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轉折(19)

“什麼樣的好東西也值得這麼說?”

一語未了,外頭便是傳來木屐聲響,接着便是朱慈烺推門而入,看着桌上杯盤狼藉,再看候方域等人發呆,朱慈烺卻只是一笑,左右看看,笑問道:“怎麼,你們把什麼好東***起來不給我知道?”

“臣見過太子殿下。

到這會,衆人才醒悟過來,好在都是天天見到太子的親從官,所以各人雖有點慌亂,禮法步調卻是絲毫不亂,當下一個個先是起身,接着叩拜如儀。

“起來吧,天天見面,何須多禮。”

說是如此說,到底各人都是跪下嗑了一個頭,這才紛紛起身。

到這時,纔看到朱慈烺身後也有兩人,卻是陳名夏和陳子龍兩人,一個玉面朱脣,俊俏非常,神色也十分自負,另外一人,便是淳淳如老農般的陳子龍,黑麪上滿是皺紋,不過無論是陳名夏還是陳子龍,此時都正向着衆人微笑。

“這是顧子方,東林顧亭林的後人。”

見朱慈烺盯着顧杲看,跟隨在朱慈烺身後進來的陳名夏連忙介紹,而一直髮呆的顧杲這會子才驚醒過來,見朱慈烺正盯着自己,心中也是如打鼓一樣,好在是世家子弟,於是連忙再次跪下,口中也是報出自己姓名和履歷,在禮節上,好歹是做完了。

“唔,世家子弟麼。”

朱慈烺口中的話也是曖昧難明,只是他很快就坐了下來,也自有侍從遞上筷子,等他挾了***肉送入口中後,在場的人才都暗暗鬆了口氣。

皇太子馭下其實極爲寬鬆,雖然是有過必罰,不過平時隨侍在旁,什麼失儀或是口舌不謹的小小罪過從來不加過問。

但越是如此,所有人就越是端敬,這個年未弱冠,而執掌大權不足一年的皇太子,在威儀上,已經是與帝王沒有區別了。

“果然是好美味。”

口中稱讚,筷子卻是丟了下來。

衆人自是知機,連忙撤去酒席,一個個侍立在旁,各人心裡卻不大明白,皇太子這會子過來,卻是爲的什麼事?

“龔孝升,你是吃煙的不是?”

案几撤下打掃乾淨,重新歸座,僕役們上得茶來,室內酒香一掃,卻是又瀰漫開來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

朱慈烺喝了一口茶,閒閒發問,話題卻是教所有人都想象不到。

“臣是吃煙。”龔鼎孳也頗覺不好意思,這是在京師時學的惡習,江南一帶的士大夫沒有幾個願意的。當然,也是他向來落拓不拘,要是如陳名夏或是候方域那樣的世家公子,翩翩佳公子持一煙鍋,那也太不成體統。

南下以來,自覺嗜好有點不大好見人,所以無形之中也是收斂了許多,不過皇太子一問,當然不能隱瞞。

“臥子,把東西拿給他試試看。”

衆人聞言目視,陳子龍也不說什麼,只是從懷中掏出一個盒子來。

“真真是好東西。”就算是皇太子駕前,候方域也是忍不住驚呼出聲。陳子龍拿出來的,是碧如春水的一塊翡翠,盒子正中還鑲嵌着一塊紅寶石,緣邊雖是金邊包着,盒子一開,裡頭卻是幾支臘燭模樣的東西。

“拿着一支。”陳子龍見龔鼎孳發呆,便是笑着取出一支,遞到龔鼎孳手中。

這時候若不明白,龔鼎孳也是笨伯了,當下先看一看,見果然是紙張包着的細細的菸草,略聞了一下,感覺味道很正,到這時,卻是遲疑了一下。

“來,用這個。”

這一次是陳名夏遞了一樣東西過去,也是打造的十分精巧,用的是上等的木料,只是邊上十分粗糙,在陳名夏的示意下,龔鼎孳把小木盒推開,一看之下,裡頭放的東西仍然是不認得。

“這是火柴,取火所用。”

在陳名夏的幫助之下,龔鼎孳擦燃火柴,小火苗一跳之後,接着燃燒了嘴上的菸捲,然後屋中就是青煙繚繞了。

前世算是一個煙槍,今世當然也有點躍躍欲試。不過,朱慈烺用貪婪的眼神看一眼吞雲吐霧的龔鼎孳,卻也只能對自己也來一支的想法付諸一嘆。

皇太子叼個菸捲,這場面也太后現代了。

“味道很正,做工也很考究。”抽了幾口,龔鼎孳就有點遲疑,看着朱慈烺,道:“殿下,這一套東西,太費工費料了一些。”

