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 揉搓

“兵指東虜,克復遼陽,瀋陽?”

午正時分,壽皇殿太子演武閱兵的話已經傳揚開來,最少,在內廷之中,夠資格,也夠關切的大人物們,都是已經全部聽說了此事。

“是的,小爺就是這麼說的……說真格的,聽着還真的是提氣的很!宗主爺是沒瞧着,那夥武官,嗷嗷直叫,眼珠子都紅了,就跟一夥狼似的……”

兩個緋袍太監,一前一後,前者挺胸凸肚顧盼自如,後者卻是蜷縮着身子,下腰躬身,跟在前者後頭,就象個煮紅了的龍蝦。

兩人身後,則是數十個穿着青袍或是綠袍的太監伴當,長袍白靴,標準的內侍裝扮。

“哼,小爺這麼說,倒是真的有志氣的很哪。”

前頭的太監慢悠悠的走着,先說了一句,半響過後,才又笑道:“少年人有志氣自是好的,不過,咱家還真的不知道,就憑現在這情形,他又能做到什麼模樣。”

“宗主爺,那?”

“由着小爺自己折騰就是。餉,械、甲,都沒有。吃的麼,按說是光祿寺的差事,咱們可以不必去管……儘量支應吧!至於衣服布匹、弓箭、生漆、膠、牛筋等物,這一些庫裡有的是,倒不能勒掯不給,不然的話,小爺發脾氣,咱們也無詞可對不是?”

“是是,宗主爺說的極是。既然是這麼着,小爺已經交待下來的,下愚就趕緊着去辦,不然,催問起來,也真的不好交差。”

“嗯,你去辦就是。對了,外間文官們有聽說的沒有?”

“聽說怕是聽說了,但是暫且還沒有聽到有什麼動靜。”

“哼,他們倒不會把這事輕輕放過去。你瞧吧,必定有人會拿此事出來做文章。但現在不必管他們,那幫齷齪官兒,咱家瞧他們不起,沒有要緊事情,也是實在懶得理會他們。”

“其實宗主爺只要一句話,那陳演就算是內閣首輔,也斷然沒有不聽的道理……”

“唉,你懂什麼?簡直胡說!”被稱爲宗主爺的,自是司禮掌印太監,也是現在太監中的第一人王德化。能和他的權力相抗衡的有幾人,最出名的就是王承恩和曹化淳,不過現在曹化淳並沒有在東廠提督任上,而是在家閒居,放眼內庭,也就是王承恩夠資格和他挺一挺腰子了。

至於王廉、高起潛、方正化等輩,就更要等而下之了。

至於跟在王德化身後的協理內操太監石川,怕是連史書留名的資格也沒有了。

被王德化當頭對臉的訓斥,石川也只是笑:“下愚當然不及宗主爺懂的多,還請宗主爺開釋就是了。”

“開釋不得,開釋不得。”王德化胡亂一擺手,把這話題錯過去,然後方看着石川,冷笑道:“安心當你的差,不要胡亂鑽營,好多着呢。”

“這……宗主爺……”

“打量我不知道你的心思?”王德化面容更冷,只道:“觀風望色,混水摸魚,想在這件事跟着小爺,博一個鹹魚再翻身……我告訴你,老鱉打卦,你這一卦不靈!”

要說內監中的資歷,王德化算是夠老了,除了曹化淳等寥寥數人,怕也沒幾個能和他比的。當然,是說那些位高權重的太監,那些混吃等死的,就算活到八十一百的,也只當是能喘氣的廢物,談不上資歷一說。

眼前這石川倒是個有資歷的,先是內書堂出身,然後司禮少監,接着轉內官監,眼看要九轉丹成,不合魏忠賢跨了……

這廝是魏黨外圍,但外圍也是逆黨,從內官監調出來,派到內操這兒守着萬歲山壽皇殿,夜晚嚎起來都沒有幾個人能聽到的荒地當差,對一個內官來說,這一生差不離就算完了。

現在這會兒小爺去搞這麼大動作出來,大約這個前朝餘孽是動了什麼心思,打量着要趁勢而起……只是王德化一通冷言冷語,卻是把這閹人心裡好不容易剛冒起來的小火苗就給澆熄了……

“姥姥……偏不聽你的!”

