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無中生有

今天的忠毅侯府,因正月沒過,還保持新年擺設。不管是門上懸掛的大紅燈籠,還是一眼瞥見的門內紅氈,都絢麗的跟剛放上去一樣。

立春卻已過了,雪雖沒有融乾淨,梅花開得香濃熾盈,稱心說請來遊春並沒有說錯。遊春,有時候同伴寒冷。

大宅門裡按理說霜刀風劍擋住多少,但客人們從看到臺階前石獅子開始就肅穆凝重,那面容沉端的,讓不明就裡的人看到還以爲將上戰場。

他們每個人的心裡其實也都有上戰場的感覺,比如走到角門外的尹君悅扯一把謝長林:“有句話說說無妨。”

謝長林就停下來望着他。

尹君悅認認真真:“兄弟,咱們這就算開始謀出路,從進門以後,哪怕獨自呆着,也一言一行,一個舉止,不能出差錯。有時候爲人處事,看的不是表面上的,暗室不欺人,明處也能讓人放心。”

謝長林露出敬意,又要他最近常說的話:“兄長,我尋你搭伴兒是我好眼力。”

尹君悅扯動脣角就算回答,再道:“我說這話,是咱們今天不一定就能和達官貴人們說上話,所以不能露出氣餒模樣,別無意中遇上人,讓人看出咱們不上臺面,傳開來就不好。”

“還真要注意。”謝長林見他們說話的功夫,又有幾個人過來,臉兒沉下來:“這麼多人?能沒有個爭搶嗎?咱們要是有個自言自語讓人聽去,也是落選的關鍵。不得不防啊。”

尹君悅正要稱是,謝長林嬉皮地有了一笑:“不過幸好我有你,你有我,咱們也不弱於他們。”

“最好別搶。”尹君悅沉吟:“朝廷難道沒有門檻,入門檻的中選,不入門檻的另計?”擡一隻手往謝長林肩膀上一拍,語重心長:“兄弟,沒事兒咱們不惹事。”

“但惹咱們的,咱們也不怕事。”謝長林微笑,擡手往肩膀上的那隻手一拍,好似這算是個契約似的,再握住取下來,兩個人各自露出最大方的笑容,對着門上走去。

……

老國公在正廳上,已和幾個人聊上天。以他的閱歷,又不是上門求人,餘暇更多,想想別的。

他家是開國時封的國公,有事情繼承。對郡公、郡侯們的事情有一定了解。

開國以後就迅速進入體制安定四海昇平,皇帝們需要至少一代以上完成。郡侯郡侯們沒有得封王封侯怨言無數,帶得家裡人也有怨言。開國皇帝念在流血流汗還在不遠,用安撫忍了下來,但記在心裡。後面的皇帝佈局,把他們拿下。

因同樣的爵位互相有挑唆的言語,互有共鳴互有利益,發展到一定勢頭時看上去都在其中,一個也沒有跑掉。

這事又與六部有什麼關係呢?他們因抱怨爵不顯功勞表彰的不高,給他們在六部以顯赫官職。動他們以前,新的六部尚書悄然已到他們身側,各部蒐集罪證,有個差不多,皇帝動了手。

雖然人人清楚這叫“尾大不掉”,但當時皇帝也有謀算,以各部呈交罪名定罪,避免他“忌憚”功臣這種說法。

又因“功臣”二字,也不是肆虐至極的皇帝。納兩個以爲安撫,又有他們可以送女進京。

一代一代過去,有的人家衰敗如尹家,有的人家沒有女兒,有的受到地方官欺壓,子孫不名揚,流落入市井或偏僻鄉村,他們想送女兒也失去門路。

也有一些如文家,看勢頭不對,罪名難改。雖然沒有殺多少人,但壓得“功臣”二字抹去大半,爵位似不能想。他們手中還有和別人的聯繫,好好的抱住,如文家的人會到東安郡王帳下,如尹家的人曾和輔國公府有過斷斷續續的斷代往來。

後來沒有往來,只能是自己家裡沒有跟上。而今他們又來到京中,事情又有老國公進言的一部分在內,老國公把能理的舊事理得明白,爲他們進言還在兩可,方便他指點袁訓倒是真的。

見又有兩個人進來,回話的家人報上姓名:“左邊那位尹君悅,右邊這位謝長林。”

老國公點一點頭,看着他們行禮過,虎目圓睜拿出戰場上的威風和殺氣,炯炯望向兩人。

“你姓尹?”老國公暗想這兩個生得倒真不壞,因爲生得濃眉大眼,天生帶英氣勃勃,讓老國公有一段記憶深刻的出來。

他見過的尹家那位,也曾因面容俊俏讓人一見傾心。

老國公暗歎,日子久了,尹家又不是追隨自己多年的家將,忘記也是有的。也更讓他警惕別人到自己面前的時候,八不沾九不連的人也要報出來,尹君悅是故意先不說別有詭計呢,還是謹慎地先打量自己認得他以後再說,對他更加有利?

但不管是哪種心情,老國公自己防範就行,倒不會在面上流露。他說話的時候是滿面笑容,讓尹君悅和謝長林看着,是一位慈祥的長者。

尹君悅恭敬的欠欠身子:“回老國公,晚輩尹君悅。”

“你是什麼人的後代,家裡還有什麼人?”

“晚輩先祖是隆平郡公,和您府上先祖開國曾有交往。到晚輩這裡,父母早亡,家無薄產,幸得一位親戚收留,把我撫養至今。”

老國公可以放下一點兒心,敢情人家不是肚裡藏奸,原來是父母早亡,祖父輩的事情只怕沒得及說。但聽到最後一句,老國公來了脾氣。

“看你也是少年了,怎麼至今還依靠親戚撫養?”

