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獅熊爭霸(二)

天空飄着細雨,仍然灰暗無比,不時從北方吹過來的冷空氣,把黑雕軍軍旗吹得“譁、譁”作響。

雖說侯大勇心情比較灰暗,但是作爲節度使,演練結束總要說上來句,他還是威風凜凜地站在木臺子上,聲嘶力竭地鼓勵和表揚了獅熊雙方軍士,並承諾兩隊官兵放假三天,每隊殺兩條豬、十隻羊,好好犒勞犒勞、打打牙祭。參加演練的衆軍士都是如狼似虎的年輕人,聽說有這等好事,立馬忘記了身上的青腫,使勁鼓起掌來,更有嘴饞的軍士已跳了起來。

獅營、熊營兩軍軍士極爲相熟,剛纔太入戲了,打鬥起來沒有手軟,隊伍解散後,相互熟悉的就親熱地罵了起來。

“張三郎,夠狠啊,那一刀把老子砍得背過氣了。”

“柳老麼,你不是說要給我兒子當乾爹嗎,怎麼剛纔要廢我的命根子。”

獅熊兩營軍士解散之後,木臺子上的衆將跟着快步向前的侯大勇來到了黑雕軍的營帳裡。親衛們見衆將都被雨水淋成落湯雞,連忙拿出一些乾毛巾給衆將擦拭。

對於第一場獅熊爭霸的結果,侯大勇喜憂參半,喜的是獅營軍士被熊營騎兵部隊衝亂後,還能保持三五人的戰鬥隊形,跟佔據了優勢的熊營軍士殺得難解難分,有效地阻擋了熊營的進攻,說明經過一段時間操練,戰鬥小組的配合意識還是起了作用;憂的是龍虎陣在優勢騎兵的衝擊下,迅速被分割包圍,讓人非常失望,幸好獅營訓練有素,陳猛指揮得當,用二十多面盾牌圍成一個圓陣,阻擋了熊營騎兵的進攻,獅營纔不至於輸得太慘,但若是換作戰鬥力稍差的隊伍,在熊營衝擊下,定會潰不成軍。

侯大勇陰沉着臉,坐在營帳中間,衆將圍坐在他的身旁。三三制和龍虎陣是侯大勇在九月會議中興致勃勃地提出來的,提出之時衆將皆在,現在演練效果並不理想,衆將見侯大勇心情不佳,都沒有吭聲,怕說錯了話觸了黴頭。

侯大勇坐在營帳中,仍想着獅熊爭霸的細節,想了一會,漸漸有些頭緒,收回思路之後,才發現營中衆將大眼瞪着小眼,表情嚴肅,這才醒悟自已太過嚴肅,給衆將造成了錯覺,於是笑道:“衆位將軍過慮了,我知道你們的心思,三三制和龍虎陣是我提出來的,今天打得不好,怕我不高興,你們也忒小瞧我了,獅營、熊營都是我的部下,手掌手心都是肉,我沒有理由不高興。”

侯大勇又道:“今天這一場獅熊爭霸,不過是第一場演練,說明不了什麼問題,獅熊兩隊得失在這裡暫不評價,現在請觀察判官宣佈下一場演練的對陣情況。”

聽到侯大勇如此一說,衆將紛紛把繃緊的臉皮鬆了下來,緊張的氣氛也隨之煙消雲散了,衆將聽到還有一場演練,不覺有些吃驚,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

錢向南站起來,清了清嗓子,道:“第二場演練在十二月初舉行,由陳猛率領獅營對陣李新率領的伏虎軍,具體時間和地點在比賽開始前三天公佈,演習名稱爲獅熊爭霸之二。”

姜暉沒有想到第二陣是伏虎軍對陣獅營,姜暉本是蜀軍中有名的驍將,也是一條血性漢子,由於身份的原因,在黑雕軍衆將面前很有些壓抑,他知道這是一個讓伏虎軍得到鳳州各軍承認的好機會,虎地站了起來,“承蒙節度使瞧得起,讓伏虎軍對陣獅營,伏虎軍雖說是新軍,也不是孬種,願意和獅營一較高下。”

