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隱瞞太后

日光、海風,漁村外送行的人,讓人莫明起了肅穆,不敢小瞧這些腿上還有泥,衣着也襤褸的村民。

袁訓從來在這方面有人緣,帶頭在馬上喝一聲:“還禮!”鬆開馬繮,由着馬自己行走,侯爺蒼松似筆直身子,把雙手拱起。

蔣德、天豹、萬大同等紛紛效仿。知道自己在這一行裡算最沒有身份的文章老侯兄弟,更是聞聲就抱拳,又檢視自家的家人有沒有同樣的舉動。

老侯也教韓正經:“這個就是拱手爲禮。”跟元皓一樣,韓正經是姨丈的忠實跟隨者,他也拱起小小的拳頭,看上去很是可愛。

太子亦這樣,殿下覺得唯有這樣的動作,才能當得起昨夜那海般澄淨的質樸。二位老王也這樣,老王的隨從也這樣。孩子們,執瑜執璞蕭戰哪能拋下岳父,也這樣。

小六板着臉,拿出教訓的語氣對蘇似玉:“你要跟我好好的做。”蘇似玉給他一個白眼兒。

小紅把左手放到右拳頭上面,又把右手放到左拳頭上面,疑惑地推敲:“是這樣?還是這樣?”

元皓則是哭了。

“二蛋子,你要好好看書,你要中舉才能到京裡找我玩,才能繼續跟我玩。”

加壽和香姐兒抱着表弟胖身子,不讓他探出胖腦袋,就有掉下車的可能。

面對肅然的還禮,村民們紛紛跪下。二蛋子就成站着的那個,大聲道:“好,我一定去找你玩!對了,謝謝昨天送的東西,我娘說謝謝你,我奶奶說謝謝小爺,她頭一回吃到牛肉,我奶奶快六十了。”

“不謝不謝,”元皓擺手,車漸遠行。

大牛六妞兒等孩子叫着:“謝謝謝謝。”嗓音裡都有了哽咽。

“嗚嗚嗚……”看不到孩子們的地方,元皓也哭得很兇。蕭戰表哥前來勸解,不過這表哥從來不是正常法子。

wWW •TTKΛN •¢○

鄙夷道:“看你沒出息的勁兒,我敢保證,馬上他們就忘記你。”

元皓擡起淚眼怒目,好一張花貓臉兒。蕭戰對着不由得好笑,更過分的做個張牙舞爪的姿勢:“等下他們見到個小螃蟹,小指甲這麼大的,也就把你給忘記。就你還在哭,讓你一個人哭去。”

“打暈!送回京去!”元皓終於不哭,憤怒地舉起胖拳頭。

蕭戰縮腦袋離開:“好吧,當我勸錯你。”

“哈哈哈……”孩子們笑了起來。元皓讓感染,忘記繼續哭,扁一扁嘴兒。

過上一會兒,元皓也就不再哭,但小面容怏怏的沒有神采。加福心疼表弟,下馬到他坐的車上說故事。韓正經也來,小紅也來,伴着元皓,想法子哄着他開心。到下半天的時候,元皓也肯唱起兒歌,看小模樣是離別心情快要度過去。

鎮南老王暗暗放下心。

這一回聽白卜安排,不是回他的軍營,而是在傍晚以前到一處海灘,晚霞映出十艘大戰船在海水中。淺水裡,小舢板在水中搖晃,爲首的一個人長腿細腰,氣勢飛揚。

稱心對着他跑過去,甜甜的嗓音在風中亦是飛揚:“爹爹,你也跟我們一道兒嗎?”跑不到兩步,又回頭:“如意快來,我家爹爹跟我們一起玩,你家爹爹也就要來了呢。”

原來這個人卻是連淵。

自從孩子們遇上連淵,稱心時常和如意說這句話:“你家爹爹就要來了。”而在狂喜之下,把“父親”這稱呼不要,直稱在婆家聽習慣,她沒事兒也說的“爹爹”。

如意跟着跑上去。

連淵蹲身,把兩個小姑娘摟到手臂上,原地轉上幾圈,再停下來對女兒和如意笑出一嘴白牙:“你們兩個乖乖又生得好了好些,我陪你們幾天可好不好?”

“好!”稱心如意答應。

“好!”執瑜執璞跟上來大笑。

“呔!”蕭戰大喝:“你會疊被鋪牀嗎?你會掃地擦牆嗎?你會當魚餌跳到水裡釣大凶魚嗎?會就帶上你,不會免談!”

“戰哥兒你又胡說!”稱心如意嘟嘴兒:“纔不會去釣大凶魚。”

“咄!閉上嘴別說話。”執瑜執璞知道蕭戰開玩笑,他們佯裝惱怒。

禇大路帶馬,從蕭戰身邊走過,陰陽怪氣地道:“小王爺你會疊被鋪牀嗎?你會掃地擦牆嗎?我們怎麼肯帶上你的,天吶!”

