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好是什麼東東?

太子沒有發現他的話引出皇帝的“過頭”響應,見皇帝喝茶的姿勢稍猛——有失貴人品茶的體態,是那種一杯爲品三杯就牛飲的形容。轉動心思的太子以爲皇帝口渴,也是的,剛見過岳父忠毅侯不是嗎?雖然沒有罵他半天,但有人生氣就虛火上升,口乾舌燥也是有的。

雕刻西番蓮紋的條几上,擺着瓷白如玉的茶具,上面紅彩熠熠燦爛。

太子倒一碗雙手捧住,送到皇帝面前:“父皇請再用一碗,兒臣陪您去母后宮中。”

皇帝幹瞪着眼想想,他都沒力氣跟袁訓生氣,讓太子緊追不捨暫時性的也拿不出主意,是一種選擇性的沒有主張。

他對皇后,是扶持太子在前,就不會過於冷落她在後。反正皇后也干涉不了皇帝納新寵,又年節裡讓加壽和太子送過去成習慣。眼看今天躲不過去,皇帝心想答應他也好,答應太子,太子就不會再說什麼皇后誇自己有情意的話。

擺擺手,索性茶也不喝:“那就走吧。”太子大喜,跟在他後面出殿門,父子上了宮輦。

就在忠毅侯又宣揚他房中別無寵幸的時候,皇帝往皇后宮裡去,他會擔心別人誤會他支持忠毅侯嗎?

這位皇帝想來不會。

他少年從政,太子黨名聞天下,不但有太上皇的很多默許,也有他素有主見,不受別人左右。

今年是宮中進新宮女的時候,又跟袁訓生氣,打算賜給太子一批的人後,自己再好好納兩個,表面上做出安撫皇后的舉動,也同時安撫柳家,也昭告天下人,太子依然是他的太子。

他就一面端坐輦中,一面在心裡還跟袁訓在生氣,一面並不擔心他此時往皇后宮中,會有人認爲助長忠毅侯的胡言亂語。

他沒有跟太子說話,怕招出他再一堆的話來。太子也沒有再說,只顧去欣喜,還忘記另一件重要的事,沒有暗示隨行的太監先行往皇后宮中報信。

皇后聞報時,宮輦已到宮門。正在對女官們笑說:“你們再來陪我膳吧。”這是皇后宮中常有的事情,而女官們剛好說,有人回報:“娘娘,皇上來了。”

皇后一驚。

女官一驚。

滿殿中全是一驚。

皇帝好幾年沒有這時候來過,難道有禍事?頭一個,她們這樣想。這是人聞事先往壞處想的一個習慣。此時也忘記要是禍事,皇帝犯不着親自前來。

侍候的人戰戰兢兢請皇后接駕,太子奉着皇帝進來,滿面春風一語解惑:“母后還等着不是,父皇今兒用膳回來得早。”

皇帝斜目他一眼,什麼叫今兒我回來的早,昨天前天大前天我就沒有來過。

皇后明白過來,按說理當又驚又喜,但京裡的大新聞她也知道。忠毅侯強迫風流的人贊同他不納妾的主張,而丁大人黃大人讓他拿住,當時沒有辦法,不得不說個好字……

“撲哧”,皇后樂了。一個心思浮上心頭,這是把皇上也脅迫了?

皇帝面上一陣發燒,他忘記別人怎麼想他可以不在乎,但以皇后的心智,她是一定誤會到爪哇國去。

皇帝板起臉,尷尬地反問:“你笑什麼?”

“父皇回來用膳,母后不用久等,是以母后喜歡。”太子歡天喜地插話,把小加壽那種無憂無慮的喜歡拿來一用。

皇帝毫不掩飾的瞪他一眼,冷聲道:“太子,你最近笑林廣記看得頗多吧?”這插科打諢學的好。

太子陪笑:“是是,兒臣以後不再看它。”

皇后恢復自如,笑意涌在心裡讓她輕鬆起來。欠身一禮:“皇上今兒回來,臣妾自然是喜歡。皇上請,今天備的有您愛吃的菜……”這樣說着話,皇帝也就跟她去了,女官宮女太監簇擁在後面。

沒一會兒,太子知趣的出來,推說加壽還在等他,皇后在此情此景中,體貼是必要的,柔聲命太子:“那你快回去,別讓壽姐兒等你。”

皇帝翻翻眼,這話什麼意思?

太子到宮外門,裝着纔想起來,對跟的太監道:“咦,我今天在宮裡,壽姐兒中午應該早回來,在太后那裡呢。”

太監歡歡喜喜:“是啊是啊。”

太子一愣:“你這麼喜歡做什麼?”

