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買下一個城

文氏已經在心裡盤算着了。一旁的嚴叔鵬反應更快,他對文氏說:“我們也不用找別的家,光是你們文家的姻親,就有不少的江南商家,比如說你妹妹嫁過去的那個江南的茶商曾家。他們家不是想經營夷洲島的茶葉嗎?要是郡主能把夷洲島江南總經銷權給了他們家,他們家別說是花錢來這裡買產業了,就是白白送給郡主幾十萬兩也是願意的。”

這麼一說陳文蕙來了興趣。問:“這樣的人家好啊,乾脆和我們一點關係沒有,更不會讓人懷疑了。我也不要他們的錢,就讓他們來買產業好了。買下來之後願意自己經營也行,不願意自己經營就賣出去,當然了,不能再賣給那些豪強,還有,賣出的價格肯定要比買進的價格低。中間損失的差價,我就拿夷洲島的茶葉經銷權來彌補。這個我和大哥大嫂寫封信就行。”

“爲了支持我西北的建設,大哥和大嫂一定會同意的。”

天下誰不知道,小陳家最寵愛陳文蕙了。陳文蕙的兩個大哥都是愛護妹妹。

文氏也反應過來了說:“這樣最好了。要是這個能成,我妹妹在曾家的地位也能提高了。”

陳文蕙不由得想起來萬巧珍了。她說:“這樣,我們就有了瓷器曹家,你們文家,還有你說的曾家了。你們算一算,夠不夠?”

文氏笑着說:“我們夫妻也打算出手買下一部分,雖然價格高一些,不過,比起來江南的鋪面可是低很多了。我打算在這裡經營一些產業。”

陳文蕙笑了說:“這個自然是沒有問題。”

文氏說:“除了這個之外,我還可以推薦我弟媳婦的孃家席家。她家是做玻璃生意的。在江南也算是富商了。”

陳文蕙很感興趣說:“這樣更好了。這一家,我都不用給他們經銷權了,你讓他們來買地方,就自己經營,最好是建一個玻璃加工作坊。因爲我們不是打算要建一個罐頭加工作坊嗎?以處理大量的肉食,好把西北產出的牛羊之類的肉銷售到內地去。這得需要多少的玻璃罐子啊?正好交給她們。”

文氏正是這個意思。自從陳文蕙說了這個罐頭作坊之後。文氏就想到了自己弟媳婦的孃家席家了。

說到了這裡,嚴叔鵬問:“我們建的工坊,還有半個月就全部完工了。現在這個兩個工坊是不是都由官府經營?一個是生產紡織羊毛成品的。一個是生產罐頭的。這兩個都是新事物,那些百姓們要是不會幹怎麼辦?”

陳文蕙說:“這個不要緊。我已經叫黑家派人來教導了。等到工坊都建設好了,我們現是不忙着生產,現是培訓工人。反正我們有錢,不怕出工錢。倒是那些百姓們在苦寒的冬天,能有個進項。就能扛過這個冬天,還能有餘錢花費,這樣明年春天,我們進行春耕,建設大量工坊,鼓勵養殖,都能有百姓響應了。”

陳文蕙說完,嚴叔鵬明白了說:“就像我們在江南一樣,百姓們做工有了錢,明天就能有錢。買更好的種子,買更先進的農具,還有耕牛,耕田用的馬,也能有錢買一些小家禽,牲畜養殖,這樣明年秋天,就能收穫更多,慢慢的日子就好起來。這些百姓們日子好起來,自然買東西也多起來。布料,建設房屋的材料都會賣的多起來。我們的經濟就慢慢的繁榮起來了。“

陳文蕙滿意的點點頭。

嚴叔鵬說:“這麼好的計劃,可惜,那些鐵壁關土著們一直都抵制。真是愚昧。“

陳文蕙說:“他們愚昧不要緊,可不能耽誤我們的計劃。我們夫妻受皇命來這裡,是來發展這裡的,可不是來教化這裡的。所以,他們不要想着我會有耐心教導他們,感化他們。我會用手段來買空他們。當他們把手裡的一切都賣了。換成了銀子之後,他們會發現,他們再抵制修路,可是路兩邊的土地已經不是他們的了。他們沒有了說話權。他們再抵制招募百姓,奴隸,這些百姓,奴隸不在是他們的奴隸,不再是他們的佃戶。“

嚴叔鵬笑了說:“這個是個好主意,釜底抽薪。”

回到家,文氏和嚴叔鵬就趕緊給江南的親戚,孃家去信。這些人家接到信之後,都反應很熱烈。

文家不用說了,因爲之前攀上了陳文蕙,陳文蕙給了他們家南洋綢緞的湖州省,河陽省的總經銷權,日進斗金。雖然給了嚴叔鵬文氏十萬兩銀子,又給了陳文蕙幾十萬兩銀子。不過,這麼短短的幾個月裡面,就已經賺了十來萬兩銀子。比他們之前預計的還要好一些。

