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

兩人皆身如烈火,即將熊熊燃燒,突然間傾盆大雨從天而至,讓慾望之火煙消雲散,師高月明看着俊郎的郎君,淚水差一點奪眶而出,她把手放在嘴裡,緊緊咬住,痛楚使她心氣稍平,她看見侯大勇拿起了衣服,便從身後抱住了侯大勇,豐滿的胸膛緊緊貼着侯大勇健碩的身體。

片刻,侯大勇回過頭,低聲道:“魏相定然有重要之事,晚上等着我。“師高月明用盡全力抱着侯大勇,用牙齒咬了咬侯大勇後背,道:“今天不來,我會傷心。”

出了偏院大門,就見到符英正站在門外,她見到侯大勇,臉色平靜地道:“魏相在大廳等待多時,還有,劉侍郎從西蜀回來,正在小院等候。”

侯大勇有些奇怪地問道:“小英爲何親自到這邊,封沙到那裡去了。”

“封沙中午時分就到新軍營去了,還沒有回來,魏相臉色焦急,想必有大事,所以我就過來找你。”

符英一身淺紅色長裙,長裙腰收得極高,更顯得溫婉而玉立,與身材高挑、性格外露的師高月明相比,又是另一番風情。

侯大勇出門之時,師高月明隨着到了偏院門後,聽到兩人對話,她便露出爽郎的笑容,探出頭來,道:“符娘子,進來坐一會,今兒個我買了些好香花,味道真是不錯。”

在這個時代,符英作爲侯大勇的正妻,在府中地位明顯要高於師高月明、秋菊等人,事間上權利與義務總是相對的,作爲正妻享受了特權,與此同時,從理論上就應有不妒的義務,要在家中領袖羣妾,爲尋歡作樂的丈夫營造一個良好家庭氛圍。

符英出身於名門。自幼接受了良好教育,其母親更是嚴於律已寬於待人,當年符英大姐的婆家被郭威軍殲滅,其母竟然讓符大姐當尼姑,幸好柴榮與符大姐一見鍾情,否則大周朝就少了一位慈愛的符皇后,而多了一位守着枯燈的平凡尼姑。

符英雖然較同時代許多女子特立獨立,卻也超脫不了這個社會氛圍。她暗自皺了皺眉頭,還是進了師高明月的偏院,心裡暗道:“以阿郎地身份,有幾個小妾也不爲過,只是阿郎在這方面似乎有些怪異,三個小妾居然有兩個是胡女,若再帶回一個胡女,就真讓人受不了。”想着粗眉大眼的阿濟格,再看着皮膚白如瓷、眼睛藍如海的師高月明,符英眉頭鎖得更緊了。

大廳。魏仁浦正在喝着湯色翠綠的新綠茶。綠茶是不多見的上品,茶葉子根根豎立着,忽蕩忽沉。就如有生命一般,這是富家商鋪特意從南唐趕急着送過來的銀針春茶。

自從範質、咎居潤、趙匡胤以及田敏被先後誅先以後,魏仁浦就全心全意地支持起侯大勇,成爲侯大勇在朝廷中的最要合作伙伴,他雖然貴爲宰相,但是一切事情皆自覺地以侯大勇馬首是瞻,今天他在中書門下當值,看到了漢陽軍奏摺,立刻就來到了侯府。

侯大勇滿面春風地進了大廳,道:“怎敢有勞魏相親臨。帶個信來不就行了。”

魏仁浦取出了一份奏摺,道:“今天我當值,這是漢陽軍剛剛送來的奏摺,六百里加急。”

侯大勇看完奏摺,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道:“魏相定然已經有了主意。”

“當年在楚州,先帝定下了先北後南再北之大計,如今幽雲十八州已盡入手中,下一步就應掃平南方之敵。武平內亂。就是將武平拱手相送。”

侯大勇剿滅二李之後,就開始了平定南方地準備工作,南方各地地圖的測繪工作已準備完畢,南方各地深深地印在其頭腦之中,略略思考,道:“武平在南平之南,要取武平,必定要經過南平,如何進兵還要認真思量。“說到這,他笑了笑,“武平內亂,倒真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好機會。我們馬上到中書門下去,召集衆位閣老和大將,議一議此事。”

魏仁浦站起來,道:“我這就回去通知衆位閣老。”

“魏相先行一步,我隨後就到。”

等到魏仁浦走後,侯大勇快點來到了小院,劉成通正站在小院中,林中虎身邊是雄壯的橫行和霸道,林中虎指着橫行和霸道,眉飛色舞地說着什麼。侯大勇看一眼就知道林中虎在向劉成通炫耀這兩條大狗。

“這一趟收穫頗多,西蜀有三個地方與下官想的不同。”劉成通簡明扼要地講了出使過程,總結了三條:

“一是孟昶雖然好色且奢侈,卻也不是傳言中如此昏庸無能,我按照侯相的意思對他進行了威脅,他沒有屈服,交出唐門的要求也被拒絕了。”

“二是成都府經濟繁榮,人民生活頗爲富裕,和大梁相比也不遜色,但是出了成都府,越是靠近邊境,百姓生活就越匙靴窮,在大周與西蜀邊境處,衣不蔽體,食不裹腹,而稅賦不減,民怨沸騰已久,衆百姓聽聞我們是大周使團,都偷偷向我們訴苦,從這一點看來,大周軍只在兵出鳳州,不敢說百姓要夾道歡迎,至少不會有激烈反抗。”

侯大勇在另一個世界的妻子是重慶人,他到巴蜀的次數不少,對兩地之民知之甚深,插話道:“成都天府之國,沃野千里,人民安於享樂,民風並不強悍,只要攻下西蜀之後,採取懷柔之策,西蜀則可大定,豐富的資源將迅速提高大周實力。”

“你接着說,第三是什麼?”