“晚輩正要離家謀個營生,京裡有消息出來,親戚把多年積蓄給我,命我上京謀個出路。因此在上京以前,還在親戚家裡吃茶飯。”

老國公哦上一聲,推敲下這話說得過去,吩咐他一句:“那你好生在京裡,好生着尋個差使。”

尹君悅沒有想到老國公會出來這“平易近人”的話,緊繃的心情也鬆下來,高興流露出來不少,大聲道:“是。”

在一旁坐着新出來的人全是苦笑,這新來的還不知道老國公見誰都有這一句,見他歡天喜地按進來的順序坐到下首,這些人又露出警惕。

老國公、和謝長林說話的範先生都看在眼裡,這是由第二個人進來就有的場面。他們爲一樣的原因進京,卻互有防備。

範先生就讓謝長林坐到自己身邊,打算問問他的母親,當年的鄰居小姑娘如今可好?

跟尹君悅坐在一起的人露出嫉妒,而尹君悅露出笑容爲謝長林喜歡。

謝長林喜出望外,卻沒有把他忘記。對範先生道:“我們一起來的,大家很照應彼此。”範先生頷首,謝長林以活潑之姿,也包含一些顯擺之態,對尹君悅招招手:“過來這裡說話。”

尹君悅愕然,但走了過去。在他左側有兩個人低低交換了幾句話。“這是當年在兵部的謝家?”

“另一個尹家倒也罷了,他要往刑部謀出身。”

“也不得不防,我有消息,皇上不可能加恩許多人,這一回放出來的恩賞定額,咱們可不能讓別人擠下去。”

“是了,我想起來姓尹的往這裡來的緣故,袁家今天大請客,刑部尚書柳至是他親家也在這裡。”

“先下手爲強。”

最後一句消失在脣齒間後,有一個人在這會兒沒有新客人到來,老國公悠閒呷一口茶後,拱一拱手笑道:“老國公,聽說這一回放出來的恩賞定額?”

低低的抽氣聲出來,老國公笑了笑,不慌不忙地反問:“你從哪裡聽說的?”

他鎮定的姿態可以說這消息虛假,但在有些人看來,或許是不動聲色,不想聲張。

說話的人神情裡有得意:“據說這消息可靠。”

他不肯明說,老國公也不肯勉強他說,只是不經意地把各人神色看在眼睛裡,見到有的人快要坐不住,有的人緊張滿面,有的人對身邊的人如臨大敵,忽然很想戲耍他們一下。

也可以說是考驗,因爲袁訓有言在先:“來的人媸妍難辨,舅父您經手就挑下去一些吧,免得到我這裡來,我得費功夫。”這段話再想起,老國公由不得好笑的自得。

他自得他來到以後,袁訓把會客的事情盡數推給他,讓舅父大有作用。也自得可以幫袁訓篩選客人,讓袁訓有功夫去寫寫字作作詩——這些是袁訓自己說的。

侯爺準備接老國公的時候,就有意無意在信中抱怨要見的客人太多,寫一個字的功夫也抽不出來,好似他是天下第一大忙人。

既有這些話在,老國公對新生出來的主意毫無內疚。他不打主意,這些人出門去只怕也是一樣。

眼角中,又看到尹君悅和謝長林聽到話後都有過沮喪,再和範先生說話強打精神。老國公想想,驕傲的固然要挑出來,沮喪的也要給點兒壓力才行。

故意的,不理那有意放出消息,一眼看去,想讓別人自相殘殺的人。而是對範先生呵呵:“你們說的熱鬧,在說什麼?”

多年的知己,範先生只一瞄,就瞥見老國公心思,此時也隨意就看出老國公不應該拋下另一邊的人。範先生幫襯道:“還能說什麼,他們來尋我,爲的不就是出路。”

另一邊兒的人不安增多。

老國公笑問:“你們這就說上出路了?你老範是侯爺還是尚書?”

範先生笑道:“我不是侯爺也不是尚書,但你問我說什麼,我直接回答不就這句。小謝在和我說他母親,他母親的話兒,讓我能指點的地方有一二的指點。”

謝長林大窘,暗暗責怪母親不應該讓自己尋到這裡。哪有當着一堆的人說破別人心事?我求到你,你是不難堪,可我難……不自在地動了動脖子,又把他嚇了一跳。

他總算見到對面一行人虎視眈眈,已不是好神色。悄悄的扯一扯尹君悅的衣角讓他看,尹君悅早看得明白,在老國公和範先生的說話空兒裡飛快道:“當咱們是靶子呢,咱們別在這裡坐着吧。”

用眼神示意,把他們樹成靶子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剛纔還認爲滿面慈祥的老國公,及看似對謝母噓寒問暖的範先生。

謝長林從範先生對母親的問候中走出來,即刻清醒即刻明白。對尹君悅會意,裝着範先生和老國公談話熱烈不應該打擾,插個空兒起身,說廳下走走再進來侍候。

範先生和老國公一笑,道:“凡是布幔圍着的地方都可以逛,園子裡也使得,如果不認得路,就近的廳上房屋裡找個家人問一聲。各處有吃有喝,如果沒有,尋個家人問一聲。只別出布幔就行。”

尹君悅和謝長林道謝過走出來,見前面有十數株梅花林,不大,但梅花開得旺盛,樹後是個說話的方便地方。

兩個人到了樹後,謝長林頭一個開口:“天吶,他們把我們放到火上烤?這是爲什麼。我母親一定記錯了,她和範先生不是鄰居,是有仇吧。”

尹君悅到這裡雪清梅香,心情開闊起來。又聽謝長林說話有趣哈哈一笑,取笑道:“我看也是,你沒見到範先生叫你坐身邊,你又能帶上我,那些人眼珠子快要瞪出來。”

謝長林撇一撇嘴,只先煩惱一件事情:“怎麼辦?尹兄。原來有定額?你我無財無勢,還能有份嗎?”

