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

正如團結兵指揮使施一郎所料,羅青松率領的五百騎兵渡過了漳水河,一路向北而行,很快就消失在廣闊戰場之中,如泥入大海,難以找到蹤跡了。

磁州戰事很快就被拖進了十二月,圍繞着磁州城攻防戰仍然激烈,城外護城河的河水已經被排走,城門外的幾處壕溝被填平,潞州軍使出了火攻、地道、飛石、雲梯等各種招術,磁州城就如飄浮在汪洋中的一葉小舟山,已是危機四伏,隨時都有翻船的危險。

由於城牆堅固,不缺糧食,更由於漳水河南岸駐有大周援軍,使城內軍民都有生的希望,因此抵抗極爲堅決,城雖危如懸卵,卻始終掌握在張永德的手中。

進入了十二月,接連下了幾場大雪,攻城戰暫時停了下來,嚴寒即將來臨,這對所有的軍隊都是極大的考驗,特別是進攻一方,更是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城外,幾匹快馬踏雪而過,馬蹄翻飛,在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腳印,到了潞州軍營前,守衛營門的軍士早已認出來人,急忙把營門打開,幾匹快馬沒有絲毫減速,帶起一陣雪花,從營門處長驅直入。

“聽到如此急促的馬蹄聲,就知道劉將軍來了。”潞州軍的首腦李筠頭髮略有些花白,他對於長期在自己營中縱馬狂奔的劉繼業很是反感,李筠擔任節度使多年。是極爲城府的一位老手,控制臉上表情是他的長項,望着劉繼業,臉上卻總是笑眯眯,彷彿很是欣賞劉繼業的騎術。

劉繼業面色不愉的翻身下馬,快步走到李筠身邊,抱怨道:“賊大雪越下越緊,再下幾場雪,冰天雪地的,仗就無法打了。”

李筠極瘦。不說話時就如一把刀,可是在劉繼業面前就如一尊瘦瘦的彌勒佛,他擡頭望天。笑道:“天要下雪,我也沒有辦法。”

兩人一邊說一邊向大帳走去,進了大帳,劉繼業用力搓了搓冷得有些麻木的手,道:“出兵前我們說好的。糧食輜重由潞州軍負責,爲何這幾天糧食越來越少,若糧食不夠,明天我就率軍回太原。”

“近期在濁漳水邊出現了一股周軍騎兵小隊,他們專門襲擊糧道,狡猾的緊,我們派兵圍剿了數次,都被他們逃脫,還傷了我們不少軍士。”創造越說越激動,他怒氣沖天。把胸脯拍得“呯、呯”響,“若抓住了這些兔崽子,一定要千刀萬剮,方能泄我心頭之恨。”

劉繼業見到李筠的神情,知道他又是故技重施,劉繼業初和李筠打交道之時。數次遇到了難題找李筠,李筠迅速打出替罪羊,然後就是開始憤怒地斥責、聲討這些替罪羊。其語速之快、聲音之大,讓劉繼業只有在一旁乾瞪眼的份。可是,當劉繼業最終回到營地之時,這纔回想起李筠根本除了一頓大罵之外根本沒有解決任何實際問題。

劉繼業是純粹的軍人,肚子裡沒有這麼多花花腸子,不客氣地打斷道:“嚴寒即將到來,李將軍必須做出決斷,若久拖不戰,我定然會退兵。”

李筠苦笑道:“磁州軍抵抗一直沒有停止,主要原因漳水河南岸駐有周軍援軍,若是擊敗周軍,磁州軍自然會土崩瓦解。只是,周軍援軍人數雖然不多,卻背靠着大後方,我們即使擊敗了他們,周軍還可以依靠馬頭堡、鬼見愁等幾個險關節節抵抗,我們很難徹底消滅他們,反而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這可是兵家大忌。”

李筠拖長聲音又道:“更何況,統領周軍援軍的是侯大勇,侯大勇屢敗契丹軍,是大周不世出的名將,和他對陣,我沒有絲毫把握,劉將軍縱然神武,恐怕也難以佔到上風。”

劉繼業有北漢軍中,向來以驍勇著稱,太原城內已有劉無敵之稱,他向來看不上大周軍隊,聽到李筠之言,臉上露出了明顯的不屑之色,劉繼業冷笑數聲,“哼,不過是三萬大周軍,以三萬對三萬,我定然會將其殺得片甲不留。”

聽了劉繼業的話,李筠臉上露出激動神情,道:“劉將軍驍勇無敵,你定然能夠擊敗漳水河南岸的周軍,你渡河之時,我就讓兒郎們不分晝夜地進攻磁州,就算是搭人梯,也要把磁州城拿下來。”又保證道:“我立刻命令軍需官將劉將軍所部糧草輜重補齊,就算是我們不吃飯,也要保證北漢軍的糧草供應。”

劉繼業高聲道:“好,就這樣一言爲定,我渡河而擊,李將軍加緊攻城,以半月爲期,徹底打垮周軍,在寒冬到來之時結束戰事。”說完這句話,劉繼業拱手道:“告辭了。”

