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節度三州(三)

副將楊義深對吐蕃人的強悍心有餘悸,他心裡認爲吐蕃人只是流竄到階州,搶幾個村子,自然就會走,於是提議道:“等到把吐蕃人審問清楚,知已知彼,再出兵不遲,情況不明就出兵,莫中了吐蕃人的圈套。”

石虎見楊義深顯出懼色,用手拍了拍楊義深的肩膀,道:“兵貴神速,今晚我率五百黑雕軍去踏平吐蕃人的營地,楊將軍只要把階州城守住就行,你在守城的同時,要好好審問那個吐蕃人。”

聽到石虎這樣說,楊義深臉上有些掛不住,辯道:“下官也非貪生怕死之人,只是吐蕃人極爲歷害,兵甲鋒利,和普通盜賊不一樣,使君萬萬不可輕敵。”

石虎笑道:“楊將軍誤會我的意思了。夜襲敵營,關鍵之處在於隱蔽突然,黑雕軍全是騎兵,行動迅速,機動能力強,最利於襲營,若帶上步軍,反而影響機動能力。楊將軍的任務就是守住階州,不給敵人可乘之機。”

楊義深聽到此言,不好再說,拱手道:“祝使君一擊成功。”楊義深來自頒州,在靜難軍中素以膽小出名,靜難軍節度使早就對他不滿,但楊義深在朝中很有些背景,靜難軍節度使不好得罪,就讓他任了一個閒職。這次從靜難軍中調人,靜難軍節度使順水推舟把楊義深送到了雄勝軍節度使麾下。侯大勇不知底細,見楊義深軍職較高,便任他做石虎的副手。

楊義深對石虎膽氣甚爲佩服,平日在頒州常受到嘲笑,這次石虎把守城重任交給他,他感到受到了重用,也就把胸脯挺得高高的。

午夜時分,石虎率領黑雕軍,直撲白龍江吐蕃人營地。

白龍江水面寬闊,水深卻未及腰腹,完全可以騎馬而過。周青、武家強觀察到,吐蕃人的哨兵全在白龍江右岸,扼守着階州到營地的必經之處,但在白龍江左岸和右岸上游並沒有佈置哨兵。因此,石虎根據周青、武家強偵察到的情報,率領黑雕軍沿白龍江左岸前進,迂迴到了吐蕃人營地的上游,從上游渡過河岸,繞開吐蕃人的哨兵,發動突然襲擊。

到達河岸後,五百黑雕軍分成三路,安靜地渡過了白龍江。黑雕軍渡江地點距離吐蕃人營地不過三百多米,石虎一聲令下,黑雕軍騎兵們抽出長刀,旋風般衝向營地。

衝到營地時,卻見整個營地空空蕩蕩,吐蕃人已經不知去向,只殘留了一些駐營的痕跡。面對空營,石虎不敢大意,派出騎兵四處搜索,卻一無所獲。

一次完美的奔襲行動成爲了演習,士氣如虹的黑雕軍精騎沒有了對手,極爲不爽。

回到階州城時,天已大亮。楊義深因受到了重視,很是忠於職守,也是一夜未睡,守在刺史衙門裡。

石虎回到刺史衙門,第一件事就是詢問俘虜招供沒有。楊義深對着石虎一陣搖頭,道:“這個吐蕃人昏死過去兩次了,仍死不開口,真是茅廁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石虎若有所思地道:“吐蕃人還真不簡單,打仗勇悍,非常機警,確實如楊將軍所言,這個對手不好對付,我們要認真算計,再也不能掉以輕心。”

兩人談話間,一名軍校急匆匆地跑過來,“報告使君,石馬村被吐蕃人搶掠了。”

石虎心中一緊,盯着地圖看了一陣,道:“石馬村位於白龍江和西漢水之間,向東很快就會進入成州境內。吐蕃人和黑雕軍一樣,全是騎兵,機動靈活,行蹤不定,難怪我們襲營撲了個空。”

這時,又一名軍校匆匆進來報告:“郭都指揮使帶着一千黑雕軍到了城下。”

石虎聽說郭炯到了,馬上精神振奮,對楊義深道:“郭都指揮使雖然年輕,但打仗甚是了得,可謂智勇雙全,有了這一支生力軍,這些吐蕃人插翅難飛了。”石虎回頭對軍校說道:“請郭都指揮使到衙門裡來,讓黑雕軍住在東門軍營裡。”

