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

山東,長白山。

這裡有一座營寨,土匪寨子,以前是反賊頭子王薄手下的十八寨之一,眼下是長白山地區爲數不多的山賊聚集地。

王薄敗亡之後,他的手下有很多人逃進了這裡,躲避官兵的追捕。

有些跟着王薄造反的亂民,是出於無奈,張須陀可以網開一面,但是有些純粹就是強盜,逮住了是必殺無疑的。

近兩年了,山東的主要工作,是安撫世家百姓,對於藏匿在長白山的這夥土匪,確實沒有功夫收拾他們。

一來規模太小,不值當收拾,再者長白山是天然的藏匿之所,勞師動衆進去剿匪,未必能抓到。

那麼這樣一個小禍害,張須陀自然也就不放在眼裡了。

這個山寨,叫做大將軍寨,因爲裡面的土匪頭子,自號大將軍,當年跟着王薄造反,殺了不少官兵,像他這樣的只要出去被逮到,多半也是個下油鍋。

本來小日子過的也算是風平浪靜,但是最近有點不對勁了。

因爲越來越多逃兵役、力役的百姓往他們這裡逃難來了,人越來越多。

因爲當年王薄是在這個地方造的反,所以山東的百姓自然而然的認爲,要躲避官軍抓壯丁,還得往這個地方跑。

隨着長白山進來的人越來越多,大將軍寨的土匪頭子杜伏威,越來越擔心起來。

“兄長,照這樣下去可不妙啊,”杜伏威道:“以前咱們處事低調,官兵顧不上收拾我們,眼下越來越多的人往山裡逃,必然會引來官兵,屆時恐會捎帶把咱們收拾了。”

杜伏威今年三十七歲,歷史上也是個大反賊頭子,小說大唐雙龍傳裡,他是兩個主角的義父,是的,這個人喜歡收義子,眼下就已經收了四個了。

而他口中的這位兄長,便是他的鐵桿發小,同爲大反賊的輔公祏。

這兩個人的造反級別以及在隋末的勢力範圍,不是王薄能比的,但不得不說,王薄是打響隋末大亂鬥第一槍的關鍵人物。

輔公祏臉色難看道:“弟兄們來報,已經在外面發現了官兵的蹤跡,張須陀這個人太厲害,他手下也有幾個猛人咱們兵械短缺,人手就幾百個,一旦官軍進山圍剿,恐你我兄弟要折在這裡。”

義子王雄誕在一旁道:“我派人四處打聽過,張須陀應該沒有離開齊郡,山東的兵是他負責徵調,聽說四五月份就會開打,咱們又能逃到哪裡去呢?不如再往深山裡躲一躲,熬過這一兩個月,應該就沒事了。”

“這個狗皇帝,三天兩頭徵兵,就好像有打不完的仗,”義子闞棱道:“我看吶,山東這次還得大亂一場,只看這些逃難來的平民,來自山東各地,就知道張須陀徵兵非常不順。”

說罷,闞棱正色道:“義父,不如咱們趁勢大幹一場,終日躲在這深山當中,與野人何異?反正出去也是個死,不如轟轟烈烈借勢而起,招募難民,組成義軍。”

“吾兒之言,正合我意,”杜伏威哈哈大笑道:“他王薄幹得,我杜伏威又如何幹不得呢?只不過眼下還不是時機,正如雄誕所言,等到山東的朝廷大軍離開之後,屆時各郡縣衙門兵力空虛,方纔是我等大展拳腳的時刻。”

輔公祏皺眉道:“知世郎當年何其勢大,最終還是逃不過兵敗身亡,可知山東一地,不宜舉義我們將來,還是要往南邊走,躲得朝廷大軍遠遠的。”

“不錯,”杜伏威點了點頭,道:“我跟着知世郎南征北戰敗就敗在離開山東之後去了河北,可知這兩個地方都是官府強勢所在,江淮水系縱橫,若聚水泊而守之何懼官兵?”

輔公祏道:“眼下山中平民,皆可爲我所用,網絡人心就在當下,我們需要儘早往山中撤去,以免與官軍遭遇。”

“好!”杜伏威一拍桌子:“兄長今後就是我杜家軍的長史,咱們也給自己封個官做一做。”

這兩人,是從小玩到大的,刎頸之交,實際上輔公祏還是被杜伏威給坑了,才當了土匪。

杜伏威人家也是地主出身,只不過爹媽死的早,他又是個敗家玩意,都嚯嚯乾淨了,而發小輔公祏一直在接濟他,總是從姑姑家偷羊給杜伏威。

後來輔公祏的姑姑報了官,這兩小子便躲進山裡當了土匪,那年杜伏威才十六歲,算是很早就在長白山落草爲寇的那一撥,王薄都屬於後面來的。

只不過王薄年紀大點,個人魅力也不一般,將落草在長白山的一幫匪盜聚集在了麾下,杜伏威也就是那個時候跟了王薄。

這麼鐵的關係,歷史上杜伏威和輔公祏還是出問題了,兩人降唐之後,杜伏威主動申請朝見李淵,在長安被封爲吳王、任太子太保,東南道行臺尚書令、江淮以南安撫大使,位在齊王李元吉之上,是大唐的四把手。

而留守在江淮的輔公祏直接造反,後來被李孝恭抓到之後,謊稱是杜伏威讓他造反的,以至於把身在長安的杜伏威給連累了。

這就是一報還一報,少年時因爲杜伏威落草爲寇,後來杜伏威也因他而死。

杜伏威的墓誌記載,他的死,是因爲輔公祏“留在丹楊,圖爲釁逆”,導致杜他“內懷憂懼,降年不永”。張須陀幾個月之間,彷彿蒼老了很多歲,這次徵兵,是陛下的旨意,他很清楚,幹不好了,陛下能要他的命。

而楊銘給他的信中,也說了,盡力而爲吧。

分到山東頭上的兵員數量,不多,也就三萬人,但是還有三十萬民夫呢,各郡縣的糧食也都被徵調了。

山東的百姓現在是聞兵役而色變,不等官差們講清楚,便已經在準備着拖家帶口的逃亡了,三年前剛經歷了一次,眼下日子還沒過穩當,就又來了一次。

玩呢?