出門之際,劉繼業在心中冷笑道:“等擊敗周軍,隨時可以取你性命。”選擇渡河而擊,並非完全是李筠所激,他也是由於部隊特點提出的巴拉對策,他所率三萬人馬,都是長期和契丹軍作戰的精銳之士,這些軍士長於野戰,卻拙於攻城,劉繼業作爲一名將軍,實在不願意讓這些精銳人馬攴攻打磁州這樣的堅城,他擁有在野戰中能夠擊敗任何一支周軍的信心。

而且,這也符合北漢的利益,北漢和大周是世仇,幫助敵人的敵人就是幫助自己,這是長久以來的國策。

劉繼業在廈門處冷笑之時,李筠一直笑眯眯的表情猛然間消失了,他露出如刀子一般冷酷表情。

這數年來,大周軍南征北戰,爲了防止北漢軍趁火打劫,特意加強了潞州軍,潞州軍由此得到了長足發展,李筠手下最精銳的鐵都衛,足足有三萬人,另外還有完成了基本訓練的六萬團結兵,正是由於有了如此實力,在柴榮、範質、趙匡胤相繼死後,創造也就有了問鼎之心。

李筠和李重進多次聯絡,幾乎同時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若戰事能持續一段時間,創造相信,至少還有三、四各節度使會舉起“清君側”的大旗,這樣一來時局必亂。

亂,就是極好的機會,因此,李筠並不怕戰事久拖。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北漢和大周都是李筠的敵手,北漢弱,大周強,李筠因此選擇了同北漢聯盟,如今北漢劉繼業和侯大勇就要拼個魚死網破,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是李筠最願意看到的局面。

傍晚時分,北漢軍營悄悄打開,一支人馬沿着漳水河向上遊開進,很快就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

在漳水河南岸,三萬大周軍分成了三個互爲犄角的集團,王騰驤率領的後軍擁有不少的運糧車,這些運糧車全部集中在一起,和柵欄、鹿角一起,構成了漳水河南岸的周軍防線。

石守信率領的前軍以步兵爲主,位於漳水河上游約一里地一個幾字形彎道處,這裡水淺,隨時可以作爲步軍突擊的渡口,石守信部是攻擊步軍,配備了大量的腳踏弩弓。

侯大勇親自率領約四千騎兵,駐紮在前、後軍集團後部一里處,這是退入大周的一道重要通道,侯大勇在此構築了堅實的陣地。

這樣一來,品字形陣地既可以保持着高度的機動性,又可以互相支援。同時,大周軍控制了馬頭堡等險關,糧草輜重無憂,退路無憂,將北漢軍和潞州軍封在了漳水河北岸。

十二月五日凌晨,石守信部受到了北漢軍的突襲,隨着兩顆沖天炮在天空中綻放出美麗的火花,南岸的周軍都知道了敵軍來襲的消息,一顆沖天炮表示敵軍只是騷擾,兩顆沖天炮就表示敵軍是貨真價實的進攻。

劉繼業全身披甲,手提長槍,冷靜地看着周軍的臨時營寨。

周軍營寨外是一圈壕溝,壕溝後面架設着牀弩,散佈着一些腳踏弩手,北漢軍的數次進攻,被周軍的弩手輕易地擊退。

劉繼成回到了北漢軍營之後,被劉繼業解除了前鋒營指揮使的職務,繼續擔任劉繼業的親衛,等到北漢軍再次退了下來之後,劉繼業再次問道:“若是野戰,大周禁軍實力如何?”劉繼成雖然被周軍所擒,可是被擒非戰之過,而是衆寡過於懸殊,他對於周軍戰鬥力仍然不屑一顧,道:“我軍一萬人,在野戰中可以打敗周軍三萬人。”

侯大勇也被沖天炮所驚醒,他上了營寨裡安設的瞭望臺,觀察着石守信營地的情況,突然,石守信營地出現了一條火龍,這一條火龍燃得十分猛烈,期間有無數的慘叫聲。

火龍是壕溝裡乾柴燃燒所致,這些乾柴都灑了猛火油,只要敵軍大部隊強攻營寨,點燃乾柴就可以阻斷敵軍的進攻。

封沙站在侯大勇身旁,他道:“看來敵軍在全力進攻石將軍營地,不知是北漢軍還是李筠的叛軍。”

大週三萬人馬來自不同的部隊,侯大勇對其戰鬥力沒有太強的信心,這也是大周軍遲遲沒有發動進攻的一個原因,當然,更重要的原因只有他和封沙兩人知道。

侯大勇望了望火龍,道:“大周軍也是百戰之師,不管是北漢軍還是潞州軍,都很難吃掉聚集在一起的三萬人馬。”他慢慢走下了瞭望臺,吩咐道:“此戰無憂,由值勤軍官觀察戰事,沒有急事不要來打擾我。”

第3章 烽火熄滅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2章 黑雕新軍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2章 黑雕新軍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11章 商隊南行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195章 廟堂之高(二十五)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3章 小人難防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15章 接管劉府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15章 接管劉府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6章 激戰馬賊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3章 烽火熄滅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13章 大軍奇襲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19章 李暉到任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19章 又見青葉(二)
第3章 烽火熄滅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2章 黑雕新軍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2章 黑雕新軍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11章 商隊南行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195章 廟堂之高(二十五)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3章 小人難防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15章 接管劉府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15章 接管劉府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6章 激戰馬賊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3章 烽火熄滅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13章 大軍奇襲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19章 李暉到任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19章 又見青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