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太子不痛快和梁山老王舊事

“臣,對不住皇上,”袁訓一開口,嗓音微微顫抖。

皇帝正瞅他百般不順眼的時候,冷漠以對:“不相干的不要說,朕沒功夫聽。”

片刻的寂靜,袁訓顯然在壓抑感情,皇帝冷眼旁觀,見他沒有剛纔的激動,又恨他不知感激。

這種心情皇帝對柳至也有,他甚至不願意見柳至一面,就把他從侍郎擼到小捕快,當時就攆到京城外面。

如果不是袁訓又出新花樣,皇帝也依然不想面對袁訓,他親手痛毆這兩個人的心都有,面對只怕控制不住。

這就見到袁訓表露感情,皇帝打心裡煩惡。但他不表示感情,皇帝又嫌他白眼狼。

怎麼看袁訓都痛快不了,皇帝跟吞下蒼蠅似的沒好氣。

袁訓低着頭,能把一部分表情提供給皇帝,他卻看不到皇帝神色。只憑感覺,或者不用憑感覺,不用想也知道皇帝對於他先要和柳至定親事,後要帶加壽離京不會滿意,袁訓小心的回話。

“林允文恨臣之狼子野心,看來不能悔改,他恨臣滿門。”

皇帝噁心他的心思下去一些,隔離似的冷漠換成薄霧似的冷淡:“你當你的差,他恨你,本就是錯的。”

“要說臣和他本沒有接觸,他在京中,當由鎮南王管轄。但初時,他利用臣女福祿壽之瑞斂財,被臣妻參與攆走,他因此恨上臣的妻子。再回京時,他與異邦勾結,潛入臣家盜取軍事籌劃不成,對臣恨意加深。孩子們夜巡,妨礙他在京中行事,把假冒他的教衆射殺在京外。說他與臣滿門結下仇氣,不是臣亂講。”

皇帝更滿腹怨氣:“這等作亂賊子,朕不會放過他!”

“臣知道鎮南王定下諸般計策,小半年沒有把他遂出京外。臣,又與柳至有負聖恩,”

皇帝冷笑一聲,遷怒到林允文身上的火氣更冒出數丈,劈頭蓋臉的斥責:“你知道就好!”

“臣當將功補過,臣理當爲捉拿林允文盡微薄之力!”

“所以方便你一齣子又一齣子不消停?所以你帶加壽出京順理成章?所以你膽大包天,只爲能成就你的私意?所以你……混帳東西!你的舅父陪你只到十一歲,這中間他還不是時時在家,你出京幾千裡迎養於他!朕把你養大,你就這麼對朕!你哪有功勞?將功補過用不到你身上!你戴罪立功還差不多!”皇帝怒氣引動。

袁訓自然道:“爲臣戴罪立功!”

皇帝更火大:“朕還沒答應你出京!你有什麼資格戴罪立功!朕不許你走,看你往哪裡走!”

袁訓往上陪笑:“回皇上,回鄉祭祖的事情……”

“祭……!”皇帝險些罵出來,在話要出口的最後關頭咬牙忍回來,纔沒有因爲罵袁家的祖宗而把太后也罵進去。

殿室不小,又夏日敞開簾幔有風。但袁訓不敢說話時,皇帝粗重的呼吸聲清晰可聞。他憋屈幾天的怒氣,本是對袁訓和柳至兩個人,全發在袁訓身上,雖沒摔砸東西,也把殿內外侍候的宮人嚇得早就跪下瑟瑟發抖,生怕天威震怒,他們將有池魚之災。

夜色深了,太后回宮是在晚飯後,又和皇帝說上一堆的話,皇帝想明白後宣的袁訓,發過一頓脾氣,外面已星辰滿天。

不是白天能隨時會有人前來勸說,皇帝也沒有要把袁訓再發落一回,徐徐的,他只能自己勸解自己。

罵過罵過了,氣也氣過了,應該是問明袁訓出京路線,或者同他說說在京外抓捕林允文的事情。但真的這樣問,混帳表弟又佔上風,他一出計,又成一計不說,把皇帝的鼻子也同太后似的牽着走。

皇帝就怒目而視,雷霆有聲,今天晚上決計不想讓表弟好過,繼續刻薄他:“朕不許,看你怎麼辦!朕等着,看你還有什麼花樣可玩!”

