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南京(44)

端坐在御椅金臺之上,崇禎望着站了滿滿當當的殿延大臣,心裡頭居然也是一陣酸楚。

這樣的大朝,這麼多的大臣,其中只有三成不到是打北京逃下來的,多少熟臉兒都留在京師降了李自成!

這兩年的朝會,也從來沒有這麼多大臣到,也沒有這麼嚴整規範的模樣勁道!

人心這玩意,就是這麼怪。

大明朝廷沒勁,人也不當回事了,現在這個當口,偏有這麼一個皇太子在,法度森嚴,麾下還有不俗的實力和表現,如此一來,誰還敢真的掉以輕心了?

再加上軍務處承上啓下,比內閣運作靈活高效的多,再出現眼前這種情形,也就不足爲怪了。

朝會人齊很久之後,纔有禮官來奏報皇太子擒勳臣趙之龍、劉孔昭等入禁城,其餘都督大將數十人,亦就捆於午門之外

崇禎一聽就是大怒,當即宣諭道:“都督以上,責廷仗三十,指揮五十,給膜着實力,用心打,狠狠的打!”

昨夜兵變,皇帝也是一夜不得安枕。雖然半夜時,朱慈娘特別派人到宮門稟報,亂事已平,亂兵不過是鬧餉,爲禍不烈。

但崇禎又豈能真的心安?一夜之間,偶爾聽到一點動靜,就是夢魂不安,到了天亮,一個上朝的大臣沒見,只有軍務處的吳偉業值班還在…… 崇禎當場就火兒了!

這會子要打丘八們的廷仗,哪有大臣願爲他們說話?

當下由侍衛傳下旨意,由拱聖鎮派了幾十個大兵出來,把那些捆成糉子樣的武官們一個個按在午門前,當場就噼裡啪啦的打將起來。

棍子打在肉身乒的啪啪響,犯官的呻吟哭叫聲,展翅更新組更新最快。,求饒聲,加上棍手們的呼喝聲硼東南官員,有幾個見識過這等場面的?當下連史可法在內,都是有不少人臉上變色。

大明廷仗就是一等一的惡政,不過此時用來,效果也是極佳!

在雷鳴般的廷仗聲響中,朱慈恨着並沒有穿着皇太子常朝冠服,而是穿着崇禎特賜的大元帥鎧甲冠服,按着腰間寶劍,大步而行。

沿途經過,內廷的禁軍都向他行注目之禮,小軍官則是右手按着腰刀,相隔甚遠,卻也是深深躬下身去!

昨夜太子輕鬆平亂,民間和官場不說,在軍人心中,皇太子已經是當之無愧的軍人心中最敬服的人物,哪怕就是皇帝,在他們心中,也須弱上一籌!

官員們則是神態各異,有人敬慕,有人欣喜,有人欣賞,也有人神色難明,複雜之極。當然,也頗有一些不友好和嫉恨的目光。

昨夜之事,不少人聯手挑動風潮,要說真要做什麼其實是沒影的事。也就是鬧鬧餉,給太子一點難堪,叫軍務處下不來臺,然後兵士餉道再抓在手中……大夥兒要的就是這個,還想圖謀造反不成?

不過亂子剛起來,太子就以雷霆之勢反擊,一點兒餘空也是沒給。

到了這會兒,衆人心裡頭纔是明白過來,自已所依仗和盤算的,在真正的實力面前,該是有多麼可笑和蒼白?

眨眼之間,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腦海裡掠過這樣的想法:“還是得抓兵啊心

在朱慈烺經行過時,長身玉立,與衆臣不同,腰間還佩有一把寶劍……這當然是崇禎特許的,除了御前武官和皇太子外,誰也沒有這樣的特權!

這麼一個英武的太子,當然也是給不少儒生出身的官員以絕大的威壓。雖然是亂世,雖然北方中原各地已經是文壓不住武,但在東南一帶,馬士英也好,史可法也罷,在四鎮崛起之後,他們才知道亂世已經文不如武,而在此時,因爲朱慈孃的出現,四鎮對皇權沒有擁立之功,沒有獨立的財權和法權,最少在表面上,這個朝廷中樞還有對軍事藩鎮的絕對控制權,如此一來,朱慈娘反而成了衆矢之的……個知兵尚武,年輕的不成話的皇太子,再加上大元帥府下那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武官班子硼這樣的威脅,實在是太叫人害怕,太叫人覺得如芒刺在背了

“兒臣叩見父皇!”

