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

清水河發源於六盤山東麓的黑刺溝腦,向北流經固原、海原、同心、西會州等縣,是黃河一條重要的支流。自古以來,清水河兩岸就是西北各族生息繁衍和耕牧的地方,清水河谷地是古絲綢之路固原境內的一部分,也是蕭關古道的的一部分,更是西北各族進入中原的主要通道。

清水河,見證了無數民族的興衰成敗,無數的屍骨養育了兩岸的青草和綠樹。

党項房當人佔領了清水河畔後,大唐帝國這個龐然大物從內到外都千瘡百孔了,無力也沒有心思去驅逐這些從青海遷來的胡族,反而利用這些勇敢卻並不十分強大的党項羌,爲大唐帝國守衛西北邊陲,党項人在唐人的默許和支持下,先後趕走了吐蕃人和回鶻人,成爲清水河百年來真正的主人,也爲清水河帶來了相對的和平。

同心城被西北聯軍攻佔之後,爲了鞏固在同心城取得的利益,把同心城建設成爲黑雕軍的根據地,侯大勇制定了“北頂南攻”的策略:所謂北頂,即永興軍、慶州軍步軍和獨立軍駐守在小牛關方向,頂住西會州党項軍主力的進攻,把房當翰海所部的活動範圍限制在小牛關以北,小牛關的防禦由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統一指揮;而南攻,即聯軍主力黑雕軍由小牛關轉移到固原,與王騰驤率領的靈州騎兵和王景部會師,諸軍合擊固原,只要拿下固原城,消滅房當朵兒的部隊,就可以完全控制清水河上游和中游,把固原、渭州、環縣、慶州、隴西和秦州連成一片,南攻戰役由黑雕軍副指揮使石虎具體指揮。

“北頂南攻”的戰略制定之後,石虎便率領着黑雕軍主力悄悄向固原方向轉移,把小牛關的防禦留給了王彥超率領的永興軍步軍和吳鬆楊率領的慶州軍步軍。聯軍軍士們絕大多數都是農民出身,他們充分發揮了長於土木作業的優點,一個月的時間就把本來就十分狹窄險要的小牛關建成了一個堅固的堡壘。

西會州的党項軍在房當翰海的整合之下,人數達到兩萬三千人,在九月中旬,北部的細封部援軍五千人和西部的米擒部援軍三千多人先後到達了西會州,西會州的党項軍隊達到了三萬人。經過和周軍的殊死較量,房當翰海對周軍地戰鬥力有了全新地認識,在西會州房當軍心目中,黑雕軍已經成爲魔鬼軍隊的代名詞。哪怕是房當軍中最強悍的部隊,只要聽說是與黑雕軍作戰,都會異常謹慎。

党項細封部和米擒部所處位置均沒才和大周朝直接接壤,他們已多年沒有和周軍交鋒,對周軍的印象還停留在粱、唐時期,細封部書軍細封鑫和米擒部將軍米擒雲中對於房當翰海消極避戰的態度極爲不滿,他們兩人不聽房當翰海勸阻,繞過房當翰海,率領着氣勢洶洶的八千鐵騎攻打小牛關,防守小牛關的聯軍步軍依託堅固的工事。以微小代價打退了細封部和米擒部騎兵的攻擊,細封鑫和米擒雲中望着巍然屹立的關口,嘆着氣回到了西會州。

在小牛關戰線穩定之後,北部戰事就相對平寂了。

一直活躍在清水河畔地党項房當人自發地組織起規模不等的人馬,給聯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這些隊伍熟悉清水河畔複雜的地形,他們就如獵食的大型貓科動物一樣,潛伏在丘陵、溝壑地和山地等隱蔽處,只要見到能夠吃下地小隊聯軍,就兇猛地衝出來咬土一口。

侯大勇對於這種“游擊戰”熟悉得就如自己的手指一樣,在二十世紀中期那一場波瀾壯闊的戰爭中,游擊戰已由單純的戰術轉變成指導全局的戰略,成爲後世軍校的經典研究科目。侯大勇作爲陸軍特種大隊的指揮官,對於游擊戰研究頗爲深入,對付這種神出鬼沒地襲擊,最好的辦法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郭炯率領的西北獨立軍二千人分成兩個千人隊,在清水河畔和党項人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就在同心城痛並快樂着的時候。獨立軍在清水河畔持續不斷地和房當騎手們進行規模不大但甚爲激烈的交手。

