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三章:佔據哪裡?

李如梅見到李浩然,訴說戰鬥經過,承認自己的錯誤,損失那麼多騎兵,要求責罰。李浩然雖然可惜了騎兵但也沒責怪他,從冷兵器到熱兵器都有個適應過程,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人也不是天生會打仗。

李浩然重新作了部署;南門外派五千火槍、30門大炮由吳大朗指揮,東門派兩萬騎兵、1萬步兵、30門大炮由李如梅指揮,北門派2萬2千騎兵、20門大炮、2000名火槍由汪錫指揮。李浩然自己率15000名鞍山騎兵埋伏在東南角,作爲機動部隊。

城外忙碌佈置,城內四貝勒和林丹汗成了熱鍋上的螞蟻。遼兵到底有多少部隊?多少火炮?他們心裡沒底,判斷失誤使蒙古軍隊全軍覆沒,女真也損失了3千多,目前兵力只有6000千多人,而對方人數越來越多。

固守待援幾乎不可能,父皇手下不過5萬人,繞過撫順要兩個月時間才能到達,就是來了不死個幾萬人他是出不去的,兩個月時間餓都餓死了。只有棄城突圍唯一途徑,從哪裡突圍呢?

西面無路可走,南面是明朝地盤,就是衝出去也會遭到圍追堵截,東面出去是開原,離女真建州部最近,應該是遼兵防守最嚴的方向,北面是茫茫草原,繞道幾百裡也能回女真部,最後決定從北面突圍。

歷史上四貝勒皇太極也是個戰略家,東征西討剿滅李自成、張獻忠,攻陷南京城,消滅南明政府,完成了對大清朝的統一。這次派了少數部隊打開東門,夜裡出擊,800匹馬嚮明軍陣地衝鋒,時間倉促大炮來不及發射,女真騎兵已經到眼前。

李如梅按李浩然指示按兵不動,以靜待敵,李浩然聽到馬蹄聲急忙率1500名騎兵趕來,兩支隊伍同時向女真進攻,殺光女真人才發現只有800人,知道上當了。

這時北面響起爆炸聲,汪錫在城外2000米處紮營,聽到馬蹄聲,女真兵馬已經到了800米左右,急忙命令炮兵開炮,也只打了兩輪女真騎兵已經殺到,2萬2千騎兵、2000火槍同女真廝殺。

四貝勒分出四千兵馬同遼兵拼命,親率2000兵馬不管不顧,朝北面衝去,汪錫率500騎兵火槍攔截,子彈打完不得不退回來,命令炮兵開炮,炮彈追着四貝勒和林丹汗打,結果一陣炮火把林丹汗炸死,四貝勒率800多名女真兵逃之夭夭。

李浩然率1500名騎兵趕到,追了半天只發現林丹汗的屍體,四皇子毫無蹤跡,惺惺而歸,收攏部隊,進入廣寧城。城內百姓紛紛涌入街道,跪地磕頭,迎接李浩然人馬的到來。城內到處是屍山血海,彷彿到了人間地獄。

李浩然決定派李如梅帶2萬騎兵、30門大炮、1萬步兵、3千火槍守廣寧城,節制女真向蒙古的發展。開原太小易攻難守,決定放棄,收攏百姓向廣寧遷移,寫封信調裴文中來廣寧任知府,以廣寧爲中心發展生產、貿易與蒙古互市向外擴展。李浩然率部隊回遼陽。

皇宮內天啓皇帝接到李浩然的戰報;遼東各城全部收復,殲蒙古兵馬3萬、女真1萬四千餘人,四貝勒少數女真逃跑。遼東大捷震撼了朝廷各部,天啓心想幸虧沒殺掉李浩然,內閣大臣們慶幸大明又多了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魏忠賢沒想到李浩然能立此大功,殺他的希望越來越小,壞腦筋一轉,跟天啓進言;既然李浩然這麼能打,何不下旨讓他出兵直搗努爾哈赤的老巢-赫圖阿拉,消滅後金政權,解除大明的後顧之憂。

