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變數

“李邦華這個老棺材瓤子……由他帶頭鬧騰吧,此事孤已經有所準備,任由他們鬧騰,不妨事。”

京中事態嚴重,闖營密探也不止老汪一夥,有很多消息都是直接來自高端渠道,彙總起來,稍加分析,就能知道是否屬實。

象李邦華、李明睿這些大員要員的動向,在建言國政之前,都會和自己的好友通風商量,再縝密,也得有幾個知交好友會事先知道內情,並且幫忙參詳定計。

一項國策大政,絕不會輕率提出,特別是南遷這樣的大事。

在宋獻策得到消息的時候,朱慈烺已經運用自己的影響,使得這些大臣下定決心,提前發動建言了。

這是歷史上的一個小小變化,要是按正常的發展,要到年後,崇禎垂詢,李明睿才做爲代表人物,把南遷之議正式提出。

京師空虛是顯然的,有良心和見地的大臣自然會操心此事。

當然,這也就成了闖營上下最爲懸心之事。

李自成和牛金星,劉宗敏等人,最爲擔心的就是崇禎南遷。南遷之後,他們的斬首計劃就顯的沒有意義,李自成要真正一統全國,還要耽擱好幾年的功夫。

這樣的大事,闖營的行動方案完全寄望崇禎不走,而且是寄託在崇禎優柔寡斷的性格上……這未免太冒險了。

李巖早就懷疑李自成另外有安排,此時看到李自成的表現,自然也是坐實了心中所疑,一時間,心中自是稍感不悅。

宋獻策的感覺是和他一樣,不過這宋矮子城府極深,聽到李自成的話,反而是露出一臉的歡喜之色。

“林泉,孤不是瞞你。”

李自成也是看到了李巖的臉色,心中越發的不愉快:這個林泉,也太犟了!

他不覺得自己把軍政情報分成幾個系統,彼此制約有什麼錯……身爲帝王,就是要講這麼點馭下之道!

當下只是向李巖淡淡一笑,道:“此事是牛啓東的首尾……具體怎麼做的,連孤也不大清楚。”

這話當然是推托之詞,牛金星這個明朝舉人越來越會做官了。當年此人不容於大明體制之內,是因爲身上有點孤高寡和的氣質,在闖營當了幾年的家,原本那點子落拓氣早就無影無蹤……現在麾下過百的明朝降官,那種雍容隨和的相爺氣度就越發明顯了。

牛啓東的佈置敢瞞着他李闖王,這是純粹的欺心之談。

李巖原本是要藉着此事,勸諫闖王重新考慮急速進京之事,但現在李自成連討論的機會也不給他,直接就把門封死了。

“既然如此,”一時間,李巖也頗感心灰,當下深揖下去,道:“臣就不再多言了。”

見他如此,李自成也有些抱歉,站起身來,拍拍李巖肩膀,笑道:“下去歇着吧,這陣子林泉你也太累了。等年後就要進兵,孤有很多大事,還要仰仗林泉呢!”

等宋獻策和李巖一前一後的出去,一直大大咧咧坐在椅子上的劉宗敏才站起身來,向着李自成道:“皇上,林泉這小子,還是不同意咱們往北京打麼!”

“他太固執了。”

“哼,我看是不同咱一條心。自成,他就是想做方面大將,想學白旺專鎮一方,急着自謀發展!我同你說,他和咱們老弟兄不同,絕不可使他坐鎮一方,不然的話,憑林泉之才之德,幾年功夫就制不住他了!”

李自成眼眉一跳,沉吟道:“不至於如此吧?”

“你得空試他一試就行了,一試就知道!”

劉宗敏等陝西籍將士,對李巖實在頗具惡感,這會只顧着給李巖下眼藥,對李自成的稱呼都情不自禁的改了口。好在李自成和他關係太深,彼此是依託性命的交情,當下也不以爲意,只是沉思着想,究竟劉宗敏所說,是攻訐離間,還是確實有試上一試的必要?

Wωω● тt kan● C〇

在河南時,他的權勢地位,還有麾下將士的實力都不強,但李巖這樣的世家大公子率衆來投,一時給他在河南的行動增添了極大的勝算,公允來說,李巖是很有功勞的。

看着一臉剛愎之色的劉宗敏,李自成擺一擺手,喃喃道:“再想想,再想想看。”

“哼,我只是給你提個醒!”

