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

在燒烤堆的作用之下,雖是寒冬,一家三口卻是熱熱乎乎,父親給他撕了一塊焦脆的羊肉,還讓他喝了一口老酒,母親切了一塊最嫩的羊肉,卻給他了一碗羊奶,侯宗虎很少看到父母同在一起,此時他顯得特別安靜,內心深處的幸福感卻洶涌如長江,他雖然年幼,卻跟隨着母親歷經當過俘虜,又千里逃亡,心智比同齡孩子早熟,他用手背揩了揩眼角的淚水,臉上露出小孩應有的笑容。

侯大勇只瞭解侯宗虎頑強的一面,卻從來沒有看到他充滿着柔情的小心靈,阿濟格雖然深知侯宗虎的性子,但是她的注意力集中在侯大勇身上,忽略了他細微的表情。

很多年、很多年以後,侯宗虎率領着大軍與異族軍鏖戰於中亞蒼涼的山地之時,在戰事最艱苦最絕望的時候,他也以爲難以增色的時候,就多次回想起這難得的溫馨場面,他歷經磨難,卻憑藉着頑強和黑雕軍的強悍,最終將黑雕軍軍旗插在了地中海之濱,無數金髮碧眼的異族人在他腳下顫抖,親吻着他走過的地面,侯宗虎成爲了偉大的地中海之皇,與中原的皇帝侯宗林交相輝映,但是,宗虎最終沒有率軍向大梁出發,他留給兒子的最後遺願:將屍骨帶回大梁,和父親、母親一起安葬於大梁城外的黑雕軍公墓之中。

所有恩怨隨着時間已化成灰燼,侯宗林的繼承人,侯大勇長孫,大周帝國的皇帝。接受了地中海之皇的請求,他將侯宗林和侯宗虎一左一右地安葬在侯大勇身旁,三位大帝如天空中最閃亮的三顆星辰,照耀了整個世界,勇氣、智慧、親情、背叛和殺戮,人世間最美好和最醜陋地一幕,難捨難分地交織在一起,成爲這個黃金家族最偉大的傳奇。千百年來仍爲人們所津津樂道,永遠在大地上傳唱。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阿濟格被封爲德妃,在嬪妃中排名第三,到了皇宮以後,侯大勇從來都沒有留宿宮中,她卻沒有絲毫抱怨,確實不愧爲德妃的封號,當然,在這諾大的皇宮中。抱怨也沒有什麼用處。

此時。阿濟格最大的希望以及生活的全部樂趣都在侯宗虎身上,自從侯大勇將侯虎名字上加上了一個“宗”字,阿濟格明白侯大勇已經承認了小虎是他的繼承人之一。她亦就心滿意足了,她來自山林間,並不太懂得宮庭鬥爭的殘酷,將兒子哺育成人,成爲繼承了父親和粟末末曷族所有優良品質地好人,就是她最大的願望。

這一次,侯大勇終於來到宮中,三人圍坐於火旁,就如很早以前在長白山的場景,對於阿濟格來說。是生活對她的額外恩惠,因此,她絲毫沒有埋怨侯大勇冷落了他,而是全心全意地讓侯大勇開心,發自內心的笑容,讓侯大勇也明顯地感受得到。

一家三人,就皇宮中,圍在火堆邊,說着粟末末曷族的長白山上的閒話。侯大勇當了皇帝以後,每天面臨着紛繁複雜的事務,難得有真正放鬆下來的日子,阿濟格對中原不熟悉,深入靈魂的仍是往日熟悉地山河舊事,因此,她談話地興趣點全在遙遠的長白山上。

而侯宗虎則纏着父親,給他講當年在長白山時,如何打獵,如何與契丹人打仗。侯宗虎和阿濟格曾經被契丹人俘虜過,所以侯宗虎小小心靈中,最痛恨的便是契丹人,這是他記憶中最直接地敵人,他津津有味地聽着父親捉住了契丹人大官、打敗了契丹軍隊的英雄故事,聽着故事的時候,他滿臉通紅,緊緊捏着刀子,一幅極爲嚮往的模樣。

