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

糜芳的話雖然說的慷慨激昂,可是呂布對這位小舅子的帶兵能力,卻不敢信任。就憑糜芳那種剿個匪都剿的拖泥帶水,不乾不淨的能力值,他能對付得了泰山賊首褚飛燕?

那個褚飛燕,可是張角義子張燕的孿生兄弟。張燕能夠一舉平定幽州,在張狂麾下搏下獨鎮一方的地位,他的同產孿生兄弟又怎麼會是易於之輩?

而且,戰場上向來是襲擊容易,保衛困難。偏偏褚飛燕利用泰山一帶的地形掩護,佔有地理優勢,想要什麼時候動手,便可以什麼時候動手。而押運糧草的呂布一方,就得在睡覺的時候,都睜大了眼睛。

這種被動的局面,哪怕呂布親自出動,都未必能夠做到毫無破綻,甭論糜芳這等三流級別的武將。

“文遠,你意下如何?”

呂布在退兵與否這種戰略問題上,向來是搖擺不定的。他如今最相信的兩個在場之人裡,鮑信已經發表了見解,此時當然要問一問張遼。

“君侯,以額之見,還是先撤退爲好。”

張遼此時年紀不到三十,行事向來大膽,此時卻贊同了鮑信的保守觀點。

“堅守不退,則我軍糧草運輸艱難。而且,君侯切莫忘記,北賊如今只是出動一員大將,正主兒尚未南下。若此時遷延不退,到得張狂重兵南下之時,則我軍將在失去地利的情形下,與優勢敵軍交戰。那時候,若戰事再有不利,就怕我軍數萬大軍,難以逃脫淪喪之禍啊!”

聽到張遼的理由,帳中諸將一時間都大爲色變。

北邊的張狂那廝。可是坐擁並、幽、冀、青四州的天下第一大諸侯。他只要略一動員領地,十萬大軍隨手可得。徐州諸將如今面對的,不過是張狂部將之一的于禁,就已經是進退兩難了。如果張狂帶着大軍主力南下。就算徐州全力動員起來。也不可能在正面戰場上拼得過佔據了數量優勢的張狂大軍。

張遼的一席話,說服了帳中大多數的武將。事實上。大多數徐州將領,都對與張狂的戰鬥信心不足。能夠撤回城池堅固的後方,他們在心裡都是覺得挺高興的。

“文遠之言甚是。吾意已決。”

呂布給這次軍議定下了最後的結論。至於由誰來負責斷後的問題,只要呂布下定決心撤軍。其實這也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

當軍議結束以後,呂布的徐州聯軍很快開始了收拾行李,打點後撤事項。這番不小的動靜,自然被偵騎四出的于禁給看得去了。只是于禁拿到如此明確的情報,心中總有些犯疑。他請過關羽商量戰事,開場便問了一句:

“呂布這等大張旗鼓的撤退,關校尉可覺得有詐嗎?”

關羽與于禁沒有打過幾次交道。只是泛泛而交,語調客氣中帶着疏遠:

“呂布,有勇無謀之徒爾!若非徐州豪強拿他當盾牌,拒擋袁術插手。豈能容他入主徐州?此等無腦之人,有多少詭詐可用?”

不過,話鋒一轉,關羽又說道:

“雖然如此,主公常言,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我軍可小心追擊,並設兵在後接應。如此,呂布就算有何詭謀,我軍亦不必懼怕。”

聽完關羽的意見,于禁端坐帳中,默然了一會兒,問道:

“關校尉,可敢引軍追擊呂布?我當提兵在後接應。”

“有何不敢?”

以關羽的膽氣,脫口便應諾下來。他自信就算呂布軍在斷後時有什麼埋伏,自己也能夠接得下來。

不過,接下來的戰局發展,讓關羽很是丟了一回臉。原因無他,呂布軍雖然統屬不一,更由於指揮混亂,撤退的過程中問題不斷,卻沒有讓關羽獲得什麼襲擊的好機會。其中的主要原因,則是由於領兵斷後的那個人。

爲徐州大軍斷後的,不是別人,卻是呂布自己。

呂布固然算不上是一個優秀的大軍統帥,卻是當世一個頂尖的騎將。他放下不可輕易出戰的面子後,帶着本部精騎一千五百人,待到大軍撤退完畢之後,纔開始行動。

在後尾追的關羽,屢次想要帶兵突前,都被呂布本部的一陣箭雨給射回來。如果關羽不顧傷亡,堅持向前突進,呂布只要帶着部下精騎撥馬後撤數百步再列陣,就能讓關羽突進時付出的傷亡,統統成爲白搭。

不得不說,在斷後的情形下,呂布深得騎射戰法“打了就跑”的精髓。而關羽由於部下騎兵數量上的差距太大,根本無力以騎兵一舉突破對方。

至於派出弓弩手向前逼近,將呂布趕開?

