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立基(13)

“免禮!”

此時此刻,朱慈烺的聲音也是變的十分的莊重,他今日身着的是太子皮弁,華光異彩,十分漂亮。

同時,也是頗添了幾分英武。

在他的右臂揮動之下,在場所有人才依次起身,看着腳下如波浪般的人『潮』,朱慈烺的臉也是漲的通紅……人君之威,到了此時,也是才略有體會罷了!

便是一邊的路振飛等人,起身之後也是十分的感慨……這會子才知道什麼是帝王之威儀!太子雖然不是君皇,但儲君也是君上,在太子跟前,什麼起居八座,什麼總督巡撫,一鎮總戎……這都算個屁!

也就是在此時,朱慈烺威儀風姿還有他實際能掌握的權力,才漸漸深入身邊人的人心之中。在沒有這種大威勢展『露』出來的絕高威儀之前,朱慈烺畢竟是太平易近人了一些,也畢竟是太年輕了一些!

而此時,數千甲士在他制下,數百身經百戰威風凜凜的將領聽候指令,只要太子令旗之下,便是無往而不前!

“今日校閱,便是爲的孤成立六率!”朱慈烺環顧左右,目光炯炯的道:“那麼,何謂六率呢?六率,便是太子親軍!本朝祖制原本無六率,但若說祖制太子無親軍,那便是大錯特錯!自永樂年爲宣宗皇帝立皇太孫幼軍,然後宣廟爲英宗皇帝立太子幼軍,列聖相承,本朝皇太子也是有親軍指揮,人數在萬餘左右,所以祖制太子有親軍,只是冠以幼軍之名罷了。今天下多事,流賊竊占神京,正是戮力發奮恢復祖業,再創中興之時。父皇於南京統攝全局,孤則建六率,親臨矢石,掃『蕩』妖氛!是故,今日在此成立六率,以爲復興之基……來,上六率旗號!”

一聲令下,底下自是應聲如雷。又一次隆隆鼓聲響起之後,大隊甲士捧着新制成的六率軍旗昂然分列兩邊,在校場內外有不少識字認旗的官紳,此時也是紛紛議論起來。

“瞧着沒有?這面黑虎旗,就是虎賁率旗。”

“弓箭圖形的,便是『射』聲率,還有羽林率,遊擊率,這旗,可都是下了心思了。”

“看這旗上鐵騎奔流,這是驍騎率!”

“這就算是新軍,可是這官制又怎麼弄?率和咱們的營兵是一回事麼?”

“換湯不換『藥』,太子要新鮮換個新名兒,裡子還不是一回事?這校場裡的兵還不是原來山東鎮的?沒瞧着,那些山東鎮的將領都是一個個臉上帶笑,心裡還不定是怎麼想呢。”

“沒錯兒。小爺想掌這支兵,我看懸。”

“就是,換個名兒,各將還在淮安,這些兵是人家一手帶出來的,就算小爺掌了,發餉發銀,要多久才能真的聽號令?這打仗的事兒,不是自己帶出來的兵,能放心使麼?”

“太子英武啊……看他的,準沒錯!”

不僅是那些在下頭的官紳,就算是校臺之上,一衆官員也是議論紛紛。六率是成軍,但餉源怎麼辦,兵員額制怎麼訂?軍號軍旗是不是經過兵部認可?還有武官任命提拔,是不是武選司的職責範圍之內?

在場文官,一想到此,自然也是大爲皺眉了。

向來一鎮兵額是需要兵部會同當地文官一起校閱點檢,然後分爲正丁和軍餘,按名額發給糧餉衣物器械甲胃,當然,現在國家一貧如洗,以前的經制之法是談不上了,但太子這麼自行成軍,根本不經兵部和地方,這以後,是不是極大的麻煩?

想起劉澤清在時,地方府藏隨意取用,稅賦也是隨便截流,名爲總鎮,實爲強藩,根本無可遏止,而太子現在的情形,似乎要過而有之,思想起來,不免就更加擔憂了。

議論如『潮』,當然不盡然是好聽的話,不過朱慈烺只是淡淡一笑,又是朗聲令道:“授旗!”

“魏嶽,爲驍騎率總兵官,授驍騎率旗!”

“李恭,爲虎賁率總兵官,授虎賁率旗!”

“王源,爲旅賁率總兵官,授旅賁率旗!”

“任尚,爲『射』聲率總兵官,授『射』聲率旗!”

“馮愷章,爲羽林率總兵官,授羽林率旗!”

“劉孔和,爲遊擊率總兵官,授遊擊率旗!”