吃完了烤全羊,侯大勇心裡就有些猶豫,自從當上大周皇帝以後,他還從來沒有在阿濟格宮中留宿過,這不是道德問題,純粹是個人性取向的問題。

他在宮中有五人女人:符英官宦人家出身,氣質高貴,容貌秀麗,深得其敬愛;師高月明身材高挑,長着一雙藍色的眼睛,又精於化妝等古靈精怪的事情,深得其喜愛;秋菊在早些年,曾經有一段時間,天天陪着侯大勇,侯大勇對其也有着特殊的感情,爲其憐愛;小梅一絲不芶地侍候侯大勇,數年如一日,兼之青春無敵,是侯大勇喜歡的性夥伴。

至於阿濟格,侯大勇與她更加相似於後世的一夜情緣,而且是那種一不小心就有後果地一夜情。

事隔這麼多年,在惡劣的條件下,阿濟格獨自一人爲其哺育了一個健康聰明的兒子,他承認了阿濟格的名分,可是對於兩人的夫妻事實,他始終有一點心理上障礙,一年來,只有數次同房,進了皇宮以後,皇宮美女如雲,阿濟格就如一滴水掉入大海,實在沒有任何起眼之處。

對於侯大勇來說,留與走,是個現實的問題。

前世形成的道德觀,當了皇帝可以在宮中爲所欲爲的權力觀,在侯大勇在心中進行了短暫地交鋒,從本質上來說,侯大勇還是一位厚實的重道德地好人,他最終選擇了留下,儘管不是那麼喜歡阿濟格,可是阿濟格畢竟是事實上的嬪妃,陽光雨露皆是恩澤,侯大勇不想讓阿濟格一生都留在陰冷灰暗的心情之中。

他暗自爲自己打氣:閉上眼,所有女人都差不多。

不過,女人與女人確實也有極大的差異,對於侯大勇來說,他是清楚的,抱着奉獻精神,他留了下來。

等到侯宗虎終於忍不住,睡在阿濟格懷中,被宮女抱到了側房,就剩下阿濟格和侯大勇二人在火邊面面相覷地坐着,阿濟格雙手絞着衣服一角,由於火光的作用。臉色紅紅的,神情有些忸怩,她定力不如侯大勇,很快就覺得不安,站起來端來一杯熱茶,低着頭道:“陛下,吃了烤肉,喝杯茶解解膩。”

侯大勇瞧着這也不是辦法,自嘲地笑了笑,心道:“在自己嬪妃宮裡睡個覺,怎麼弄得這麼難受。”他笑着道:“我忙了一天,渾身都是汗水,讓太監們燒些熱火,洗個澡再睡覺吧。”

聽聞此言,阿濟格臉紅成了落山的夕陽,她喃喃地道:“水已洗好了。”阿濟格在侯府住的時候也不短了,自是知道侯大勇每天都要洗澡。她不知道侯大勇是否要留下來。但還是悄悄地讓太監把熱水燒好。

見事已如此,侯大勇便大大方方地道:“你過來,幫我搓背。”

等到侯大勇坐在了木桶裡。阿濟格便站在外面,賣力地爲侯大勇揉着肩膀,只是她手法實在有些拙劣,而以前握慣了弓箭,手勁有些偏大,侯大勇被捏着慘叫了好幾聲,弄得阿濟格更不知如何是好,兩人只好匆匆地洗罷,就回到了睡覺的地方。

皇宮裡地龍等設備齊全,大太監楊公公早就讓一幫小太監將地龍燒得滾燙。兩人進了屋,關上門,跳動着的六盞油燈,將寢屋及龍牀照得明亮,侯大勇只覺裡面熱得如春天一般,大大方方地把衣服脫掉,露出引以爲傲的結實身體。

阿濟格渾身不自在,最終還是把衣服脫掉了,她走向龍牀。正準備躺下之時,侯大勇忽然發現她背上有一個園形地的傷痛,亮亮的格外明顯,他也曾和阿濟格同過房,可是應付間從來沒有注意到這個傷疤,便道:“別動,我看看你的後背。“在光亮處,走到近處的侯大勇,發現阿濟格背上竟有好幾處傷疤,只是較淺,而沒有引起他的注意。

