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好!

“就這樣解決了,”太子殿下微噙笑意,把手中公文拿到一旁。|在他面前回話的是阮樑明,阮樑明微有得色,畢竟袁訓是他的親戚。

而這件事情,辦得不錯。

阮小侯爺還不知道袁訓同太子的親戚關係更近,假如知道,他一定不敢這麼得瑟。

“回殿下,韓世拓嚇得魂飛天外,苦苦哀求要成親事。”

太子笑笑,也覺得辦得不錯。這裡不是一羣有點兒不對就殺戮、下毒、傷人性命的人。

寬恕、原諒、善良本就是爲人處事之根本!

至於衍生出來的你善良別人不善良,也沒有人讓你以德德德德……一直德下去而不施於教訓!

遇到一件或幾件你善良而別人不善良的事情,也不代表着你就讓別人的不善良給改變,從此跟着他的指揮棒轉悠,從此看人就以發泄爲主。

太子殿下中肯的道:“文章世子雖然風流,好歹也是個世子。那姑娘,也是自己尋來的,怨不得別人。”

阮樑明亦嘆氣:“殿下說的半點兒也不錯,安家大表妹個性要強,遇事不管有理沒理,常佔三分上風。太要強了!”

“你表妹?”太子狐疑。

阮樑明陪笑躬身:“殿下不記得了,我和小袁乃是遠親。”太子掌不住一笑:“原來你們也是親戚,你說過的,我忘記了。”

這“也”是親戚,就透着怪。阮樑明但不敢再問。

而太子心裡犯嘀咕,那麼我和你也是遠親?……。他有無話可說之感。

“田中興和那個什麼楊夫人的事查得怎樣?”太子換而又問。

這事情阮樑明也跟隨查詢,忙道:“田中興的屍體一出現,冷捕頭就帶人把守城門的士兵叫來問,又把河邊附近居住的人叫來問。按腐爛程度推算出來的時間,遊春的不過那幾家,唯有楊姓一家離小袁當時打架的地方最近。而屋主楊夫人和田中興也曾認識。楊夫人是十年前京外來的,嫁了一任丈夫,任六部裡小官員,已去世多年。她並不以放蕩爲主,主要是經營走私生意,如刀劍銅鐵等,也往關外去運。量並不大,又有自己出城的密道,也就沒有查出。”太子哦了一聲,往前俯了俯身子:“出城密道?”

“是,”阮樑明慚愧,提起衣角跪下:“殿下恕罪,這女子販賣的銅鐵量極低微,主要是鹽巴……”

太子微笑:“你起來,京裡這麼多人,哪裡能全都掌握。我只想知道,她那出城密道你可探明瞭?”

“已探明一頭在她的內室中,經地下是舊的地洞,由她打通過舊惠王府,兵部大堂,再過城西一個監獄地下,由護城河水門下面又掏了個洞,”

太子雙眸放光:“水門下面全是淤泥,她怎麼掏的洞?”

“就是這點她太能耐,她手下必然有力士一流的人,用大缸在淤泥中一個一個相連,硬是泥中穿出一條路來。”阮樑明還是難爲情,他也爲殿下效力幾年,居然還有這種事沒查出來。

“殿下若不派我今天的差事,我準備帶人把這路堵上。”

太子含笑悠然:“啊啊,不必堵上,這路,就給她留着吧。”

“啊?”阮樑明詫異擡眸,才見到太子滿面輕鬆,並沒有因爲京中有條私密通道而震怒。

“留着!但她的財路不能全留,不驚動她,給她在城外面截住,留三分之一,不,留五分之一給她,足夠吃喝的就行!”

太子壓抑不住的喜歡,打仗要出奇兵,治國也是一樣。京城從來是最重視,最應該固若金湯的地方,但狡兔三窟並沒有壞處,留下這麼一條不是在他掌握中的出城路,狡兔又多出一窟。

這位太子,雖不文成武德,卻也是處事清明,並不昏庸。

他並不中意文章侯,但還是不願意袁訓過多的發泄,特意派出阮樑明跟隨上去。聞知安韓兩家要成親事,太子殿下也沒有因文章侯的無能而和表弟結成連襟而不快。

山不擇其土才高。文章侯雖有諸多不是,殿下卻不介意麾下多出一個人。

至於後面他會不會再教訓處置文章侯的無能,太子殿下當然也不會客氣。

此時面對多出來的通道,殿下笑容滿面:“這楊姓女子一年能掙多少銀子,肯花費這樣的力氣去弄這麼麻煩的通道?”