喝令聲中,諸將都是着各『色』披風,頭頂銅盔,全身具甲,背弓箭,佩寶刀寶劍,行動之時,鏘鏘有力,每叫到一個,便是有一人出列向前,在將臺前朱慈烺座下半跪聽令,然後又由掌旗官將軍旗授給一率主將。

等劉孔和也接旗之後,朱慈烺方道:“軍旗爲一率之魂,將官可亡,士卒可傷,然軍旗在,便是衛率之光輝在,爾等接旗,要以旗爲魂,以旗爲榮,各率建率旗室,記錄每率戰事,傷亡,光彩,便是申飭訓誡,也要好生記着,這樣,每率可傳承下去,直至萬年……聽明白了沒有?”

以往任免將領,成立軍鎮,重視的就是大將的關防印信,或是賜給金銀令箭,要麼就是尚方寶劍,或是將軍美號,比如賜給『毛』文龍的尚方寶劍,是因爲『毛』鎮孤懸海外,戰績雖有虛報不實,但牽制之功是實打實的,所以特賜尚方劍。至於左良玉,成名早實力強,特賜給他“平賊將軍”的將軍號,以資鼓勵。

到了朱慈烺這裡,反而是軍旗比什麼都要緊,不過此時此刻,雖然衆將都有點愕然,卻仍然都一起俯首,同聲道:“臣等謹遵殿下令諭!”

“好!”朱慈烺先是高興的滿臉放光,接下來,卻又是慢慢沉下了臉來。

他環顧四周,慢慢的打量着在場的所有人等。

慢慢的,校場內外都是寂靜下來。

就連最無知的小民百姓也是知道,皇太子有要緊的話要說。

彷彿是過了很久很久,朱慈烺才又緩緩開口道:“孤立身於此,實則心中是十分的慚愧。吾父子不能善保祖宗基業,雖然父皇布衣粗食,不好女『色』,勤於政務,絕內監,用大臣,十七年來,戰戰業業,從不敢有所鬆懈……”

他雖然是認錯,但在場的人,聽的卻是十分的唏噓感慨。

在道德這一塊上,崇禎確實是有完全沒有問題的感召力。十七年來,從來沒有失德之處,儘管不少有識之士知道皇帝『性』格大有問題,多疑,善變、殘忍、目光短淺而不通軍事,或是根本不明地理,後勤對戰爭的重要『性』。

很多大戰,都是崇禎的急『性』子給自己挖的坑。

在政務上,也是刻忌寡恩,不喜歡賑濟用銀,沒有規範,沒有改革,只有不停的勒索小民。

最簡單的一條,在江南加徵幾成田賦還可,用在西北不可,這一點簡單的道理,皇帝也是不明白的。

但這只是少數人的見地,還不便公然出口,就算是李自成入京之後,也是公開說:君非甚暗。

而滿清入關後,也是不敢侮辱崇禎,給了相當高的禮遇。

相比較他們斬殺皇太子和諸皇子,殺弘光帝和其餘南明諸帝、親郡王來說,對崇禎的態度也算是難得的客氣了。

有這麼一張牌,朱慈烺不打纔是浪費。

果然,一席話後,在場的官紳和百姓都是面『露』感動的神『色』,皇帝畢竟是明主聖君,皇太子又是這麼謙沖和藹,看來皇家畢竟有人,大明江山,怕是不得會亡。

開頭效果極好,朱慈烺提了口氣,又是大聲道:“是故,雖然失祖宗過半之地,失祖宗過半之民,吾父子卻是無愧對百姓之處,吾父皇並無失德之處!方今逆賊雖然竊取神京,但已經有消失傳來,平西伯吳三桂並沒有投靠僞朝,而是在山海關舉旗相抗,今逆首李自成已經率全軍出京西向了!”

這個消息無疑是爆炸『性』的。

這段日子下來,之所以每天都有不少逃難的官員和商人百姓南下,就是因爲大順政權實在不穩,李自成入京後的種種表現也實在不大象是能坐穩江山的新主。

與此同時,在畿南、山東、河南,無數的官紳都在立寨自保,或是攻打大順所冊立的州縣官,所謂的大順,除了在晉南和陝西帶算有穩固的統治外,就連它的後路晉北都並不安穩!

如果吳三桂也不曾投降的話,那麼,翻轉大局,就有相當大的希望和機會!

在場衆人,都是面『露』喜『色』,就算向來沉穩的路振飛,臉上神『色』也是相當的激動。

“萬歲,萬歲,萬歲!”

底下倒是不失時機,三軍隨着衆將一起高呼萬歲,刀矛如林,寒光耀眼,倒是十分的威武漂亮。

朱慈烺長伸右臂,用十分漂亮帥氣的動作在半空中輕輕劃了一個半圓,喝道:“成軍!”

