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軍師

“那麼,”錦衣衛小李向着朱慈烺請示道:“臨來的時候,百戶官呼延傲博叫臣向小爺請示:什麼時候收網?對方人手多,也奸滑,小劉營是慣做探子的,時間久了,必定會發覺不對,親軍怕人手不足,萬一走漏了,就是天大罪過,還請小爺及早示下,宜早收網爲妥。”

這廝真是伶牙俐齒,很快就把這一套話說完了,而且,脈落清楚。

錦衣衛現在也是死老虎一隻了,呼延和小李、高升這幾個,只是這龐大機構最後的餘輝罷了。

如果不是正好他們盯着闖營探子,又在朝陽門上被朱慈烺發覺,恐怕錦衣衛中尚有的這一點可用的人手,在未來的圍城破城,再加上駱指揮降敵等諸事的摧折,最終也只能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了。

“人手不夠,就再募集一些。”朱慈烺想了一想,指示道:“我還要靠他們傳遞些消息,也要看看,他們在京城內究竟做些什麼……告訴呼延百戶,現在尚還沒有到收網的時候。不過,人要替我盯緊了,到哪裡去,見什麼人,做了什麼,都要打探清楚。”

闖營混入城中的探子少說也幾十人,而且身份各異,並沒有完全住在一處。

大約也是害怕被一鍋端了,所以也是有這種狡兔三窟的做法吧。

“難是難了點兒……”

錦衣衛裡現在得用的人手也不多,不過,小李咬着牙齒道:“請小爺放心,咱們幾個只要接下這差事,一定給小爺辦的湯水不漏!”

“嗯,好生辦差,我會記着!”

對錦衣衛的人,朱慈烺少了一些威嚴,多了一些籠絡的手段。銀錢,也是給他們撥了很多,而且不必報銷,隨用隨支。

這般散漫花錢,並且不去督管,是因爲錦衣衛現在還只算是外圍,這幾個人,究竟如何,還要再看下去。

特務組織的人,善作僞,善叛賣,不是那麼容易信任的。

但這麼一句溫語勉慰的話,眼前這二十來歲的小小總旗也是極感動了,打躬起身,眼圈也是有點發紅,只道:“請小爺放心就是。”

說罷,也便大步而去。雖是一個伶俐小子,此時倒也走出了幾分豪氣干雲的味道出來。

看着這錦衣校尉遠去的背影,朱慈烺也是深吸口氣……一切都是上了正軌,並且似乎在是按自己的安排進行着……但事情的發展究竟如何?

人事已經窮盡,這個時候,就是看天了。

……

……

“臣見過皇上!”

劉宗敏一抱拳,大大咧咧的就在李自成面前坐了下來。

李自成也是下意識的擡了擡手,原是想抱拳還禮,到底又想起了自己身份,只是手無意識的一揮,便又放了下來。

前幾天已經議定,新朝國號就是叫大順,闖王將在初一那天告天即位,登基大典,預定了是在打下京城後在紫禁城內再舉行,但無論如何,闖王已經是新朝之君了。

“臣宋獻策……”

“臣李巖……”

“叩見皇上!”

雖然還沒有正式宣詔,而且詔書還在牛金星手裡籌備書寫,但御前的大臣早就已經改口,並且十分恭謹了。

一道無形的牆,已經立在李自成面前。

在劉宗敏身後,是一高一矮的兩個軍師,他們卻不似劉宗敏那麼大大咧咧的神色,兩人都是老老實實的跪下叩首,行禮時也是十分的恭謹。

“唉,起來,軍師,林泉,快起來!”

李自成確實還很不習慣被人跪拜,坐在御座上輕輕跺了跺腳,道:“咱們君臣天天見面,不要鬧這麼多虛禮了。”

“是,皇上天恩浩蕩,不過臣等要恪守臣道纔是。”宋獻策眼神裡滿是精幹,雖然又矮又胖,但身上似乎裝了消息機關,整個人靈便無比,對李自成心思的揣摩,也是一般人遠不能及。

他又有一套八卦五行周易的理論,很能自圓其說,闖營上下,對他的計謀不一定心服,但提起宋矮子的這一套本事,卻是人人佩服,都說他是闖營的劉伯溫轉世,宋獻策在闖營上下的地位,與其說是謀略,倒不如說是這一套江湖鐵口的本事!