宣佈完獅熊爭霸之二各項事宜後,已近中午,侯大勇道:“大家平時事情多,象今天這樣聚在一起並不容易,我們全都在黑雕軍的地盤上,就請郭都指揮使盡一回地主之誼吧。”

衆將在木臺子上站在半天,早就飢腸轆轆了,轟然應諾。

郭炯不是將校班的學員,但是鄭州書院設在黑雕軍營裡,每逢節度使在黑雕軍軍營裡有重要活動,他均是全程陪同,他拱手對衆將道:“各位都是貴客,郭某早就宰殺了幾隻大肥羊,備好了美酒,大家一醉方休。”

侯大勇帶兵多年,深知將帥齊心的重要性,這些將領中,除了郭炯、錢向南少數之人,多數文化程度不高,融洽關係一個很重要的絕招,就是在一起吃吃喝喝,幾杯老酒下肚,大家藏着掖着的真性情也就顯露無遺。酒風看作風,賭品看人品,也是千百年的歷史總結,雖說有點俗,上不得檯面,卻很有些道理。

侯大勇在酒宴上,挑着羣衆鬥羣衆,發動了一個又一個的酒戰,自己卻喝得不多,畢竟他品級太高,大家在他面前還是有所收斂。

這一頓酒,從中午吃到了下午,胡立、姜暉等新加入的將領,被大家輪番勸酒,酒過三旬,平來還有些拘謹的姜暉,滿臉通紅,開始摟着郭炯稱兄道弟起來。

酒足飯飽之後,侯大勇帶着親衛打馬回府。剛進門,就見陳猛灰溜溜地站在院子裡,見到侯大勇回來,連忙小跑過來,鄭重地行過軍禮,羞慚地道:“節度使,獅營打了敗仗,你責罰我吧。”

侯大勇看了陳猛一眼,道:“怪不得四處找不到你,原來跑到我這來了,你先在這裡等着,我把衣服換了再和你談。”

進了屋,秋菊和春蘭都在屋內,秋菊興高采烈地道:“符娘子有信帶過來。”春蘭抱着小璐,道:“小璐,爸爸回家了,快笑一笑。”

信很長,符英除了訴說相思之苦、叮囑注意身體和談了一些家庭瑣事之外,還在信上說了幾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是告之姐姐符皇后的病已完全好了,請郎君放心;二是他們的孩子即將出世,陛下要認他們的孩子爲義子或義女;三是富家商鋪的進行了大的調整。

從大梁到鳳州,路途遙遠,即使由專人送信,一封信從大梁送到鳳州,快則一個多月,慢則兩個月,符英這封信是寫於九月份,到大梁之時,已是十一月了。

侯大勇看完信,沉思良久,又看了一遍。信裡面有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陛下將成爲孩子的義父,有當令陛下作爲孩子的義父,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是一件睡着都要笑醒的好事,可是對於知道歷史發展大方向的侯大勇來說,卻並不是那麼美妙,這樣一來,他的身份將更加顯赫,和大周皇室的聯繫將越來越緊,想不引起趙匡胤的妒恨都難。

“大家都可以投靠趙匡胤,我想投靠,他都不敢相信,與其期待趙匡胤發善心,把希望寄託在他的仁慈身上,還不如儘快壯大實力,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讀到第三遍信的時候,侯大勇更加堅定了此想法。

在這之前,侯大勇已命令錢向南着手設立了一個情報組織,專門探聽政治、經濟等等情報,符英在信中提到讓孟殊秘密派人監視各地富家商鋪,恰好和侯大勇組建情報組織的思路接近,孟殊現在是富家商鋪的大掌櫃,身份特殊,且身處大梁城,信息靈通,因此侯大勇想進一步拓展孟殊現在組織的監視、打探情報等職責,爲了保密,侯大勇把來信又看了一遍,確信沒有什麼遺漏內容之後,便把此信燒燬,不留任何可能泄秘的隱患。

