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

自從楊廣繼位以來,連年大興土木,工部尚書宇文愷就沒有閒下來過,常年奔波在外。

正常來說,皇帝真該與民休養生息了,不能再這麼胡鬧下去,但是楊堅留下來的家底實在是太厚了,以至於楊廣腦子裡的盤算,就沒有停下來過。

家底,不只是錢和糧食,還有穩定的賦稅政策、府兵制、健全的行政制度,穩定的國祚,以及有待開發的富饒南方。

如果到此爲止,什麼都不要幹,那麼楊廣在歷史上絕對屬於明君行列,只是一條大運河,就足以讓他超過很多皇帝。

可惜沒有如果,修馳道的事情,再一次被提了出來。

還是絕大部分人反對,三千里的馳道,那不是開玩笑呢,而且馳道在北方,也就說修馳道的話還是得從北方徵調民夫,北方都成什麼樣子了?

楊廣修馳道的理由,很充分,高句麗沒有來大隋朝貢,而他在突厥的時候,是對高句麗使者發出過最後通牒的,但是人家沒有當回事。

這讓楊廣顏面掃地,番禺小國竟然敢無視天朝皇帝,這是找死。

南北運河已經開通,取名永濟渠,可以承載中原地區及南方兵員北上,但是這還不夠,因爲大隋的精銳,在關中。

所以楊廣要修一條西至關中,東抵涿郡的馳道,以方便關中精銳可以快速支援邊境,對境外用兵。

馳道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秦朝,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以咸陽爲中心,修建了可以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類似於國道。

修路這種事情,從來都是政治和經濟來決定的,不會無緣無故去修一條路,既然修,肯定有它的用處。

但這一次,楊廣還是沒有得逞,因爲各部衙門都在哭窮,真沒錢了,徵調民夫可以不花錢,但糧食供給總得花錢吧?

現在的問題是,在北方,你有錢也不知道去哪買糧食。

朝會上,楊廣將目光看向高熲,他希望高熲能站出來支持他。

“獨孤公覺得,朕的這個想法,不切實際?”

簡直是天方夜譚高熲站出來道:

“臣以爲,修馳道這件事,於國有利,但是眼下這個時機,是不是不太合適?陛下既然有意親征高句麗,那我們至少都需三年的準備時間,如果馳道分爲三年來修,國家尚可勉強承受。”

高熲現在學乖了,絕不和楊廣硬懟,但是他又不能不顧及當下形勢,所以他的回答既照顧了楊廣的面子,也給眼下的局面留有餘地。

“以我天朝國力,收拾一個高句麗,真的需要準備那麼久嗎?”楊廣皺眉道。

高熲點了點頭:“征討高句麗,河北必爲大後方,可是眼下的河北百業俱廢,人心思穩,想要恢復生產是需要時間的,後勤保障不穩,前方用兵勢必艱難,爲穩妥計,確實應該準備萬全,再徐徐圖之。”

讓楊廣將這口氣憋在肚子裡三年,顯然不可能,他甚至恨不得現在就去打高句麗,可眼下的情形,不允許他這麼做。

正如高熲所言,河北還沒安撫呢,別到時候他御駕親征坐鎮河北,結果高句麗還沒打,河北又反了。

那麼眼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安撫河北了,安撫,就要算賬。

但洛陽,不是算賬的地方。

只見楊廣道:“元褒本爲齊郡太守,然年事已高,朕準他在洛陽休養,提拔齊郡通守張須陀爲太守,收回旌節。”

旌節這種東西,不會一直讓你拿着,它代表的是一種臨時權力,過時就要收回,畢竟使持節權力太大。

接着,楊廣又道:“封元褒爲金紫光祿大夫。”

這是給元褒一些補償,畢竟人家剛剛把閨女嫁給了老二。

楊廣又道:“魚俱羅平叛有功,加封左光祿大夫,食邑一千戶,喬鍾葵、史懷義,進封銀青光祿大夫,賞絹五千匹。”

他這次只有賞,沒有罰,只要不在賞賜行列的,基本可以等着皇帝跟你秋後算賬了。

閻毗已經慌了,運河完工,他已經跟着皇帝南下返回洛陽,而他心裡也清楚,這次肯定是要獲罪的,就看是多大的罪了。

所以他也希望皇帝返京之後,再論罪,因爲京師有秦王,秦王必然會針對齊王,而他的罪名大小,完全取決於會替楊暕背多大的鍋。

而秦王是唯一能幫他減輕罪名的人。

在大隋,過年沒有上元節熱鬧,而今年洛陽的上元節,又是一場極爲鋪張浪費的盛大慶典。

慶祝什麼?慶祝運河開通,同時還得謝神,謝黃河水神。

這些事情,都是太常寺去做。

河北的戰亂,絲毫沒有影響到洛陽的繁榮,在這裡,你能看到的,就是一派繁榮已極的盛世景象。

正月初三,東邊來了一個人。

這個人叫做小野妹子,他可不是妹子,而是個漢子,漢名叫蘇因高。

此人是倭國遣隋使,也就是小日本子,他這次來帶了一批倭國僧人,還有日本國主的國書,希望能從大隋學習一些佛法。

衆所周知,日本佛教就是從華夏傳過去的,後來傳入日本的還有儒教和道教,前者被統治者拿來使用,後者的影響力遠不如佛教。

但是道教卻直接改變了日本最高統治者的稱呼,“天皇”一詞,就是道教名詞,而代表天皇地位的劍和鏡兩件神器,也是受道教影響。

直到後世,仍將中日韓戲謔的稱之爲儒家三寶。

負責接待外賓的,是鴻臚寺,楊銘還兼着這個部門呢,他不在,負責接待的自然是蘇夔和陳叔明。

正月初四,小野妹子被帶進了紫微宮,覲見大隋皇帝。

這小子會漢語,不知道他是怎麼學會的,雖然蹩腳,但大家勉強也能聽懂,只見他站在大殿中,手捧國書,道:

