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爲了玉珠鬥詩文

掌珠讓震撼住,她對楊夫人刮目相看。這個讓掌珠並不放在眼中的女子,帶給掌珠新的一課。掌珠是不會當面承認她缺少人疼愛。

可她知道,楊夫人說的沒錯。

沒完沒了爭強的女性,大多內心缺少一種愛。因爲缺,纔去爭。不爭,就怕得不到。得不到,不再是遺憾,而是缺憾。

是吃虧。

是面子問題。

都知道內心需要的是平和,完美的女人不是強硬,而是美滿的家庭,丈夫和子女。都知道,但是真心去追求的人,並不多。

真心知道正確道路的人,並不多。

沒有不走彎路的人,所以把彎路當成老天的不公,並不見得正確。彎路,有時是通往正確道路的正確途徑。都會繞彎子的,不是彎路代表吃虧,吃虧代表就長經驗。就刻意的去尋找這種低谷似的經驗。然後接着怨老天不公。

而,處處皆是風景。

楊夫人用這簡短精練的話語,在掌珠心目中重新建立她的地位。掌珠也是聰明人,就問道:“那我要什麼?”

她要聽聽楊夫人怎麼說。

楊夫人柔柔的笑,她全身的魅力自這一刻散發出來,讓她面龐有光澤,眸子燦神采。她細聲細氣地道:“你要什麼,還用我說?”

又彎了彎眼笑道:“我要的,和你一樣呢。”長長的親暱的,拖着的尾音,又一下子把掌珠的心拉近到她。那種心頭觸動茸茸春草雨後生的感覺,不僅僅是女人對男人。

女人對女人,也是一樣的有。

楊夫人滿意,這才斜掃一眼掌珠放下的銀包,從雪青色袖子裡伸出修長柔軟如柳枝兒的手,把銀包推回去。

“收着吧,我要的是我該拿的,並不想圖你的。”

掌珠何等精明,別人說不圖你的,卻用上一個“圖”字,恰恰說明她有所圖。一定是圖她爽快的收起銀包,擺出這下子我們更好說話的態度,直截了當地問:“你有什麼,可以對我說。”

掌珠對她說的,楊夫人都幫了忙,掌珠有什麼理由不幫別人呢?

夏日金黃色的光芒,從窗櫺上透進。並沒有打在掌珠面上,那將會是睜不開眼而且是主人的不禮貌。

金黃色的光,照在掌珠的衣裳上。大紅和象牙白兩色繡暗花寬鑲花邊兒高領的衣裳上,暗紋閃閃出現,好似掌珠眸子裡那隱隱閃動的心思。

明人不說暗話。掌珠知道楊夫人不是白白幫忙的人,也不介意讓楊夫人從自己的眼睛裡看出來。

“我,嘛……”楊夫人慢吞吞的,柔軟的手指握起茶盞。她招待掌珠的是正紅梅花色底兒的瓷盞,而手邊兒搭的,又是一塊鑲了碎青玉面兒的小几,掌珠看得出來她用的東西都價值不低,曾有一段時間信任她手面大,能爲韓世拓跑官職,就是看在這些擺設的份上。

掌珠靜靜等着。

楊夫人不慌不忙的拂着,一手是茶碗,一手拂過小几,拂過她雪青色滿身繡的羅衣,微風吹來,羅衣上繡的蟲魚都栩栩如生,生動靈巧。

這件衣裳,也價值不低。掌珠心中閃過這句話時,就失笑了:“你不必再告訴我,我已知道你要什麼。”

楊夫人見她冰雪聰明,心想自己當初聽到她一句抱怨世事的話,就把她印在心中,果然是沒有看錯人。就半真半假地嗔道:“是啊,我不是說過,你要的,就是我要的,而我要的,也就是你要的。”

掌珠心悅誠服的點頭。但她心悅誠服的,只是楊夫人這一手兒不用說話,就喚起別人心頭話。別的地方,掌珠還是疑惑。

她個性強,但一旦與對方有所交心,倒是不摻假,不喜歡繞彎子。而在掌珠心裡,此時也沒有什麼是不可以說的。就直接笑道:“我聽人說,你販私貨?”

“噤聲”楊夫人無奈,面色白了白:“我的小姑奶奶,這話可不能亂說。”掌珠見她竟然也有怕的時候,不禁嫣然:“這不是在你家裡?”

楊夫人緩緩才恢復面上血色,低聲還有餘悸:“在我家裡,就安全嗎?”掌珠玩心起來,就想逗她:“那我應該怎樣的說?你教教我?”

“什麼也別說。”楊夫人警告似地出聲,聲明這不是一個可以談論的話題。掌珠更覺得有趣,就道:“那你就沒有能同我說的話了?”掌珠一語揭破:“不是爲着你的錢,你怎會一次又一次的幫我?”

