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

小牛關前,清水河仍然歡快地向下遊流去,河水中的鮮血經過幾個漩渦,就再也看不到痕跡了,而岸上的鮮血,隨着數次小雨金部滲入了地面,也算是小草被人馬踩踏後意外得到的一些補償。

同心城位於清水河畔,在唐朝強盛時,鎮守同心城的唐軍爲了應付吐蕃人的進攻,重建了同心城。經過重修的同心城,西牆臨水,牆高七八米,另外三面城牆都超過十三四米高,這樣,同心城的防守能力得到大大加強。党項人並不注重也不擅長修城,這一百年來,同心城慢慢破舊了,在城防上純粹是吃老本,可是有了唐軍打下的良好基礎,同心城仍舊易守難攻。

西北聯軍馬軍和騎軍在同心城下會師之後,就開始了對同心城的進攻。

攻城方案很簡單:圍而不攻,困死同心城。這個方案是由侯大勇、王彥超、石虎、王騰驤、郭炯、吳鬆櫪等將共同商議決定的。制定這個攻城方案有兩條理由,一是西北聯軍接連打了兩個硬仗,傷亡頗重,若現在強行攻城,恐怕士氣不高;二是党項人和中原人不一樣,中原人的主食是糧食,貯藏糧食是中原老百姓的本能,而党項人喜吃肉食,並不喜歡存糧,因此,同心城若沒有外界支持,糧食肯定支撐不了多久,糧食一斷,同心城則不攻自破。

侯大勇素來不喜歡攻打堅城,重創了党項軍主力之後。侯大勇便當起了甩手掌拒,由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具體指揮攻城。

第一次攻城之戰打響後,侯大勇、石虎、王騰驤、郭炯等主將都是一臉輕鬆地看着攻城之戰。

攻城的周軍是八千步軍,七千多騎兵只是作爲警戒力量,散佈在同心城南、北、東三面,堵住了城內党項軍突圍的去路。

周軍在東城外架起了四架炮車,從五里外的山上採來石塊,不停地向轟擊着城牆。這些石塊並不能摧毀城牆。可是,每一塊大石塊呼嘯着飛向半空,重重地砸在城牆上,都給守城的党項軍士心理上造成極大的震憾。

另一些周軍在不緊不慢地挖土堆山。用來安放聯軍十多架牀弩。牀弩的弩箭粗大結實,不過由於牀弩射出的力量很大,箭支觸地後就會被折斷。無法再用,所以聯軍的弩箭在同心城外的戰鬥中消耗殆盡。慶州團練哥使吳鬆櫪見到聯軍中備有十多架牀弩,就派人到慶州城是調運庫存地弩箭,等到土山高過城牆之時,這些牀弩就可以居高臨下轟擊同心城。

黑雕軍將領是第二次見識火藥的威力,第一次是在攻打泰升城時,黑雕軍把火藥埋在了秦州城的城門下,炸開了泰州城門,最終攻破了蜀軍嚴密防守的秦州城;第二次就是在小牛關前,埋在地下的火藥讓党項軍主力損失驚人。將領們嚐到了甜頭後。對牀弩已不是很在意,一到同心城外,未等侯大勇安排,就紛紛提議再調運一些火藥來。慶州城庫存火藥極少,涇州軍的火藥金部被党項人縱火全部引爆了。所以,火藥只能派人到頒州、鳳翔府以及京兆府去調運,從同心城到最遠的京兆府,來來回回一趟至少需要一個多月,不過,聯軍攻城的策略很明確。就是困死黨項人,因此也就不在乎這一個多月的時間。

看着炮車轟擊一陣後,侯大勇便覺得興味索然,此戰關鍵已經不是兵甲之利,而是後勤供應,如果沒有穩定的後勤保障,聯軍根本不可能深入到清水河畔圍攻同心城。侯大勇對身旁的石虎道:“樑使君在衙門幹了近二十年,熟悉地方事務,有他在涇州調度,大軍糧草和其他物質供應才能不用發愁,不過,還應選一位懂行的聯絡官,及時和樑使君聯繫。”

石虎挨個想了一遍軍中的合適人選,道:“這個聯絡軍不好選,黑雕軍最好的軍需官是還是要算孟殊,後面的幾位軍需官都要略遜一籌,現在這位李漫,也算不錯了。”