“天吶!”小紅學話,對這小王爺瞅瞅,出京對他的好感,在他昨天親完胖小王爺,不給別人留地方的時候下去三分。見他要拿稱心姑娘的父親當魚餌,這又下去三分。這對小夫妻,一齊給蕭戰大白眼兒。

蕭戰的抗議當然無效,大家一起下馬,馬車和馬交由萬大同關安帶幾個家人趕走,餘下的人登小舢板,再上大船,夕陽中揚起風帆,對着海中去。

萬大同關安就不能跟去,但他們出來算是差使,並不能隨意的玩。小紅早得到解釋,沒有多說,只對自家爹爹擺擺小手,說聲小紅打大魚給關叔父和爹爹吃。

萬大同只看一眼這小身影在通紅夕陽前面隨海風而去,就比自己玩還要喜歡。把這一行的安全負責好,讓帶着自己妻女玩耍的侯爺夫妻放心,更是萬大同的用心和用意。而關安則大笑對跟來的小子們道:“咱們玩也玩了,玩得不錯。當差的時候,就要好好當差。”

小子們紛紛道:“不消你說,關爺,咱們走,安排前程去。”

一行人馬帶着車隊,在夕陽中離開,也有說有笑。

很快,他們消失在到來的黑暗中。而海船鼓起風帆,彷彿目的的是即將升起的月兒。

……

京裡也還沒有冷,只晚上秋風有寂寥。掌珠是不會有,她到晚上怔怔的,想的全是兒子和帶兒子出門兒的公公和二叔,她是一片的思念和盼望。

有時候她問韓世拓:“你說出門兒有一個月不止,可以回來了吧?”韓世拓就笑話她:“一個月算什麼?出門的事情,還在路上走呢。”

掌珠思忖道:“當年隨祖母進京,路上可沒走這麼久,或者,不過這麼久?”家務事多,她已記不起。

韓世拓微笑:“祖母有姑祖父派的家人料理,上船就走,跟正經這尋人的不一樣。”

掌珠也就丟下,說些只怕尋不到的話。韓世拓卻想兒子尋得到袁家,因爲他有來自小二處的消息,據說忠毅侯一行在外面路上當了什麼差使。小二請他吃海魚的時候說出來,話不會盡吐,韓世拓也只知道小二大人嘴裡的“袁兄”,又有能幹事情出來。

小二指的是半邊衙門,有檻聯是皇帝命他題寫,小二又收到岳父趙夫子的信,對內幕知道的比別人多。

韓世拓就潛意識裡希冀兒子跟上,學一學也是好的。

掌珠跟他想的不一樣,夫妻小小爭執幾句,但又想到自老侯上路,只來一封信,現下他們在哪裡都不知道。不管是韓世拓的意思,多尋幾天。還是掌珠的掛念,找不到就趕緊回來吧。都沒有辦法通知到老侯他們,見夜深下來,夫妻挽手去睡,不爭也罷。

因爲頭天晚上思念加深,第二天掌珠面有疲倦。婆婆老侯夫人問她:“去睡一睡吧。”掌珠強打精神還不肯去睡。婆媳正說着,見外面進來守門家人,面容茫然不知所措。

掌珠管家是嚴的,先氣不打一處來,喝問他:“這是什麼精神?昨天晚上當賊去沒睡不成?”

守門家人讓從夢裡驚醒一般,見侯夫人怒了,小心回話:“不是我沒精神,是這件事兒真奇怪。宮裡來人宣侯夫人見駕,公公在門上等待,請問夫人該怎麼招待的好?”

婆媳一起懵住,掌珠醒神得最早,心裡一陣的慌。想從來福禍不單行,韓世拓近日回家裡來說阮二大人聖眷好,但四妹夫是免官離京,掌珠常憂在心。宮裡來人,雖說可能是好事情,但家中頂着福王餘孽名頭兒,誰又敢保證不是壞事情?