袁訓要不是袁訓,說聲不敢,讓皇帝攆走,今天到此爲止。

但他是聰明的忠毅侯,宮中有倚仗,爲人也機靈。在皇帝說過以後,順着杆兒就爬上去:“如果皇上容臣回奏,”

“講!”皇帝說過,後悔的又磨磨牙,也就發現在他的心底,還是想多聽混帳說一說,臉沉得隨時滴下水。

“如果皇上允臣出京,臣明言返鄉,林允文肯定往山西一路佈置安排,緊隨其後雖然跟着他走,卻也不難。但請皇上應允,臣還要帶孩子們走上一走。自臣到皇上府上,蒙皇上教導,常往京外公幹,倒見過不少好地方,孩子們沒有見過,在臣心裡是個遺憾。是以,臣走的路,和林允文並不相同。但他前期佈置,有專人在,卻可以一網打盡。等到林允文發現隨後追趕來時,臣要他往哪裡去,他就得往哪裡去集結人。佈置安排上面,又是主動在手,剷除大天餘孽,料也不難。”

皇帝翻翻眼:“你就是想玩,你就說你玩,這是實話!”

“臣不敢瞞皇上,蒙太上皇太后恩典,蒙皇上皇后恩典,臣女加壽前途無量。但臣深恐太后過於疼愛,皇上過於疼愛,加壽不能得知民間疾苦。”

皇帝冷冷:“哼哼!”

袁訓覷覷他的面色道:“也有臣愛女之心,想帶她在大婚前四處遊玩,以後長居宮中,知道宮中歲月是錦繡堆成。”

皇帝緊緊閉上嘴,袁訓也沒發現無意中影射到皇后。

皇帝對皇后的看法,就是她過於富貴,不知珍惜。一個民間疾苦的話,讓皇帝想到皇后就是不懂疾苦的人。一個宮中歲月是錦繡堆成,也恰好是皇帝對皇后的舊日不滿,你日子過得太舒服了不是?沒事兒就尋事去了。

加壽恰好又是下一朝的皇后,皇帝乾嚥咽口水,因說中他內心所想,對袁訓的怒氣下去一些。

但皇帝還是不想待見他,他一旦答應他,就是由着混帳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皇帝就不說好,由着袁訓繼續說下去。

袁訓先說了一些他知道的各地風土人情,是他親身去過,熱鬧的地方要帶孩子們去走走。接下來又說到林允文身上時,很快,皇帝吩咐在殿內聽使喚卻不現身在面前的宮人也退下,讓閉上殿門。

小半個時辰過去,袁訓從殿中出來,皇帝看上去也沒有那麼生氣,擺駕寢宮歇息。

睡下來的時候,皇帝又有一件生氣的心思浮上來。混帳表弟說帶孩子們去看海,去看泰山古人封禪的舊址……。皇帝暗想,朕也沒去過啊。朕自小到大,出京門遊春都沒有過幾回。還有一次出京門,是讓福王造反逼迫而出。

這混帳,真是豈有此理!撤了他的官職,他這就出京玩去了!

混帳!

這是皇帝入夢前最後的心思。

……

袁訓沒有直接回家,文章侯府離宮中比常家近,他先到文章侯府上。韓世拓見他到來大喜過望,但說掌珠還沒有生下來。問過穩婆,說眼下不生,袁訓告辭,去往常家看望安老太太。

他雖然免了官,但常家的人接住他也是如得龍鳳,帶去見安老太太。老太太坐在玉珠的產房外數佛珠兒禱告,一見大喜,握住袁訓的手,臉兒對着常五公子:“你別擔心,”又看常夫人:“你也別擔心,”適才還擔心的面容上笑口大開:“好孫婿剛得了加喜,他來了,喜氣就來了,玉珠這一胎啊,一定生得順。”

常夫人還真的信,而且信以爲真。讓備酒,常都御史帶五個兒子陪着袁訓廳上飲酒等着。這是在家裡可以說私房話,常大人就去袁家捉拿的事情,對袁訓賠個私下裡的不是。袁訓說不怪,這是聖意的話,大家談談說說,也算開心。

近三更的時候,袁夫人從家裡打發人來問,安老太太請她早睡,而房中玉珠的叫聲大出來。

半個時辰以後,玉珠生下第二個女兒。安老太太流露過,學寶珠這一胎理當是兒子。但母女平安,她把這去年說過的話忘記。接過小姑娘來看,連聲誇着好。

在京裡有福氣的老人,安老太太不算,別人也難算上。她沒有孫子,卻因爲有孫女兒過得人上之人。又有幾個好曾孫,頭一個壽姐兒將是太子妃,將是皇后,滿京裡沒有人同她比得。

常夫人早就盤算好,這就恭敬地道:“老太太,您看您當初說好孩子生得好,好孩子越長越好看,又聰明又伶俐,還會給祿二爺打下手。這第二個曾孫,您給起個名字吧,沾沾您的福氣。”

安老太太欣然應下,抖擻着精神頭兒想了想:“這孩子比加喜錯上三天,這是追着喜星腳蹤兒來的,這是來討喜的,名字上可萬萬不能離開喜字。”

展眉一笑:“就叫她增喜吧,大名兒就是常增喜。”

常夫人滿心裡喜歡,卻又小心翼翼:“太后她答應嗎?”