尹君悅嗤之以鼻:“我就沒有聽說。”

“可你又不是多寬的門路。”謝長林不無失落:“我不是諷刺你,只是咱們不是交過心,你也不能確定他們說的不對吧。”

“這倒也是,但我雖沒有路子,你忘記了我也算能打聽,我進京後的消息,可全是我一個人跑來的,我還是沒有門路的人。聽我的,別灰心。還是那句話,胸中有詩,腰中有劍,怕什麼好男兒沒有出路?”尹君悅還是自信不減。

帶的謝長林鼓起精神,把身子挺一挺:“你說的是,咱們不愁……”嘎然止住話,身子直接繃直:“尹兄,麻煩來了。”

剛纔在廳上同坐的一行人往這裡尋來,雪中有腳印不好躲避,謝長林和尹君悅索性等着。兩個人甚至說笑:“說不好三言兩語的,從他們嘴裡又掏出些話來。要是打?這是忠毅侯府,他們敢放開拳腳嗎?真動起手來,咱們先放開,打他們個措手不及,然後就尋人多的地方呆到晚上也罷。”

出了這門兒的事情,倒沒想的太遠。

……

“富陽郡侯謝家,隆平郡公尹家?”

爲首的是個中年人,帶着見多識廣的睨視,一開口就把兩個人的來歷報出來。

尹君悅見帶着來者不善,先聲奪人的冷笑:“是,怎麼了?”

中年人一手指頭送到他鼻子上,跟他一起來的人開始捲袖子,又扎衣角到腰帶上。

見人多,尹君悅就不亂動,只是淡淡微笑:“別說我沒有提醒你,這是什麼地方,不是外面可以隨便動手。”

“我們要是動手,自然尋得出理由罩到你頭上。”中年人本來手指沒點中,隨着說話,更近一步,囂張地把手點到尹君悅鼻子上,輕蔑地道:“我是清陽郡侯石家,特地來教教你,論當年的功勞,你一個郡公的出身,比不得我們。”

尹君悅不吃眼前虧,雖然生氣也忍下去。但聽到他是郡侯,不由自主的眼珠子動幾動,對身邊的謝長林看去。

雖不想小謝也出來吃眼前虧,但小謝和石家同等出身不是?

他看到的卻是謝長林面色蒼白,手中拳頭緊攥了起來。

不等尹君悅吃驚謝長林怎麼這副尊容,清陽郡侯石家的人已先一步過去,那根囂張的手指又一回指到謝長林面上。

不偏不倚點中額頭的手指,讓謝長林漲紅面頰。眼看他要發怒,尹君悅忙使眼色,心想他們人多,打起來不是對手,作起僞證也不如他們嘴多。

石家的話先一步出來,中年人看謝長林比看尹君悅更蔑視,眼神也更不帶上正視:“富陽郡侯謝家,你還敢露頭,找死嗎?”

尹君悅結結實實吃一驚,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小謝還有見不得人的地方。

他去看謝長林,見謝長林怒目圓睜,跟踩到尾巴似的,一字一句回道:“我來了,你想怎麼樣!”

“你以爲這些代過去,沒有人知道當年的事情?”石家的中年人冷冷道:“要是有人蔘你一本,”

猝不及防的,謝長林也不用拳,也擺的不是勢子,跟個瘋子似的,明明會些拳腳,卻一腦袋撞上中年人。

中年人沒有想到他敢動手,也沒有想到這人動起手不按拳路招呼,拿腦袋當兵器。

讓撞的往後就倒,身後是人,謝長林力氣不小,一氣兩個人在雪地上滑出去。

這種時候多想爲什麼動手沒有必要,先保全自己爲上。尹君悅應變不慢,飛起一腳踢倒一個,又一拳砸出去一個,拉起謝長林:“走。”按剛纔瞄到過的路,過了小橋,去人多的地方。

石家的人隨後就追,很快把兩個人圍在中間。中年人罵罵咧咧:“姓謝,你小子罪官餘孽還敢打人?”

尹君悅正色:“是你先動的手,你不指我們,我們也不會還手。”

中年人冷笑:“你幫我?是給我們看看敗落的隆平郡公後人,曾和造反的人有往來?皇上雖然仁德沒有清算幾族,但你這也是漏網之魚了吧?”

“什麼漏網之魚,你血口噴人!”尹君悅一面狐疑一面反駁。

中年人一指謝長林:“你問他!怎麼,你幫他,他卻沒有告訴你實情。哈哈哈哈,你不知情的讓拖下水了。勸你少和他在一起吧,不過估計你現在甩不開了!”

他慢慢捲起袖子,慢慢地道:“就算是當年,我清陽郡侯一族,也遠比富陽郡侯一族高,更何況你們家親戚可真不少……”

“住口!”謝長林怒道:“要打就打,不就爲幾個定額?哪有那麼多廢話!”一推尹君悅,對上他就有了狼狽:“尹兄沒你的事情,你走開!”