掌珠穩穩心神,竭力讓自己鎮定下來,自己親自來見。

太監服色不低,並不是耀武揚威,而是陪笑欠身:“太后宣侯夫人即刻進宮,不可耽誤。”

掌珠就存了一絲僥倖,塞銀子給太監,進來先見婆婆:“門上的人說不清楚,原來這公公是太后宮裡的。前天我去看祖母,祖母說袁國夫人時常去看太后,竟然是國夫人聖眷還好。太后叫,想來無事,我去看看。”

老侯夫人在沒有聽到信的時候,嚇得含一包子眼淚。聽過掌珠的話,心頭稍定。太后只宣掌珠,就吩咐掌珠換了衣裳,太監候在門上,見出來,陪着掌珠馬車進宮。

掌珠在車裡想的怎麼肅穆,怎麼回話,怎麼聽太后口風,在進到太后宮中後,站在殿外候旨進見的時候,讓裡面大笑聲打破。

“呵呵……”怎麼聽,這裡面也不是將有發作自己家的話要出來。

一個宮女走出來:“文章侯夫人請隨我來。”掌珠陪笑跟上,袖中準備的有銀包,但見到殿中人多,不方便只給一個人,就先收着,預備出來的時候,這宮女迎的,她難道不送嗎?等送的時候再給她表表謝意。

轉過大紅寶石鑲成的牡丹花開紫檀屏風,雖然掌珠依禮低着頭,但太后和她身邊的人還是瞄了瞄。

並排兩個寶座上,坐着太上皇和太后。在太上皇的下首,坐着一個神色極年青,但眸光顯睿智的男人。他內涵應該是中年,但保養的好,乍一看要認他是青年人。

掌珠不由得一哆嗦,她沒有想到皇上也在這裡,也顧不上去想京裡謠言太后皇帝母子不和,因爲掌珠從韓世拓嘴裡,韓世拓從小二嘴裡聽說,太后與皇帝的關係有所緩和。見到皇帝在,好在掌珠膽子極大,不但沒有就此收回眼光,反而飛快把餘下的人看在眼中。

她看到瑞慶長公主,袁國夫人,陳留郡王妃,祖母老太太。掌珠頓時安心,又看到寶珠的親家,連家老夫人和夫人婆媳,蘇先夫人,尚家婆媳,表弟阮英明的夫人,還有梁山老王妃離太后最近,張大學士夫人也在這裡,一個一個春風滿面。

掌珠都認得,有的是她的親戚,有的是寶珠親戚,有的會過。因此心頭更寬,把面龐低下又低,恭恭敬敬走上來準備行禮,不知是誰先一聲笑:“這下子齊全了,可以把信給她了。”

有人說:“快打開包兒分東西吧,”是瑞慶長公主的聲氣兒。

太后樂了:“看把你急的。”

太上皇附合女兒:“不是她一個人急,是我也急。偏是你說的,人到齊了,信給完了,才許分東西。我們就全等着,能不急嗎?”

他們說話的功夫,掌珠行過禮,太后讓平身,取出一封信給掌珠,對她笑容可掬:“這是你的,你們家那個卻厲害,是怎生追上的?所以不把信直接送給你,得你進宮來對我們說一說。”

信封上的字掌珠認得,對太后陪笑回道:“這信是我公公來的。”太后笑道:“快看裡面的,我們等着呢。”掌珠就往四面陪笑看一看,還真是的,在這裡的人包括皇上都盯着自己手中信件。

掌珠不敢怠慢,抽出信飛快看幾句,巨大的喜悅狂風暴雨般擊中她,致使掌珠後退了一步,也不管見駕笑容有分寸,笑出一團花團錦簇:“回太后,我的兒子,他找到哥哥姐姐了。”

殿室中人人有了笑聲,太后笑道:“這個我知道,但是還寫了什麼,有能對我們說說的,我們都等着聽呢。”

掌珠沒有多想你們沒有收到信嗎?往下面看。越看她面上笑容越深,但到最後,飛紅了面容,把信呈到祖母安老太太面前:“請祖母回給太后,有字兒我不認得。”

安老太太取笑她一句:“換成那個才女兒來,就不說這話。”太后就問:“哪一個是才女?”安老太太起身回話:“就是我第三個孫女兒,增喜的娘,她打小兒只看書,長大都叫她是個才女兒。”

太后命她坐下:“你上了年紀,咱們自在的說話吧。”又道:“增喜是個好模樣兒。”安老太太藉機又道:“在您面前的這個,我這大孫女兒,是添喜的娘。”

太后對掌珠點頭:“添喜,也是個好模樣兒。”

伶俐的掌珠,有幾分手足無措,雖然跪下謝恩沒有差錯,但如果有人細心的看她,掌珠的一舉一動都失去剛纔的機靈。

掌珠已經不再擔心宮中來人是禍事,而是沉浸在祖母一片關愛中。

祖母老太太對着太后百般的舉薦自己,雖然沒有過多爲自己粉飾,但想讓自己入太后青眼的意思全在裡面。這未免讓掌珠殺伐果斷的心繫上點點慈愛的絲線,在祖母的心意裡不願意走出來。