安老太太躊躇:“無妨,這是加喜的妹妹,姐妹順下來是常事。”又對外面看去:“好孫婿還在這裡,把他叫來再問一聲。”

一時,常大人父子陪着袁訓過來,聽過名字,都誇妙極。袁訓抱了抱孩子,滿面帶笑也道:“是姐妹,這樣叫纔是正理。”常夫人喜歡的對他謝了又謝,自以爲這以後跟喜星一樣的好運道,常五公子也喜不自勝,好兆頭人人都要不是,對着袁訓拜了三拜。

五房裡二姑娘,從此就叫做常增喜。常常的增加喜歡。

老太太對玉珠放下心,由袁訓陪着,深夜往韓家去。剛進家門,文章老侯兄弟出來正和袁訓寒暄,後面來人飛奔:“生了,侯夫人生下大姑娘。”

老太太樂了,她膝下得意的孫女兒居多,她也因爲孫女兒才這般得意。掌珠生韓正經的時候,老太太說生得不好。這聽到是個姑娘,老太太喜的先沒了眼睛:“生得好。”

文章老侯也覺得吉利,忠毅侯府剛得喜姑娘,他又一進自己家門,就來了孩子,奉承簇擁着前來看視。

安老太太的偏心,在今天大逞大威。抱過孩子在手上,見生得五官秀麗,嚷道:“聽我的,我剛纔在常家起了一個名字,都誇好,這一個的名字,由我來起可好不好?”

老孫氏略有失望,事先說好是男孩,由文章老侯起名字,是姑娘,由曾祖母起名字。

不好跟老太太搶,老孫氏強笑:“您是有福老太太,您起您起。”

老太太揚眉道:“寶珠的女孩兒,叫加喜。袁加喜,原是爲加喜歡纔來的。玉珠的女孩兒,我叫她作增喜。常增喜,時常的增喜歡。這一個,就叫添喜歡,大名韓添喜。在喜歡上面,還添喜歡呢。”

聽的人鬨然大笑:“好,這名字真好。”

老孫氏心中釋然,比一比自己準備好的姑娘名字,還真不如這一個。當下大家叫起還添喜,把添喜姑娘名字定下來。

擺上酒來,鬧哄哄的大家吃了幾杯,又謝過袁訓——同着加喜起名字,他不幫忙,太后不樂意,誰也招架不住。又拿備下給產婦的滋補湯藥給兩位老太太用。

要留袁訓和老太太在家裡歇一晚,老太太不再擔心,卻要睡她的房裡。夜已四更,袁訓奉着安老太太上轎回府,文章老侯等兄弟直送出一整條街。

回來繼續說名字好,全家人興奮的一夜沒有睡好。掌珠在產房醒來聽到女兒叫還添喜歡,感受到祖母情意,流了淚水又讓勸了回去。

第二天,兩家賀喜的不斷,都誇姑娘名字好,羨慕嫉妒的有一大堆。

袁家開始收拾東西,但並沒有過度的張揚。

……

“哈哈哈哈……。”又一次大笑出來,張開的嫣紅小嘴兒裡,飯粒再一次不客氣的落下來。

對面的太子不客氣的敲敲桌子:“加壽,你打三、四歲以後,自己吃飯也沒這樣過,快收斂些。”

加壽想也不想,放下筷子,胖手一抓,把飯粒抓到嘴裡,沒等太子吃驚表情露完全,已吃到肚子裡。

以他們身份,犯不着如此節儉,但加壽動作極快,吃完了甚至沒想她做了什麼,拿起筷子扒拉着飯,還是記不住的邊吃邊說:“哈哈哈哈……要去看太后小時候住過的村子……哈哈哈哈哈……爹爹說去看大海,帶壽姐兒官道上跑馬,哈哈哈哈……。”

太子放下碗筷,在加壽總算停下笑聲的不解眸光中,勉強解釋:“今天事情多,我也吃好了,你慢慢吃,我就不陪你了。”