石家的人紛紛笑着:“晚了吧,誰叫他也來謀出路,偏又是你的知己!一起吧。”

又有望風的人道:“要打快打,免得有人過來。”

眼看一場大戰不可以避免,尹君悅擡起手:“慢着!我不走,但我得明白。”轉向謝長林誠懇地道:“我不怕事,咱們一起來,我與你共進退,但爲什麼,你知會我一聲。”

謝長林一直臉紅到脖子根上,不敢看他的眼睛。石家中年人笑了:“看來你真的不知道,我讓你當個明白人吧。”指指謝長林:“富陽郡侯謝家,和定邊郡王有親戚。”

“什麼?”尹君悅一瞬間省悟。難怪小謝有安王妃的關係,又認得範先生,卻肯夜晚自薦結交自己,又大大方方地有個約定。此時已不難明白,他早幾天就注意到自己是獨自前來,他想有個伴兒,怕別人看出他的來歷不肯結交,就尋過來。

獨自前來的人也可能看出他的來歷,但他是自薦前來的,結交不成還可以退回。而他還有個原因,新年夜,咱們一處過個年吧。把他刻意結交的心掩蓋大半,成了獨在異鄉爲異客,既然佳節不妨親。

天下沒有白結交的事情,尹君悅這樣想着,但挺一挺胸膛沒有後退,對石家中年人笑容可掬:“那又怎麼樣?他家是他家,他是他,他是我的朋友,你要打他把我帶上。”

謝長林鼻子一酸,眼圈紅了起來。而石家中年人卻震驚了:“你?”他轉轉眼珠子:“你以爲只是他家先祖和定邊郡王的先祖有親戚嗎?親戚最容易成親戚,他們後面又有成親戚的事情。”

尹君悅含笑,甚至抱拳拱了拱手:“我只知道皇上仁德,沒有計較定邊的許多親戚,也沒有計較福王的許多親戚,也可能當年我還小,我聽的不對,請各位指點我,如果小謝不在皇上當年聖旨追究的範圍之內,那我今天幫定他了。反正有定額,我又是出色的,咱們遲早要碰面!”

左右看一看,不是小橋就是梅花,再就是一大片的竹林寂靜不見有人,尹君悅笑道:“要打快打,這是別人家裡,等來了人打不成。等出了這門兒,我們也不奉陪。真的奉陪,出了這門兒我們也有三朋四友。”

長長的一聲吸氣,從謝長林那裡出來。他感動的嗓音哆嗦幾下:“尹兄,我眼力不錯,我沒有看錯你……”

“成成,我聽過許多回。”尹君悅戲謔。

好似不把石家的人放在眼裡,中年人目露兇光:“也是,遲早也是收拾你!”

一揮手:“上!”

……

“瘦孩子,咱們還不去勸勸嗎?我容你聽到這裡了,可以出去威風了吧!”

竹林裡,綠色錦襖的胖孩子隨時要大發脾氣。同色衣裳的韓正經其實還想聽。

兩個人手裡提着小玉瓶,本來是來取竹葉上雪。風吹來一句話:“定邊的餘孽……”讓韓正經直了眼睛。

從他聽到家裡說福王的話以後,心中常縈繞不去。很想找個人詳細說說,可家裡的人提起來傷心,韓正經知趣不言。這些話和胖孩子、表妹、皮匠也不能說。沒事兒自己翻騰出來,自己悶着實在不是滋味兒。

正經就不讓胖孩子早出去勸,就是現在不勸不行,正經也很想再聽幾句。

他動動腦筋:“胖孩子,咱們兵分兩路行嗎?你最威風,隊長當攔大隊人馬,我把另外兩個帶走,他們就打不起來。”

元皓身後不遠處跟着小黑子還有家人,小手一揮帶着人出去。正經拎着他的小玉瓶,繞一段竹林,又過幾株大樹,來到尹謝二人的附近。

場中已不再打,功夫雖不大,足夠胖孩子威風凜凜:“不許再打!看看這是什麼地方!不聽我的,攆出去再不許來!也不許去我家!”

石家的人面面相覷:“你家是哪家?”

胖孩子回頭看小黑子,小黑子響亮道:“胖隊長家!沒聽過胖隊長嗎?”跟的家人哄的笑了,卻沒有即刻糾正。胖隊長點動胖腦袋喜歡:“是啊是啊,不許去我家。”

尹謝二人也糊塗中,隻身後有人小聲:“哎,哎哎,跟我來,這裡不能打架。”另一個略瘦的胖面龐在樹後招手。

尹謝二人心想避開倒好,又不是付得出損傷錢,也最好不要當衆解釋,見石家的人讓忽然冒出來的胖隊長糾纏住,他們跟新來的這孩子走開。

韓正經帶着他們東一拐西一繞,花木深處的小廳上停下。尹謝二人見炭火溫暖,擺的茶水果品周全,心想在這裡歇會兒就回去見範先生倒好,正要道謝,韓正經先擺手:“等下說。”

他大聲咳嗽:“這裡誰當值?”慌慌張張走出一個婆子:“喲,小爺好,我籠地火呢。”

“那去吧,我就是說下,我們要在這裡玩會兒,你別來打擾。”韓正經揮手讓她走開。

婆子多問一聲兒:“果子點心還要再送嗎?”

“足夠了。”

婆子走開,韓正經受到尹謝的道謝,請他們坐下吃喝。尹謝見沒有大人在,也不客氣吃一碗茶,又兩塊點心。清清嗓子問:“你是哪家的孩子?”

韓正經瞪圓眼睛:“你們就不是孩子?”

尹謝失笑:“是,”看看自己的衣裳不是陳舊就是黑色,自己眼見都以爲老成,而獨自出門早成大人心思,忙解釋道:“不是看輕你,是我們十二歲,哦,這是正月,我們十三歲,所以當你是孩子。”

“我過了年九歲!我叫正道!你們呢?”韓正經也擺出大人姿態。

“正道?哈哈哈,這是誰給你起的名字,你怎麼不叫大道和青天呢?再不然叫個蜀道上青天也不錯……。”尹謝聞言忍俊不禁。

韓正經鄙夷:“對救你們的人就這形容兒嗎?”

