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廬陵王風波(二)

給劉令嫺提示了一些考卷大概內容之後,武柲便出了書房,來到了院中,取過兵器架上大鐵槍,雙手緊握,迅疾無比地刺出一槍,隨即槍身一顫,槍頭虛影重重,足足八個槍頭,這是武柲用盡全力刺出的一槍,也是如今他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雙手緊握着長槍,武柲摒棄了一切雜念,心中只有着招式,他不是練武的材料,卻能夠二十多年堅持如一日,終究還是有了如今的成就,如今的武柲,單就馬上功夫,大周還有誰是對手?

劉令嫺在書房中看到武柲如此,便知他定是看了那份信而讓他心中不舒服,但有些事情,即使是她這個貼身的女人兒也無法勸解,只能讓武柲慢慢適應,直到那絲絲怒氣不再影響情緒。

隨即,劉令嫺便坐在了書案之後,開始編寫考卷。考卷是今日準備考校6歲以上府中孩子的,如今將近有三十多個,所以這份考校還要兼顧6歲到十歲的孩童。

幾年來,劉令嫺一直研究理學,數理化等方面也都頗爲精通,這也是武柲放心讓劉令嫺出題的重要原因。再者劉令嫺經常在府中,知道孩子們的一些情況,所以能夠更好地出些有針對性的考題。

砰!

一槍砸碎了一個木頭假人,頓時木屑四濺,武柲頓了頓,便收了槍,此時婢女和高力士都已經準備好了洗漱用品。武柲說道:“燒水,本王要沐浴!”

大清早沐浴,也只有魏王府不會覺得奇怪。這二十多年來,很多奴僕都已經習慣了男主人這特殊癖好,甚至在神都的女人間也是一直傳揚,畢竟“臭男人”可是臭的,但武柲如此愛清潔,卻也受到了廣大婦女的推崇,畢竟身體有異味。總是會影響心情,甚至是情慾。

武柲這個澡泡了將近半個時辰。當他重新換了嶄新的錦袍後,頓時彷彿換了一個人一般,他又恢復了陽光和自信,他的腳步結實。身材修長而偉岸。

書房內,劉令嫺正在奮筆疾書,鵝毛筆在雪白的紙張上劃出沙沙的聲響,她一會兒沉思,一會兒露出笑容,恬淡而美麗的臉蛋上,有着一抹成熟女人的韻味。

武柲很少如此觀察一個女人,特別是已經被他征服過的女人,但今日。他忽然發覺,身邊的女人,竟是如此美麗。平凡而恬淡的感覺,竟是有着如此不同尋常的吸引力。

回首往事,總讓人喟嘆青春易逝,容顏易老,那只是你不曾發覺身邊的美好而已。

而武柲卻是剛剛發覺,他擡起腳步。緩緩走進書房,來到了劉令嫺的身後。劉令嫺絲毫不曾發覺,依舊不停地書寫着。武柲沒有看寫的是什麼,他伸手攔腰抱住了劉令嫺,整張臉埋在了劉令嫺的秀髮中,劉令嫺渾身一顫,武柲深深得嗅了下那淡淡的香味,道:“辛苦你了!”

劉令嫺頓時沒好氣地道:“大清早的,給人家這麼大的事兒,如今沒來由挑逗奴家,這是何道理?莫不是生病呢?生病了,得去出塵姐姐那裡。”

武柲微微一笑,道:“這樣挺好的!”

劉令嫺卻不同意,埋怨道:“我的郎,你要再不放開,這考卷可要出不完了!”

雙手揉了下劉令嫺胸前的柔軟,武柲笑道:“比幾年前大了不少啊。”

劉令嫺臉上頓時一紅,便低着頭瞅着白紙,武柲輕聲道:“今晚上,讓我好好伺候你!”

隨即,也不管劉令嫺那如絲的眼神,便拿起了出了一半的考卷,武柲點了點頭,劉令嫺出發點是不錯的,照顧到了十歲以下的孩子,但這不是他要的,隨即取過鵝毛筆,刷刷幾下,便劃掉了兩道數學題,便重新編寫了一道。

武柲在腦中早有定案,所以不過半個時辰,一份總共二十道題,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歷史、哲學等考卷便完成了。看着一臉崇拜的劉令嫺,他快速地在她臉上輕啄了下,便一拍那翹臀,道:“好了,快讓先生們抄錄下來,午膳一過,便在大廳中開考,警告先生們,不得泄題,不然後果自負!”