獨立軍前身是慶州騎兵,本是大將軍孟漢卿的嫡系部隊,戰鬥力原也是不弱,只是孟漢卿獲罪致死,韓淪當上了慶州團練使之後,這支部隊的士氣、補給和訓練水平就每況愈下,一支部隊失去了靈魂,就如一個人被打斷了脊背,打順風仗時則窮兇極惡,打逆風仗則一觸即潰。慶州騎兵改名爲獨立軍以後,郭炯、段無畏、鐵川源、劉世緒等將校成爲獨立軍的各級主官,帶來了五十名戰鬥經驗豐富的黑雕軍老軍士充實到獨立軍軍中,並按照黑雕軍的標準裝備爲獨立軍配備了武器。

小牛關大戰以後,郭炯率領着獨立軍在清水河畔和悍勇的党項人糾纏在一起,當剿滅了一支人數達到近四百人的党項殘兵之後,慶州騎兵似乎找到了丟失了數年的自信心。

同心城已成爲西北聯軍的基地,西北面行營、野戰醫院都遷到了同心城內,城內還存有大量糧草,是西北聯軍的後勤基地,但是,由於同心城外一百里內沒有大股党項軍,同心城內的軍士並不多,除了兩百名新婚的軍士外,只有一千名步軍和兩千多名運輸糧草的村民。

十月三日,西會州的党項軍近二萬五千多人,再次猛攻王彥超鎮守的小牛關,雙方激戰八天,至十月十一日,損兵折將的党項軍退回了西會州。

十月四日,飛鷹堂信使來到了同心城。侯大勇得知自己了要調任靈州,便命令加緊攻打固原城。

十月六日,鎮守義州的王江奉命率鳳州軍三千人北上出擊固原,這三千人是駐守鳳州的步軍,經過近一年的訓練,其戰鬥力有了長足的進步,只是還沒有經過大戰的錘鍊。

十月七日,渭州刺史古春奉命率軍三千人到達王景的營地。

十月九日,吐蕃渾末部達布、達娃貢各率吐蕃兵五百人。到達隴西,然後繼續北上,從西南方向側擊固原。

十月十日,西北聯軍對固原城的包圍圈緊緊地收攏了,聯軍有王景部五千人、石虎部五千人、王騰驤部三千人、王江部三千人、達布部五百人、達娃貢部五百人,古春部三千人,總人數達到了兩萬人。

按照侯大勇命令,固原之戰由雄勝軍節度副使擔任前敵總指揮,西北面行營都王景爲副總指揮,王景是鳳翔軍節度使,官職、資歷均遠較比石虎高,但是在小倉關慘敗之後,王景在聯軍中威信大跌,他雖然心中不快,可是仍然接受了侯大勇的命令。

渾末部吐蕃人和党項人有世仇,渾末部正是敗給了党項諸部,才被迫南下進入了階州,被侯大勇收服,因此,達布和達娃貢來到固原後,石虎就命他倆去掃蕩房當朵兒地部族,房當朵兒部族人數只有一萬多戶,五六萬人,青壯年大部分被集中在固原城內。固原城外的部族僅剩下四萬多老幼婦孺,達布、達娃貢帶着復仇的怒火和快感,在固原城外大開殺戒,上萬名房當老幼婦孺被殺死在清水河畔,餘衆被迫逃向黃河邊上的靖遠城。

十月十三日,隨着一聲巨響,固原城南城門、東城門同時被炸開。聯軍步軍蜂擁而入,房當朵兒見固原城被攻破,便打開西城門,率軍突圍,在西城門外嚴陣以待的黑雕軍、吐蕃軍和靈州騎軍,團團包圍了突圍的党項房當軍,房當朵兒、房當赤虎全軍覆沒,固原城被聯軍攻佔。

