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

書房門口掛着門簾,關上門後,光線比外面要昏暗許多,也不知從哪裡飛進來一隻蚊子,在昏暗的光線在不停地飛來飛去,“嗡、嗡”的聲音在小屋內清晰無比。

侯大勇用手扇了扇不知在何處的蚊子,沉默了一會,道:“小婕,回石山的路途極爲遙遠,路上也並不太平,你要考慮清楚。”

柳江婕低聲道:“不用考慮,我已經想清楚了。”

北伐之時,侯大勇和柳江婕已經很是親密,雖然沒有山盟海誓,卻已是你情我願,若遇上點點火星,就會燃燒起來。回到大梁以後,侯大勇就爲柳江婕準備了單獨的小院,其意就十分明顯了,柳江婕也是大大方方的住了進去。此時,柳江婕突然要離開大梁,讓侯大勇覺得十分突然,雖說柳江婕是以照顧父親爲名,可是從柳江婕的表情和言談中,侯大勇也感受到一些異常。

侯大勇用手指輕輕敲打着桌面,敲打的節奏越來越快,過了一會,侯大勇似乎已經決斷,他站起身來,道:“爲人子女,盡孝道是天經地義之事,不過,你現在仍是禁軍指揮使,不能說走就走,這樣吧,我命人行文,派你到靈州辦事,讓一百禁軍跟着你吧。”

侯大勇的用意很明確,就是用一百禁軍保護柳江婕,柳江婕明白侯大勇的用意,她沒有拒絕也沒有表示感謝,深深要看了侯大勇一眼,似乎要把侯大勇印在腦海之中。

“小女子這就去了,侯相,保重。”說完,柳江婕眼圈微紅。她飛快地轉身走出了書房。

羅青松陪着柳江婕出了小院,剛剛經過主院。就見到大着肚子的符英帶着小梅和小柳兩個使女從前院回來。羅青松停在路邊,恭敬地行過軍禮。符英見羅青松陪着一名不認識的軍官,微微點頭,也沒有過停留,帶着兩個使女從柳江婕身邊如微風一般走過。

符英是侯大勇的正室,又是魏王符彥卿的女兒、皇太后的姐姐,在大粱城內名聲極大。柳江婕是久聞其名,卻一直沒有見過面,此時符英迎面而來,柳江婕從其穿着、相貌特別是氣度上,一眼就認定來人就是符英。就問道:“這是符娘子嗎?”

羅青松是侯大勇地貼身親衛,對於柳江婕之事一清二楚,他沒有正面回答,只是點了點頭。

懷有身孕的符英看上去有些臃腫,可是行走間仍是婀娜多姿,極有丰韻。柳江婕望着這個雍容華貴、滿臉幸福地女子。一時之間竟然挪不開腳步。等到符英進了院落。她仍然呆呆地望着主院的那道小門。

羅青松假意地咳嗽了一聲,柳江婕這纔回過頭來。幽幽地道:“久聞符娘子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如畫中的仙女一般。”

兩人未行幾步,又見到靦着肚子的秋菊迎面而來。

“此人是誰?”

“這是秋娘子。”

秋菊是小妾,柳江婕以前從未聽說過她,又問道:“秋娘子怕也要生了吧。”羅青松隨口道:“秋娘子已育有一女,叫小璐,最討侯相喜歡。”

柳江婕心情鬱悶地走出院門,她強作精神,對着羅青松抱拳道:“羅兄,請留步,後會有期。”

北伐之時,柳江婕和侯大勇同行一船,因此,在江上一個月時間,羅青松幾乎是天天見着柳江婕,兩人已是頗爲熟悉,此時,羅青松看着柳江婕的眼睛裡已有一層霧水,猶自撐着不讓淚水落下,也暗自有些憐憫她,可是這是侯大勇家事,他也不願多說,就拱手道:“柳指揮使,恕不遠送。”

柳江婕默默地行走在大梁城熱鬧的街道之上。初到大梁時,對於這座城市,她是如此地充滿着好奇,可如今,所有的繁華都不過是一場夢景,寧靜地草原、帶着腥味的泥土以及有些臊味的牛羊,纔是屬於自已的最真實存在。

侯大勇在書房裡坐了好一會,他心裡明白,石山和大梁遠隔千里,依現在的交通水平,來往一趟着實不易。而且,柳江婕神態、言語中已有訣別之意。

柳江婕這一去,或許就不會再見面。

柳江婕決然離開,讓他有些沮喪,侯大勇獨自在書房坐了一會,看了看案頭地幾份機密文書,就站起來,使勁做了幾個護胸運動,心道:“走了也好,免得讓人分心。”

