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

窗櫺稍稍有些發白,秋菊就睜開了眼睛,郎君一隻手隨意地放在腰上,仍在睡夢中。想到昨夜的瘋狂,秋菊禁不住心中一熱,她翻過身,緊緊貼着郎君。侯大勇也睜開了眼睛,看着牀頂,一時沒有弄清楚這是在什麼地方,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這是在秋菊的小屋。

秋菊知道郎君有晨練的習慣,趕緊起身道:“郎君,你別動,我去給你取短衣。”

地龍燒了一晚上,屋內早已溫暖如春,秋菊看到光線卻還朦朦朧,朧,就光着身子爲侯大勇取來運動短衣褲,隨後坐在牀邊盤着頭髮,赤裸的後背呈優美的流線型,要腰間收成一條美麗的孤線。侯大勇舒適的躺在牀上,剛剛可以看到乳房的側影,圓潤飽滿的乳房隨着秋菊身體在微微晃動,極爲動感。

侯大勇坐了起來,從後面擁住秋菊,雙手自然的放在了柔軟的胸部,在秋菊耳邊道:“好一幅美人梳髮圖。”秋菊只覺一枝長槍頂住了自己的後背,心尖一顫,熟悉的慾望從腹部升起,秋菊臉上頓時出現一陣緋紅,自從在那一夜夢中和郎君相遇之後,秋菊對郎君的相思就氾濫成災,慾望就如長蛇一樣時常纏繞在內心深處,隨着侯大勇輕柔的動作,秋菊手腳酥軟地靠在了侯大勇身上,頭往後仰,嘴脣微張,頭髮如黑色的瀑布滑落而下。

原來她的皮膚稍稍有些黑,冬天乾燥,皮膚略有些顯粗,生了小孩以後。秋菊皮膚變得細膩嬌嫩,摸在手中感覺卻如綢緞一般。

侯大勇輕輕地道:“秋菊,這麼多年,總是分多聚少,真是苦了你。”

秋菊微微喘息道:“只要郎君記得我,我也就知足了,郎君,秋菊想你。”秋菊主動抓住了侯大勇的右手。慢慢地引向慾望之源。

侯大勇隨口問道:“符娘子平日對你如何?”

“符娘子是個好人,她常常帶着宗林到這裡,讓兩個小孩子在一起玩耍。只是。”話未說完,秋菊突然翻過身來,撲在侯大勇身上,道:“現在不說這些。郎君,我又想了。”

一時之間,房間內春光瀰漫。

大戰過後,侯大勇穿上秋菊爲其準備的平角運動褲,“這件平角運動褲是新作地?”秋菊身心俱得到完全的滿足,慵懶地躺在牀上,一臉幸福地道:“我知道郎君早上要打拳。就準備了好幾件衣服。就等着郎君過來穿。”

新運動褲甚爲合身,針腳細密,穿着極爲舒服,侯大勇正欲出院之時,突然想起了秋菊所說的半句話,道:“剛纔你有一句話沒有說完,只是什麼?”秋菊猶豫了一會,道:“符娘子似乎對春蘭有些冷淡。”

侯大勇走回牀邊。又摸了摸秋菊的小腹,道:“以前和春蘭在一起的時間也很多,爲何她始終沒有孩子,這已成爲春蘭的一塊心病了,你和春蘭是從小就在一起好姐妹,你要勸勸她,今晚我就到她那裡去。”

晨練結束之後,侯大勇又在秋菊小院用了早餐,這才穿着青色圓領衫走出秋菊小院,此時已是巳時。

大梁侯府佔地甚寬,比靈州侯府大好幾倍,和滄州侯府相差不遠,符英心細,特意在主院隔壁爲侯大勇準備了一個單獨小院,裡面有寢室、會客室還有書房,平日裡心腹參軍封沙、親衛林中虎兩人就居住於此。

封沙在靈州之時,每天都要處理大量公文,現在回到靈州,成天閒着沒有事情做,這種日子只過了三天,忙慣了的封沙已經感覺度日如年,好在第四天的時候,終於有事情可做了。看見侯相過來,精神抖擻地道:“孟掌櫃等候多時了?”