“她沒有子女,一個人能吃用多少?她的錢,也花在結交官員上面,又花在結交幫派上面。”

“幫派?”太子腦中浮現出一個母大蟲,手持酒碗,腳踩翻板凳,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頭上長出兩個角。

阮樑明掩不住笑容:“她手下有一幫女子,全是要強凌弱,或者是沒本事要強在家裡受氣跑去求她幫忙撐腰的那種,”

聽上去和掌珠有些相似。

太子興趣少了一半:“又是這等人,幫着人打架出氣隨時有人跟着這就顯擺了,有這樣的功夫,怎麼不勸着人向善向好,知情通理呢?隨她去吧,成不了大氣候。”

他示意阮樑明退下。

阮樑明出來後,想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有些人你勸她向善向好,她要罵你無能。把好話當成驢肝肺,還要認爲自己挺聰明。從來只怪別人,不怪自己太懵懂。

你勸她知情懂理,她要說喏喏喏,一、二、三、四……等等事情全沒有我的錯,全是別人的。

楊夫人此人,也就興時而生。

……。

南安侯夫人覺得精神不佳,不管往哪裡坐下,都有心驚肉跳之感。几上是她最愛的盆花,南安侯夫人今天也覺得這花讓人煩。

這幾天裡一直都是這樣,就是夜間夢裡也驚個不停。舊人舊事不斷出現,西去的老太妃,她見到自己後驚豔,說自己像年青時的她,又哭說到底是同族的人……一個女鬼跟着自己……

天師做法事……。

莫不是,世拓得了手,把對頭的女兒劃花了臉?

南安侯夫人暗想。

她的好侄孫,害人的心是沒有的,這一點南安侯夫人相當清楚。不管她說得多兇戾,指望韓氏父子爲自己殺人,他們還怕把官丟了呢。

好吧,她只能往好處想。就一面壓住心底的驚跳,一面不安。

簾子,在此時打起,掀出簾外秋色一片。秋色中,一個人不緊不慢地走來。他走得雖不快,也不慢,但南安侯夫人眼珠子才一放過去,就僵在原地,只覺得這個人緩緩走來,還似那年的氣度風姿。

她的丈夫!

她十幾年也見不到一回的丈夫南安侯,就這麼走進來!

他來作什麼!

夫妻早形同水火,南安侯夫人別居,南安侯在老侯夫妻去世後,基本不回京。偶然回京,也是走自己的院門,不往這邊兒來。

早在二十年前,南安侯夫人還曾登高窺視過他臉面,後來越上年紀心越死,索性不再去看!

她足的過了半生,纔對他真的死心。

但每每一見到他,心又覺得不死。

怎麼樣?你不服?我至今還是你的妻子,牢牢佔住這個位置。雖然現在住的不再是最好的院子,現在不再是以前的那份銀子,但一日三餐月銀等,南安侯府還是給她。

不管說到哪裡去,南安侯府敢理直氣壯:“有虧待嗎?”文章侯對南安侯屢戰屢敗,就是南安侯永遠佔住的,是一個“理”字!

此時南安侯進來,不疾不徐,徑直找個地方坐下。這是侯夫人的住處,侯夫人居中而坐,南安侯就在離她較遠的椅子上坐下來。

他雖坐在偏位上,卻似這房中的重心全挪到他那邊,他的那塊地方,成了這房中的主位。

坐下,南安侯就厲聲吩咐:“帶上來!”

南安侯夫人聞言心頭一瑟,就見到南安侯的幾個心腹帶上來兩個五花大綁的人。他們讓捆得緊緊的,嘴裡堵上布,但身子不住扭動,求救的看向侯夫人。

這兩個人,是南安侯夫人最後的兩個陪嫁。

說是最後兩個,是她陪嫁時原有四個,後來死了兩個,就只剩下這兩個。

侯夫人會怎麼樣呢?

她難道能衝冠一怒,殺氣騰騰?

這幾十年她的丈夫對她不聞不問,從沒有正眼看過她。她自心裡最有數,她做了什麼,她自心最虛。

她心頭一寒,即刻知道原因。也即刻想到幾十年他說過的幾句話,南安侯夫人顫聲:“你!想怎麼樣!”

指甲掐住榻角,就是站不起來!

南安侯冷笑:“幾十年前,我對你說過!你再敢亂動一動,我就敢殺人!”他手微擡,輕得似摘下一片春花般柔和,但卻是死亡的信息:“殺了!”