侯大勇有很多具體事項要交待孟殊,就到書房,很快寫了一封回信,讓孟殊速來鳳州。

辦完這些事,天色已經微黑,侯大勇也覺肚子有些餓了,這纔想起陳猛還在院子裡面等着,對秋菊道:“準備一些酒菜,我請陳猛吃飯。”

陳猛在九月會議之後,是給侯大勇拍了胸脯的,獅熊爭霸打成這個局面,自覺慚愧,他本是侯大勇的親衛,和侯府上上下下的人都熟悉,進府後,執意不進屋,就站在院子裡等着侯大勇,負荊請罪。

侯大勇回府後,淡淡地和他說了一句,就把他摞在了院子裡,侯府的親衛大都當過陳猛的手下,見他站在那裡傻等,就請他到屋裡去坐,陳猛犯了倔,站在院子裡那裡也不去。

天色漸漸暗了,四處都傳出的飯菜的香味。陳猛肩上被馬槍戳了一下,雖說馬槍包了厚布,可還是讓陳猛痛得要命,陳猛站在院子裡有好幾時辰了,又累又痛,還要經受香味的折磨。

陳猛正在流口水之時,一名親衛走過來,笑着道:“節度使叫你進去。”

陳猛進入左側的小廳,左側小廳一般是會見重要客人所用,現在被叫進小廳,心中很有些忐忑,進門的時候還在想:“不知哪一位大人物在裡面,爲何讓我也進去?”進門之後,發現只有節度使一人在裡面,一桌豐盛的酒菜發出誘人的香味,陳猛嚥了一下口水,看見節度使滿面笑容,才略覺放心。

侯大勇見陳猛呆站在門口,道:“陳郎,你和杜剛在大名府,千方百計讓我掏腰包,怎麼才走幾天,就拘束起來了。你和杜剛走後,我還真有些不習慣。”

陳猛心中一熱,一時不知說什麼好,摸着後腦,半天才道:“獅營打得不好,有負重望,我是來領受處罰的。”

在戰場上,千軍萬馬混在一起,個人的力量往往極爲渺小,沒有一班鐵心的親衛,主將在戰場上不知要遇到多少危險,因此,在軍隊裡,親衛都是將軍的心腹,雙方互爲依靠,關係極爲親密,這和文官與屬下的關係並不相同。

侯大勇從軍多年,對此有深刻體會,在現代軍隊裡,等級觀念沒有古代這樣森嚴,他和特種大隊的官兵們,天天混在一起,只要不是在正式場合,大家無拘無束,沒大沒小。到了古代,由於此時等級森嚴,他雖和親衛們關係良好,但親衛們絕不敢和侯大勇沒大沒小,特別是當上節度使之後,親衛們更多了一分敬畏。侯大勇也沒有強求把關係搞成特種部隊的那種關係,大的環境改變了,官兵關係不可能達到在特種部隊時的密切程度,若硬要搞成如此關係,可能還適得其反,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度,事情就會向相反方向發展,譬如富鞏,手中權力過大,他反而把握不住,最終是害了他。

侯大勇把手一揮,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打了敗仗就不吃飯嗎?再說,演練還沒有結束,我給你十幾天的時間,獅營再和陳副都指揮使所率領的伏虎軍較量一番。”

陳猛在演習完後,就直接到了侯府,還不知道有一個獅熊爭霸之二,聽侯大勇如此說,頓時激動起來,猛地站了起來,道:“太好了,今天和熊營這一仗,我們獅營全體軍士都憋着氣,此戰再不勝,我就不姓陳,是烏龜王八蛋。”

侯大勇道:“先不要激動,這次是步軍對陣步軍,伏虎軍是由蜀軍組成的,擅長於山地作戰,你有沒有信心?”

陳猛驕傲地道:“和熊營對陣,獅營雖不怕他們,可也不敢誇海口,狗日的鐵川源,忒歷害,今天他刺了我一槍,現在還痛得歷害。至於伏虎軍,小菜一碟,不夠獅營塞牙縫。”

年輕氣盛的陳猛,隱約有當年自己的影子,侯大勇很滿意他的狀態,又道:“今天接到符娘子來信,杜剛要和小蓮子成親了,小蓮子,你還記得嗎?”