“不妨事,所用就要在別處補回來。”朱慈烺神色卻是十分輕鬆。淮安的地理條件也足夠出產上等的菸草,再輔以玉盒金盒銀盒,把這種菸草當奢侈品來賣。

現在的消費大戶當然就是東虜,包括多爾袞在內,東虜王公大臣沒幾個不抽菸的。這種風氣當然也會引起發彈,到了康熙年間,皇帝甚至發令旨禁菸。當然,這只是白費功夫罷了。

這種奢侈品大量北上,回來的就是可觀的收益。而且,還不止是北方,從南京和泉州一帶出口,現在南洋和歐洲人抽菸的也不在少數了,開拓海外市場,相信也會有極大的收益。

“殿下真是……”龔鼎孳輕嘆口氣,讚道:“真是用心也深。”

“這只是小道。”朱慈烺笑道:“我是和陳百史、陳臥子兩個去看田,又看雞場,豬場,順道去了煙場看看,正好有這成品,所以拿來給你們看看。”

說起這個,在場諸臣都是精神一振,自陳名夏以下,都是躬身道:“臣等爲殿下賀。”

只有一個顧杲不明所心,不過也是有樣學樣,深深躬***去。

朱慈烺笑的格外燦爛,番薯田的豐收已經是必然之勢,其實耕種方式和選種方式一改良,增產就是必然之事。今次各處去踏勘過了,平均畝產當然不是唐十二等百姓預測的數百斤或是千斤左右,而是平均畝產在兩三千斤左右!

這樣數字,說出來,會把所有人都驚的翻上幾個跟頭。

還有大豆、玉米等作物,也是在選種和精耕試種了,明年春夏之交的時候,相信淮上的穀物收成會是一個叫人震驚的數字。

其實大明南方並不缺糧,現在清江府庫之中就有數不清的糧食,十萬大軍吃上二十年的糧食都是招手可立致。

淮揚一帶就是豐產,江南一帶,經過張國維十年辛苦,興修水利,通渠挖塘,雖然經濟作物還是多了一些,不過供應朝廷和大軍的糧食也是絕無問題。

而況還有一個湖廣,就算閩浙,糧食自給也是毫無問題的。

唯一有問題的就是雲貴,不過將來雲南可以用鹽鐵銅之利抵銷劣勢,真正很難解決困境的只是貴州。

現在試種的良種,其實也是爲貴州所準備,將來就算不能有多富庶,好歹要解決大半人口的溫飽。

溫飽了,就不會有太多人願意造反了。

這幾十年來,雲貴兩省叛亂不定,土司連年造反,將來也會是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當然,這種計量還是很久之後的事了,眼前在淮揚一帶改良,一則是惠民,淮揚一帶雖然有溫飽,不過到底人不會嫌糧食多的,能多種多產一些,百姓的日子也好過一些。

二則,就是小冰河時期還有一段時間,似乎是在順治早年達到頂點,到康熙初年才正式結束。這麼久的時間,朱慈烺不打算叫北方的百姓苦熬,現在河南一小半還有山東一半的地方在手,等將來收復河北山西陝甘,現在着手,不過是爲了數年之後的事。

他可不覺得建奴可以南下牧馬,更不覺得自己一手創立的新軍沒有辦法打到北方去!

這種信心,自從平虜軍建立之後,就已經深值於心中了。

身邊的這些文官可能不大明白,但朱慈烺自己卻是知道,以鄉土農民入伍,鋪保在前,厚遇在後,嚴訓加之於身,這支軍隊,已經不等於以往的軍隊,這更象一支近代和現代軍隊的混合體。

再下來,不過是充實府庫,打造甲兵,強兵重甲,橫掃六合。

朱慈烺笑而不語,陳子龍的神色卻是得意到了十分。他的農事水平原本多在書本上,幾個月下來有如此成就,當然也是十分自豪。

數年之內,他有信心把太子所要求的各種良種都試種推廣開來,數十年後,恐怕整個大明到處都是種植他一手挑選出來的良種。

立功立德立言,前兩者,他將無愧於此生。

“臥子,雞場已經運行了?”