“這個箭傷,是什麼留下的。“小虎一歲之時,營地曾被契丹人包圍了,拼死突圍之時,被契丹狗射了一箭,若再偏一點,恐怕就沒有命了。”阿濟格回想起當時的慘象,至今仍有餘悸,暗道:“若是我死了,也不知道小虎怎麼辦?他就見不到爸爸了,更不能成爲一位皇子,還跟隨着突地稽在山中打獵。”

侯大勇用手指輕輕地摸了摸阿濟格地傷疤,又道:“這幾道傷口是被什麼抓的。”

“那年我們上山找獵,突然遇到了一頭大熊,我被它從背後扇了一掌,儘管它沒有打到實處,我又穿着極厚皮袍,還是在背上留了些傷口。”

隨着阿濟格的敘述,侯大勇似乎也回到了長白山那艱難的歲月中,他在山裡過了大半年,十分熟悉山中的生活,他暗道:“在另一個世界裡,也正是這樣的艱難生活,讓粟末末曷族人在痛苦中不斷自強,最終破蛹而出,其後代建立的金國將大宋朝打得屁滾尿流,出於一脈的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了統一中原、歷時三百年的大清朝。”

侯大勇撫摸了一會阿濟格的傷口,神情慢慢地溫柔了下來,他道:“阿濟格,上牀吧。”阿濟格溫順地上了牀,雙腿緊閉,雙眼更是不敢睜開,成爲少婦以後,她反而沒有了當年地勇敢。侯大勇坐在牀上,思緒才從遙遠而寒冷地北國拉回來,他身體沒有進入臨戰狀態,就坐在牀上,看着阿濟格。

地龍熊熊,讓屋內溫暖如春。

過了好一會,侯大勇想了一會宮中的妙曼宮女,這才慢慢地進入了狀態,他趴在了阿濟格身上,可是阿濟格仍然有些僵硬,雙腿緊緊閉着。

侯大勇沒來由想起了另一個世界的笑話,他帶着笑意地道:“阿濟格,這個樣子怎麼能行,你,左腿向左一些,右腿向右一些。”阿濟格沒有反應過來侯大勇所說地是什麼意思,就睜着眼睛看着侯大勇,逼於無奈,侯大勇只好俯下身去,親自動手。

阿濟格就如一團潛伏着的火山,被侯大勇點燃以後,突然間就猛烈地爆發了,讓侯大勇這等猛男招架起來也有些吃力,一夜,勉強戰成平手,侯大勇沉沉地睡去。

第二天一早,侯大勇還是準時睜開了眼睛,阿濟格早已醒來,她坐在牀前。臉上隱有的黑色斑紋竟一掃而光,皮膚看上去細膩了許多。

見到阿濟格的變化,侯大勇還是從內心感到高興,他起了身,喝了些熱水,就朝演武場走去,一邊走,一邊道:“女人啊。畢竟是需要滋潤的。“和阿濟格一夜瘋狂,讓他很是愉悅,這愉悅與其說是來自生理,不如說是來自心理:由於他的到來,給了阿濟格晦暗的生活陣陣陽光,讓她臉上也出現了與她年齡相稱的笑容,侯大勇有一種救民於水火的崇高感。

時間如流水一樣,不管生活是簡單或是複雜,精彩或是沉悶,它都是飛快地溜走。對於侯大勇來說。漢興二年春節。是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各種好事頻傳。

小柳與韓家駝背成親以來,日子過得不錯。符英經常讓她回到宮中,小柳侍候符英多年,主僕感情很親密,韓家駝背藉着小柳地關係,官運很是不錯,春節前,小柳懷上了孩子,消息傳到了幽州,鎮守幽州的韓通極爲高興,多次用黑木盒子上書侯大勇。表了忠心,又提出些建議,成功地用婚姻關係捆住了一員有威信的老將,算得上極好的一件事情。

