較寬闊的,何況這個人有秀才的功底和基礎,難怪日後算是奉天立憲派的領導人之一。

不錯。

即便說的都是耳朵起繭子的廢話。

宋彪將這份《東三省新政書》收了起來,道:“你這份新政書寫的不錯,能有這樣的抱負和遠見的人在關東並不多。只是關於地方自治之事還是值得斟酌,操之過急就不過是將權利分於鄉紳,一般的鄉紳也就罷了,若是歸給了鄉紳惡霸,新政沒有搞出來,百姓反倒是苦不堪言。你讓我這個要爲三省百姓做主的總督情何以堪啊?”

袁金鎧當即再拜伏道:“下官所言狂妄。還請大人不做追究!”

宋彪則道:“起來吧,也沒有什麼好追究的,我就是隨便和你談一談,算是一起商量吧。有一個人能一起參謀參謀,商議幾番。那總是一個好事。”

袁金鎧大喜,當即起身謝恩道:“多謝總督大人賞識。”

宋彪點着頭,示意他坐到旁邊再談。

等袁金鎧畢恭畢敬的在宋彪書桌旁邊的椅子上坐下來,宋彪才和他說道:“新政這個事,是好事,也是壞事。好的一面是求新求變,壞的一面是鋪張浪費,朝廷若是不能控制住火候,指不定就成了上下各級官僚。還有地方鄉紳惡霸們乘機海撈的藉口。屆時搞的百姓苦不堪言,那可就是好心辦壞事了。我也想搞新政,但我一個原則是不增加三省百姓一分錢的負擔,你覺得呢?”

袁金鎧大爲驚歎,心悅誠服的拱手作揖道:“原先以爲大人以善用兵法稱雄天下,以此而爲官。如今才知大人實乃名臣之資,下官敬佩不已,也要我三省百姓謝過大人。我東三省能有大人出任總督,實乃是我三省之幸事,百姓之幸事啊!”

宋彪心裡苦笑,心裡真不明白袁金鎧爲什麼在這個時候過來拜見他,他還會不會繼續當這個總督都是問題呢。

等了片刻見宋彪並不再說話,袁金鎧就毅然和宋彪道:“不瞞總督大人,卑職前來遼陽也有幾天了,原本想要去拜見趙爾巽趙大人,正好看了新軍遊行,很是震驚,這才下定決心轉而前來先求見您一面。趙爾巽趙大人身邊的幕僚中有一位是我同鄉好友,他與我說了一些消息,說是京師因爲新軍遊行之事大爲震怒,我想清楚其中各種變故後,這才急忙前來求見,想要向總督大人獻上奇策!”

“哦?”

宋彪微微有點詫異,沒有想到袁金鎧還有這等本事,就問道:“那你基本算是瞭解這些事的來龍去脈咯?”

袁金鎧當即答道:“前後都清楚。我那同鄉好友叫蘇會忱,此人是我妻兄,舉人出身,原先是增祺大人的幕僚,任職年久,增祺大人病歸之後,他又受趙爾巽趙大人的邀請,留下來繼續在盛京將軍衙門裡擔任主事,自然清楚裡面的詳情。據我妻兄所言,趙爾巽趙大人發了急電給朝廷稟奏新軍遊行之事,又加奏了三罪,一是說您不剃髮,不結辮,反心昭著,東北皆知;二是說新軍身穿俄國軍服示威,震懾百姓,分明效力於洋人;三是說您暗結死黨,勾結叛亂分子,意欲謀反。”

宋彪直到這時才知道趙爾巽密報的原文,他此前只是聽說了第一條和第二條,慶親王奕劻曾經辯駁過,效果不大,還將奕劻也拉下水,一起捱罵。

宋彪感嘆一聲,心裡冷笑。

他若要是真造反,首先就要將趙爾巽的人頭拿下,指不定連全家老少也一道處置了,話說回來,估計趙爾巽也已經下定了決心,準備來個以死明志。

宋彪對此也沒有很好的對策,就和袁金鎧問道:“那你既然知道的如此清楚,又是一個聰明人,你覺得我現在應該怎麼辦呢?”

