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

趙允讓渾渾噩噩的走出了皇城,什麼時候朝議結束他都不知道,對於他而言,一切都結束了。

之前他曾經想過了,要是失敗了怎麼辦?可是當時的他是充滿了自信,力量,影響力,這些全部都有的前提下,只要趙昕死了,仁宗沒有親生兒子,這個位置舍了他的兒子趙宗實之外,還有誰。

但是現在,前面兩個都已經達成了,可是最終那個人卻不是他,近百名候選人,先不說趙宗實能不能進入到最終的候選人名單之中,就算是能夠進入,又有什麼用,成績什麼的,是重要的,可是最重要的還是仁宗的態度,甚至在設置考覈的時候,仁宗都可以進行調整,他完蛋了。

把最終的儲君之位,確定爲8個位置,對於汝南郡王來說,不亞於晴天霹靂,那是仁宗設立的一個圈套,輕而易舉的把他罩在其中,讓他根本無力反抗,他這才知道,以前根本就是虛幻。

跟汝南郡王的渾渾噩噩不同的是,其他的宗室卻是興奮不已。

他們從來都沒有想到過,會獲得這樣的機會。

宗室也不都是富甲一方的,哪怕北宋成立時間不長,才幾十年,不足百年的時間,可是宗室已經相當的龐大了,雖然,真宗仁宗這一系,人丁稀薄,從仁宗是獨苗,仁宗的兒子乾脆就沒有了,可是其他人就不是這樣。

趙宗實是趙允讓的第十三個兒子,而宋史記載的,趙允讓一共有22個孩子,跟仁宗比起來,簡直多的太多了。

其他宗室也是如此,實際上,任何皇朝都是如此,當皇位更迭之下,龍子鳳孫們逐步的落下神壇,最初總是王爵,日子好,還有錢,又沒有什麼政治前途,還不可着勁的多生,幾十個都算是正常,然後一路生下來,10歲以下的宗室,百人就算少了。

從真宗的兄弟這裡,更早的從太宗那裡,幾代之下,哪怕是太宗的親生兒子的後裔,這個時代,也大多數都降低爲了郡王,甚至大部分還沒有冊封,有的家裡人多了,再加上北宋對於宗室的限制,他們不得不自謀生路。

一些宗室會來考科舉,剩下的,還有做生意的,海貿的,現在有這個機會,是面對所有宗室的,特別是近支,屬於真宗的兄弟姐妹的這些人,對於他們而言,簡直是天上掉餡餅,頓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對於其他人來說,不說是拿唯一的位置,那個希望有些渺茫,只要入圍了,他們的日子就好很多,以前,他們只是一個普通的宗室,最多,就是有些俸祿和爵位而已,以北宋對於宗室什麼的控制,可是非常強悍,基本沒有他們什麼機會。

哪怕是一個普通的文官,都不會多看他們一眼,跟別提奉承他們,可是現在,如果進入到儲君的人選,最起碼,一些人不敢得罪他。

沒錯,哪怕是宰輔之家,哪怕是權傾一方,也沒有必要得罪可能的儲君,特別是沒有太大的利害衝突之下,連宰輔都要避其鋒芒,下面的怎麼敢。

在規則允許的範圍之中,或者是打下擦邊球,這些都可以讓家族的地位上身,一些本來可辦可不辦的事情,誰會得罪一個可能會成爲最終的哪一位的,哪怕是買馬,也找也一個冷門來買不是麼?

整個朝堂之上,都開始爲了這個位置爭奪,有關係的,沒有關係的,或者是找關係的。

朝堂之上亂作一團,各種鑽營的,走關係的,甚至是瘋狂的找尋門路的,讓這個汴梁烏煙瘴氣的。

可是唯一稱之爲門庭冷落的,恐怕就只有原來的汝南郡王府了,這個宗正府,這個曾經整個北宋,最有權勢的人,徹底的被這個熱鬧的圈子給放棄了。

本應該成爲熱門的汝南郡王的兒子,卻成爲了棄子,一些高端的人員,都知道了爲什麼仁宗會這麼做,再加上了一些有機會進入到這個體系之中的中層官員的推波助瀾,汝南郡王之子本身是頭號熱門,變成了最冷門。

當這個消息,通過朝議的形式,向外公開了之後,整個下層的官員們都懵逼了。

沒錯,就是懵逼,高端的宰撫們,不用的拜門頭,可是他們,不得不啊,有時候,抱一下大腿,說不定能夠讓他們節約很多的功夫,這也是一些聰明的,在趙昕死後,抱上汝南郡王的大腿的根本原因。