這自然是他的悲哀,不過,也是他的立身之本了。

至於宋獻策身邊的李巖,卻是世家公子出身,允文允武,眼光超遠,見解高明,胸中韜略驚人,又善馭下帶兵,他麾下的兵馬已經是闖營中最爲精銳的一部。

對這樣一個部下,便是李自成也常常感覺駕馭起來很是吃力,李巖所部,大半是河南和湖廣一帶的募兵,簡直要自成系統,所以李自成最感威脅。而他對陝西籍貫的部將就沒有這種感覺,李巖麾下才幾千直屬,而劉芳亮奉命預備向河北攻擊的大軍,已經超過七萬人。

大將白旺,在襄、鄧一帶也有七八萬的直屬。

就是感覺不對啊……適才劉宗敏雖然是站着一揖,但李自成渾然不以爲意,而李巖雖跪在身前,李自成的心中卻有一種極不舒服的感覺。

站着的象是跪着,跪下的,卻象是在站着!

“軍師,林泉,急着來見孤,有什麼要緊事兒?哈哈,瞧你們的樣兒,又要和孤說進兵的事兒?”

李自成強壓住心中的那點不舒服的感覺,向着眼前兩個正副軍師笑着發問。

他生的濃眉大眼,身材魁梧,長年的戎馬生涯使得他渾身都蘊藏着勁力,此時雖然將爲新朝之主,但仍然是一身粗藍布做的箭衣,右手也是按在腰間寶劍上。

只要一個不對,發力起身,就可以瞬息劈砍削刺!

而李自成又能按捺住自己,蓄積勁力,端坐不動,和人談話時,似乎隨時都要站起,但又總是端坐不動,而眼睛開闔之間,精光湛然,顯露出極爲精明的色彩。和他談話的人,總是情不自禁的就被他的這些姿態所吸引,然後慢慢被他折服,那濃郁而土氣的陝北口音,反而不是很要緊了……

這種雄主之姿,確實是當時農民起義的成百上千的首領們所缺乏的,也是李自成從普通的闖將一路扶搖而上之後形成,一半是刻意,一半是天賦使然。在他面前,不少明朝降官降將話都說不利索,就算是跟隨多年的老部下,也經常覺得緊張害怕。

現在這種時候,敢在他面前說逆耳之言的,就更加沒有幾個了。

李巖卻正是其中之一,闖軍戰略,天下人已經全都看了出來。不外乎就是渡河,奪平陽,再下太原,沿大同、武寧、居庸關一線,直薄京師。

當然,如果兵力雄厚的話,在晉北就能分兵,一部攻打邊鎮,一部直插紫荊關,兩面合圍,再加上河北一路,三路齊至京師城下,會師而攻。

這個戰略,就是合力斬首,大明現在疆域仍然廣大,說起來還有百萬大軍,億兆生民。但北方空虛無兵,急切難調,而且打了十幾年,在不停的宣傳之下,李自成有天命的說法也被不少人接受。

這一次直攻京師,恐怕勤王之師就有限的很了。

奪京師,正大位,號令天下,江南湖廣可傳檄而定!

這就是李自成和牛金星、劉宗敏等人的想法,並且已經有了定論。

在李巖這邊,卻是極力反對。他建議李自成經營關中,派大兵剿滅左良玉,穩定湖廣,派官理民,經營河南、山東、湖廣與關中、山西等地,等一兩年後,後方穩固,再從容奪取京師。

這樣的戰略,李自成正式稱帝和入京的時間,就要推遲一兩年的時間。

經過幾次會議討論,也是在陝西諸將的堅持下,更加有牛金星和明朝降官的支持,使得李自成已經下定了決心,過了年就進兵,絕不再拖延。

看着眼前兩人,他心中也是嘀咕:“林泉什麼都好,就是太固執已見。宋軍師還好些,不過總不及牛啓東,這個丞相纔是真正總是順着孤的意思,拾遺補闕!”

“臣此來,是京中之事,可能會有變故。”

……

……

前方細作消息的彙總,推斷,分析,這都是宋獻策的差事,當然,李巖是他的副手也要分擔不少。

得到京師探子送出來的消息,兩個人都覺得事態有些嚴重,如果真的掀起一股浪潮來,對闖王的大業,自是大爲不利。

宋獻策遇事還有些畏首畏尾,李巖卻向來只知道秉直道而行,遇到事情,只要是該說的,就絕不會畏縮。

接到線報,他便對宋獻策道:“軍師,如果崇禎父子真的南逃,我看,大軍不必輕出,可以先從容經略河南、山東,派設流官,剿滅官兵殘匪,安靖地方,既然京師已經空了,咱們又何必急着去打?”

“此言有理。”宋獻策點頭道:“況且,京師上下還很擔心東虜來犯,這一層也不可不慮。”

“是的!”李巖用力點頭,道:“此事極要緊要,我們要立見闖王,分說清楚纔是。”

見他如此,宋獻策也只是微微苦笑。李巖什麼都好,聰明天授,但事關自己,也是太不肯用心,或者是說,不大放在緊要處。

陝西諸將,對他這個很得民心的河南外籍將領向來忌憚排擠,闖王在用人之時還容讓幾分,做一個虛懷若谷的樣子出來,現在眼看大業將成,李自成又哪有那麼多的耐心,一次又一次的接受一個不在自己體系內的外路將領的挑戰?