好吧,關羽還沒有傻到這等程度。真要這樣做的話,那不是驅趕呂布,而是去給呂布的騎兵送菜。弩兵對抗騎兵,向來是以防守爲主,還真沒有主動進攻的先例,這可不是偶然的。

經過三次失敗的試探,關羽果斷平息了從呂布手上討得好處的心思。三次試探,給關羽部造成了約兩百人的傷亡,卻只是將呂布逼退了十里地不到。至於呂布軍的傷亡,也許都沒有超過十人……

不過,關羽的追擊雖然無效,卻並不代表呂布就可以隨隨便便的成功南下撤退了。呂布在後面對付關羽的追擊,正覺得遊刃有餘的時候,撤退的大軍卻給他回報了一個讓呂布大吃一驚的消息。

“開陽失陷?!”

呂布騰地一下子策馬衝過來,就在報信者以爲將要一頭被赤菟給撞上時,呂布一拉繮繩,止住赤菟的前衝之勢,一手提住報信者的衣領,面色猙獰的問道:

“說!是真是假!”

“啊!君侯,是真的啊!下吏怎敢胡說?”

得到再次肯定答覆的呂布,臉色陰沉如水。他扔下報信者的衣領,仰天大吼一聲:

“氣煞我也!”

開陽位於此次撤軍線路的重要節點。開陽城失陷,意味着此路不通。既然撤退的線路受到阻礙,需要變更新的撤軍線路,呂布自然不能再親自呆在後軍,擔任斷後了。一接到這份極爲不利的情報,他就急忙帶着直屬騎兵,一路狂奔,在一個時辰裡衝出三十里,一直衝到了中軍所在的位置。

呂布不在,負責指揮全軍撤退的,則是呂布的副將張遼。根據將旗的指引,呂布迅速確定了張遼所在的位置。隔着老遠的,呂布就能夠看到張遼身邊,環繞着好幾個軍中的將校和謀士。這些人正引頸而待,一看到呂布的大旄,立刻如一羣小雞般迎上前來。

“開陽是怎麼失陷的?”

不等衆人開口問好,呂布劈頭蓋臉就是這麼一句。由此可見,他當真是氣壞了。

聽到呂布的問話,衆人的視線都投放到一個人身上。那人衣着奢華,卻滿是塵土,給人一種掉進土坑裡的山雞那樣的感覺。呂布認得此人,此人是曹豹的一個族人,擔任開陽的縣長。

“曹縣長,你,可要說清楚了!”

哪怕呂布心中怒火沖天,依然對這位失陷了縣城的縣長保持了一定的禮貌。畢竟此人是丈人曹豹的族人,看在妻室曹氏的份上,呂布還是控制住了自己想要一戟刺死對方的衝動。

“方伯,不怨我啊!是賊軍來的太多太狡猾了!”

這位曹縣長面對呂布,倒也不怎麼怯場。他手舞足蹈的述說了一番,將開陽失陷的過程算是說了個七七八八。不過,呂布聽了之後,心中難免起疑。

“你是說,突然出現了上萬的精銳騎兵,一下子衝破了城防?”

呂布臉上懷疑的神色極爲濃郁。就算將於禁所統御的兩萬多人全都算進去,他都湊不出三千騎兵。開陽城下,哪來的上萬騎兵?

“就算是沒有上萬,至少也有五、六千,真的,方伯,這是真的!”

瞧着呂布表情不善,眼光只在自己脖子上瞄來瞄去,那曹縣令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努力爲自己分說着。

呂布剛想一戟刺死這個謊報軍情的傢伙,一旁的張遼說話了:

“君侯,曹縣令說的雖有誇大,卻也不爲假。”

呂布信不過這個曹氏子弟,但對張遼還是頗爲信任的。他扭過頭去,問張遼道:

“哦?有何憑證?”

“末將問過數十名逃到軍中的開陽縣兵,皆言開陽失陷,是由於大隊騎兵突然來襲,以飛抓攀上城頭,這才得以入城的。”

飛抓這東西,呂布自然見過,而且也用過,是用於攀爬的一種有效工具。用一根繩子,綁上一個鐵質的手爪,大力向高處一拋,讓手爪勾住城頭的石縫,便能讓那些身輕體健的勇士快速的攀爬上城頭了。

當然,這玩意兒功能頗爲簡陋,城牆若是高一些,又或者城頭有幾個人守衛,此物都無法奏效。但對於城牆不算高大的開陽,若防禦再略爲鬆懈一些,只怕還真是防不住飛抓。

“是什麼人乾的?”

呂布繼續發問。飛抓這個東西,並不是哪裡都流行。北邊的騎兵此刻攻城時,曾經動用過這玩意兒。憑着這一點,呂布直覺的認爲應該是北軍做下的。

張遼快速的答道:

“縣兵皆曰敵人有涼州口音,將旗寫着‘郭’字。若是所料不差,只怕是郭汜那個敗軍之將!”

