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驚天有波瀾的奏摺

蕭戰總和岳父拌嘴,但並不是不尊重。見袁訓進來,他本打算站起。站到一半,就聽見岳父說不要加福去管家,餘下一半就用跳的起來,活似要跟袁訓頂牛似的,小腦袋倔倔的,鼻子裡氣呼呼。

“偏去,明天就接走!”小王爺越嚷越大聲,索性大叫。

這小模樣擺着,讓見到的人不笑都難。袁訓哈哈笑着,在他腦袋上不輕不重一巴掌,佯怒道:“再跟我喊,我好好打你!”

蕭戰不敢再叫,往他的小椅子上一坐。這裡有許多加壽的小椅子,預備加壽不管家的時候坐。蕭戰佔一個,這就坐得方便,坐下就嘟囔:“不讓我接加福,不讓我接加福,”

加壽又給他一個大白眼兒,加壽坐得高,這白眼兒就居高臨下的灑蕭戰一身,加壽也嘟囔:“戰哥兒你回家去吧,去找加福玩,我要和爹爹坐着,你別在這裡。”

蕭戰眨巴着眼,斜在袁訓身上。怏怏地道:“我是跟着岳父來的,岳父什麼時候回去,我就什麼時候回去。”

袁訓一聽很奇怪,笑道:“你跟着我做什麼?”

蕭戰眼睛一亮:“岳父今天沒射箭吧?一早上我去看你,你有客人。半上午我去看你,你又有客人,再看,說你到太子哥哥這裡來,”在這裡臨場發揮,又大叫大嚷:“偏心眼兒,你偏心大姐,只來看她,我要把加福接我家去!”

袁訓笑個不停:“兩段話不一樣意思,你是怎麼接上的?”笑看着他:“你是想跟我學射箭呢,還是說我偏心大姐?”

“都有!”蕭戰昂着小腦袋:“教我射箭!我要接加福!”

袁訓笑罵:“跟你纏不清楚,老實坐着,我一會子回去帶你家去。”加壽嘟了嘴:“爹爹,我現在很會招待客人,就是最近沒客人,我要爹爹當我的客人,今天在這裡吃飯。”又攆蕭戰:“戰哥兒,家去吧。”

當大姐的壞心眼的扮鬼臉兒:“加福在找你玩呢。”

蕭戰嗤之以鼻:“纔不會!她和稱心如意跟岳母玩,”在這裡也壞壞的給加壽一個鬼臉兒:“你不告訴我,我們都不跟你玩!”把袁訓大手一扯,話就更不懷好意:“等會兒我們回家去,也不帶你!”

加壽扁扁嘴兒,蕭戰也扁扁嘴兒,袁訓把他們分開。讓蕭戰先坐好:“不能和大姐吵嘴,你也坐着當客人。”蕭戰得瑟,晃晃腦袋坐下。袁訓再看他的寶貝長女:“乖乖,你也不能和弟弟吵,你要客人,爹爹和他算兩個客人,這可好不好?”

“好!”加壽響亮的答應,再把小脖子一縮,笑眯眯:“父親是尊貴的客人,戰哥兒是不喜歡的客人。”

“哈哈哈…。”加壽扳回這局,笑得可開心。

蕭戰晃腦袋:“反正我是客人,快上茶倒水!”

加壽抿抿脣:“你不懂,尊貴的客人到了,要先上坐,但除去太上皇太后、皇上皇后,誰又能大過太子哥哥?這裡最尊貴的客人,坐這裡。”

跳下椅子,握着袁訓的手,把他送到最好的客位上面,繃緊小臉兒吩咐她的宮女太監:“客人的喜好我知道,爹爹愛清麗的地方,午飯擺在有桂花的地方,新送的菊花擺過去,給爹爹最好的酒,給爹爹最好的點心,給爹爹的熊掌要早早的蒸,爹爹喜歡菊花鍋子,”

在這裡加上一句:“母親也喜歡,”袁訓含笑看着,見加壽再吩咐:“加上高麗國進貢的參,加上……”

蕭戰大叫一聲:“太多了我記不住!”

加壽得了意:“讓你偷聽,活該!”

袁訓皺着眉頭笑:“這是小時候學來的話,進宮也有幾年,該丟了纔是。”正說着,外面有人回:“長公主殿下到。”

袁訓瞭然:“難怪,有殿下在,你丟不掉。”

加壽聽得懂,吃吃的笑着。瑞慶殿下進來,見到袁訓在有些意外,笑盈盈:“壞蛋哥哥,你來看加壽?”