孟殊已經留上一縷鬍鬚,頭戴一頂黑色小帽,言行舉止極爲沉穩,完全不似一個未滿三十地年輕人,見到侯大勇進來,立刻站起敬了一個軍禮。

侯大勇取過一柄黑色的短刀,棕色麻線細細纏在刀柄處,整柄刀看上去樸實無華,“這柄短刀出自竇田之手,是他在靈州最得意的一把短刀,刀名叫做飛虎,此刀就當作送給侄兒地禮物吧。”

在大周朝軍中有一個習俗,凡是軍中將領添了男丁,主將都要送一把好刀給新生男丁,代表着大周朝又增添了一名勇敢的男子漢,孟殊兒子出生已有兩月,侯大勇特意選了一柄短刀作爲禮物。

短刀刀刃並無任何特異之處,甚至比一般的侯家刀還要暗淡些,侯大勇取過來一枝粗粗的毛筆,用短刀一割,毛筆桿應聲而斷。

孟殊禁不住道:“好刀。”

“這柄刀和飛龍刀是一對,長刀爲飛龍,短刀爲飛虎,均是竇田得意之作,普天之下,只有兩柄,恐怕難以仿製。”

孟殊也沒有推辭,拱手道:“下官替犬子謝過節度使。”

兩人坐下說了些閒話,孟殊取出幾張紙,恭敬地道:“我手中有三件事情,須向節度使稟報。”

“說吧。”

“先說第一件,大梁城內有兩名男子專門周旋於各地考生之中,一名叫劉程,一名叫成高,他們是知貢舉、右諫議大夫劉濤地手下,專門尋找有錢的考生,然後利用劉濤手中之權,來和這些考生作交易,前年飛鷹堂已探知此事,今年在桃源居,劉程和成高又有了新目標,這和節度使還有些關係。”

侯大勇反應很快,馬上想到是柳江清諸人,道:“是柳江清他們?”

“正是,柳江清他們到桃源居吃飯,被劉程、成高盯上了,柳江清隨後又和兩人見過面,似乎已經搭成了交易。劉濤辦此事倒也牢靠,前年、去年和數名考生接觸之後,這些考生都中了,考生的名單我也帶來了,就是這幾人。”

侯大勇取過名單細細看了一遍,這些考生都做了七品、從七品小官,算是正式踏上了官場的階梯,侯大勇放下名單。把雙手放在腦後,做了一個舒服的姿勢,道:“從這件事情來看。裡奇部諸人,在草原生活了百年,學會了胡人地思維方式,行事注重結果不管手段。和普通儒生大不一樣,若裡奇部諸人考中,說不定真會成爲大周重臣。”

“是阻止他們,還是讓他們繼續來往?”

侯大勇一隻手在桌子上輕輕地敲打,思考了一會,道:“裡奇部諸人都是可造之材,必須掌握在我們手中。不能讓他們心生異志。現在不能讓他們和劉濤拉上關係,劉濤久走夜路遲早要撞鬼,若柳江清等人和他搭上關係,若事發,他們也就難以有出頭之日,若他們真是人材,就正大光明地參加考試。今年我在朝中,把禮部盯緊一些。讓他們難以作弊。”

“我們做事,不僅要有陰謀,同時必須要有光明正大的陽謀,正奇相輔,才能辦成大事,純粹詭詐辦事,只能成一時不能在一世。”

孟殊點頭,道:“下官記住了,第二件事,飛鷹堂以前曾在殿前司禁軍中發展了七個成員,不過運氣實在太差,南征以來,這七人先後陣亡,這些年來,趙匡胤提拔重用之人,主要是義社十兄弟地心腹,或是其舊部,其他人難以進入他地圈子,現在,殘存的黑雕軍部衆漸漸都投靠了殿前司另一位都指揮使韓通。”

韓通、曹翰、向訓、趙匡胤、李繼勳等人都是柴榮府邸舊人,韓通和趙匡胤素來不和,柴榮素知此事,但是柴榮並未將兩人調開,殿前司形成了以張永德爲主帥、趙匡胤、韓通爲副帥的格局,只是趙匡胤負責整訓新禁軍,趁機收攏了一大部驕兵悍將,所部實力早已超過韓通。

侯大勇以前主要精力在西北,對韓通所部沒有給予足夠關注,現在回到大梁,韓通自然也在視線之內,“蘇文森、胡繩兩人都在韓通部,他們兩人情況如何?”