正在此時,院外的傳來幾聲低沉的狗叫聲。

橫行、霸道原本是趴在院子的角落,當小梅衝進來的時候,橫行猛地跳起來,胸腔發出低低的怒吼,就欲向小梅撲過去,林中虎及時發出指令:“橫行,回來。”小梅平時最怕這兩條大狗,每次經過小院之時,總是儘量離小院大門遠一些,而此時,她似乎沒有注意兩條大狗,驚慌地喊道:“相爺,娘子肚子痛得歷害。”

符英和秋菊臨產期都在這一段時間。由於醫學水平有限,此時生孩子就如過鬼門關,弄得不好,就會釀成慘劇,因此,就要臨產前,侯府隨時都請有兩個接生婆,侯大勇一邊向主院跑去,一邊對着小梅道:“愣着幹什麼,快去把接生婆叫來。”侯大勇又對林中虎道:“你去把陶七郎請來,在外面候着。”

幾步趕到了主屋,符英躺在牀上,渾身是汗水,侯大勇握着她地手,急急地道:“感覺怎麼樣。”符英已經有過一次臨產經驗,道:“昨天晚上就有些反應,剛纔在院中轉了轉,回來之時,就開始發作了。”秋菊在一旁道:“我已經讓小柳去讓人燒水,把小孩地衣物準備好,兩個接生婆也要到了。”

侯大勇見到符英汗流滿面,着實讓人心疼,就轉身道:“秋菊,你也有快要臨產了。別累着了,快回去歇着。”聽到了侯大勇關心地話語。秋菊臉上放出了光彩,她笑道:“我要比符娘子晚上幾天,不礙事的。”

接生婆到了之後,侯大勇、秋菊等人退到屋外等候,隨着符英一聲聲地叫聲,侯大勇身上已完全被汗水打溼。秋菊對於目前的環境很是滿足,自從那日侯大勇打過秦家河以後。侯府上下再也沒有人敢於小瞧、慢怠秋菊,秋菊院中地一切支應,只是略比符英少一點,阿郎每次過來之時,都要陪着自己聊天。帶着小璐玩耍,秋菊對目前的生活狀態已是非常滿意了。

看到阿郎心情有些緊張,秋菊就站起身,取過一張手帕,細心地爲侯大勇擦去汗水,擡手間。秋菊只覺肚子一陣異常。就苦笑道:“阿郎。恐怕我也要生了。”

侯大勇呆了呆,猛地站起來。對着站在一旁地小柳道:“趕快去準備房間,燒熱水,叫一位接生婆出來。”爲了防止意外,侯大勇對遠遠地站在一邊的秦家河道:“趕快出去,再找兩個接生婆過來。”

等到陶七郎、接生婆先後趕來之時,符英已順利地生下了一個男孩,秋菊的身體素來就要弱一些,直到第二天凌晨,才大汗淋漓地把孩子生了下來,也是一個男孩。兩對母子都平安無事,侯大勇雖說一夜未睡,卻絲毫沒有倦意,他喝了一碗黃老六特意煲的魚肉湯,就精神抖擻地在兩個胖乎乎的小傢伙的牀前轉來轉去。

兩個娘子同時生產,整個侯府都沉浸在歡樂之中,清晨,在秦家河的安排之下,各個廚房的廚子們都是殺豬宰羊,整個侯府男女老幼如過節一般高興。

就在殺豬宰羊之時,杜剛、張有富等人已經出現在街道之上,他們兵分兩路,一路到茶舍老闆處等着唐勇,另一路則在唐門弟子必經之處守株待兔。最先出來地是唐勇,看他的路線,應是直奔茶舍處去吃雜碎面,唐勇出來之後,唐門少年郎也從院中出來。

少年郎是飛鷹堂的重點目標,杜剛就帶着幾名飛鷹堂一堂的手下,三三兩兩地跟在少年郎的身後。少年郎也沒有明確地目標,也不進商鋪,就在城中東走西逛,中午時分,他又來到了明月酒樓,明月酒樓是大粱城內一個極其出名的酒樓,沒有提前訂位,很難有位子。

少年郎來到酒樓以後,店小二一臉歉意地道:“客官,已經沒有坐位了。”

“樓上還有嗎?”店小二搖頭道:“更是沒有。”

少年郎伸頭朝裡面看了看,大堂裡面確實沒有空桌子,少年郎就指着一張桌子道:“那張桌子可以坐八人,現在只坐了三人,我能否和他們坐在一起,明月酒樓的鯿魚味道極其鮮美,在下想起來就流口水。”