袁訓起身,清清嗓子,板起臉:“殿下,”瑞慶殿下忙擺手:“我頭疼,你別念叨。”加壽笑眯眯:“爹爹,壞蛋姑姑不愛聽你說教。”

“咳咳,”袁訓讓口水嗆住,等他順過氣,見長公主和加壽“眉來眼去”,還有對話。長公主悄聲:“小壞蛋。”

加壽悄悄:“壞蛋姑姑,你昨天教我的,我今天全記住了。”

“小壞蛋!”

蕭戰是來“學”的,歪着個腦袋夾在中間左看右看,袁訓怕他跟着學,又見過女兒伶俐乖巧,公主陪着自己放心,拍拍蕭戰腦袋:“咱們走,你去書房等我會兒,我就帶你回去。”蕭戰小手拉開,比劃一下射箭,袁訓點點頭,對公主和加壽告辭,蕭戰跟後面,一起去書房。

太子很快叫請,還是袁訓單獨進去,見房中只有太子一個人。太子滿面笑容:“岳父,今早刑部報上來說文章侯世子倒警醒,昨天逛花街來着,還能想到拿反賊。”

這話袁訓是不會回的,袁訓回好似要金子往韓世拓臉上貼,柳至自然會回,如實的來說,這是實話。

文章侯世子韓世拓,在加壽成親以後,是太子的內親。但他是福王的親戚,太子又沒有和加壽成親,對他的稱呼不過這樣。

袁訓倒不隱瞞,微笑道:“他知會給我,不知道當時辦得對也不對。說受福王連累,聽到一個反字就不能容忍,我說忠心可嘉,勸他不要擔心。”

太子點一點頭,也就這樣。隨後讓袁訓把張豪等人帶進來,袁訓就勢退出,帶着蕭戰回家,不管他們說些什麼。

……

寶珠在自己房裡,膝下坐着三個小姑娘。

連稱心是長媳,坐在寶珠左側。尚如意坐在寶珠右側,加福坐在旁邊,三個人正玩帕子玩得好,小腦袋互相看着。

蕭戰先一步跳進來:“福姐兒我回來了。”原來他去太子府上以前,對加福早就說過。

加福笑靨如花,站起來卻叫:“爹爹,看我疊的花。”

蕭戰毫不介意,走到加福身邊看看,說一聲好看。再告訴她:“大姐是壞蛋,你知道嗎?”袁訓無奈:“這孩子,學話真快。”寶珠一猜便知:“公主在?”

“大小壞蛋又聚會呢。”袁訓對她低低說過,見兩個兒媳婦,連稱心尚如意,乖乖地站起,嫺熟的行了個禮,叫他:“公公。”

這是袁訓進京後就有的稱呼,有時候也叫父親,袁訓笑道:“起來吧,你們兩個是乖孩子,還坐下玩吧。”

說換衣裳,把寶珠叫進去。

寶珠剛幫他解開一個衣釦,袁訓低聲調侃:“搶權的來了,你怕不怕?”寶珠也取笑他:“心還是放在女兒身上吧,已經走了一個去太子府上,沒幾年,你老了,你的小女婿就要把加福早接走,你倒還敢笑話我?到時候一個女兒也不陪你,別來尋寶珠陪。”

袁訓微有悵然:“真的,再過幾年,老是說不上,一個一個的女兒們全去婆家,走三個換兩個媳婦進來,這虧吃大了。”

衣領讓寶珠搖晃幾下,寶珠道:“你確定香姐兒也走婆家?”

“確定。”袁訓回神。

寶珠嫣然:“小沈夫人聽說後,也想接小古怪去管家,我說算了吧,別嚇得轎子也不用,自己沿大街跑回來。小沈夫人告訴我,說小沈將軍說的,你們倆個人定的好主張,管保把兩個孩子擰過來,對我也說說吧?”

“說出來就不靈驗,橫豎用得到你,到時候一定告訴你。”袁訓說着,把衣裳換好,又興沖沖上來:“別管我們的小古怪,現在兒媳婦進門,和孩子們玩去。”

夫妻一同出來,剛到外間,就見丫頭來回:“書房裡關爺在二門等侯爺,說三長公主家魯駙馬來拜。”

袁訓抱怨:“我又沒當官,你也來找他也來找,正經的幫人,救人性命的事,我認下。這位又是什麼事情?”

