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

劉玄不再想着如何去說服楊慎一了,而是悠悠地轉言道:“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坐井觀天,只是每個人看到的天不同。非常幸運,我看到的天跟楊師看到的不同。”

“哼,那我拭目以待。”

劉玄看到楊慎一自傲的神情,忍不住說道:“楊師,其實我最看不起讀書人的一點就是,總是自詡讀了幾本書,就口口聲聲代表着聖賢,喜歡以道德爲標杆,動不動就要去教化別人。就跟泰西的那些神父一樣,口口聲聲代表上-帝,以改編過的聖-經爲準繩,動不動就要去審判別人。在這兩類人眼裡,最恨的就是國法,因爲國法也約束着他們。”

說到這裡,他拿出了一張紙,輕輕地遞到了楊慎一跟前。

楊慎一拿着那張薄薄的紙,纔看了兩眼,雙手就不停地顫抖着,“你,你怎麼知道的?”

“如果沒有萬全的準備,我怎麼敢下場玩這麼危險的遊戲呢?

說到這裡,劉玄低着頭看向坐在那裡楊慎一說道:“其實我一向認爲,識字讀書爲的是改善自己的生活,探索和改造這個世界,絕不是爲了控制和奴役別人。雖然我中了狀元,寫了不少詩詞,但實際上,我更擅長做事。”

已經恢復常色的楊慎一點點頭,帶着幾分冷笑道:“這一點我相信。”

劉玄站起身來,拍手道:“還請恩師保重身體,大約只需二十年,我要做什麼就一目瞭然,到時候恩師可以用你手裡的筆來評價我和我做的事。”

“你不怕我故意抹黑你嗎?”

“我敢做難道就不敢讓人說了?再說了,這世上不僅僅你一個人手裡有筆。”

說到這裡,師徒兩人默然無語。劉玄站在那裡許久,突然跪了下來,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

楊慎一眯着眼睛,彷彿看到了十一年前的那個少年郎,也是這般恭敬地給自己磕頭拜師,一時間他的雙目含着熱淚,擡頭仰望着屋頂。

會試舞弊案在繼續追查着,足足查了一個半月,最後還查出應試舉人中有七十九人冒籍、冒名、買名,涉及江西、湖南、湖北、南直隸、河西、閔海六省,牽涉官員一百三十九人。

期間,同籤樞密院事、前軍都督馮遇仙在花萼樓喝酒,喝得大醉卻執意騎馬回去,結果繩索鬆脫,他從馬上跌落,一頭撞到路邊的栓馬柱上,等送到最近的醫館,已經一命嗚呼了。

上書房提監翁德海在從西苑回紫禁城的路上,突然心口疼,等到太醫匆匆趕到,已經嘴脣發烏,沒有氣息了。

過了兩月,會試舞弊案終於定案,

主犯吳之虛自殺,家產抄沒,田三畝絞刑棄市,抄沒家產;從犯喬用智、周象春、馮正行、祝良機等二十六人抄沒家產,流配安西、南安等地。其餘四十五人被免職或貶爲九品小吏,交地方看管。其中有劉玄同科好友夏莫言和徐文禎。

徐文禎南下趕赴地方,一夜喝酒,居然學李太白去撈月亮,跌入河中淹死了。夏莫言被安置在密州,最後悟道,上嶗山修道去了。

副考官葉志高被貶到貴州,任副提學,去那裡教化山民。主考官、首輔楊慎一被貶爲灤州通判,安置灤州樂亭,交地方看管。

顧仝、丘好問、毛貴均,李國利紛紛補入六部任職,李桂芳等人則外調地方,或爲一州之長,或爲省政佐官。周天霞接任了首輔,劉玄接任了次輔,執掌尚書省,丘繼良繼續執掌門下省。胡伯恩、李秀其補入內閣,與杜雲霖、韋正孝分掌六部。

接着會試終於舉行了,接着是殿試、瓊林宴,波瀾不驚地進行着。

這一天,通州以東寶坻的青衣渡,河對面就是灤州地界。

劉玄一身素衣坐在渡口旁邊的亭子裡,楊慎一還是那身衣服,就跟當年從關東入京的裝扮幾乎一樣,就坐在對面。

所有的人,常豫春、黎文忠和數百護衛,楊翯以及楊家家僕,都遠遠地站着。

“劉四郎,徐章符可是你好友啊。”

“是啊,他是我的同科,國子監結識的好友。可惜他是一位要我性命的好友。”劉玄淡淡地說道。

“我終究沒有那麼狠勁啊。當初恭廟先皇蒙難時,我已經預見到這天下沒有人壓制劉家和軍將世家,當初有人勸我,爲了天下太平,誘捕你父子二人。我終究沒有狠下這條心來。”

“是章符給恩師提的這個建議吧。其實從這一點看,其實他跟沈自省並無差異,屈原太白之氣太重了,有些看不清現實。以爲誘捕家父和在下,軍將世家就能束手就擒了嗎?他怎麼沒有去想,難道不是劉家籠住了軍將世家這羣雄獅惡狼。”

“真以爲仁廟先皇、孝廟先皇對我劉家擡愛厚待,只是私交和另眼看待?殊不知,坐上那個位置後,就沒有什麼私情可言了。我劉家父子真要被朝廷害死,軍將世家就是虎兕出柙,這天下怕是一場大亂。”

聽到這裡,楊慎一不由笑了,“所以我不聽這個勸告。朝局是一團亂麻,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章符卻是想得極爲簡單。因此我常常覺得自己琢磨不透你。這些道理,我宦海沉浮了二十多年才悟到,你似乎天生就懂。”

“恩師繆讚了,只是有人讀書,不求所解,只要是先賢之說,都深信不疑。我讀書喜歡刨根問底,更喜歡懷疑一切,哪怕是先賢鉅著。這世上沒有完人,更沒有聖賢,只有腳步不停的凡人。”

楊慎一仔細地看着自己這位得意學生,想要努力去看透他,最後搖搖頭。他看向河面,只見涵河奔流不息地向東南方向流去。河面上捲過來的風兒輕拂着河邊的楊樹、柳樹。這青衣渡還是這般。當年自己從這裡渡河入京,今日自己又要從這裡離京。

來來往往,一天、一月、一年、一百年,這裡來往了多少權貴名士?最後怕是都化成了一捧黃土,只有這涵河繼續川流不息,青衣渡依然渡人來往。

“劉四郎,你準備什麼時候登基稱帝?”

“不急,我想着先幹二十年,要是天下人覺得我幹得還行,願意公推我爲帝,我就稱帝。要是覺得我做得不行,那就公推別人唄。我也學恩師這般,找一處好地方,安安心心做學問。”

楊慎一大笑道:“不愧是劉四郎!老夫走了,你好自爲之!”

說罷,拂袖而去,徑自上船。

劉玄在岸邊長久作揖,一直等到船隻在對岸停住,這才作罷。

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
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