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史公

廂房中笑聲不停,動靜很大,當然也傳到了相隔不遠的大花廳內。

史可法坐在主位,卻是絲毫未聞的樣子。

他頭戴幅巾,身着道袍,是大明士大夫典型的家居服飾,以相貌氣度來說,他是一個氣度雍容的中年人,不論是身高還是長相,都無可挑剔,世家子弟出身,東林名儒左光斗的入室弟子,當年魏閹凶逆,氣焰橫蓋天下之時,左光斗和楊漣幾個死在獄中,成就大名,連帶着史可法這樣的弟子都名滿天下,到了崇禎即位,清掃閹黨,同時開始大量使用東林黨人之後……史可法自然就是扶搖直上,仕途得意極了!

當然,光是這樣也無足奇怪,因爲史可法的操守和當時在文官員還算過的去的能力,再加上年紀,崇禎已經把他當成可以獨當方面的重臣,北方糜爛,而南京是財賦重地,東南重鎮,又是人口密集和孝陵所在,這麼要緊的地方,崇禎交給史可法,本身就說明了對他的信任程度有多高了。

十六年時,新會侯劉文炳下江南,所受的任務當然就是考察官員,他和鞏永固二人對史可法都是讚譽有加,更是堅定了崇禎的信心,同時,也是替史可法在士林和勳戚中又加強鞏固了地位。

可以說,這位年富力強的“史公”現在是南直隸,特別是南京城中說一不二的強權人物,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了。

但史可法此時的臉部表情,卻是十分的凝重,除此之外,便是猶豫,遲疑,還有一點隱約可見的惶恐!

自從崇禎十七年二月以來,史可法的心就象被人放在油鍋裡,煎炒炸煮,不停的翻來滾去……那個難受勁兒,不是局中人,真的是無從知曉!

他是南都第一重鎮,大事小事,都得由他做主,而自從勤王詔令後,北方一無消息,整個大明似乎在一夜之間就失去了主心骨,再也沒有詔旨制書,一切事物,都陷在了停頓之中,每日會議,留都諸多高官都是束手無策的樣子,會議之時,都只是長吁短嘆,以足頓地。而說的最多的,便是埋怨今上不該留在都中,最少,該派太子到南京來監國!

此時北都消息不通,而已經有消息陸續傳來,京師被破是毫無疑問的了,只是還沒有文武官員,或是有說服力的大臣逃到南都,所以,無論如何,也還只能隱瞞消息,鎮之以靜,以防消息走漏,引起市面不必要的恐慌。

當然,留都大臣和消息靈通的士紳都已經知曉內情,所以最近浮議很多,而最爲被關切的,當然就是新君的人選!

“諸公,當今天子尚未有的確消息,諸公所言,學生不敢聞,亦不忍聞!”廳中話題,也是進行到了最後時刻,史可法面色嚴峻,向着衆人道:“諸公請回!”

在場中人,以給事中李清資格最老,也是金馬玉堂的翰林出身,所以尚氣敢言,他先環顧左右,再看向史可法,沉聲道:“今上消息不通而北都聞變,史公負南都留守重責,又豈能不預先謀劃將來之策?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寧無是理?”

一個身着便服,操揚州口音的中年男子也亢聲道:“都門驚變,凶信頻傳,不知道史公可有定計,萬一凶信確實,擁立之後,如何請駕,如何即位,難道不做預備,將來就不做這些事了麼?如果今上無事,料想也不會怪罪史公,此是爲天下計,爲社稷計,爲宗廟計,難道今上會無這麼一點雅量?學生之言,史公以爲如何?”

史可法只是搖頭,擺手道:“尚早,尚早!”

他這個態度,其中也自有緣由。早在去年年末,皇太子就有私信來,道是李自成來年可能兵薄京師,預先要做準備,所以先行致意,過年之後,果然東宮不停的有人和錢物南下,暗中購買土地宅院,安置東宮的人,東官詹事王鐸,少詹吳偉業,都是三四品的京堂,身居清秘要職,他們也是前後南下,並且暗中說明,太子在危急時候,可能會出京南下,而皇太子身邊也有精銳兵馬護衛,安全可保無虞。

到了十七年三月初,東宮不少太監也先行南下,比如丘執中和李繼業等人,都是東宮權閹,他們先後前來,雖然隱藏行跡,但也是和史可法暗中有過接觸。

有皇太子的這些舉動,史可法原本就很猶豫,一想起擇君而立的複雜和鬥爭的尖銳,他就覺得心虛和惶恐,大局如此,又何能內鬥?而況,當年黨爭慘況,史可法是親身經歷過的人,於公於私,都不願再有這樣的事了。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說起來,還是他的東林同仁給他找的麻煩!京師慘變的消息接連傳來,有一些在籍的東林黨人便呆不住了。

倒也難怪,擁立大功,誰不想把握?