掌珠此時精明地把楊夫人上一次騙她幾十兩銀子,也顛倒的說成是楊夫人爲她奔波。掌珠,亦同樣是不弱的。

楊夫人眸子閃了幾閃,她不計較上一回的幾十兩銀子,她之所以不還掌珠,是怕還了掌珠,掌珠在氣頭上就不同她來往,又知道掌珠還會有事用得到她,她先收着有什麼。

她不是神算,不會掐指算出掌珠還會遇到事情。是事實上,沒有一個人,不是一齣子接一齣子的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

楊夫人此時用心琢磨的,是掌珠話中的意思。“你不和我說掙錢,可就沒有別的可說了”,這是掌珠剛纔的話。

“那你,有法子?”楊夫人試探地道。

掌珠瞅她一眼,怎麼,你當我笨嗎?掌珠道:“我要是一點兒用沒有,你還認得我嗎?”楊夫人面上一紅,再就掩飾性的笑笑,也爽快起來。

“不瞞你說,自我丈夫死後,向我求親的人還真不少。不過我不耐煩去當人填房,我自己沒有孩子,以後過繼一個也行。但趁着年青,將來的養老費用,我是要早盤算好的。”楊夫人開誠佈公地道。

掌珠挑眉:“你有鋪子,還不足夠用?”話說寶珠的鋪子生意就是好,前幾天又讓人給掌珠送來五十兩銀子,掌珠卻不過寶珠的好意,謝過收下。

以掌珠來看,楊夫人你一個人能吃幾兩銀子?用得着擔上與私貨牽連的名聲。

本朝走私,最重也是殺頭。

楊夫人卻笑了:“我手上有十幾個鋪子,一年下來,上千的銀子。”掌珠怔住,楊夫人衝她笑:“可我的開銷,一年要上萬兩銀子才行”

如滾雷震心,碾過掌珠的心田。掌珠要是有上萬兩的銀子,早就在文章侯府橫着走。她的面色一下子難看之極,人家一年花錢就是上萬兩,還在找掙錢的門路。而掌珠到目前,一個鋪子也沒有弄好。

鋪子的錢是有,但找起來忽然就難了。後來一打聽,還是今年科舉惹的禍,外地進京的舉子中不乏財主。有些是中舉有望,家裡人買下來給他在京裡當活錢用的。有些是中舉無望,又年紀不老,下科還要再來,索性京裡置辦鋪子家宅,免得三年以後再進京又要客店裡落腳。

掌珠突然一笑,玉珠抱怨嫁妝,三嬸兒也羨慕寶珠的鋪子,想給玉珠弄一個,但直到今天也沒有辦好,也是與今年科舉京里人多有關。

街頭上早有笑話出來,今年米更貴。

楊夫人以爲她笑是願意同流,接下去:“我的心裡話,不妨對你亮一半兒。想錢就得消息通,我是寡婦人家,我雖想清靜,可在家裡呆着就少錢。我認得你,是我們脾性相投,然後才知道你們家藏龍臥虎,和南安侯府有關連,”

“還有太子府上。”掌珠已清醒,把話頭接過。楊夫人凝神:“只要同你家四妹能走動,再和南安侯府的世子能認得,餘下怎麼來怎麼往,是我自己的事情,不沾到你一點兒。有了錢,多了沒有,少的三幾百兩銀子,每年倒都還有。”

掌珠嘖了下舌頭,不是她沒見過世面,是她已感覺出來這三幾百兩銀子的後面,隱藏着什麼。楊夫人不願意說“私貨”兩個字,掌珠也不再多說,她說考慮,楊夫人也不逼她,掌珠告辭出來。

行過客廳上,見那叫黃大蟲的女子正在說笑。見掌珠出來,黃大蟲大叫一聲:“小侯夫人,”楊夫人這裡一向是這樣的稱呼掌珠,掌珠含笑,亦覺得是個彩頭。

“你家裡最近安寧嗎?”黃大蟲眸子如珠,怎麼看也是一個美人兒,只要不看她粗俗的行爲就行。掌珠現在頂頂不煩她們,不是因爲她們都來幫過忙,是楊夫人的那句話“都沒有疼愛”,還在掌珠心上。

黃大蟲的身世,掌珠聽說過。黃大蟲出身市井,生得美貌,家裡人把她賣給別人當妾,讓大娘子打了出來,家裡人又要再賣她,不想黃大蟲從那一家逃出來的時候,路上認識一個閒漢,那閒漢把黃大蟲錢全騙光,拋棄了她。

黃大蟲這粗俗的個性,與她出身無關,與她的經歷有關。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生活的任何考驗前面,把持得很好。

掌珠原本是瞧不起黃大蟲這些人的,今天她瞧得起了。誰又高貴,誰又低賤,誰又是性子好的,誰又是性子差的。還不是因爲,少了一些東西。

不是缺錢就是缺疼愛,不是缺疼愛就是缺聰明,不是缺聰明就是缺運氣……

就本人來說,都並不想缺。

掌珠就對黃大蟲擺擺手中帕子,笑說道:“我家去,改天再來會你。”黃大蟲就大叫:“小青死娼婦,死哪兒去了,快來送小侯夫人出門。”