“去吧,那林公孫不是愛往他家裡去,也許他有消息給你說。”寶珠推上一把,袁訓也不是不想去,就是遺憾。

蕭戰回來,是四個孩子在這裡。小古怪香姐兒最近古怪的更厲害,自己看花的時候多。執瑜執璞又愛瘋跑,稱心和如意不是不和他們玩,是從小兒就知道,以後嫁入袁大將軍家,當時袁訓還是大將軍,連家尚家把孫女兒往閨秀品格上教導,奔跑中不是摔跤就是弄髒衣裳,她們不肯,愛陪寶珠坐着。

只四個在,房裡童稚幼語也撐得滿滿,讓人不想離開。

寶珠喚上一聲:“孩子們,父親要去書房,快來送送。”

“好。”軟軟的小嗓音是女孩子們。

“好!”嘎蹦脆是蕭戰。

袁訓走出房門,見寶珠帶着幾個孩子們嫣然,怎麼看怎麼系的他步子遲遲,走幾步就回下頭,回下頭加福就叫他:“爹爹,等下記得回來。”

寶珠笑彎了腰:“寶貝兒,爹爹不記得回來,他能去哪裡?”

蕭戰一本正經:“岳母,岳父只要大姐,不要加福,也不要你。”幸好袁訓走遠,寶珠忍住笑,把孩子們帶回來,讓蕭戰不要亂說,帶着他們玩耍。

西風初起,房裡軟語噥噥。寶珠自覺得好享受,但不由自主心飛出去,陪着袁訓到書房。她也想知道魯駙馬爲什麼來,更盼着這件事早定下來。

爲那遠在大同的舅父老國公,寶珠知道袁訓其實睡不好,吃不香。也做好真的有人按朋黨來舉報,他沒有辦法的時候,真的打算對着太后去哭。

自然能有辦法想的時候,袁訓和寶珠竭盡全力。

…。

“侯爺,多日不見,近來可好?”駙馬魯豫說着,對袁訓露出豔羨。也有幾分不甘心:“我年青的時候比你俊,你俊的一枝紅杏出牆來,如今是壓倒無數海棠花。”

袁訓微笑:“這話裡有話,不過我再怎麼壓,也壓不過你這枝老海棠花。”袁訓心想我再新秀,你這花也是老駙馬,沒有什麼地方不如我。

魯豫輕嘆:“老了,不如你們年青人,能跟得上你們就不錯。”

袁訓莞爾,這個人和自己並不熟悉。雖然以前京中太子黨數年,是當差的時候多,和皇親們兜搭的少。不是辦案的時候,從不接觸。

見他來到就拿自己調侃,總有原因。

就道:“有話明說,哪裡做錯哪裡改,繞彎子我可就不明白。”

魯豫對着他打量,袁訓坦然任由他看。好一會兒,魯豫幽幽道:“小袁吶,別人都說你能當差會辦事,你比別人聰明。”

袁訓失笑:“起句驚聳,這要是做詩,後面必然是好詩句。”

“你文能中探花,武能當將軍,”

袁訓聳肩頭,再笑評:“這兩句平平,是別人咀嚼得都沒滋味的話。”

“別看你現在閒在家裡,你是不愁官職的人。”

袁訓愕然,有一會兒沒轉明白。駙馬爺還能愁官職嗎?往自己面前說這些話,他難道嫌棄官職不好?

和公主一成親,他就是駙馬都尉。駙馬都尉不是實官,但沾公主的光,應該也放過實缺。袁訓對魯豫上門都懵懂,以前沒辦過的差,對他的算糊塗。

最近上門的像都不是好相與,袁訓早就靜下的心更沉一層,耐心的尋思他的來意。而魯豫接着說下去。

“在你這樣的年紀時,我也有抱負。但沒一件能辦成。後來尚公主,不怕你笑話,駙馬都尉不是實缺,我覺得這一輩子就沒做過正經事情。”

袁訓啼笑皆非在心裡,尚主還是正經事情嗎?

魯豫露出羨慕:“像你小袁,什麼石頭城,什麼跟什麼城,”

袁訓顧不上糾正他,忙打斷:“那是小王爺調度有方,衆家兄弟們在,不然就我一個人,我辦不成。”

“那功勞怎麼跑你頭上的?”魯豫裝作無心的問。

袁訓對他一笑:“擡愛唄。”

魯豫不是爲計較他的戰功來的,見袁訓不說,就轉開話題。繼續回到他剛纔說的:“所以我羨慕你,你總有人擡愛!我呢,我總想辦幾件事情,等老了走不動回想回想,也就值。”

袁訓再犯嘀咕,尚主你還不值嗎?袁訓心裡一樂,我有寶珠,我覺得這就很值。正亂想着,魯豫道:“好容易我想辦件事情,也找到機會,讓你小袁搶了去。”

“啊?”袁訓詫異:“這從哪裡說起?”