太監小聲地恭喜:“殿下,山河社稷衣,乾坤地理裙,如今放在一起,可喜可賀。”

帝皇的正裝上,有山河和地理的說法。太子嘴角勾起,是一個愉悅的笑容,再興沖沖的道:“走,咱們去太后宮裡,找壽姐兒一起用膳。”

主僕樂顛顛的一起去了。

……

早在袁訓還沒有到來的時候,念姐兒和瑞慶長公主坐在一起。瑞慶長公主跟裡面摻和着樂好幾天,到今天依然興致高漲。當着太后的面,怕說多了太后要說教,長公主見天兒把念姐兒叫到偏殿去說話。

首飾匣子打開,珍玩匣子也開好幾個。長公主眉開眼笑:“你喜歡哪一個,你就拿去吧。”

上一回金殿抗妾,念姐兒從此成了長公主心坎上的人兒。

念姐兒對這一幕不陌生,心頭讓暖流塞的擠擠,同時她想到加壽小時候。

念姐兒進宮的時候,加壽早在宮裡。

大上兩歲的表姐稍懂事體,當時太后是外祖母還沒有過明路,大兩歲的這表姐不知道,郡王妃慣例交待她進宮要懂事,念姐兒滿心裡以爲要幫着加壽,讓她文雅乖巧,討太后和當時是公主的瑞慶殿下喜歡。

進宮一看,駭的一大跳。

“姑姑,你的這個東西好,給加壽吧。”不等瑞慶殿下答應,拿了就走,英敏殿下跟後面掩面笑,兩個人一溜煙兒的跑到無人處,玩的很開心,任由公主在後面跳腳。

念姐兒不敢告訴母親,也以爲母親沒看到,私下裡叫過加壽,把好一通的話對加壽說,加壽回她一個大鬼臉兒,我行我素,依然如故。

有一回把念姐兒氣到,是外省進上異果,數量不多,到太后宮裡只有一盤。

太上皇說味道怪,太后也說不中意,給孩子們平均的分了。一盤沒有幾個,加壽很快吃完她自己的。趁着公主午休的時候,躡手躡腳過去,把公主餘下的兩個,小手各一個拿走。

念姐兒那些日子總爲加壽淘氣擔心,跟後面看了一個正着。那給公主打扇的宮女分明是醒着的,她居然看不見似的,由着加壽拿出來,對念姐兒招招手,往宮後林蔭深處跑去。

“加壽,還給公主。”念姐兒追上來。

加壽飛快吃完一個,生怕公主就要過來追似的。把另一個給念姐兒:“表姐你吃。”

“我不吃,還給公主。”念姐兒有些擔驚受怕。

加壽眨巴大眼睛,拖長軟軟的嗓音:“我都沒有留給英敏哥哥呢?”

“加壽,你怎麼又私拿公主的東西呢?”念姐兒又開始唸叨。

加壽煩上來,淘氣心更重,“呱嘰呱嘰”,自己啃個精光,把兩個果核往念姐兒心裡一塞,神氣活現地道:“這個,還給姑姑去吧!”

當時已定親,加壽這麼稱呼並不讓念姐兒奇怪。

念姐兒手中新的輕俏顏色帕子,讓染的又是汁水又是果皮。氣的念姐兒把加壽好一通的追,回去對母親告狀:“壽姐兒又這樣了。”郡王妃微笑安慰她:“好了,你以後別管她了,讓你進京是陪她,是看看長輩的,你倒成了小管家婆。”

念姐兒嘟啦着小臉兒出來,見英敏殿下午休起來,也追着加壽不放:“你怎麼全吃了,沒留一個給我?”

“我去拿的,我自己吃。”加壽得意洋洋。

公主聞聲走出來,哇地一大聲:“我的果子去了哪裡?”

加壽洋洋得意,手指小肚皮:“在我肚子裡呢。”

“哈哈哈……”英敏殿下笑得很大聲。

念姐兒扁扁嘴兒,對着小加壽的“囂張”小模樣,和自己暗道,以後我再也不管你了。

她當時也是個孩子,懂不了太多的事。慢慢適應下來,知道加壽就是這般的得寵。念姑娘根深蒂固的敬上改不過來,但對加壽的搗蛋勁兒沒了我是表姐,我約束的心。

皇帝登基以後,一切真相大白。但念姐兒面對公主還是如對大賓,不可能會有加壽放得開。

瑞慶殿下對念姐兒也很好,但如對加壽那般的親密無間,卻也沒有。因爲念姐兒初進京有母親相伴,加壽卻沒有父母在身邊,公主心思還是在加壽身上。

自然有,也有念姐兒中規中矩,而公主喜歡的是搗蛋鬼兒的原因在其中。但這一對姨母和外甥女兩個,也是很好的。

如今天這般的親切,算更進一步。

“你快挑吧。”長公主笑眯眯:“挑完了,把你上金殿的事情再對我說一遍。”