接下來,也並不再需要掌珠式的伶俐,而是由安老太太把信呈給袁國夫人,又由袁國夫人把韓家老侯的信念給太后和在這裡的女眷聽。

“……萬幸,尋到忠毅侯。萬幸,正經在學業上又可以有引路人。萬幸,有鎮南王小世子不吝賜教,時常的教導正經。萬幸,近來有一件差使,鎮南王小世子領路在前,正經跟隨其後,小小的年紀居然學會辦差,這是我韓家之幸,也是蒙太后之恩德,蒙皇上之恩德,蒙皇后之恩德……”

掌珠哪裡是不認得字呢,她是看完信後,見公公溢美之詞氾濫,故意說自己有不認得的字,請祖母看。

祖母是掌珠的至親,又是侯府小姐出身,她認字只能比掌珠多,掌珠把信呈給祖母在情在理。祖母年高,早就眼神兒不濟,掌珠知道,她肯定會把信請袁夫人代看。

要說袁夫人這個人太好不過,認識她的人都知道。袁夫人見信上全是好聽的,肯定會當衆念出來。給太上皇聽,給太后聽,給皇上聽。韓世拓必然多幾分聖眷,也不辜負文章老侯寫這麼多動聽的話。

文章老侯他爲什麼寫這麼多動聽的話呢?他是發自於內心。

找到袁訓以後,見忠毅侯夫妻客氣,不怪他私自尋來。見孩子們對正經很好,不怪他私自尋來。孩子們時常給太后寫信,老侯看在眼睛裡,信上就把太上皇太后和皇上甚至皇后一通的感謝。

元皓小王爺跟韓正經是個玩伴,更是信裡離不開要感謝的人。

信裡還有對妻子和母親說的話,但袁夫人跳過不念,又唸了一段韓正經的話,聽得掌珠瞪直眼睛。跟剛纔看信一樣,掌珠對兒子敢去當差還是震驚。

但信念完,太上皇先快活了,對皇上道:“看看不假,這封封信裡都說元皓會當差,元皓會喊你這官這麼壞,元皓的舅舅不知道。”

皇帝含笑。

太后也快活了:“我的元皓最長臉面,我的元皓才四歲,他都知道什麼官兒不好,什麼官兒好了。”這信裡奉承袁家,奉承元皓,太后面上光彩萬分。

皇帝含笑。

這種時候,是不能少瑞慶長公主。

元皓上一回送大魚來,長公主揣摩揣摩,元皓打不上來這魚,她怕丈夫鎮南王對兒子離京猶有不快,還不敢大吹特吹。但在今天,可以吹了不是?

長公主眉飛色舞:“想把元皓拋下來啊,這是萬萬不能!不帶上我的元皓,還能當這差嗎?萬萬不能。”

餘下的人一通的奉承,她們都是進宮來取自家人的信,見封封信裡誇讚鎮南王小王爺打砸衙門,袁訓更是描述細緻:“元皓大喊,你這壞官兒當的差,我京裡舅舅不知道!不算!……”

一大把金子都往元皓小王爺臉上貼,皇帝又對太上皇說過半邊衙門,頗有得意之色。但當時求匾額的公文急,這信是後面到來。這就真相大白,原來這半邊衙門的趣事情,是元皓當的差。

元皓只鬧了公堂,但他和韓正經是頭一個出馬的人,也要算在元皓頭上。要問元皓砸了衙門沒有,他還是動了小拳腳的,是好玩的,元皓全摻和,跟他的母親長公主不愧是一對母子。

信有韓家的,一要讓韓家來人取信,二是太后宮中這大樂特樂的人也想聽聽韓家的信上是怎麼描述,這就有了掌珠進宮,在太后面前露個臉兒。

在衆人的歡笑聲裡,掌珠深刻明白公公在信裡說太后恩德的話,果然,袁家的一切由太后而來。如果沒有太后,袁訓也成材,但事實上有太后,這是事實不可抹殺。

而袁家又帶契了親戚們。

掌珠深深的拜下去,深深的再次拜謝太上皇太后和在這裡還沒有走的皇帝。

皇帝問道:“再沒有信了嗎?”

“還有一個匣子。”太后讓取出來放在膝上,不過半尺見方。沒打開,先取笑皇帝:“你還不走,不就想分東西。”大家都笑,皇帝也笑了,盯着匣子虎視眈眈般:“這裡不像有魚。”

“元皓要當差,這幾天沒功夫打大魚。”太后笑吟吟,把匣子打開,取出一把珍珠,這裡還有一封信。

皇帝心頭一跳,太后把信打開來,請太上皇先看。太上皇念道:“……似玉會潛水,跟人學着下海得了一個大珠貝,最大的珍珠就是似玉呈獻。元皓也要有珍珠呈獻,但海底不敢讓他去。爹爹有法子,讓白卜將軍會水的士兵下海潛得大珠貝,放在淺水裡給元皓撿,所以這餘下的珍珠,全是元皓一個人的功勞。”