“往太子面前送人,不是你嗎?”魯豫反問。

袁訓哦上一聲,認真把魯豫看上幾眼。

張豪、婁修等人在京裡鑽營,凡是權貴門都登。皇親在皇帝面前分三六九等,但在外官眼裡,都鍍金菩薩似的金碧輝煌。

袁訓一開始沒看出魯豫來意,是所有公主門上都有人去。

公主們中最有權勢的是瑞慶長公主殿下,她是皇帝的胞妹,但瑞慶殿下和鎮南王世子不予理會,就造成別的公主府上人跑得更勤快,還有百官們中有權勢的也有這樣事情,並不顯三長公主門上更突出。

不是魯豫說出來,袁訓還真沒料到。再結合魯豫自己說出來的,他總想辦件事情。事情也就很簡單的讓袁訓想明白。

林公孫……

柳至說他到刑部的時候,林公孫就是這樣……

林公孫敢誘惑別人,誰在後面爲他撐腰……這位駙馬當然沒這樣的能耐,只能是另有其人。

很快,袁訓眯眯眼,帶笑反問:“不往殿下面前送,可往誰的面前送?”

魯豫微變面色,像在掩飾什麼。袁訓並不揭破,也不想聽他支支吾吾,再道:“皇上避暑,又爲郡王們大動肝火,這件事先呈給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覺得可以行,再呈給皇上,也免得皇上總是生氣不是?”

在聽到“皇上避暑”,魯豫明顯鬆一口氣。等袁訓說完,附合道:“是是,還是少爲這事打攪皇上的好。”

袁訓含笑:“所以他們來找我,我帶去見太子,也沒錯不是?”

魯豫表情更輕鬆,笑容加深:“我不是說你錯,今天來呢,其實是和你商議。”袁訓擺出一臉的誠懇:“請說,只要我能幫得上。”

“依你看,郡王們的事情算不算大事?”魯豫面有認真。

“這不是大事,還有什麼是大事呢?”

“依你看,定邊郡王經營幾十年,就那點兒謀逆不成?”

袁訓先順着他,點點頭。

“依你看,東安、靖和、項城三家會伏首認罪?”

袁訓裝着糊塗:“我對他們不甚瞭解。”

“依你看,他們就算伏首,他們親手帶出來的兵將不會後患無窮。”

有什麼隨着話狠刺中袁訓的心,袁訓笑容撐不下去,黯然沉默。魯豫沒看出來,還以爲自己的話打中袁訓的心,他黯然是懊惱自己沒早看出,魯豫難免得意:“還有朋黨等,他們以後也是大禍之源,小袁,你我都食國家俸祿,理當爲君分憂。我明白告訴你,這樣的條程我打算上,”

袁訓瞥他一眼:“你還沒有上過?”

魯豫微紅麪皮,打個哈哈混過去:“沒有哈沒有,我打算上,但是現在呢,我分你一半功勞。這些人再來找你,你讓他來找我。”

袁訓要是三歲,也就讓他糊弄走。但袁侯爺是曾任三品的將軍,並不是三歲孩子。眼皮掀起,袁訓半帶譏諷:“您比太子殿下還要大不成?”

魯豫訕笑:“太子他還年青不是嗎?”

對着他的花白頭髮看看,袁訓一言不發。魯豫的來意他已弄清,想這個人用心並不地道,話都懶得再說一句。

魯豫以爲他考慮,在他來以前,早料到袁訓會考慮。這是件有功勞的事情,防患於未然,他袁侯爺又不傻,怎麼會不考慮?

忠毅侯要是傻的,怎麼能跟着如今的王爺,以前的小王爺蕭觀攻下石頭城,功勞反而有他一大筆,大過同去的太子黨?

那年京裡爲他議官職,吏部禮部兵部都跟在裡面吵,爲什麼不吵別人的官職?魯豫不懂軍中的事情,他以官場上的閱歷來推斷,袁訓此人不是會搶功,就是會討好。

就像這件事,他魯駙馬忙裡又忙外,好容易才把這事表白到皇上面前,皇上對他的“防患於未然”也聽得津津有味,沒想到自己蟑螂捕蟬,他黃雀在後,他忠毅侯把人帶到太子府上。

讓太子殿下一經手,還有他魯豫什麼好處呢?最好不過是個協助太子殿下,就不是他獨力承辦這事。

魯豫一直以爲和他爭的是右丞相馬浦,他自己都說,太子年青,其實他想說的是太子殿下太小,所以不把太子放在眼裡。

太子纔出宮自己有府第,他能辦成什麼?只有馬丞相最近頻頻會見郡王的人,雙方互有防備。

可見做件事情真難,也可見大半生沒成就,不是自己全無能。

也許運氣差吧,這半路里殺出個程咬金,這個一開始還閉門謝客的忠毅侯,也沒見怎麼會人不是?他橫插一槓,這就買好到太子府上。

袁訓剛從太子府上回來,魯豫就登他府門,是他對這事太過關注,不允許任何人搶功,時時知道張豪婁修等人動向。

他知道以後,腦子一蒙,在家裡熱鍋似螞蟻般亂轉。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和袁訓硬來不明智。

