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風雲再起(八)

從軍營迂迴到頒州軍所在的小山坡,必須要繞一個大彎子,——有些費時間,仁多領命後,帶着一千党項軍急馳而去。

師高金和元高帶着兩千党項騎兵不緊不慢從軍營裡出來,要到小山,坡時,就看到了頒州軍的探馬飛快地向小山坡跑去,党項軍在距離頒州軍四五百米處的地方停了下來。

頒州軍早已在小山坡上嚴陣以待,觀察判官邢培盛見党項軍騎兵分爲左右兩隊,數面鷹旗隨風飄揚,軍容甚爲嚴整,人數卻並不多,邢培盛年輕氣盛,且是一個好戰之人,他要利用居高臨下的優勢,向党項軍發起了衝鋒。

邢培盛高舉長槍,用充滿殺氣的聲音發出了進攻的命令,中軍響起了“隆、隆”戰鼓聲,牙將光紫駝一馬當先地衝到最前面,一千五百名頒州馬軍緊隨其後,頓時,戰鼓聲、馬蹄聲和喊殺聲響徹雲霄。

在喬家堡外的党項軍不過三千人,師高金並不準備和頒州軍硬扛,他打算在小山坡下較爲開闊的的平地上,先纏住頒州軍,只要仁多穿插到位,從後面發起攻擊,則數量上沒有絕對優勢的頒州軍必敗。

頒州軍響起戰鼓聲後,党項軍也響起了“嗚、嗚”的刺耳號角聲,兩千党項人分成兩隊列陣,每隊一千人,號角聲響起來後,一隊党項騎手轉身向後跑,跑了三百多米後站住,而另一隊党項騎手則取出弓箭,等着頒州軍進入箭程。

頒州騎兵從山坡上往下衝,速度極快,一片灰塵騰空而起,聲勢極爲攝人,州進入箭程,頒州騎兵把鐵箭射向党項人的同時。也受到了党項人鐵箭的攻擊。一千党項騎兵在號角的指揮下整齊地射出一箭,然後掉轉馬頭就往回跑。光紫駝殺性甚重,他擋開數支鐵箭,氣勢洶洶地咬住党項騎兵,緊追不捨。

射完箭的党項騎兵繞過另一隊党項騎兵,向前跑了兩百多米後停下。抽出箭做好射擊準備。而等候多時的另一隊党項騎兵對着追來的頒州騎兵就是一陣猛射,他們和前隊一樣,射完就跑,讓另一隊作好準備的騎手對付頒州騎兵。

這兩輪較量結束,頒州騎兵吃了大虧,党項騎兵本身就長於騎射,且是在靜止着射箭,而頒州軍是一邊衝鋒一邊射箭。在運動中射箭是對騎術和箭法地綜合考驗,頒州騎兵在這方面的訓練明顯不足,騎手們在快速運動中射出的箭大多失去了準頭,所幸是射羣體目標,誤射誤中的情況不少。所以這兩輪對射。党項軍傷亡不大,而頒州騎兵傷亡卻着實不小。

騎手落地後,戰馬就四處逃散。地上躺了一片呻吟掙扎的騎手,這些騎手絕大部分都是頒州軍,只有極少數党項騎手被射落馬下,幾名受傷較輕的頒州軍騎手,已經提着刀爬了起來,他們四處尋找着落馬地党項騎手,一名受傷較重的党項騎手勉強爬了起來。被這幾名頒州軍騎手砍得血肉橫飛。

此時頒州步軍雖保持着隊形快速推進,卻已被騎兵丟在了後面。步軍很快就到了騎兵撕殺過的戰場,傷重未死的党項騎兵全部被頒州步軍砍殺。

邢培盛騎着馬手持長槍,跟在步軍羣裡,他皺着眉頭看着雙方騎兵隊的追逐。經過這一番較量,雙方騎兵的戰鬥力優劣顯而易見,邢培盛意識到這樣打下去,頒州騎兵會被党項騎兵慢慢消耗掉,他下令道:“鳴金收兵,步兵呈防守隊形,給騎兵留一個通道。”