小青不知打哪兒鑽出來,怯生生的送掌珠。掌珠今天,也不再鄙夷她的軟弱。以前她是瞧不上小青,她和自己母親是一樣個性。

小青生得白淨,卻嫁給一個蠢漢。婆婆罵,丈夫打,楊夫人撿到她的時候,小青滿身傷痕,讓她丈夫在街上追着打。楊夫人本着女人的同情心,大怒喝止,把小青帶了回來看傷。小青再回家去,她家裡人見到一個貴夫人同她認識,居然不敢再虐待她。

小青在楊夫人這裡,還是懦弱的脾氣,但在家裡可以有點兒容身地,就十分的在楊夫人府上效勞。

袁訓對此十分了解,纔不悅寶珠認識楊夫人,但是告訴寶珠不必瞧不起這樣的人。

……

月色初明,馬車在袁家門外停下,順伯停下前面的車,後面的車是袁訓所趕,也停下來。寶珠衛氏紅花三個人坐在後面車裡,忙下車來往前面車前去。裡面坐的是袁夫人和忠婆,忠婆已拉開簾子。寶珠扶着婆婆下車,一面誇讚她:“母親今天打扮的好。”

袁夫人身上是一件緋紅色的薄薄袍子,這是寶珠新做的。原本是爲輔國公等人回京時,大家見面備下的,今天玉珠成親,袁夫人就穿出來。她滿頭銀髮並不塗染,配上清一色的金首飾,再加上紅色衣裳,秀麗容顏,把今天來的客人全都比下去。

寶珠雖知道不應該取笑別人,可她想到餘夫人見到自己婆婆時,那張大嘴不敢相信寶珠有這樣雍容華貴的婆婆表情,寶珠就低下頭“呼”地一笑。

“你三姐成親,你應該開心纔是。”袁夫人會錯意,以爲寶珠還在爲玉珠成親而喜歡。寶珠就更嘴角上彎,應聲是。 wWW★тtkan★¢ o

他們這是剛從安家回來。

婆媳走上臺階,寶珠又下意識回身找袁訓。見他已走到袁夫人另一邊,伸手扶住母親另一隻手臂。寶珠就往臺階下面看,道:“這天還不算晚,你不趕緊的把車還到殿下府上嗎?”

另一輛車,是太子府上借出來的,此時還停在府門外。順伯趕着袁家的車,正從角門裡往院子裡去。

從車棚到正房要繞很大的彎兒,遠不如直接進門方便,一般袁夫人和寶珠出門,總是門外下車,直接回房。

袁訓對她笑一笑,寶珠就閉嘴不問。袁訓是個差人,現在更已官職在身,半夜有人找出去半夜裡回來,寶珠從來不問。

小夫妻送袁夫人回房,袁夫人還是很開心。她和平時讓小夫妻早早歇息不一樣,而是和寶珠繼續說長說短:“三姑娘這親事辦得好,新郎倌兒我今天才看到,天庭飽滿,地角也方圓,是個清貴的面相。老太太這就沒有了心事,把她接過來住吧?”

寶珠忙道謝,袁訓忙說好。

袁夫人還是喜滋滋的,又道:“她那院子也收拾的好,不知道肯不肯過來,我們這裡清靜纔是。如果她愛熱鬧,要我們過去住,我倒爲了難。”

袁訓笑道:“總是要住到一處,祖母過來呢,要喜歡熱鬧,就用花籬起道隔屏障,祖母住一邊兒,母親住一邊兒,我和寶珠的房子本就在中間,我們隔開你們,左耳朵是母親的清靜誦經聲,右耳朵是祖母的熱鬧打牌聲,倒也有趣。”

寶珠卻道:“祖母除了打牌,再沒有別的熱鬧愛好。自然的,上了年紀,愛熱鬧也是有的。”袁夫人微微一笑,看了看寶珠,就沒有說話。

安家老太太是個愛熱鬧的人,袁夫人一眼就能認得清楚。寶珠打小兒跟着祖母長大,說她愛熱鬧是有限的,自然也是眼見的事實。這就說明一點兒,袁夫人在心中唏噓,親家老太太爲了寶珠姐妹們,屏棄她的很多熱鬧。

袁夫人就不說破,又和寶珠袁訓說了幾句輔國公等人回來的話,就讓他們回房。袁訓一路跟着寶珠回到房裡,寶珠反而奇怪:“不是出去嗎?”袁訓裝出一臉的討好:“這不是要先哄好寶珠,”

“你難道是出去玩的?”寶珠心想還要哄好我才走,一定不幹正經事情去。進到房中,見大書案上袁訓昨天收的一張信箋還在,寶珠就戲道:“應該是這信箋不是一般人來的,所以才哄好寶珠纔出去。”

袁訓在後面嘻嘻:“王府姑娘來的,去看看吧,羨慕死你。”寶珠就打開看了,纔看到一半,抿着脣兒樂了:“還是大表兄有興,想得也周到,你們也會玩。”

信箋是南安侯世子鍾恆沛來的,上面是這樣寫的:“……明日安常結親,我輩送親。只恐新人洞房逞機辨,常府門第書香,我和二弟應付不下,怎好?爲新人計,弟當明日候我相招,探花一至,滿室生輝,洞房圓滿,亦是功德事一件。”