最後道:“這信是瑜哥來的。”

皇帝暗暗放心,同時浮上好笑。見妹妹還在笑得合不攏嘴,皇帝打趣了她:“要說這事情是元皓乾的,我信。”長公主不樂意:“元皓會耍無賴,也會當差。”皇帝笑上一聲:“原來這是耍無賴。”長公主還要回他,偏殿裡一聲大哭出來,隨後一、二、三,大哭聲此起彼伏。

宮女們來回話。

“多喜郡主醒了,”

“加喜姑娘醒了,”

“增喜姑娘醒了,”

“添喜姑娘醒了,”

太上皇走在最前面,這裡面有他的多喜。太后讓簇擁着,女眷們往偏殿去看孩子,皇帝藉機辭出。掌珠呆若木雞滯在最後,安老太太瞪她一眼:“你還不來看你女兒,”

掌珠扶住她,小聲地道:“祖母,你把增喜添喜又帶來了,不怕太后不高興嗎?”

安老太太對她沒好氣,悄聲道:“怕什麼!你就沒看出來,正經哪能離開哥哥姐姐們,添喜也離不開加喜,你呀,別又犯小性兒,只想比別人強。多喜郡主、加喜、增喜和添喜,她們四個名字差不多,應該一處玩耍。”

在這裡放低嗓音,對掌珠道:“這話先別說出去。”

掌珠沒犯小性兒,是小聲的奉承她:“祖母,您可太偏心增喜和添喜了。”老太太心裡喜歡,卻哼一聲:“我本來就偏心,不要你提!”

偏殿裡,四個小木牀擺在一起,四個小姑娘,多喜正月初一生,大四個月,餘下的三個四月裡生。正一個比着一個,哭的撕心裂肺。四個小臉兒在一處,可以讓見到的人心疼到極點。

太上皇抱起多喜,太后抱起加喜,袁夫人抱起增喜,老太太抱起添喜,一起鬨着她們:“好了好了,別哭了。”

……

皇帝回到御書房,喝一碗茶籲一口長氣。文章侯府的信裡這萬幸那萬幸的,對皇帝來說,他慶幸別的信裡沒有提及行刺加壽的事情,不枉他手邊有事情,還在太后宮裡呆上半天。爲來爲去,就爲擔心孩子們寫信告訴太后。

御案上跟他出去以前一樣,還擺着袁訓的信件。皇帝拿在手上又看一遍,前三分之一除請安以外,就是說元皓的“功績”,皇帝認爲表弟阿諛奉承,借誇獎元皓讓自己喜悅,方便他說下面的話。這三分之一,不用再看。

中間三分之一,是說路上風土人情,官員政績,皇帝愛看。

最後三分之一,讓皇帝擰起眉頭。表弟用他的生花探花筆,把刺客事件說得兇險無比,把他的加壽處境說得可憐無比,把他的憤怒表達得哀怨無比。

如果不是還有幾句寫着:“孩子們信件臣已檢查,不許他們讓太后擔憂。但孩子們從元皓開始,都各有長進。恐怕會有夾帶黃家的話在內。懇請皇上嚴防太后憂愁。”皇帝會把袁訓罵上幾句。

但滿意於這提醒,皇帝暫時放過袁訓的生花探花筆。心思用在思慮這忽然出來的事情上。

先不說刺客的事情要暗查,不驚動當事人。再來說太子也在外面,也會遇到危險,這事情就不能大肆張揚。還有老太后,她雖然在太子納妾的事情上從沒有說過什麼,但她對愛說加福不納妾的蕭戰,和上金殿的念姐兒疼愛得一如既往,表明加壽真的干涉太子納妾,太后一樣不會說話。

太后這兩個不說話,建立在和諧的時候。

如果讓太后知道黃家買兇殺她養大的加壽,老太后一怒之下也不許太子納妾的話,皇帝想想誰能擋得回去這話呢?

反正皇帝自知擋不了。

這與太后上了年紀,老人犯起糊塗固執起來沒藥救有關。一不小心,皇帝就成不孝敬,所以黃家的事情在沒有查清楚以前,不讓太后知道爲上策。

在查出與黃家有關,也要換個罪名處置。免得驚嚇太后。

查黃家,就得有個得力的人,嘴又緊,辦事又強……

“回皇上,周鎮捕快柳至現與宮門候旨。”

說曹操曹操到,柳至是皇帝宣來的。雖然皇帝聽到他的名字,還是歪歪嘴角,面容也冰冷下去,但還是要見他:“宣。”