頒州騎兵往回收的時候,党項騎兵如影隨形地貼了上來,卻不過分逼近,保持着四五十米的距離,在這個距離,他們可以不斷利用精準地弓箭射殺頒州騎兵。當頒州騎兵退回步軍陣地後,党項騎兵也就停止了追殺。

光紫駝連射數箭,射中了兩名党項騎兵,他正追得性起,忽然聽到收兵的號令,此時他的心情就如一名餓極的人剛剛拿到一碗香噴噴的肥牛肉,還沒有來得及吃,卻又被人奪走,但是軍令如山,他雖然好戰,卻也不敢有違軍令,他滿腔怒火地回到邢培盛身旁,用吃人地眼光盯着邢培盛,道:“已經咬住党項人了,爲何收兵?”

邢培盛怒道“這樣打下去,正中党項人下懷,論騎射,胡人真是歷害,頒州騎兵大大不如,再打,就剩不了幾個人。”說到此時,邢培盛突然想到了那一支黑雕軍的小部隊,這是一支什麼部隊,竟然在人數少於党項軍的情況下,以騎兵對騎兵,把党項騎兵打得落花流水。

光紫駝看着身後地頒州騎兵,一千五百名頒州騎兵,竟有三百人被射下馬來,他沮喪地不再說話,只是用兇狠的眼光盯着党項騎兵。

邢培盛見党項軍打法和平常不一樣,平常党項軍的進攻慾望很強,象今天這樣的打法很少見,這引起了邢培盛的警惕:“難道党項軍還在等待伏兵?”戰在此時,邢培盛明白打不成伏擊,憑手裡這點兵力無法戰勝党項騎兵,他更擔心党項軍的增援部隊上來,於是咬咬牙,發出退兵的命令。

師高金聽到頒州軍退兵地號令,對元高道:“頒州軍要跑,纏住他們,仁多軍馬上就要到了。”

党項人鼓角大作,党項人每個隊有兩個營,每營有五百人,他們就以營爲單位輪番發起了衝鋒,每個營都是呼嘯着衝過來,放一通箭後,又呼嘯着跑開。

頒州軍步軍有兩千人,他們一直沒有參戰,中軍發出退兵號令後,他們並沒有混亂,只是前軍變後軍,慢慢向喬家堡移動,党項軍發起衝鋒後,他們重新站住,步軍弩弓手用密集的鐵箭射住了陣腳。

拉鋸了幾個回合之後,党項軍和頒州軍互有傷亡,頒州軍後方漸漸響起了陣陣馬蹄聲,很快。馬蹄聲由遠到近。邢培盛臉色微變,党項人果然有伏兵,難怪要糾纏住頒川軍不放,他雖驚不亂,果斷下令道:“步軍守住陣腳,騎兵迎戰党項援軍。”

光紫駝初戰失利。心中激憤難平,他大吼一聲,率領頒州騎兵向着增援的黨頂軍衝去。從後面殺過來的正是党項軍仁多部,他們有一千人,頒州騎兵雖然蒙受了一些損失,但仍有一千一百多人,兩支騎兵隊伍速度極快,人數相當。很快就頂在了一起。

仁多軍一到,元高部士氣更振,他們不再以營爲單位出擊,而是傾盡全力,不顧傷亡。對着頒州步軍的防線全線出擊。頒州步軍地弩弓手在這生死關頭,也是拼盡了全力,用最密集的弩弓阻截党項軍。但是党項騎兵來得太快太猛,他們在弩弓的密集射擊下付出巨大傷亡後,突破了頒州軍地防線。

一場混戰開始了,頒州軍步軍在邢培盛有力的組織下,雖被党項騎兵衝散,卻沒有出現崩潰的局面,步軍們或以營或以伍爲單位聚在一起。各種兵種相互配合,和党項人拼死相鬥。而頒州騎兵,則在瘋子將軍光紫駝的率領下,和仁多部黨項軍殺得難解難分。