念姐兒隨意拿起一個來,在宮中讓一對姑侄——瑞慶和加壽薰陶好幾年,也有俏皮話出來——滿面的疲倦:“我都說了十幾遍了,”

“我還沒有幫你補充完呢,你說的還不夠淘氣啊?”懷孕是氣悶的,瑞慶殿下好容易找到一個好玩的,不肯輕易放過。

念姐兒在她隆起的肚腹上瞄瞄,喃喃道:“您會把表弟妹帶壞的。”瑞慶纔不管,越搗蛋她越喜歡,抓着念姐兒興高采烈:“下回你再上金殿啊,按我教你的說,”

“只這一次就可以了吧,齊王殿下還關着呢,”念姐兒偷偷打量長公主。

“沒事兒,你放心吧,等皇上哥哥來了,我幫着說話就是。”

念姐兒嘀咕:“昨天也是這樣回我的,昨天皇上沒有來。您爲什麼不去御書房呢?”

“太后不讓我去啊,太后說皇上哥哥自己來,就是他消了氣。他不來,就是怕人求情,所以不能主動去。”長公主對答如流,而事實也是如此。

“我回來了,”加壽出現在偏殿口兒,見到兩個人就眼睛一亮,甩開跟的人,雙手提着裙子跑着過來,念姐兒對天一個白眼兒,這就是我家的皇后,這是皇后不當着人的時候,活潑的跟小時候一模一樣。

“姑姑,你今天有沒有想我?”加壽笑眯眯。

“想了想了的呀,一直在想你。”長公主熱烈迴應。

念姐兒對天再一個白眼兒,這就是聖旨上寫的端莊公主,這是公主不當着人的時候,跟加壽從來脾氣相合,或者說實話呢,加壽的種種頑皮,全是公主一手教出來的。

加壽湊上來,也興奮的摩拳擦掌:“又說昨天的事兒嗎,我也要再聽一遍。”

念姐兒抿抿脣,慢條斯理地道:“因爲你小時候生得醜,”

加壽哇哇叫着:“怎麼又是這一句,不許跟昨天解釋的一樣。”

念姐兒笑眉笑眼睛:“這是實話啊,難道說假話不成。因爲你小時候生得醜,我盼啊盼啊盼妹妹,盼來一個醜妹妹,我當時哭了,要舅母把你收回去,再送一個好的來,”

加壽舉拳頭抗議:“我生得很好很好呢。”

“現在你很好很好,當時你好醜好醜,當時我錯怪了你,一直對你內疚在心裡。我想啊,上金殿去,爲壽姐兒做點什麼,”念姐兒說到這裡,格格笑着跑開,再說下去加壽一定不會答應的。

加壽會昂起小下巴,自得地道:“我,什麼都行,不用表姐幫忙。”接下來就要跟表姐算帳了,念姐兒趕緊先溜。

跑出偏殿,今天加壽沒有去追,念姐兒又自動回來:“舅舅來了。”

“真的嗎?”加壽拋下跟長公主說了一半的話,拔腿就走。瑞慶長公主嘟起嘴兒抱怨:“親疏分得太清了。”

隨後笑靨如花:“我也去看看,母后要是教訓壞蛋哥哥,這倒不錯。”念姐兒跟着她,在正殿的外面窺視。

見太后見到袁訓,昨天的脾氣半點兒沒有,滿面笑容更顯慈愛:“呵呵,寶珠好不好?”

“好……”袁訓回着話,加壽殷勤的親自拖過一張椅子,安在太后的手邊,袁訓坐下來。

瑞慶長公主籲一口氣兒,嘴上卻道:“都是表姐不好,”她說的表姐是陳留郡王妃:“一定是昨天勸過母后,母后想想事情已經出來,再說小七更要緊,就不跟壞蛋哥哥生氣。”

念姐兒揭穿她:“這可怎麼辦呀,公主就不能去勸了啊?”長公主休佯裝生氣挑她的刺兒:“對我說過,沒人的時候,叫我姨母,讓我過過癮,你不進宮,還沒有人這樣稱呼過我。”

念姐兒真的叫上一聲,怕這姨母公主又讓自己沒完沒了的說上金殿的事情,又是午膳的時候到了,念姐兒笑着走開,看看宮女們布的可好。

落盡葉子的碧桃枝幹下,太子招手笑。

念姐兒走過去,聰明的猜測讓她搖頭晃腦:“殿下叫我做什麼?”