心頭壓下那一巴掌的酥麻,劉令嫺點頭答應,便以最快的速度,逃出了書房,她不知道再被阿郎挑逗一下的話,她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但她可以肯定的是自己會很不堪。

當劉令嫺出了書房後,武柲坐在圈椅中閉目不語,高力士端來的早膳原封未動地擺設在托盤中。

如果可以,他早就派人去房州了,殺李顯也不過是一場事故或者一次巧合而已,既然女皇要把李顯弄回神都,那就隨意吧,即使最終把皇儲給李顯或者李旦,他也不會有任何意見,當然如果是那樣,在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時候,他也不介意來一場謀朝篡位,至於功過是非,就由後人去評判吧。

女皇以爲她做的很隱秘,其實她完全可以派人送一份聖旨到房州宣旨,大可不必派內衛精銳去,如此做的目的,主要還是爲了防止武氏諸王的別樣心思,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防備武柲。快踏入墳墓的她,已經不想再殺害一個親子了,李賢的死也讓她多多少少都有些後悔,所以在後來殺邱神績時,絲毫沒有手軟。

這一日,除了魏王府諸子考試之外,武柲是十分繁忙的,但依舊推掉了永遠也不會完畢的應酬,他雖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但他絕對是一個嚴格的父親。在魏王府,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需要進入家學,都一樣需要考試,這一條明確無二地寫在了家訓中。

午膳提前半個時辰,用餐完畢後。各房各院的女人們,把自己的孩子都領到了大廳,其實這大廳武柲取了個名字叫做“忠義廳”!有些江湖味道。但武柲就是喜歡這個調調。

而武柲也一直把“忠”和“義”看做是一個人做人的最基本原則。

忠義廳內,三十四個孩子吵鬧成一團,女人們也都笑鬧着,好不歡快,遠遠而來的武柲,便聽到了嘈雜之聲,頓時臉色微微一變。高力士察言觀色,準備提前去阻止。被武柲擋住、

不多時,隨着高力士一聲“殿下到!”

忠義廳內,頓時安靜了不少,但依舊嘈雜!

武柲不理會女人們的欠身行禮。便高坐在堂上,厲聲問道:“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地方?”

頓時,忠義廳內鴉雀無聲,女人們拉住了自己孩子,奴僕們更是不敢走動。

“回父王,此處是忠義廳!”一個粉雕玉琢七歲男童躬身作答。那小模樣兒足以讓很多人喜愛。

武柲一愣,這是自己孩子嗎?但作爲父親,不認識自己孩子可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也是十分丟人的事兒,更是一件讓人無法理解的事情。

“那你可知爲父取名此廳‘忠義’二字,有何用意?”武柲心中喜歡這個兒子!因爲從他那稚嫩而充滿堅毅的臉上。武柲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只見小孩子躬身道:“回父王,兒臣以爲,忠,乃忠誠之意,《論語》‘學而’篇中說,‘爲人謀而不忠乎”。義,乃義氣之意。《論語》‘述而’篇中說,‘不義而富貴,與我如浮雲。’就兒臣以爲,忠義不可分,乃做人之根本,人無忠則不信,無義則不立。”

武柲怔了怔,這是自己的孩子嗎?他甚至有些懷疑自己這個孩子是不是也是一個穿越衆。

忠義廳內,所有人都被這個孩子所吸引,他的回答有根有據,也回答得十分不錯。

“好,好一個‘人無忠則不信,無義則不立’,我要你們在場的所有人記住這句話,此處乃是我王府會客宴請重地,不是高聲喧譁嬉鬧之所!”

武柲心中有些疑惑,如果不是有人教授,他如何能回答如此貼切?於是他再次點點頭,看向兒子,說道:“你回答的不錯,爲父甚是欣慰,你這便坐座位上,考試馬上開始了,你可不要讓爲父失望哦!”

小孩躬身道:“兒臣定會全力以赴!”

這小子,竟然會打太極!武柲越發懷疑。

隨即武柲吩咐一聲,高力士喊道:“諸子就座,其他人等暫避,考試開始!”

隨即三十多個孩子,其中十三個女孩子便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因爲每一張擺好的桌子上,都貼有名字,而女人也用肢體語言給自己的孩子加油鼓氣,不多時便出了忠義廳。

等忠義廳內變得安靜之後,考卷便一一發下,西席崔融等十人也坐在一側,觀看這場魏王諸子的第一次考試。這場考試將很可能決定諸子的發展方向,也或許只是一個測試,但崔融等人都很期待,因爲魏王一旦登上大寶,那麼將來的皇儲就很有可能在諸子中產生。他們也說不定就會成爲一代帝師,這個身份不只是光宗耀祖那麼簡單,那可是名傳千古的榮耀!