只是事關要緊,他也只能跟隨一起前來,卻看闖王聽了之後,將是如何料理?

第266章 會戰(2)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65章 熱血(8)第330章 決勝(5)第144章 南京(32)第274章 會戰(10)第193章 餘波(1)第301章 會戰(37)第99章 立基(1)第318章 會戰(54)第320章 會戰(38)第85章 風雲(1)第84章 睥睨第26 助餉第193章 餘波(1)第56章 出宮第182章 變化(8)第192章 變亂(9)第288章 會戰(24)第55章 突變第81章 史公第43章 軍師第110章 立基(12)第16章 潰敗第282章 會戰(18)第157章 南京(45)第16章 潰敗第71章 犧牲第265章 會戰(1)第331章 決勝(6)第46 父子第182章 變化(8)第227章 轉折(7)第231章 轉折(11)第57章 陷落第187章 變亂(4)第251章 轉折(31)第257章 序幕(3)第329章 決勝(4)第231章 轉折(11)第135章 南京(23)第181章 變化(7)第299章 會戰(35)第33章 羣英會(3)第134章 南京(22)第163章 淮上(1)第81章 史公第47章 總兵第190章 變亂(7)第232章 轉折(12)第85章 風雲(1)第38章 羣英會(8)第104章 立基(6)第324章 會戰(59)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106章 立基(8)第144章 南京(32)第225章 轉折(5)第170章 練兵(2)第350章 會戰(41)第35章 羣英會(5)第94章 風雲(10)第206章 餘波(15)第287章 會戰(23)第67章 熱血(10)第45 離去第105章 立基(7)第222章 轉折(2)第284章 會戰(20)第193章 餘波(1)第330章 會戰(39)第180章 變化(6)第49章 城門第16章 潰敗第227章 轉折(7)第328章 決勝(3)第320章 會戰(38)第209章 收穫(2)第256章 序幕(2)第337章 決勝(12)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9第196章 餘波(4)第226章 轉折(6)第89章 風雲(5)第268章 會戰(4)第134章 南京(22)第146章 南京(34)第289章 會戰(25)第345章 決勝(20)第91章 風雲(7)第212章 收穫(5)第192章 變亂(9)第158章 南京(46)第313章 會戰(49)第270章 會戰(6)第21 晉商第54章 理想第35章 羣英會(5)第205章 餘波(13)第205章 餘波(13)
第266章 會戰(2)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65章 熱血(8)第330章 決勝(5)第144章 南京(32)第274章 會戰(10)第193章 餘波(1)第301章 會戰(37)第99章 立基(1)第318章 會戰(54)第320章 會戰(38)第85章 風雲(1)第84章 睥睨第26 助餉第193章 餘波(1)第56章 出宮第182章 變化(8)第192章 變亂(9)第288章 會戰(24)第55章 突變第81章 史公第43章 軍師第110章 立基(12)第16章 潰敗第282章 會戰(18)第157章 南京(45)第16章 潰敗第71章 犧牲第265章 會戰(1)第331章 決勝(6)第46 父子第182章 變化(8)第227章 轉折(7)第231章 轉折(11)第57章 陷落第187章 變亂(4)第251章 轉折(31)第257章 序幕(3)第329章 決勝(4)第231章 轉折(11)第135章 南京(23)第181章 變化(7)第299章 會戰(35)第33章 羣英會(3)第134章 南京(22)第163章 淮上(1)第81章 史公第47章 總兵第190章 變亂(7)第232章 轉折(12)第85章 風雲(1)第38章 羣英會(8)第104章 立基(6)第324章 會戰(59)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106章 立基(8)第144章 南京(32)第225章 轉折(5)第170章 練兵(2)第350章 會戰(41)第35章 羣英會(5)第94章 風雲(10)第206章 餘波(15)第287章 會戰(23)第67章 熱血(10)第45 離去第105章 立基(7)第222章 轉折(2)第284章 會戰(20)第193章 餘波(1)第330章 會戰(39)第180章 變化(6)第49章 城門第16章 潰敗第227章 轉折(7)第328章 決勝(3)第320章 會戰(38)第209章 收穫(2)第256章 序幕(2)第337章 決勝(12)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9第196章 餘波(4)第226章 轉折(6)第89章 風雲(5)第268章 會戰(4)第134章 南京(22)第146章 南京(34)第289章 會戰(25)第345章 決勝(20)第91章 風雲(7)第212章 收穫(5)第192章 變亂(9)第158章 南京(46)第313章 會戰(49)第270章 會戰(6)第21 晉商第54章 理想第35章 羣英會(5)第205章 餘波(13)第205章 餘波(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