漸漸地,更爲勇猛的党項中在混戰中開始佔據了上風。可是頒州軍打得極爲頑強,在短時間之內,党項軍也無力吃掉頒州軍。

邢培盛身邊聚集了四百多名步軍,被党項軍團團包圍住,邢培盛看出戰局已經極爲不利了,心中很是着急,可是現在已陷入混戰,除了身邊的四百多人,他已無法有效組織部隊了。邢培盛心中只剩下一個,“拼”字了,他槍如閃電,一槍把一名党項騎兵挑下馬來,又有數名騎兵衝了過來。

這時,從党項軍營方向傳來了巨大地轟響聲,邢培盛和師高金兩人都是心頭大震,邢培盛以爲党項軍又來了援軍,而師高金卻知道這一定是周軍,因爲党項軍爲了打敗頒州軍已經全軍出動了,現在軍營裡沒有一兵一馬。

騎兵轉眼就到了戰場,軍旗上飄着一個,“慶”字。

邢培盛身後的一名大嗓門的頒州軍士吼了一句:“是慶州軍。”跟在邢培盛身邊的所有軍士都興奮得狂吼了起來。

慶州軍有七千人,其中騎兵三千,接到涇州戰報後,慶州軍就沿着馬嶺水南下,他們先到了涇州,涇州党項守軍只有一千人,他們見慶州軍勢大,而且城內還隱藏着不少逃脫屠殺的涇州青壯年,所以,他們未作抵抗就放棄了涇州城,慶州軍未傷一兵一卒就收回了涇州,慶州軍奪得涇州後,留下步軍守城,三千騎兵就朝喬家堡出發,慶州軍運氣實在是好,他們又遇到了党項軍的空營,慶州軍騎兵一把火把党項軍營燒了個精光,士氣極旺的慶州騎兵從党項軍營繼續朝喬家堡出發,又遇到了正殺得難解難分的党項軍和頒州軍。

慶州騎兵這個生力軍加入戰團後,迅速扭轉了戰局。

師金高禁不住長嘆一聲,“天不助我也。”若周軍援軍不到,頒州軍必敗無疑,如果打敗頒州軍,即使周軍援軍到來,党項軍也有能力將對峙局面拖至房當白歌回師之時,可是慶州軍地到來,完全打破了他的計劃,說到底,戰場上憑的是實力,沒有實力,則拿不到自己想耍的東西,即便僥倖得手,也不能長久地保住成果,慶州軍的長驅直入,實際上是党項軍實力不夠所至。

師高金對着身後地傳令兵下令道:“全軍向涇州撤退。”

在號角聲和傳令兵手中令旗的指揮下,党項軍集中力量朝着西北方向突圍,党項軍付出慘重代價後,數百名党項軍突破了頒州軍和慶州軍的包圍。光紫駝一馬當先,率着兩千多頒州和慶州騎兵咬住党項殘軍,緊追不捨,這是一場耐力和信心地角逐,追了四十里後,党項軍見無法擺脫追兵,離開了官道,鑽進了森林茂密的莽莽大山。

光紫駝和慶州軍騎兵都指揮使王天畔是老相識,他聽說党項軍營是空營時,氣憤地罵了起來:“党項人只有三千人?他媽的,這羣混蛋,這麼少人馬。還天天到喬家堡前來耀武揚威,我呸,這些党項人竟然使詐。”光紫駝罵完又道:“馬上要到涇州城了,我們追到涇州城下,看看他們的虛實,莫又是一座空城。”

令光紫駝又大吃一驚的是。王天畔興致勃勃地道:“涇州城也被慶州軍奪回了,走吧,我請你進城喝酒。”

沒有突圍成功的党項族軍士,在頒州軍和慶州軍步騎的團團包圍後,全部戰死。

涇州大戰緊張曲折而又戲劇性地進行地時侯,奉旨主持西北邊境大局地西北面行營詔討使侯大勇也累得夠嗆,他原本想悄悄住進鄭州侯府,歇息一晚繼續趕路。也不知是誰走漏了消息,先是鄭州新任防禦使王汀湖過來拜訪,隨後符彥輝又聞迅趕來,然後鄭州城內的豪紳也紛紛趕到,很快。冷落很久的鄭州侯府又車水馬龍了,鄭州府裡的下人、使女見到侯大勇回來了,工作熱情高漲。把熱水備好,打掃乾淨房屋,爲五十多位親衛做飯,一時之間,鄭州侯府彷彿重新煥發了青春。