可是時局的變化,如此之大,才短短的幾天,朝堂上風雲突變,本來是熱門趙宗實,變成了候選人之一,現在有近百人爭奪,而最終的儲君之位,是8個。

不帶這麼開玩笑的,一些投奔,頓時開始考慮,自己到底留下了什麼把柄沒有,一些後知後覺,或者沒那麼聰明的,就不有慶幸了,還好他們沒有那麼聰明,真的那麼聰明的話,這下子都抓瞎了。

可是已經鐵桿上船的,就有些懵逼了,他們找到汝南郡王,跟他商量,讓他放了他們。

汝南郡王怎麼可能放了他們,放了他們的結果,是完全喪失了在朝堂上面的能力,還有那個撇清關係的王德用,趙允讓也不會放過他,只不過,他位置太高了,稍稍動作,就可以跟他打太極的。

一個西府首腦,他動不了,那麼這些雜魚們,怎麼敢跳。

趙允讓的強勢,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也讓一隻都關心他仁宗,也是嘆息不一,這個趙允讓,還是不願意放棄。

這一點,仁宗全部都看在眼裡,他的心中,甚至已經有了一個新的計劃,趙宗實還是要入選。

無論是曾經被帶進宮撫養,還是趙允讓所做的一切,他都不會輕易的讓他過關,就這麼讓他沉淪反而是便宜他,還是讓他入選,在希望之中感受到絕望,纔是好的報復。

當然了,另外一個想法就是,真的把他打落到谷底,在完全沒有希望的前提下,這個人會幹什麼。

人在面臨着絕境的時候,往往會鋌而走險,汝南郡王曾經的掌握的權利太多了,天知道會不會如現在這樣的,控制住一批人,真的再弄幾個跟保州兵變一樣的東西,對於大宋的傷害也太大了,必須逐步的消減,當10年,甚至是20年之後。

8個之中選擇一個的時候,20年的時間,足以讓他的所有渠道都煙消雲散,遠離朝堂中心,不是熱門人選,這些都會讓他慢慢的削弱,到時候,纔是一點威脅都沒有呢。

紛亂汴梁,在慶曆四年的初春,變本加厲,可是遠在另外一方,本身是最適合的王位繼承人的趙信,卻陷入了平靜之中,這一切跟他都沒有關係,不,此時他應該叫苗定了,對於他而言,叫什麼只是一個稱呼而已。

薛玉回來之後,實際上,他已經可以離開苗家莊,去尋找合適的地方,雖然暫時被封爲保州侯,可是封地卻沒有確定,以他跟仁宗的交談,最終是實封,說白了,就是以實地封賞兼任節度使。

吸取了唐朝時候的經驗,北宋對於節度使的設立相當的謹慎,卻不是沒有,在北宋地圖上面,靠近西夏,遼國的邊境哪裡,有很多星羅密佈的邊境軍州,這也是節度使,他們有些就是比一個縣稍稍的大一點,卻衝在邊境。

小是控制的一個方面的,邊境是另外一個方面,可以擔任節度使,但是必須要頂在前面,爲北宋作爲屏障,這也是限制的方法,一個小小的縣,或者府,跟本就發展不成唐末那樣的巨無霸,又給北宋提供足夠的屏障,又重獎的有功之人,不至於封無可封。

或許,苗定將會成爲唯一的特例,但是他不擔心這個不批下來,因爲他就算佔據地盤,也不會很大,最多就是一個大縣而已,而且位置也不會在覈心的地帶,就是在海邊,這個也可以稱之爲邊境了,容易通過,更別說,他的真實身份,宰輔們基本上都是心知肚明的。

在別人看來,一個縣的地盤,起不了多少作用,可是在趙信看來,一個縣的地盤已經足夠大了。

一個普通的縣,就拿中原地帶最小的一個最普通的縣,2000多平方公里是有的,這樣的面積,土地有限,人口有限,不可能產生足夠的產值,可是對於趙信而言,從後世走來,他很清楚,一個城市化,工業化的土地,會創造多麼大的利益。

解放初期的上海,不過是600多平方公里,這也是後世上海的市中心,也才2600多平方公里而已,只要好好開發,這會產生巨大的回報的,更別說,這個時代的北宋,還沒有看中島嶼,當外海控制下來的時候,島嶼更大了,比如說,崇明島,海南島和臺灣島,這些拿下來,就有足夠的土地,容納足夠多的人。

再者說了,荷蘭纔多大,4萬多一點,只是後世中國的幾十分之一,可是荷蘭卻成功抓住航海業,奠定了基礎,成爲了海上馬車伕,他的路,也是可以借鑑的。

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運貨運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八十二章 英格蘭長弓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十二章 蠻橫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
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運貨運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八十二章 英格蘭長弓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十二章 蠻橫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