信中調侃新人的意味十足。

在玉珠定親那天出現的鐘恆沛,還真是想得周到。

寶珠拿着信箋對着袁訓晃着笑:“今天你和表兄們鬼鬼祟祟的,我見到了,就說未必說好話,大姐還說我鬼祟,才懷疑你們。看看,寶珠猜對了,你們這是要去鬧洞房。”走上前來央求:“也帶我去吧,我雖然不能機辨,但你要人磨墨倒茶,我卻是頂頂不俗的人。”

想想,拿紅花做個比喻:“總比紅花兒好吧。”

說比紅花,是說寶珠比磨墨比常府的下人們好。不拿常府的下人們比,而拿自己的丫頭比,這是寶珠不肯平白的說人家下人的緣故。

袁訓就大刺刺一坐,把臉擡起來:“哎呀,寶珠難得的求我,我真是爲難啊,帶去了,全是男人,你可坐哪兒?不帶你去……”

下巴上一暖,讓寶珠扳住。寶珠吃吃笑着,把袁訓臉兒扳下來,對着自己,繼續軟語相求:“帶去了吧,不然,扮個小子跟着你去?”

袁訓就打量寶珠,對着寶珠柔滑如玫瑰花瓣的額頭看看,故意擰眉頭搖頭:“不像不像,”又看寶珠一對靈活的眼眸,正滿含着討好,袁訓忍笑再搖頭:“看穿看穿,”這雙眼睛還不讓人一眼就看出來這是寶珠?

再看寶珠的尖尖鼻子,袁訓撇嘴:“不行不行,”

寶珠正要急,袁訓湊到她胭脂般紅脣上親了一口,壞笑一地:“男人們論文,寶珠去了能有作用?”

“我可以……”

外面,紅花回話:“南安侯府鍾世子的小子來請小爺,說早約下的,”袁訓回說:“我就出去。”而寶珠愈發的磨上來,嬉皮笑臉的活似個小子樣子。袁訓就拿指頭點住寶珠額頭,又要取笑她:“嗯,這不是才女一流,帶去丟我探花的人怎麼辦?”

寶珠嚷道:“你就告訴他們,探花是我陪出來的,這樣光彩嗎?”袁訓笑着起身,摟住寶珠再打趣道:“去換衣裳,雖是五月裡,夜裡也涼,多帶上衣裳,免得凍得哭。”

寶珠十分得意,寶珠也能去聽人論文了,進去包上兩件衣裳,一件自己的,一件是袁訓的,身上衣裳不用換,是白天玉珠成親時也能見人的,夫妻同出來,袁訓趕車,一個侍候的人也不帶,紅花追出來要跟上,寶珠神神秘秘地對她小聲道:“見才女呢,人多了人家就不肯出來。”

就把紅花嚇回去,夫妻挽着手出來。

鍾恆沛的小子還在外面等着,一起往常府裡來。問那小子新人爭到了什麼地步,小子也說不清楚,只知道進到洞房。

夜風清爽,明月如輝。街上行人今晚不多,想來都在家裡納涼。寶珠見行過一條街都沒有人,就悄悄的把簾子捲起一半,上面有系子,栓住,自己斜倚車內去看街景。從她的視線看出去,不管怎麼看,都先看到袁訓的後背。

寶珠微笑起來,她雖然不是珠圍翠繞的環境里長大,卻從小兒白天黑夜的奶媽丫頭陪着。這麼單獨的和表兇出來,在寶珠心裡總很是稀罕。

表兇的後背,背影兒惹人纏綿。

表兇挺直的身子,他趕車的手勢……寶珠告訴自己,她願意和他去地老天荒。

……

常府門外,紅燭高照。門上喜字兒對聯,斗方兒,大紅燈籠,下面還喜氣盈面的家人,彷彿還是新人進府時,那沖天喜氣的模樣。

家人們在嘻笑,也不由得他們不笑。從來新人入洞房,沒有見過和自己家這樣的。一個歪戴帽子的家人笑道:“廳上已經做到第三十首詩,這幾位老爺們也算是高材的了。”

到底是常府的家人,都是識貨的。有一個家人以爲門外面沒有人,只往裡面看,候着一會兒送客就行,就說實話:“有幾首不好,”

大家就一起看他,想讓他說出不好在哪裡。卻擡眼見一行車馬過來,足有十幾個。家人後悔多話,就再糾正一句:“這短的時間,也難爲了。”大家也都見到又有客人上門,就下去迎接。

夏夜風自多情,已經把他們的談話吹到袁訓耳朵裡。

袁訓眯起眼,這是說誰做的不好呢?想來想去,像是說來的客人。今晚來的客人,可以分爲兩撥。

一撥兒是常家的親戚,還有一撥兒就是送親的鐘氏兄弟。

袁訓先不打聽,帶着寶珠下車。又怕是說鍾氏兄弟,讓鍾恆沛的小子快點兒進去告訴他們,援兵來了,前面別做得不好。

那小子找袁訓以前,是見過常家的陣仗的,也知道這會兒有些十萬火急。論的不好,將來親戚面上一定有笑話出來。

雖然全是親戚面上,笑話也不會多出來,但全是走科舉的路,讓人笑總是不好。

聽到袁訓交待,小子跑地飛快進去。

袁訓也不敢再耽誤,他出門是隻有寶珠和那小子兩個人同在,此時後面帶出來十幾個人,全是太子黨中文才高,今天晚上不當值,家裡沒有必要留的事,能早約出來的人。

寶珠早更得意上來,看看錶兇辦事兒總是穩當的。這一行人是車行到各個路口上,袁訓打聲唿哨,就全跟上來的人。

大家往裡面進,家人們見來者不“善”,陪着小心帶路。二門上,鍾三留沛匆匆過來,見到來的人多,跺腳卻是大喜,口中急道:“快快,再晚香就盡了。”