天啓屁也不懂,心想這當然是好事,在朝廷上要求庭議此事。現在的內閣首輔朱國貞,是個兩面光誰也不得罪的人,見皇上要廷議,開口道:“皇上、遼東兵馬有限,能收復遼東實屬不易,況且糧草、軍餉未至,攻擊後金老巢有些浪戰,如天下兵馬彙集到可一戰。”

戶部急了:“皇上不可,集天下兵馬錢糧何出,戶部連各部的俸祿都發不出,如何拿的出錢糧打仗。”

魏忠賢氣的向跟他一夥的內閣大臣崔換升使眼色,崔換升站出來說:“皇上、臣認爲遼東兵馬強悍,李家盤踞遼東久遠自然有辦法對付女真,我等只管坐聽捷報便可。”

魏忠賢複議道:“皇上、崔閣老所言極是,女真乃蠻族,還未開化,那懂什麼兵法、戰略,李總兵號稱賽孔明,對付女真不在話下。”

魏忠賢說話各位大臣都不敢吭聲了,誰也不敢得罪他,知道他想害李浩然卻明哲保身。朝廷上此時鴉雀無聲,天啓皇帝看無人說話,以爲都認可魏忠賢的說法。李浩然在遼陽正享受性福生活,回來幾天在公主、郡主身上游走,三人攪的公主府不得安寧,幾個丫鬟每天臉色通紅,心潮澎拜。郡主也不像開始忸怩作態,放開身體任由施爲,李浩然也儘量在她身上傳播紅色種子。

門外傳來接旨,李浩然慌亂穿好衣服:“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遼東總兵李如道,收復失地,居功至偉,任遼東經略,望繼續努力,圍剿女真老巢,建立新功,解大明之危難。欽此。”

李家老少聽了聖旨傻眼了,這不是找死嗎?李成樑更是氣的大罵:“皇上昏庸,大臣糊塗,奸臣當道,陷我李家於危難。”

郡主、公主、夫人們着急看着李浩然,如何破解這難題。李浩然毫不在意說:“你們不要慌,朝廷有人想害我李家,皇帝老兒輕信讒言,我爲什麼要聽他的?我就是按兵不動他還敢來殺我?大明朝的軍隊已經沒多少了,就是集全國兵馬也不是我的對手,怕他何甚。”

李浩然上折:“糧草不足,軍餉未至,兵馬不足,無力發兵懇請戶部立即解決,有望早日破賊。”

李浩然的理由也很充分,無糧無錢誰會發兵。魏忠賢不罷休又生一計;遼東幾年來戰爭不斷,一直無稅可交,魏忠賢就以遼餉稅爲抵,讓李浩然自籌糧餉,並派出司禮監太監王公公爲監軍,督促遼兵儘快發兵。

王公公到遼東就被李浩然扣下,上折;監軍王公公在去遼東路上遇土匪搶劫不幸遇難,請求再派監軍。魏忠賢又找太監結果無一人敢去,無法逼着一個陳公公上任,幾日後又來摺子,說陳公公病恙而亡,請求再派監軍。

魏忠賢本來就懷疑熊庭弼是李浩然救走的,又殺了兩名手下,確定李浩然想造反了,不由大喜向皇上進言:“李浩然殺監軍,救欽犯,不聽朝廷軍令,有造反之心,應立即派兵圍剿。”

不等他動手李浩然已經兵出遼陽,進佔山海關,提汪錫爲遊擊將軍,率騎兵3萬、步兵2萬、火槍4000名,吳大朗提遊擊將軍率炮兵50門駐守山海關。

此翻一舉震驚朝廷上下,大臣們知道是魏忠賢逼李浩然造反,敢怒不敢言上折;勸說皇上安撫遼東兵馬。天啓被魏忠賢蠱惑下旨兵部;備兵備戰討伐遼東。

明朝北方今年乾旱,遍及幾省特別是陝西乾旱,造成大面積顆粒無收,可朝廷的稅收不能少,各衙門派衙隸上門見東西就搶,拿來抵稅。陝西農民無路可走揭竿而起,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

“報、陛下陝西饑民造反,爲首叫李自成號稱闖王,已成十五萬之衆,殺了陝西知府和官員,半個陝西被擾,還有燎原之勢。”