“真的?”

“你有無婚約?”

說起男女之事,陳猛還有些不好意思,道:“廣順二年,我的父母還沒有來得及給我訂親,就死在契丹人手上,這幾年,我都在軍中,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還沒有心思考慮這些事。”

侯大勇鄭重地道:“你年齡不小了,現在當上了校尉,也應有一個家了,戰場上危險萬分,早成家早生孩子,萬一有個不側,也好給陳家留個後代。你看上哪家小娘子,都可以給我說一聲,我給你作媒。”

陳猛父母雙亡之後,從來沒有人對他說如此體已之話,他是個爽快漢子,心中感動,口中卻表達不出來,跪下來行了一個大禮,道:“節度使但有驅使,陳郎在所不辭。”

…………

陳猛走後,侯大勇來到秋菊的院子,剛到院門,就聽見小璐在裡面哇哇大哭。侯大勇輕輕推開院門,院門發出了“嘎“地一聲響,一個使女聽到門響,走了出來。侯大勇向使女擺了擺手,示意她不要出聲,然後站在院內欣賞小璐的美妙哭聲。

侯大勇和柴榮在對待孩子方面有些相似:柴榮兩個幼子慘死之後,對小孩子特別疼愛,而侯大勇的女兒永遠地留在了另一個世界,從另一個意義上講,侯大勇也有失子之痛,在侯大勇心靈深處,有一處柔軟的角落,留給永不能見面的女兒。

這個使女是符英在鄭州買來侍候秋菊的,她對於侯大勇還很有些畏懼,她當然不理解侯大勇的心情,見侯大勇突然停了下來,在院子裡站着不動,有些慌亂,不知如何是好,手足無措地站地院內。

白天下了一整天的雨,院子有些溼滑,空氣卻極爲清新。侯大勇使勁吸了一口氣,把淡淡的挫折感拋在腦後,進入了秋菊的房間。

侯大勇來到古代以後,一路順風順水,特別是到了滄州以後,率領黑雕軍屢戰屢勝,官也越當越大,從黑雕軍都指揮使做到防禦使,又做到了節度使,就如坐火箭一樣往上竄,侯大勇不覺有些自信心超強。這一次提出把部隊改爲三三制和使用龍虎陣,目的是進一步提高黑雕軍戰鬥力,減少軍士們的傷亡,至於三三制和龍虎陣是不是符合鳳州各軍的現狀,侯大勇只是憑着對歷史的瞭解,沒有經過實踐,想當然地認爲適合鳳州各軍。

第一場獅熊爭霸之後,侯大勇頭腦清醒了不少:自己的優勢是比同時代的軍人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識積累,但畢竟不是全能的神,要時刻牢記一句名言¬¬————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想通了這個關節,侯大勇心裡暗藏的包袱也放了下來,抱過小璐,在房間裡和秋菊閒聊。秋菊的房間裡只點了一支蠟燭,昏黃的燭光下,小璐在侯大勇懷裡咿咿呀呀,玩得很是高興。

血緣是聯繫人與人關係的重要紐帶,侯大勇平日事情多,和小璐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儘管如此,小璐對侯大勇卻從不抗拒,每次侯大勇來,總會伸出小手要爸爸抱。

秋菊囉嗦地講起了小璐的趣事,這是一個母親最永恆的話題。小璐玩耍一會,就在侯大勇懷裡睡着了。小璐睡着之後,專門照顧小璐的使女便把小璐抱走。小璐一走,兩人似乎突然沒有了中心話題,暗淡的燭光下,秋菊臉上皮膚細膩而圓潤,坐在牀邊,如小貓一樣安靜。

侯大勇有些心猿意馬,走到秋菊身邊,把手放在秋菊的肩上,溫柔地道:“今天晚上我就住在你這吧。”

秋菊生了小孩子以後,還沒有和侯大勇在一起過夜,她對夫妻之事還有些畏懼,聽阿郎如此說,臉色頓時緋紅,幸好燭光昏暗,沒有讓阿郎看出來。

秋菊低聲道:“阿郎稍等一會,我讓使女燒些水。”

侯大勇見秋菊羞澀,故意逗她玩:“要我來幫你搓背嗎?”