在新帝登基,明詔示天下太后本是袁氏女,忠毅侯就成天下第一貴的孃家人,在皇后孃家柳家之上。

魯豫這才肯半吐半露,要分袁訓一半功勞。他不放心袁訓,因此不會把皇上二字說出,他寧願多辦事,只要袁訓把人指給他,告訴那些人,找他魯駙馬最起作用。

找來的人呢,可教化者,教化。心還懷不軌者,由皇上定奪。剷除異心,收伏同道,這是安邦定國的大功勞不是?

忠毅侯是個謹慎的人,自然要考慮,自然不能上來就回答,行與不行。

話說,他也不會說不行,他吃君王薪俸,敢說不行?

魯豫胸有成竹的靜靜候着,他只怕沒有想到,袁訓面無表情在肚子裡罵他。

……

這京裡錦衣玉食吃飽了撐的卵子疼的富貴閒人,坐家裡腦袋讓屋瓦砸了,才生出這混帳主意吧!

如果是皇帝的意思,防患於未然,袁訓不會說一個不字。但是這位上摺子說什麼嚴防,袁訓只想罵魯家十八代祖宗。

袁訓生長於邊城,離開的時候十一歲,到達京城十二歲。十一歲的年紀,半懂不懂的,對舅父的難處有些明白,不明白的就記在心裡。

他是偷聽到母親和舅父說話,記下一句半句的沒有忘記。

後來到太子府上,學的是精明強幹,當差是勘查官員。人還不算成年,官場上暗黑內幕先裝滿一肚子。慢慢的體諒到舅父難處,覺察到郡王們虎視眈眈想吞併國公們,一心想回去幫舅父,又不能拋下母親和姑母在京中。

這才肯答應舅父能定的親事,內中也有舅父有如親父的意思在,父母之命,自然不能違抗。

去安家選親事,掌珠強,玉珠呆,寶珠太稚氣,在當時來看沒有一個是良配,也非選不可。

袁訓那年娶妻,只求一件,性情好伴母親,他就可以放心離去,回到舅父身邊。

他先有一段外官不易的心思,再明瞭官場上的黑,對魯豫的話恨之入骨。

這位駙馬年紀已老,還紮在官眼裡出不來。他常坐京中,只想從事情里弄到官,就沒想到受郡王們拖累的人們日子難過。

就沒想到那些人大多無辜。

就沒想到他們以前、至今、以後,全都忠心,推他們一把,就沒命,拉一把,還是國土子民。

朋黨?

這位駙馬倒說得出口!

他不知道袁訓現在最怕聽的,就是“朋黨”這個詞。

袁訓拘着龍二龍三少出門,就是怕他們在京裡和吳參等人走動過密,落一個“朋黨”名,銀河水都洗不乾淨。

就是怕龍二龍三和“朋黨”難洗清,他的舅父老國公,也難免遭殃。

袁訓自己都不能提,聽到魯豫說出來,內心恨的滾燙如火,還要裝着沒事人一樣,對面那位還在等着響應他的好主意,袁訓只想劈面給他一記好巴掌!

……

救人,遠比害人好。

要殺人,上戰場上殺去,殺人如麻也有理。坐在公主府第,喝着瓊漿玉液,吃着山珍海味,黑主意算計着人,這是個什麼東西!

從魯豫的話裡,袁訓有十足的把握他把林公孫早引見給皇帝,自己的表兄。

柳至以刑部侍郎之職,都不知道林公孫成爲眼線的來歷,不是魯豫能做到,只能是避暑中,沒有要事不見官員的皇帝。

袁訓在十二歲後,相當於皇帝撫養長大。他永遠會忠誠於他,但無辜之人應該活命。

昨天晚上抓走到刑部的人,如果有人刑訊下熬不住,供出假話,那他的一生就此玩完。如果他能挺,他不是謀反,魯豫再慫恿,皇帝也不會殺他。

讓抓走的人會不亂招嗎?夜裡私聚,一身黑衣去青樓裡開會,去青樓弄件黑衣裳,跟去青樓當賊似的,看看身份,又不是賊,刑部對這樣的事情,上來一定先動刑,動到招出來爲止。這裡不能怪刑部,他們集會的方式就不對。

鬼鬼祟祟,透着詭異。

又都是郡王們的族人或朋黨,又定邊郡王才造過反,東安、靖和有人命在身,刑部要是會客氣,那就不是刑部。

在這裡,倒不算亂動五木。

袁訓閉一閉眼,這裡不能怪皇帝,不能怪刑部,怪誰呢?就是殺了無辜也是對面這位覺得他辦事不錯的混賬駙馬的錯!