石川當面連一個虛屁也沒敢放,等王德化走後,才站在原地,向着對方遠去的地方,惡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

……

……

就在王德化揉搓石川的同時,東宮殿宇之前,也是有兩個頭戴烏紗,圓領補服,玉帶官靴,看着便儒雅風流的講官,正站在殿門前等太子返回。

兩人一個是五十來歲的中年人,面色清癯,長鬚美髯,眼神中也是文氣斐然,令人一看便知道是讀書破萬卷的大儒。

另外一人,卻是三十左右,面色白淨,眉不過眼,五官纖弱,下脣只留出一抹短鬚,整個人看着也是瘦弱,人長的甚不起眼,只是顧盼之間,眼神中透着聰慧難言的光采,就是這麼一抹光彩,叫人一眼便知道,此人文才,也絕不會遜於那中年人之下。

年紀在五十左右,一臉大鬍子的王鐸是正四品少詹事,年輕文弱的吳偉業是正五品的左庶子。

兩人都是當時最著名的才子,詩人。王鐸二十來歲就中進士,點庶吉士翰林,到江南做主考難盡江南諸生,這在當時無比拉風的事情,因爲江南是明朝文學基地,所有的著名文臣幾乎都出身江南一帶,到明中後期,更是文風鼎盛,幾乎隨便哪個縣都出過閣老大學士。

王鐸一個河南人到江南做考官,最後得了一個“才壓江南”的評價,靠着這個名頭王鐸一路青雲直上,又受到崇禎賞識,到東宮做了講官。

庶吉士原本就是儲相,東宮講官更是着眼未來,不出意外的話,王鐸入閣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至於吳偉業就是標準的江南才子了,崑山人士,書香世家,做的一手好詩,在東宮充講官後,任課極爲盡心盡力,所以崇禎很是欣賞,吳偉業官符如火,幾年功夫就從進士及第到五品庶子,沒有皇帝的賞識信任是絕無可能。

此時兩人眉頭都是皺的緊緊的,臉上也是一臉的焦燥之色。

皇太子尚在壽皇殿,今日的話語,卻是已經傳遍九城了。

畢竟,以太子的身份實在是十分的特殊,說是一人之下,但手中毫無實權,一切都需看皇帝的臉色行事,而近日太子所行所言,不僅干犯聖忌,更爲嚴重的,便是可能落外間文官們的口舌。

別人不知道,但身爲這個集團中的一份子,兩個文官卻是知道這個集團力量的龐大與恐怖,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它對皇權的耐心和敬畏已經漸漸要耗盡,大明的皇權到了崇禎年間已經是無比的削弱,從依附於皇權的內監就能看的出來,皇權強,內監便強,皇權弱,內監便弱。崇禎早年,周延儒與溫體仁還得依附內監才能爲首輔,而到了如今,內閣諸學士已經不大把內監放在眼裡,這十餘年間,皇帝殺督臣九人,巡撫十一人,首輔,尚書,州縣文官無數,但殺人越多,皇權反而日漸侵凌,到了現在,除了武將跋扈,漸漸不聽指揮,便是文官也是離心離德,實在是已經和這個王朝漸行漸遠了!

實話說,就是都在暗中等着改朝換代!

“咱們這位小爺……”吳偉業年輕些,沉不住氣,看着東宮大門方向,攤手苦笑道:“這不是自己去捅馬蜂窩?鬧將起來,焦頭爛額,連皇上也不好迴護於他,到時候,卻看他要不要勒石燕然了!”

“不過……”吳偉業突然一笑,向着王鐸道:“不過學生一則佩服太子的膽量,二則佩服他的心思,只慚愧的是,此事卻是與講官每無關,卻是他自己的主張。”

“我亦云然。”王鐸微微一笑,道:“東虜是我朝大敵,太子有這種心思,着實叫人心折的很。只是,他年輕性燥,說的急切,容易落人話柄。而且,事情是要看怎麼做,而不是看怎麼說,吾輩現在就誇讚他,還嫌早了一些。”

說起這個,王鐸亦是面色沉鬱,身爲東宮講官,一生榮辱其實是和皇太子系在一起,一想到國事與眼前之事,就算想要破顏一笑,也是難乎爲情了。

“來了!”看到皇太子儀仗過來,兩個文官都是眼前一亮,一併向前踱了兩步,王鐸矜持,又停了下來,身爲講官,要有自己的體制尊嚴;只吳偉業年輕尚直,還是不管不顧的迎了下去。