“這個給你,你很會辦事兒。”一個小匣子塞過來,太子再一笑,往殿中去見太后。

打開匣子,一枝鑲滿寶石的花鈿,足有半個手掌那麼大。念姐兒不知怎麼的,偏偏想到齊王讓鎖在二門內,再看看手中璀璨可以和星辰爭輝的首飾,自言自語道:“說起來,這個倒是齊王殿下的身陷囹圄換來的不是?”

收在袖子裡準備有機會給齊王看看,看過人布好午膳,請出太后來,太后留下袁訓在這裡用飯,都不提皇帝生氣的事兒,只說陳留郡王爲國謹慎的忠心,這是太上皇的話題。

說蕭衍志蕭衍忠回京大婚,太后笑得眼睛只有一條縫兒,這是太后的話題,小七夾在中間說。

說小七就要到來,是郡王妃的話題。

說蕭瞻峻就要進京,是袁訓的話題。

說長公主就要有孩子,是念姐兒和加壽的話題。太子殿下跟在裡面,聽哪一個話題都不錯,他到處摻和話。

小六和蘇似玉埋頭吃,再東張西望一通亂聽。

早在小六和蘇似玉進宮的時候,太后不用太上皇提醒,自己就注意。不時的叫來一個或幾個的皇孫一同用飯。跟小六蘇似玉倒能說到一處去。

這就各有各的熱鬧,把這一頓飯吃得挺好。皇帝已回到御書房,太后讓人去告訴他:“親事呢,自然是太上皇和我操持,再來兩個副使,一個是忠毅侯,一個是蕭瞻峻。再來兩個副副使,全是不中用跟着吃東西的,一個是太子,一個是加壽。再來兩個副副副使,全是不中用跟着添熱鬧的,一個是陳留郡王妃,一個是瑞慶。”

“咦,我呢?”念姐兒嫣然。

太后對她笑道:“你坐着,幹看着。”

話過去,皇帝聽着大樂,又添上來兩個副副副副使,一個是蕭衍志的岳母,張賢妃。另一個是蕭衍忠的岳母,趙端妃。

太監回來說過,太后笑容可掬:“這是提醒我又偏心了,看看我的副使,盡是我孃家的人。”

太上皇忙道:“我不是。”

太子起身:“我也不是。”

太后又讓提醒一句話,對太子道:“只少一個,你的母后,去問問她有沒有空兒,不過來得太晚,只好當個副副副副副使了。”

滿殿笑聲中,念姐兒繼續坐着幹看着,也覺得美滋滋兒。大婚的,是她有功的兩個哥哥。

……

戰亂已息,太原陷入寂靜中。修整和大戰相比,不過是亙古寂靜中的一片風和一剎月罷了。

街道恢復熱鬧,店鋪恢復喧鬧。陳留郡王府,也恢復平時將近臘月的人來人往。

跟過陳留王府的人,路遠的,送年禮就要來得早。而且今年還添另外一樁事,送行。

廳畔梅花開放有香,蕭瞻峻讓城裡的親戚幫着陪客,他獨坐在客廳上作個休息。

這一年多裡蕭二爺算勞累的人,先是接到密旨、梁山王公文和袁訓沒有停職前的公文,命他私下把軍需調出,着可靠的人送往陳留郡王處。

調軍需又沒有明路的公文,蕭瞻峻如果主意差一點兒,不但送不走軍需,只怕早就讓人扭送京裡。

邊城的人對內奸痛恨過於別處,如果真的泄露,陳留郡王府可以讓人打砸。

辦成這事情,把他狠耗了精神。

好容易梁山王大捷,蕭瞻峻覺得可以鬆鬆心思的時候,一件喜事當頭罩下,他的長兄陳留郡王就局勢來看,不能進京,而今年能趕上成親,最好不要讓公主久候青春,免得讓人說居功怠慢,操辦親事的重任,陳留郡王命兄弟前往。

府中歡喜異常,二夫人閔氏更是從不敢想。忙忙碌碌收拾着,又要趕得上日期進京,不能拖到明年去,又要把東西準備,又要考慮到天寒地凍路上的行走不便。

是收拾一車走一車,裝多沒關係,裝少可就沒功夫回家來尋。蕭瞻峻帶妻子打算輕車簡從,哪怕路再難走,抄近路進京,還得先商議一下大婚的事情,諸般叩見禮儀,這也費日子。

再就見親戚見知己見下屬,道別,道別,再道別,道的蕭二腦袋發暈,昨天回房去睡,妻妾們迎上來,蕭二爺下意識就是一句:“慢走不送,京裡回來再說。”