好不容易纔送走了熱情地鄭州各界人士,騎了一天馬的侯大勇才發覺實在是有些疲勞,不過。受人愛戴、捧迎,總是令人開心地一件事,他舒舒服服地泡一個澡後,又精神抖擻了,他習慣性地來到了以前議事的書房。

書房裡一塵不染。就如從前他住在府上時一樣,侯大勇在書架前站定,書架上還有許多書,多是符英嫁給侯大勇時帶來的嫁妝,侯大勇隨手取出一本,卻不是符英帶來的,不過,這本書上也帶着符英的身影。在書是黑雕軍在磁州攻破禮彌教磁州總壇時繳獲的《太白陰經》,當年黑雕軍從磁州總壇救出符英後,符英爲了表示感謝來到侯大勇軍帳時,侯大勇正好在看這本兵書,拿起此書,侯大勇甚至清晰地記得符英進帳時的形象:上身穿着黃色窄袖短衫、下身穿着綠色曳地長裙、腰垂紅色腰帶。

侯大勇拿起書,想起同符英相遇、交往以及成親後的一幕幕,心中竟有些感慨,自已算是徹底融入到這個年代了,另一個世界地人和事,在他腦中越來越淡“恍如隔世——真是一個恰如其分的形容詞,有時,侯大勇真是有些恍惚:”我真的是來自未來嗎?”只是手槍、手機、手錶等超出這個時代的物品,默不作聲地證明了侯大勇的時空之旅。

侯大勇正在傷感之時,書房有人輕輕敲門。

進來地是錢向南,錢向南以前是鄭州府的錄事參軍事,他的家就和侯府很近,一回到鄭州,侯大勇就讓他趕快回家去看看孩子和孩子他媽。錢向南回家後換了一身新衣服,鬍鬚也修整過,氣色看起來好極了。

侯大勇知道錢向南肯定有什麼重要地事,否則也不會半夜三更地過來,侯大勇也沒有問,他笑道:“女人家,女人家,沒有女人沒有家,錢郎回家一趟,面目一新。”

錢向南微微一笑道:“剛纔接到軍情營送來的情報,軍情營這幫小子,先是到了大梁,又從大梁追了過來,繞一個大圈子,今天才把情報送來。看了這份情報,我越想越覺得党項人有些奇怪,我猜想節度使肯定沒有睡覺,就大着膽子過來了。”

侯大勇接過錢向南手中的一張紙,內容簡明扼要,主要是對党項房當族基本情況和近期戰事的介紹:党項房當族,是党項八族之一,世居清水河畔,崇佛,尚白。近年和回鶻、党項爭鬥甚烈,多有斬獲,勢力略遜於党項拓跋族,而遠遠強於其他各族。首領房當明,自封爲靈州節度使,其弟房當白歌,自封爲靈州節度副使,房當族全族約有三十萬戶,控弦之士約有五萬,此次攻入周境的党項軍約有兩萬人,首領爲房當白歌,房當明和另外三萬人離開了清水河畔,去向不明。房當白歌率領党項軍攻破了涇州,河陽將白重贊戰死,現在党項軍在涇州外喬家堡和頒州軍對峙。

侯大勇看完之後,問道:“你覺得党項軍有何奇怪之處?”

錢向南摸了摸修理得頗爲整齊的鬍鬚,道:“胡騎犯邊,歷年來都是以搶奪財物爲主,他們攻入邊境後,大肆掠奪財物後就迅速退出邊境,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不和中原軍隊交戰,但是,此次党項人攻破涇州後,還要繼續孤軍東進,難道不怕被大周軍合圍嗎?我實在沒有想通党項人在涇州和頒州軍對峙的目地?更關鍵的一點,房當明和另外三萬人去了哪裡?”