當書寫的“沙沙”聲逐漸響起,武柲起身走下高座,他從一側一一看過,當他走過剛纔那個孩子身旁時,首先便看到了那桌角的名字,“武崇秀”!這是那個娘們生的呢?自己怎麼沒有一點兒印象?

武柲心中苦笑,這都是什麼事兒,再看武崇秀作答,只見鵝毛筆在他的手中不停地移動,他竟然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做完了數學題和物理題,這莫非是“神童”?

隨即他便離開,繼續看下去,總體都還滿意,至於能做對多少,就看他們的了。隨後他在高力士耳畔低語一番,高力士便出去了。

不多時,武柲出了忠義廳,便到了偏廳中,只見一個女人拉着一個小女孩兒的手,坐於繡墩之上,一旁的高力士低聲道:“殿下,就是她!”

武柲看着那背影,總覺得有些熟悉,直到婦人感覺身後有人,便起身轉頭一看,卻是那個日思夜想的男人。

武柲大腦有些短路,心中苦笑一陣,臉上出現一抹歉疚之色,便說道:“柔姐,近來可好?”

裴柔的臉上出現一抹苦澀,但依舊笑道:“臣妾見過阿郎!”隨即拉住小女孩,道:“思月,快給父王請安!”

思月看起來只有四五歲的樣子,武柲頓時擺手道:“不用這麼見外。思月,讓爹爹抱抱!”

思月彷彿有些害怕,但終歸是見過武柲的面孔,便張開了雙臂,武柲抱到懷中,親了下。便說道:“思月真乖!”

裴柔的臉上出現了一抹悲切,但似乎強忍着悲傷,武柲便說道:“這幾年苦了你了!”

裴柔搖了搖頭,道:“阿郎自有阿郎的事兒,在這府中不曾缺衣少食的。”

自武周建立後,武柲總是征戰在外,一去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多,即使回到府中,府中那麼多女人根本也照顧不過來,所以本就不怎麼受寵的裴柔自然就遺忘了。

武柲緩緩說道:“你給我們教養了一個好孩兒。我要謝謝你!”

裴柔心中頓時一喜,看來自己孩兒入了阿郎的眼了,便一掃頹喪之色,道:“妾身不過是替阿郎管教而已,這算不得什麼,也是妾身應盡的義務。”

武柲笑道:“玲瓏已經出嫁,找了個好夫婿,如今崇秀讓我十分欣慰。”轉而親了下思月的小臉蛋,道:“我的思月,你可要比你哥哥厲害哦!”

思月終於斷斷續續得說道:“父王,父王,思月會努力的!”

武柲大喜,隨即喊道:“高力士!”

“殿下,奴婢在!”高力士進來趕緊躬身道。

“帶着思月去買些好吃的,你也順道去見見你姐姐,一應所需去賬房支取便是!”武柲吩咐道。

高力士大喜,謝恩之後,便牽起思月的手,走了出去。

此時,偏廳內,只剩下了武柲和裴柔,有那麼一絲尷尬。

裴柔緩緩道:“阿郎很久沒品臣妾煮的茶了吧,就讓臣妾爲阿郎煮一壺吧。”

武柲微微一笑,道:“就到你那裡吧,我記得柔姐你做的核桃酥很好吃。我想吃了!”(未完待續)