不一會,郭炯帶着幾名親衛進了衙門。行罷軍禮,石虎上前擂了郭炯一拳,這一拳打得甚重,又恰巧打在郭炯受傷的左肩上,痛得郭炯彎下腰去,叫苦連天。石虎這才醒悟到,自已高興忘形,一拳打在了郭炯的傷口上了。

石虎平時話不多,殺伐果斷,軍令極嚴,楊義深心中很有些怕他。此時見石虎和郭炯兩人見面十分親熱,全沒有上下級的拘束,在一旁看着有些眼熱。

郭炯捂着肩,立起腰,對石虎道:“石郎,不,石使君,今天晚上可要請我喝酒,你這一拳,把我傷口都要打裂了。”

石虎指着楊義深道:“這是楊將軍,階州步軍都指揮使。”

聽到石虎客氣地介紹自己,楊義深一本正經地上前和郭炯互行軍禮。楊義深在頒州,從來沒有得到一位將領應有的尊重,現在見刺史很看得起自己,也就拿出了一名將軍應有的姿態。

三人寒暄完後,郭炯取出一封信,遞給石虎道:“這是節度使給你的信,你先看吧。”

郭炯等石虎看完了信,便道:“我來階州之前,節度使交待我,對這一夥吐蕃人,既要狠狠地打,但是,又要學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收服吐蕃人心,徹底解決西面的隱患。”

石虎連看兩遍信件,道:“我們已和這一夥吐蕃人交過手,吐蕃人武器裝備比不上黑雕軍,但是比一般步軍的裝備要好,作戰極爲勇悍,擊敗他們容易,要收服他們可能有些困難。”石虎簡單地向郭炯介紹了這兩日的戰事。

郭炯聽說捉到了一個俘虜,高興地道:“節度使還特意吩咐我,要想辦法捉幾個俘虜,節度使要親自審問。”

三個圍在階州地圖旁,石虎指着地圖道:“吐蕃人活動範圍很大,不過一天時間,就從白龍江岸邊,轉移到了石馬村,我軍若跟在他們屁股後面,則完全被動。從吐蕃人這兩天活動情況看,他們主要目的是搶劫財物,你們看這裡,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極有可能要到距離石馬村最近的村莊——成州境內的李家壩村。”

石虎用手指着李家壩村,道:“郭郎帶一千黑雕軍急馳到李家壩村,堵住他們。”

郭炯點頭道:“吐蕃人到李家壩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他們不到李家壩,如何應付?”

石虎道:“吐蕃人曾駐營於白龍江邊,若吐蕃人被郭郎堵住了,極有可能還是要順着白龍江向西逃竄。從李家壩村、石馬村到白龍江岸邊,鐵嘴口是必經之地,我帶五百黑雕軍和一千步軍,在鐵嘴口設伏。”

石虎轉頭又對楊義深道:“我帶兵走後,階州城內兵力空虛,楊將軍可關閉城門,不要給吐蕃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機。”

郭炯接令後,帶着一千黑雕軍急馳到李家壩村。

達布爲人極爲機警,那日吐蕃傷兵達娃貢逃出營地後,達布派人四處尋找,卻再也沒有發現達娃貢的蹤跡。達布擔心達娃貢被敵軍捉住,便拔營而去。達娃貢的出逃,使吐蕃人很幸運地躲過了黑雕軍的夜襲。

吐蕃人接連搶了幾個村落,收穫頗豐,吐蕃人隊伍中已有二十四頭牛、二百多隻羊,還有一些鹽和衣物。達布派出的探子又發現了一村落,哲蚌等人極爲興奮,只等着達佈下令,便又可到村落中搶奪一番。

達布心裡很是猶豫,他們已經越過了階州,深入到了蜀地,收穫雖多,危險也越來越大。但是想到住在卓尼的老人和婦孺,達布又有些心動,望着哲蚌等人熱切的目光,最後,達佈下定決心,再搶一個村落,就撤回卓尼。

達布命令三十個吐蕃人趕着搶來的牛、羊,先到白龍江岸邊新的駐營地,其餘的人馬就直奔下一個村落。

李子壩村座落於大山腳下,不少勤勞的村民們趁着清晨涼快,早早來到了坡上,拾掇自己的田地。而稍稍懶惰的村民,還在做着美夢。村裡間或有公雞的鳴叫,幾隻狗守在村口,互相追逐着。

