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4 章 金陵府

再說賈雨村在京中等候放缺的消息,只等了幾日,吏部的文書便下來了,任命賈雨村爲金陵知府。這可是一個天大的肥缺,賈雨村本人沒想到他會得到這樣的職位。本以爲在一個普通的州縣擔任主官就不錯了,沒想到賈珂竟然有如此的能量。

接下來幾天後,賈雨村再次拜訪了賈珂,賈珂還是在外書房接待了他。

賈雨村一見賈珂,就躬身下拜,口中稱道:“門下賈雨村叩見恩相。”

賈珂高居上手,並沒有像上次一樣客氣,而是擺手說:“自己人不必如此客氣,在一旁坐下吧。”

賈雨村得了賈珂的吩咐,纔敢在一旁椅子上小心坐下。

“你這一次去金陵,該怎麼辦還是怎麼辦?不必顧及我。”賈珂也不和他客氣,直接對他囑咐起來。

賈雨村一聽賈珂吩咐,趕緊站起來躬身聆聽,如果是有旁人在此就會感到這個畫面,有些詭異。雖說賈雨村求着賈珂辦事,又是賈珂的下官,但也不至於小心到這個地步。

賈珂在上面對賈雨村的恭敬好像是本該如此的樣子,接着對他吩咐:“到了金陵放手去幹,朝中由我給你擔待。”

賈雨村站在下面,連聲扣謝。之後大家又聊了兩句,賈珂這才端茶送客,當賈雨村快要走從書房大門的時候,突然賈珂又補充了一句,“你去榮國府那邊,向我的父親拜謝一下。以後走動也好有個藉口。”

賈雨村趕緊回身應是。

接下來賈雨村在京城逗留的幾天,幾乎每日裡都去拜訪賈政。各種恭維話不停的送上,賈政由此對賈雨村更加看重,甚至賈雨村已經雙送上帖子,兩家連了宗,以後要當親戚走動。

賈政甚至幾次和賈珂說話,讓他以後多多關照賈雨村,說是既然已經是連了宗,以後就是自家人了,多關照一些,也是應有該的。

賈珂當時自然是滿口答應,其實自然不用賈政吩咐,現在賈雨村已經算是賈珂夾帶裡的人物了。

而賈雨村在和賈政盤踞了一些時日之後,眼看着吏部要求的到任時間越來越近,也不敢再耽擱。便找了個時間向賈珂和賈政告辭,帶着僕人向金陵上任去了。

賈雨村這一路南下可以說是意氣風發,來京城的時候只不過是一個被罷職罪官,只能以西席爲生,離開的時候已經是五品的金陵知府了。

賈雨村坐着官船順着京杭大運河南下來到揚州的時候,這才停下船來,到了揚州不能不拜望他原先的聘主林如海。

賈雨村在碼頭上下了船,命僕人租了一頂小轎。這才乘轎來到了揚州林如海得府邸前。

在大門上的僕人自然認得賈雨村一見他來了,趕忙上前問道:“先生,這是送小姐回來了吧?”

賈雨村明白這僕人,並不知道自己這一次前往京城的真實意圖。所以也不怪罪他,只是笑着說道:“是回來了,我要見大人。你進去給我通稟一聲。”

“先生是什麼人?哪裡需要通稟,您自己進去就是了。”這僕人還以爲賈雨村還是那個西席下人。

但是賈雨村卻不能這樣,雖然自己以前在寧如海府上當過西席,也是他舉薦自己纔有了今日,但畢竟自己已經是朝廷命官金陵知府。哪能夠隨便的就進入林如海的內宅。

“你還是進去通稟一聲的好。”賈雨村說完之後,便從懷中掏出一錠碎銀子,大約有一兩來重,送到了這僕人的手中。

這門口的僕人也是經常收受門敬的,現在收了賈雨村的錢,心裡便有些吃驚。這賈雨村是按照前來拜望老爺的那些官員的舊曆給錢的。

這僕人詫異的擡頭看了賈雨村一眼,然後才恭敬的說道:“有眼不識泰山,原來賈先生已經高升。請在這裡稍等,我這就進去給老爺通稟。”說完之後便匆匆的向內裡跑去。

不一會兒就見林如海帶着幾個僕人從裡面走了出來。

林如海一見賈雨村就笑着說道:“一別幾月,現在見到先生春風滿面,想來是心想事成了。”

賈雨村一見到林如海,趕緊上前幾步,然後一躬到地,之後恭敬地說道:“在下多謝大人的保舉之恩,如沒有大人,哪有我的今日。”

林如海上前扶住賈雨村,“快不要這樣說,既然先生已經回來了,那咱們就裡面敘話。”

之後二人便拉着手進了府門,然後來到了林如海的書房,之後分賓主落座,然後便有丫鬟送上了香茶。

“先生,這一次去一切順利吧?”林如海雖然看着賈雨村現在春光滿面,知道這一次一定是辦成了事兒,但是還是要問一下,畢竟自己寫了書信,不知道賈府那邊把他安排到什麼職位上。

“多謝大人的動問,這一次多蒙大人推薦,賈恩相也是對我多有照顧,已經任命我爲金陵知府,這一次正是上任的路上路過揚州,前來拜望大人。”

林如海聽了之後也覺得詫異,沒想到賈珂竟然有這樣的實力,把一個罪官直接就任命爲了金陵知府。但是他卻不好問其中的詳由,只是笑着說道:“既如此就好,不知這一次去京城小女路上可好?在京城中生活可習慣?”