天啓慌作一團:“這可如何是好?各位閣老有何建議。”

朱國貞說:“陛下、遼東要安撫纔是,饑民倒不足爲慮,可派兵部高第集山西、陝西兵馬鎮壓。”

魏忠賢卻不同意:“遼兵抗旨,殺忠臣,怎能輕言放過,我看就讓高第領兵再把寧夏兵馬調來,先解決遼東再鎮壓泥腿子,七八萬兵馬還打不過遼兵。”

魏忠賢是九千歲,皇上反正不懂全聽他的就說:“我還要忙木器活沒時間,就按魏愛卿說的辦,誰反對朝廷就殺誰。”

皇帝發話了,戶部、兵部開始忙碌,這一消息馬上通過碩鼠司傳到遼東。李浩然看着老八李如桂述說陝西饑民造反之事,這次破不得已返回遼東,如他所說不被反賊殺死,也會因農民造反而被朝廷殺掉,只有回遼東保命。

他以前只是陝西紫陽知縣,李浩然任命他爲遼東巡撫,負責遼東各行各業,抓生產、促貿易、解決遼東吃喝拉撒睡的問題。聽到這一任命興奮不已,在朝廷上沒有二十年,也不見得能做上這個位置。

裴文中和熊庭弼來了,都反對他造反,與朝廷作對,說他身爲皇家駙馬,理應爲大明朝效力。李浩然說:“我沒說要造反那,現在是朝廷要我命,我不能束手待斃任人宰割吧。”

裴文中說:“那爲何兵佔山海關?”

“廢話、誰不知道山海關兵家之要地,我不佔朝廷軍隊打過來,讓我無險可守嗎?”

熊庭弼說:“你一佔山海關讓朝廷奸臣有話可說,從山海關到京城一馬平川,皇上會誤以爲你有窺覷之心。”