用的是繩子。

南安侯不願意面對侯夫人太久,從他心裡想,不是惹到他,他都不往這裡來!他既然來處置這件事,就乾淨利落。

杖斃固然驚駭,但需時太久。南安侯要的,就是快,他處置事情一向不慢。

一把繩索,當着南安侯夫人的面,把她僅有的兩個陪嫁勒死在她的面前。

南安侯夫人雪白的髮絲抖動着,居然瞪着眼睛看完,還一眨不眨眼睛的對着。

她清楚的記得,南安侯幾十年前當面殺害自己另兩個陪嫁時,也是這般的利索,並不多費功夫。

她茫然木然,她心中會有全無辦法的痛嗎?

不,她不會有。

沒有辦法的痛,她早幾十年前就有了,早存在心中,早就不陌生,用不着此時再出來現個世。

早幾十年,她嫁到南安侯府,就受到無數冷遇。那個時候的她還年青,她會忍嗎?她不忍!

她用的是“發泄!”

你對我不好,找太妃哭訴!

你全家對我不好,找太妃哭訴!

你對我不好,我不管你怎麼想,我找人收拾你就對了,讓你家裡雞犬不寧。

這樣的姑娘們,怎麼總是會用這一條?

而南安侯對她的,什麼下藥陷害,全都不用。南安侯永遠是大大方方的,正大光明的,抓住“理”時就殺她的陪嫁,強迫移到偏院,管事們哭窮,說今年水災旱災蟲災人災各種災,府中人的分例銀子全減下去,老侯夫妻亦不在,南安侯夫人看似最大,銀子還是府中最多的。

其實呢,南安侯敢於不避南安侯夫人的打聽,再是大大方方的,正大光明的,把家中田產一一分到兒子們名下,兒子們不少使用,南安侯一直在外,侯夫人又受府中供奉,多出來的錢,她一分也摸不着。

表面上看,南安侯雖夫妻不和,可我還是養你。

事實上……當事人自己知道。

南安侯夫人像小老鼠一樣總想做壞事,南安侯就愈發的大方坦蕩。

你處處爲“發泄”,從不想想忍耐、和氣、爲別人着想過。

而當丈夫的,從不會跟着去“發泄”,他是青天白日下,佔住道理的殺人!

你不給清靜家院,我不跟着你的手段走!

論起來下藥陷害等手段,南安侯還怕自己孩子們跟着學壞,他不會用。這又不是最好的手段。

這是一種發泄的手段。

陪嫁死過,南安侯夫妻艱難的對視一眼。說艱難,是南安侯隨意的瞄過來一眼,而南安侯夫人看似沒有看他,卻在他眼光過來時,直直迎上去!

她是不服輸的!

她要知道有服輸這個詞,就不會把自己的婚姻過成這樣。

她雖不能起來反抗,卻還有眼神不甘示弱。

其實有用嗎?

南安侯繼續冷笑,也不問她是不是不服軟,把手又一招,外面又帶進來侯夫人的貼身丫頭,兩個。

“殺!”南安侯脣邊是冷冰的吐出。

又死兩個丫頭。

南安侯夫人這下子不敢再和他對峙,艱難地看向丫頭死前不甘的眼神。

房外,又帶進來兩個丫頭,也是侯夫人房中侍候的。這兩個沒有堵嘴,進來就大呼:“我們有什麼錯?”

南安侯慢條斯理:“一,挑唆大爺二爺與我不和,”丫頭閉嘴,南安侯夫人反倒冷笑了。是的,她挑唆了,傳話的也是這兩個丫頭。

又怎麼樣?

這種人作惡後,反而認爲又怎麼樣的話,顛倒的不但是黑白,還是你自己的是非判斷吧?

難道從此以後,面對自己的事,也以黑當白,認爲別人全坑害你叫好?

“二,挑唆大爺二爺和二老爺不和,”丫頭閉嘴。

“三,內外宅私相傳授!”

……。

說完後,南安侯揮揮手,又是兩條性命沒有。

他一生爲官,難道沒有膽氣?

他隱忍不發,是這等事情其實叫小。難道南安侯夫人挑唆孫子一下,南安侯就讓她調動,大跑小跑地進京,對她下藥陷害,方出心頭之氣?

那他還能當官嗎?

他成了南安侯夫人能調動的人。

該發作時,自然會發作。也不用那些暗的手段!找個姦夫這種往自己頭上扣綠帽子的事,算什麼好辦法呢。朝野知道,又是一件笑話,南安侯也做不出來。

他們不再對看,卻冷凝的針鋒相對起來。

南安侯纔不理她,起身撣撣衣服:“哦,你的幫兇好侄孫,就要和我妹妹的孫女兒定親了。”

晴天霹靂,當空炸雷!

