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

韓琦接到這個情報的時候,那些騎士跑的最快的,已經進入到了北宋警戒範圍之中,因爲最多就是七八騎的樣子,北宋禁軍也沒有小心,而是派遣了精銳的夜不收,主動迎了上去,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接觸,很快就回轉了。

來的人正是從遼國過來的北宋的密探,他們有證明自己資金的東西,把這些東西亮了之後,就證明了身份。

這只是開始,接下來的不到一個時辰時間,最少有上百組,多達300多騎的人員,抵達了涿郡的附近,他們也一一跟北宋禁軍接觸,簡單的通報了情況。

定海軍放人來說,是從佔據了中京之後開始的,卻不是同時放,是按照大體上差不多的距離進行釋放,遠一點的,早一點,近一點的晚一點,總之,讓他們都差不多的時間,回到北宋,這也讓消息更加的集中,順帶的不泄露定海軍的一些情報,可以讓定海軍從容的接受北宋。

再知道是北宋的密探,而且是規模龐大的密探之後,前方的將領,也不敢輕易的做主,在簡單的詢問了之後,把人分類了一下,梳理了一下他們攜帶的信息。

可是越是梳理,越是感覺到手抖,遼國,曾經壓制着北宋,一個信號就能夠讓北宋瑟瑟發抖,並且主動送上歲幣遼國,真的被滅亡了的。

不管消息是真是假,這都不是一個小小的將軍能夠決定.

在北宋,文武之分相當的嚴格,軍人管好打仗的事情,甚至只能夠做最基本的,而外交上面的事情,那是文官掌握的。

如果是之前,他甚至必須要把人送到大名府去,現在,有一個首輔就在幽州,距離這裡不遠,是目前幽雲的最高統帥,還是送到他那裡好了。

很快的,在這些密探之中挑選的代表,首先的跟隨着這位將軍出發,前哨距離涿郡,也就是幾十公里,快馬加鞭的話,一兩個時辰也就抵達了。

北宋的禁軍,雖然在定海軍哪裡,學到了旗語,可是學藝不精,學到的只是一些簡單的,同樣的,望遠鏡跟定海軍的,也有一定的差距的,傳遞的信息量減少了很多,甚至因爲沒有遇先留下合適的旗語,甚至連遼國滅這個簡單的信息,都沒有送過去,沒辦法只有親自前去。

因爲有這位主將的出馬,一路順利的抵達了涿郡,他安排那些密探們先去休息,自己直接來拜見韓琦。

韓琦正在等待着,一直都沒有什麼人過來,突然間來了這麼上百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正在這個時候,前方的將軍抵達,他第一時間,讓這個將軍來到了他的面前。

簡單的詢問了兩句,聽到了遼國滅亡,這個消息的時候,讓已經成爲首相,是仁宗手下最重要的臣子韓琦,都有些手抖了一下,這是謊言麼,可是這個將軍韓琦知道,是一個相當穩重的,並不心口開合人。

很快的,將軍簡單的講述一下,來了有多少人,幾乎全部都是北宋的密探,或者就是歸附家族的人員,他們大部分都拿出了信物,來自於皇城司,樞密院,甚至東府都有。

一個人可以說謊,兩個人三個人也可以麼,何況組織這麼多的人過來,還帶着各種部門的信物,就算是遼國想要騙人,也動員不了這麼多人力物力。

很大的可能性上,遼國就真的滅了,想到這裡,韓琦忍不住惆悵。

遼國啊,這可是一直都壓在北宋身上的遼國,曾幾何時,在年輕的韓琦心中,飲馬幽雲,打敗遼國是他最大的目的。

可是在爲官的歷史上面,西夏卻成爲了夢魔,連西夏都打不過,更別說遼國,就算是以前看輕的西夏,都那麼的讓他頭疼。

在爲官和從政的經歷之中,特別是在征戰之中,發現了北宋的不少的弊端,這才讓他毫不猶豫的投入到了的范仲淹的麾下,開啓了變法,成爲了變法的積極分子。

從某種意義上面說,變法的最終目的就是爲了變的更加的強大,清除積弊,而變強的最終目的是爲了拿下遼國,改變整個北宋的命運。

變法最終失敗了,在年輕的時候,韓琦以爲,那是沒有了高端的支持,可是後來,伴隨着他逐步的治理地方,走向高位,卻越來越發現,當時的變法派,甚至是首領范仲淹的某些做法太激進了。