鯿魚是明月酒樓的招牌菜,也是一道極爲昂貴的美味,一般的人根本不敢問津,店小二聽說來人要吃鯿魚,眼中頓時放亮,禁不住打量了一下來人,這個少年郎似乎曾經來過,他年齡不大,衣着質地極佳,一看就知道是來自杭州地絲衣。

穿這種衣服地人,應是吃得起鯿魚。

店小二於是殷勤地道:“我去問問客人,看能否加一個座。”店小二來到那一桌客人身旁,陪着笑臉和客人說話,然後店小二就喜滋滋地走了過來。少年郎向幾位客人拱了拱手,就坐了下來。

飛鷹堂地人早就在大堂裡訂了兩個位置,這兩個位置經過精心選擇,坐在這兩個位置,就能和八張桌子相鄰,杜剛混在來來往往的客人中,坐在了靠近少年郎地位置旁。

少年郎只是默默地等着鯿魚,鯿魚被端上來之後,他對着身旁的中年人道:“佛說,千年的緣分纔有同船,我們今日同桌,恐怕也是百年的緣分。”身旁的中年人面相普通,他淡淡地看了少年郎一眼,喝了一口酒,答非所問地呤了一句詩:“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終不還,好詩啊好詩。”

兩人說了這幾句,卻不再說話,各自低頭吃飯喝酒。

杜剛就在桌邊,把這幾句對話聽得清清楚楚,他久歷江湖,暗自揣磨:這幾句亂語,說不定就是他們的暗語,要是正常的客人,哪會說這些讓他莫名其妙的話。

杜剛打起十分精神盯着這一桌,就在酒足飯飽,衆人散去的時候,杜剛眼尖,已見到少年郎很自然地從桌上拿過來一個小物件。

少年郎付帳後就轉身出了酒樓,他是飛鷹堂的重點目標,樓上自有人接着跟蹤。

呤詩的吃客,是杜剛跟蹤的重點。這幾個人是新面孔,杜剛等人也不怕被他們發現,跟着他們就出了酒樓。這幾人又拐進了一家勾欄。

勾欄之地有一家店鋪,就是飛鷹堂設在此地的耳目,杜剛要了一杯清茶,坐在小店中,耐心地等着明月酒樓的三人。商鋪小掌櫃亦是飛鷹堂的小頭目,他陪着杜剛喝茶,道:“今日有一個好消息全城都傳遍了,昨夜侯相得了兩個兒子。”

“真是,是兩個兒子。”“當然是兩個兒子。”

小掌櫃因爲生了兩個女兒,成天就想着生兒子,侯府下小出來採買,這個好消息很快就傳了開去,小掌櫃聽說侯相一夜連得兩個兒子,心中可是羨慕得緊。杜剛也是快作父親的人了,只是懷有身孕的孟真很快就要離開大梁,杜剛不覺有些傷感。

兩人面對着勾欄之地想着各有心事,不鹹不淡地隨意聊着。

正在這時,門口出現了兩個人影。

一個女子帶着一個小孩子走到了門口,這個女子穿着一件漢人的衣服,卻總覺得有些地方並不合適,看上去怪怪的,那個小孩子虎頭虎腦,拉着女人的手,他顯然是第一次來到這繁華之地,滿是好奇地東張西望。

女子站在門外,對着屋內道:“掌櫃的,你知不知道侯大勇住在哪裡?”女子語音有些怪異,有些幽雲之音,直呼侯大勇其名,實在有些無理,杜剛和掌櫃都是飛鷹堂的老人,爲人極爲機警,兩人知道其中必然有隱情,對視一眼之後,杜剛和氣地問道:“小娘子找侯大勇有何事?”

第9章 疑雲重重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5章 道士陳摶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9章 解救符英第17章 路過大梁第12章 拒捕出城第14章 再襲敵軍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章 首戰告捷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18章 發現密室第16章 酒樓餞行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14章 再襲敵軍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8章 節度三州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章 首戰告捷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9章 疑雲重重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章 草原生活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7章 富貴生活第17章 黑雕軍營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19章 李暉到任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38章 節度三州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章 救濟難民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12章 攻心爲上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4章 惜惜相別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
第9章 疑雲重重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5章 道士陳摶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9章 解救符英第17章 路過大梁第12章 拒捕出城第14章 再襲敵軍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章 首戰告捷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18章 發現密室第16章 酒樓餞行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14章 再襲敵軍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8章 節度三州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章 首戰告捷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9章 疑雲重重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章 草原生活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7章 富貴生活第17章 黑雕軍營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19章 李暉到任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38章 節度三州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章 救濟難民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12章 攻心爲上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4章 惜惜相別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