這才真正的算是動了侯夫人的根本。她騰的站起來:“不可能!”

南安侯淡淡:“你做的大媒,就是沒有人來謝你!我也說不可能!不過文章侯父子在我書房裡又要下跪,他們能娶到這一門親,說是滿門生輝,上天所賜。我不管,讓他們自己去求親,求不來,我會說好!”

說過揚長而去。

他走出幾步後,身後傳來痛哭聲。

南安侯充耳不聞,對跟上的家人道:“給這邊送兩個丫頭!”

真是可笑,他不聞不問,不代表心中不明。他不即刻發作,是你沒有惹到我!

挑唆兩個孫子,這算什麼!他們肯信你的,就說明滿腦袋的糊塗!

內外宅私相傳授,這算什麼!這是我的家,當我不在京裡,就沒有忠誠的家人!

他甚至不需要告訴侯夫人殺人的證據,韓世拓要成掌珠女婿,這門親事,就是最好的證據!

他爲官都能料理好,還能料理不好一個人。而那一位呢,什麼陰險犯壞的手段都能出來,有這樣的聰明,就是不想些能和好的手段,就是……你沒有料理好一個人。

這高下,還用比嗎?

還用沒事兒自找憋屈嗎?

……

沒有幾天,安老太太在文章侯府的各種“求”下,把掌珠許給韓世拓。而南安侯夫人,她還有什麼臉面上門來鬧?

她的丈夫日日往這裡來,孔青,侯夫人也知道厲害。她的孃家,此時看上去像全部倒戈,她就是上孃家去尋老孃訴苦都覺得渾身發寒,她只有一個人呆着或傷心或哭泣。

她的支柱,沒了。

文章侯府,十分中意這門親事。文章侯爲官多年,吃夠了親戚不和的苦。他盼着新媳婦進門,能對他的仕途上助力。在他的強烈要求下,親事定在十月裡,寶珠成親的第二個月中。

有太妃在時,南安老侯夫妻尚且敢把兒子媳婦分院而居,以“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爲理由,公然給兒子納“穩重妥當”的人爲妾,這手段一樣的不邪門歪道。此時太妃早去世很多年,南安侯夫人她還能怎麼樣?

這“又怎麼樣”的話,送給她自己最合適。

……

早起,張氏先側耳聽過,再嘆氣起牀。

家宅不寧,出了大姑娘的親事,弄得每天早上老太太都罵,邵氏有了女婿,當聽不到。換成以前她沒有女婿,她也只能當聽不到。

張氏卻比邵氏有些主見,她弄清楚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後,雖也說掌珠不對,但對老太太的罵,是屬於常年的過敏,聽到就心煩。

早上得先往外聽聽動靜,才能放心的出去。

她才一動,玉珠就碰碰她。張氏背上才一寒,就聽到院子裡傳來老太太的高嗓門兒:“給我蔘湯,我要活一百歲!看看是我先死,還是那不省心的人先死!”

玉珠還事不關已狀,悄悄地笑:“罵完了,母親起來吧。”

張氏懊喪:“這要罵到十月裡大姑娘出嫁,這日子可就沒一天順心的。”玉珠不以爲然,純真爛漫地道:“前幾天才說過京裡的歲月好,今天就成了不順心?祖母又不是罵我們。要難過,應該爲大姐姐難過。不過呢,我卻不願爲她難過,大姐姐也是的,怎麼能私自出遊?”

“你要能這樣,我倒遂心!”張氏惱火:“人家好不好的,有女婿了!你呢,你的呢!大姑娘有再不好的事,如今親事是一張錦被遮蓋,誰還提那件事!除了老太太。”

張氏沮喪的起了牀,大的小的都有了親事。

寶珠的不用說,掌珠的如今看上去也不錯。

文章侯是夫妻雙雙來拜,文章侯滿嘴的好話,文章侯夫人也笑口常開,看上去是一對絕好的公婆,讓張氏羨煞慕煞。

如她所說,掌珠再有不名譽的事,親事一定,煙消雲散,大姑娘成了就要大喜的人。而大姑爺,年長了些。

對於年長,上年紀的人都會說:“年長會疼人。”

又英俊了些。

長得跟女人似的,容貌姣好,生下孩子來還能醜得了?