不等加壽回話,太子走出來氣的不行。

四月的午後,驕陽似火爐倒扣下來,卻暖不了太子聽到加壽要離開而冰涼的心。

太子殿下頭一個心思,加壽走了,這幾年誰料理家陪我吃飯呢?再一個心思,羨慕讓殿下紅了眼睛。

別人羨慕他是太子嫡子的時候,遇上加壽就炫耀不起來,老實乖乖的跟在加壽後面去羨慕。

當時兩歲的加壽,會唱好些兒歌,外省按月給她寄時新東西,宮門上有人每天給她買京裡到處名小吃。加壽大方的總有太子一份兒,讓太子英敏對她的羨慕隨年紀的增長有增有減。

因爲羨慕,加壽對殿下永遠有吸引力。加壽本身又活潑伶俐,也讓殿下一直喜歡。在名正言順上面,又是殿下的人,他可以放開了的喜歡。

在撮合帝后的事情上面,加壽又讓殿下感激。

深受家人疼愛的加壽,在殿下心裡不僅是得意洋洋的化身,是加壽大牛皮總成真的化身,也早有相濡以沫,早有並肩同行。

“哈哈哈哈…。我要出京遊玩,再回家祭祖去…。”這笑聲太子怎麼也聽不下去,讓他難過的想,你走了,我怎麼辦?

出宮入主太子府的這幾年,從第一天就是加壽相陪,好幾年兩個人一起用早飯,一起用午飯,一起在雨中看花,一起看高閣紅梅。

太子昨天還在想荷花開得好,打算讓加壽備酒,請師傅們一起賞荷花,再打算晚上備酒到皇后宮裡,讓加壽拖來父皇一起看夜荷,這就沒有置辦的心思。

殿下已十七歲,離開加壽也能做些促使帝后和好的舉動,但他習慣於加壽在身邊,想到她就要離去至少兩年,太子心裡堵堵的。

而加壽想不到他的難過,每天狂喜:“哈哈哈哈……爹爹母親要帶我玩去了,有大弟有二弟有二妹有三妹,有小六有似玉,還有稱心和如意,戰哥兒是皮厚跟去的,哈哈哈…。”讓太子殿下氣個倒仰,這人太齊全了,還全是愛玩會玩的,尋常你們在京裡鬧的就足夠了,這一出去,指不定玩的多開心,回來要吹多大的加壽大牛皮呢。

這也讓殿下飯吃到一半,避去書房的腳步,都遲遲而拖拖。神色不用說,是黯然神傷。

書房侍候的小子想不到太子沒吃好,見他回來的早,請他去午休。太子剛睡下來,加壽過來。小食盒打開送上湯,關切地道:“太子哥哥,你中午吃的太少,不行不行,把這湯吃了,我帶的還有一碗飯,你愛這湯淘飯,吃了吧,吃了我就不煩你。”

言下之意,不吃加壽就不走開。

太子好過些,起身端碗,加壽殷勤的親手爲他添上湯,黑而又長的眼睫下關心和昨天一模一樣,和前天一模一樣,和去年一模一樣……太子露出笑容,試圖說服:“壽姐兒,男孩子纔回鄉祭祖,你是女孩子……。”

剛說到這裡,加壽眨動眼睛還在聽時,外面不止一個叫聲:“太子哥哥,我們可以進來嗎?”

加壽的心思瞬間飛開,放下湯碗往外去:“大弟二弟稱心如意二妹?快來快來。”

孩子們奔進來,歡呼道:“大姐,讓我們對你說,爹爹上午說,還有幾個地方要去。”

執瑜問道:“地圖在哪裡?”有沒有地圖倒不用問,太子這裡肯定有地圖。

加壽手一指內間:“在裡面。”大家進來,內間的內室,是太子歇息之處,太子放下碗出來,孩子們對他見過禮,擁到地圖前面,小手擡起來指指點點:“這裡,這裡,還去這裡,”

地圖上端過高,執瑜執璞雖興奮還能守規矩,先請示太子:“可以拖椅子嗎?”