……

柳至一路進來,總會遇到幾個官員。大家對他點頭就過去,都沒有奇怪的神色。

都知道這國舅不可能長久的當捕快,也一直有人猜測柳至什麼時候官復原職。見到他進宮,官員們的心反生安定。等待一件事塵埃落地的焦急並不好受,這下子可以放下來。他們在柳至的背後,互相擠着眼睛笑着,去辦各自的公事。

柳至神色不變,在定親這事情上一直相當的沉穩。跪到皇帝面前,也肅穆的跟顯赫時沒有區別。

他沒有怨言,也沒有讓皇帝召見的驚喜,更沒有試圖利用這次召見而打動皇帝的想法。

在他面上表露出來的,只是從沒有改變過的恭敬。

皇帝卻是面色變一變,又變一變。想想另一個混帳如今遊山玩水,這一個混帳天天在城外破案。要說兩個混帳都氣到他,但對面前這個混帳的發落,雖然不能讓皇帝解氣,就他能力來說,有些過了。

“朕有事情要用你,你的閒日子這就結束吧。”皇帝的口吻,好似把柳至攆出京的不是他。

柳至對自己遭遇沒有埋怨,卻不能平白的擔新罪名。回道:“多謝皇上,那臣手上的事情要交卸出去?”

“朕聽說你幾個月裡,破一堆雞毛蒜皮的案子,這算事情?”皇帝固執已見,一定要道:“你閒到現在,日子過得不錯!”

柳至申訴無效,但好歹算申訴下自己沒閒過。這就無話可回,等着皇帝吩咐下來。

“啪!”

皇帝摔下一張紙箋,皮笑肉不笑:“跟你一樣混帳人的信!”

柳至沒看以前,就知道是袁訓所寫。不然還有誰當得起皇上嘴裡這跟自己一樣的混帳。

信是袁訓信中的一張,有些接前言和後語的地方,但主要是說刺客出現。

柳至擰擰眉頭,這刺客也太大膽了。

“你破得了嗎?”皇帝又鄙夷他。

“回皇上,臣一定公正辦案。”

“別爲了一混帳冤枉好人!這案子我交給你,但你仔細!”皇帝嗓音還是寒意滿滿。

柳至對自己這待遇很是習慣,這也表示皇上還在生氣。但有差使就是好事情,柳至謝恩辭了出來。

到晚上,原本對柳至進宮充滿期望的官員們,又一次陷入失望:“沒恢復官職嗎?還是捕快?”

“那叫他去說什麼呢?”認爲這裡有內幕的人,也有不少。

……

皇帝就寢前卻安下心,認爲他把案子交給混帳之一去辦。表弟混帳可以放心,不會趁自己防不住的時候,往太后面前去搬弄。

還有比交給柳至更讓表弟放心的嗎?

……

散發暈紅燭光的蠟燭,固定在鐵簽上面,鐵籤,又固定在船板上。這裡不是陸地上的房間,而是白卜提供的大船上,在船艙裡。

這一帶水流穩,大船也穩。燭光沒有太多的搖晃,均勻的平鋪在地面的蔬菜上面。

紅棗,泡起來。

百合,泡起來。

細米,泡起來。

明早要用的小菜,能取出來,都放在碟子裡,點兵似的整整齊齊。

稱心走來走去的檢視,連淵陪着女兒在這裡,尋把椅子坐下。看着她不時吩咐再備些菜,是明天用得到的,她的利落,帶出父親的自豪。

說話的間隙裡,稱心也沒有忘記父親。小跑過來,送上她光潔如鮮花的額頭。

總會快快樂樂地道:“元皓就是這樣的。”

孩子們你學我,我學你,稱心也學會。

連淵就親上一親,看着女兒再次去檢視明天一早要用的餐具。半夜裡各人房中可能要添換的茶水。

固定在船板上的,是鐵竈。裡面還有微弱的火星,鍋裡悶着東西。但火星不多,鍋裡的東西會慢慢變溫。

“是時候了,”稱心說着,對船艙外面看上。沒一會兒,加壽帶着元皓過來。

“元皓餓了。”元皓來吃加餐。

稱心笑盈盈:“給你溫的差不多,但是請坐下,等我再嘗一嘗才能給你吃。”

在這裡侍候的人取出來,稱心用小調羹嘗上一口,說聲可以了。把這碗單獨給元皓準備,對他胃口,適合小孩子吃的東西送給加壽。

袁家的孩子們都早早自己學吃東西,元皓也不例外。在加壽的照看下吃完。稱心笑眯眯:“別走,吃了就得擦牙。”看得出來元皓不太情願,但加壽和稱心看着,一個給他擦牙,一個給他洗手臉,元皓還是樂了,乖乖的讓侍候乾淨,對稱心笑嘻嘻說謝謝,讓加壽帶去睡覺。

稱心對父親笑道:“現在就只有正經的夜宵,戰哥兒這會兒不要,是不要了。祖父們今晚沒用酒,這會兒不要,也不要了。但是爹爹,你真的不吃嗎?今天晚上廚房我當值,爹爹又陪着我當值,給你弄點兒吃的吧?”