“好吧,我們不笑了,實在這名字不常聽到。”尹謝住了笑聲。

“哎,我在問你們怎麼謝我?”

尹謝愣住:“不是謝過了嗎?不然,我們再多幾個揖?”

見正道把腦袋一昂:“作揖有什麼好兒?我要聽……”眨巴下眼睛:“什麼叫定邊餘孽,我從沒有聽過,你們說給我聽聽,”

尹謝露出爲難。韓正經壞壞一笑:“不然我就把你們交出去,你們也看到了,家人對我熟悉,我是這裡的親戚。我說你們倆個密謀,你們在爲定邊餘孽說話。”

尹謝兩個人沒有想到他們也算機靈,卻在這裡讓個小几歲孩子哄騙。低聲商議幾句,無奈解釋。

說上幾句與造反有關的話,韓正經又問:“這與你有什麼關係?你又不認得他。”

謝長林嘆氣:“我再對你說說三族和九族吧。”

“說說,”韓正經聚精會神。

“鄭玄注周禮,三族是父、子、孫。盧辨又注是父族、母族、妻族。”

加一個族字,韓正經白了小臉兒:“這可就多了。”他從趙先生處聽過一個下午,但趙先生主要說的是讓他知恩,別的沒功夫細說,記的也就有限。此時再聽,雷擊般在刻骨銘心,從此不會忘記那種。

“九族呢,加上叔伯祖父母和堂叔伯祖父母外,還有族叔伯祖父母。也因此就有從兄弟姐妹,族兄弟姐妹和妻。還有尋常不去想的堂侄孫,侄曾孫,曾祖姑,再從侄女這些。”

韓正經總結出一句話,大約一網打幹淨那意思。

小眉頭鎖的緊緊的:“那你在內?”

謝長林苦笑:“我說不在內,本地衙門不肯答應。遠些的親戚什麼再從侄婦,族兄弟妻,跟我謝家扯得上去。”

“可你又不是族兄弟妻?”

謝長林笑得更苦:“所以我說,我想說不在內,本地衙門不肯聽。”從沒有和人說得這麼痛快過,謝長林談興上來:“聽你京腔是本地人?”

“我是京里長大。”

“那你知道有個文章侯嗎?”

韓正經小臉兒再次一白到底,嗓子也硬了:“知道。”

“一種說法,母族三,指外祖父一家,不是指一族,我剛纔說過。”

韓正經點頭。

“可皇上不追究,不表示地方官肯放過。我聽說文章侯還能有官做,真是福氣高。在我們那地方,只要沾上一點兒,是個知己也讓地方官多盯一眼。我們謝家和定邊一族多次通婚,有時候也生分,有兩代就沒定親。我想說九族沒有我,三族也沒有我,但地方官說定邊餘孽,不得不防。”

謝長林流露不服:“論起來,文章侯是母族。我呢,算什麼。”

韓正經又小臉兒白了白,怕謝長林看出來,乾巴巴地道:“妻族二,居然還有岳母的孃家?”

尹君悅也無話可說,岳母,還孃家?

“還有出嫁的姐妹和外甥,這外甥要是成了家呢,一代一代生得早有了孫子呢?地方官纔不管呢,一古腦兒全家。”

“外祖母,還孃家呢。”

韓正經小腦袋暈暈的,他有點兒算不過來。只知道沾點邊上,一網打盡的意思。

“文章侯有福氣啊,他竟然半點兒沒沾上。”謝長林垮着肩膀:“我們在外面過的日子驚慌失措,那幾年我還小,不記事兒呢,也隱約腦海裡有母親抱着我到處躲避。有一位先生,因本縣過於勒索寫詩抨擊,定邊餘孽,曾在他家當過幕僚,也拿下來。”

韓正經又知道一條,沒九族沒三族,也一樣受牽連。

他小臉兒接連發白,尹君悅看出不對,對謝長林連使眼色:“快別說了,這裡是忠毅侯府,文章侯府的連襟。”

謝長林收住話,眼角不知不覺有了淚,就用袖子一擦,韓正經又注意到他的黑棉襖隱隱一層油,不知穿了幾天。

小眼神兒偷偷看的不是自己和胖孩子一樣的新錦衣,而是進來後襬放一旁的玉瓶。那雖不是上好羊脂白玉,也水頭兒出色。卻只是自己和胖孩子的玩物。

打聽外省“餘孽”一流日子的韓正經也坐不住了,謝長林也覺得失言,兩個人一起站起來。

謝長林就讓韓正經先說。

“我要走了,恐怕姐姐們要尋我。你們可以在這裡坐着,愛多久都行。要是吃喝不足,去尋剛纔媽媽添上。”韓正經提起玉瓶。

謝長林尹君悅謝過他,但要說回正廳,路已不清楚。韓正經說送,和他們出來。

尹君悅讓謝長林留心:“這只是親戚嗎?更像這家裡的孩子,你看路多熟。”

謝長林等進京後打聽的時候,胖瘦孩子和好孩子已歸自家。謝長林就猜道:“莫不是六小爺?”

“不知道。所以你說話留心。”尹君悅和他耳語到這裡,有人大叫大笑着跑過來:“大侄子大侄子,你去了哪裡?”

另一個着綠羅袍精精神神的小子跑來,小十也拎着個玉瓶:“哈哈,胖孩子早弄了一玉瓶雪水回去,等會兒不見你,說你輸得沒臉兒見人。看我特意討了個瓶來幫你,我有半瓶雪了,全給你,跟我回去戰他。”

韓正經滿腹頹廢化爲烏有,在小十叔叔的大笑裡也大笑:“誰說我沒臉兒見人?我有一玉瓶雪比他還早,這不,在這裡呢,表叔你的給我,我有一瓶半,走,看我勝他。”

擺一擺手指明白路,和小十跑着走了。在他們背後,謝長林有了後怕:“尹兄,我剛纔都說了什麼?”