這股風潮,就是以錢謙益爲首,聯絡了兵部侍郎呂大器、戶部尚書高弘圖、右都御史張慎言、詹事姜曰廣等朝中大吏,適才偏廂笑語之聲,想來就是這幾個人發出來的。

他們都是東林同志,而且是位高權重資格也夠老的大吏,象錢謙益,崇禎早年曾經會推入閣的大人物,雖然以侍郎身份在家閒居,但此人的活動能力,政治能量,就連史可法也忌憚幾分……他牽頭出面,所推舉的人選,就是所謂擇賢而立的潞王!

“唉,諸位的意思,學生是明白了。等學生與當道諸公一併商議之後,再來一一奉謁告之結果,如何?今學生還有客,諸公請回,請回吧。”

這幾天內外交攻的滋味,史可法也實在受夠了,此時此刻,儘管聽着對方的話也有一些道理,不過總是覺得太過操切,國本大事,豈能孟浪草率行事?

這些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就知道放浪言辭,給國家大臣添麻煩哪……

史可法話已至此,廳中諸人當然也無話可說,當下一一起身,拱手告辭,只有揚州進士鄭元勳下死眼看了史可法一眼,沉聲道:“史公,晚生要力勸史公:千萬記得倫序有常,不可妄言變動!否則,不以倫序,晚生恐人心不服,人心不服,就給小人可乘之機,有機可乘,就會生變!”

“好,尊兄言之有理,學生記着。”

一個在籍不曾任官的進士,卻被這些朝官拉到這種朝政大事裡頭來,儘管這介鄭元勳在地方上很有民望,也勇於任事,在揚州很辦了一些好事,但無論如何,史可法心中也是十分的不滿。

等李清和鄭元勳等人走了,史可法才大步趕向偏廂,推門之時,臉上原本的凝重與嚴峻交雜的神色就已經消息了,代之而起的,卻是一股子雍容親切的笑容。

“牧老,你老又枉駕顧我?真真是叫學生蓬蓽生輝,哈哈!”

“膠東兄,偏了我的好茶了?這是鄭芝龍特意送來的大紅袍,真正的武夷山上採摘下來的,你對茶道向來有研究,怎麼樣,喝出不同來了沒有?”

“自老,你最近身子如何?聽說前一陣咳嗽不止……你老這個年紀,可萬萬不能大意!”

史可法在別人面前,嚴剛堅毅和雍容大度的形象兼而有之,只有在這些東林前輩和同輩的面前,他顯的十分的親切可親,絲毫不見留守大臣的架子,當然,在場中人,在籍無事的錢謙益也是個侍郎致仕的身份,與他相差不遠,而科名就是錢謙益遠在他之前,至於在東林黨中的資歷,那更是相差的太遠了。

自從京師的凶信傳過來,錢謙益這已經是第二回到史可法這裡了,事先的準備工作,錢謙益更是做的十足。

他和高弘圖私交最好,每次來南京都是預先和高弘圖打過招呼,住也是住在高府,至於和各總兵官和地方大吏書信溝通,和東林黨人的招呼致意,很多時候都是錢謙益和高弘圖等人聯手而爲,所以短短時間就已經造成了不小的聲勢,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呂大器和姜曰廣等人也加入進來,坊間的東林小輩和復社的才子們更是同相奔走,錢謙益知道,眼前的這個史可法小事有決斷,也有魄力,但遇到大事就縮手縮腳,不敢擅做決定,但此事關係到他錢某人和整個東林黨的興衰,此時此刻,也就由不得這個小輩了!

當下微咳一聲,錢謙益先開口,接下來便是高弘圖,呂大器,先後交攻,衆口一詞,總是要史可法現在就定下決心,急速奉迎潞王至南京,一旦凶信確實,就可告天即位!

對這些人,史可法適才的藉口卻是絲毫也用不上,到了最後,他才沉吟着道:“擇賢,亦非不可。學生心中實在並無定見,而且……”

有些對鄭元勳等人不便出口的話,當着黨內同仁的面,倒是不妨直說了,史可法頓了頓,又緩緩言道:“以學生私心而論,福藩也確實不宜爲萬乘之君。”

“就是!”錢謙益一拍手,笑道:“適才我們說的福王有七不可立一說,如果有人堅持福藩是宗室近藩,不妨拿這個擋!”

“雖然如此,學生還是怕有人說話。”史可法將鄭元勳和李清等人的來意向在場衆人說了,提起這話,錢謙益倒是想起自己拆了路振飛的信,因將那信一推,笑道:“看,持此愚見的還不止李清等,現成還有一個。”

“他竟敢私拆我的書信!”