“不談這個,捷軒,今天林泉提起皇太子還在親自操持內操武官,和王家彥也搭上了頭,在整肅城防,這個事,我反而比李邦華他們要更擔心一些。”

今天李巖和宋獻策過來,一起說了兩件事。一件事,來源渠道倒和慧梅無關,因爲在城頭上她只是瞧着了朱慈烺處置內操官兵,並且與一個大官兒說笑,然後她便用繩技逃走,底下的事就不大清楚了。

一個女營裡的姑娘,對朝局大事瞭解有限,就連王家彥的身份還是老汪在事後打聽求實得來的。

所以李邦華等人的事,朱慈烺在其中參與用力,慧梅和老汪一夥,反而並不知情。

這個消息來源確實是牛金星的功勞,他與大量的前明降官一起,修書寫信,溝通在朝官員,建立來往渠道,從崇禎十五年起,願意降闖的官員越來越多,不象以前,知縣一級的官員都是寧願自殺上吊,也不願降賊。

因爲自己降賊苟全性命,卻會害了家人和宗族,所以不被殺的地方官員,也會選擇自盡。

但自從朱仙鎮一戰以後,朝廷失去了對流賊的主動和軍事優勢,相反,李自成卻實力大漲,已經有得天下之望。

此消彼漲,大明直往下出溜,李闖卻一直向上,大明的官員對朝廷能有幾分忠心?從十五年以後,牛金星這個舉人身份就一直往下涮了,同進士,進士,二甲進士……現在的明朝降官知縣以上的就好幾十,除了選拔一些可用的留在中央,大半都被派到地方繼續任官去了。

他們降了,也就代表一個大宗族,代表這個王朝的士紳階層已經覺得李闖不再是註定失敗的流賊,而是可以得天下的新勢力。

這個差別,可就大了!

有這些官員的書信,打通的關節豈是一夥小劉營的探子能比的?這也是牛金星在軍情繫統的一次很強力的介入……本朝是要恢復宰相制度的,牛丞相總制一切政務,錦衣衛東廠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新朝絕對不能再有!

有相當多的官員明裡暗裡的效力,若隱若無的承諾也有了不少,所以李邦華等人的努力,李自成並沒有太大的擔心,此時他和劉宗敏提起來的,卻是慧梅親眼看到的情形。

乖乖,一國皇太子,暗夜仗劍而行,誅除不法武官……雖然李自成知道,根本沒有什麼抄掠營,誰知道他孃的打哪裡地裡鑽出來的鬼?但大明皇太子居然有這般的能耐,這讓一直以爲大局盡在掌握的他,實在有點吃不住勁啊……

“怕什麼?”劉宗敏倒是不以爲意的樣子,搖着頭道:“這個事剛剛我問過牛啓東了,他說按大明祖制,皇太子沒兵沒權,連召見外臣都不行,東宮一沒錢,二沒兵,就一些近衛武官,能翻什麼大浪出來?咱們大兵圍城的時候,皇太子能帶多少兵出戰?漫說他沒有,就是有,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毛還沒長齊,能有天大本事?我卻是不信,叫我上我都嫌丟人……到時候皇上可不要派我,叫搖旗這二百五上吧。”

李自成含笑聽着,怎麼也覺得劉宗敏的話十分有理,但慧梅在給老汪稟報的時候,對朱慈烺十分推許,而老汪也如實上報,所以這個縱橫天下十幾年的闖王,也實在有點心神難安。

“咳,”到最後,他自失搖頭,責備自己道:“李自成啊李自成,枉你縱橫天下,不知道見了多少艱險,現在已經稱孤道寡,到最後,叫一個毛孩子給嚇住了麼?哼,這個皇太子既然賢德,我老李也不虧他,等破了城抓住了他,封他當一個王就是了!”

……

……

就在李自成和劉宗敏閉門密談的時候,宋獻策看看左右無人,用責備的口吻向着李巖道:“林泉,你也太拗了一些。捷軒他們,對你不滿由來也非一日,凡有軍議,你總要壓着陝西諸將一頭,他們中很有一些除你而後快的人,你怎麼還老是自己撞上去?”

他和李巖都是河南人出身,又搭夥計多日,宋獻策是頗善自保的人物,身上江湖氣也重,和誰都能嘻嘻哈哈幾句,所以他自信在闖營中沒有人真會爲難他,自己偶爾說錯了什麼也不打緊。

但李巖就不同了,本事是大,但風骨也太硬挺了一些!

“凡事我只是覺得對大局有利,就不想藏私。”李巖知道宋獻策是好意,當下勉強應道:“自保之策,大約我也懂些,以後加以小心就是了。”

他倒是確實有這個聰明,這麼一說,宋獻策也就放下心來。當下兩人並肩而行,宋獻策扯着自己下巴上稀疏的鬍鬚,冷笑着道:“牛啓東的安排,不外乎就是買通一些官員,大爲造勢,給崇禎下絆子,不過,林泉,這一手確實是漂亮。崇禎的性子,急燥好面子,被人拿話一擠,就一定下不來臺,我看,我們也真的不必杞人憂天了!”