北方大雪,契丹人的牛羊損失慘重,不少部族便紛紛南下,被射成獨眼的劉繼業早有防備,與契丹部族軍甚至宮帳兵交手無數,將契丹人牢牢地擋在北漢境內。他在這一串戰事,樹立了在北漢軍中的威名,一掃數次被大周軍擊敗的黴運,“劉無敵”地威名重新開始在北漢各地流傳。

而何五郎奉命率領着豹威軍,冒着大雪,偷偷地潛入了桑乾河一帶,豹威軍一部來自於靈州,另一部來自於金山營,向來長於在嚴寒下作戰,何五郎放過了數隊契丹小隊,當一股上萬人地契丹人馬與劉繼業作戰失利以後,受到了何五郎所部突襲,損傷大半,何五郎軍中兩千騎兵,緊迫殘敵不放,殲滅了數千契丹人,他們跟隨着契丹潰兵,突然闖至契丹大營,將契丹部族首領耶律達當場斬殺,耶律達楚遼主耶律述律的堂兄,是契丹的大族首領,被斬首以後,引得契丹全朝震動。

契丹人大敗之餘,竟不知受到了什麼人馬突襲,便將怒火集中於北漢,契丹數次派人進攻北漢,可是在劉繼業天頑強抵抗之下,始終沒有能夠進入北漢境內,他們在與北漢作戰之時,多次在桑乾河遇襲,損失慘重,最後不得不停止了對北漢的侵襲,轉而進攻韓通鎮守的幽州。韓通是大周禁軍大將,人老成精,根本不與契丹軍硬碰,他據燕山之險,死守各個關口,將契丹全軍擋在燕山以北。

此時,遼主耶律述律更加深切地體會到幽雲十八州的重要性,契丹雖有無敵鐵騎,卻過不了燕山,只能望山興嘆,就在侯大勇歡歡喜喜過春節的時候,契丹軍民被凍餓之死甚衆,又不能從南朝得到補充,人心大恐,損失嚴重。

唐朝內亂之時,日本人便陸續離開了中原,侯大勇稱帝以後,日本多次遣使節來到了大梁,侯大勇沒有想到在這個世界還要與日本人打交道,拒絕接見他們,不過,這個時代的日本人仍視大梁爲天朝上國,對於侯大勇的惡劣態度是逆來順受,第一任遣周史因不能完成任務,剖腹自殺,第二任遣周史也追隨了上一任地道路,第三任遣周史終於拜見了侯大勇,回國後歷任日本高官。

這個冬天,侯大勇還見到了另一位老朋友阿斯漢地使者,當年的回鶻汗國左相已成了回鶻可汗,他送來了大量禮物,意圖藉助大周朝的力量,東西夾擊盤距蘭州地葛薩勢力。葛薩曾是蘭州別駕吐少度的愛將,差點還成了吐少度的女婿,只是吐少度死後,葛薩成爲了蘭州新主人,爲了結納勢力頗大的吐蕃六穀部,就娶了吐蕃六穀部首領的女兒卓瑪,。

吐少度的女兒阿思迭遇慘事,她逃出了蘭州城以後,經歷艱險,到了回鶻汗國,後來成了阿斯漢的女人,這一次出使大周,王后阿思便隨着使團到了大梁城,她對葛薩充滿了仇恨,往日的戀人徹底的背叛,在她的心裡刺了深深一刀,她主動到大梁,借兵與葛薩決戰。

侯大勇盛情款待了阿思一行,只是南方戰事剛起,他不欲在西邊大興刀兵,只是答應讓靈州王騰驤所部從靖遠城出兵,襲擾蘭州回鶻,以減輕阿斯漢地壓力。

而大周朝內部,侯大勇的皇位已經穩定了,李重進、李筠二李叛亂被迅速剿滅,讓各位節度使認識到黑雕軍超然的實力,在強大的武力威脅下,只能接受了侯大勇登基的事實,隨後,張永德、張美、王簿、向訓、李思讓,包括符彥卿等元老們,都已經榮升高位,被侯大勇養在了京中,雖然富貴,卻沒有了實權,對新朝不再有任何威脅。