到了金臺座下,相隔五步,朱慈恨右乎按劍,單膝跪下,道:“請父皇恕兒臣甲胃在身,不能全禮。”

他確實一身重甲,明黃色的鎧甲在正午的光,展翅更新組更新最快。線之下,金黃奪目,簡直叫人不敢逼視。

披風和裡襯之上,則是繡了四團肩龍,再配上櫻冠,寶劍,揹負的弓箭,英武奪目,站在這輝煌大殿之上,皇帝勳親大臣無數,卻也是沒有任何人能奪去他此時的光彩。

“起來,起來!”

昨夜亂起,崇禎未嘗沒有怪罪兒子帶兵入城的孟浪。但一想起來,父子南逃至京,乎中無兵,身邊無臣,只有幾百落魄不堪的太監宮人,還有少量的大臣勳親,這樣的班底,想振作君權,還得有多久功夫?

這個兒子,兼併強軍,尋回玉璽,帶兵入城,也是震懾人心。如果不出這麼一場亂子,也確實是毫無瑕疵的妙法。

而現在,朱慈娘仍然是英氣勃勃,站在自己面前,一夜沒睡,除了眼中有幾條血絲外,也是看不出一點的疲憊來。

更叫崇禎欣賞的,就是還是有那種昂揚之態,似乎昨夜之事,對他沒有絲毫影響,整個人看起來,仍然如一把出鞘的寶刀,鋒銳銳利,有的只是一往元前的進取精神和幹勁!

在大臣身上,崇禎已經是多年不曾見着有如此人物,而況眼前這個,是自已血脈嫡傳的親生嫡長子!

他心中的滿意,自不待言,等朱慈恨起來後,崇禎才又問道:“兵變主使,就是趙之龍和劉孔昭?”

“是的,兒臣已經查察明白了。”

主使之人,當然不止這兩人,但朱慈恨知道,此時能動手的,也就只能是這兩人爲首的一些五軍都督府下的武官。

當然,淮系諸將,除了寥寥幾人外,全部可以料理清楚了。

“混賬,該死!”

崇禎輕擊金臺,眨恨之間,已經是面色鐵青。

他問道:“這兩人,爲何唆使軍士譁變?”

“傳言,京營空額甚多,此輩唯恐父皇下令清軍。”

雖說人已經擒下,但朱慈娘也沒有波及的意思。聽着這個回答,朝堂上下,馬士英等人面露讚許之色,史可法無可不可,而有相當多的大臣,都是不約而同的鬆了口氣。

崇禎亦非笨伯,滿懷深意地掃視了羣臣一眼,然後才向朱慈娘道:“此輩可惡,按察清楚了麼?”

“回父皇,是兒親審過了

。”

“那也不必再由內閣或三法司會審了!”崇禎聲音極大,怒喝道:“世受國恩三百年,乃如此侍上報國耶?賜死,立刻賜死。同謀諸將,或斬或囚,由大元帥府審結髮落……戒爾羣臣,要引以爲鑑,於今國事如此,再不激發天良,甚至一心想着降賊,難道膜誅不得爾等麼!”

自由北至南,崇禎也是一直隱忍,今日觸動他心中塊磊,此時訓誡起來,言詞中對羣臣也是極不客氣,,展翅更新組更新最快。當下不少大臣想起皇帝脾氣十分暴燥,經常一言不合,或是一件事不對,就會立刻派校尉宣讀聖旨,拿捕下獄!

當下羣臣害怕戰慄,紛紛免冠下拜,不敢辜陳一詞。

而更有人,心中原本就離心離德,此時委屈下拜,心裡那些異樣主張,卻更加堅決了。

此次打了一小批,保金了一大批,也是實在情非得已。

要是窮治起來,怕是這個小朝廷立刻就分崩離析,不復存在了!

“大元帥府,宜早誓師北上!”崇禎頗爲心煩地瞟了羣臣一眼,又把目光轉向朱慈娘,這一次聲音柔和很多,不過也是不容質疑的道:“今戰火紛擾,皇太子爲兵馬大元帥,實非享受燕樂之時,吾兒當披袍掛帥,爲聯討平不服!”

崇禎十七年五月中,南京,小校場。

到了五月的南京,丙連續下了幾天的雨,不過天並沒有涼快下來,相反,卻是更加悶熱了。

朝廷新建在南京的消息,經過這麼久的時間,終於傳遍東南諸省。

各省復奏的公事呈文,地方大吏的效忠奏摺,也是馬不停蹄的送了過來。

各親王、郡王、還有遠在雲南的黔國公府,也都是有土物呈貢。不取別的意思,就是一個包茅封貢,朝廷換了地方,可中央權威所在,這一層絕不容馬虎!