又是小侯爺。

大姑娘總算趁了心,不枉她生下來就是要強的,就盼着比別人強。

女婿名聲風流浪蕩,上年紀的人會說:“成過親就好,再大幾歲就好,有了兒子就好……”

如果掌珠邵氏是滿意的,從表面上看,那還有哪裡不好呢?

就有不滿意的地方,這是掌珠的個性,自己招來的。

張氏鬱郁的梳洗,悶悶的用飯。早飯才過,梅英過來:“老太太要帶着三奶奶三姑娘出門,昨天說過了,怕今天忘記,讓我來看看,快換衣服吧。”

張氏就把玉珠打扮好,母女和安老太太上車,一刻鐘後,來到老親家。大家坐下寒暄過,老太太和人說笑,張氏暗道,近來老太太這是怎麼了,總走老親家。

還是遠得不能再遠的老親家。

她正腹誹,就眼前亮了一亮,見一個少年行來,生得絕美不次於韓世拓。張氏的心裡,也塞得滿滿的是兩個字。

女婿!

她忙緊着打量他,沒看幾眼,就見老太太起身告辭。張氏不得不走,跟着老太太又去了另外一家。

這一家裡,也有一個兒子過來拜見,有些偉丈夫相,又不次於袁訓。也是不等張氏細看,老太太告辭,又去了另外一家。

一個時辰後,車行轆轆,安老太太帶着張氏母女從第三家中告辭出來。祖孫三人,是兩輛車。上車前,張氏怯怯喚道:“母親……”

她已看了三家,再糊塗也清楚這是婆婆在亮手段。三家,一家也不差,但全是老親家。不容張氏細想,安老太太冷冷道:“回家去再說。”

各坐車上,張氏認真的憂愁起來。

她挑花了眼,不知道哪一家的纔好。而且這三家都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張氏想找的,是袁訓那樣的養老女婿。

而見的這三家,弱冠少年和袁訓差不多大,但獨立氣勢上就差上許多。一看就是還依靠家裡,也不知道幾時纔出仕的人。

就算出仕,別人家裡全好幾房,張氏能住過去嗎?

當初自己不要的,卻成了最滿意的女婿。而最滿意的女婿在眼前,讓人不比較都難。

掌珠不用比,以張氏來看,掌珠女婿有爵位可襲,這一條就比寶珠女婿強。而玉珠呢,你難道找個除了容貌以外,再也沒有能相比的姑爺?

相看的人很好,唉,可能養老?

本來進京後老太太不再罵人,張氏覺得日子悠然而長。但老太太最近罵人模式開啓,張氏覺得日子幽幽而長。

她心裡七上八下時,家門到了。大門上,有一個人讓張氏詫異。何政之,那曾救過她和玉珠的秀才倚門而立,長身而揖:“見過老太太、奶奶和小姐。”

玉珠也奇怪,他怎麼又來了?

在遇襲的第二天,何政之買了些禮品來看視奶奶姑娘可好,老太太聽說是救人的秀才,親自見了,並送銀五十兩爲謝。

當時無話,又過這幾天,玉珠都把他忘記,就躲避母親身後笑了一笑。這秀才,當是親戚家嗎?隨意走來。

老太太卻笑容可掬,如見親人般熱情:“啊,你來了?”

“是,老太太讓人叫我,我這就來了。”

張氏母女大吃一驚,爭着去看安老太太神色,卻見她早已叫着:“秀才,幾天不見你上門,我上年紀的人想你同來說說話,隨我進來。”

何政之就欣喜若狂的回:“本想前來探望,又怕來得勤了,老太太要煩,本打算過上幾天再來。”

張氏的臉,“唰”地就白了!

而玉珠,還在後面悄笑:“祖母倒喜歡他,嗯?這是什麼道理。”但一同隨着進去。玉珠自回房,老太太讓張氏跟着到上房,梅英送上香茶來,老太太又說:“拿精細點心,把姑娘們愛用的取來給秀才就茶,這是三姑娘的大恩人,可不能怠慢。”

張氏沉下臉,想自家婆婆從來眼睛尖,她倒看出什麼?

“秀才啊,”老太太笑得眉眼兒全都沒有:“家裡還有什麼人?”