侯大勇笑道:“李漫負責聯軍騎軍的軍需供應,擔子很重,可是他意見不小,成天想着回作戰部隊當指揮使,找過我數次了。”

石虎想着宣佈李漫當軍需官時,他氣急敗壞的樣子,禁不住露出微笑,道:“李漫、鐵川源、劉世緒、陳猛等人都是黑雕軍的後起之秀,他們幾人中,只有李漫中過秀才,當然最合適當軍需官。”

侯大勇也笑道:“他這個秀才長得五大三粗,作戰勇敢,還真是一名當先鋒官的材料。罷了,人各有志,不可強求,他願意去衝鋒陷陣也是一件好事,就讓他先當聯絡官,到頒州、鳳翔府以及京兆府去大軍需要的火藥及其它物質運過來,若差事辦得好,此戰過後,就放他回作戰部隊。”

王騰驤聽到李漫竟中過秀才,笑道:“李軍需官還中過秀才,難怪靈州騎軍所需的馬料、糧食及箭支,他弄得清清爽爽,一點差錯都沒有,比那些大老粗強得多,招討使,就別換人了。”

郭炯笑着接口道:“王將軍,你說這話別讓李漫聽到,否則,他肯定要和你幹架。”

衆將想到這位五大三粗的秀才,都會心地笑了起來。

這時,一塊大石又“呼”地飛上了天空,擊在厚厚的城牆上。八月的清水河,陽光普照,能見度甚好,衆將雖說離城牆的距離足有七百米左右,侯大勇似乎看到了騰起來的灰塵和迸裂的碎石片。

戰馬“風”跟着侯大勇近三年,經過了無數戰火考驗,現在顯出些疲態,石塊落在城牆上發出低沉的撞擊聲。讓它輕輕顫抖了一下。侯大勇感到了“風”的顫抖,他用手拍了拍“風”的脖頸,以示安慰,“風”很快恢復了常態,“風”似乎覺得無意中的顫抖有失體面,就昂着頭,打起響鼻,看起來精神抖擻。

郭炯數次讓侯大勇換馬。侯大勇沒有同意,“風”雖說有些老了,不過奔跑仍然迅捷,更爲重要的是。和“風”相處了三年,人與馬已經合二爲一,侯大勇那怕是輕輕一個動作。“風”都能準確理解是什麼意思,要想找一匹這樣的戰馬並不容易,人材難尋,馬材同樣難尋。

石虎又道:“讓李漫當聯絡軍,那麼誰來當騎軍的軍需官?”

侯大勇心中已有人選,道:“到涇州城催辦大軍輜重,必須要是內行,此去路途遙遠,要時刻提防党項部落的偷襲,李漫熟悉軍需事務。又是武官出身,由他任聯絡軍最爲合適,至於聯軍騎軍的軍需官,就由西北聯軍獨立軍的哥都指揮使白霜華來擔任,她也是一位優秀的軍需官。”

白霜華官職雖是獨立軍哥都指揮使。實際乾的活是軍需官的活,充當孟殊在黑雕軍中裡地角色,獨立軍兩千騎兵,吃、喝、拉以及武器的調配、傷員的養護等等,這一大攤子事,頭緒繁多。細碎復站雜,白霜華只帶着五六名軍士,就把諸事理得一清二楚。郭炯雖然覺得白霜華爲人處事有些怪異,不和將士們來往,成天總是冷冰冰地,可是對她的工作能力還是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郭炯在侯大勇面前屢次誇獎了白霜華。

侯大勇把白霜華派到獨立軍中,最初的目的是撮合郭炯和白霜華,誰知意外的發現了一個人才,侯大勇就準備派李漫到涇州去催辦糧草、火藥和其他軍需,讓白霜華接替李漫出任聯軍騎軍的軍需官。

郭炯現在的身份是西北獨立軍的主官,聽着衆將議論軍需官,他在心中暗自慶幸獨立軍有一個好的軍需官,忽然聽到住天勇要讓白霜華出任西北聯軍騎軍的軍需官,急忙道:“招討使不能挖獨立軍的培角,獨立軍諸事剛順,實在找不到合適的軍需官。”

侯大勇笑眯眯地看着郭炯,心道:“這小子真是個笨蛋,雖說白霜華粘了一嘴鬍子,可是她的聲音、皮膚、體態和喉結,哪一樣都透露着女子的信息,郭炯怎麼就硬是看不出來。”