太子說可以,執瑜抱一個椅子過去,執璞抱一個椅子過去,孩子們搶着往上站,雖然太師椅沉重,也嚇得太子幫他們扶着,說着不要摔纔好。

執瑜點住最上端,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那是最北方。驕傲的道:“蕭二伯父家的衍勇哥哥說他當兵去了,可我和二弟也會去看看的。”

執璞額頭都發亮,熱烈的附合,小手兒一通的指:“我們比他走的地方多得多。爹爹說,先看海,再從這裡走下來,這裡有名山,要去逛逛,這裡出好果子,這裡出……”

太子埋怨自己不該讓他們進來,剛讓加壽氣到的傷,這又添上一道。

但不等太子養好這道傷,外面又來蕭戰和加福。蕭戰往椅子上就擠,“哎喲喂,這哪兒還站得下人呢?”香姐兒跳下來,稱心如意也跳下來。

蕭戰得了地方纔不管她們沒地方站高,開始宣佈:“祖父說這裡有烽火臺,這裡有要塞,這裡曾打過大戰役,這裡也要去看,”

他說完跳下去,把加福送上來,加福開始宣佈:“這裡有糖人兒,這裡有泥人兒,這裡有木頭面具,這裡出大風箏……”

太子忍氣吞聲,頭隱隱的作痛。

總算香姐兒想到:“太子哥哥要午休的吧?”太子又不願意放他們走,留下自己哪怕對外面滿眼夏花,也擔心冷清上來。

於是孩子們繼續對着地圖指點,好在加壽還是體貼太子哥哥,讓人取熱飯來,分心看着太子哥哥補一碗飯。

孩子們的話隨着飯湯,又轉到各地小吃上去,聽得太子不知道流口水的好,還是惱怒他們可以吃這些好東西的好。

孩子們臨走時,請太子哥哥暫時保密,因爲不能公開讓林允文知道他們的路線,這是袁訓沒有對孩子們明說的理由。

也不能過早讓元皓知道不帶上他,他一定會天天鬧得不可開交。走的時候鬧一鬧,很快就要走,袁訓想想不必怕他。不帶韓正經和常巧秀走,也怕他們提前哭鬧,這是能公開對孩子們說的理由。

太子答應不讓元皓知道,目視小身影離開,恢復大日頭地面以後,地面上似乎還留着興沖沖。

太子一下午都沒有精神。

……

蕭戰和加福吃過午飯就去太子府上找加壽,梁山老王在消夏的竹躺椅上歪着,面色微沉心事重重。

身側,坐着老王妃。老王妃是顧不得午睡,川流不息的家人來見她,川流不息的送上東西。

“這馬鞍子結實,還是剛纔那個結實?要是兩個都結實,正好一個給戰哥兒,一個給加福。”老王妃倒沒有打擾老王的意思,她在自言自語。

老王本就睡不好,幫着斜瞄一眼:“結實,給他們吧。”

老王妃鬆一口氣,滿面春風交待家人:“這兩個可以用,再拿衣料來。”

梁山老王是隨口一問:“不是剛做過參加加喜洗三的衣裳,加喜過滿月穿的衣裳也做下,這又做什麼?”

“做行衣,出遠門兒在路上,衣裳還是家裡備的好。這一走又不止一年,春夏秋冬的衣裳,裡外都得備下。”老王妃喜滋滋兒。

老王嗓音沙啞:“孫子就要離家,你倒喜歡上來?”

“他們長大了,我自然喜歡。老王爺你忘記了,你剛回家那會兒,見戰哥兒不高,你還說我們養的不好。這沒幾年長得多快,幾年功夫像是一眨眼就過去。再過幾年,也是一眨眼就過去,加福就要給您生曾孫子了。”老王妃嘴角噙笑,悠然彷彿見到那一天:“總算長大了,出去一圈子再回來,加壽大婚以後,戰哥兒加福大婚還能遠嗎?現在我是備他們出門的行衣,等他們出門,我就着手備他們大婚的東西了。”

“回來就成親,”老王妃說着,幹勁兒十足的把送上的衣料撿視着。

老王把臉扭到另一邊,對老王妃的話聽不進去。半天他沒有說話,但也沒有入睡。失神的眼神帶出蒼老,老王妃無意中看到,勸他道:“知道你心思,不能陪孫子去你難過。但這也沒有辦法,元帥出征,家人留京。兒媳去了,你怎麼提得出來帶着孫子再走。我情願自己個兒冷清,讓你去。但皇上還不喜歡忠毅侯呢,返鄉祭祖是太后作主,宮裡出來的話都這樣說,你別惹皇上不高興吧,爲大倌兒想想,那不識好歹的陳留郡王可還虎視眈眈呢。”

老王嘆息的女人般幽怨:“唉…。想到他們倆個再回來,就要大婚,中間這幾年竟然沒有我,唉……長大了只怕就不要我們了,這會兒小,還知道天天找祖父。”