何政之忙道:“只有寡母一人。”

“和我們三奶奶倒是相同,她的膝下也就只有一個姑娘。”老太太又道:“可曾娶妻?”張氏不知道是什麼表情,何政之卻大喜了:“不曾有妻,我家世清白,家道也算小康,不肯草草的定下妻子。”

老太太悠悠:“哦,我有許多的親戚姑娘,但不知你要什麼樣的,我爲你尋一個。”何政之笑得合不攏嘴,剋制自己不往外面瞧:“我自幼苦讀詩書,只想找一個認得書中趣味的人爲伴,終生足矣。”

老太太眸光就過來,何政之陪笑的迎上去。兩雙眸子對上,都似會說話般傳遞着什麼。片刻後,老太太笑了笑:“這樣的人倒有一個,我喊你來,也正爲這個人。不過呢,”

“老太太請說,”何政之急急道。

“不過奇怪的是,你只見上一面,怎麼就知道她好與不好?”

張氏也支起耳朵。

何政之就笑:“以前見過的!”

張氏幾乎沒跳起來,這是什麼話!

安老太太眼角瞄瞄她,打心裡又不屑上來,但是臉上笑意更濃:“別對我說,曾論過文對過詩,你就知道她認得書趣味?”

何政之猶豫再三,張氏蒼白着臉懾視住他。而老太太滿面春風,硬是把何政之心頭的最後猶豫化去。他從懷中取出一張摺疊得整齊的紙張,帶着捨不得送到老太太面前,微紅了面龐:“這個,是我無意中撿到的,卻是無意丟下的。”

老太太認得字,拿在手中張眼一看,火從心頭起,笑再向腮邊生。她就是不認得字,也認得這是玉珠的筆跡。

上面的詩,是玉珠爲思念董仲現而寫。

老太太不知道爲誰而寫,但是上面纏綿啊思念等字眼還看得出來。她就更笑着,把紙張送給張氏,笑容滿面:“你看看。”

張氏接到手上,幾乎無地自容。她知道這是玉珠傷情時所作,一直當成寶貝,張氏也見過兩回。在自己房裡見到時,不覺得怎樣。玉珠無事悲憂,悲秋風悲池魚,是她常乾的事。但這東西從何政之手中取出來,張氏無臉見人。

老太太還是笑着,甚至滿意的抿着脣:“好好,無意而掉,無心而撿。秀才,要沒有無意無心的,你可怎麼能可巧兒的在我家門外,救了我的孫女兒。”

何政之羞怯的笑。

張氏的手哆嗦一下。

“哎呀,所以我想了這幾天,還是請你來見上一見,當面問個明白的好。”老太太笑容閃動着幾絲諷刺,不過何政之暈了頭,以爲老祖母過問,自然是往好的方面去想。他忙把自己家裡又誇上一遍:“有幾分薄田產,不會凍到餓到……”

“我們家全寡婦,三奶奶要的,是能養老的人。”老太太道:“我呢,有了。二奶奶也有了,如今就是三奶奶還沒有,這着急啊。”

張氏肩膀又晃動一下。

何政之接下來又把自己誇口一番,在安老太太滿意的“笑容”中,讓他離開。

他才走出院門,老太太立即變臉。一擡袖子,把几上茶盞掃落在地,怒聲罵道:“一個一個都往下三路上走!沒正經路嗎?如今我給你亮明瞭,也幫你挑破窗戶紙。打量你心裡還想着自己尋一個,這秀才呢,家裡只有一個寡母,人口少,想來多你一個也不多!我不管了,心我也盡了,你自己挑吧!”

起身又怒:“梅英,給我熬的補藥呢,快送來,我倒要看看,哪一個給先把我給氣死,我要活得好好的,看着一個一個過的有多好!”

補藥最近吃多了,老太太一陣風似的,“噔噔……”進了內房。隨即,梅英手捧燉盅揭簾而入。

……。

“老太太又罵上了,”紅花正在打漿子,就嘆了一口氣。把衛氏寶珠全逗樂。寶珠又憂心祖母身子,又爲掌珠面上難過。

按說親事已定,祖母何必再罵,她自己也會生氣。可安老太太一生剛強,積威之下,寶珠也不敢勸,想了想,還是去看掌珠的好。

讓紅花不要跟着,寶珠出了簾櫳,先候着梅英出來,低低問她:“祖母可好?”梅英就低低地笑:“好着呢,四姑娘還不知道麼,老太太罵過人,那精神頭兒才叫一個好。”寶珠也笑,祖母有氣她纔不忍着,她發泄出來了她最痛快。

她就去看那另一個不能發泄的人。

東廂裡,邵氏倒自如,正帶着陪嫁清點嫁妝。老太太說不給做傢什,看缺那些外面去買。見寶珠進來,邵氏猶不能忘記寶珠是個可依靠的,就笑道:“你來了,你姐姐?在裡面,那不是她在。”

寶珠就進去,見掌珠穿着藕荷色家常衣裳,素淡不着脂粉,比她豔麗更好上百倍。掌珠不耐煩做針指,也在清點自己的嫁妝單子。

寶珠往榻上坐了,歪着腦袋笑:“還缺什麼,我來幫着看看可好?”掌珠就給寶珠看,說缺這些這些,又怪上母親:“當初讓她全上船,母親說只怕還要回小城裡去,全帶了去可怎麼往回運?”