已經有不少地方官員,奉旨來京述職,或是奉到新的聖旨,將漕糧物資,由原本的關庫改送到南京城裡來,源源不斷的糧食、絲、綢緞、布匹,各種物資眨眼間就把南京各府庫堆的滿滿當當的。

南來北往的客商,比平常也是多了很多,天子腳下,聖駕所在,難免就有不少人前來,尋訪多出來的商機。

整個南京城,都是在一種前所未有的活力之中。

而就在此時,皇太子將登壇拜帥,執掌天下兵馬,奉命渡江北上的消息,也是在整個南京城中傳揚開來!

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9第106章 立基(8)第29章 閣臣第27 年末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267章 會戰(3)第343章 決勝(18)第250章 轉折(30)第160章 南京(48)第221章 轉折(1)第285章 會戰(21)第93章 風雲(9)第31 羣英會(1)第237章 轉折(17)第68章 熱血(11)第268章 會戰(4)第168章 淮上(6)第119章 南京(7)第347章 決勝(22)第232章 轉折(22)第334章 決勝(9)第185章 變亂(2)第19章 都中第85章 風雲(1)第84章 睥睨第115章 南京(3)第189章 變亂(6)第266章 會戰(2)第229章 轉折(9)第231章 轉折(21)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107章 立基(9)第149章 南京(37)第86章 風雲(2)第199章 餘波(7)第133章 南京(21)第5章 賜刀第69章 熱血(12)第16章 潰敗第86章 風雲(2)第154章 南京(42)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99章 立基(1)第252章 轉折(32)第20章 巧遇第301章 會戰(37)第266章 會戰(2)第312章 會戰(48)第20章 巧遇第332章 決勝(7)第39章 羣英會(9)第6章 人心第74章 誓師第341章 決勝(16)第236章 轉折(16)第198章 餘波(6)第298章 會戰(34)第19章 都中第69章 熱血(12)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7第314章 會戰(50)第190章 變亂(7)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9章 獲獎第78章 密議第113章 南京(1)第232章 轉折(22)第92章 風雲(8)第84章 睥睨第299章 會戰(35)第3章 武官第330章 決勝(5)第320章 會戰(38)第212章 收穫(5)第101章 立基(3)第146章 南京(34)第11章 瘋狂第102章 立基(4)第85章 風雲(1)第111章 立基(13)第9章 獲獎第275章 會戰(11)第287章 會戰(23)第205章 餘波(13)第276章 會戰(12)第112章 立基(14)第136章 南京(24)第328章 決勝(3)第65章 熱血(8)第233章 轉折(23)第234章 轉折(14)第210章 收穫(3)第164章 淮上(2)第94章 風雲(10)第148章 南京(36)第83章 重逢第15章 一揖引子第59章 熱血(2)
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9第106章 立基(8)第29章 閣臣第27 年末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267章 會戰(3)第343章 決勝(18)第250章 轉折(30)第160章 南京(48)第221章 轉折(1)第285章 會戰(21)第93章 風雲(9)第31 羣英會(1)第237章 轉折(17)第68章 熱血(11)第268章 會戰(4)第168章 淮上(6)第119章 南京(7)第347章 決勝(22)第232章 轉折(22)第334章 決勝(9)第185章 變亂(2)第19章 都中第85章 風雲(1)第84章 睥睨第115章 南京(3)第189章 變亂(6)第266章 會戰(2)第229章 轉折(9)第231章 轉折(21)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107章 立基(9)第149章 南京(37)第86章 風雲(2)第199章 餘波(7)第133章 南京(21)第5章 賜刀第69章 熱血(12)第16章 潰敗第86章 風雲(2)第154章 南京(42)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99章 立基(1)第252章 轉折(32)第20章 巧遇第301章 會戰(37)第266章 會戰(2)第312章 會戰(48)第20章 巧遇第332章 決勝(7)第39章 羣英會(9)第6章 人心第74章 誓師第341章 決勝(16)第236章 轉折(16)第198章 餘波(6)第298章 會戰(34)第19章 都中第69章 熱血(12)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7第314章 會戰(50)第190章 變亂(7)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9章 獲獎第78章 密議第113章 南京(1)第232章 轉折(22)第92章 風雲(8)第84章 睥睨第299章 會戰(35)第3章 武官第330章 決勝(5)第320章 會戰(38)第212章 收穫(5)第101章 立基(3)第146章 南京(34)第11章 瘋狂第102章 立基(4)第85章 風雲(1)第111章 立基(13)第9章 獲獎第275章 會戰(11)第287章 會戰(23)第205章 餘波(13)第276章 會戰(12)第112章 立基(14)第136章 南京(24)第328章 決勝(3)第65章 熱血(8)第233章 轉折(23)第234章 轉折(14)第210章 收穫(3)第164章 淮上(2)第94章 風雲(10)第148章 南京(36)第83章 重逢第15章 一揖引子第59章 熱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