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鏖戰西北(八)

軍中衆將都猜到侯大勇要殺雞給猴看,這是新任的詔討使…甲…的招術,也是極爲有效的招術。

韓倫眼睛都沒有眨,他極爲利索地回了一句:“既然已有告示,那就殺一儆百吧,下官位卑職低,能有什麼意見。”

韓倫此話很有些牴觸情緒,侯大勇沒有理睬他,一針見血地道:“我知道團練使的心思,認爲在下在尋一個倒黴的軍士開刀,殺人以立威。”

侯大勇此語,其實說中了衆將心裡的想法,此時,衆將臉上均是一臉凝重,但是,每個人的想法還是略略有些不同。

樞密院承旨時英是奉旨到西北來給侯大勇撐腰的,這一路走來,通過親密的接觸,時英發自內心地佩服侯大勇,兩人相處得極爲融洽,所以,於公於私於情於理,時英都堅定不移地站在了侯大勇一邊,他在心裡想道:“孫武整軍,不也要殺人立威嗎!”

涇州軍在這場戰事中,可以說是全軍皆沒,只有吉青陽燒掉固原是涇州軍的亮點。但是,涇州軍畢竟是遭到了慘敗,吉青陽回到涇州,沒有侯大勇鼎力相助,他根本不能在涇州站穩腳跟。而且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目前陛下還沒有追究涇州戰敗之責,以後追不追究,誰來承擔責任,主持西北軍務的侯大勇在這些問題上有極大的發言權,因此,涇州節度副使吉青陽也是堅定地站在侯大勇一邊,支持侯大勇採取立威行動。

王彥超人老成精,他和侯大勇相互都非常客氣,六年前,王彥超犯過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至令讓他記憶猶新。王彥超曾和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同爲護聖營校尉,趙弘殷是唐莊宗李存勳愛將。郭威建立大周朝以來,趙弘殷就官運平平,不斷在走下坡路,趙匡胤見家道中落,就開始了漫無目的的遊歷,日子過得實在不怎麼樣。於是,趙匡胤就去投靠時任復州防禦使的王彥超。王彥超見到趙匡胤一副流浪漢的樣子,很是瞧不起他,就用十貫錢打發趙匡胤走人。誰知,趙匡胤不過數年的時間,就從一個流浪漢成爲當今陛下地愛將,做到了殿前司都指揮使、匡國軍都指揮使的高位。有了趙匡胤這件事情的經驗教訓,王彥超才深深體會到古語“欺老不欺小”的深刻含義。在侯大勇和幃倫兩人之間,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侯大勇。

侯大勇環視了衆將一眼,似拉家常一樣平靜地道:“這次我回到大粱,陛下曾和我談到了樑、唐、晉、漢的刑法,陛下多次指出。從樑以來,刑法越來越嚴酷,動輒就處人以死刑。而且最喜用凌遲之刑,現在,陛下已經命人主持修改不合時宜、不和情理的刑法,欲修《大周刑統》。陛下地意思,在下總結爲十六個字,就是一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侯大勇說這番話,有些拉虎皮作大旗的味道,雖說柴榮和他談起過編修《大周刑統》之事,不過當時柴榮是順口說到此事,並未深談。

侯大勇見大家聽得全神貫注。又道:“現在是戰爭時期,軍令就是法,這名進入民宅調戲良家女子的軍士,違反了軍令,受到懲罰是咎由自取,他必須爲他的輕率行爲負出代價。嚴明的紀律是戰場上獲勝的保證,而紀律是在平時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形成的,今天懲處這名違紀軍士,整頓了軍紀,或許,以後就可以打更多地勝仗,變相地振救更多軍士的生命。”

這一番話,擡出了柴榮的名義,義正嚴辭,理由充分,韓倫尷尬地聽着侯大勇侃侃而談,臉土白一陣青一陣。

說完這一段後,侯大勇稍稍停頓了一下,沉聲對吉青陽道:“目前,涇州的城防和治安已經由涇州軍在負責,對這名軍士的處罰就由涇州軍來執行。”

吉青陽聽到是“處罰”而不是“處死”,稍稍愣了一下,遲疑地問道:“是處罰,不是處死嗎?”