兩個兒子格格笑起來,蕭瞻峻揉揉眼睛,才發現自己眼花。

妻子閔氏勸他休息一天:“等到京裡更不能休息。”蕭瞻峻讓她幫忙推開衆親戚,由別人去照管,有一個人,他在臨走前非見不可。

閔氏近年來管家,知道當家的不容易,對丈夫也好,長嫂也好,去世的曾認爲偏心,其實也就是偏心自己親生,但也不算虧待她的老王妃也好,都有不少的理解。

蕭二一定要見這個人,閔氏心疼他走路都快打顫兒——這是精神消耗太多,倒不是病,睡眠足了自然就好——也由着他坐這裡等人。

這個人,正由家人帶着,不敢擡頭,哈腰對地,一手搭腿邊上,一手搭一角衣裳,往這邊來。

蕭瞻峻走到廳口,家人見到,低聲道:“韓大人,二爺出來迎您呢。”

“哎喲不敢,”一擡頭看面容,來的是韓三老爺,韓世拓走以後,沒過多久就接替韓世拓官職的三老爺。

三老爺小跑着直到臺階下面行官場大禮,蕭瞻峻說起來,親自下一級臺階,手就能扶到,把三老爺扶了一把。

這一位是誰?他的長兄不在家,他就是本地的土皇帝。韓三老爺得這一把攙扶,激動的淚珠子直掉:“卑職萬不敢當,卑職自己起來,自己進去。”

蕭瞻峻一笑,由着他跟在後面,主客落座,三老爺還在淚落不止。

他哽咽道:“這要不是有親戚,我又是誰?”

蕭瞻峻微笑:“我就愛你這一點兒,你是不忘恩的人。”

“那是,不能忘記。”三老爺再哈哈腰。

“所以,我叫你來,有句話兒交待你。免得進京後見到小弟,他若是怪我沒想到,我也不好見他。”蕭瞻峻笑容滿面。

三老爺陪笑:“您請吩咐。”

眸光,在三老爺不多的白髮上打個轉兒。這幾年的戰役,都知道梁山王等人是辛苦的,但背後這些運送調度的人,也不比梁山王差。

三老爺也有了年紀,白髮這就出來。

看在蕭瞻峻眼裡,更覺得叫他來沒有錯。徐徐地道:“文章侯往我這裡來的那一年,他還是世子,是小弟成親的第二年。”

“是是。”三老爺認真的聽着。

“你往我這裡來的那一年,如果我沒有記錯,也是當年吧?第二年你們還往我家裡來看了看加壽,當時壽姐兒還沒有回大同,在我們家裡出生,還在這裡。”蕭瞻峻頗爲耐心的尋思着,好似弄清楚三老爺什麼時候到他手下,對現在日理萬機的蕭二爺來說,是個重要的事情。

三老爺卻打個激靈,後背到腳心一條冷線躥下去,由不得他心生恐懼。那一年,他跟着韓世拓到這家裡,是他犯過事以後,韓世拓救他出來,韓世拓進府見了見加壽,三老爺卻沒見着。

三老爺縮縮身子,以爲自己哪兒又做錯,蕭大人從舊事說起。

蕭瞻峻語聲出來,還是溫和:“你來了有年頭兒。”

“是是。”三老爺的嗓音更小下去。

“你可想回京麼?”蕭瞻峻笑意增多。

韓三老爺一驚,正要分辨,蕭瞻峻擺一擺手讓他先不要說,他繼續帶笑道:“我沒有攆你走的意思,是你侄子襲爵後,在國子監裡像是如意。你有了年紀,兒女妻子全在京裡,無人在身邊照顧於你。王爺大捷,小弟立的軍令狀這就聞名天下。你回去,難道他們不照顧你?”

三老爺心頭滾燙起來,也是還沒有說話,蕭瞻峻接着又說下去。

“我叫你來,自然爲你盤算過。你久在軍需上行走,可以去小弟兵部裡,負責跟工部交涉軍需,不會讓他們騙倒。如果你不願意回京,我也歡迎,不過你的妻子接來吧,總是老兵縫縫洗洗,我看着沒有趣味。”

“嗚……”三老爺放聲痛哭。

蕭瞻峻本就累了,心氣兒弱,讓這一聲嚇得身子一滑,差點沒坐到地上去。

好在二爺家傳身手不錯,握着椅子扶手又坐回來,對着三老爺疑惑:“我是一片好意,你這是什麼意思?”