第26章 溫國寺中巧解困第405章 廬陵王風波(六)第358章 宰相議軍情第一六十五章 啓程第195章 上陽宮夜宴第167章 **作樂以避嫌第451章 帝王之路(二十二)第一七十五章 玉漱第416章 廬陵王風波(十七)第199章 網羅人才第246章 天皇駕崩第493章 一代帝王(三十一)第282章 太后駕臨書院第457章 帝王之路(二十八)第122章 海船試航第44章 用計謀初治教坊第372章 後突厥末路(下)第200章 寶藏消息第329章 徵西域(二)第203章 羽林衛(一)第36章 開館講書第362章 素羅汗山之戰第100章 我沒看錯你第171章 賜婚地一百四十三章 去而復返第97章 驚變(一)第301章 太后微服而來第344章 魏王的軍事思路第497章 一代帝王(三十五)第336章 滅滅酷吏的威風第89章 昔日金陵第300章 新的城,武清縣第476章 一代帝王(十四)第101章 命不該絕第476章 一代帝王(十四)第136章 茶之道第三百二六章 魏王的偉大事業第67章 洛陽城中思第四百四十九章 二十第81章 這只是一個愛情故事第344章 魏王的軍事思路第8章 買牛第339章 薛師傷心了第1章 狗血式穿越第116章 公輸後裔第168章 一場武清的個人秀第274章 到宮中第423章 廬陵王風波(完)第159章 御賜牌匾第5章 國公之後第369章 郭元振火油顯神威第13章 施粥救民第418章 廬陵王風波(十九)第400章 廬陵王風波(二)第489章 一代帝王(二十七)第255章 乾乾縣令的活第18章 亂世如狗第245章 李治病重第43章 教坊使第484章 一代帝王(二十二)第222章 整軍建言(一)第315章 夜宿美人殿第56章 除夕夜宴第310章 宗室造反第368章 鐵勒破突厥第425章 蕙質蘭心李仙蕙第21章 裴氏姐妹第71章 左手太平右手婉兒第177章 出征(二)第50章 越人歌聲起第39章 武氏家族第347章 張昌宗入宮第59章 武敏之獸血沸騰第16章 官逼民反第38章 鋃鐺入獄誰知禍福第142章 竟是鹽幫第4章 艱難生活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一六十五章 啓程第494章 一代帝王(三十二)第336章 滅滅酷吏的威風第285章 武太后政改,徐敬業起兵謀反第12章 大唐遊俠兒第89章 昔日金陵第436章 帝王之路(七)第153章 元日夜(上)第373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一)第110章 落下帷幕第141章 心中那一片寧靜第135章 長史來訪第367章 夜襲吐蕃營寨第264章 夏侯夢婷第220章 天后臨幸(續)第222章 整軍建言(一)第111章 珠算第64章 梧桐院母子情第370章 後突厥末路(上)第339章 薛師傷心了第405章 廬陵王風波(六)第239章 油墨
第26章 溫國寺中巧解困第405章 廬陵王風波(六)第358章 宰相議軍情第一六十五章 啓程第195章 上陽宮夜宴第167章 **作樂以避嫌第451章 帝王之路(二十二)第一七十五章 玉漱第416章 廬陵王風波(十七)第199章 網羅人才第246章 天皇駕崩第493章 一代帝王(三十一)第282章 太后駕臨書院第457章 帝王之路(二十八)第122章 海船試航第44章 用計謀初治教坊第372章 後突厥末路(下)第200章 寶藏消息第329章 徵西域(二)第203章 羽林衛(一)第36章 開館講書第362章 素羅汗山之戰第100章 我沒看錯你第171章 賜婚地一百四十三章 去而復返第97章 驚變(一)第301章 太后微服而來第344章 魏王的軍事思路第497章 一代帝王(三十五)第336章 滅滅酷吏的威風第89章 昔日金陵第300章 新的城,武清縣第476章 一代帝王(十四)第101章 命不該絕第476章 一代帝王(十四)第136章 茶之道第三百二六章 魏王的偉大事業第67章 洛陽城中思第四百四十九章 二十第81章 這只是一個愛情故事第344章 魏王的軍事思路第8章 買牛第339章 薛師傷心了第1章 狗血式穿越第116章 公輸後裔第168章 一場武清的個人秀第274章 到宮中第423章 廬陵王風波(完)第159章 御賜牌匾第5章 國公之後第369章 郭元振火油顯神威第13章 施粥救民第418章 廬陵王風波(十九)第400章 廬陵王風波(二)第489章 一代帝王(二十七)第255章 乾乾縣令的活第18章 亂世如狗第245章 李治病重第43章 教坊使第484章 一代帝王(二十二)第222章 整軍建言(一)第315章 夜宿美人殿第56章 除夕夜宴第310章 宗室造反第368章 鐵勒破突厥第425章 蕙質蘭心李仙蕙第21章 裴氏姐妹第71章 左手太平右手婉兒第177章 出征(二)第50章 越人歌聲起第39章 武氏家族第347章 張昌宗入宮第59章 武敏之獸血沸騰第16章 官逼民反第38章 鋃鐺入獄誰知禍福第142章 竟是鹽幫第4章 艱難生活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一六十五章 啓程第494章 一代帝王(三十二)第336章 滅滅酷吏的威風第285章 武太后政改,徐敬業起兵謀反第12章 大唐遊俠兒第89章 昔日金陵第436章 帝王之路(七)第153章 元日夜(上)第373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一)第110章 落下帷幕第141章 心中那一片寧靜第135章 長史來訪第367章 夜襲吐蕃營寨第264章 夏侯夢婷第220章 天后臨幸(續)第222章 整軍建言(一)第111章 珠算第64章 梧桐院母子情第370章 後突厥末路(上)第339章 薛師傷心了第405章 廬陵王風波(六)第239章 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