侯大勇微微笑了一笑,道:“我從來沒有說要處死這名軍士,整頓軍紀並非一定要殺人,這名軍士地罪還不足以致死,但是,這名軍士是貼出告示之後第一個違令的,因此,要公開處罰,這樣纔有示範效應,三十皮鞭就在城南菜市口去執行,在執行鞭刑的之前要貼出告示,既要讓城中百姓相信我們說地話,又要讓各軍軍士受到震懾。”

吉青陽聽侯大勇說了半天,結果對這名軍士處罰是如此之輕,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大聲道:“我馬上去行刑。”吉青陽恭敬地行罷禮,出了房門。時英、王彥超兩人也露出了笑容,韓倫仍然陰沉着臉不說話,在他心中,雖說侯大勇不殺這名闖禍的慶州軍士,然而當衆處罰,皮鞭表面上是打在軍士的屁股上,實際上是打在了他的臉上。

涇州城經過党項人的殺戮之後,婦孺成爲涇州城人口的主體,調戲婦女事件就變成特別敏感的問題,告示貼出後,在菜市口執行鞭刑地消息在涇州城內不涇而走,很快,菜市口就被圍得水泄不通。在衆多女子焦灼的目光下,肇事軍士被押到了菜市口。

肇事軍士剛剛出現的在衆人而前的時候,衆多女子紛紛咒罵着他,還有的女子憤怒地向他吐口水。這名肇事軍士實在年輕得很,從相貌上看,不過十七八歲,他被綁着雙手,羞愧地低着頭。在圍觀地女人們心目中,調戲婦女的人都是罪大惡極、窮兇極惡的,她們沒有想到,心目中的壞人竟是如此青澀的年輕人,就如鄰家的小孩子一樣,看到他,不少女子竟然想到了自己家裡被殺的孩子,咒罵聲慢慢地減弱了。

當皮鞭打在肉上刺耳的聲音和男孩子的慘叫聲響起來的時候,全場變得鴉雀無聲,打到二十多下時,不知是那位多愁善感的女子首先哭出聲。很快,全場都響起了女子們地嗚咽聲。城內女子們的反應,大大皿目,亍刑的吉青陽的預料,菜市口四起的求情聲、嗚咽聲,感餓J心命行刑的涇州軍軍士,他們都是涇州人。家中都有被殺地親屬,聽到婦孺的低聲哭泣,軍士們個個眼中含淚。

行完刑,兩名涇州軍士就把血肉模糊的肇事軍士架回軍營,此時,大多數女人們的眼光都由憤怒變成了憐憫。

就在大家正要陸續散去的時候,兩匹快馬出現在南城門,他們還沒有靠近涇州城時。城牆上的觀察哨就看到他們了,守城的涇州軍士把拒馬放在城門口,擋住這兩名騎手的去路。兩名騎手騎術極好,他們也看見了拒馬,卻沒有減速。直到靠近拒馬處時,才以一個相當整齊地漂亮的動作勒住了戰馬,兩匹戰馬揚起的前肢幾乎踢到了守城軍士的臉上。守城軍士嚇了一大跳,大聲咒罵了起來。

兩名騎手絲毫不以爲意,一名騎手道:“我們是黑雕軍傳令兵,這是腰牌。”另一名騎手滿臉興奮,大聲道:“義州大捷,党項軍被全殲。”守城的涇州軍士根本不信,一名軍士斜着眼睛看着兩名騎手。道:“休要胡說,謊報軍情是要殺頭地。”來騎哈哈大笑,拍了拍馬側,驕傲地道:“這是党項軍首領房當白歌的首級,快點把拒馬拿開。我要給節度使報信。”

守門軍士檢驗了腰牌,沒有任何問題,看着馬側的皮囊,心中信了大半,黑雕軍傳令兵對着城牆上地軍士大聲喊道:“党項軍完了,在義州被殲滅了……”