“撲通”,三老爺跪到地上,哭道:“大人您對卑職太好了,恩重如山,恩重如山啊。”

說着話,叩起頭來。

蕭瞻峻弄明白後,呻吟一聲:“我的娘啊,你快把我嚇死了。”讓三老爺起來說話,三老爺卻不肯起,跪着泣道:“這樣的好地方,卑職哪裡肯走,”

“你不走,也成啊,咱們是親戚,我沒有攆你的意思。”外面北風呼呼,蕭瞻峻拿個帕子抹冷汗。

“但大人說的話,卑職也想到過,卑職去年牙齒動了兩個,卑職其實還不算老,但離老不遠了,想家人的時候也多,跟年青的時候恨不能離家三萬裡不一樣。”

蕭瞻峻道:“那你回去,我給你寫個好評語,去了好衙門。”

“請大人容稟,聽卑職說完。”三老爺看似滿腔的話。

蕭瞻峻道:“行,但你坐下說。”

三老爺謝過坐下,沒有說話以前,又抹抹淚水雙行行。蕭瞻峻看得極是難過,只是忍着。

“要說我韓家,不應該這樣的差。祖輩也是書香門第,沒有幾代,選送一位姑娘到宮中。先太上皇異常寵幸,青雲直上封上貴妃。貴妃娘娘在京裡沒有家人,選中我祖父這一枝進京裡,封爲文章侯。說來也有緣分,我的姑母,前南安侯夫人,和貴妃娘娘容貌相似,娘娘一見心喜,對她疼愛異常。”

蕭瞻峻坐直身子,這是南安老侯的家事,他也聽過一些。

“先太上皇疼愛貴妃,貴妃疼愛我姑母,對我家照顧頗多。我小的時候,算經過富貴。我的四弟還得見識的少。也因此,養成我姑母驕縱惡習,養成我家四兄弟放縱玩樂的性情。只是因爲這好日子來得太容易。”

蕭瞻峻頗有同感地嘆氣:“是啊。”蕭二爺沒有惡習,卻見過紈絝子弟,深知道紈絝是怎麼養成。

“這寵愛,害了當年的貴妃,先太上皇去世以後,太上皇沒有發作她,她因宮門冷清鬱鬱而終。害了福王,癡心妄想,造反身亡。也害的我們家,”三老爺又哭了:“我家姑母一生孤苦,我兄弟們四個外帶侄子世拓都不成人。”

“自蒙袁家提攜,大人恩准,我隨侄子到這裡以後,痛定思痛,多少次回想前情舊事,寵愛疼愛沒有錯。活着的人,誰不巴望着老天的恩寵,盼望世事的順途。但真的恩遇來了,好的道理來了,世事的平坦來了,扛不住這好,讓砸趴下來。”

“滿心裡想着好,真的好了,不是花天酒地,就是渾不在乎,直到這好溜到沒有,後悔痛思這纔出來。其實,這是扛不住好,這是不知道及時的感激,沒有尋思自己的好從哪裡來,纔有太妃的蠻橫,福王的亂想,我兄弟們不用心在功名上,世拓也讓帶壞。”

蕭瞻峻聽到一半,就嚴肅起來,此時道:“這句句是警句,扛不住好的人太多太多。”

他回想自己手下的官員,上官也想示好與他,沒交幾件好差事下去,結果把他送到獄裡。難道上官不應該對你好,天天欺負你,讓你辦苦差事才叫好?

三老爺痛思家中以前,給就要進京操辦侄子親事,人人看來是春風得意的蕭瞻峻狠敲一記警鐘。

Wшw★ тt kΛn★ ¢O

雖然不是對着蕭二來的,蕭二也趕緊審視自己。這進京主婚的好,自己可能扛得好,扛得住?

耳邊,韓三老爺正好在說:“卑職剛纔的難過,就是想到大人對卑職實在好,卑職也要扛好他。”

“哈哈,好,”蕭瞻峻仰面大笑:“你想怎麼扛,你說吧。”

三老爺起身,蕭瞻峻擺手:“有話直說,你當我是親戚吧。”

“侄子和我的這差使,一是忠毅侯大仁大義,二是大人您和忠毅侯情意深厚。”

梁山王一大捷,袁訓即刻大紅大紫,蕭瞻峻還不知道袁訓在不納妾上面又觸黴頭。認爲這話恭維,笑口常開:“我和小弟倒是不錯。”

“對我家來說,來的實在不容易。卑職我是走,捨不得。不走,真的要老了。”

“你的意思?”

三老爺嘆氣:“家裡受福王拖累,還有一個二兄長,一個四弟,如今也有差使,但哪有在大人任上如意?”

蕭瞻峻錯愕過,掩面輕笑:“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對你交個底兒。驛站的差使不難辦,會寫字會點數兒就行。但我要人苛刻,常例銀錢可以收,貪的,我拿人可不客氣。”

“多謝大人!”韓三老爺撲倒再拜。

蕭瞻峻微微地笑,他沒有認爲三老爺玩花樣,因爲他說的話全是事實。而在乎驛站的銀錢收入,不少官員對二大人表示過。三老爺要走,還爲兄弟打算,正合蕭瞻峻此時心思,他馬上就要的榮耀,是他的兄長對他的一片關愛。

不然可以請太后操辦,不必特意把兄弟寫在奏章裡。

韓三老爺離開,回去收拾安排。蕭瞻峻久久坐在廳上,想着三老爺說的警句,扛不住好的這話,心中翻騰沉浮。

閔氏進來:“哎呀,你還不去睡?睡會兒吧,就要上路,路上比家還要辛苦吧?”