見到寶珠跟來,鍾三咧嘴一笑,竟然沒功夫見禮,就帶着往裡面走。

“什麼樣的局面?”一個跟袁訓的人問道。

月色清雅,高照行人。鍾留沛手指住,笑道:“大哥二哥送親,只是不走。明白告訴常大人,說兩個書癡成親,這洞房不見得是好相與的。他們要候到聽房已過,纔算這親送到結束。常大人也深以爲然,正廳上酒用罷,送走閒散客人,叫上常家的至親知己門生們,陪着大哥二哥二門裡面坐,離洞房最近,方便聽房的人來回話。”

跟來的人們都釋然,難怪我們要往二門裡,有女眷的地方去。大家掩口互相看着竊笑,這不是爲了小袁邀約,早對他們說今天晚上二更以後進不熟悉人的二門,估計大家都得想想再來。

鍾留沛抹把汗水,像是下面的話很好笑,他不是竊笑,卻是笑了:“洞房裡面先是鬥文,這夏天熱,窗戶開着,外面全能聽得到。他們本來是笑的,笑着笑着,就和大哥二哥論起文來,兄長們不敵,”

柳至也來了,就笑起來:“這是爲難送親的,幸虧這常府再也沒有沒成親的公子,不然以後誰敢和他們家結親事,只怕是沒有人敢送親啊。”

大家又笑,寶珠也掩口笑個不停。

鍾留沛卻急急道:“你別打岔,聽我說完。”大家都想是來救急的,先了解情況更好,就都讓柳至等會兒再說笑話。

柳至一縮頭:“好。”

“兄長們不敵,就讓人叫我和三弟,又讓小子去叫小袁,小子們才走,洞房裡就變了花樣。”

雖然沒有人想打岔,想聽到這一句,花樣是什麼還不知道,但想想也是促狹的,就都又笑起來。

笑聲中,鍾留沛不得不把嗓音略提,道:“洞房裡新人鬥古文不過癮,就說時新的更好。三表妹讓三妹夫做一百首新詞,要句句有紅燭。三妹夫想來是做詞的行家,慨然說好,但讓三表妹做一百首詩,要句句扣住月色,”

“哈哈哈哈……”

雖然都約好不打岔,可聽到這話以後,還是都笑出來。就數寶珠笑得銀鈴似的最動聽,袁訓自己一邊兒笑,一邊聽着呆子小寶的笑聲自我陶醉。

小寶兒的笑聲就是好月色了,等下上去讓她笑一百聲……還是免了,不能亂給別人聽。

大家就忍不住調侃起來。

“我們要是不來,這一百首做不出來,這洞房也就泡湯,”

“哈哈,書中自有顏如玉,詩中自有花燭美。”

“走,”

嘻嘻哈哈的,聲音早傳到廳上。鍾氏兄弟大喜,本來都正執筆苦思,就都迎出來。不及多寒暄,上廳上一看,袁訓等人就都明白,果然事情緊急。

這個廳應該是二門裡最大的,兩邊還有偏廳。

正廳上開着四桌酒,鍾氏兄弟只有四個人,餘下的全是常府的人和親戚,想來全是通家好,女眷在內廳上開三桌酒,並不下門簾子,並不避人。

鍾氏兄弟,乍一看是勢單力孤。

這還不算,在兩邊偏廳上,還坐着幾十個常大人的門生。常大人曾在國子學裡呆過,又當過一任考官,門生有幾十個和他走動的,也不能算多。

袁訓等人就笑得更厲害,鍾恆沛給他們看香,難怪他們着急,原來這一百首詩,還點着香在限時。

小小的金香爐,上面一枝子大粗香已經過去一半。

這種香一枝是一個時辰,是現在兩個小時。過去一半,就只有半個時辰,現在的一個小時。再看鐘氏兄弟的詩,袁訓就明瞭,常家是真正的書香門第,纔有識貨的老家人。

果然,是有幾首不好。

鍾恆沛自己也知道,低聲都結巴了:“這不是急嗎,要湊數。”袁訓擺手讓他不要急,也不要再說,對着來的人點名:“小柳,去叫人,按我昨天對你說的,”柳至是見到這種陣仗,做詩才最光彩,他早搶過一枝子筆,又取出一張紙:“我做詩,”

“你不但叫人,還得做十首出來,”

柳至張大嘴:“啊?你同我開玩笑呢?”按你昨天說的,把人都叫來,我還有時間嗎?袁訓拍住他肩頭:“你馬快,再叫姚遠,樑良與你同去,快點兒啊,回來路上再把蘇先叫出來,”

