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中國已經變成了世界上鋼產量最高的國家的,累積完成生鐵產量的7億噸,幾乎平均每個國民,年用鐵超過了半噸,這是一個何等可怕的數字,普通生鐵的價格還不足1000元,幾乎平均每公斤鐵在八九毛錢。
這是生產力大發展產物,北宋跟21世紀,如果從一般等價物上面來評價的話,更多的是從糧食上面,一斤米可以購買5斤鋼鐵以上,這就是基本的比價。
對於趙信而言,目前的鋼鐵價格還有很大的空間,或許他沒辦法精確的大規模的煉製鋼,鍊鐵是沒問題的。
目前北宋的鐵的製造,還是在手工製造的階段,從出現鐵到宋朝,呈現出了一個緩慢下降的趨勢,下降的幅度並不是很高,從漢朝到宋朝,可能價格降幅不會超過50%,工業革命之後,鐵的價格大大的降低了。
原因很簡單,現在的鍊鐵,還是在衆多的鐵匠的手中,北宋上萬噸的鋼鐵,可能是在數萬,甚至是更多的鐵匠共同工作的結果,手工操作沒有規模性,更沒有節約型,鍊鐵還是木炭,質量可以保證,可是耗費太大,木炭的價格昂貴,就算是在21世紀,也居高不下,是煤炭的好多倍,以煤炭爲基礎的焦炭,可以提供更高的熱量,價格也便宜,這是鋼鐵價格降低的主要因素。
當然了,更加科學高爐設計,減少衆多不必要的環節,生成更多的鋼鐵,這也是工業革命之後,鋼鐵價格大幅度降低的根本因素,1000噸平爐每天產出3000噸,180噸轉爐,一天可以產出接近3500噸,更高的技術帶來更低的成本,帶來更多的產出,可能一個後世平爐一個月的產出,就已經超過目前大宋一年的產出了。
伴隨着鐵的冶煉的減少成本,大規模生產,鐵的價格,會大幅度的降低,不說跟後世的標準,一斤鐵降低到比米還便宜的程度,只要是降低到相差彷彿之間,或者是一兩倍的樣子,就是20文以內,是可以期望的,焦炭的利用,更大的鍊鋼爐帶來的規模化產出,鐵的價格肯定會大幅度的降低是一定。
鐵纔是長箭成本的根源,一枚長箭,會用去60克左右的鐵,鐵的價格下降了之後,箭的價格肯定會大幅度的降低,另外一點的工費,也不多,鍊鐵技術革新之後,箭頭加工更加容易了。
當鍊鐵爐的鐵成功的煉製出來,然後在高溫和碳的作用下,溶解成液體,讓沸騰和流動的液體,注入到早已經準備好的一個個模具之中,冷卻結束之後,就是簡單的箭頭,或許會有一些毛刺之類的,藉助這砂輪和其他工具修理一下,就是一個合格的箭頭。
箭桿的部分,同樣可以用手段節約成本,在初期可以用熟練的工匠進行加工,以目前苗家莊的配備,12個工匠,一天最少可以製作500根以上,這對於訓練來說,已經足夠用了,到真的把長弓手訓練出來,對於長箭的需求大規模的提升之後,可以通過機械加工,這中間,需要製作一些專門針對箭桿的機器。
現在的北宋,製作大規模的精確的機牀,那是天方夜譚。可是簡單的,只能夠進行少許加工木工機牀,這沒有多大的問題。
車牀說白了,就是利用螺旋形,或者某些固定的轉動和刀具,進行固定物品的加工,加工複雜平面,需要的是數控的機牀,這一點別說對北宋,哪怕再過800年,也很困難,趙信又不是製造複雜平面,只是一個最簡單的,圓柱體的箭桿,需要的只是一個車刀,對於固定大小的木條進行加工,着完全不是問題。
只要集中一部分的能工巧匠,把機牀的理念告訴他們,這些有着足夠手工經驗,熟知各種機械的製造方法的,幾乎可以肯定,能把這個開發出來。
制約機牀出現的,永遠是材料,機牀從出現的時候,就是針對鐵的加工,特別是更加堅硬的材料,能夠加工更好材料的,永遠就是更加堅硬和鋒利的材料,而且對於整體的機件來說,也要求非常的高,
木材就沒有那麼的硬了,就算是最硬的木材,也是跟鐵的硬度,相差反覆,這種前提下,木質機牀本身就有誕生的可能性的。