林如海現在最關心的就是林黛玉在京城的情況,他也不好寫信直接去問,所以這一次賈雨村來了,讓他也能夠知道一些想要知道的情況。

“還請大人放心,與公子這一路上一路平安,並沒有什麼事情,到了榮國府之後,榮國府的老太太對女公子也是十分的寵愛。現在女公子正在老太太的房中居住,同榮國府的三爺只有一牆之隔,兩人好的是一個人一樣。”賈雨村便把這段時間在榮國府的情況,向林如海做了簡單的敘述。特別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情況,在他離開京城的時候,賈珂可是特別囑咐要對林如海詳細說明。是害怕林如海不知道其中的情況,最後讓賈家留下罵你。

林如海聽完之後便皺起了眉頭,覺得這老太太是不是有些老糊塗了,竟然不知道男女大防。

但是再往深裡一想,便明白了老太太的苦心。這老太太是想撮合他們家黛玉和寶玉的婚事。

林如海在心中琢磨了一下,覺得這門婚事還是能做的。現在的榮國府顯赫非常,就是將來賈珂的位置不穩,但是還有宮中的娘娘,想來不會有多大的動亂。如果黛玉能夠嫁給寶玉,也算是一樁美事,自己也能了卻一樁心腹事。

於是林如海笑着點點頭,並沒有其他的反駁,之後兩人又說了一些官場上的事。

林如海又留了賈雨村在寧府居住了一日,第二日賈雨村這才告辭,繼乘着關船繼續往金陵而去。

再說這一日,賈珂從軍機處辦事回來,一回到內宅秦可卿房中,就見房中有一個粉雕玉琢的小男孩,只見他眉清目秀,粉面朱脣,舉止上有些風流姿態。賈珂一看很是熟悉,正事在結婚那天,堵門的秦可卿之弟秦鍾了。

這秦鍾在紅樓夢中,是個有名的無情無義之人,賈珂本來不想搭理他,因此在和秦可卿生活的這段時間並沒有提起秦鍾。時間一久也就把這個人忘了,不曾想今日在家中見到。

賈珂雖然不喜歡他,但是看在秦可卿的面上,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笑着對他說:“內弟來了,既然來了就在家中多住幾日,你姐姐這段時間可是經常嘮叨你。”

秦鍾心中有些害怕賈珂,低着頭,紅着臉,羞答答的說:“多謝姐夫的動問,家中一切都好,老父親讓我帶話向姐夫問好。”

秦可卿走上前來給賈珂收拾衣服,換上居家的便裝,一邊對賈珂說:“今日有個事要求你,我弟弟的老師辭館去了,現在在家中無人照看讀書,我聽說咱們府中有一個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師的便可入塾讀書,親戚子弟可以附讀。所以請你發自話,讓我弟弟也前去附讀。”

賈珂聽秦可卿相求,便笑着說道:“這點小事還需要我發話,大奶奶讓人送去,他們敢說半個不字?”

秦可卿羞澀的打了賈珂一下,然後才說道:“畢竟是爺們讀書的地方,我一個婦道人家干預不好。”

“讓他去也行,不過你要考慮清楚,咱們家族的家塾,坐館的先生雖然是積年的老儒賈代儒,但其年紀已大,恐怕沒有以前的精力了。”賈珂並沒有明說賈府的家塾如何的不好,只是用語言點了秦可卿一下。

秦可卿並沒有仔細品味賈珂的話中意思,笑着說道:“即然是老儒,想來是好的,就讓他先去讀一段時間。”

賈珂見秦可卿已經決定,我自己也盡到了心意,也就不再反駁,如果以後有機會再給他聘一個名師也就是了,於是對秦可卿說:“明日你拿我的帖子,派人把秦鍾送到家塾就是了。”

秦可卿聽到賈珂同意,立刻眉開眼笑,拉着秦鍾過來給他施禮,看來秦可卿對秦鐘的感情還是很不錯的。即如此賈珂的表面功夫也要做到。

“秦鍾在咱們家塾上學,如果放學之後再回府上恐怕太過勞累,而且我看他的身子也不算很好,不如在咱們府裡給他收拾一處房子,讓他在咱們這住下便是了。”賈珂拉起秦鍾,摸摸他的頭,然後和秦可卿說道。

秦可卿聽這話自然是高興,“那我在這裡就謝謝大爺了。”秦可卿笑着童賈珂撒嬌道,說話間臉上有無限的嫵媚。

接下來秦可卿高興的,一邊讓下人準備晚飯,一邊用命令自己的貼身丫鬟瑞珠,在舞陽侯府中緊靠着主院,給秦鍾找了一座建築精巧,裝修精美的小院,然後立刻就命令丫鬟前去收拾。要讓秦鍾在一兩天內就能從客房中搬入這個小院。