……

……

一直到傍晚時分,大營校場內外的人羣才散光了,留下了一地的瓜子皮和花生殼。

幾百個輔兵灰頭土臉的打掃着場地,雖然乾的苦差,不過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太子早就派人到四處買了大批的活豬整羊回來,此時大營中飄散着一股誘人的肉香味道,大饅頭加大塊肉,就算是當兵吃糧也不是想有就有,一想起來,大夥的幹勁就足的多了!

第4章 拉攏第183章 變化(9)第301章 會戰(37)第111章 立基(13)第73章 盛京第45 離去第55章 突變第281章 會戰(17)第185章 變亂(2)第55章 突變第221章 轉折(1)第261章 序幕(7)第20章 巧遇第306章 會戰(42)第157章 南京(45)第206章 餘波(15)第210章 收穫(3)第225章 轉折(5)第147章 南京(35)第94章 風雲(10)第21 晉商第194章 餘波(2)第181章 變化(7)第137章 南京(25)第220章 火器(3)第250章 轉折(30)第299章 會戰(35)第266章 會戰(2)第268章 會戰(4)第317章 會戰(53)第258章 序幕(4)第247章 轉折(27)第161章 南京(49)第283章 會戰(19)第56章 出宮第66章 熱血(9)第281章 會戰(17)第32 羣英會(2)第2章 親人第220章 火器(3)第190章 變亂(7)第62章 熱血(5)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89章 風雲(5)第231章 轉折(11)第165章 淮上(3)第159章 南京(47)第134章 南京(22)第88章 風雲(4)第213章 收穫(6)第32 羣英會(2)第68章 熱血(11)第98章 風雲(14)第332章 決勝(7)第111章 立基(13)第111章 立基(13)第36章 羣英會(6)第204章 餘波(13)第176章 變化(2)第177章 變化(3)第181章 變化(7)第211章 收穫(4)第342章 決勝(17)第18章 非常第80章 福王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164章 淮上(2)第155章 南京(43)第37章 羣英會(7)第28 松山第233章 轉折(23)第328章 決勝(3)第13章 異心第65章 熱血(8)第313章 會戰(49)第141章 南京(29)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139章 南京(27)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306章 會戰(42)第142章 南京(30)第135章 南京(23)第114章 南京(2)第332章 決勝(7)第139章 南京(27)第24章 各方第180章 變化(6)第329章 決勝(4)第21 晉商第54章 理想第42章 好手第201章 餘波(10)第235章 轉折(15)第74章 誓師第86章 風雲(2)第52章 京城第189章 變亂(6)第48章 遊騎第8章 進言第30章 失控
第4章 拉攏第183章 變化(9)第301章 會戰(37)第111章 立基(13)第73章 盛京第45 離去第55章 突變第281章 會戰(17)第185章 變亂(2)第55章 突變第221章 轉折(1)第261章 序幕(7)第20章 巧遇第306章 會戰(42)第157章 南京(45)第206章 餘波(15)第210章 收穫(3)第225章 轉折(5)第147章 南京(35)第94章 風雲(10)第21 晉商第194章 餘波(2)第181章 變化(7)第137章 南京(25)第220章 火器(3)第250章 轉折(30)第299章 會戰(35)第266章 會戰(2)第268章 會戰(4)第317章 會戰(53)第258章 序幕(4)第247章 轉折(27)第161章 南京(49)第283章 會戰(19)第56章 出宮第66章 熱血(9)第281章 會戰(17)第32 羣英會(2)第2章 親人第220章 火器(3)第190章 變亂(7)第62章 熱血(5)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89章 風雲(5)第231章 轉折(11)第165章 淮上(3)第159章 南京(47)第134章 南京(22)第88章 風雲(4)第213章 收穫(6)第32 羣英會(2)第68章 熱血(11)第98章 風雲(14)第332章 決勝(7)第111章 立基(13)第111章 立基(13)第36章 羣英會(6)第204章 餘波(13)第176章 變化(2)第177章 變化(3)第181章 變化(7)第211章 收穫(4)第342章 決勝(17)第18章 非常第80章 福王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164章 淮上(2)第155章 南京(43)第37章 羣英會(7)第28 松山第233章 轉折(23)第328章 決勝(3)第13章 異心第65章 熱血(8)第313章 會戰(49)第141章 南京(29)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139章 南京(27)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306章 會戰(42)第142章 南京(30)第135章 南京(23)第114章 南京(2)第332章 決勝(7)第139章 南京(27)第24章 各方第180章 變化(6)第329章 決勝(4)第21 晉商第54章 理想第42章 好手第201章 餘波(10)第235章 轉折(15)第74章 誓師第86章 風雲(2)第52章 京城第189章 變亂(6)第48章 遊騎第8章 進言第30章 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