史可法心中大爲光火,但他涵養深沉,知道錢謙益這樣是故意爲之,此時和他硬頂,倒是落了下風,憑白落人口實,當下只微微一笑,將書信接了過來,大略一覽,放在手邊小几上,皺眉道:“衆議紛擾,學生也頗感困惑了。”

“道翁,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錢謙益用堅決的口吻道:“吾等已經說動左良玉,此人可用,而江北有劉澤清,更是吾輩中人……他已經派兵將潞王護住,只要這邊一宣示,就可護送潞王至南京……我等居中樞高位,衆人一心,下面又有我東林、復社中人宣講潞王之賢,就算一時有人想不通,中樞大位一定,也就無話可說了。此誠君子正色立朝的不二良機,一旦潞藩迎立,朝中必定是正色盈朝,國事就大有可爲了,這個時候,可是千萬不要猶豫了!”

第92章 風雲(8)第150章 南京(38)第28 松山第52章 京城第314章 會戰(50)第293章 會戰(29)第68章 熱血(11)第62章 熱血(5)第296章 會戰(32)第189章 變亂(6)第116章 南京(4)第326章 決勝(1)第133章 南京(21)第313章 會戰(49)第177章 變化(3)第229章 轉折(9)第12 揉搓第168章 淮上(6)第61章 熱血(4)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217章 收穫(10)第54章 理想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198章 餘波(6)第177章 變化(3)第317章 會戰(53)第271章 會戰(7)第189章 變亂(6)第228章 轉折(8)第229章 轉折(9)第197章 餘波(5)第93章 風雲(9)第67章 熱血(10)第231章 轉折(11)第256章 序幕(2)第16章 潰敗第68章 熱血(11)第173章 李巖(2)第176章 變化(2)第298章 會戰(34)第191章 變亂(8)第169章 練兵(1)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309章 會戰(45)第26 助餉第66章 熱血(9)第332章 決勝(7)第326章 決勝(1)第310章 會戰(46)第72章 六率第186章 變亂(3)第335章 決勝(10)第239章 轉折(19)第239章 轉折(19)第345章 決勝(20)第300章 會戰(36)第343章 決勝(18)第81章 史公第282章 會戰(18)第45 離去第231章 轉折(11)第335章 決勝(10)第55章 突變第216章 收穫(9)第201章 餘波(10)第43章 軍師第350章 會戰(41)第97章 風雲(13)第92章 風雲(8)第289章 會戰(25)第208章 收穫(1)第311章 會戰(47)第186章 變亂(3)第201章 餘波(9)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323章 會戰(58)第211章 收穫(4)第8章 進言第34 羣英會(4)第143章 南京(31)第283章 會戰(19)第187章 變亂(4)第40章 陣列第282章 會戰(18)第87章 風雲(3)第239章 轉折(19)第30章 失控第55章 突變第247章 轉折(27)第201章 餘波(9)第77章 驕兵第252章 轉折(32)第83章 重逢第107章 立基(9)第109章 立基(11)第226章 轉折(6)第3章 武官第104章 立基(6)第91章 風雲(7)第295章 會戰(31)
第92章 風雲(8)第150章 南京(38)第28 松山第52章 京城第314章 會戰(50)第293章 會戰(29)第68章 熱血(11)第62章 熱血(5)第296章 會戰(32)第189章 變亂(6)第116章 南京(4)第326章 決勝(1)第133章 南京(21)第313章 會戰(49)第177章 變化(3)第229章 轉折(9)第12 揉搓第168章 淮上(6)第61章 熱血(4)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217章 收穫(10)第54章 理想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198章 餘波(6)第177章 變化(3)第317章 會戰(53)第271章 會戰(7)第189章 變亂(6)第228章 轉折(8)第229章 轉折(9)第197章 餘波(5)第93章 風雲(9)第67章 熱血(10)第231章 轉折(11)第256章 序幕(2)第16章 潰敗第68章 熱血(11)第173章 李巖(2)第176章 變化(2)第298章 會戰(34)第191章 變亂(8)第169章 練兵(1)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309章 會戰(45)第26 助餉第66章 熱血(9)第332章 決勝(7)第326章 決勝(1)第310章 會戰(46)第72章 六率第186章 變亂(3)第335章 決勝(10)第239章 轉折(19)第239章 轉折(19)第345章 決勝(20)第300章 會戰(36)第343章 決勝(18)第81章 史公第282章 會戰(18)第45 離去第231章 轉折(11)第335章 決勝(10)第55章 突變第216章 收穫(9)第201章 餘波(10)第43章 軍師第350章 會戰(41)第97章 風雲(13)第92章 風雲(8)第289章 會戰(25)第208章 收穫(1)第311章 會戰(47)第186章 變亂(3)第201章 餘波(9)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323章 會戰(58)第211章 收穫(4)第8章 進言第34 羣英會(4)第143章 南京(31)第283章 會戰(19)第187章 變亂(4)第40章 陣列第282章 會戰(18)第87章 風雲(3)第239章 轉折(19)第30章 失控第55章 突變第247章 轉折(27)第201章 餘波(9)第77章 驕兵第252章 轉折(32)第83章 重逢第107章 立基(9)第109章 立基(11)第226章 轉折(6)第3章 武官第104章 立基(6)第91章 風雲(7)第295章 會戰(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