寶珠嫣然:“雖然不全,也差的不多。”袖中取出一張銀票放桌上:“姐姐大喜,我來添箱。”掌珠看時,卻是一百兩。

掌珠原座木然,看得出激動上來,卻說不出感激的話:“我是姐姐,我不曾給你什麼,怎麼要你的東西!”

讓祖母天天的罵,偶然的溫情襲爲,掌珠反倒呆若木雞,不能自如。

寶珠笑盈盈:“二嬸孃不是給我添了東西,”掌珠對着妹妹說實話,撇嘴:“那是母親不精細,輸給祖母的。論起來,我並沒給你東西。”

寶珠打趣:“等小城裡的嫁妝全運了來,給我挑一件子也罷。”掌珠扯動嘴角,權當一笑。再次推辭道:“我不能要。”

寶珠就說出一番話來,讓掌珠動容。

“姐姐當我這是小看你,當你沒有嗎?姐姐錯了,我分外的看重姐姐。要知道,姐姐這樣的人,不管在哪一家,會過不好呢?”寶珠鄭重地道。

呆瓜似的掌珠渾身一顫,就下榻來抱住寶珠:“還是你知道我!”寶珠也抱住她,在她耳邊再次認真的道:“不管姐姐在哪裡,你都是好的!”

“是,”掌珠鬆開她,以前的精力全回了來。她高昂着頭回去坐好,對着寶珠抿脣一笑:“我啊,纔不認這個命!寶珠你嫁得好,是你性子好。”

掌珠也會說出一句十分正確的話,你性子好。好脾氣等於好福氣,這話在現代都已認可。

“我呢,我總想要別人的強,不管他那家怎麼樣,怕不是我的天下!”掌珠鬥志昂揚。寶珠肅然起敬:“當然!”

她緊繃的面容,似屏息住的通直鼻子,認真的神色,無一不表示着,你過得不好,這怎麼可能?

掌珠就笑了:“你呀,寶珠。”真是太可愛了。到此時掌珠心服口服,難怪祖母的好親事,要給寶珠。

姐妹二人,手握住手,互相鼓勵了一番。

這一對姐妹,一個順應天命,一個從來掙扎。

要強和平和,是拴在世事馬槽上的兩匹馬,一個走該走的路,算是通達透晰。一個不管前路如何,也要就地強掙幾下。看不明白時,先掙幾下再說。

但該走的路上,不管要強的不好更多出來,但能不屈到底,終有自己的一方洞天。

只是箇中艱辛,如不是樂在其中,就要忍耐熬煎。

兩個人,將走上兩條不同的路。隨個性而出思緒,隨思緒而出模式,隨模式而出道路。你不羨慕我的安樂,我不側目你的紛爭。

“哼,能把我氣死的,算是你能耐大……”老太太罵聲又隔窗而來,掌珠這幾天裡第一次聽罵無奈地笑了,對寶珠道:“倒不是我不孝敬,實在是,”

寶珠接話而笑:“祖母越罵越精神。”