“蘇文森現在已是韓通手下最重要的部將,已做到了殿前都虞候之職,成爲了韓通心腹,我曾和他接觸過幾次,他口風極嚴,很難套出什麼話來,至於胡繩則不說也罷,他現在一門心思走趙匡胤的路子。”

侯大勇對此心中有一絲失望,蘇文森、胡繩是黑雕軍成立之初地五校尉之一,現在也投靠了其他將領,侯大勇沉默一會,道:“蘇文森、胡繩兩人也沒有其他辦法,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頭。還有沒有其他事情?”

孟殊低着頭,反來覆去地玩弄着手中短刀,並不回話。

侯大勇知道定有重要之事,也就不動聲色地等他開口。

孟殊用手指撫弄着短刀,一不小心,手指被劃破,鮮血迅帶地涌了出來,孟殊割下一塊布,纏住手指,才道:“第三件事,此事涉及到節度使家事,我也不知當說不當說。”

孟殊看了看侯大勇的眼神,道:“飛鷹堂軍士無意中發現,春蘭娘子最近常去天靜寺,而且極有規律,去年底是每隔一個多月去一次,近來每隔數天就去一次。”

“符娘子一心向佛,前年到大梁,我也陪着她去了兩座大寺,沒有聽說附近有天清寺。”

“自顯德初毀佛後,全國寺廟僅存少數,大量僧侶還俗,但是,各地信衆還是不少,由於沒有寺廟可去,許多地下教派應運而生,光是大粱一帶,暗中傳教的大派就有好幾處,陛下在範相地建議下,同意新修幾座寺廟,以籠絡人心。天清寺、天靜寺、顯靜寺、顯寧寺這四座寺廟都是去年十一月投入使用的,裡面的和尚有不少是各地慕名而來的高僧。”

“春蘭去天靜寺有何不妥?”侯大勇見孟殊有些吞吞吐吐,便直截了當地問道。

“天靜寺近來香火極妙,據說求子特別準,大梁城內不少世家女子到天靜寺去求子。在茶樓酒舍勾欄之地。飛鷹堂都有人長期混跡其中,從中可以得到不少信息,有一名綽號叫做大嘴李地軍士,無意中聽說天靜寺香火極旺,便起了好奇之心,就混入香客隊伍中,混了十幾天後,看出些門道。天靜寺主要以求子靈而聞名,善男信女們對住持叫了因趨之若鶩。我聽說此事以後,就讓大嘴李長期守在天靜寺。無意中發現了春蘭娘子也常到天靜寺。”

春蘭最大的心病就是無子,到天靜寺求子,很符合邏輯。但是孟殊特意提出來之事,絕不會這麼簡單。直截了當地問道:“春娘子求子,有何不妥當?”

孟殊點頭道:“大嘴李被派到廟中收集情況,本不是針對寺廟,可是大嘴李在寺中發現了一件怪事,每天總有些女子面色紅潤地從後堂出來,大嘴李本來也不是什麼好鳥,有了幾個錢就花在勾欄之地。見到此情景。不由心中起疑,就盯上了這些女子,這些女子大多是世家女子,而且她們的丈夫多數都在軍中,大嘴李雖說不能進入內堂,可以從她們地臉色中,卻也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個了因身體魁梧,有一天上午知客僧先後帶有六個娘子進內院。這些小娘子出來之後個個嬌嫩得緊。”

孟殊說到這裡,想起大嘴李口水滴答的樣子,心裡忍不住想笑,可是此事涉及到春娘子,若露出笑意,則是看節度使的笑話,便把臉繃得緊緊的。

侯大勇在現代社會之時,是最精稅地特種大隊主官,來到大周以後,不過數年時間,就由一介白丁成爲威震四方地朔方節度使,正所謂:居移體,養移氣,侯大勇內心極爲自尊自傲。在對待女人方面,由於條件極好,向來也是春風得意,他萬萬沒有想到,春蘭竟然會背叛自己,心中有一些挫折感,更有一股狂怒。若按照孟殊的說法,了因和尚一上午御六女,也確實了得,春蘭閨中寂寞,又無子女,極有可能受其引誘。