他和林公孫等人是慫恿的手段,並不是那些人真的該殺。

用別人的腦袋和鮮血,升他們自己的官。這兩個,一個是保命,一個是爲官。用這樣手段,袁訓毫無同情,只有憤恨。

……

所以在今天早上,他見到張豪時,有一句話是:“救一個是一個!”見過太子肯表忠心的,至少太子殿下心中有數。那自己私會讓抓走的,太子殿下才不會管。

表面上不管這事,背地裡爲舅父憂心的袁訓,他知道自己有太后,但如果朋黨論殺的人多,國法大於一切,輔國公說一點傷害也沒有,並不可能。

於是,袁訓去見葛通。告訴葛通同時得罪兩家郡王不明智,斯人已逝,應該是恢復江左郡王的建制爲重,報仇這事,公告天下霍君弈是被害,他的部將被害,江左郡王因此戰死不是不英勇,這已經算報復。進一步逼死郡王,並沒有額外好處。

巧的是,太子黨們都這樣勸葛通。不是袁訓一個人這樣說,葛通和母親平陽縣主商議過後,平陽縣主更擔心兒子在軍中的安全,也告訴兒子:“殺人之罪,自有國法,你須考慮自身。”

葛通能寬放的話,東安、靖和郡王的親族可保無憂,朋黨之論就難形成,在他們這裡難形成,到定邊郡王那裡,就難再多牽扯到人,要殺,殺他的老婆兒子血緣近的親戚好了。

有風纔有浪,對待東安、靖和等嚴苛的話,讓愛拍馬的官員們看到,也會上摺子要求嚴懲定邊一族,他們會以爲揣摩到上意,是他們巴結的好時機。

而皇帝對東安、靖和等人全存仁厚之心,治主犯,少連坐,官員們看到,會以爲皇上不忍多殺人,也就不會糾住定邊郡王的鍋子盆子地裡的青草不放,老國公可保無恙。

所以,袁訓讓張豪打動,他真的是讓張豪打動,張豪將軍要不是太忠心,袁訓會另想別的辦法。

但見張豪忠心,是張豪勾起袁侯爺的憐惜心腸。想張豪無辜,靖和郡王如治罪過重,張豪要牽進去。就像定邊郡王的事連坐到他家的屋上瓦,老國公也難倖免。

袁訓就把張豪往太子殿下面前一送,也算活生生的給太子上一課。朋黨也好,家將也好,郡王們不好,不代表別人不再忠心。

這一切全爲他自己的舅父老國公,爲國公袁訓操碎了心,擔憂還沒有解除時,跑來一個人,告訴他分你一半功勞,咱們合夥兒把人整死,烏紗帽這就大起來,袁訓想我應該怎麼回答你呢?

啐你一臉滿不滿意?

…。

忠毅侯表情淡而又淡回答了魯豫:“我女兒在太子府上。”下面當家的話不必再說,魯豫他能明白。

魯豫這就坐不住,起身告辭。走的有幾分灰溜溜,但袁訓毫無開心,反而擰緊眉頭,送到廊下的他盯着一步一個腳印的身影離開視線,眉頭都沒有鬆開。

……

“你說的是真的?”寶珠聽過,也是怒容現出。

袁訓和她榻上對坐,面色冷淡嗯上一聲。

寶珠倒吸一口涼氣,掂量這事情的輕重後,只有一句話,她堅定的道:“皇上是仁德的!”又痛罵:“這起子壞人!”寶珠溼了眼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皇帝受命於天,掌握絕對生殺大權。但皇帝沒有濫殺的心,出來這種人?寶珠咬緊銀牙:“就沒有法子打退他?”

袁訓扯一扯嘴角:“幸好,早有準備。”

……

靖和郡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問張豪:“葛通上的摺子?”

張豪有止不住的笑意,用力點着頭,但先回答的是:“這全仗忠毅侯。”靖和郡王長長鬆一口氣:“我知道,”看向張豪:“我會記住他這個人仁德,但沒有你,這事情不成。”

張豪面上微紅,不自在道:“我是您的家將,”聽出來他下面又要有一通自謙的話,靖和郡王也不願意聽,聽着也覺得難爲情。

難爲情自己以前沒對張豪更好。

靖和郡王招呼:“可有摺子副本,拿來我看。”想來張豪不會把摺子背下來,還是抄下來看得更明瞭。

張豪取出來,一張白紙上密密麻麻全是字,張豪眉開眼笑:“宮裡老公們指着這個賺錢,我去的時候,見東安郡王的人也在買,一份一百兩銀子。”

一張紙,帶上字,就賣幾大車紙的價格,靖和郡王笑上一笑,想想這上面的價值,道:“不貴!”