吐蕃人運作迅速,很快就來到距離李子壩村兩裡遠的地方。

達布走在隊伍中間,見一切如往常一樣,沒有任何異常,卻不敢放鬆警惕。喜歡熱鬧的哲蚌望着不斷增加的田土,露出興奮之色,哲蚌嫌穿着軟甲太熱,就把軟甲脫了下來,放在戰馬上,只穿了一件單衣,左膀全部露在外面。跟着哲蚌的吐蕃兵士們,也學着哲蚌的樣子,把軟甲脫下來放在戰馬上。

在距離李子壩村兩裡遠的地方,達布見前面樹林茂密,十幾只鳥在樹林上空飛來飛去,便起了疑心,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命令兩名吐蕃人進入樹林查看究竟。

兩名吐蕃人還沒有靠近樹林,只聽一陣鼓聲、喊殺聲、馬蹄聲響成一片,一支軍馬從樹林裡衝了出來,一面大旗迎風招展,大旗上是一隻兇猛的黑雕。

達布見有伏軍,雖驚不慌,抽出弓箭,下令道:“弓箭準備。”吐蕃人的箭支多爲小箭簇,但威力並不遜於一般的長弓。聽到達布命令後,吐蕃軍就列好隊形,把弓箭對準了襲來之敵。

不料,身後又響起一陣戰鼓,一彪人馬從吐蕃人身後掩殺過來。前後襲來的兩支人馬全是騎兵,衝到吐蕃人陣前,卻停止了衝擊。

達布見來襲之敵隊列整齊,進退自如,軍容極盛,知遇到了勁敵。達布揮了揮手,一名吐蕃人舉強弓試射一箭,鐵箭落地之處,距敵人馬前約五十多步。這是吐蕃人在測試箭程。達布眼尖,已瞧見敵軍軍士都持着手弩,頓時驚出一身冷汗。達布知道弓箭射程不如手弩,他不想吐蕃人成爲弩箭的靶子,決定先發制人,下令全軍衝鋒。

郭炯全身披掛,打量着吐蕃人,見吐蕃人戰甲齊備,前胸有醒目的護心甲,身穿銀盔素甲,和明光十三鎧極爲相似,是一支隊形嚴整的軍隊,而並非自己想象中的那樣是一羣強盜。吐蕃人發起了衝鋒之後,郭炯也發出了進攻命令。

黑雕軍戰鼓聲大作。黑雕軍軍士早已把弩箭上好,一直在等待着進攻的命令,鼓點響起後,前後兩面的弩箭象密集的冰雹一樣,無情地砸向了正在衝鋒的吐蕃騎兵。吐蕃人根本不管身後的敵人,也不管橫飛的弩箭,吶喊着,揮刀向前面的敵人衝去。吐蕃騎兵速度很快,很快就逼近了檔在前面的黑雕軍。黑雕軍軍士射出一支弩箭後,吐蕃人已逼到陣前,黑雕軍軍士也不示北弱,抽出橫刀,迎着吐蕃人衝去。吐蕃人和黑雕軍很快迎頭撞上,橫刀對古達腰刀,對砍起來。

黑雕軍另一支騎兵射完弩箭後,也從後面狂追而來。吐蕃騎兵在黑雕軍弩箭的攻擊下,損失已經非常慘重,數十名騎兵落下馬,摔在地上,這些騎兵大部分只是被射傷,還沒有死亡,正在掙扎着爬起來的時候,黑雕軍斷後的騎兵隊伍殺了過來。五百騎狂奔的戰馬馳過,落在地上的吐蕃騎兵根本不能作出反應,全部被踩死在地上。

近身的肉搏慘烈無比,雙方軍士都是手持戰刀,每一刀下去,必是血光一片。郭炯手持的橫刀是由被竇田親自打造,鋒利無比。自從在滄州參加黑雕軍後,無數殘酷的拼殺早已使郭炯由一位翩翩公子變成了鐵血男兒,他以前跟着何福貴學過“何家刀法十二式”,但是現在他什麼刀法都忘記了,只知道從上往下猛劈。好幾名近身的吐蕃騎兵被他砍下馬去,吐蕃騎兵的鮮血噴濺在他的身上,把鎧甲染成暗紅色。

吐蕃騎兵人數不如黑雕軍,又受到了前後夾擊,每一個吐蕃騎兵身前,都圍着二、三個黑雕軍騎兵,很快就處於劣勢。

達布完全殺紅了眼,身後跟着五十多名騎兵,左突右衝,斬殺了無數敵人,竟衝破了黑雕軍的包圍圈。達布跑了一陣,回頭看到跟在身後只有數十人,其餘的人全部陷在陣中,他有任何猶豫,掉轉馬頭,帶着衆騎兵又殺入了戰圈。