蕭瞻峻卻叫她到面前,淡淡地道:“我睡不着。你看,哥哥從沒拿我當隔母的兄弟看待,”

閔氏慌亂的飛紅了面龐。

“這一回進京,你也好,我也好,孩子們也好,不能丟大哥大嫂的人。”蕭瞻峻沉聲。

閔氏擡不起頭,低低地答道:“是,我知道了,請你只管放心吧。”

“大嫂把家交給你,也對你不錯。”

閔氏垂下淚水,顫聲道:“是。”

“那我就放心了。”蕭瞻峻平靜的說過,起來往房中去,準備補一大覺。

……

名單擺在席連諱的面前,他憂思重重,隨後筆勾了下去。

馬浦。

他定的副使是罷免丞相的馬浦。

讓人去叫馬浦過來,消息很快傳開。魏行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一遍又一遍的問同僚:“你親眼見到的?”

“你真的親眼看到?”

同僚滿面的同情,魏大人的心思全在臉上。他道:“席丞相說議和的正使要學識淵博,人物氣度上都顯出我天朝威風,說話犀利的人當數國子監阮英明大人,他當了議和的正使。副使要通異邦話,禮儀上要熟悉。前丞相馬浦以前在禮部爲官,他爲公事上順利學過異邦話,後來雖然在禮部沒大用上,卻又懂禮儀又能交談,阮大人年青,馬大人穩重,相互搭配,可以鎮住異邦人。”

“可我也會說異邦話啊,我以前官職上與異邦人有打交道的機會,別的官員不肯學,指着下屬翻譯,我是自己學的啊。”魏行傻着眼睛,整個人輕飄飄的好似要消失一般。

同僚不忍再看,這對魏大人來說是個好機會,卻讓有了年紀,不需要這前程的馬浦給佔住,魏大人傷心失落在所難免,他支吾一聲就走開,留下魏行獨自難過。

魏行從進京後,從籌劃后王恩死,歐陽家失勢,林允文逃出京,這是頭一回的大失所望。

王恩是他的幫手,死時他固然痛心。

林允文如能如願當上國師,對魏行也是助力。

歐陽家本以爲容妃會是好靠山,結果一落千丈。

這些魏行都能很快走出來,或不放心上,是當年的他,雖然只在前幾年裡,他還有不老之感。

今年他也在壯年,但議和這事情,梁山王打就打了好幾年,不像是三年五年會再出來的事情。議的好,主辦官員有功。議的不好,也不怕,梁山王虎視眈眈,陳留郡王甚至兒子大婚不回京,擺出來說不攏再打幾年也罷。議的不好也會有功。