“你沒防備倒一肚子苦水,你是讓石家氣着了。”尹君悅努努嘴兒:

“看看他們的玉瓶吧,真是豪奢人家。摔一跤足夠你我在京裡的打點銀子錢。”

謝長林着了急:“怎麼辦?怎麼辦?”

“不知道,而我現在想了起來,他像是故意把我們帶去說話。他聽得很認真。小謝,你我綁在一條船上,從現在開始步步驚心。”

謝長林想了起來,嘴脣抖動着:“尹兄,不是我瞞着你。”

尹君悅大方地道:“出門在外,誰全拋一片心?我也有瞞你的地方。”擠一擠眼:“等熟了慢慢道來。”

見正廳出現眼前,兩個人約好不說剛纔那出,邁步就要進去,“咚咚……”一陣陣鼓聲巨響。兩個人遁聲音望去,都有疑惑:“京中的侯府還能出大事不成?”

……

正殿裡,太上皇和太后剛坐下來,太后忙着讓太上皇坐得舒服一些,抱怨他不應該出來:“我幫你看,真的有好少年,再帶給你看。你不答應也出來了,初春最寒吶。回去病了還是我哄着你。”

“我哄了你一輩子,該你哄我,還我些回來。”太上皇揚起手,瘦骨嶙峋自己看着先有別扭,把手縮回袖子裡:“多喜看到會難過的,元皓看到也不開心。”

“我最難過。”太后板起臉:“既然你明白,也許你跟出來,你要多進飲食。”

“有孩子們在,她看着我吃一口,又換一個來看我吃一口,少不了。”太上皇有了笑容,只是催太后:“我坐穩當了,快把人帶進來給我看。一起進來吧,要是人多,六個一排。這就跟選美人一樣,站一起有個比較。真的相中,再一個一個地看。”

太后撲哧一笑:“這心思好,拿出你當年選美人的勁頭兒爲多喜挑女婿,我贊同。”

反身就要讓宮人傳話,讓侄子安排。“咚咚咚咚……”鼓聲震天似響起來。

隨後外面腳步聲叫喊聲不斷:“護駕!”

太后惱了:“叫侯爺來!必定是他胡鬧。太上皇能受驚嚇嗎?”宮人還沒有去,太上皇自以爲是的明白了:“這是鬧一齣子看得明白?好好,扶我出去,找個看得清楚的地方。”

讓傳話的人還沒有走,太上皇加上幾句:“讓侯爺好好的演練,讓我看清楚哪個是棟樑材。”

太后繼續怒:“剛坐下來,剛給你掖好。”

“給多喜相女婿最重要。”

……

袁訓從園子裡往外奔,柳至等人跟他一起出來。迎面遇上一個人走過來,鎮南王滿面春風:“你家裡居然用戰鼓示警?”

“是你鬧的?這是怎麼了!”袁訓鐵青着臉。

鎮南王瞅瞅:“這麼愛生氣?”他笑吟吟湊上來:“臘八那天就到幾個大盜,一打聽山西來的。我當時想這與你們家二爺有沒有關係?我就讓人盯着沒驚動。直到昨天共計三十七個,都帶着人頭進的京。說只等信兒,就給你們家二爺送見面禮。我想這倒有趣,要說什麼?不如順着他們看個究竟。我就讓人動了動他們,哈哈,怎麼樣,你家今天大請客,讓你大展身手。”

“我不是開不起玩笑,是太上皇在這裡。你聽這鼓聲響的,來的人不弱!你不怕嚇到他!”袁訓厲聲。

鎮南王讓嚇到,太上皇的身體愈發虛弱他是知道的,不由得問道:“往這裡來,我怎麼不知道?”

“爲悄悄給多喜相女婿!怕驚動來的人大門都沒有開!”袁訓扯他耳朵到嘴邊,惡狠狠一聲。

鎮南王回過魂,數數好似少了點兒。來不及尋找:“我去正殿護駕,你去料理來的人。”

兩下里分開,王爺邊走邊納悶:“在這些人裡給多喜相女婿……”百思不得其解,得好在很快見到太上皇倒可以問個明白。

太上皇聽過不是演練是真事兒,依然興致高漲:“真的更好,你也在這裡,有你護駕更能放心。真的,更能看出來誰是英才。”

鎮南王懇求:“我可糊塗死了。”太后讓他扶太上皇一邊,自己扶一邊,往殿外高處去,慢條斯理地說了:“不是英才配不上多喜。”

鎮南王呆若木雞,是個人也能從他臉上看出來這身份怎麼相配?

太上皇歡歡喜喜告訴他:“郡王還缺呢?國公也缺…。”

“啐呀,不要國公!”太后火冒三丈。

鎮南王聽到這裡已經明白,他輕輕哎呀一聲,看着這一對走動都已不利落的老人,心眼兒裡有泉水涌出似的一堵,卻說不出什麼。

讓他說什麼好呢?謝恩還是表忠心都不合適。這對老人太疼愛長公主,澤及到她的子女。

鎮南王能做的,就是打迭起全部的小心扶起太上皇,小心再小心。

太上皇絮絮叨叨:“你算知道了,正好你也好好看,我老眼昏花了,不過看個姿勢。現在纔不理會他,要看十年八年呢,等我不在了,你們給我好好相看。”

太后又啐他:“你趕上了,你不相看好就想撒手?”