“大婚你就抱曾孫不好嗎?”老王妃還是挺開心。

“你忘記了,我家一脈單傳好幾代,代代只有一個孩子。你我成親,你往邊城去了幾回都沒有。兒媳也是有了戰哥兒以後,又去看大倌兒也沒懷上。戰哥兒聰明過人,靈氣全在他身上,不會再有哥哥弟弟了。加福……”梁山老王沉吟着,不肯輕易說出加福有福應該生得早的話,也不敢輕易相信加福打破家中的一脈單傳。

從他年青的時候盼多生兒子失望開始,直到有了戰哥兒,太能了,老王覺得好的孩子有一個,就不會再來第二個。

這心思主導的他疼愛孫子,也主導的稀罕以福爲名的加福。又患得患失,不敢去多盼望。

糾結着,老王妃樂了。

嗔道:“你呀,你不是不信沒有幾個曾孫抱,你眼下是離開孫子你心裡空的慌。我呢,說大婚是想岔開你的心思,沒想到愈發的想得多。”

老王讓一語點破,失笑着:“是啊,我其實還是怕離開孫子和加福。這每天陪着他們度日多快活,他們不在身邊,我對着你,你對着我,咱們倆個不吵架纔是怪事。”

“我不跟你吵,沒有孫子在家,我都不再多看你一眼。”老王妃笑話着他。

老王自嘲:“是啊,看看沒有孫子,沒有人看得起不是?”心裡更悶,把個大扇子搖動。

於林一頭扎進來,把老夫妻都一驚。

“老王爺,姓範的在袁家。”

梁山老王坐起來疑惑:“哪個姓範的?”

“您對我們說過的,範鏟頭,他自己說的,老夫範鏟頭。”

老王原地跳了起來:“是他!他還沒有死!”

於林睜一睜眼睛:“如果他是您說過的那範鏟頭的話,活得挺好。”

老王妃沒明白:“袁家進了蛇嗎?還飯鏟頭?那是毒蛇。”

“他比毒蛇還要毒!”梁山老王揮袖子,把送東西的人攆走,對老王妃氣憤莫明:“你還記不記得你我剛成親不久,國公們險些在軍中譁變,不肯如數交糧草,事後查明,就是他鼓動前前輔國公爲首所爲!”

老王妃變了臉色,先往外面看一看加福沒有回來,才小聲道:“如今和忠毅侯府是親家,還提與他外祖父的陳年舊事做什麼。只這一件麼?前前國公去世多年,你當年也沒少收拾他家,快別提了吧。”

老王繼續惱怒:“是!本來我出手,輔國公府早就歸我麾下,對我俯首帖耳。也是這個老東西,和忠毅侯的外祖母趕到陳留郡王府上,這老東西參與遊說陳留老郡王,把兩家舊日不和解開,說服已入軍中的陳留世子,如今的陳留郡王定親與加福的嫡親姑母。這兩個人年紀不相配,一個當時還沒生出來!是男是女還不能知道,而陳留郡王府就肯等待。我聽到消息納悶,知道這裡面有高人,一查,又是他!”

老王妃對於林使個眼色,於林也正好退下去。

老王妃皺眉:“當年也不能怪你,你初到軍中,他們不服,我們成親後沒多久,你說的那一年,你根基還不穩,國公們聯手抗你,你事後一一的打壓國公在所難免。他們不服你的時候,就應該想到有你還手的一天。”

“夫人,不是我年青氣盛打壓國公,是十大重鎮十大國公俱是外姓人。太上皇和先太上皇對郡王們固然猜忌,但對國公們防範更深。怕他們兵權長久在手,積糧多的時候,能養更多的人,不測也可能發生!我一生與國公們不和,我一生對內做的,就是不許他們府中積太多糧食,養沒過明路的閒人!”廳上只有老夫妻相對,老王說的盡興。

老王妃垂一垂眼簾:“是啊,有些事情不能全怪你。”

“如今到大倌兒手裡,國公們府中元氣已傷。我對郡王們侵吞他們土地不聞不問,致使他們對我仇恨深重。也使得國公對郡王防範早成,他們也不肯輕易和郡王交好。大倌兒管起來容易,是我幾十年仇恨纔有今天局面。不然陳留郡王這種人換成二十年前出來,有幾個國公支持他,是我也會棘手。哪有今天他只能倚仗太后作作亂,並沒有太多人與他交心呢?”

梁山老王咬牙切齒:“輔國公府的弓箭有名,我早就想收爲心腹。從我父帥到我手裡,佈局不下十年,最後關頭陳留老郡王挺身而出,還不就是因爲一樁親事!而這親事我本以爲會結親項城郡王一族,因爲兩位國公夫人都出自於項城郡王一族。我早早和項城郡王說好,就是如今的郡王,當年還不是世子,我也許給他不少。這個飯鏟頭!結親陳留郡王府上就是他的主張!這親事明着是爲袁國夫人下嫁袁國舅,其實是解開當時輔國公府向我稱臣的危機!”