第111章 立基(13)第117章 南京(5)第74章 誓師第244章 轉折(24)第38章 羣英會(8)第238章 轉折(18)第91章 風雲(7)第263章 序幕(9)第24章 各方第93章 風雲(9)第107章 立基(9)第307章 會戰(43)第231章 轉折(21)第341章 決勝(16)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142章 南京(30)第259章 序幕(5)第266章 會戰(2)第333章 決勝(8)第101章 立基(3)第84章 睥睨第151章 南京(39)第291章 會戰(27)第95章 風雲(11)第177章 變化(3)第186章 變亂(3)第335章 決勝(10)第37章 羣英會(7)第34 羣英會(4)第24章 各方第64章 熱血(7)第89章 風雲(5)第161章 南京(49)第162章 南京(50)第138章 南京(26)第237章 轉折(17)第292章 會戰(28)第282章 會戰(18)第162章 南京(50)第21 晉商第168章 淮上(6)第267章 會戰(3)第281章 會戰(17)第282章 會戰(18)第279章 會戰(15)第119章 南京(7)第161章 南京(49)第228章 轉折(8)第191章 變亂(8)第178章 變化(4)第42章 好手第313章 會戰(49)第295章 會戰(31)第135章 南京(23)第314章 會戰(50)第21 晉商第53章 撲騰第148章 南京(36)第8章 進言第85章 風雲(1)第32 羣英會(2)第277章 會戰(13)引子第260章 序幕(6)第53章 撲騰第260章 序幕(6)第282章 會戰(18)第223章 轉折(3)第199章 餘波(7)第21 晉商第13章 異心第30章 失控第84章 睥睨第178章 變化(4)第344章 決勝(19)第146章 南京(34)第326章 決勝(1)第301章 會戰(37)第49章 城門第258章 序幕(4)第174章 李巖(3)第298章 會戰(34)第198章 餘波(6)第72章 六率第290章 會戰(26)第340章 會戰(40)第265章 會戰(1)第114章 南京(2)第222章 轉折(2)第265章 會戰(1)第277章 會戰(13)第42章 好手第330章 會戰(39)第300章 會戰(36)第273章 會戰(9)第193章 餘波(1)第235章 轉折(15)第186章 變亂(3)第143章 南京(31)第49章 城門
第111章 立基(13)第117章 南京(5)第74章 誓師第244章 轉折(24)第38章 羣英會(8)第238章 轉折(18)第91章 風雲(7)第263章 序幕(9)第24章 各方第93章 風雲(9)第107章 立基(9)第307章 會戰(43)第231章 轉折(21)第341章 決勝(16)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142章 南京(30)第259章 序幕(5)第266章 會戰(2)第333章 決勝(8)第101章 立基(3)第84章 睥睨第151章 南京(39)第291章 會戰(27)第95章 風雲(11)第177章 變化(3)第186章 變亂(3)第335章 決勝(10)第37章 羣英會(7)第34 羣英會(4)第24章 各方第64章 熱血(7)第89章 風雲(5)第161章 南京(49)第162章 南京(50)第138章 南京(26)第237章 轉折(17)第292章 會戰(28)第282章 會戰(18)第162章 南京(50)第21 晉商第168章 淮上(6)第267章 會戰(3)第281章 會戰(17)第282章 會戰(18)第279章 會戰(15)第119章 南京(7)第161章 南京(49)第228章 轉折(8)第191章 變亂(8)第178章 變化(4)第42章 好手第313章 會戰(49)第295章 會戰(31)第135章 南京(23)第314章 會戰(50)第21 晉商第53章 撲騰第148章 南京(36)第8章 進言第85章 風雲(1)第32 羣英會(2)第277章 會戰(13)引子第260章 序幕(6)第53章 撲騰第260章 序幕(6)第282章 會戰(18)第223章 轉折(3)第199章 餘波(7)第21 晉商第13章 異心第30章 失控第84章 睥睨第178章 變化(4)第344章 決勝(19)第146章 南京(34)第326章 決勝(1)第301章 會戰(37)第49章 城門第258章 序幕(4)第174章 李巖(3)第298章 會戰(34)第198章 餘波(6)第72章 六率第290章 會戰(26)第340章 會戰(40)第265章 會戰(1)第114章 南京(2)第222章 轉折(2)第265章 會戰(1)第277章 會戰(13)第42章 好手第330章 會戰(39)第300章 會戰(36)第273章 會戰(9)第193章 餘波(1)第235章 轉折(15)第186章 變亂(3)第143章 南京(31)第49章 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