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

這件事情影響,已經貫徹了整個樞密院,有了韓琦等的出手,一些中層和底層負責人,也都有些動心了。

這筆錢,不可能落入到他們的口袋之中,可是卻是公中的費用,錢跟權這是任何一個領導必須要控制的,如果控制不了這些,哪怕是級別和官位在,也很容易被架空。

中低層的官員,權利這方面,能夠插手的很少,樞密院啊,這可是控制着整個北宋軍方的機關,北宋百萬軍隊,還有所有跟軍隊有關的後勤,勞役等諸多的領域,都可以插手的機關,他的中層職務,說不定就要上中樞會議。

可是相應的,在自主的領域之中,自主權也相當的大,一些固定的撥款,是有定數的,有些甚至直接進入到各個分支的機構之中。

跟軍方關係密切的司局,可能對於鐵料使用量,沒有樞密院和軍械司用的多,可是多多少少也有涉足,節約一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對於一些小的機構來說,可能節約個三五千貫,對於他們而言,也是難得的收益了。

在各自負責的領域之中,進行了嘗試,聚沙成塔的,最終的數字非常的可怕。

特別是從上到下的前提下,有的幾千貫,有的上萬貫,有的甚至十幾上百萬,最終彙總起來,一筆總量超過了2500萬斤鐵的大額訂單,就這麼得在樞密院形成了。

這些訂單,一部分疊加在了樞密院的總訂單上面,剩餘的則是分別的訂單,總價值超過了80萬貫的龐大訂單,這只是樞密院平均2個月的量。

如此眼花繚亂的變化,別說是葉清臣沒有想到,始作俑者韓琦也沒有想到,他之前提到這個,只是想在樞密院6000萬斤這裡面,幫助趙信一把,也算是節約費用,誰曾想到,其他的方面數倍於此。

賈朝昌此時早已經拂袖而去了,如果他要在此的話,早就氣炸了。

作爲樞密使,他當然知道,下面的官員和機構,他們控制的項目,消耗的鐵料會更多,保守估計,在一倍左右,如果得到全部的訂單,差不多就是1.8億斤,也就是說,在原有的狀態之下,可以獲得36萬貫的收益,是之前的三倍。

可是這些人都滴水不漏的,別的可以,一說到自己的領域,都把的很嚴,這些領域是早已經形成的,甚至牽扯到的也不是一個兩個的利益,賈朝昌努力了,也不過是獲得了很微薄的一點點,跟付出的努力相比,差太多了。

沒有意義之下,就只好放棄,卻沒想到,這一次鐵料的時事件,這些人主動的跳出來了。

實際上無關乎別的,主要還是利益。

賈朝昌的做法,對於那些人來說,不但沒有利益,反而會損壞他們,他們雖然沒有賈朝昌做的這麼過分,一些孝敬還是有的,逢年過節的禮物,還有一些吃喝花用的費用,這些也不能算是小錢了。

這些利益,如果放在賈朝昌這裡,肯定會沒有,甚至背後的那些商人的利益也會被擠壓。

現在,換用了大名府的鐵料的話,同樣會擠壓商人的利潤,可是他們手頭上能夠支取的金錢,卻會增加很多,哪怕是再小的司局,也可以節約一兩千貫,這筆錢,不能夠直接拿來花用,可是無論是籠絡人心還是正常報銷,都可以使用,相比之下,那些商人的孝敬,就微不足道了。

更別說一些大一點的,鐵料使用的多的司局,可能一下子節約幾十萬貫,這筆錢就連賈朝昌都減不下來,他們還不猛撲過來。

在一筆筆確定的訂單,在三司使,在參知政事的眼中,最終確定的,並且落入到紙面的記載之後,一切基本上塵埃落定了,只要大名鐵匠作坊,不是以次充好,或者是產量不足以支撐這麼龐大的量,這個訂單就是板上釘釘的。

以次充好可能麼,趙信從來都沒有打過這樣的主意,至於產量,如果鐵匠作坊全力以赴的生產的話,一天的鐵的產量會高達200萬斤,也意味着,一年7億斤,這是一個龐大的,是之前北宋總產量兩三倍的數量,以目前的樞密院的需求,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

在這其中,樞密院是皆大歡喜,因爲只要簽訂訂單,或多或少都會得到收益,少的一年可能只有幾千貫,多的可能就上數十萬貫。

可是最高興的,卻是葉清臣此時,心中激動不已,他完全沒有想到,事情最終會演變成這麼一個樣子的。

他無比慶幸,當時只是聽說了樞密院的這件事情,毫不猶豫的過來。

現在回想一下,當時的他也是病急亂投醫的辦法,因爲定海軍,陝西四路,甚至加上西夏和談的事情,已經把他能夠壓榨的都給壓榨出來的,陝西還有災害,這也需要他來入手,錢已經讓他頭髮都白了一大半了。