------題外話------

親們自己選吧,玉珠要嫁什麼人。

第105章 ,動聽情話第405章 ,有主見的寶珠第48章 ,老太太的富貴第825章 ,柳大哥第249章 ,加壽的大紅包第540章 ,至於嘛第535章 ,羣轟蕭戰第665章 ,蘇先到了第25章 ,迴避第524章 ,風生水起第11章 ,出城第305章 ,人緣兒第422章 ,燒餅是債第224章 ,拿着令箭像雞毛第300章 ,池魚第537章 ,支持孩子們第641章 ,人人有份兒第155章 ,弟妹在哪裡?第445章 ,兄弟情第76章 ,天上掉小鬼第768章 ,老太太亂點鴛鴦譜第639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762章 ,有孃的孩子是個寶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85章 ,送禮第521章 ,還你的報復第181章 ,表兇最周到第96章 ,道理也許是如此第217章 ,驚馬第210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第699章 ,幫人的事情總在意料中。第97章 ,相見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162章 ,探花!第782章 ,無中生有第415章 ,寶石衣裳好第617章 ,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828章 ,永國公世子第367章 ,加壽請客不要錢第42章 ,眼熱第334章 ,石頭城一戰成名第703章 ,不追究第586章 ,丁前夫人來拜年第832章 ,侯爺的眼淚第645章 ,重重埋伏第450章 ,袁訓給姐丈和親家出的主意第574章 ,念姐兒金殿來幫忙第582章 ,威懾使臣第137章 ,賀喜第477章 ,袁訓和柳至的情意第678章 ,商人對齊王的請求第488章 ,蕭戰來幫忙(二)第623章 ,走好走好,一路順風第268章 ,循循第734章 ,一百六十兩銀子的隊長第750章 ,新城第580章 ,黃姑娘求情第361章 ,謝氏的選擇第56章 ,約定第490章 ,善良不易善良美第67章 ,結案第160章 ,高中以後應感謝第626章 ,白卜討錢第126章 ,壞表兇第751章 ,給長女的後路第624章 ,隱瞞太后第337章 ,逼死龍懷文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247章 ,擺譜第252章 ,厲害的小加壽第66章 ,獨膽女英雄第480章 ,許家詭計害自己第753章 ,進家第六百九十八章第545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82章 ,縫補考試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687章 ,齊王繼續出行第61章 ,方姨媽失蹤第838章 ,第292章 ,留子去父母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506章 ,喋血大帳第16章 ,相比第48章 ,老太太的富貴第257章 ,蘇先逞威風第679章 ,尋訪故人的鎮南老王第681章 ,揚州作亂第317章 ,奮起的寶珠和女眷第438章 ,片言隻語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654章 ,二老王教訓張大學士第80章 ,誰最好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399章 ,調和第195章 ,寶珠進城
第105章 ,動聽情話第405章 ,有主見的寶珠第48章 ,老太太的富貴第825章 ,柳大哥第249章 ,加壽的大紅包第540章 ,至於嘛第535章 ,羣轟蕭戰第665章 ,蘇先到了第25章 ,迴避第524章 ,風生水起第11章 ,出城第305章 ,人緣兒第422章 ,燒餅是債第224章 ,拿着令箭像雞毛第300章 ,池魚第537章 ,支持孩子們第641章 ,人人有份兒第155章 ,弟妹在哪裡?第445章 ,兄弟情第76章 ,天上掉小鬼第768章 ,老太太亂點鴛鴦譜第639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762章 ,有孃的孩子是個寶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85章 ,送禮第521章 ,還你的報復第181章 ,表兇最周到第96章 ,道理也許是如此第217章 ,驚馬第210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第699章 ,幫人的事情總在意料中。第97章 ,相見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162章 ,探花!第782章 ,無中生有第415章 ,寶石衣裳好第617章 ,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828章 ,永國公世子第367章 ,加壽請客不要錢第42章 ,眼熱第334章 ,石頭城一戰成名第703章 ,不追究第586章 ,丁前夫人來拜年第832章 ,侯爺的眼淚第645章 ,重重埋伏第450章 ,袁訓給姐丈和親家出的主意第574章 ,念姐兒金殿來幫忙第582章 ,威懾使臣第137章 ,賀喜第477章 ,袁訓和柳至的情意第678章 ,商人對齊王的請求第488章 ,蕭戰來幫忙(二)第623章 ,走好走好,一路順風第268章 ,循循第734章 ,一百六十兩銀子的隊長第750章 ,新城第580章 ,黃姑娘求情第361章 ,謝氏的選擇第56章 ,約定第490章 ,善良不易善良美第67章 ,結案第160章 ,高中以後應感謝第626章 ,白卜討錢第126章 ,壞表兇第751章 ,給長女的後路第624章 ,隱瞞太后第337章 ,逼死龍懷文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247章 ,擺譜第252章 ,厲害的小加壽第66章 ,獨膽女英雄第480章 ,許家詭計害自己第753章 ,進家第六百九十八章第545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82章 ,縫補考試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687章 ,齊王繼續出行第61章 ,方姨媽失蹤第838章 ,第292章 ,留子去父母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506章 ,喋血大帳第16章 ,相比第48章 ,老太太的富貴第257章 ,蘇先逞威風第679章 ,尋訪故人的鎮南老王第681章 ,揚州作亂第317章 ,奮起的寶珠和女眷第438章 ,片言隻語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654章 ,二老王教訓張大學士第80章 ,誰最好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399章 ,調和第195章 ,寶珠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