在現代社會,資訊把世界連結成一張在網,各種信息如大海一樣浩瀚,見多自然識廣,侯大勇對於男扮女裝這種故事太熟悉了,因此,聽到白霜華的名字,看到了她的相貌,自然就會順着女扮男裝的思路想下去,根本不需要軍情營的情報。郭炯雖說是富家子弟,見識也算廣博,可是時代的侷限讓他思路出現了盲區,再加上白霜華是以一個小鬍子的形象出現在郭炯的面前,而且武藝高強,這種種原因,讓郭炯一時難辯雌雄。

郭炯看着侯大勇笑得很開心的樣子,心裡冷冷的,憑着他對侯大勇的瞭解,知道獨立軍肯定留不住白霜華了,他後悔莫及地念叨着:“都是多嘴惹的禍。”

侯大勇很有同情心地安慰道:“郭都指揮使眼光要長遠一點,白霜華出自獨立軍,以後獨立軍要糧草,就可以走白霜華的路子,這可是一件好事。”

郭炯被侯大勇暗算了一回,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也就無心看攻打同心城的遊戲,他悶悶不樂地回到了獨立軍營地。剛進營地,就看見營地堆着一些軍用品,有修好的弩、弓,有箭支和弓弦,還有門旗、門槍、五色旗、隊旗、嚴警鼓等等,林林總總的物品堆在營地裡,甚是雜亂。

白霜華站在這些物品前,指揮着軍士清點物品,兩名軍士滿頭是汗地埋着頭分類整理,另一名軍士則專門清點整理出來的物品,還有一名軍士在一個小本本上記數。他們幾個做得專心,沒有注意到不聲不響走進來的郭炯。

白霜華最先發現走進來的郭炯,她隨口問道:“郭都指揮使回來了,攻城還順利吧。”問完,沒有等到郭炯回答。又埋頭看着手上的一個小冊子。陽光斜斜地照射過來,正好照在白霜華的紅潤而細膩的臉頰,她的鼻尖上有一顆汗珠,在陽光照射下,顯得格外的晶瑩別透。郭炯突然開起一種爲白霜華擦試汗水的衝動。

郭炯被心裡涌出來的這個衝動嚇了一跳,他暗道:“我難道有龍陽之好嗎,不會吧,我可是有過妻室的男子。”郭炯掩飾地咳嗽了兩聲。對白霜華道:“白哥都指揮使,這事忙完後,到我營帳裡來。”白霜華頭也沒有擡,問道:“有事嗎?”郭炯也沒回答她。自顧自走了。

八月下旬,是清水河最美麗的日子,陽光、白雲、藍天、青草、綠樹、流水,構成了一幅人間天堂般的美景,西北聯軍就美麗的景色中,團團圍住了同心城,一連數天,都用炮車敲打着城內党項人的神經。

這種日子,對於接連苦戰的聯軍軍士來說,算得上輕鬆無比,每天除了需要參戰的軍士外,其餘的軍士只是警戒。

在侯大勇的安排下。聯軍騎兵們開始了清水河畔的練兵活動。每一天,輪流讓兩營騎兵在清水河岸邊練習隊形和騎術。騎兵們平日很少有機會在草地裡縱橫馳騁,每一次騎馬訓練,總是灰塵滿面,而飛馳在清水河畔,實是一種享受。

這些騎兵們剛剛打敗了房當人的主力,自然不可一世,每一營騎兵出去,總會四處尋找党項牧民,找到一戶,則宰牛殺羊,大飽一番口福。從同心城到西會帥沿線的党項牧民,被弄得苦不堪言,雖說這些牧民十分勇武,可是勢單力薄,哪裡擋得住這些武裝到牙齒的周軍騎兵,敢於反抗的牧民統統被砍殺,一時之間,寧靜的清水河畔充滿着暴力和怨恨。