太上皇怔住,琢磨下這話,爆發似的有了力氣,甩開鎮南王和太后,幹勁兒十足的往前走:“我自己看,你們全不中用。給我找個好地方。”

宮人們搭擋風的布幔,侍衛們擺放盔甲,忙亂上一通。而正廳那個方向,已有呼聲無數。

……

“七頭蛟拜袁二爺!”

“惡虎拜袁二爺!”

……

老國公從聽到戰鼓聲就走到臺階上,弓箭已在手上,跟他的人捧好箭袋。老國公朗朗長笑:“這裡這裡來!袁二爺長輩在此,有話同我說!”

一衆身影跳躍般飛快過來,一揚手:“見面禮在此!”十幾個革囊飛過來落在地上後打開,滾出好些人頭。

見到的人有不少吃驚後退,但另一個方向又出來一行人,尹君悅推謝長林:“你看。”

這是一隊帶着家人的孩子,有高有低有男有女,男的全是綠羅袍,女的全是紅錦襖。揹着弓箭,負着箭袋。明明有幾個是大孩子,也由見過一面的,攔下石家的小胖孩子指揮。

胖隊長神氣活現,什麼叫害怕他本來就少見,現在就沒有。大喝一聲,又高又尖:“來者何人,通名報姓!”

太上皇遠遠聽到先一樂:“這是元皓?”鎮南王欠身:“是。”太上皇又發愁:“讓他不要胡鬧,這是真的有人鬧事兒不是?”

鎮南王派的有得力家人給兒子,倒不擔心,低低地回太上皇。

……。

來的人站定後,能看清他們面容。只見不是虯髯,就是亂頭髮。氣勢橫七豎八刺蝟亂刺那種。

有一個人怪笑:“小娃娃!我們是袁二爺的人,快去尋二爺來見我們!”

元皓根本不用問表哥,就罵上他:“胡說!我家舅母二爺不會你們這樣的人!”

小胖手一舉,自己的弓箭也亮出來:“再不說實話,吃我一箭,讓你有來無回!”

齊唰唰的,執瑜執璞沈沐麟蕭戰、好孩子小紅小六等一起舉弓箭,不知射的怎麼樣,姿勢先漂亮的如出一轍。

舉好後,蕭戰樂了:“表弟你說的不錯。再記得添一句,快快受死!”

“不聽話打軍棍!打表弟的軍棍!表弟扮威風,不許插話!”元皓晃晃他的弓箭。

褚大路在樹上樂了:“你這是打弓箭嗎?”

“不許說話!”元皓弓箭又對上樹。

來的人見他們自己先一通的鬧,又見圍過來的人越來越多,自己商議幾句:“差不多可以走了吧,這可是京裡。”

“咱們只來鬧鬧事兒,割幾個首級栽栽贓,可不能多耽擱。橫豎接應的人有,兄弟們,鬧上一場咱們還鄉!”

齊齊大喝一聲:“好嘞!”

幾個人身影閃動,對着元皓等人撲過去。應該是看中孩子好下手。另一幫兒相中不遠處的家人。還有的對着老國公撲去。另外幾個守住出去的道路。

老國公樂了:“你們真的是從山西來的嗎?竟然不知道老夫在這裡!”

“祖父別同他廢話!”龍顯邦飛奔過來遠遠長呼。

“好嘞!”老國公也有這一嗓子,取箭在手,張弓身前。

謝長林和尹君悅商議完畢:“這是做假的?考驗咱們的吧。小謝別客氣。憋的有一肚子氣,不如在這裡和石家比個輸贏。”做客沒帶兵器,兩個人擼起袖子,在老國公這一嗓子裡準備往前撲。

把胖隊長惹惱,一面指揮他的人:“放箭!”一面跺腳斥責:“退後!退後!閒雜人等退後!”

而弓箭聲不絕,比胖隊長的威風警示性更強。

閒雜人等只出去兩步就乖乖回來,見到漫天飛舞弓箭,一處從老國公一個人那裡發出來,另一處是高矮不等孩子們。

胖隊長跺腳發脾氣慢了,小嘴兒裡嘰哩咕嚕嘟囔着,急忙舉弓箭。

有兩個人撲得快了已到近前,樹上跳下褚大路。過幾招,一個人擋不住,大叫:“岳父快來。”

面前寒氣加重,一個人一閃到了。卻不是岳父萬大同,而是天豹。褚大路同樣狂喜:“豹子哥哥要活的!”

血,從人的身上滴下來,在地上蜿蜒。

不但尹君悅和謝長林等明白了,別的人也一起明白了。“這不是考驗咱們,這是真的遇賊!”

大白天的,京裡侯府闖進一幫子賊,要不是親眼見到誰也不信。但一旦明白,來的人一擁而上,都知道這是拔尖露臉兒的好機遇。

來犯的人不敵,大叫扯呼,他們敢來,因爲有退路。還活着的人退到一處角門內,有一個人從容的候在這裡。

“這裡太扎手,快帶我們走。”

“好,呵呵。”等候的人一揮手,四下裡和角門外涌出數隊軍裝大漢。他含笑道:“鎮南王請各位做客,不要客氣,哈哈,不要客氣。”

……。

兵部裡,韓三老爺今天當值,見天近中午,約着同僚們:“叫哪家酒樓上的菜?”