三司雖然是非常賺錢,是類似不停投入還有些接受不了,哪怕只是傳聞,哪怕只是不是機會的機會,他也必須要抓住,誰知道,者卻成爲了改變一切的根基,他所擔心的一切,在錢的面前,再也不是任何的問題。

80萬貫的交易,按照原來價格在80文左右,現在35文,要是按照以前的採購標準來說,就翻一倍多,就是結節約了100多萬貫。

百萬貫啊,三司使的位置,讓葉清臣接觸的大額資金很多,別說百萬貫,千萬貫的都有。

可是一次性就節約了百萬貫,未來的一年時間之中,可能是幾倍與此,這可是第一次,這恐怕是葉清臣聽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最關鍵的還是,這筆資金之中,有一部分是三司需要支出的資金,可是第一次,葉清臣給錢就這麼的爽快的,這纔是開始,這差不多是2個月的量,未來還有更多。

這些都屬於是必要的撥款是常備的項目,代表着三司對於樞密院的預算,是在降低的。

可是真正的落實下來的時候,葉清臣的臉色就有些不好,樞密院日常消耗1000萬斤,這沒問題,因爲這部分全部都是三司的撥款,直接按照目前鐵料的價格來撥付,這沒有問題。

剩下附加的,就有些困難了,一部分是三司的撥款,還有一部分是自籌或者已經撥款的。這部分錢,一般而言,葉清臣是拿不到的,可是看着這麼多的錢,葉清臣也有些眼饞,總體來說,都跟三司有關係,是可以商量。

經過了艱難交涉,很多是以後必須要預防的,因爲只要鐵料訂單下達了之後,就是一個常例了,只要按照這個來計算的話,未來,在訂單的計算上面,在預算的撥付上面,都會有所傾斜;

遠景的看來,對於整個三司是有好處,絕大部分的資金,都會是三司節約的可是,如果這個時間之下,不吐口的話,對於近期的利益沒有什麼好處。

這就是人性,人都是趨向利益的,之前賈朝昌那麼的反對,還有這些中低層的官員,這麼的積極介入,以前賈朝昌這個樞密使的面子都不給,卻給了曹劌在大名府的一張奏摺。

說白了,無外乎的賈朝昌的方法,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又不能給他們直接的威脅,而同樣不能給與直接威脅的曹劌,卻給他們創造的利益。

考慮到以後,再加上現在,葉清臣代表着三司,跟樞密院之間的交流,最終這筆錢被固定下來。

屬於樞密院自籌的,節約下來的錢,就是樞密院自己來運作,可是他們三司投入的資金,會多給2成,剩下的就屬於三司的結餘。

沒辦法,如果徹底不給,對方不玩了,甚至減少這個鐵料的購買,那不是白白損失。

當然了,兩成的比例,只有2年的時間,未來會逐步的減少,一直到迴歸到正常的狀態,這樣是葉清臣給予一個緩衝期。

80萬貫的總訂單,其中屬於三司的撥款,差不多就是49萬貫,按照多兩成,樞密院會付出接近60萬,可是原來差不多是114萬,也就是說,單純這一項,在未來兩個月,就可以結餘54萬貫的。

這還沒有計算樞密院自籌的那部分,直接和間接造成的總的影響的,這需要仔細的計算,同時,葉清臣也準備離開了,這個草案是草簽的,其中會有一定交涉和數據計算,這也需要三司計算清楚。

這對於已經乾涸的三司來說,是最大的利好消息,之前出現的偏差,多了趙信的定海軍,還有韓琦的這件事情的資金,這都有了的,還爲數不少,遠景估計,整個年度來算的話,可能結餘會在200萬左右。

大頭被三司拿去,可是拋開三司多給的兩成,單純的樞密院就會有100萬左右的結餘,加上樞密院自籌的這部分,就是幾百萬左右。

這些都是遠景,是沒有拿到的錢,可是樞密院的這一筆來自三司的撥款,卻是實打實,雖然只有11萬貫左右,可是這筆錢是額外,一直都苦逼的樞密院,似乎終於有了多餘的錢,這時候,田況又一次的提議,建議組建一隻實驗性的不部隊。

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二百七十章 長弓入禁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價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結構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
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二百七十章 長弓入禁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價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結構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