輪到陳猛率領一營黑雕軍騎兵祖練,陳猛是個膽大包天的角色,騎兵們不知不覺來到了距離西會州不過十五六裡的地方,這些他們遇到了防守西會州的党項房當軍,此時地陳猛已不是鄭升時期的陳猛,連年的血戰,讓他即膽大妄爲又小心謹慎,當房當瀚海的部隊一出現,陳猛馬上命令黑雕軍用弓箭一陣猛射,隨後沿着清水河向同心城狂奔,他相信,在小牛關受到重創的党項軍根本不敢全力追趕他們,果然,房當翰海的部隊追了不過十里,就停了下來。經過這次接觸,聯軍騎兵和房當翰海的党項軍形成了默契,西會州外二十里左右屬於党項軍的勢力範圍,只要聯軍騎兵不越這條線,党項軍都能夠容忍。

這條線,是西會州內痛苦萬分的房當翰海爲党項軍劃定的。

回到西會州的房當翰海,每當回想起小牛關的慘敗,總覺得哪是一場惡夢:二萬党項軍主力是房當人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的支柱,可是,不過小半天時間,党項房當軍中最爲強悍的軍士折損過萬,支柱已搖搖欲墜。

房當翰海率後軍回到西會州後,他的嫡系六千人基本未損,另外,還收編了二千多房當明的嫡系,房當明和房當瀚海雖說心有隔閡,但是除了極少數心腹知道此事外,矛盾並沒有公開,因此,房當明戰死後,二千敗兵自然聽從了房當翰海的指揮。這八千多人加上留守西會州的三千五百人,西會州仍有一萬多黨項軍。此時,房當翰海陷入了兩難境地,一方面,小牛關的慘敗讓一向自負的房當軍視黑雕軍如地獄溜出來的惡魔,此時再戰實在沒有任何勝算。另一方面,周軍團團包圍了同心城,若不敢出兵救援同心城,房當翰海必定會成爲党項房當人的罪人。

打破這個僵局的是翩翩而來的粟特商人羅靈。羅靈長袖善舞,交際極廣,是西北各族首領們的座上賓。

房當瀚海儘管對羅靈的本事知之甚深,還是忍不住問道:“你認識黑雕軍主帥侯大勇嗎?”

羅靈神秘地點點頭,道:“侯大勇是雄勝軍節度使,他的領地在鳳州、成州和階州,現在還包括泰州。侯大勇是個背景複雜的人,據說是三年前才從遙遠的白頭山回到周朝,很快就在滄州建起了黑雕軍,黑雕軍建成三年時間,和北漢人、契丹人、蜀人、吐蕃人和回鶻人都打過仗,據說未曾一敗。侯大勇的妻子是周朝皇后的妹妹,他還是周朝最大商家富家商鋪的真正掌拒。”

房當翰海嘆氣道:“早知道周軍在西北有侯大勇這員大將,有黑雕軍這種不敗之師,鷹帥就不會去攻打靈帥了,如果集中力量打蘭州,相信蘭升已到手了,可惜,羅兄來得太晚了。”羅靈舉着右手,張開五指比劃道:“爲了得到這些情報,我可花了不少錢。”房當瀚海再次嘆氣道:“房當人前後戰死近二萬人,花錢又算得了什麼?”

羅靈已經知道党項軍戰敗了,卻沒有想到戰死這麼多,他眼睛靈活地轉動着,問道:“你們還準備打下去嗎?”房當翰海不願意露出心事,反問道:“我們党項人怕過什麼人嗎?”

羅靈根本不相信房當翰海的話,他知道房當翰海是房當五虎中最爲謹慎的一個人,換作其他四虎,絕不會限制党項軍的活動,就道:“侯大勇做事都留有餘地,你們和吐蕃人達布交過手吧,如果不是侯大勇手下留情,達布和吐蕃渾末人早就被滅了,回鶻人吐少度是你們的老對手,他在渭水被侯大勇擊敗,侯大勇也沒有趕盡殺絕。”

房當翰海聽了此語,眼靖一亮,他穩住自己的心神,道:“羅兄的意思,我可以和侯大勇講和?”

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4章 黃牛軍寨第4章 惜惜相別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19章 李暉到任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18章 發現密室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7章 富貴生活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10章 借刀殺人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97章 鏖戰西北(十)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9章 疑雲重重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9章 何去何從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7章 怪人王樸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16章 鄭州任職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7章 怪人王樸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
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4章 黃牛軍寨第4章 惜惜相別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19章 李暉到任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18章 發現密室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7章 富貴生活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10章 借刀殺人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97章 鏖戰西北(十)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9章 疑雲重重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9章 何去何從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7章 怪人王樸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16章 鄭州任職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7章 怪人王樸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