攻佔固原後,隴西、固原和同心連擊一片,清水河流域除了下游爲党項房當人所佔,中游、上游都落入了西北聯軍手中。

十月十三日晚,報捷的軍士進入了同心城內。

坐鎮同心城的侯大勇接到捷報後,心情極爲平靜,固原城是一座孤城,就如熟透了的果實,隨時都可以摘下來,但是,從大梁傳過來的消息,卻讓他隱隱約約有一絲焦慮。

十月的同心城,北下的寒風已經開始在清水河面猖狂,特別是在下半夜,守在同心城牆上的軍士們把能夠穿上的所有衣服套在了身上,可是仍然擋不住越來越強勁的北風。

粱守恆一身風塵走進了侯大勇的房間,他是被侯大勇急招過來的,從涇州到同心城,他快馬加鞭跑了七天,累得夠嗆,他喝了一口老酒,再喝了一碗燉牛肉湯,人才緩過勁來,他揉揉被凍得有些發僵的臉孔,問道:“進城地時侯,聽到軍士們在議論,說聯軍打下了固原,這可是大好事啊。”

“攻破同心城之後,党項人就被切成數段,固原處於聯軍的重重包圍之下,打下它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看着樑守恆又喝了一碗湯,侯大勇慢慢地道:“這北風吹得呼呼的,真是冷剎人,朝廷撥付的物資裡並沒有冬衣,如何解決軍士們的冬衣是一個大問題,粱使君趕緊回鳳州,用鳳州庫府的餘錢爲黑雕軍趕製了一批冬衣。在清水河打仗對黑雕軍的馬匹消耗極大,我們和達布和達娃貢有買馬的協議,你就派人向渾末部吐蕃人購買一千匹戰馬,若爾蓋的戰馬還是很不錯的,另外,派人到京兆府購買一些好鐵、弓弦和弩弓的配件,買回來後連同鐵器營庫存的武器全部運到同心城來,官辦鐵器營幾位掌火的好師傅,也一起讓他們到同心城來。”

粱守恆聽到侯大勇的安排後吃了一驚,按照大周財制,成、階、鳳、秦四州的稅錢要交納一部分到朝廷,剩下的稅錢就存在鳳州庫房中,這些錢是四州這兩年來辛辛苦苦存下的,現在這種用法完全是敗家做法,樑守恆就在心中默算了一會,有些爲難地道:“這幾鳳州經過二年經營,好不容易纔有些餘錢,明年開春後,一來可以把鳳州的街道擴寬一些,現在鳳州商家多了,車來車往的,鳳州街道就顯得窄了;二來可以多置些種子、農具,發給開荒的流民,如果全部置了冬衣,這兩件事可就辦不成了。不如這樣,我派人回鳳州,把黑雕軍去年的冬衣收起來,有破爛的地方補一補,今年就湊合着過吧。”

侯大勇知道樑守恆說得有道理,擴建街道和開荒這兩件事情都是侯大勇和樑守恆商量好的,是鳳州明年急需要辦的事情。但是聖旨很快就會到同心城。現在不用這些錢,聖旨不到再大肆動用就不太好了。馮繼業爲人雖說不錯,可是把這一筆不菲的錢財全部留給馮繼業,侯大勇還沒有這麼大地度量。

侯大勇不願意向樑守恆明說此事,若向樑守恆明說此事,也就變相地暴露了朝中有人向黑雕軍提供情報,侯大勇解釋道:“這兩個多月來,黑雕軍在義州和小牛關打了兩個硬仗,損耗着實不小,樑使君就不要吝惜這幾個錢了。沒有一支好的部隊,在西北這種強者爲王的地方,任何建設都沒有意義。”

聽到侯大勇如此說,樑守恆不好再說什麼,他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地方官,對於地方建設頗有些心得,這筆錢對於鳳州的發展十分重要,但是,侯大勇說這事時口氣雖然委婉,卻沒有徵求意見的思想,樑守恆在心中暗自嘆道:幸好黑雕軍只有數千人,否則,按照黑雕軍配備的標準,鳳州、成州、階州和秦州四個州的財力全部用完,也填不完這個無底洞。

粱守恆走後不久,郭炯帶着滿身寒氣走進了侯大勇地房間。

侯大勇看着郭炯的一身風塵,手指着那壺老酒,道:“今天來的人真不少,燉好的牛肉湯全部都喝完了,這裡還有幾塊羊肉和一壺老酒,郭郎喝一口解解寒氣。”

郭炯也不客氣,抓起一塊羊肉,就往嘴裡塞,然後倒了一碗老酒,一飲而盡,這才長舒了一口氣,笑着道:“節度使急急忙忙地把我召回來,不知有何要事,莫非也要給我作媒。”

“郭郎的事,我一直記在心裡,早就給你安排好了,只是你自己還矇在鼓裡而已。”

