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

京城延壽坊,一身便衣常服的劉玄跟李公亮走在街面上,數十位侍衛各自裝扮,混在路人中間,三三兩兩地把劉玄、李公亮兩人裹在中間。

“重明啊,你剛到金陵不過半年,又將你調回來,是我此前思量欠妥當了。原本想讓你實際主持江淮、江蘇、金陵兩省一都分立工作,後來想想,南邊有淳之、志清、文彬,而桂芳等幾位也陸續調了過去,人手足夠了,反倒北邊這裡空檔了。”

“這京兆府還是握在我們手裡放心些。”劉玄最後一句話意味深長,李公亮在旁邊心領神會地點點頭。

“所以就辛苦你了重明,累及金陵京師兩邊來回地跑。”

“殿下言重,這是屬下的份內之事。”

劉玄點點頭,繼續說道:“賈化這人,很會做官的,而且非常有眼力勁,你要用好了。用好了,他可以幫你擋一些冷刀冷槍。但是要小心不要被他利用了,捏住他的七寸-前途。我會跟他談一次,他是聰明人,會聞弦知意的。”

“殿下我知道了。”李公亮鄭重地點點頭應道。他自然知道憑藉自己的資歷,驟然擢升京兆知府,肯定會引起各方面反彈,反倒不好了。有了賈化在臺面上拱着,什麼明面上都衝着他去。自己一個同知,握着實權,埋頭做實事就好了。

兩人隨意地走着,穿過普慶街,在熱鬧的南市轉了一圈。這裡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關東的玻璃山參,陰山的牛羊皮毛,寧夏的枸杞蓯蓉,青唐的蟲草湖鹽,江南的棉布絲綢,湖廣的瓷器茶葉,南海的香料稻米,嶺東的細磨麪粉,還有朝鮮的銅器棉紙,東倭的紙扇漆器,天竺的金銀珠寶,大食的龍涎乳香,都擺在臨街的商鋪裡,琳琅滿目,數不勝數。

還有其餘的成衣鋪、典當鋪、藥鋪、茶館酒樓,一派鼎盛喧譁的景象。

劉玄帶着李公亮走了一圈,找了一家茶館坐下,侍衛們也裝作客人們,將二樓全部佔了座。兩人一邊看着臨街的熱鬧,一邊繼續說着話。

“殿下,你可是有方略相授?”

“重明,還記得當年在遼陽,我們的志向?”

“記得,屬下當然記得。”

“重明,那遠大的理想,只是光憑我們這幾十個,幾百個人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以後要建立的還是士大夫共天下,也就是我以前說的精英羣體治天下。只是目前這些士大夫們是遠遠沒有達到我的要求。死讀書,讀死書,思維被四書五經禁錮了數百年,難堪大用。”

“屬下知道殿下的心意。殿下在遼陽時就跟我們說過,真正的士大夫,必須滿腹錦繡,心懷天下,精通務實的經濟和格物之學。”

“是的。那纔是真正的士大夫。現在的士子儒生,讀了幾本經書,滿口的先賢微義,卻無半點自己的主張。一味的清談務虛,滿口的仁義道德,以爲這樣就可以治國平天下。道德?那是他們用來約束別人的東西。”

“殿下此言極爲通透,做官不是那麼簡單的。做一家商社的大掌櫃,都要從夥計、外管事或賬房、二掌櫃一步步爬上去,有了足夠的學識,再積累豐富的經驗才能勝任。讀十幾二十年死書,三場科試下來就能做官。風聞彈諫,再多寫幾篇詩賦文章,博得天下盛名,然後居然可以拜相入閣,竊據高位。這也太兒戲了,如此官員,能知什麼民生?能理什麼政務?”

劉玄聽出李公亮有影射楊慎一、富時景、盧文韜等人之意。他們都是靠文采和所謂“正氣”邀得大儒之譽,名動天下,然後衆望所歸,榮登高位。可是這三位處理政務要不偏激,要不糊塗,要不推諉。幸好還有杜雲霖、周天霞、丘繼良這樣的官員,雖然也是以文采見長,但畢竟也是做實事,從州縣地方一步步歷練上去的。

“所以我們要糾正讀書人的觀點,只有精通經濟和格物之學纔有資格做官,然後要優勝劣汰,一步步競爭上去。我們要讓天下的讀書人越來越多,更要他們明白新的道理。只有培養出一批精通經濟格物之學,有理想抱負的真正士大夫,才能確保數十年數百年我天朝能夠長盛不衰。”

“許多人都稱我爲文曲星,狀元公,我也不能白白浪費這些年刷出的這些名聲。這幾年,我總結了一些學習方法和思考的感悟,正在編撰校勘,準備出版,一本叫《思維和智慧的學問-哲學》,另一本叫《正確學習真理的方法論》。後面我在學術上的精力會放在數學、物理、化學等科學基礎探討上。”

李公亮笑了,他跟劉玄從小長大,知道這位劉府四郎從小最讓人驚歎的才華其實在數學、物理等格物學識上。只是後來爲了做官考科試,花了苦功夫在四書五經上,不過他倒是把一些“科學學習方法”用在治經書上。至於詩詞,那是天賦,真的是羨慕不來的。

“如此一來,天下不少文人士子怕是要失望了,多少人翹首企盼着殿下的詩詞。”

“哈哈,重明啊,這天下最痛苦的事莫過於你無比討厭制義文章,卻偏偏還要把它寫好。這些年,學寫這些空洞的套文,可是把我學噁心了,不想再碰了。詩詞和策論,有靈感的會寫的。對了,重明,你還記得遼陽白山書院的胡顯胡老夫子嗎?”

“記得,當初他跟煙溪先生是死對頭,兩人在書院是見天的掐架。殿下,胡老夫子又出什麼幺蛾子了?”

“大動作啊。他投稿到《文報》,提出識字寫文章,作用無非是傳授學識,交流見識,廣佈訊息,沒有必要搞得駢四儷六、佶屈聱牙。《詩經》三百篇,全是商周上古的口語所言,《樂府》六十首,都是前漢口歌。偏偏從前漢過後,讀書人爲了自命清高,非得搞出個用於書面的文言文,完全是玩文字遊戲的無用之作。”

“因此他提倡‘說人話,寫人言’,用天下百姓們都聽得懂的字句來寫文章。《文報》的編輯雖然是他的學生,可此事茲大,他也不敢擅自刊行,通過侍從室秘書處遞到我跟前。我覺得是件好事,還給取了名,‘白話文運動’。要廣開民智,不僅要如胡老夫子所言,寫人言,更要寫簡化的字,提高寫字速度。”

“殿下,簡化字,大家平日裡書寫都有,只是約定俗成的一種便利之舉,非正式之爲,如果一意更改,再加上白話文運動,怕是有些人會乘機鬧事。”

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大秦官職 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
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大秦官職 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