盼下一次,魏行想着等不上。

他也算公事上能吏,也算小心侍奉席連諱,結果關鍵的時候,席大人卻相中馬浦,讓魏行心中的怒火憤恨海嘯山洪般爆發而出。

------題外話------

抱抱仔的新貢士,weixin9f1ec2af4e親,依曼達yi親,笨笨小美美親,感謝一路支持。

感謝weixin9f1ec2af4e親大鑽石,仔讓砸的歡蹦亂跳,今早的落枕好似也沒有那麼疼了,謝謝哈哈。仔一定要扛得住這個好,扛得住,用不落枕的那個肩膀扛哈。

求票哈

第834章 ,執瑜去水軍第807章 ,胖兄弟再次從軍去第473章 ,柳家臣服壽姑娘第304章 ,不曾觀畫受欺負第658章 ,衣錦祭拜第116章 ,爲你!第458章 ,大度讓搶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第292章 ,留子去父母第690章 ,截殺齊王第110章 ,明瞭第168章 ,在乎是因爲沒有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396章 ,功勞是加壽的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13章 ,佳人有恨第1章 ,安府第649章 ,哇哇哇哇哇第763章 ,父子談心第182章 ,理解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774章 ,費玲瓏第7章 ,訓斥表姐妹第605章 ,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214章 ,風波平息第64章 ,善這個字第206章 ,御史偷窺第299章 ,蘇赫逃走第317章 ,奮起的寶珠和女眷第125章 ,審問第844章 ,金殿論罪名第593章 ,魏行的失望第757章 ,念姐兒大婚第644章 ,太子在此第56章 ,約定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第311章 ,姐妹述齒第144章 ,籌劃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354章 ,血洗污名聲第323章 ,寶珠能壓妖魔鬼怪第748章 ,鬥志燃起的柳雲若第695章 ,正經爺當家第328章 ,得意而回與失意人第606章 ,天豹歸來第511章 ,歐陽容進冷宮第199章 ,第501章 ,不負舅父第222章 ,恩師也狡猾第374章 ,喬遷新府第第343章 ,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743章 ,太子夫妻入藏第424章 ,老國公很難爲情第159章 ,今天是遇情敵的日子第205章 ,與姐姐相親相厚第671章 ,加喜抓週第669章 ,沈沐麟同行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409章 ,一個人的鬧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9章 ,探病第465章 ,爲軍需蕭二費心機第320章 ,重重有喜第151章 ,傾家而出去相看第514章 ,不死心第258章 ,寶珠買草場第178章 ,不見思念相見內疚第525章 ,禮佛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730章 ,看望老兵第304章 ,不曾觀畫受欺負第689章 ,元皓行好令第771章 ,一對大學士過招第784章 ,正經出彩第261章 ,顯擺的袁二爺第367章 ,加壽請客不要錢第154章 ,出力的玉珠討銀子第365章 ,狐狸尾巴第196章 ,有心解嫌隙第494章 ,加壽撮合帝與後第134章 ,動心第474章 ,當年的錯和錯第250章 ,加壽討錢第749章 ,懟親家的梁山王第513章 ,再降兩等第142章 ,不愛與愛第388章 ,防微杜漸第309章 ,醬鴨與白光鴨第638章 ,我的女兒也金貴第662章 ,老公事第514章 ,不死心第48章 ,老太太的富貴第444章 ,特大黑鍋柳至背第121章 ,當家第449章 ,奔喪第665章 ,蘇先到了第183章 ,送寶珠是歡歡喜喜的第185章 ,輔國公還是好舅父第172章 ,一家人見面
第834章 ,執瑜去水軍第807章 ,胖兄弟再次從軍去第473章 ,柳家臣服壽姑娘第304章 ,不曾觀畫受欺負第658章 ,衣錦祭拜第116章 ,爲你!第458章 ,大度讓搶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第292章 ,留子去父母第690章 ,截殺齊王第110章 ,明瞭第168章 ,在乎是因爲沒有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396章 ,功勞是加壽的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13章 ,佳人有恨第1章 ,安府第649章 ,哇哇哇哇哇第763章 ,父子談心第182章 ,理解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774章 ,費玲瓏第7章 ,訓斥表姐妹第605章 ,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214章 ,風波平息第64章 ,善這個字第206章 ,御史偷窺第299章 ,蘇赫逃走第317章 ,奮起的寶珠和女眷第125章 ,審問第844章 ,金殿論罪名第593章 ,魏行的失望第757章 ,念姐兒大婚第644章 ,太子在此第56章 ,約定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第311章 ,姐妹述齒第144章 ,籌劃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354章 ,血洗污名聲第323章 ,寶珠能壓妖魔鬼怪第748章 ,鬥志燃起的柳雲若第695章 ,正經爺當家第328章 ,得意而回與失意人第606章 ,天豹歸來第511章 ,歐陽容進冷宮第199章 ,第501章 ,不負舅父第222章 ,恩師也狡猾第374章 ,喬遷新府第第343章 ,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743章 ,太子夫妻入藏第424章 ,老國公很難爲情第159章 ,今天是遇情敵的日子第205章 ,與姐姐相親相厚第671章 ,加喜抓週第669章 ,沈沐麟同行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409章 ,一個人的鬧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9章 ,探病第465章 ,爲軍需蕭二費心機第320章 ,重重有喜第151章 ,傾家而出去相看第514章 ,不死心第258章 ,寶珠買草場第178章 ,不見思念相見內疚第525章 ,禮佛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730章 ,看望老兵第304章 ,不曾觀畫受欺負第689章 ,元皓行好令第771章 ,一對大學士過招第784章 ,正經出彩第261章 ,顯擺的袁二爺第367章 ,加壽請客不要錢第154章 ,出力的玉珠討銀子第365章 ,狐狸尾巴第196章 ,有心解嫌隙第494章 ,加壽撮合帝與後第134章 ,動心第474章 ,當年的錯和錯第250章 ,加壽討錢第749章 ,懟親家的梁山王第513章 ,再降兩等第142章 ,不愛與愛第388章 ,防微杜漸第309章 ,醬鴨與白光鴨第638章 ,我的女兒也金貴第662章 ,老公事第514章 ,不死心第48章 ,老太太的富貴第444章 ,特大黑鍋柳至背第121章 ,當家第449章 ,奔喪第665章 ,蘇先到了第183章 ,送寶珠是歡歡喜喜的第185章 ,輔國公還是好舅父第172章 ,一家人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