范仲淹這個人,在個人操守方面,絕對是舉世無雙的,哪怕是敵人,也都認可他的品質,但是,哪怕是品德可以認可,卻把所有的權利都集中到一起,就算是寬仁的仁宗,都接受不了。

把自身的命運,寄託在虛無縹緲的品德之上,任何人都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當時仁宗沒有采用比較激進的方法,已經算是不錯了。

後來,在定海軍的改變,北宋自身的財政狀況得到改善之後,自然而然的解決了北宋最大的問題,韓琦一步步的控制下來的,感觸頗多,范仲淹的錯誤之處也越來越多,甚至就能力上面,變法的那幾條,也不是最好的方法,反而因爲觸及到了很多的家族的利益而受到了巨大的阻礙。

在面臨阻礙的時候,范仲淹並不是選擇想辦法破解這個阻礙,而是選擇用最暴力的方法,轉而向仁宗要求更多的權利。

權利可以給,最初的時候,仁宗了,而獲得權利的變法派,並沒有因爲這個權利,而讓變法變得順暢起來,反而因爲更大的權利,引發了更多的敵人。

沒辦法之下的范仲淹,只有更多的要求權利,一步步的要求,從財權,到人事權,甚至把手伸到了更多的領域,最終,當下面的人陰奉陽違,把權利伸向了科舉,想要用科舉來培養得力的人員的時候,仁宗退縮了。

當時年輕韓琦很不理解,這明明是最好的解決方法,爲什麼高層就是不同意呢,真正他走到高層才知道,這是皇帝的底線,爲什麼進士叫做天子門生,以天子弟子的身份,成爲天子的官員,掌握國家,這是一個基礎,如果變法派把手放在這裡,最終的結果會如何,誰都會的暴怒。

知道了變法派的問題之後,再加上北宋的財政狀況開始變好,有了更好的財政狀況,實際上,原來制約北宋的問題,開始變得小,或者是不存在了。

亢兵亢官亢費,這三者,幾乎都是跟收入狀況有關係,收入提高了,這些方面問題就在減少,特別是現在,北宋建立了更多的部門,多餘官員有了幹活的地方,甚至會發生缺乏,亢費這一點,收入增加也不成問題,至於第一個,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誰不希望兵員更多一點。

北宋逐步的向好,收入逐步的增加,還更進了一步,拿下了幽雲,穩定了整個北方的邊界。

這對於北宋來說,是一個大好事,對於韓琦也是如此,他似乎看到了更進一步的可能性,花費了巨大的資金,讓幽雲獲得了良好的開發,只要的糧食種植和人口,想方面都穩定住,再穩定發展個幾年的時間,繼續進攻,緊逼遼國,並不是不可能的,再發展個幾十年的時間,當積累了足夠的力量,就如同漢武帝那樣,犯強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在路上的時候,遼國出了問題,一下子20多天都沒有任何的聯絡。

在這些密探到來之後,一直以來,沒有解決的問題,卻在這個時候,被解決了,

在過去的20多天時間,北宋緊張無比,不知道遼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會對北宋產生怎麼樣的影響,一直都在猜測之中。

現在,終於消息確切了,一直壓在他們頭上的遼國,滅亡了,連中京,東京都被攻佔了,壓在北宋心中的大石頭終於消失不見了,韓琦不但沒有輕鬆下來,反而更加凝重,那麼滅掉遼國的是什麼人。

滅亡一個國家,無外乎是兩種途徑,一種是從內而外,內部兵變,遼國本來的勢力,獲得了足夠的權利,推翻了遼主,重新成立一個國家,這是一個滅亡,只不過,遼國變化不大,甚至一些雄主,會讓遼國開始走向強大。

另外一個,就是有外來的勢力,強行的打破了遼國,把遼國滅亡了。

當韓琦向將軍詢問,到底是動亂還是別的時候,將軍平靜的說到,是滅,而不是動亂。

韓琦眼睛一抽,動亂的話,是遼國內部的勢力,或者是其他的派別,取得遼國的實際控制權,實際上,很多方面,還需要延續遼國的經營。

可是滅,着代表着一個更強大的勢力,直接把遼國給打沒了。

在遼國附近,有這麼的勢力麼?