“可蘇先說他累了,他才從京外面回來,還受了傷,”

“管不了許多,你看兩邊埋伏的,今天晚上只怕一百首詩還交待不過去,”袁訓把他一推:“去吧。”

再低聲嘻笑:“新人入洞房,功德無量。”

就出去三個人。

三個少年都是薄薄羅袍,在夜風中跑起來,袍角兒飛揚,看得常大人不禁微笑。他撫須想,啊,老夫今天這兒子成親事,估計要成個佳話。

他的眼睛盯住袁訓,定親那天袁訓來到沒坐多久,後來探花一中,天下聞名。常大人一直沒來得及認真見過他,今天才能細細地打量他。見他正在分派:“每個人盡力的做,不要想着一百首這個數目,香盡以前全做出來,把不好的挑出去。”

“對對,”鍾恆沛總算有功夫抹汗,而且鬆了一口氣。有做的不好拿上去交差,還真的……以後這人丟上一輩子。

一旁兒早備下成箱子的紙筆,七八個家人幫着研墨。少年們各取紙筆,有流連在廳下面對月尋靈感的,有早執酒杯,邊喝邊寫的。

這中間,袁訓是最穩的那一個。

常大人點頭滿意,小五的這門親事倒是不錯。先不說南安侯如今是自己的上司,這袁訓現在算自己的下屬同僚。

十三道監查御史,常大人並不完全管轄。袁訓更加例外,他是過了明旨,依然在太子跟前行走,都察院的兩位左右都御史,南安侯在其一,都是不敢管袁訓的。

從仕途上來看,常大人想自己五兒子這門親事是好的。

而從文才上來看,此時來的人,又全是聞名過的才子,這中間探花郎更是出色。常大人就自己個兒的得意,又有親戚們見到一堆神采飛揚的少年們來幫忙,都誇他娶了一個好媳婦。

這個時候,洞房重又傳出爭執聲。

“你說,頭一個打仗的人是誰?”這是常五公子的聲氣,玉珠啞了嗓子。他們兩個人爭詩寫詞,寫到中間,還沒有忘記鬥嘴。

論打仗的人,是玉珠先提起來。玉珠成親那天,就知道常家的不同。洞房這一天,玉珠是一定會難爲丈夫的。她自己難不到,就尋思旁門。五公子是走科舉路的,是個斯文人。那兵書呢,他一定不會看。

別人成親前,惡補嫁妝。玉珠姑娘成親前,惡補兵書。

她才問五公子最早的兵書是什麼,五公子回答不上來,是常大人的門生,有一個回答上來。現在該五公子問,他也刁鑽,問的問題一樣古怪。

新人回答不出來,這問題就往外面傳。寶珠早坐到女眷中間去,因知道自己唸書不深,就老老實實不敢說話,此時就擔心,萬一表兄表兇全不會回答,這洞房……

袁訓頭也不擡,回答道:“頭一個打仗的人是盤古。”

寶珠見回答上來,先就鬆口氣。

衆人都不解,常大公子就問:“出自哪個典故?”袁訓還是不擡頭,他正在寫詩。一面寫,一面答:“自從盤古開天地,人人知道,還要出處嗎?盤古和天地打,打開了他們”

衆人絕倒,算過。

把答案傳到洞房裡,兩個新人暫時無話可說,他們也在低頭做詩做詞。

外面,傳話的三個人快馬加鞭,都有腰牌別在身上。遇到巡道的人,就燈籠下面一亮,說聲有事,繼續飛奔。

這是京裡天子腳下,不是無人管束的曠野。

柳至馬先到一處寓所,在外面大呼:“餘伯南,餘伯南”餘伯南還沒有睡,正在賞月乘涼,院子淺小,外面一叫他就聽到,見嗓音不熟悉,但大呼小叫的不怕人,不會是歹人,餘伯南就大聲的回:“什麼人”

“探花喊你鬥詩文”

餘伯南一跳起來,精神馬上來了:“好”換衣裳叫小子帶馬,餘夫人才睡下,也讓驚動。見半夜三更的不知明裡的叫兒子出去,大衣裳也不着,一件裡衣兒就出來:“去哪裡,什麼人?”

“鬥詩”餘伯南已大步往外,想探花叫我鬥詩看我贏定你

柳至早就在外面催促:“快快”又去下一家,餘伯南樂了:“這是馮家。”見柳至在外面大叫:“馮堯倫,探花喊你鬥詩文”

馮四公子帶着五六個兄弟一起出來。大家上馬到路口,柳至急道:“限着香呢,我還要找人不及送你們,你們沿着這條路走,這條路沒巡邏的,但到了前面槐花衚衕,沒有人候你們,就等着,有人候你們,他是長陵侯世子,有個這樣的腰牌,”

一拍腰間,讓他們看明白了,再道:“快去。”拍馬又走。

他急促的話語,和探花叫你鬥詩文,把餘馮等人心頭的火惹得足足的。都是少年,都有衝動。也不管這事兒是真是假在京裡這麼久,總是見過柳至一面兩面,餘伯南往太子府上去過,是認得他。