守城軍士搬開了拒馬之後,兩名黑雕軍騎手帶着勁風衝守門軍士面前衝過,一面衝一面大喊,“義州大捷,党項軍被全殲。”兩名黑雕軍騎手沒有想到城南有如此多的女人,沒衝幾步,就趕緊停了下來,一名軍士大聲喊道:“快讓開,快讓開。”另一名軍士就喊:“義州大捷,党項軍在義州被殺光了。”

剛從菜市口散開的女人們,聽到此語,立刻象炸了營的馬羣一樣,一些人圍住了黑雕軍傳令兵,另一些人哭着奔走相告,很快,哭聲、笑聲就迅速響徹涇州城。兩位黑雕軍報信軍士被涇州女子們團團圍住,根本邁不開步子,最後,由涇州軍一路護送,纔來到了衙門,這樣一耽誤,侯大勇和幾位主官幾乎成爲涇州城最晚得知義州大捷消息的人。

侯大勇自從被任命爲西北面行營都招討使後,就開始動西北各軍的腦筋,西北各鎮的軍隊都算得上邊軍,裝備或許不如禁軍,戰鬥力卻絕對不差,侯大勇把大量寶貴地時間耗在涇州城裡,就是要打這些邊軍的主意,如果能借這次党項人入侵事件,收服西北邊軍主力,則有了和趙匡胤一爭天下的資本。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侯大勇在做完查看地圖、收集情報、思考行動方案和下軍營等正事之後,也就喜歡請這些主將們在一起開會。開會實質上是統一思想的一個過程,雖說常常浪費不少時間,卻也可以減少執行時地阻力,更爲關鍵的是,每次開會,總要有個主持人吧,在涇州,沒有誰能比侯大勇更適合當這個主持,人的思維都是有慣性的,第一次主持會議,大家可能不習慣,若每次都由一個人來主持會議,他就會被當做理所當然的會議主持人,會議主持人在某程度上握有話語權,也就是實質上的領導者,對這一點,侯大勇在現代社會裡就深有體會。因此,侯大勇不時地請幾位將領來開會,雖說每次會議只有一點實質性的內容,可是到涇州來了三天,已經在侯大勇主持下開了三次會,衆位將領也就開始認同和習慣侯大勇的領導。當然,這些小伎倆都是建立在強大的綜合實力上,沒有黑雕軍的實力,節度使的官職、陛下的授權,侯大勇是不可能輕易奪得話語權的。

當侯大勇和幾位將領都聽到了城內的異常響動,走出書房時,兩名滿頭大汗的黑雕軍軍士神采奕奕地走進了衙門後院,一名軍士手中提着一個皮囊。

侯大勇打開火漆封好的信件,信件仍是密信方式寫成,侯大勇一招手,一名軍士趕快過來接過信件。不一會,信件便翻譯了過來。內容很簡單:八月六日夜,在義州城外和党項軍激戰,殺党項軍八千三百五十七人,俘虜三百二十六人,党項軍首領房當白歌被射殺。黑雕軍戰死,六百五十五人。成州步軍戰死一千六百三十七人,義州步軍戰死八百一十五人,現黑雕軍正向西追擊党項殘軍,伺機奪取吳留關。雄勝軍節度副使石虎,八月六日子時。

侯大勇看情報看得很慢,邊看邊想,最後,沉靜地把紙條遞給了樞密院承旨時英。然後。背轉過身去看地圖,侯大勇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緒,他只看這幾個數字,就知道義州戰事是何等慘烈。時英看完紙條,默默地把紙條遞給了身旁的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王彥超連看兩三遍,然後把紙條放在手裡,擡頭看着天空。韓倫見兩人看完紙條之後表情怪異。不禁很有些好奇,王彥超在大周朝軍中資歷極深、威名遠揚,韓倫雖是慶州軍主將,面對這種老資格地節度使,腰板總是挺不起來,他數次轉頭看着王彥超,偏偏王彥超擡頭看着天空不轉眼。根本沒有注意到韓倫的表情,過了好一會,王彥超低頭嘆了一口氣,嘴裡小聲說了一句:“黑雕軍當真是大周朝第一勁旅。”這才把紙條遞給了韓倫。