實際上,歷史上,木材機牀也誕生過,不過只是針對特定的東西,甚至因爲中國傳統的習慣的關係,藏一手,很多技巧,特別是很深的技巧,都漸漸的失傳了。
在故紙堆之中,曾經有過關於春秋時期,公輸班和墨子的記錄,特別是公輸班,作爲木工的祖師,他也被傳聞製作過木工機具,可以自動對木材進行加工。
不管有沒有,總之,這個時代,已經擁有了誕生木工機牀的一切前提,現在,只是把這個前提變成實質的,通過多年的摸索,纔得到的經驗,在趙信哪裡很多,他曾經看過一些木工機器,這還得益於他給家鄉找的項目。
他的家鄉是一個偏僻的山村,沒有交通,沒有什麼特產,只有大片大片的山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近山林,沒有其他的有利的地方,那麼的加工木材,甚至是製作傢俱,就是必然的選擇。
多年的學習,加上一些臨時的外快,比如說,幫助別人鑑定一些宋代文物,或者是充當一些低級收藏家的鑑定師,以他的專業素養,在行業之中,略有名氣,短短的6年的時間之中,就積累了差不多40萬。
40萬,對於有錢人來說,可能只是一頓飯的飯錢,可是對於偏遠的山村來說,這恐怕是唯一的機會,在通過多方選擇之後,他最終決定了採石和木材加工並重,並且通過一個做傢俱生意的金主,瞭解了木材加工方面的東西。
正是這個瞭解,讓他對於木工機牀有一個大略的認知,這個認知,不能夠幫助趙信用手工的方法,自己製作出一臺臺的木工機牀,卻爲他指明瞭方向,最少說,一些簡單的加工,比如說,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形的簡單木工機牀,基本理念是有。
有了這個作爲基礎,就可以大量加工,機牀最大的好處,一個是使用方便,不用出師的木匠,只用是普通的,稍稍經過訓練的,就可以操作,快的話,可能兩三天的時間,就差不多可以使用機牀進行加工,這就大大增加了從業的人員,另外一方面,機牀生產速度,百倍千倍於人工,可以把單獨一個箭桿的生產成本降低到最低。
一枚長箭,兩個方面都降低了,至於尾羽,那是最簡單,卻同樣是無法節約,需要羽毛,或許以後可以用大量養雞的方法,來增加羽毛的產出,只不過現在,只能夠依託現有產量,這恐怕是唯一,也是最難解決的瓶頸。
不管說什麼,那都是以後的事情,有了前面的兩個降低,當鐵的價格,加工箭桿的難度,分別都降低的時候,長箭的價格,一定會降低到一個很低的程度,比現在短弓使用的箭都要低的程度上,擁有大規模生產可能性。
很多人看到英格蘭長弓,只是看到了長弓本身的強大,最多就是英國人對於長弓運用,卻沒有看到,英國爲了這個兵種付出的努力。
早在13、14世紀,在一些奢侈品和特產品的進口之中,必須要加上一部分紫衫木作爲交易的條件,英國也大力的推動製造業的發展,特別是長箭的製造,英國軍事作坊之中,有六七成以上都是製作長箭,一些簡單的半機械化的裝備,還有大量的人力投入,這些疊加在一起,才形成了英格蘭長弓的輝煌。
對於大宋,同樣如此,長弓是最適合大宋的武器,未來,在大宋,可能要是百萬,甚至是200萬的裝備,按照一次戰鬥150只箭來計算的話,對於箭的需求,算是天文數字,
每一根長箭,一文錢的降低,都會給長弓的天平上,放上一個重重的砝碼,當長箭的價格降低到3文以下,也就是目前短弓五分之一的時候,長弓的使用成本跟現在的短弓差不多,效果卻強大的多,任何一個稍稍有常識的人,都不會拒絕長弓的進入,這纔是長弓發展的正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