現在的北宋所能夠,通過對遼國的滲透和情報的調查,早已經不是之前那樣,什麼都不知道的存在了,遼國到底發生了什麼,遼國的周圍有沒有敵人,有沒有勢力,這一點,他們都知道。

遼國的心腹大患是女真,但是一女真發展的程度,是不可能威脅到遼國的,他們還不具備滅亡遼國的可能,甚至連打破遼國的重要城市都不可能。到底什麼勢力滅亡了遼國,韓琦幾乎下意識的問出了這個問題的,本以爲,或許連密探都不知道,畢竟這麼匆忙的時間,弄清楚一切都很難,不然也不會20多天的時間,一點消息都沒有。

可是偏偏,這個將軍不但知道,還個ile解釋,滅亡遼國的存在不是別人,正是定海軍。

很簡單的幾個字,可是就這麼幾個字,卻如同一座山一樣,壓在了韓琦的心中,定海軍,爲什麼是定海軍呢,定海軍怎麼可能滅掉遼國呢?

將軍的表情非常的鄭重,他知道定海軍,也只是知道而已,最多知道,很多的軍械都是從定海軍制造的,至於定海軍到底在哪裡,是何方神聖,卻不知道,這麼一個本應該屬於北宋的力量,居然會越過北宋出兵,滅亡遼國,這是什麼鬼,這會帶來多大的動盪。

趙信是仁宗的兒子,本應該繼承皇位,卻因爲某些原因而假死託生,成爲了定海侯,如果只是做到這一點,他就一個貪生怕死的而已,最多,在當時解了仁宗的困擾。

不過後面的發展,卻讓人驚歎,定海軍,這個趙信選擇的地方,最初是一個什麼樣子,韓琦非常的清楚,幾百平方公里,大概只有一縣之地的小地方,還是荒僻的,沒有任何的來源的漁村。

可是趙信在定海軍卻發展起來了,不但側面改變了北宋的一切,也直接通過仁宗和貴妃,支持整個北宋的發展,幾年的時間,直接從定海軍之中獲得的資金,就超過了8000萬,更別說間接地,那就不可以說了,毫不客氣的說,北宋能夠發展到現在這樣,離不開趙信的支持。

韓琦從將軍哪裡,得不到更多的信息,讓將軍離開,可是讓他把密探的代表都給弄過來,同時,所有抵達前線的那些密探,也要一個不少的給帶過來。

定海軍滅掉了遼國,這個事情太大了,大到連韓琦自己,都沒辦法壓住,趙信是什麼人,定海軍有多重要,這一點韓琦非常清楚,如果是真的,那是一個大麻煩,如果是有人僞造,或者是出了什麼偏差,之後的結果會更麻煩。

韓琦在涿郡,享受着至高無上的待遇,他的意志也得到迴應,而且是一字不漏的,大概半個時辰之後,幾個代表被引入到了他的面前,這些人基本上也是從中京來的,只有一個是從東京來的。

將軍在挑選代表的時候,也是挑選比較有代表性的,這些有代表性的,知道的比較多的,很多都是來自於中京,只有在中京,才能夠掌握比較全面,比較多的東西。

韓琦比較認真,一個個的跟他們的對話,不放過任何的部分,很快的,中京陷落的全過程,他大體上知道了,在這裡,他就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說不定,還真的是定海軍。

接下來,一個個密探,一一的來確定,不說是百分之百的肯定了,最少是有八九成了,真的是定海軍滅掉了遼國,還用了20天不到的時間,就拿下了遼國所有的城市,什麼時候,定海軍會這麼的強大了。

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六百一十章 海戰爲先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一百九十五章 棱堡卡牌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八百二十章 培訓科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孫吉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
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六百一十章 海戰爲先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一百九十五章 棱堡卡牌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八百二十章 培訓科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孫吉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