“唉現在完全就是抓壯丁了,好在差不多也快湊齊了,”房玄齡道:“大軍一走,山東恐怕會是遍地反賊,三年前那場動亂,只怕要重新上演了。”

房玄齡之所以在這裡,是負責處理玄感的那幾十萬畝露田來了,如果沒有今年這場北征,山東一切安穩,正在朝着最好的方向發展。

但是徵兵一開,完蛋了,羣盜四起,民不聊生,眼下富商大族全都窩在城裡,已經不敢出去了。

張須陀長嘆一聲:“大勢如此,非你我所能更改,就連太子,也只能扼腕嘆息了。”

“歷城軍府,必須保障三千人的常備兵員,否則大軍一走,咱們連郡府衙門未必都能保得住,”說這話的,是張須陀的新進愛將,羅士信。

羅士信他們家本來就是歷城豪族,三年前的叛亂,他的哥哥臨濟縣縣丞羅明,就是死於王薄之手,他們家和張須陀,關係非常近。

如今的他,已經十五歲了,在外剿匪一年,勇猛無敵,山東地區人送外號,小孟賁。

十五歲的年紀,長得人高馬大,跟二十歲的差不多。

張須陀點了點頭:“我以招募軍餉的名義,私下裡扣了一些糧草,存在歷城庫中,以備將來之需,此番北征,今年年底之前,怎麼都會結束,我們也就是熬過今年,以後就會好一點。”

“沒錯,”房玄齡點頭道:“但也只是比今年好一點,比之去年,是遠遠不如的,匪盜一起,就是星星之火,將來宣城候又得四處滅火了。”

張須陀都快不想幹了,這特麼是幹什麼啊?就不能讓山東過點安穩日子嗎?

“熬過了今年,玄齡幫我在太子那邊說一說,給我換個地方吧,”張須陀苦笑道。

房玄齡笑道:“太子曾言,山東不可以一日無字果,這裡,還是得靠你啊,山東將來是很難,但越是難的時候,才越顯宣城候之棟樑之才。”

他纔不敢答應張須陀這種事情,伱級別比我高,也是太子的人,你自己爲啥不說呢?

張須陀笑了笑,道:“玄齡這幾天準備一下,便儘早返京吧,這裡已經沒有你的事了,晚走的話,怕是回京之路,多有坎坷。”

房玄齡點了點頭,他也想趕緊走,再不走,想出山東都不容易了,眼下攔路打劫的匪盜可不老少,雖然他身邊有幾十名隨從,但是架不住匪盜過衆。

當下呢,從山東征的兵,正在開拔,算是比較安全的時期,等大軍一走,官道上將會是危機四伏。

而房玄齡呢,會從齊郡出發過黃河,進入清河郡,然後從運河乘船南下,直往洛陽,然後從洛陽返回京師。

這條線路,是最安全的,因爲這條線上,全是大軍,來護兒的驍果軍,就是走運河的,而洛陽與關中之間,是整個大隋最安全的一條官道。

因爲京師與東都之間,一直都有各路消息傳遞,驛卒不斷,沒人敢在這條道上打劫。

兩天後,張須陀帶着部將親自將房玄齡的車隊送出城。

望着離開的車馬,羅士信皺眉道:“這個人,有點孬種啊,太子可沒說讓他回去,你看看他那膽小的樣。”

張須陀笑道:“怕死的人有怕死的優點,不怕死的人有不怕死的長處。”

“那咱們應該就算不怕死的吧?”羅士信道。

張須陀點頭道:“如果咱們也怕死,就徹底是無用之人了,無用之人,自然會被棄之如敝。”

“卑職受教了,”羅士信點了點頭。

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481章 君君臣臣二三九章 江南陳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第489章 北部大人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八一章 嚴重警告第505章 猶豫不定第718章 北進洛陽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第644章 苛捐雜稅第764章 牽扯太多二一三章 來護兒七八章 五牙大艦第752章 下手太快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七一章 朱雀大街第691章 謝恩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718章 北進洛陽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677章 我舅老爺三九章 香味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三十章 深不可測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一五六章 薨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三六章 偶遇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三四一章 靜照庵第766章 體面第594章 雙子同出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十四章 太子妃二四零章 秦王嬪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613章 氣暈了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第478章 倚老賣老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四四章 說和二三六章 偶遇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第497章 搭設浮橋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659章 將功贖罪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
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481章 君君臣臣二三九章 江南陳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第489章 北部大人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八一章 嚴重警告第505章 猶豫不定第718章 北進洛陽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第644章 苛捐雜稅第764章 牽扯太多二一三章 來護兒七八章 五牙大艦第752章 下手太快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七一章 朱雀大街第691章 謝恩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718章 北進洛陽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677章 我舅老爺三九章 香味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三十章 深不可測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一五六章 薨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三六章 偶遇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三四一章 靜照庵第766章 體面第594章 雙子同出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十四章 太子妃二四零章 秦王嬪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613章 氣暈了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第478章 倚老賣老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四四章 說和二三六章 偶遇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第497章 搭設浮橋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659章 將功贖罪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