“我要陪我的好女兒,吃東西沒有陪你好。”連淵和女兒半開玩笑,半是認真。

稱心笑靨如花:“今天晚上我也陪爹爹,加福和如意去睡了,如意說我不在也行。”

對着竈上又看看,稱心道:“但是,先得把正經的送過去。”湊到父親耳朵邊上,說一說悄悄話:“韓家祖父太客氣,總是不好意思主動來要,其實看到正經瘦了,婆婆發話,要他養回來才行。”

連淵適時說女兒:“那你得聽婆婆的,還要當個好嫂嫂。”

“是啊是啊,爹爹等我一會兒,我就回來。”稱心讓她的奶媽收拾小食盒,稱心提着,奶媽跟上,往文章老侯的船艙走去。

甲板上的風,吹得稱心衣裳倒裹在身上。連淵怕女兒摔倒,跟過去扯起她的小手。

父女相視一笑,一起來敲文章老侯的船艙。

“正經正經,你的夜宵送來了。”

文章老侯和二老爺還沒有睡,慌忙打開艙門,不管不顧的,對着連淵父女和奶媽就是幾個大揖。

老侯堆笑:“我說頭一晚上船,大家休息的好。不想又給正經備下來了。”

韓正經是個老實孩子,坐在被窩裡揭祖父的短兒:“我提醒祖父我還有夜宵沒吃,祖父說難爲情去取。”

老侯和二老爺嘿嘿笑着:“天天爲你備上,可不是難爲情取。”連淵也跟着笑一笑。

稱心把食盒交到老侯手上,認真的叮嚀:“吃完要擦牙,要全吃完。正經可不能再瘦下去,公公婆婆大姐二妹三妹瑜哥璞哥小六蘇似玉我和如意都擔心呢。”

文章老侯兄弟又眼圈兒微紅,接到手上,不管不顧又是幾個大揖,稱心難爲情上來,推一把連淵:“爹爹咱們回去吧,不然正經吃不好。”

“謝謝嫂嫂。”韓正經在被窩裡叫着。

“不用客氣,你要趕緊的胖起來。”稱心不認爲稱呼錯,蕭戰有時候也會用嫂嫂的稱呼,不過大多是戰哥到廚房裡討吃的時候。

父女們和奶媽回廚房,文章老侯關上艙門,把吃的送到孫子手邊。看一看,是小孩子吃的魚肉蒸蛋,聞一聞香氣撲鼻。

老兄弟每天幾誇又出來,二老爺笑道:“這備的多好不是。”文章老侯撫須感嘆:“從咱們到,沒有一天落下過啊。”

正說着,小調羹送到老侯嘴邊。韓正經高舉着:“祖父吃,祖父也瘦了。”

第二勺,又給了二祖父。後面的,大口大口的吃起來,是個點滴不剩。

文章老侯取水給孫子重新漱口,撫摸着他的腦袋:“你呀,你長大是個有出息的。”

“爲什麼呢?”韓正經問道。

“因爲你有很多的人關心,你也要關心別人,就註定你有出息。”

文章老侯說到這裡,手在二老爺身上輕拍拍,二老爺也在長兄手臂上輕拍拍。

老侯道:“二弟,睡吧,蓋好被子,別凍着。”