都感覺出真的十萬火急,就拍馬:“走。”

往前面路口上去,果然有兩個人在明光處站着。馮家的人都謹慎,先鬆口氣。如果是歹人,不會先在明光處亮出面容給別人看。

馮家兄弟中,馮大老爺常年在京中爲官,他的兒子們跟出來兩個,都認得長陵侯世子,怕兄弟們不認得,指給他們看:“果然是世子。”

大家還是快馬前行,見到巡邏的人,也是一瞬就過。常府門外才下馬,就見到又一羣人快馬過來,最後一個,是剛纔叫人的柳至。

馮四公子才佩服,他的馬真是快。見柳至馬上提下一個人,那個人都快吐了:“差點兒讓你顛死,你這哪是詩文會,你這是要我命。”看面容,卻是今科的狀元孟至真。

餘馮等人,都更認真起來。狀元都到了,今天晚上不是能善罷干休的。又疑惑,這一家門上貼着喜字,有喜事兒還鬥詩文?

他們都是白天從安家喝過喜酒回來,也會過寶珠,但是並不認得常大人府上,這就沒有想到。

一行人忽忽拉拉往裡奔,不是走,是跑。你裹着我,我卷着你。馮大老爺的兒子想,這活似賽跑的,鬥詩文哪有這麼的不斯文?

但見柳至手中提着狀元郎,多一個人在手中一樣的跑在前面。馮公子五體投地的服氣,一邊擦汗一面不再起腹誹。

一堆人進到廳上,見滿廳客人,心想總要見個禮兒,互道姓名,把斯文行止拿出來,不慌不忙的,不疾不徐的,方步邁好的,這纔是夫子門下的唸書人是不是?

可哪有這個時間給他們。

有人過來,袁訓也在其中。還沒等他們明白過來,一人手中塞枝筆,加張紙。道:“做詩,月色”

就這四個字,明白的早明白過來,糊塗的還成發懵。

這主人呢?

這是爲什麼呢?

餘伯南一轉眼兒見到寶珠在內廳上,纔開心的要說話,寶珠道:“做詩,快。”馮四公子一聽,咦,寶珠的聲音。也轉個笑臉兒過來,還沒有說話,冷不防的肩膀上狠拍一巴掌,袁訓同樣又給餘伯南來上一下子,一撥,把他們撥得面朝外面,看不到寶珠,袁訓道:“三姐成親,洞房裡要詩,快”

又手一指香:“只有一指了”

“好”

這下子,馮餘也就明瞭,顧不上和袁訓計較打得肩頭重,眼睛盯住一指的香。又順便看到另外幾個人。

榜眼張公子,帶着幾個兄弟先一步來到,也正在做詩。

來的人多了,鍾氏兄弟就能緩下來。他們四兄弟做三十首詩,還是半枝香內做出來的,也早累了。就幫着張貼詩,幫着看墨筆足不足。

見柳至寫得飛快,鍾恆沛雖然不想打攪他,也敬佩地笑道:“小袁說你給十首,我還擔心,卻原來你真的是急才。”

“我這是路上想的,我一路上跑馬近半個時辰,月色早在心裡,詩也在心裡。”柳至眉開眼笑,一面寫一面蓋印,一面唸叨:“這是我寫的,蓋個小印,免得讓人搶。”

鍾恆沛竊笑,你當別人都不寫名字嗎?

燭光一閃,廳口兒又出來一個人。這個人面容慘白,右手臂上還扎着白布,就能看出他是失血過多的白。

“蘇大人,”

常家當官的人不少,這就都認得他。這也是太子跟前的寵臣,早在柳至和袁訓前面深受太子寵愛。

這一位蘇先,卻是前科的前科的前科狀元郎

他看着年紀輕輕,不過二十出頭,他是十二歲就下科場,少年名揚,就早了袁訓三科,是九年前的事情。

常大人深爲得意,看看我今天來的客人皆是不凡。但又擔心,看上去他受傷不輕。正要上前去問候,外面月亮下面,有人大叫大嚷:“表兄們,候我一候兒,我來了,我沒到,你們誰敢論詩文”