老王妃心疼的看着丈夫,在她心裡,就是老王沒有一些來自先太上皇和太上皇的心意,老王妃也不會認爲她的丈夫在這件事情中有不對。

見老王動怒,柔聲勸道:“快別說了吧,消消氣,喝點兒涼的。”

老王額頭青筋都冒出來:“聽到他名字,我什麼也吃不下去!這老東西!我以爲他死了,好幾回休整回大同,點名見他,說他病重,我沒再理會。沒想到……難怪瑜哥璞哥小小年紀,能對我說出來,軍中若沒有陳留郡王不服大倌兒,還會出來別的人。如今不服大倌兒的是陳留郡王,看在加福面上,陳留郡王不會有過度舉動,對大倌兒安穩掌軍權,陳留郡王反而有功的話。”

老王妃嘆氣:“不用問了,忠毅侯嘴裡從沒有這樣的話,瑜哥璞哥是由別人教出來的。”

但是奇怪:“瑜哥璞哥怎麼肯聽他的話,又複述出來?我只聽着,這毒蛇,這飯鏟頭的品格兒和忠毅侯不一樣,孩子們倒受得了?”

“從前前國公開始,就對他禮敬有加,送往京裡,忠毅侯能不禮敬他?孩子們自然聽他的。”

老王深吸一口氣,問老王妃:“你還記得不記得?袁國夫人下嫁袁國舅,這事情你是知道的。隨後沒多久,你來看我,我們還談論過這事情奇怪,只怕嫁的是國公府中庶女。但就是庶女,也沒有嫁平民的道理。直到她有孕,輔國公府姨娘淩氏同時有孕,範鏟頭出主意和陳留郡王府中聯姻,我都看錯!以爲定的是淩氏肚子裡沒生的孩子。項城郡王背後結交凌家,他並沒有刻意瞞我。到最後下大定,正房抱出小襁褓,送給陳留老郡王妃看,收到消息,我都不敢相信我的耳朵!”

老王妃輕輕點頭:“這就難怪了,明着是爲袁國夫人女兒定下親事,暗地裡又爲輔國公府解開危機。但明着呢,也全了老國公夫妻對女兒的疼愛。國公府自然對他禮敬有加。”

“他在袁家,讓我放心地把孫子交給忠毅侯,不能!”老王負手在廳上團團轉。

他的孫子是梁山王府的繼承人,在成長過程中一點兒差錯都不能出。

他苦思着,卻沒有好辦法:“要讓戰哥兒離開加福不跟去,這不可能!除非……”

眸子怒張:“我得跟去!”

老王妃張張嘴:“這,皇上那裡怎麼去說?”

老王爺擼袖子,不過不是這打扮去見皇上,而是怒氣衝衝道:“我先去袁家弄明白,確實是他的話,我自有主張!”

光着手臂,老王爺踩着殺氣出廳而去。

……

袁訓在書房裡,對面坐着梁山老王痛恨的範先生,正含笑對答:“可惜先生不能跟我們去,等見到正骨張,請他再開幾劑藥方給您。”

“我風溼入骨,在路上也是累贅。”

這和諧氣氛,眨眼間就讓破壞。梁山老王闖進來,搭眼一看,怒火在全身上下跳動燃燒:“果然是你!”