照着這個速度,他們送出去的錢,可能在二年後就會賺回來,以後就全是淨利潤了。那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所以,文家對於文氏和嚴叔鵬夫妻更加看重了。

嚴叔鵬雖然夫妻兩個去了西北,可是,嚴家,文氏一家子還是經常去的,照樣是送上大批的禮物。

此刻,接到了文氏的信,得知要是能幫郡主辦成這個事情,那還能再得到郡主許諾的倭緞的經營權。那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啊。

文家趕緊召集了各家房頭的會議。在會議上,文家老爺把郡主的意思傳達到之後,大家都很激動。

其中二房的大老爺說:“倭緞在江南現在很受歡迎,我們雖然也有貨,不過都是從上海城分銷過來的。不多,也拿不到最好的花色。本來倭緞,南洋錦緞都是我們的弱項,現在,南洋錦緞反而成了我們的強項,那就剩下倭緞了。要是倭緞也能拿下,那我們文家就更強了。”

三房的大老爺說:“是啊,做生意,貨不全不賣錢,我們的貨物越齊全,我們的生意越好。這半年多,因爲南洋綢緞的帶動,我們蘇州綢緞,還有我們收購過來的那些本地綢緞都銷售的好起來。所以,可以預想,要是我們能拿到倭緞的經銷權,一定能給我們文家帶來更多的利益。”

大房的大老爺很滿意自己的族人這麼支持,說:“我們上一次給文蕙郡主貢獻的那些銀子,雖然數額大,可是我們賺的更多。可見,我們想法子搭上文蕙郡主這個線,還是很重要的。”

搭上文蕙郡主的線是因爲什麼?還不是因爲大房的女婿嚴叔鵬的關係?這說來說去,大家都要感謝大房。不過,說實在的,也確實應該感謝大房。自從大房結了嚴家這個親戚之後,有嚴家親家的支持,文家的生意是越來越好做了。雖然每年都要給嚴家送上豐厚的禮物,還有銀子,可是,這些錢就算是不送給嚴家,也要給那些地方小官們盤剝去,還要受氣,還不如給嚴家,這樣爽利一些,還不用受氣,別人看文家也不在是用看商賈的眼光看待,而是,刺史的親家,這多麼好啊。

更何況是後來,大房女婿還給家族帶來了文蕙郡主這個線路,得到了南洋綢緞的經銷權,這是多麼大的利益啊。所以,族人們對大房更加欽佩了。

各房的人都開始稱頌大房的好處來。大房的大老爺喜滋滋的聽着,半響,才說:“我們大房也是爲了全族人的利益着想。所以,我想,要是這個事情辦好了我們應該再給嚴女婿一些銀子。他和我家大姑奶奶在西北遠離家鄉,更需要銀錢。”

這還不應該的嗎?嚴叔鵬夫妻給文家又謀來了這些好處,還不應該給人家謝禮,商人重利,可是也恩怨分明,有幫助就應該拿銀子來答謝。

各房的人都表示贊同,於是,大房確定這一次還要再給嚴叔鵬十萬兩銀子。大房的大老爺說:“那這一次我們就聽文蕙郡主的話,叫人帶着銀子去西北買地,買鋪面了。你們看五十兩銀子怎麼樣?”

各房的人都同意,只有二房的大老爺沉吟不語。大房的大老爺問二房的大老爺:“你有什麼看法?”

二房的大老爺說:“上一次我們光是給文蕙郡主送銀子,就送了五十兩。這還不算那些明畫,珍貴綢緞之類的。當然了,上一次文蕙郡主給我們的南洋綢緞也確實是比倭緞要好一些,可是,倭緞也是一筆大生意啊。我們光是出五十萬兩銀子買地,買鋪面,是幫了文蕙郡主的忙,可是沒有給文蕙郡主送東西啊?”

大家一想還真是。大房的大老爺說:“我們肯定不能空着手去,我已經讓人去準備禮物了,還是收集名畫,湖州今年新花色的綢緞。還有一些我們這裡的特產。估計也有兩萬兩銀子的。”