“大哥,你也是。”韓二老爺回答過,回到他的牀鋪上睡下。忍無可忍的,一串子眼淚流了下來。

------題外話------

抱抱仔的新會元,13402506親,感謝您的支持。

……

忽然發現春天就要來了哈,就要桃花李花開。

第368章 ,大婚驚變第533章 ,進家是歡樂的第27章 ,討好第460章 ,龍書慧定親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609章 ,哥哥姐姐聲援元皓第757章 ,念姐兒大婚第607章 ,小紅隨行第398章 ,袁訓出手第523章 ,太上皇訴情意第333章 ,東安舊事第19章 ,管家姑娘第29章 ,佈局第79章 ,討債鬼上門第743章 ,太子夫妻入藏第631章 ,太子的領悟第844章 ,金殿論罪名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1章 ,安府第502章 ,尚書當賊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315章 ,笨吶第780章 ,新年理舊話第194章 ,大家出錢過難關第469章 ,局中局第369章 ,蒼十七的煩惱第88章 ,還牙第236章 ,纏綿第248章 ,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127章 ,撞見第461章 ,梁山老王的奸滑第835章 ,皇帝出遊第87章 ,掩飾第426章 ,謠言是這麼來的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201章 ,相對炫富第105章 ,動聽情話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101章 ,願聘寶珠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474章 ,當年的錯和錯第187章 ,英姿少年認郡王第244章 ,說親事第347章 ,舊年仇恨第290章 ,寶珠你胖了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379章 ,翁婿某一回合第93章 ,表妹很多第377章 ,天真無邪的小王爺蕭戰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11章 ,出城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283章 ,寶珠也出手第33章 ,梅花有情,人有情?第116章 ,爲你!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775章 ,自驚自亂第807章 ,胖兄弟再次從軍去第189章 ,寶珠祠堂拜祭第446章 ,加壽金殿打人第94章 ,神采第130章 ,好!第385章 ,倒運的歐陽家第801章 ,元皓勸和第12章 ,餘公子第744章 ,慈悲的太子妃第790章 ,胖兄弟從軍去第324章 ,裝成女人第735章 ,小黑子第774章 ,費玲瓏第171章 ,親事的原因第361章 ,謝氏的選擇第666章 ,恩旨第559章 ,鋪開鴛鴦被第99章 ,做紅包第465章 ,爲軍需蕭二費心機第303章 ,扼死狀元當狀元第88章 ,還牙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395章 ,教導加壽第25章 ,迴避第110章 ,明瞭第367章 ,加壽請客不要錢第224章 ,拿着令箭像雞毛第525章 ,禮佛第778章 ,賜婚文家第579章 ,蕭氏兄弟大婚第20章 ,非議第619章 ,皇帝不同,時世不同第29章 ,佈局第744章 ,慈悲的太子妃第211章 ,聖眷驚人的袁將軍第730章 ,看望老兵第690章 ,截殺齊王第794章 ,運道差的歐陽容第327章 ,找到袁訓第161章 ,我不謝你奈我何?第747章 ,爲加喜之爭第672章 ,元皓生日
第368章 ,大婚驚變第533章 ,進家是歡樂的第27章 ,討好第460章 ,龍書慧定親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609章 ,哥哥姐姐聲援元皓第757章 ,念姐兒大婚第607章 ,小紅隨行第398章 ,袁訓出手第523章 ,太上皇訴情意第333章 ,東安舊事第19章 ,管家姑娘第29章 ,佈局第79章 ,討債鬼上門第743章 ,太子夫妻入藏第631章 ,太子的領悟第844章 ,金殿論罪名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1章 ,安府第502章 ,尚書當賊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315章 ,笨吶第780章 ,新年理舊話第194章 ,大家出錢過難關第469章 ,局中局第369章 ,蒼十七的煩惱第88章 ,還牙第236章 ,纏綿第248章 ,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127章 ,撞見第461章 ,梁山老王的奸滑第835章 ,皇帝出遊第87章 ,掩飾第426章 ,謠言是這麼來的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201章 ,相對炫富第105章 ,動聽情話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101章 ,願聘寶珠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474章 ,當年的錯和錯第187章 ,英姿少年認郡王第244章 ,說親事第347章 ,舊年仇恨第290章 ,寶珠你胖了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379章 ,翁婿某一回合第93章 ,表妹很多第377章 ,天真無邪的小王爺蕭戰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11章 ,出城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283章 ,寶珠也出手第33章 ,梅花有情,人有情?第116章 ,爲你!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775章 ,自驚自亂第807章 ,胖兄弟再次從軍去第189章 ,寶珠祠堂拜祭第446章 ,加壽金殿打人第94章 ,神采第130章 ,好!第385章 ,倒運的歐陽家第801章 ,元皓勸和第12章 ,餘公子第744章 ,慈悲的太子妃第790章 ,胖兄弟從軍去第324章 ,裝成女人第735章 ,小黑子第774章 ,費玲瓏第171章 ,親事的原因第361章 ,謝氏的選擇第666章 ,恩旨第559章 ,鋪開鴛鴦被第99章 ,做紅包第465章 ,爲軍需蕭二費心機第303章 ,扼死狀元當狀元第88章 ,還牙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395章 ,教導加壽第25章 ,迴避第110章 ,明瞭第367章 ,加壽請客不要錢第224章 ,拿着令箭像雞毛第525章 ,禮佛第778章 ,賜婚文家第579章 ,蕭氏兄弟大婚第20章 ,非議第619章 ,皇帝不同,時世不同第29章 ,佈局第744章 ,慈悲的太子妃第211章 ,聖眷驚人的袁將軍第730章 ,看望老兵第690章 ,截殺齊王第794章 ,運道差的歐陽容第327章 ,找到袁訓第161章 ,我不謝你奈我何?第747章 ,爲加喜之爭第672章 ,元皓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