大梁城外的新訓練營,也正式變成了大周朝嵩山學院,此學院由霍知行組織修建,挖金水河造湖,形成了湖光山色的新營地,這樣一來,新學院不僅可以訓練馬步軍,也可以訓練水軍基礎戰術,爲南下的系列戰爭培養人才,大周原來的主力軍隊是侍衛司禁軍和殿前司禁軍,其中下層軍官多數都到了嵩山學院進行輪訓,熟悉黑雕軍地各種軍令、戰術,進行“忠誠,勇敢,正義”爲主題的思想教育,然後再派到各軍任職,通過撤換高級將領、改造中低級將領等手段,禁軍逐步完成了向黑雕軍的轉變。

每逢改朝換代總要殺人,侯大勇的新朝只殺了趙匡胤、範質、咎居潤等少數人,社會影響極小,算得上平穩過渡。

針對晚唐節度尾大不掉的慘痛教訓,侯大勇一直在悄悄地調整地方權力,將大梁一帶的支州全部收歸朝廷,荊湖一帶皆不設節度使,各州直屬大梁,各州主官直接向侯大勇奏事。他還特別加強了縣一級政權的建設,不許節度使將州縣事務全部交給自己的親吏,縣的長官包括縣令、主簿、縣尉,都必須由吏部來任命,並規定了這三位官員皆爲三年任期,每年由吏部一小考,三年一大考,以實績論升遷或罷免。

侯大勇還將司法權和財政權逐步收回到朝廷,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與此同時,新朝還鼓勵發展生產,依據鄭州、鳳州和靈州經驗,大力墾荒,增加田土面積,爲了實現放水養魚的目標,侯大勇還下令整頓各地混亂的賦稅,將農具稅等雜稅全部取消,禁止“追縣吏過州”的作法,五代以來,每年收稅完畢,州府又給縣吏下達文書,要求到州府“會文鈔”,謂爲“會州”,縣吏乘機厚斂鄉里以賄賂州吏。

這些制度的實施,爲大周朝農民鬆了綁,他們生產積極性大爲高漲,儘管數久寒頭,各地田間地頭就出現了歸整農田的農人,他們要爲明年春耕打下基礎。

這些政策傳至北漢、南漢、南唐與西蜀,讓這些地方的百姓都對大梁心生嚮往,不斷有百姓冒着生命危險,攜家帶口,外逃到大梁,就如另一個世界出現了偷渡現象。

一系列接踵而至的喜訊,讓大周官民精神振奮,更令當朝陛下侯大勇感到興慰。但是,最令侯大勇高興的卻是攻打西蜀戰事的順利進行。

西蜀之戰從漢興元年正式打響,爲了彰顯新朝的氣度,侯大勇專門派出趙匡胤手下勇將曹彬爲北部總指揮,從鳳州出發,順江南而下,向成都進軍。

戰事首先在北路打響,曹彬爲了向新朝獻上厚禮,於漢興元年十二月中旬,率北路周軍攻入蜀境,所向皆捷,連拔興州外圍各個要點,圍城不過兩天,就攻克西蜀北部重鎮興州,得軍糧的餘萬斛,活捉西蜀興州刺史藍思綰。

這的萬斛對於大周軍意義重大,使周軍免去了運、轉糧的時間,前鋒官陳猛率軍馬不停蹄,直擊西縣,西蜀朝野爲之震動。

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10章 借刀殺人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5章 遇到商隊第20章 郭府壽宴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17章 黑雕軍營第3章 鋒芒初露第22章 新婚之夜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13章 王樸來訪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6章 初到大名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5章 遇到商隊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1章 救援友軍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10章 攻破總壇第8章 詔令出征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2章 拒捕出城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15章 高平血戰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16章 酒樓餞行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11章 救援友軍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
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10章 借刀殺人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5章 遇到商隊第20章 郭府壽宴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17章 黑雕軍營第3章 鋒芒初露第22章 新婚之夜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13章 王樸來訪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6章 初到大名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5章 遇到商隊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1章 救援友軍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10章 攻破總壇第8章 詔令出征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2章 拒捕出城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15章 高平血戰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16章 酒樓餞行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11章 救援友軍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