黑雕軍有二十多名騎手沒有加入戰圈,而是遊走在戰圈外面,他們是郭炯安排在外圍的神箭手,專門放射冷箭。黑雕軍數名箭手見突圍的敵人又殺了回來,一起對準了衝到最前面的達布。達布揮動着戰刀,朝着吐蕃人最多的地方衝去,不防幾支鵰翎箭直飛而來,一支鵰翎箭射穿了護胸鐵甲片,盯在了達布的右胸上。達布揮刀砍斷鵰翎箭,衝進了黑雕軍人羣中,達布身後的騎手不斷有人中箭落馬,沒有中箭的全部衝入了戰圈。

數百黑雕軍圍住了一大羣吐蕃人,正在拼命砍殺。達布所帶領的數十名騎兵,如一柄尖刀,兇狠地把黑雕軍捅開了一個口子。黑雕軍圍住的吐蕃人約有二百多人,哲蚌也在裡面,他渾身是血,有自已傷口流出來的血,更多的是敵人的鮮血。達布和哲蚌合兵一處後,拼命地向外突圍,身邊的黑雕軍軍士,如波浪一樣涌來,又被他們不斷殺退。

吐蕃人很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數十名吐蕃人纏着黑雕軍,達布和哲蚌則率着一百多人衝出了重圍。

黑雕軍不斷收緊包圍,數十名吐蕃人面對圍得鐵桶一樣的敵人,毫不畏懼,沒有人喊叫,只是拼死相搏。

郭炯見吐蕃人已成爲甕中之鱉,不願增加黑雕軍軍士的傷亡,下令黑雕軍軍士向後退,拉開和吐蕃人的距離,準備用弓箭消滅這數十名吐蕃人。吐蕃人沒有給黑雕軍弓箭手任何機會,他們緊緊粘住了黑雕軍,不讓黑雕軍從容放箭,黑雕軍見吐蕃人緊貼不放,就重新收緊了包圍圈。

吐蕃人雖然勇悍,但畢竟人少,很快就傷亡殆盡。當最後一名吐蕃人倒下之後,戰場也就沉寂了下來。

李家壩大戰就這樣結束了,前後用時不到一柱香的時間。

黑雕軍並沒有打下勝仗的興奮,吐蕃人的強悍,讓黑雕軍即痛恨又肅然起敬。郭炯望着吐蕃人突圍而去的方向,呆呆地出神,他是第一次和吐蕃人打仗,吐蕃人戰鬥意志之強,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戰果很快就出來了,吐蕃人戰死三十八十九人,有三十四人受了重傷,失去抵抗能力,被黑雕軍所俘虜。而黑雕軍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戰死九十五人,戰傷無數。郭炯按照節度使侯大勇的吩咐,挑選了幾名受傷稍輕的吐蕃人,讓軍士用門板擡着送到鳳州。

達布帶着敗兵,甩掉敵兵後,一路狂奔,逃進了大山。脫離危險後,一百多吐蕃人,個個負傷,垂頭喪氣地坐在地上,疲憊不堪,神情沮喪。

李家壩一戰,達布心中的震驚,遠比郭炯更加強烈。“這是蜀人的軍隊嗎?竟比党項拓跋部騎兵還要歷害。”達布望着吐蕃殘兵,只覺天下之大,卻無立身之地,不由得悲從心來,跪在地上,禁不住嚎啕大哭,一百多條吐蕃漢子受其感染,全都面向李家壩的戰場跪下,一時之間,哭聲震天。

石虎帶着五百黑雕軍和一千階州步軍,守在鐵嘴口,他們還沒有得到李家壩大戰的消息,只是耐心地等待吐蕃人自投羅網。

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8章 滄州城內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4章 射殺住持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21章 迎娶符英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1章 侯府話別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11章 商隊南行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3章 鋒芒初露第14章 再襲敵軍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84章 風雲再起(七)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17章 黑雕軍營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7章 怪人王樸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2章 開辦實業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12章 拒捕出城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97章 鏖戰西北(十)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1章 救濟難民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
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8章 滄州城內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4章 射殺住持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21章 迎娶符英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1章 侯府話別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11章 商隊南行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3章 鋒芒初露第14章 再襲敵軍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84章 風雲再起(七)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17章 黑雕軍營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7章 怪人王樸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2章 開辦實業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12章 拒捕出城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97章 鏖戰西北(十)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1章 救濟難民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