接在手中細看,開頭的請安略去,直接看正文。

“……臣幼年時,母親常中夜哭泣,至臣年長,才知道爲外祖父江左郡王而落淚。外祖父膝下只有一子,幼年讓人拐走,再無生子。本只有女兒盡孝,萬幸老天有眼,舅父霍君弈少年返回。

內中秘辛難爲人道,外祖父託言義子以入軍中。不想爲東安郡王嫉妒所殺,帳下將軍三人爲靖和郡王貪財所殺。致外祖父兵敗遭難,外祖母病喪,臣母失怙失恃,常自悲傷。

彼年不知冤有頭,唯恨無常接引多。

至臣成年,蒙皇上恩典,入太子府,入軍中。沉冤水落石出,臣怎忍這滔天仇恨!爲母親恩,誓報此仇!爲外祖父多年征戰,誓報此仇!爲舅父血戰沙場,死於無聲刀下,誓報此仇!爲主將亡而馬革裹屍的將士們,誓報此仇!

再蒙皇上仁德,與東安、靖和二郡王同回京中,等待聖意裁決,眼見顛沛流離。中夜推枕,夜難成寐。

外祖父有護他戰死之將士,東安、靖和數十年征戰,自當有之。且不論其無辜陪罪,且不論其功勞無存。推及國法,臣潸潸淚下。

臣自少年,即受皇上慈恩。不能爲皇上分憂,反糾集家恨,愧對皇恩。

東安雖小人也,卻有數十年戰功,聲名赫赫,非他人可比。

靖和雖竊賊也,卻有數十年辛苦,披星戴月,非他人可比。

論彼之救人,比殺人多。論守國之安寧,比過失多。臣思至此,悔之慚之。願忍臣一家之家恨,求國土之不失。

……”

下面還有一些拜恩典的話,靖和郡王看不下去。他只看到這裡,雙手比篩子似的抖動不停。好在紙張足夠大,沒有從他手上滑落。

但隨着抖動,沙沙聲不停。張豪對着靖和郡王帶淚而笑,笑得還是剛纔那樣自豪:“多虧有忠毅侯,”

靖和郡王沒聽到,他茫然不知所措,目光瞪視紙張,吃吃道:“這這,這是葛通寫的嗎?”兩行清淚,從靖和郡王面龐流下。

張豪繼續落淚,還是那句回答:“多虧有忠毅侯。”

靖和郡王還是沒有聽到,雖然他知道這多虧有忠毅侯。忠毅侯在內中起什麼作用,不細究也能約摸猜出。如果要細究的話,就要和張豪好好交談。

面對手上的摺子副本,靖和郡王哪有功夫現在就論忠毅侯,他趕着無地自容還差不多。

“東安、靖和數十年征戰,”

“披星戴月,非他人所比,”

這個一門心思把他們弄來京中打御前官司,像是不死不休的葛通,他能爲自己二人論功勞,靖和郡王如遭雷擊,天底下有地縫鑽嗎?

真的有嗎?