提皮囊的軍士見衆位將軍都看完了信件,便上前一步道:“這是房當白歌的首級。”說完。打開皮囊,八月的天氣十分炎熱,皮囊打開,露出一個血肉模糊的首級,隨即涌出了一股刺鼻地惡臭。侯大勇、王彥超都是戰場撕殺漢,見慣了各種各樣的屍體,只是覺得惡臭難聞,倒也沒有太大的生理髮應,而時英、韓倫哪裡見過這種場面,非倫只覺田田一陣翻江倒海,他不願在衆人面m山江,想快步走出書房,卻在門口“哇”地一口吐了出來“J大幾欽差大臣的身份,韓倫在門口吐了出來以後,時英胃裡也冒出來一陣酸氣,時英忍了忍,卻沒有成功,一口胃裡殘留的午餐涌了上來,時英扭頭看了一眼鎮定自若的侯大勇、王彥超,咬着牙硬生生地把午餐重新嚥了下去。

侯大勇讚許地看了時英一眼,然後對身邊的親衛道:“把這顆首級桔到城南的後山去,讓屈死地涇州百姓能夠瞑目。等等,不用你們去掛,把首級送到涇州軍營去,讓涇州軍去掛。”

八月七日夜晚,涇州城內喜氣洋洋,家家戶戶都拿出自己最好的食物,穿上最好的衣服,在菜市口等幾個開闊地,還有人放起了過節才放的爆竹。

就在涇州城歡慶勝利的時候,渭州城也是一片歡騰,黑雕軍進城後,被圍近一月地渭州城終於重新打開了城門。

八月六日義州大戰後,黑雕軍沒有來得及歡慶勝利,把重傷員和搶來的戰馬留在義州城後,四千黑雕軍在石虎的率領下,馬不停蹄地向着吳留關追去。

吳留關是房當白歌爲党項大軍留地一條退路,由房當朵兒和房當赤虎率領三千党項軍駐守,師高金、房當嶺和房當支金帶着近千名殘兵退回吳留關後,此時,房當白歌率領的党項軍南路軍死亡近一萬五千多人,雖說先後擊敗了涇州軍和鳳州軍,但是,党項軍主力在義州一戰精銳全失,從戰略上講,党項南路軍已失去牽制周軍的作用,衆位党項軍將領心裡都很清楚,駐守在吳留關沒有任何意義了,於是連夜向固原撤退,並在固原構築防線,防止黑雕軍從固原進入清水河流域。

等到黑雕軍趕到吳留關時,吳留關已是人去樓空。當黑雕軍在八月七日早晨出現在渭州城外的時候,守城的渭州軍才知道駐守吳留關的党項軍已經趁夜退走了。黑雕軍進城頗費了一些時間,渭州城被包圍的這一段時間裡,党項軍兵力並不足,爲限制渭州軍出城,就在城外挖了一條寬五米,深三到四米地壕溝,壕溝大部分已完工,只是少數地方寬度和深度沒有達到標準。一般來說,壕溝都是城內防禦一方所挖,而這條溝,是作爲進攻一方的党項軍所挖,郭炯對党項軍這個奇怪戰術印象極深,在以後和契丹人作戰的時候,郭炯就搬用這個戰術,困死了契丹人重兵防守的西京城。

黑雕軍從八月六日在義州城外和党項軍決戰,到八月七日上午進入渭州城,先是在義州和党項軍主力打了一場惡戰,然後連夜從義州奔襲吳留關,這種高強度的連續作戰,最能檢驗一支部隊地戰鬥力,沒有嚴格的紀律、昂揚的鬥志和高水平的記練,絕對完成不了強度如此高的作戰任務。不過,黑雕軍進入渭州後,軍士們仍然感到精疲力竭了,一個,個都累散了架。來到臨時營地後,許多軍士放下手中的武器,或坐或躺就在地上睡着了。雄勝軍節度副使石虎同樣疲倦,他進城簡單和刺史古春應酬了幾句,午飯也沒有吃,就返回臨時營地呼呼大睡。

石虎一覺醒來之時,已是下午時分,他肚子餓得吐吐直叫,對着親衛喊道:“有什麼吃的,快點送進來。”很快,一名親衛端着一盤羊肉、幾個饃進了營帳,親衛把食物放在茶几上,道:“渭州觀察判官趙普求見,在帳外等了半個時辰了。”石虎幾口就吃完一個大饃,又吃了幾塊羊肉,因爲這兩幾口吃得太快,石虎不斷打着嗝,他拍了拍胸口,對親衛道:“快請趙判官進帳。”

趙普剛剛把話說完,石虎“啪”地就把盤子摔在地上,鐵青着臉道:“渭州幾個村莊都被殺光了?”