袁金鎧早已思索很久,當即就答道:“卑職以爲,總督大人若是真要謀反,不妨立刻拿下趙爾巽的人頭,但說趙爾巽誣告忠良,逼你謀反。總督大人若是不想謀反,則當索性繼續爭權,如今一言不發纔是真正的壞事,大人應當上急電給朝廷。只說趙爾巽爲了爭權而誣告您,您如今身爲三省總督。手無寸權,一切都被三省駐防將軍操控,趙爾巽還發電給各地知府和官員,勒令各官員不得與您往來,以至於三省連一個官員都不認您,您有心要謀建新政,爲國效力,卻是落的如此下場,手無寸權,任人宰割。而且。您這個電報還不能通過電報局來發。務必要走洋人的電報公司發給朝廷外務部,就說是趙爾巽嚴控電報局,根本不給您上奏朝廷的機會,要利用朝廷治您於死地,此前幾封上奏都被趙爾巽秘密銷燬。要逼您造反。其二,您再在奉天城和各地發佈公告,招募能謀新政之賢才,還要在各省報紙刊登廣告,招募新學教員和精通新政之才,擺出一副不在三省建立新政絕不罷休的架勢。”

說到此處,袁金鎧稍加停頓,見宋彪並未反對此話,就再補充道:“總督大人。說來也簡單,朝廷不怕您耀武揚威,不怕您爭權奪利,其實是怕您要謀反而已,只要您沒有造反的意思,朝廷難道還敢真和您較勁嗎?畢竟您手中有這麼多的兵力。槍炮齊備,朝廷真要派十萬大軍過來攻打您,萬一被您打敗了,這大清國豈不是自取滅亡?”

宋彪聽到此處不得不讚嘆一聲,心想這些能翻雲覆雨的人終究還是真有本事,至少這頭腦也不簡單。

宋彪畢竟沒有吃過官飯,對於這些事又無準備,在這一點上還真的不如袁金鎧看的清楚。

想了想,宋彪忽然拍手叫好道:“好啊,好啊,你確實是本督撫的及時雨,來的好。”

說完這話,宋彪就讓李大運去將蔣方震和舒方德喊過來,等他們兩人過來,宋彪就各吩咐一件事,讓蔣方震通過大北電報公司發奏報給清政府的外務部,同時給容星橋發電,讓容星橋立刻通過各方面的關係在各省報紙刊登廣告,招募有志於來三省興辦新政和新式工廠的人才。

至於上奏的內容,宋彪就和蔣方震、舒方德、袁金鎧三人一起商量,因爲袁金鎧這個人畢竟是秀才出身,又在官場混了幾年,字句拿捏得都很巧妙,頗得滿清官場的真諦,上奏的折文基本是以他想到的爲主。

等蔣方震和舒方德出去辦事,袁金鎧又和宋彪道:“總督大人既無造反之意,又體察我們三省百姓,如果能長留三省總督之位,真是我們三省之民的福氣啊。何況總督大人麾下兵精將廣,日俄都不敢輕舉妄動,實乃鎮守三省的唯一人選,卑職和妻兄正是爲此考慮,這才前來獻策。趙爾巽趙大人雖然也非無能之輩,比之大人,實在不是我們想要留任的督撫大吏,何況此次多屬於逼急之下的誣告,行徑下作,確實不值得我等效力。只不過,我觀大人身邊良將雖多,卻沒有幾個能通曉官場的幕僚,卑職不才,願意辭去警務局提調一職,留在大人身邊做幕僚。”

宋彪求之不得,讚道:“那真是很好啊,有你這樣的精明人在我身邊,以後我也要省心很多。給你說對了,我不通朝廷官場之事,這恐怕已經是衆所周知的事,我身邊也真的沒有這樣的人才,如果你能多推薦一些人,那真是再好不過。”

袁金鎧道:“卑職資歷淺,認識的人多是未能及第的落魄人,少有精通官場之事的。我妻兄年紀雖長,但也算是精通此事的人,如果以後趙爾巽離開奉天,他必定願意再在您身邊效力。除他之外,遼陽警務局有一個叫王永江的文書,這個人其實是很有才能,很精明,只是未必精通官場之事。”

宋彪道:“這樣,我在總督衙門設立一個秘書處,你來當這個秘書處的會辦,多招攬一些合適的人才過來吧。”