他想到自己殺死霍君弈三員將軍時,他們不甘心而怒瞪的雙眼。他們還瞪着自己,瞪着自己…。

------題外話------

求票票,把這三個字印到腦海裡,做夢也有。

第799章 ,蘇赫隕落第662章 ,老公事第302章 ,榜眼小二第622章 ,請不要再指責我姐姐第802章 ,東安世子的野心第73章 ,相看第563章 ,吃了別人的火藥第560章 ,陳留郡王大擺木桶陣第124章 ,當初,沒看出來?第334章 ,捉拿袁二第462章 ,梁山老王暫勝一籌第261章 ,顯擺的袁二爺第222章 ,恩師也狡猾第812章 ,京中淫賊第156章 ,諸般都是好的寶珠第3章 ,安大姑娘第791章 ,歐陽容駕鶴第175章 ,寶珠不上表兇的當?第469章 ,局中局第117章 ,難比?第408章 ,小王爺代撒請帖第114章 ,承擔第838章 ,第538章 ,公正的胖兄弟第94章 ,神采第192章 ,幫助舅父過難關第682章 ,正宗袁二到揚州第360章 ,對不住第77章 ,三六九等的家世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652章 ,齊王解心病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677章 ,齊王殿下做生意第144章 ,籌劃第601章 ,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313章 ,公幹第192章 ,幫助舅父過難關第271章 ,加壽定親第428章 ,處罰皇后第166章 ,嫁的丈夫好第六百九十八章第327章 ,找到袁訓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589章 ,梁山王府裡爭功勞第384章 ,懲治歐陽第7章 ,訓斥表姐妹第339章 ,親戚相遇第719章 ,我出元皓第104章 ,吐露第526章 ,瘟神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339章 ,親戚相遇第523章 ,太上皇訴情意第789章 ,母女同喜第675章 ,二殿下省悟第696章 ,龍顯貴龍顯兆回家第432章 ,要加福就不能有女人第34章 ,心中有鬼的人第248章 ,第74章 ,家世(一)第103章 ,驚聞第676章 ,學菜第607章 ,小紅隨行第214章 ,風波平息第368章 ,大婚驚變第750章 ,新城第252章 ,厲害的小加壽第422章 ,燒餅是債第135章 ,夜叉第265章 ,加壽抓週宴上的一派胡言第526章 ,瘟神第85章 ,送禮第650章 ,國公得知喜訊第671章 ,加喜抓週第49章 ,欺負第194章 ,大家出錢過難關第123章 ,刺激第664章 ,誰是誰的局第100章 ,動心第515章 ,下聖旨生孩子第148章 ,被截胡的金錢第353章 ,壞蛋不是賣國賊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727章 ,神算失靈第414章 ,別樣壽桃第608章 ,元皓髮飈第675章 ,二殿下省悟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第802章 ,東安世子的野心第411章 ,比舅爺輸到家第22章 ,虛僞第127章 ,撞見第759章 ,太子聲援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95章 ,不值一提第746章 ,小十送錢第246章 ,分東西第445章 ,兄弟情第812章 ,京中淫賊
第799章 ,蘇赫隕落第662章 ,老公事第302章 ,榜眼小二第622章 ,請不要再指責我姐姐第802章 ,東安世子的野心第73章 ,相看第563章 ,吃了別人的火藥第560章 ,陳留郡王大擺木桶陣第124章 ,當初,沒看出來?第334章 ,捉拿袁二第462章 ,梁山老王暫勝一籌第261章 ,顯擺的袁二爺第222章 ,恩師也狡猾第812章 ,京中淫賊第156章 ,諸般都是好的寶珠第3章 ,安大姑娘第791章 ,歐陽容駕鶴第175章 ,寶珠不上表兇的當?第469章 ,局中局第117章 ,難比?第408章 ,小王爺代撒請帖第114章 ,承擔第838章 ,第538章 ,公正的胖兄弟第94章 ,神采第192章 ,幫助舅父過難關第682章 ,正宗袁二到揚州第360章 ,對不住第77章 ,三六九等的家世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652章 ,齊王解心病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677章 ,齊王殿下做生意第144章 ,籌劃第601章 ,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313章 ,公幹第192章 ,幫助舅父過難關第271章 ,加壽定親第428章 ,處罰皇后第166章 ,嫁的丈夫好第六百九十八章第327章 ,找到袁訓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589章 ,梁山王府裡爭功勞第384章 ,懲治歐陽第7章 ,訓斥表姐妹第339章 ,親戚相遇第719章 ,我出元皓第104章 ,吐露第526章 ,瘟神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339章 ,親戚相遇第523章 ,太上皇訴情意第789章 ,母女同喜第675章 ,二殿下省悟第696章 ,龍顯貴龍顯兆回家第432章 ,要加福就不能有女人第34章 ,心中有鬼的人第248章 ,第74章 ,家世(一)第103章 ,驚聞第676章 ,學菜第607章 ,小紅隨行第214章 ,風波平息第368章 ,大婚驚變第750章 ,新城第252章 ,厲害的小加壽第422章 ,燒餅是債第135章 ,夜叉第265章 ,加壽抓週宴上的一派胡言第526章 ,瘟神第85章 ,送禮第650章 ,國公得知喜訊第671章 ,加喜抓週第49章 ,欺負第194章 ,大家出錢過難關第123章 ,刺激第664章 ,誰是誰的局第100章 ,動心第515章 ,下聖旨生孩子第148章 ,被截胡的金錢第353章 ,壞蛋不是賣國賊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727章 ,神算失靈第414章 ,別樣壽桃第608章 ,元皓髮飈第675章 ,二殿下省悟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第802章 ,東安世子的野心第411章 ,比舅爺輸到家第22章 ,虛僞第127章 ,撞見第759章 ,太子聲援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95章 ,不值一提第746章 ,小十送錢第246章 ,分東西第445章 ,兄弟情第812章 ,京中淫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