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32節 入城暗橫劍第23節 豪強陷陣急(上)第29節 決勝制萬騎(五)第21節 敵訊水上敗(五)第11節 曹操出師黯第50節 自當順人意(四)第36節 郭汜當先騎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35節 青史本無常第33節 郭太託大事(上)第46節 淮陳已被奪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66節 中原亂風波第18節 敵訊水上敗(二)第25節 冀州暫平靜(上)第1節 冥冥我是誰?第76節 戰歌當好戰第28節 朝堂擬新帝(下)第1節 梟雄報新仇第35節 眭固獻大郡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33節 陳登甘稱臣第23節 臧霸露破綻第9節 長社火起否?(上)第81節 智者細細思第15節 三英戰呂布(四)第100章 張亦難躲過第33節 飛將非無敵(上)第11節 冀土奇襲諧(三)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44節 漢宮現連環(二)第41節 袁術驚遇襲第46節 陷地終有計(二)第94節 獨品驚共駭(下)第10節 西園八校出第68節 公孫戰袁紹第19節 烽火遍地起(一)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51節 匈奴傷心身第67節 願吃苦中苦第39節 白波起亂戰(三)第76節 戰歌當好戰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6節 王芬謀大事第28節 華雄戰不休(下)第29節 先登知是誰?(上)第61節 征程鞍未解(上)第24節 豪強陷陣急(下)第18節 掠地需商量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22節 二帥意自平(下)第41節 白波起亂戰(五)第22節 二帥意自平(下)第43節 漢宮現連環(一)第76節 戰歌當好戰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48節 論“大賢良師”第64節 無忌思好逑(下)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16節 文丑亦兇猛(下)第72節 鮑信試應付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36節 瘟疫實難當第86節 難解心內意(下)第20節 苦肉收軍心第19節 敵訊水上敗(三)第19節 烽火遍地起(一)第99節 關既不得脫第62節 征程鞍未解(中)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47節 蠻夷顯心機第35節 飛將非無敵(下)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19節 復仇起草莽(一)第51節 迴天因無意(二)第9節 長社火起否?(上)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89節 巷裡敵可踩(上)第1節 冥冥我是誰?第54節 斷腕且避禍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36節 關羽破強軍第14節 時窮節乃現第74節 易斷勢與局第70節 曹操平黃巾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27節 司隸又交兵(上)第93節 獨品驚共駭(上)第18節 爭權論朝堂(四)第69節 漢軍展奇襲!第83節 欲求國中智(上)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11節 臨淄誠難保第4節 遊俠探可疑(下)
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32節 入城暗橫劍第23節 豪強陷陣急(上)第29節 決勝制萬騎(五)第21節 敵訊水上敗(五)第11節 曹操出師黯第50節 自當順人意(四)第36節 郭汜當先騎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35節 青史本無常第33節 郭太託大事(上)第46節 淮陳已被奪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66節 中原亂風波第18節 敵訊水上敗(二)第25節 冀州暫平靜(上)第1節 冥冥我是誰?第76節 戰歌當好戰第28節 朝堂擬新帝(下)第1節 梟雄報新仇第35節 眭固獻大郡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33節 陳登甘稱臣第23節 臧霸露破綻第9節 長社火起否?(上)第81節 智者細細思第15節 三英戰呂布(四)第100章 張亦難躲過第33節 飛將非無敵(上)第11節 冀土奇襲諧(三)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44節 漢宮現連環(二)第41節 袁術驚遇襲第46節 陷地終有計(二)第94節 獨品驚共駭(下)第10節 西園八校出第68節 公孫戰袁紹第19節 烽火遍地起(一)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51節 匈奴傷心身第67節 願吃苦中苦第39節 白波起亂戰(三)第76節 戰歌當好戰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6節 王芬謀大事第28節 華雄戰不休(下)第29節 先登知是誰?(上)第61節 征程鞍未解(上)第24節 豪強陷陣急(下)第18節 掠地需商量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22節 二帥意自平(下)第41節 白波起亂戰(五)第22節 二帥意自平(下)第43節 漢宮現連環(一)第76節 戰歌當好戰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48節 論“大賢良師”第64節 無忌思好逑(下)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16節 文丑亦兇猛(下)第72節 鮑信試應付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36節 瘟疫實難當第86節 難解心內意(下)第20節 苦肉收軍心第19節 敵訊水上敗(三)第19節 烽火遍地起(一)第99節 關既不得脫第62節 征程鞍未解(中)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47節 蠻夷顯心機第35節 飛將非無敵(下)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19節 復仇起草莽(一)第51節 迴天因無意(二)第9節 長社火起否?(上)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89節 巷裡敵可踩(上)第1節 冥冥我是誰?第54節 斷腕且避禍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36節 關羽破強軍第14節 時窮節乃現第74節 易斷勢與局第70節 曹操平黃巾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27節 司隸又交兵(上)第93節 獨品驚共駭(上)第18節 爭權論朝堂(四)第69節 漢軍展奇襲!第83節 欲求國中智(上)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11節 臨淄誠難保第4節 遊俠探可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