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南京(34)

諸事順手,朱慈烺興致也是很好。

見他如此,身邊的親隨侍衛們,也是滿臉笑容。

大元帥府有一營編制的直衛營,不過現在人員只有一百來人,直衛營的管帶劉兆輝,勳臣之子,現在管帶太子直衛,也是十分相宜。

傍晚出宮,去的地方有好幾處,到最後,來到的是領侍衛大臣馮元彪的府邸。

朱慈烺身邊親信的武將班底還不算太薄弱。雖然,除了魏嶽之外沒有幾個大將之才,但現在來看,也將就敷衍着夠使了。

文官班底,就很悽慘了。

象陳貞慧、候方域,甚至是餘懷等人,都是無人可用,現成的復社才子抓進來使。暫且沒有大沖突的前提下,這些人也能爲他效力。

但如果有一天覆社和東林搞些小動作,朱慈烺忍無可忍的時候,這些人又當如何?

以朱慈烺自己看來,和東林復社反臉,恐怕在將來也是勢不可免之事。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利益之爭。

一方面要重整河山,勢必要極權和軍國化。要把國家全面動員,充分利用明朝龐大的國力,而不是如現在這樣,一團散沙,國家實際上有過億人口,卻被一個二十萬人不到的小部族滅了國加上剃髮易服,文明隕滅!

這是何等之恥!

而復社和東林,代表的卻是新興資產階級,代表的是本階層和中下層人民的利益。

萬曆年間,稅監和礦監確實侵害了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同時也損害了大量的普通百姓。這一點來說,東林黨的一些攻訐是有道理的。

不過更多的時候,就是純粹的爲了本階層的利益而撒潑打滾了吧……

在明朝混亂的財政下,現在居然也形成了勉強的僞銀本位經濟體系,白銀大量涌入的同時,帶來的是嚴重的通貨膨脹和一個前所未有的階級。

這個階級就是資本爲核!

而代表人物,就是東林黨與復社!

江南其實沒有真正的大地主和封建領主,因爲人口太多,士紳太多,彼此牽制,不可能無限制的兼併土地。

於是大量的閒置資本就用來進行初步的工業積累和更多的海外貿易。

這就是一個特定局面下形成的循環,明末開海以來,數十年間,民間資格和新興階級確實是一天比一天壯大起來。

這樣一來,就是一個同仇敵愾的格局。原本明朝的士紳階層因爲低薪政策無法脫離本階層而存在,就是說,一個人官兒當的再大,他也不能背離本階層的利益而完全爲皇家服務。

因爲薪水不夠,他必定要屈從於一些本階層約定俗成的東西。

比如投充和隱戶,拖欠正賦把持地方財稅等等劣習。

等明末工商業發展到這個地步,本身的利益就已經聯結在一起,再加上江南特有的讀書應舉的文化傳承,一個權力、金錢、還有文化相結合的龐大利益集團,就是這麼成型了……

這樣看來,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也算是確有其事了……當然,因爲中國文化傳承對科學的牴觸態度和所謂的“奇技淫巧”的排斥,特別是沒有理論指導的前提下,資本積累並沒有帶來科技和工業上的變革,到一定程度後,資本就只能用來揮霍了。

明末時,士風是公認的大壞,國家崩潰在即,秦淮河上的紙醉金迷只是這個國家士紳階層墮落的一個縮影罷了。

所以明末這時候情形就是非常弔詭,明明白銀多的都通漲了,民間的士紳闊佬們錢多的燒手,象東林的錢謙益,復社的冒襄,都不是大富之家,不過好歹都有三五處園子,幾十萬兩的身家……民間這和能錢,皇帝卻窮的要當褲子去……他媽的和誰說理去!

明明人口衆多,賦稅一家再加,卻是無兵可用,無餉可發!

明明地大物博,北方災,南方把糧食換成經濟作物,江南一帶全買糧吃!糧食產量年年下降,官紳不交工商稅就算了,還有田產隱戶、投充、獻田,花樣繁多,變着法兒的吸國家的血!

明明有龐大的政府,行政效率卻是十分的低下。

究其實裡,還是中央權威已經蕩然無存!

本朝的士紳階層,已經自成格局,不再爲大明效力了!

北方的東虜是極端落後和野蠻的漁獵文明,而明朝的核心卻已經走出了農耕文明,因爲這個國家的統治核心,精英階層已經摸到了另外一種文明的門檻之上,所以相對於明朝的情況而言,東林黨和復社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都是太特媽的超前了啊……

這樣一來,因爲沒有科技和工業化的進程,所以文化和經濟的超前帶來的反而是軍事上的嚴重落後,明末的悲劇,除了天災之外,人禍的根底,大致就在於此了……

這樣的復社和東林,怎麼可能不打?