第 313 章 名單第 636 章 斷糧第 472 章 小莊子第 646 章 國難思良將第 620 章 靈前即位第 637 章 夜襲第 154 章 聖旨第 668 章 勸進(2)第 602 章 改弦更張第 70 章 抄家與書信第 785 章 會戰第 440 章 商議第 283 章 病重第 32 章 蹊蹺第 583 章 小勝第 218 章 寶玉、二春第 77 章 紙甲第 18 章 連戰第 170 章 御門聽政第 587 章 撤軍第 644 章 屠城第 15 章 親兵第 494 章 求見第 106 章 偷城第 702 章 暴露第 649 章 密謀第 667 章 勸說第 573 章 相持(求訂閱)第 509 章 相請第 393 章 虛驚一場第 431 章 捱打第 364 章 天文第 141 章 冬訓第 790 章 陰謀第 438 章 搖擺不定第 385 章 面授機宜第 207 章 準備第 728 章 後事第 232 章 兵變第 263 章 成婚第 449 章 流言第 779 章 回京第 560 章 土地第 556 章 放榜第 226 章 出戰第 7 章 上學第 531 章 三月第 18 章 連戰第 101 章 明主第 652 章 交權第 670 章 前奏第 350 章 接駕第 475 章 爭議第 376 章 忠順王第 496 章 逼宮2第 711 章第 107 章 失敗第 391 章 大勢第 59 章 縣試第 401 章 猜忌第 387 章 請君入甕第 321 章 決裂第 628 章 準備第 384 章 越線第 284 章 人蔘第 349 章 青雲第 231 章 謁陵第 525 章 勾心鬥角第 703 躲藏第 132 章 晉升第 71 章 大閱第 285 章 醒來第 237 章 大軍雲集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725 章 託孤第 423 章 興師問罪第 25 章 準備第 579 章 江南(求訂閱)第 790 章 陰謀第 798 章 天道(大結局)第 556 章 放榜第 228 章 大戰第 558 章 軍情第 182 章 對抗第 754 章 金蟬脫殼第 466 章 聯絡第 347 章 木石第 200 章 接任第 266 章 族譜第 585 章 破營第 166 章 進退第 509 章 相請第 416 章 友誼第 283 章 病重第 127 章 召見第 576 章 奪門(求訂閱)第 268 章 佈置第 31 章 旱災第 573 章 相持(求訂閱)第 517 章 李德善
第 313 章 名單第 636 章 斷糧第 472 章 小莊子第 646 章 國難思良將第 620 章 靈前即位第 637 章 夜襲第 154 章 聖旨第 668 章 勸進(2)第 602 章 改弦更張第 70 章 抄家與書信第 785 章 會戰第 440 章 商議第 283 章 病重第 32 章 蹊蹺第 583 章 小勝第 218 章 寶玉、二春第 77 章 紙甲第 18 章 連戰第 170 章 御門聽政第 587 章 撤軍第 644 章 屠城第 15 章 親兵第 494 章 求見第 106 章 偷城第 702 章 暴露第 649 章 密謀第 667 章 勸說第 573 章 相持(求訂閱)第 509 章 相請第 393 章 虛驚一場第 431 章 捱打第 364 章 天文第 141 章 冬訓第 790 章 陰謀第 438 章 搖擺不定第 385 章 面授機宜第 207 章 準備第 728 章 後事第 232 章 兵變第 263 章 成婚第 449 章 流言第 779 章 回京第 560 章 土地第 556 章 放榜第 226 章 出戰第 7 章 上學第 531 章 三月第 18 章 連戰第 101 章 明主第 652 章 交權第 670 章 前奏第 350 章 接駕第 475 章 爭議第 376 章 忠順王第 496 章 逼宮2第 711 章第 107 章 失敗第 391 章 大勢第 59 章 縣試第 401 章 猜忌第 387 章 請君入甕第 321 章 決裂第 628 章 準備第 384 章 越線第 284 章 人蔘第 349 章 青雲第 231 章 謁陵第 525 章 勾心鬥角第 703 躲藏第 132 章 晉升第 71 章 大閱第 285 章 醒來第 237 章 大軍雲集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725 章 託孤第 423 章 興師問罪第 25 章 準備第 579 章 江南(求訂閱)第 790 章 陰謀第 798 章 天道(大結局)第 556 章 放榜第 228 章 大戰第 558 章 軍情第 182 章 對抗第 754 章 金蟬脫殼第 466 章 聯絡第 347 章 木石第 200 章 接任第 266 章 族譜第 585 章 破營第 166 章 進退第 509 章 相請第 416 章 友誼第 283 章 病重第 127 章 召見第 576 章 奪門(求訂閱)第 268 章 佈置第 31 章 旱災第 573 章 相持(求訂閱)第 517 章 李德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