侯大勇猛拍桌子,“這個了因可惡之極,軍中將士戰場上浴血撕殺,他在後院點火,給將士們戴綠帽子,該殺。”猛然間想起自已也戴了一頂大大的綠帽子,禁不住怒火中燒。

孟殊神情嚴肅地說道:“本來這些和尚地爛事,飛鷹堂只須記錄下來就行,我也沒有太在意,這幾年,看了許多世家子弟的污穢的一面,也習慣了他們地行爲舉止,只是涉及到春娘子,我就派出了四個手下,天天盯在天清寺,這才發現,這個了因時常到勳貴家中做法事,是大梁權貴的坐上賓,他地行爲頗爲類似大唐時亂朝政的那幾個和尚。”

侯大勇深吸了幾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道:“陛下素好黃老之術,對佛家並不賞識,朝中勳貴也多信黃老,此時,大環境和武皇早期已經不一樣了,這個和尚翻不起大浪。天清寺是新修之寺,這個和尚從那裡來地?你們查過他的來歷沒有?”

孟殊也查過這個和尚的來歷,道:“據寺中僧人講,這個和尚是從五臺山上下來的,也算是五臺山上後起之秀,在外遊歷數年,在宗裡頗有些名氣,天清寺修好之後,就來到天清寺任住持,沒有發現有什麼問題。”

由於知道了春蘭之事,侯大勇心情有些不佳,他道:“兩件事情你要盯緊點,一件是趙匡胤所部情況,密切關注地進展,仍要在殿前司物色合適的人選,另一件是天清寺了因,這個了因,碎屍萬段難解我心頭之恨,不過,暫時不要動手,此事牽涉衆多將領、權貴,稍有不慎,就會成爲大周朝堂醜聞,讓我仔細想一想再說。”

孟殊走後,侯大勇強抑住怒氣,坐在屋內呆了一個多時辰,春蘭做下如此之事,是男人都忍受不了,更何況是自尊心極強的侯大勇。

回到主院,符英心情也不太好,秋菊、春蘭是侯大勇的侍妾,在侍妾處過夜是極爲正常之事,可是符英還是隱隱有些不快,她看到侯大勇臉色不佳,仍然關切地問:“郎君,誰惹你生氣了。”緊接着又問了一句,“昨夜見到小璐嗎?”符英原本想問是到秋菊小院還是到了春蘭小院,可是這樣說總帶有一些醋意,就假意詢問小璐。

侯大勇悶頭說了一句:“到房間來,我有話問你?”

兩人進了屋,侯大勇背靠着胡椅,問道:“符娘子是否對春蘭有些意見,是何原因?”

符英以爲侯大勇是因爲此事不高興,心中也有些不愉快,扭着頭道:“是秋菊說地嗎?是,我責罵過春蘭幾次。”

“爲什麼?”

符英擡頭看了看侯大勇,雖然心中有氣,還是決定替春蘭隱瞞,也給侯大勇留些面子,道:“也沒有什麼,只是些女人之間地小事,郎君你就別管了。”

侯大勇嘆了一口氣,“娘子是否知道天靜寺了因之事?”

符英嚇了一跳,道:“郎君知道了天靜寺了因?”

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15章 城市規劃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5章 城市規劃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5章 城市規劃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8章 詔令出征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13章 大軍奇襲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章 侯府話別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2章 神出鬼沒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14章 再襲敵軍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10章 中牟縣令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12章 攻心爲上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3章 烽火熄滅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4章 西軍風波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5章 操持家務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6章 激戰馬賊第3章 烽火熄滅第8章 詔令出征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3章 符家說客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13章 王樸來訪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9章 商隊北行(二)
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15章 城市規劃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5章 城市規劃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5章 城市規劃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8章 詔令出征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13章 大軍奇襲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章 侯府話別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2章 神出鬼沒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14章 再襲敵軍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10章 中牟縣令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12章 攻心爲上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3章 烽火熄滅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4章 西軍風波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5章 操持家務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6章 激戰馬賊第3章 烽火熄滅第8章 詔令出征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3章 符家說客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13章 王樸來訪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9章 商隊北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