黑雕軍一進城,趙普就派出數隊渭州騎兵,查看渭州境內是否還有党項人,渭州騎兵在城外轉了幾個大圈,平時熟悉的村莊已經蕩然無存,全部變成了一堆灰燼,心細的騎兵還在灰燼中發現了不少屍骨,在一個小山溝裡,看到上千具屍體,這些人應是党項人徵集起來挖壕溝的村民,從傷口可以判斷出是今天早上被殺的。渭州騎兵越看越心驚,加大的搜查了範圍,這才找到了幾個僥倖逃過追殺的村民。

渭州刺史古春充分相信趙普的能力,因此,趙普在城牆蓋了一間簡易營帳,吃、住、拉、睡都在城牆上,党項人退兵之時,趙普已是蓬頭蓋面,他派出渭州騎兵外出偵察之時,自己就抽空回到府中洗澡、換衣和剃鬚,當渭州騎兵帶回党項人屠村的消息時,趙普又變得風度翩翩了,只是,在城牆上曬了這麼久,臉色已曬成黑紅色,倒使趙普比一般讀書人增添了幾分滄桑。趙普得到党項人在屠殺了數村的消息後,連忙給刺史古春報告,古春又讓趙普向石虎報告。

趙普看到石虎把盤子都摔了,想到古春無所謂的態度“心中微嘆:世家子弟畢竟是世家子弟,哪裡在乎老百姓的死活。

“渭州城附近四個村莊,被殺得雞犬不留,我命人查了底冊,這四個村莊共一千三百六十四戶,約有近五千人,另外,挖壕溝的村民一共有一千一百二十一人,都是從稍遠一點的村莊抓來的。渭州騎兵找到了幾個倖存者,都說是吳留關党項人乾的,這些党項人實在兇殘,真想率兵打到固原去。”趙普回答得極爲詳細,他極力想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說到後來,已是語帶怒氣了。

石虎是個鐵血漢子,當年在滄州外,他和侯大勇兩人作爲死士,深入到滄州軍營,擊殺了滄州軍主將劉海,避免了一場血拼,從此,他就作爲侯大勇的副手,參加了黑雕軍所有戰事,立下了赫赫戰功,三年時間,就當上了雄勝軍節度副使,聽了趙普的報告,石虎臉上肌肉繃得緊緊的,一字一頓地道:“以眼還眼,以血還血,不誅殺吳留關的党項人,誓不爲人。”

第15章 接管劉府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4章 黃牛軍寨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4章 射殺住持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9章 何去何從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3章 烽火熄滅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22章 新婚之夜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章 黑雕新軍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0章 中牟縣令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22章 新婚之夜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4章 射殺住持第12章 潞州城外第13章 王樸來訪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17章 決戰幽雲(八)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217章 決戰幽雲(八)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6章 糧食問題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13章 大軍奇襲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4章 射殺住持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15章 城市規劃第3章 鋒芒初露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9章 解救符英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2章 黑雕新軍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53章 回鶻商隊(一)
第15章 接管劉府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4章 黃牛軍寨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4章 射殺住持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9章 何去何從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3章 烽火熄滅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22章 新婚之夜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章 黑雕新軍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0章 中牟縣令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22章 新婚之夜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4章 射殺住持第12章 潞州城外第13章 王樸來訪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17章 決戰幽雲(八)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217章 決戰幽雲(八)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6章 糧食問題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13章 大軍奇襲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4章 射殺住持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15章 城市規劃第3章 鋒芒初露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9章 解救符英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2章 黑雕新軍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53章 回鶻商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