“第三,如今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孟昶臣下王昭遠、伊審徵、韓保正、趙崇韜等人都不堪用,孟昶第一心腹寵臣王昭遠志大才疏,有此人在,實是大周之福。”

侯大勇笑了起來,道:“何以將王昭遠說得如此不堪?”

“王昭遠本是無賴小兒,是孟昶之少伴,故而深受孟昶信任,他老實實當一個寵臣也就罷了,可笑王昭遠自不量力,時常持玉如意,自詡爲諸葛亮,據說他最大願望就是完成諸葛亮出師未捷之志,掃平中原。”

“在成都府有北漢、武平、南平、南漢以及南唐使者,他們時常進出於王昭遠府弟,據下官看來,王昭遠想用戰國連橫之計和大周相抗。”

侯大勇冷哼了一聲:“西蜀偏安一隅,無非是中原多事而無暇它顧,王昭遠何德何能,竟然愚不安愚,向大周挑釁,無疑是將西蜀帶向滅亡。”

“臣還有一事稟報。”

“說。”

“使團回程之時,在黑神溝受到了襲擊,陣亡了七名軍士,下官便派親衛們四處撥捕這些不明身份地人員,不料歪打正着,遇到了武平使者王淳,意外得知武平節度使周行逢已經病死,11歲幼子周保權繼位,衡州刺史張文表乘機發動兵變,攻佔了潭州,王淳正是奉命到西蜀請兵。”

侯大勇怒道:“武平節度使是由大周所任,如今出了內亂,居然想着到西蜀借兵,周行逢死了,武平已無能人。”

侯大勇在地圖邊看了一會,回過身,揮了揮手,道:“很好,這一次西蜀之行極有收穫,隨行人員皆有賞賜,劉郎下去吧。”

劉成通臉上露出欲說還止表情,侯大勇就笑道:“還有什麼事情,有話直說。”

“下官對於蜀道熟悉,若大軍攻蜀,下官願意爲先鋒官。”

“劉郎不想當朝臣卻想當將軍,勇氣實在可嘉,你可要想好了,禮部侍郎可是朝廷重臣。”

劉成通笑道:“在下從軍數年,離開了軍營,睡覺就不踏實。”

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是廣大人民羣衆對朝廷官員最低地要求,劉成通進士出身,卻想着當武將,文官都不怕死,何懼四境強敵。這讓侯大勇滿心喜悅。

中書門下,重臣們濟濟一堂,除了一些如王簿、魏仁浦、竇儼、張美等老臣之外,還有時英、郭炯、楊徵之、劉成通等新貴。

“武平南平兵力微薄,不堪一擊,卻佔據着大片土地,這絕對不能容忍,臥榻之上,豈容他人酣睡,拿下武平便是今日主旨,不必再有他議。”

侯大勇腦海中完全記不起趙匡胤是如何收服南平和武平,正是由於沒有一點印象,就可以斷定此役毫無波折,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多大的影響。

更爲重要的是,大周軍力比武平、南平強大得多,如此情形之下,侯大勇便撕下了溫情脈脈地面孔。

衆位大臣中,魏仁浦響應得最快,他站身來,撫着長鬚,目光如矩,道:“南下之戰,是楚州夜談時由先帝所定,今天兒大周兒郎兵強馬壯,定然能夠一戰而定武平。”

張美是三司使,管着大周財政,他臉有難色,道:“朝廷剛剛平息了二李叛亂,倉促用兵財糧太緊,而且北面之敵虎視眈眈,不可不防。”

侯大勇擺了擺手,道:“幽州由老將由韓通鎮守,滄州由老將袁彥鎮守,兩人都是老將,可以信賴,而且汴河水師隨時可能通過五丈河向兩軍補充輜重糧草及人馬,北部防線堅如盤石。”

“再說,契丹人內亂不斷,根本無力南下,這正是千載難逢之機,各位不必猶豫,做好充分準備,克服困難,迎難而上。”

郭炯“騰”地站起來,“下官願率人馬,踏平武平南平。”

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7章 智破命案第14章 攻下滄州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17章 黑雕軍營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3章 王樸來訪第4章 射殺住持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11章 商隊南行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2章 神出鬼沒第9章 何去何從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章 飛機失事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7章 富貴生活第2章 黑雕新軍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11章 商隊南行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4章 西軍風波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16章 酒樓餞行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1章 首戰告捷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5章 操持家務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16章 鄭州任職第6章 激戰馬賊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
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7章 智破命案第14章 攻下滄州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17章 黑雕軍營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3章 王樸來訪第4章 射殺住持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11章 商隊南行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2章 神出鬼沒第9章 何去何從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章 飛機失事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7章 富貴生活第2章 黑雕新軍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11章 商隊南行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4章 西軍風波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16章 酒樓餞行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1章 首戰告捷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5章 操持家務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16章 鄭州任職第6章 激戰馬賊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