第兩百三十一章:難以成功第九十八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七十六章:幼兒園園長第三十七章:剿匪第三百三十章:受傷不輕第兩百三十一章:難以成功第四十章:賀府有請第兩百四十八章:石沉大海第兩百三十一章:難以成功第三百二十章:這麼厲害?第三百二十三章:包庇第一百七十四章:來人第兩百二十二章:難防第十六章:成西王……?第兩百一十二章:不會重演第五十八章:狂言亂語第兩百六十二章:誰敢得罪第三百二十九章:自刎身亡第一百六十章:你到底是誰第五十七章:這貨纔是穿越的吧!第三百二十八章:是何居心第兩百九十九章:嫁妝??第一百四十五章:誦唸佛經第八十七章:中國人不該怕蝗蟲第兩百七十八章:隨你調用第兩百九十六章:聞所未聞第六章:拍馬屁來了第三百三十五章:發揚光大第兩百八十一章:臣服第兩百二十七章:退敵之策?第六十七章:刁民第三百一十二章:難度很大第八十三章:節節高升(中秋快樂!)第二十三章:火星開發部第一百七十八章:前途無量第三章:牛大爺要吃豬第三百一十二章:難度很大第兩百三十三章:有遠見第一百四十四章:問答第三百三十七章:大手筆第一百六十五章:養虎爲患第二十四章:大膽的想法第兩百三十八章:來了多少人?第四十一章:又成親了第五十九章:帝王難測第二十五章:大開眼界第兩百一十一章:湊巧而已第兩百八十一章:臣服第三十章:算盤打錯了第兩百五十五章:大驚失色第一百五十二章:因果關係第八十七章:中國人不該怕蝗蟲第一百五十五章:大海第兩百二十五章:一個不留第一百一十章:手到擒來第兩百七十五章:啥也沒撈着第九十七章:渡種?第一百零一章:災害嚴重第兩百五十六章:有動靜!第三百二十六章:誰都跑不了第四十七章:進宮第兩百八十七章:眼皮子底下第二十二章:這個縣令當的真不容易第兩百三十四章:大塊頭第一百八十九章:驗收吧第六十九章:你恨不恨第兩百六十六章:找誰?第一百一十七章:我有辦法第十五章:流民入城第八十九章:拜會第六十章:心事重重第十章:廣施恩德第一百零八章:不退第一百八十九章:驗收吧第三十七章:剿匪第兩百章:給你一千兩第兩百二十章:森嚴壁壘第一百五十一章:賭一把第六章:拍馬屁來了第十五章:流民入城第兩百二十六章:饒你不死第兩百六十五章:這是陷害第二十二章:這個縣令當的真不容易第一百二十三章:審理第三十五章:赴任第九十五章:定心丸第兩百章:給你一千兩第二十五章:大開眼界第一百九十八章:大功一件第兩百二十三章:佔據哪裡?第一百四十九章:爲利來往第四十四章:誰人文書薦第兩百五十五章:大驚失色第一百零八章:不退第三百一十二章:難度很大第一百零八章:不退第五十四章:唱雙簧第七十六章:幼兒園園長第一百五十九章:投水第三百章:希望渺茫
第兩百三十一章:難以成功第九十八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七十六章:幼兒園園長第三十七章:剿匪第三百三十章:受傷不輕第兩百三十一章:難以成功第四十章:賀府有請第兩百四十八章:石沉大海第兩百三十一章:難以成功第三百二十章:這麼厲害?第三百二十三章:包庇第一百七十四章:來人第兩百二十二章:難防第十六章:成西王……?第兩百一十二章:不會重演第五十八章:狂言亂語第兩百六十二章:誰敢得罪第三百二十九章:自刎身亡第一百六十章:你到底是誰第五十七章:這貨纔是穿越的吧!第三百二十八章:是何居心第兩百九十九章:嫁妝??第一百四十五章:誦唸佛經第八十七章:中國人不該怕蝗蟲第兩百七十八章:隨你調用第兩百九十六章:聞所未聞第六章:拍馬屁來了第三百三十五章:發揚光大第兩百八十一章:臣服第兩百二十七章:退敵之策?第六十七章:刁民第三百一十二章:難度很大第八十三章:節節高升(中秋快樂!)第二十三章:火星開發部第一百七十八章:前途無量第三章:牛大爺要吃豬第三百一十二章:難度很大第兩百三十三章:有遠見第一百四十四章:問答第三百三十七章:大手筆第一百六十五章:養虎爲患第二十四章:大膽的想法第兩百三十八章:來了多少人?第四十一章:又成親了第五十九章:帝王難測第二十五章:大開眼界第兩百一十一章:湊巧而已第兩百八十一章:臣服第三十章:算盤打錯了第兩百五十五章:大驚失色第一百五十二章:因果關係第八十七章:中國人不該怕蝗蟲第一百五十五章:大海第兩百二十五章:一個不留第一百一十章:手到擒來第兩百七十五章:啥也沒撈着第九十七章:渡種?第一百零一章:災害嚴重第兩百五十六章:有動靜!第三百二十六章:誰都跑不了第四十七章:進宮第兩百八十七章:眼皮子底下第二十二章:這個縣令當的真不容易第兩百三十四章:大塊頭第一百八十九章:驗收吧第六十九章:你恨不恨第兩百六十六章:找誰?第一百一十七章:我有辦法第十五章:流民入城第八十九章:拜會第六十章:心事重重第十章:廣施恩德第一百零八章:不退第一百八十九章:驗收吧第三十七章:剿匪第兩百章:給你一千兩第兩百二十章:森嚴壁壘第一百五十一章:賭一把第六章:拍馬屁來了第十五章:流民入城第兩百二十六章:饒你不死第兩百六十五章:這是陷害第二十二章:這個縣令當的真不容易第一百二十三章:審理第三十五章:赴任第九十五章:定心丸第兩百章:給你一千兩第二十五章:大開眼界第一百九十八章:大功一件第兩百二十三章:佔據哪裡?第一百四十九章:爲利來往第四十四章:誰人文書薦第兩百五十五章:大驚失色第一百零八章:不退第三百一十二章:難度很大第一百零八章:不退第五十四章:唱雙簧第七十六章:幼兒園園長第一百五十九章:投水第三百章:希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