現在不打,將來豈能不打!

騎在馬上,朱慈烺的心中只是一團火熱。天可憐見,老天爺派他來,就是要中結一些人的美夢,就是要把事情的發展,扭回到它原本的軌跡之上!

華夏絕不能是現在這個樣子!

……

……

現在陳名夏現在已經以大元帥府軍政司司正的名義,持節前住揚州和淮安一帶,先查看劉孔和的厘金卡子的運作情形。

從揚、淮、徐這三府一帶,有幾十個州縣,地方在此時也還算富饒,商民來往十分之多……當然,抽釐抽的人頭稅十分有限,如果就是帶點隨身物品,走親訪友,當然不必給錢。攜帶騾馬貨物,纔會視貨物的多少,騾馬的數目來抽釐。

徵收厘金,主要目標就是商人。

現在是奈何不得東林和復社,那就先曲線救國,先抽釐金,淮揚一帶,正是南北要津,雖然是戰亂,仍然是有不斷絕的商旅經過,將來就算是前線,也一樣會有民間貿易,能佔據這塊地方,簡直就是得天獨厚老天賜給的福地……在淮揚一帶抽分收釐,十分恰當,簡直是妙極了!

至於厘金對工商業的殘害……謝天謝地,現在要的就是摧殘工商啊……

還有就是正經的關稅清理,再下一步,就是淮揚的鹽政。

整理起來,一年幾百萬銀子的收入也是很稀鬆的……當然,那也是一個超級馬蜂窩。不過妙就妙在鹽政向來是勳臣和太監的地盤,嗯,這兩個階層現在都已經基本上要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了……

暮色之中,騎在高大的白馬之上,朱慈烺也是難得的露出了一臉的笑……

王源抵一抵李恭,輕聲道:“怎麼小爺笑的那麼難看?”

“我看小爺也該娶太子妃了……”

“定誰家的好呀?聽說周皇后正在張羅這事,不過,一時半會的真定不下來。南京這邊,宮裡的人都不熟啊。”

“本朝故事,娶妃都是打小門小戶清白之家裡找……不過現在的情形,是不是要娶個合適點的的權貴勳戚家的女兒,以穩定人心,這個就不好說了!”

說到最後,李恭也是直搖頭,任是王源再扯,也是不肯出聲應答了。

還好朱慈烺聽不到,不然的話,想着厘金鹽政的笑容能被部下臣子想到那上頭去,他也只能一頭撞死得了……

……

……

城中可能有變亂,軍心不穩,這件事因爲做的很隱秘,所以包括皇帝和朱慈烺在內,都是毫無警惕。

畢竟現在中央已經確立,萬象更新之時,闖賊還被打出了京師,至於東虜……東虜雖然不少人已經大有警惕之心,不過畢竟能真正深刻認識到東虜是生死強敵的人,仍然不多。

南京向來就有點兒置身事外,歌舞昇平的味道,現在更是人心振奮,上下都很安心,這秦淮河上的生意,可是比往年這時候更加的好了幾分……

錦衣衛是正經被裁撤了,初聞此事的時候,高升也是十分的難過。

高升和李國泰、呼延傲博三人,算是錦衣衛最後的一點餘燼。

在北京時,皇太子撥給錢糧招募人手,暗中恢復實力,等京師告急,皇太子率衆突圍之後,小李留在北京,呼延百戶先是跟隨太子左右,山東上岸之後就奉命潛行至各地辦事,到現在,留在南京的,也就高升一人了。

裁撤錦衣衛後,原本以爲大夥兒就此散夥,不料皇太子竟是親自召見他,溫言安撫之後,就叫高升到大元帥府直管的內務局去報道,然後老弟兄們陸續來到,重新搭起架子來,銀子餉械也是源源不斷的撥下來……到這時,大夥兒纔是明白,這軍情司對外,內務局對內,殿下裁撤錦衣衛,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

當下自是士氣復振,只是北人來南,根基太淺,對此高升等人也沒有辦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慢慢的先做起來再說。

往淮安兵裡安插耳目,也就是十來天前的事。

這一股兵馬,實在是吃的太勉強,高升以特務的天生敏感來說,對這支兵馬十分的不放心,只是高層是沒有辦法,只能在普通小兵裡頭買通了幾個變節的,每天報來的消息,不外乎就是軍營中的一些上不得檯面的小事,每天看罷,也是不得要領,連上報的程序都是不必走了。