二老爺不說話,但笑不語。這下子大家明白了,之前還送給人家東西,還有五十萬兩銀子,這一次只有二萬兩銀子的東西,沒有銀子,人家文蕙郡主下一次還有這樣的好機會還能再給文家嗎?雖然說是看嚴叔鵬夫妻的面子,可是嚴叔鵬夫妻可不是文蕙郡主的上級,是下級,給下級面子,跟給巴結上級是不一樣的。(未完待續。)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要同情第八十七章 人選第二百二十章 換人第八十二章 我不考慮死人第四章 原來是一家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透口信第五章 啓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趕盡殺絕第五十四章 如願第二百四十八章 遊船第三百四十一章 族規第六十六章 春宴準備第四十五章 有情況第十五章 三家不同打算第七十五章 調動第六十一章 不敢動手第二百八十章 出口茶第三百五十二章 碧水當家第一百七十九章 僱工種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有話說第一章 高調第一百五十六章 規矩第一百三十八章 遇仙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千寵愛第十一章 曲荷院第三十五章 參觀苗人部落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到內行人第九十一章 人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奶哥哥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錢的姑娘第二十七章 過招第一百五十五章 愛慕第一百三十四章 愚蠢第九十四章 逆天第五十七章 像大嫂學習第三百零七章 京城風雲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地方第一百四十三章 氣憤第七章 擴大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步之遙第二百九十八章 黑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變心第一百五十章 出路第八十一章 人心難測第一百六十五章 奶哥哥第四十章 能幹的兒媳婦第二百六十七章 培養自己的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悔悟第二百六十四章 取寶藏第二百零四章 白家帖子第九章 刺激經濟第二百六十六章 夷洲第一百四十四章 真相殘酷(三更)第二百七十一章 藥材豐收第一百三十章 多給一個第四十八章 徐家第四十五章 賬本第四十三章 去夷洲島過年第二百七十六章 拖慢腳步第二十九章 吐第一百四十一章 磨時間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後一個寶藏第一百七十五章 報答第十一章 春天第七十章 升遷第一百六十七章 喜悅第一百二十一十章 增長第二百七十九章 追求第二百六十五章 添堵第六章 跟着我第一百五十八章 造化第八十七章 不會針線第二十章 大陣仗第八十四章 皇帝的錢第三百一十章 主動挑釁第七十四章 修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沒有見過的糕點第三十章 棉被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途難測第一百九十一章 三省巡按第七十八章 絕境逢生第六十九章 升值第二百三十六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二十二十章 制香第三百零三章 沒有人能教我第三十一章 賊喊捉賊第一百五十八章 時來運轉第八十九章 預謀第二百四十三章 子嗣第七十七章 賣畫第二百零二章 手心手背第八十七章 不會針線第六十二章 發展工商第七十三章 民族融合第一百二十三章 惻隱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打工潮第一百零九章 洶涌第八十八章 畫堂第六十九章 三方受益第九十五章 多生孩子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要同情第八十七章 人選第二百二十章 換人第八十二章 我不考慮死人第四章 原來是一家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透口信第五章 啓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趕盡殺絕第五十四章 如願第二百四十八章 遊船第三百四十一章 族規第六十六章 春宴準備第四十五章 有情況第十五章 三家不同打算第七十五章 調動第六十一章 不敢動手第二百八十章 出口茶第三百五十二章 碧水當家第一百七十九章 僱工種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有話說第一章 高調第一百五十六章 規矩第一百三十八章 遇仙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千寵愛第十一章 曲荷院第三十五章 參觀苗人部落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到內行人第九十一章 人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奶哥哥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錢的姑娘第二十七章 過招第一百五十五章 愛慕第一百三十四章 愚蠢第九十四章 逆天第五十七章 像大嫂學習第三百零七章 京城風雲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地方第一百四十三章 氣憤第七章 擴大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步之遙第二百九十八章 黑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變心第一百五十章 出路第八十一章 人心難測第一百六十五章 奶哥哥第四十章 能幹的兒媳婦第二百六十七章 培養自己的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悔悟第二百六十四章 取寶藏第二百零四章 白家帖子第九章 刺激經濟第二百六十六章 夷洲第一百四十四章 真相殘酷(三更)第二百七十一章 藥材豐收第一百三十章 多給一個第四十八章 徐家第四十五章 賬本第四十三章 去夷洲島過年第二百七十六章 拖慢腳步第二十九章 吐第一百四十一章 磨時間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後一個寶藏第一百七十五章 報答第十一章 春天第七十章 升遷第一百六十七章 喜悅第一百二十一十章 增長第二百七十九章 追求第二百六十五章 添堵第六章 跟着我第一百五十八章 造化第八十七章 不會針線第二十章 大陣仗第八十四章 皇帝的錢第三百一十章 主動挑釁第七十四章 修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沒有見過的糕點第三十章 棉被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途難測第一百九十一章 三省巡按第七十八章 絕境逢生第六十九章 升值第二百三十六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二十二十章 制香第三百零三章 沒有人能教我第三十一章 賊喊捉賊第一百五十八章 時來運轉第八十九章 預謀第二百四十三章 子嗣第七十七章 賣畫第二百零二章 手心手背第八十七章 不會針線第六十二章 發展工商第七十三章 民族融合第一百二十三章 惻隱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打工潮第一百零九章 洶涌第八十八章 畫堂第六十九章 三方受益第九十五章 多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