“尚書大人今天請客,我們看着,你去吧。”

“當值呢,晚上再去不遲。”

同僚們豔羨:“有本司上官是親戚,您這規矩守的也有人知道。”

三老爺倒不一味的推託,含蓄的一笑應付着:“這是實話,所以,別人可以躲懶兒,獨我不能,呵呵,列位有要回家去的,我也不會多話。”

正說着,守門的人大叫:“大人,不好了不好了,”幾位到外面一看,見一匹沾滿血跡的馬,上面馱一個奄奄一息的人,他在昏迷中呻吟:“忠毅,忠毅侯,反了……”

------題外話------

抱抱仔的新進士13402506親,感謝一路支持。

感謝芊芊如意親愛的,仔又成爲謙虛和有商量的人。鄭重感謝。

有商量,和互相信任,比你挑我發飈,我惹你來火好。願諸親從此互敬互愛,以文中的共鳴如一家人般親香。但有來犯,寸土不讓。祝好。

第556章 ,小老妖怪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338章 ,凡事有寶珠第461章 ,梁山老王的奸滑第583章 ,年三十的夜晚很美好第536章 ,各家長輩們都援手第534章 ,準備顛覆第298章 ,蕭儀之死第587章 ,長公主產女第583章 ,年三十的夜晚很美好第774章 ,費玲瓏第475章 ,安排魯駙馬,發動第166章 ,嫁的丈夫好第552章 ,發動第41章 ,媒婆第171章 ,親事的原因第426章 ,謠言是這麼來的第540章 ,至於嘛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797章 ,聖旨下第591章 ,好孩子請客第592章 ,疫病真兇第587章 ,長公主產女第460章 ,龍書慧定親第765章 ,文三姑娘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256章 ,袁訓揍龍大第686章 ,一個桃子引出的事情第117章 ,難比?第487章 ,蕭戰來幫忙第194章 ,寶珠有孕第663章 ,又一對父女相見第174章 ,唯一的弟弟第91章 ,情戀不虧心第803章 ,寶倌擔起大責任第428章 ,處罰皇后第284章 ,審案忽變第159章 ,今天是遇情敵的日子第641章 ,人人有份兒第425章 ,符的風波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278章 ,確是男胎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835章 ,皇帝出遊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503章 ,賽龍舟第651章 ,私密好地方共享第831章 ,成親的原因一堆堆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633章 ,不耽誤你們母女第422章 ,燒餅是債第676章 ,學菜第566章 ,黃躍的心思第601章 ,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229章 ,親情是要有的第112章 ,東窗第763章 ,父子談心第648章 ,哎呀呀的抱怨第494章 ,加壽撮合帝與後第591章 ,好孩子請客第510章 , 不把皇后放在眼裡第400章 ,一瞬間能平怨恨第458章 ,大度讓搶第504章 ,沈沐麟拜先生第410章 ,支招兒第532章 ,龍氏威武,小王爺難纏第444章 ,特大黑鍋柳至背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620章 ,齊王沾染的孩子氣第533章 ,進家是歡樂的第407章 ,讓篡改的信箋第47章 ,母子對話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705章 ,離開第259章 ,關安的來歷第429章 ,只因爲當爹的不放心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524章 ,風生水起第80章 ,誰最好第400章 ,一瞬間能平怨恨第229章 ,親情是要有的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617章 ,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196章 ,有心解嫌隙第203章 ,認栽的人第771章 ,一對大學士過招第494章 ,加壽撮合帝與後第104章 ,吐露第22章 ,虛僞第73章 ,相看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60章 ,難得清醒
第556章 ,小老妖怪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338章 ,凡事有寶珠第461章 ,梁山老王的奸滑第583章 ,年三十的夜晚很美好第536章 ,各家長輩們都援手第534章 ,準備顛覆第298章 ,蕭儀之死第587章 ,長公主產女第583章 ,年三十的夜晚很美好第774章 ,費玲瓏第475章 ,安排魯駙馬,發動第166章 ,嫁的丈夫好第552章 ,發動第41章 ,媒婆第171章 ,親事的原因第426章 ,謠言是這麼來的第540章 ,至於嘛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797章 ,聖旨下第591章 ,好孩子請客第592章 ,疫病真兇第587章 ,長公主產女第460章 ,龍書慧定親第765章 ,文三姑娘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256章 ,袁訓揍龍大第686章 ,一個桃子引出的事情第117章 ,難比?第487章 ,蕭戰來幫忙第194章 ,寶珠有孕第663章 ,又一對父女相見第174章 ,唯一的弟弟第91章 ,情戀不虧心第803章 ,寶倌擔起大責任第428章 ,處罰皇后第284章 ,審案忽變第159章 ,今天是遇情敵的日子第641章 ,人人有份兒第425章 ,符的風波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278章 ,確是男胎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835章 ,皇帝出遊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503章 ,賽龍舟第651章 ,私密好地方共享第831章 ,成親的原因一堆堆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633章 ,不耽誤你們母女第422章 ,燒餅是債第676章 ,學菜第566章 ,黃躍的心思第601章 ,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229章 ,親情是要有的第112章 ,東窗第763章 ,父子談心第648章 ,哎呀呀的抱怨第494章 ,加壽撮合帝與後第591章 ,好孩子請客第510章 , 不把皇后放在眼裡第400章 ,一瞬間能平怨恨第458章 ,大度讓搶第504章 ,沈沐麟拜先生第410章 ,支招兒第532章 ,龍氏威武,小王爺難纏第444章 ,特大黑鍋柳至背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620章 ,齊王沾染的孩子氣第533章 ,進家是歡樂的第407章 ,讓篡改的信箋第47章 ,母子對話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705章 ,離開第259章 ,關安的來歷第429章 ,只因爲當爹的不放心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524章 ,風生水起第80章 ,誰最好第400章 ,一瞬間能平怨恨第229章 ,親情是要有的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617章 ,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196章 ,有心解嫌隙第203章 ,認栽的人第771章 ,一對大學士過招第494章 ,加壽撮合帝與後第104章 ,吐露第22章 ,虛僞第73章 ,相看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60章 ,難得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