不過,軍中可能有變,在下午時就有人悄悄兒把風透給了他。

得到這種消息,高升哪敢怠慢?當下便四處派人,監視軍營,各大臣府邸,連皇城禁軍,京營兵在內,到處都加派了人手,整個內務處不到二百人的人手,連同文員在內,都被高升全派了出去。

到天黑之後,終於坐實了消息,而他趕到宮門之後,遞牌子請見,卻被告知太子已經出門。

一時之間,高升茫然四顧,卻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遠遠的,他看到幾個身影,其中有個高大漢子,似乎眼熟,想了一想,臉上露出笑來,快步疾走,便是追了上去。

第107章 立基(9)第201章 餘波(9)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293章 會戰(29)第29章 閣臣第289章 會戰(25)第230章 轉折(10)第56章 出宮第252章 轉折(32)第155章 南京(43)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332章 決勝(7)第215章 收穫(8)第153章 南京(41)第68章 熱血(11)第334章 決勝(9)第78章 密議第81章 史公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28 松山第309章 會戰(45)第285章 會戰(21)第209章 收穫(2)第205章 餘波(13)第297章 會戰(33)第288章 會戰(24)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93章 風雲(9)第55章 突變第63章 熱血(6)第49章 城門第107章 立基(9)第228章 轉折(8)第144章 南京(32)第153章 南京(41)第71章 犧牲第230章 轉折(10)第245章 轉折(25)第286章 會戰(22)第81章 史公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49章 城門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83章 重逢第232章 轉折(22)第213章 收穫(6)第174章 李巖(3)第221章 轉折(1)第230章 轉折(20)第18章 非常第16章 潰敗第79章 爭執第23章 機緣第158章 南京(46)第195章 餘波(3)第17章 渭南第76章 彷徨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62章 熱血(5)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238章 轉折(18)第270章 會戰(6)第186章 變亂(3)第65章 熱血(8)第78章 密議第105章 立基(7)第312章 會戰(48)第187章 變亂(4)第36章 羣英會(6)第152章 南京(40)第41章 走路第88章 風雲(4)第101章 立基(3)第40章 陣列第48章 遊騎第115章 南京(3)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章 南京8第6章 人心第339章 決勝(14)第301章 會戰(37)第139章 南京(27)第139章 南京(27)第203章 餘波(12)第282章 會戰(18)第4章 拉攏第99章 立基(1)第295章 會戰(31)第335章 決勝(10)第85章 風雲(1)第283章 會戰(19)第190章 變亂(7)第185章 變亂(2)第333章 決勝(8)第170章 練兵(2)第232章 轉折(12)第27 年末第116章 南京(4)第56章 出宮第337章 決勝(12)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
第107章 立基(9)第201章 餘波(9)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293章 會戰(29)第29章 閣臣第289章 會戰(25)第230章 轉折(10)第56章 出宮第252章 轉折(32)第155章 南京(43)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332章 決勝(7)第215章 收穫(8)第153章 南京(41)第68章 熱血(11)第334章 決勝(9)第78章 密議第81章 史公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28 松山第309章 會戰(45)第285章 會戰(21)第209章 收穫(2)第205章 餘波(13)第297章 會戰(33)第288章 會戰(24)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93章 風雲(9)第55章 突變第63章 熱血(6)第49章 城門第107章 立基(9)第228章 轉折(8)第144章 南京(32)第153章 南京(41)第71章 犧牲第230章 轉折(10)第245章 轉折(25)第286章 會戰(22)第81章 史公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49章 城門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83章 重逢第232章 轉折(22)第213章 收穫(6)第174章 李巖(3)第221章 轉折(1)第230章 轉折(20)第18章 非常第16章 潰敗第79章 爭執第23章 機緣第158章 南京(46)第195章 餘波(3)第17章 渭南第76章 彷徨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62章 熱血(5)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238章 轉折(18)第270章 會戰(6)第186章 變亂(3)第65章 熱血(8)第78章 密議第105章 立基(7)第312章 會戰(48)第187章 變亂(4)第36章 羣英會(6)第152章 南京(40)第41章 走路第88章 風雲(4)第101章 立基(3)第40章 陣列第48章 遊騎第115章 南京(3)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章 南京8第6章 人心第339章 決勝(14)第301章 會戰(37)第139章 南京(27)第139章 南京(27)第203章 餘波(12)第282章 會戰(18)第4章 拉攏第99章 立基(1)第295章 會戰(31)第335章 決勝(10)第85章 風雲(1)第283章 會戰(19)第190章 變亂(7)第185章 變亂(2)第333章 決勝(8)第170章 練兵(2)第232章 轉折(12)第27 年末第116章 南京(4)第56章 出宮第337章 決勝(12)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