“是,已經放養進去了,雞苗有十數萬只。”

“好傢伙,真大手筆。”

“這是太子殿下的意思,我不過是贊襄輔助罷了。”

當時人貴牛羊肉而輕豬雞鴨,不過朱慈烺認爲養雞養鴨比養大牲口要方便的多了。牛羊要大量人手照顧,而且春瘦夏肥冬掉膘,周而復始,十分麻煩。養雞不僅沒有這些毛病,在解決將士肉食的同時,還能產蛋供應,比起養牛羊來當然是合算的多。

現在軍中每天都要大量肉食,體能訓練雖不似前一陣那麼緊要,但每天仍然佔相當比重,壯年小夥子又在軍中,食量都大的嚇人,而且如果沒有葷腥只是吃素食,吃的再多也沒有體能。

搞這種大型雞場,只要把防疫防病的事做好,就是一本萬利。

準上情形十分叫人滿意,於是衆人議論聲中,都是滿面飛光的樣子,而顧杲在場中卻是感覺萬分隔膜,同時,也是覺得自己這些社中好友十分陌生。

當年社友,現在滿嘴是番薯和雞苗,顧杲心中也是苦澀不已……只是現在的他,卻是什麼也不敢說了。

第139章 南京(27)第36章 羣英會(6)第1章 重生第285章 會戰(21)第334章 決勝(9)第28 松山第139章 南京(27)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220章 火器(3)第74章 誓師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9第151章 南京(39)第50章 哭廟第316章 會戰(52)第147章 南京(35)第137章 南京(25)第99章 立基(1)第276章 會戰(12)第23章 機緣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113章 南京(1)第37章 羣英會(7)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7第308章 會戰(44)第318章 會戰(54)第170章 練兵(2)第48章 遊騎第200章 餘波(8)第94章 風雲(10)第46 父子第92章 風雲(8)第278章 會戰(14)第150章 南京(38)第46 父子第249章 轉折(29)第282章 會戰(18)第161章 南京(49)第29章 閣臣第101章 立基(3)第263章 序幕(9)第29章 閣臣第231章 轉折(21)第175章 變化(1)第76章 彷徨第1章 重生第150章 南京(38)第17章 渭南第203章 餘波(12)第282章 會戰(18)第85章 風雲(1)第118章 南京(6)第194章 餘波(2)第196章 餘波(4)第78章 密議第143章 南京(31)第347章 決勝(22)第192章 變亂(9)第312章 會戰(48)第310章 會戰(46)第98章 風雲(14)第145章 南京(33)第92章 風雲(8)第163章 淮上(1)第158章 南京(46)第181章 變化(7)第183章 變化(9)第28 松山第199章 餘波(7)第209章 收穫(2)第322章 會戰(57)第170章 練兵(2)第263章 序幕(9)第9章 獲獎第195章 餘波(3)第262章 序幕(8)第233章 轉折(23)第73章 盛京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344章 決勝(19)第40章 陣列第300章 會戰(36)第345章 決勝(20)第194章 餘波(2)第257章 序幕(3)第17章 渭南第9章 獲獎第277章 會戰(13)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7第336章 決勝(11)第299章 會戰(35)第170章 練兵(2)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77章 驕兵第108章 立基(10)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4章 拉攏第49章 城門第197章 餘波(5)第347章 決勝(22)
第139章 南京(27)第36章 羣英會(6)第1章 重生第285章 會戰(21)第334章 決勝(9)第28 松山第139章 南京(27)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220章 火器(3)第74章 誓師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9第151章 南京(39)第50章 哭廟第316章 會戰(52)第147章 南京(35)第137章 南京(25)第99章 立基(1)第276章 會戰(12)第23章 機緣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113章 南京(1)第37章 羣英會(7)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7第308章 會戰(44)第318章 會戰(54)第170章 練兵(2)第48章 遊騎第200章 餘波(8)第94章 風雲(10)第46 父子第92章 風雲(8)第278章 會戰(14)第150章 南京(38)第46 父子第249章 轉折(29)第282章 會戰(18)第161章 南京(49)第29章 閣臣第101章 立基(3)第263章 序幕(9)第29章 閣臣第231章 轉折(21)第175章 變化(1)第76章 彷徨第1章 重生第150章 南京(38)第17章 渭南第203章 餘波(12)第282章 會戰(18)第85章 風雲(1)第118章 南京(6)第194章 餘波(2)第196章 餘波(4)第78章 密議第143章 南京(31)第347章 決勝(22)第192章 變亂(9)第312章 會戰(48)第310章 會戰(46)第98章 風雲(14)第145章 南京(33)第92章 風雲(8)第163章 淮上(1)第158章 南京(46)第181章 變化(7)第183章 變化(9)第28 松山第199章 餘波(7)第209章 收穫(2)第322章 會戰(57)第170章 練兵(2)第263章 序幕(9)第9章 獲獎第195章 餘波(3)第262章 序幕(8)第233章 轉折(23)第73章 盛京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344章 決勝(19)第40章 陣列第300章 會戰(36)第345章 決勝(20)第194章 餘波(2)第257章 序幕(3)第17章 渭南第9章 獲獎第277章 會戰(13)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7第336章 決勝(11)第299章 會戰(35)第170章 練兵(2)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77章 驕兵第108章 立基(10)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4章 拉攏第49章 城門第197章 餘波(5)第347章 決勝(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