鍾氏兄弟,袁訓寶珠一起笑。

阮二到了。

阮二不猖狂,沒有人敢這麼的猖狂纔是。

第764章 ,戰哥小柳是個平手第487章 ,蕭戰來幫忙第685章 ,殿試放榜第701章 ,有糧第436章 ,喜訊還是不喜?第68章 ,辦完事兒理當開心第156章 ,諸般都是好的寶珠第613章 ,出來玩,不忘記家裡人第721章 ,縣主喜歡的,本王亦喜歡第296章 ,迷香第625章 ,北冥有魚。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412章 ,又有喜第73章 ,相看第765章 ,文三姑娘第299章 ,蘇赫逃走第46章 ,通風第719章 ,我出元皓第623章 ,走好走好,一路順風第395章 ,教導加壽第327章 ,找到袁訓第315章 ,笨吶第36章 ,飯堂風波第828章 ,永國公世子第512章 ,沒當官先降一等第451章 ,執瑜執璞到國公府第54章 ,抓賊第22章 ,虛僞第631章 ,太子的領悟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464章 ,皇后又中招第335章 ,我的地盤不許撒野第361章 ,謝氏的選擇第721章 ,縣主喜歡的,本王亦喜歡第315章 ,笨吶第99章 ,做紅包第512章 ,沒當官先降一等第340章 ,夫妻相見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259章 ,關安的來歷第388章 ,防微杜漸第610章 ,尋找元皓小王爺動向的韓正經第214章 ,風波平息第412章 ,又有喜第622章 ,請不要再指責我姐姐第610章 ,尋找元皓小王爺動向的韓正經第597章 ,袁夫人的作主張第69章 ,豁達不是病第618章 ,大家臭哄哄第626章 ,白卜討錢第333章 ,東安舊事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272章 ,親事喜人第495章 ,柳五要人情第227章 ,遇到登徒子第239章 ,我家弟妹不答應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267章 ,小王爺大包大攬第413章 ,給加福過生日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483章 ,居心不良得懲治第374章 ,喬遷新府第第529章 ,不過是政見的不同第839章 ,梁山王的狡詐第614章 ,教訓江強第302章 ,榜眼小二第769章 ,胖孩子搶親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248章 ,第47章 ,母子對話第304章 ,不曾觀畫受欺負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547章 ,太后孃家沒有好人第313章 ,公幹第189章 ,寶珠祠堂拜祭第799章 ,蘇赫隕落第627章 ,好孩子的去向。第16章 ,相比第760章 ,帝后舊事第377章 ,天真無邪的小王爺蕭戰第334章 ,石頭城一戰成名第817章 ,冰火兩重天第804章 ,袁小八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37章 ,取笑的姑娘們第637章 ,好表哥蕭戰第313章 ,公幹第120章 ,發落第161章 ,我不謝你奈我何?第617章 ,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128章 ,夫唱婦隨第226章 ,大事在後頭第822章 ,京中搶功勞第552章 ,發動第520章 ,約束論第736章 ,預演的民憤也嚇人第37章 ,取笑的姑娘們第450章 ,袁訓給姐丈和親家出的主意
第764章 ,戰哥小柳是個平手第487章 ,蕭戰來幫忙第685章 ,殿試放榜第701章 ,有糧第436章 ,喜訊還是不喜?第68章 ,辦完事兒理當開心第156章 ,諸般都是好的寶珠第613章 ,出來玩,不忘記家裡人第721章 ,縣主喜歡的,本王亦喜歡第296章 ,迷香第625章 ,北冥有魚。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412章 ,又有喜第73章 ,相看第765章 ,文三姑娘第299章 ,蘇赫逃走第46章 ,通風第719章 ,我出元皓第623章 ,走好走好,一路順風第395章 ,教導加壽第327章 ,找到袁訓第315章 ,笨吶第36章 ,飯堂風波第828章 ,永國公世子第512章 ,沒當官先降一等第451章 ,執瑜執璞到國公府第54章 ,抓賊第22章 ,虛僞第631章 ,太子的領悟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464章 ,皇后又中招第335章 ,我的地盤不許撒野第361章 ,謝氏的選擇第721章 ,縣主喜歡的,本王亦喜歡第315章 ,笨吶第99章 ,做紅包第512章 ,沒當官先降一等第340章 ,夫妻相見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259章 ,關安的來歷第388章 ,防微杜漸第610章 ,尋找元皓小王爺動向的韓正經第214章 ,風波平息第412章 ,又有喜第622章 ,請不要再指責我姐姐第610章 ,尋找元皓小王爺動向的韓正經第597章 ,袁夫人的作主張第69章 ,豁達不是病第618章 ,大家臭哄哄第626章 ,白卜討錢第333章 ,東安舊事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272章 ,親事喜人第495章 ,柳五要人情第227章 ,遇到登徒子第239章 ,我家弟妹不答應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267章 ,小王爺大包大攬第413章 ,給加福過生日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483章 ,居心不良得懲治第374章 ,喬遷新府第第529章 ,不過是政見的不同第839章 ,梁山王的狡詐第614章 ,教訓江強第302章 ,榜眼小二第769章 ,胖孩子搶親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248章 ,第47章 ,母子對話第304章 ,不曾觀畫受欺負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547章 ,太后孃家沒有好人第313章 ,公幹第189章 ,寶珠祠堂拜祭第799章 ,蘇赫隕落第627章 ,好孩子的去向。第16章 ,相比第760章 ,帝后舊事第377章 ,天真無邪的小王爺蕭戰第334章 ,石頭城一戰成名第817章 ,冰火兩重天第804章 ,袁小八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37章 ,取笑的姑娘們第637章 ,好表哥蕭戰第313章 ,公幹第120章 ,發落第161章 ,我不謝你奈我何?第617章 ,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128章 ,夫唱婦隨第226章 ,大事在後頭第822章 ,京中搶功勞第552章 ,發動第520章 ,約束論第736章 ,預演的民憤也嚇人第37章 ,取笑的姑娘們第450章 ,袁訓給姐丈和親家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