“範鏟頭!範鏟頭……”書房裡傳出來老王暴跳如雷的叫聲。

------題外話------

遊玩,仔也喜歡。求票。

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170章 ,送親的難當第769章 ,胖孩子搶親第249章 ,加壽的大紅包第44章 ,寬恕第576章 ,好是什麼東東?第126章 ,壞表兇第311章 ,姐妹述齒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658章 ,衣錦祭拜第180章 ,處處慈愛爲寶珠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272章 ,親事喜人第465章 ,爲軍需蕭二費心機第139章 ,攀比第498章 ,兵部會議第518章 ,大家好論第94章 ,神采第494章 ,加壽撮合帝與後第343章 ,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284章 ,審案忽變第236章 ,纏綿第651章 ,私密好地方共享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713章 ,爲長輩們嘗第822章 ,京中搶功勞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461章 ,梁山老王的奸滑第225章 ,寶珠哺乳第140章 ,搞笑的小王爺和小二第823章 ,占城第406章 ,仗勢欺世子第442章 ,情意爲重第44章 ,寬恕第425章 ,符的風波第682章 ,正宗袁二到揚州第425章 ,符的風波第684章 ,元皓的新知己第789章 ,母女同喜第766章 ,各回各家第190章 ,寶珠到此刻字第379章 ,翁婿某一回合第30章 ,套話第88章 ,還牙第596章 ,殷勤真相第754章 ,皇帝的煩悶第619章 ,皇帝不同,時世不同第197章 ,寶珠闖府第120章 ,發落第175章 ,寶珠不上表兇的當?第126章 ,壞表兇第703章 ,不追究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107章 ,鳳求凰第218章 , 這般作爲是爲誰?第739章 ,此生無憾第797章 ,聖旨下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495章 ,柳五要人情第430章 ,丞相是個程咬金。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436章 ,喜訊還是不喜?第482章 ,寶珠心地人人服第411章 ,比舅爺輸到家第126章 ,壞表兇第4 百七十八章,想害人害到自己沒兒子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643章 ,真假教主第307章 ,原來狀元是狀元第190章 ,寶珠到此刻字第28章 ,逞強第277章 ,加壽發飈第188章 ,夫妻相見恩愛濃第197章 ,寶珠闖府第830章 ,國舅的兒子也敢來第75章 ,家世(二)第690章 ,截殺齊王第501章 ,不負舅父第598章 ,皇帝回敬二近臣第265章 ,加壽抓週宴上的一派胡言第39章 ,失態第811章 ,哪吒上壽第302章 ,榜眼小二第378章 ,張大學士的錯誤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461章 ,梁山老王的奸滑第677章 ,齊王殿下做生意第639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788章 ,賞花第743章 ,太子夫妻入藏第670章 ,蕭戰鬼計多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719章 ,我出元皓第760章 ,帝后舊事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535章 ,羣轟蕭戰第120章 ,發落第773章 ,兩面埋伏
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170章 ,送親的難當第769章 ,胖孩子搶親第249章 ,加壽的大紅包第44章 ,寬恕第576章 ,好是什麼東東?第126章 ,壞表兇第311章 ,姐妹述齒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658章 ,衣錦祭拜第180章 ,處處慈愛爲寶珠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272章 ,親事喜人第465章 ,爲軍需蕭二費心機第139章 ,攀比第498章 ,兵部會議第518章 ,大家好論第94章 ,神采第494章 ,加壽撮合帝與後第343章 ,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284章 ,審案忽變第236章 ,纏綿第651章 ,私密好地方共享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713章 ,爲長輩們嘗第822章 ,京中搶功勞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461章 ,梁山老王的奸滑第225章 ,寶珠哺乳第140章 ,搞笑的小王爺和小二第823章 ,占城第406章 ,仗勢欺世子第442章 ,情意爲重第44章 ,寬恕第425章 ,符的風波第682章 ,正宗袁二到揚州第425章 ,符的風波第684章 ,元皓的新知己第789章 ,母女同喜第766章 ,各回各家第190章 ,寶珠到此刻字第379章 ,翁婿某一回合第30章 ,套話第88章 ,還牙第596章 ,殷勤真相第754章 ,皇帝的煩悶第619章 ,皇帝不同,時世不同第197章 ,寶珠闖府第120章 ,發落第175章 ,寶珠不上表兇的當?第126章 ,壞表兇第703章 ,不追究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107章 ,鳳求凰第218章 , 這般作爲是爲誰?第739章 ,此生無憾第797章 ,聖旨下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495章 ,柳五要人情第430章 ,丞相是個程咬金。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436章 ,喜訊還是不喜?第482章 ,寶珠心地人人服第411章 ,比舅爺輸到家第126章 ,壞表兇第4 百七十八章,想害人害到自己沒兒子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643章 ,真假教主第307章 ,原來狀元是狀元第190章 ,寶珠到此刻字第28章 ,逞強第277章 ,加壽發飈第188章 ,夫妻相見恩愛濃第197章 ,寶珠闖府第830章 ,國舅的兒子也敢來第75章 ,家世(二)第690章 ,截殺齊王第501章 ,不負舅父第598章 ,皇帝回敬二近臣第265章 ,加壽抓週宴上的一派胡言第39章 ,失態第811章 ,哪吒上壽第302章 ,榜眼小二第378章 ,張大學士的錯誤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461章 ,梁山老王的奸滑第677章 ,齊王殿下做生意第639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788章 ,賞花第743章 ,太子夫妻入藏第670章 ,蕭戰鬼計多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719章 ,我出元皓第760章 ,帝后舊事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535章 ,羣轟蕭戰第120章 ,發落第773章 ,兩面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