秋菊紅着臉低聲道:“阿郎好壞,可是秋菊喜歡。”最後一句,已是低如蚊語了。

侯大勇耳尖,聽清楚了秋菊的肺腑之言,有些莫名感動,摟着秋菊,坐在牀沿上,把手伸到了秋菊的衣服裡面,手指經過之處,秋菊就如觸電一樣,當手指滑向隱私之處時,秋菊輕聲道:“我怕。”

“不要怕,我會輕輕的。”

兩人又親熱了一會,都有些情不自禁。

女孩子愛乾淨的天性,使秋菊在最後一刻保持了清醒,她推開阿郎,道“我要去洗洗,很快回來。”

侯大勇壞笑着在屋內坐了片刻,估計秋菊已進入木桶,便跟着進入澡房,秋菊正舒服地坐在木桶裡,秋菊知道阿郎喜歡大木桶,也猜到他會進來,可當阿郎脫得精光矯健地鑽進木桶之時,秋菊還是呻吟了一聲。

侯大勇並不是挑剔之人,住進鳳州王汾府上後,除了澡堂外,沒有對王汾府第做任何改動,只是在澡堂增加了兩個設施,一是大木桶,另一個就是地龍,木桶的作用就不必說了,這是侯大勇的私人愛好,地龍主要用在冬天保持澡房溫度。秋菊讓下人燒水的時候,下人們就把地龍一起燒起,澡堂裡很快就溫暖如春了。

侯大勇長期堅持鍛鍊,體形保持得相當好,健美勻稱,前胸、肩膀上有幾塊戰場上留下的猙獰傷疤,更有男子漢的味道。

秋菊用手撫摸着阿郎的傷疤,雙峰緊貼着侯大勇,眼神頗有些迷醉,只覺小腹處傳來一陣陣熱浪,這是生小璐以前從未有過的現象,秋菊把阿郎越抱越緊,似乎想和阿郎永遠融合在一起。

侯大勇把秋菊拉了起來,讓她用手撐住木桶,隨着秋菊一聲輕呼,木桶裡掀起了此起彼落的波浪。

第二天早上,侯大勇按照老習慣,早早地醒了。秋菊仍在睡夢中,頭枕在侯大勇的臂膊上,黝黑濃密的長髮散落在雪白的胸部和手臂之上,臉上還帶着淡淡的笑意。

侯大勇輕手輕腳地下了牀,又來到小璐的房間裡,有兩個使女照顧小璐,侯大勇進屋之時,一個使女已起牀,另一個使女打着鼾睡得正香,侯大勇再一次用手勢讓使女安靜,站在小璐牀前凝視着沉睡中的小璐,然後俯下身去,在小璐額頭上親吻了幾下。

出了房間,沉浸在幸福中的侯大勇一邊打着倒立,一邊暗暗發誓:“天王老子也不能把幸福從我身邊奪走!!!”

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18章 又見青葉(一)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20章 澶州城外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349章 蕩盡羣雄(二十七)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4章 再襲敵軍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4章 黃牛軍寨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14章 突現疫情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3章 小人難防第4章 惜惜相別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6章 糧食問題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5章 中元節日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19章 李暉到任第5章 操持家務第4章 惜惜相別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章 飛機失事第5章 遇到商隊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15章 接管劉府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5章 遇到商隊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6章 初到大名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349章 蕩盡羣雄(二十七)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
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18章 又見青葉(一)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20章 澶州城外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349章 蕩盡羣雄(二十七)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4章 再襲敵軍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4章 黃牛軍寨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14章 突現疫情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3章 小人難防第4章 惜惜相別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6章 糧食問題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5章 中元節日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19章 李暉到任第5章 操持家務第4章 惜惜相別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章 飛機失事第5章 遇到商隊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15章 接管劉府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5章 遇到商隊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6章 初到大名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349章 蕩盡羣雄(二十七)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