侯大勇低頭又看了一遍紙條,道:“情報準確嗎?”

“軍情營有一名軍士扮作蜀商,跟着粟特人的商隊到了清水河畔,他和房當族人作買賣,長期在清水河畔活動,房當族人只當他是蜀人,並不疑他。”錢向南因爲情報問題,曾經受到過侯大勇斥責,此次軍情營的情報甚爲詳細,而且這些情報飛鷹堂並沒有提供,因此,錢向南說起此事隱隱有此得意。

侯大勇習慣性地走到書房左側,以前這裡掛着一幅獅營特別製作的地圖,走到牆邊,纔想起那幅心愛地地圖現在已經掛在鳳州侯府的書房裡,侯大勇取出一張紙,憑記憶在紙上畫出了各州的位置,雖不甚精確,大體位置卻相差不大。

侯大勇指着簡易的地圖道:“涇州到鄭州路途遙遠,我們接收到的情報其實已是過時情報,現在涇州戰況發展我們一點都不知道。從早到晚,據我分析,由節度使李暉這員老將鎮守喬家堡這個險關,党項人很難攻破喬家堡,也就是說,党項人根本無法繼續東進。若党項人向南進,要受到鳳翔軍、頒州軍和永興軍三軍夾擊,若向西南走,就是秦州、鳳州,這是我們黑雕軍的地盤,且有鳳翔軍的側擊,党項人只怕難有作爲,若向北,則有慶州軍、通州軍、延州軍和靈州軍。房當白歌率領的這支党項軍深入到涇州,實際上已經處於大周軍重重包圍之中,戰略態勢對党項軍極爲不利,若党項軍是支孤軍,則必敗無疑,不足爲慮。”

侯大勇加重語氣道:“房當明在哪裡?他的三萬部隊在哪裡?這支去向不明的人馬纔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事情。錢郎,軍情營這個情報,來得太及時了,你的思考方向也是正確的,你馬上讓軍情營的人去查找房當明和這三萬部隊的下落,這件事非常重要,一定要抓緊辦理,提供情報的軍情營軍士,要重賞。”

軍情營得到了高度讚揚,錢向南一掃上次被飛鷹堂壓倒的晦氣,喜滋滋地回到了家中,錢向南的妻子還在燭光下坐着,等待着久未回家的夫君。錢向南回到家後心情甚好,只覺燭光下的夫人竟然如此秀麗動人,兩人說了幾句話後,錢向南就抱着夫人上了牀。

錢向南到侯大勇府中之時,確實已經上了牀,他和夫人是久別勝新婚,兩人一起達到快樂的高峰後,夫人就沉沉地睡去了,而錢向南始終想着軍情營的情報,這個情報如此重要,他知道節度使一定會感受興趣的,於是又從牀上爬了起來,趕到節度使府上。侯大勇果然對這個情報極爲感興趣,對軍情營的工作也進行了肯定,這讓鬱悶多天的錢向南終於揚眉吐氣了。

錢夫人沒有想到郎君從節度使府中回來之後這麼高興,郎君高興她自然也高興,於是,兩人再次達到了快樂的高峰。

第5章 中元節日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18章 又見青葉(一)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10章 攻破總壇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10章 借刀殺人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3章 小人難防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8章 滄州城內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21章 迎娶符英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5章 操持家務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9章 何去何從第17章 路過大梁第4章 惜惜相別第8章 滄州城內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5章 操持家務第1章 侯府話別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12章 拒捕出城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13章 王樸來訪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4章 惜惜相別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3章 小人難防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
第5章 中元節日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18章 又見青葉(一)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10章 攻破總壇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10章 借刀殺人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3章 小人難防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8章 滄州城內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21章 迎娶符英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5章 操持家務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9章 何去何從第17章 路過大梁第4章 惜惜相別第8章 滄州城內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5章 操持家務第1章 侯府話別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12章 拒捕出城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13章 王樸來訪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4章 惜惜相別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3章 小人難防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