他對牛金星伸手到自己地盤的做法十分不滿,不過宋獻策是十分多智深沉的人物,心中不滿,口中卻不置一詞。

此時此刻,宋獻策只是在想:“神京之中,未必沒有變數。皇太子孤身上城,操持城防,和外臣結交……而看當時情形,慧梅這姑娘是走不脫的,故意放走,難道是要收網拿人?這麼久時間,也是儘夠了啊……這件事,還真的一時看不明白啊……”

第51章 兄弟第299章 會戰(35)第256章 序幕(2)第21 晉商第45 離去第194章 餘波(2)第183章 變化(9)第251章 轉折(31)第278章 會戰(14)第8章 進言第193章 餘波(1)第234章 轉折(14)第341章 決勝(16)第219章 火器(2)第208章 收穫(1)第54章 理想第228章 轉折(8)第10章 校閱第57章 陷落第137章 南京(25)第55章 突變第326章 決勝(1)第74章 誓師第231章 轉折(21)第237章 轉折(17)第22 選擇第110章 立基(12)第33章 羣英會(3)第114章 南京(2)第38章 羣英會(8)第21 晉商第203章 餘波(12)第229章 轉折(9)第108章 立基(10)第119章 南京(7)第309章 會戰(45)第300章 會戰(36)第137章 南京(25)第24章 各方第190章 變亂(7)第108章 立基(10)第264章 序幕(10)第309章 會戰(45)第106章 立基(8)第83章 重逢第94章 風雲(10)第183章 變化(9)第9章 獲獎第149章 南京(37)第262章 序幕(8)第51章 兄弟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83章 重逢第257章 序幕(3)第284章 會戰(20)第252章 轉折(32)第269章 會戰(5)第274章 會戰(10)第144章 南京(32)第80章 福王第79章 爭執第284章 會戰(20)第8章 進言第47章 總兵第119章 南京(7)第319章 會戰(55)第342章 決勝(17)第203章 餘波(12)第133章 南京(21)第40章 陣列第57章 陷落第38章 羣英會(8)第334章 決勝(9)第153章 南京(41)第201章 餘波(9)第152章 南京(40)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244章 轉折(24)第115章 南京(3)第98章 風雲(14)第23章 機緣第180章 變化(6)第118章 南京(6)第309章 會戰(45)第234章 轉折(14)第313章 會戰(49)第293章 會戰(29)第50章 哭廟第70章 免送第159章 南京(47)第117章 南京(5)第81章 史公第340章 會戰(40)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119章 南京(7)第112章 立基(14)第190章 變亂(7)第68章 熱血(11)第196章 餘波(4)第103章 立基(5)
第51章 兄弟第299章 會戰(35)第256章 序幕(2)第21 晉商第45 離去第194章 餘波(2)第183章 變化(9)第251章 轉折(31)第278章 會戰(14)第8章 進言第193章 餘波(1)第234章 轉折(14)第341章 決勝(16)第219章 火器(2)第208章 收穫(1)第54章 理想第228章 轉折(8)第10章 校閱第57章 陷落第137章 南京(25)第55章 突變第326章 決勝(1)第74章 誓師第231章 轉折(21)第237章 轉折(17)第22 選擇第110章 立基(12)第33章 羣英會(3)第114章 南京(2)第38章 羣英會(8)第21 晉商第203章 餘波(12)第229章 轉折(9)第108章 立基(10)第119章 南京(7)第309章 會戰(45)第300章 會戰(36)第137章 南京(25)第24章 各方第190章 變亂(7)第108章 立基(10)第264章 序幕(10)第309章 會戰(45)第106章 立基(8)第83章 重逢第94章 風雲(10)第183章 變化(9)第9章 獲獎第149章 南京(37)第262章 序幕(8)第51章 兄弟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83章 重逢第257章 序幕(3)第284章 會戰(20)第252章 轉折(32)第269章 會戰(5)第274章 會戰(10)第144章 南京(32)第80章 福王第79章 爭執第284章 會戰(20)第8章 進言第47章 總兵第119章 南京(7)第319章 會戰(55)第342章 決勝(17)第203章 餘波(12)第133章 南京(21)第40章 陣列第57章 陷落第38章 羣英會(8)第334章 決勝(9)第153章 南京(41)第201章 餘波(9)第152章 南京(40)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244章 轉折(24)第115章 南京(3)第98章 風雲(14)第23章 機緣第180章 變化(6)第118章 南京(6)第309章 會戰(45)第234章 轉折(14)第313章 會戰(49)第293章 會戰(29)第50章 哭廟第70章 免送第159章 南京(47)第117章 南京(5)第81章 史公第340章 會戰(40)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119章 南京(7)第112章 立基(14)第190章 變亂(7)第68章 熱血(11)第196章 餘波(4)第103章 立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