袁金鎧笑道:“大人如此信任卑職,卑職必當盡力。”

袁金鎧這個人確實是有一定頭腦,辦新政未必拿手,搞這種陰謀角鬥倒是行家,宋彪和他坐下來隨意交談了一段時間,愈發感覺此人的特點就是精明,真論學識倒也一般。

有了新的對策,宋彪的反應是非常迅猛的,他心裡明白自己吃虧在於得罪的人太多,日俄戰爭期間,大多數官員還是支持日本,而他的出現被很多官員深信是東北困局的原因,將其視作逆賊。

此外,宋彪年紀輕輕就憑藉手中的強悍實力問鼎三省總督的寶座,這讓諸多年過半百的老官員們情何以堪,如今抓到機會還不往死裡攻打。

以前有人說過,清政府的這些官員單個都是精明狡詐的,一遇到羣體事件就集體愚蠢,彷彿誰都不用考慮一個最爲實在的問題——如果真將宋彪逼反了,誰去平亂,東三省到底還要不要了?

考慮這些,宋彪決定想辦法扭轉自己的名聲。

清末民初,名聲還是很重要的。

幾經考慮,宋彪讓舒方德執筆寫了一篇名爲《黃種人之可能》的文章,以遼陽會戰爲基礎,講了宋彪指揮俄軍的一些事,包括東北新軍的作戰水平和成果,以此證明黃種人不論是智慧、身體都不輸給外國洋人,只要掌握西方知識,再結合中西之學,融會貫通,黃種人更能勝過外國洋人。

這篇文章寫好之後花了不少錢,直接發電到上海,由舒方德的父親舒高立找關係在《申報》等多家報紙上發表,一經刊發就引發了各界人士的強烈反響,讓宋彪在自己並不太好的名聲上打了一場小翻身仗。

強行反清,在遼中縣一帶和清軍正面決戰的準備倒是繼續在準備中,既然趙爾巽視死如歸,宋彪也打算成全他,如果清政府真的犯渾,宋彪就只能提前掀起這場大革命。

大不了就來一次魚死網破,打仗這種事對宋彪來說還不是家常便飯,更何況是打清軍。

———————————————————————————————

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120章 塾師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238章 帝國風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71章 軍餉制度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141章 安奉軍而不亂第38章 滿洲步兵團(上)第38章 滿洲步兵團(上)第178章 整編師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153章 溫徹斯特M1907自動裝填步槍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43章 兵者,詭道也第268章 中國信守承諾第80章 布魯西洛夫上校第89章 奇襲遼陽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201章 王永江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336章 扶不起的法國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178章 整編師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87章 三道溝夜襲戰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57章 蔣家窯戰役(一)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250章 大蕭條第245章 下南洋第132章 旁觀者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235章 伊勢事件第6章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83章 有炮無彈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168章 光復革命之炮轟山海關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110章 奉天巡撫蔭昌第72章 紅土崖(一)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309章 在全州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302章 父子第275章 徹底亂了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43章 兵者,詭道也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152章 蒙匪第72章 紅土崖(一)第302章 父子第118章 舒萱小姐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198章 中法俄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234章 201工程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88章 日軍的詐術
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120章 塾師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238章 帝國風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71章 軍餉制度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141章 安奉軍而不亂第38章 滿洲步兵團(上)第38章 滿洲步兵團(上)第178章 整編師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153章 溫徹斯特M1907自動裝填步槍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43章 兵者,詭道也第268章 中國信守承諾第80章 布魯西洛夫上校第89章 奇襲遼陽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201章 王永江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336章 扶不起的法國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178章 整編師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87章 三道溝夜襲戰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57章 蔣家窯戰役(一)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250章 大蕭條第245章 下南洋第132章 旁觀者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235章 伊勢事件第6章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83章 有炮無彈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168章 光復革命之炮轟山海關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110章 奉天巡撫蔭昌第72章 紅土崖(一)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309章 在全州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302章 父子第275章 徹底亂了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43章 兵者,詭道也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152章 蒙匪第72章 紅土崖(一)第302章 父子第118章 舒萱小姐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198章 中法俄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234章 201工程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88章 日軍的詐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