“党項女子雖然不錯,可是不對我的口味,我還是喜歡懂得禮儀的中原女子,我那位一天板着臉的父親,若知道我要娶一個胡女,肯定要家法侍候。”

寒暄兩句,侯大勇臉色嚴肅起來,郭炯是侯大勇的心腹,因此他沒有對侯大勇隱瞞:“我得到消息,這次西北各節度使要大調整,我到靈州任朔方節度使,同心城歸我轄制,馮繼業到鳳州任雄勝軍節度使,渭州升爲節鎮,轄渭州和固原兩州,由王景任雄武節度使兼渭州刺史,古春任雄武節度副使兼固原刺史,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任鳳翔節度使,頒州節度使李暉任永興軍節度使。除了各自的牙兵外,其餘將士按樞密院規矩留在原地。現在聖旨已在路途之中,不久就會送到同心城來。”

郭炯本來正在大嚼一塊肥美的羊肉,聽到此言,就停止了咀嚼,道:“我雖然沒有管地方事務,可我知道節度使爲經營四州費了多大的心血,現在鳳州已經有了起色,老百姓的日子比過去

好過不少,換個人來未必能把鳳州治理得如此有聲有色。”

郭炯說這話,是發自內心,可是也有些馬屁味道,不過,侯大勇聽了頗爲受用,他笑道:“地球離了誰都一樣旋轉,馮繼業把靈州治理得頗爲不錯。”

郭炯沒有聽得太明白,問道:“地救是指我們生活的地方?它要旋轉嗎?”

侯大勇這纔想到中原現在的觀念還是“天圓地方”,自己無意中帶出來一句現代人常用地俗語,道:“這是北方家鄉常說的一句俗語,我也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題歸正傳,我給你一個任務,你立刻回到鳳州去,在鳳、秦、成、階駐守步軍和新刮練的團結兵中,挑選兩千名精悍的軍士,趁聖旨未到達的時候,把這些軍士補充到黑雕軍去。”

郭炯家學淵博,對大周軍制十分了解,他馬上領悟到侯大勇的意思。

中唐以來均田制、府兵制破壞,募兵制的出現、節度使成爲專職,爲牙兵制度地產生廣闊的前景。牙兵,即親兵或衛兵。親衛軍自古有之,而五代十國的牙兵,則是中唐以後節度使的私兵,是節度使專兵的產物。牙兵是各個地方軍隊中最有戰鬥力的部隊,有地稱都,有的稱軍,如廳子都、落雁都、銀槍效節都、鴉軍、帳前銀槍都、和親騎軍都是五代時期著名的牙兵部隊,按照慣例,牙兵是節度使的親兵,總是跟隨着節度使一起行動。

柴榮的殿前諸班實質上也是他的牙兵發展起來的。柴榮稱帝后,一直在加強巾央禁軍的建設,同時着手削弱節度使的兵權,柴榮所用方法也十分巧妙,他不斷增加節鎮數量,使得節度使的地盤不斷減少,掌握的軍隊相應也就減少,難以形成一枝獨大的局面,但是,牙兵制度由來已久,在邊境中起的作用也很大,在契丹、北漢、党項、西蜀、南唐等強敵環侍的情況下,柴榮不敢過分削弱邊境節度使的兵力,牙兵雖說有無數弊端,卻不敢馬上取消。

黑雕軍其實就是雄勝軍節度使侯大勇的牙兵,侯大勇趁聖旨未到之時,從地方軍、團結軍中補充兵力到黑雕軍,其實是想多帶一些軍士到靈州。這樣,即不違反聖旨,又帶走了鳳州軍隊的精華。

郭炯把含在嘴裡的羊肉嚥了下去,道:“節度使放心,這一段時間,獨立軍和党項人糾纏不休,損耗實在太大,今晚我到白霜華那裡去要點糧草和弓弦,明天一早我就前往鳳州。”

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15章 接管劉府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章 神出鬼沒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16章 人事安排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4章 西軍風波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13章 火燒糧倉第13章 大軍奇襲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4章 黃牛軍寨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2章 草原生活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8章 確定名分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4章 射殺住持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35章 大梁城內(一)
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15章 接管劉府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章 神出鬼沒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16章 人事安排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4章 西軍風波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13章 火燒糧倉第13章 大軍奇襲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4章 黃牛軍寨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2章 草原生活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8章 確定名分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4章 射殺住持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35章 大梁城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