“海西菩薩天子重興佛法,我奉倭國天皇之命,求見大隋皇朝天子,請求大隋天子准許倭國僧人在這裡學習佛法。”

“海西菩薩天子重興佛法”,這是倭國對楊廣的稱呼,因爲對日本來說,大隋在海的西面。

而倭國這個詞,聽起來好像在罵人,但這個時期的日本,確確實實叫倭國。

他們這個倭,在日語中的發音,與“大和”相同,所以日本後來也自稱爲和人,大和人,大和民族。

咱們叫起來是有貶義的,倭寇倭寇說的就是他們,但他們自己叫起來可沒有貶義。

楊廣是知道這支使團的目的的,名義上是學習佛法,實際上是倭國打算對新羅用兵,也就是棒子。

而新羅就在高句麗南邊,眼下迫於高句麗的壓力,是討好大隋的,倭國這是提前跟大隋打個招呼,他們不想和大隋有衝突。

楊廣本來是准許的,新羅那邊一亂,高句麗必然趁火打劫,也會順勢拖累國力,對大隋有好處。

但是當他打開這封國書之後,臉色瞬間難看。

因爲國書的第一句話,是“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

這尼瑪一看口吻,也知道自己就是那個日沒天子,我大隋蒸蒸日上,怎麼就日沒了?有你這麼說話的嗎?

一個海中小國,在我面前也敢稱天子?

楊廣直接就動火了,冷冷道:“蠻夷書有無禮,勿復以聞。”

意思是這種無禮的國書,以後不要再讓老子看到。

於是小野妹子碰了一鼻子灰,被鴻臚寺的人給請下去了。

等人走後,裴矩趕忙道:“倭國打算對新羅用兵,於我有利,臣以爲,當派使團回訪,以示我大隋乃禮儀之邦。”

楊廣皺眉道:“朕何須交好蠻夷?倭國不過是海中島國,一隅之地耳。”

裴矩笑道:“我們派出回訪使團的目的,是要告知倭國國主,他打新羅,咱們不插手,同時,我大隋還需派人前往新羅,知會真平王金白淨,告訴他們倭國有意對新羅動武,而我們則是坐觀虎鬥。”

楊廣一愣,頓時笑道:“世矩多謀善斷,每解朕憂,就按照你說的辦,只不過,誰爲使者?”

裴矩道:“鴻臚卿掌客裴世清,通曉倭語,可由他率領使團,東渡大海,傳遞陛下聖意。”

“把這個人叫進來,”楊廣道。

不一會,老裴家的裴世清懵裡懵逼的就來了,他真的懂倭語嗎?略知一二。

他懂漢語,就能差不多理解日語的意思,聽不懂沒關係,看字就能猜個大概。

慾求不滿兄嫁三日間,義母的誘,不要告訴我你們看不懂啊?

漢字是從漢末三國時期傳入日本,南北朝時期,日本才正式將漢字與本土日本語融合,創造出他們自己的語言方式。

裴世清半吊子水平,完全能勝任,他一個河東人,跟日本交流的困難程度,和與嶺南人交流的難度差不多。

當他知道自己被委以這個重任的時候,心裡多少是有點不爽的,這特麼跑的也太遠了,還得跨海,鬼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回來。

但是他也清楚,閥主裴矩這是在給他機會,只要能順利完成任務,回來就能升官。

畢竟像他這樣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想要往上爬,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於是裴世清痛快道:“臣當不辱使命。”

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585章 你混蛋第647章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626章 不差錢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539章 遼東郡王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652章 救火將軍第705章 水軍出動七三章 醍醐灌頂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607章 捨己奉公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第740章 留活口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第658章 斛律明月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666章 天寒地凍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第九章 河東郡王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529章 進退無路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第685章 悍兵難管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520章 大柱國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749章 君臣相合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第767章 貓哭耗子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507章 殘部補充第643章 各就各位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第520章 大柱國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第715章 敗興一場第627章 潮汕地區三二四章 談判第478章 倚老賣老第710章 蠻子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480章 太師李穆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第625章 登高之門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二七三章 挖牆腳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第599章 盡善盡美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九十章 納吉八六章 左右之爭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第517章 嚴防死守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七四章 家大業大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六九章 舉薦二七九章 透心涼第592章 水車軸承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八五章 手起刀落第607章 捨己奉公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702章 紙上談兵二四零章 秦王嬪
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585章 你混蛋第647章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626章 不差錢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539章 遼東郡王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652章 救火將軍第705章 水軍出動七三章 醍醐灌頂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607章 捨己奉公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第740章 留活口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第658章 斛律明月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666章 天寒地凍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第九章 河東郡王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529章 進退無路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第685章 悍兵難管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520章 大柱國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749章 君臣相合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第767章 貓哭耗子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507章 殘部補充第643章 各就各位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第520章 大柱國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第715章 敗興一場第627章 潮汕地區三二四章 談判第478章 倚老賣老第710章 蠻子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480章 太師李穆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第625章 登高之門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二七三章 挖牆腳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第599章 盡善盡美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九十章 納吉八六章 左右之爭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第517章 嚴防死守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七四章 家大業大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六九章 舉薦二七九章 透心涼第592章 水車軸承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八五章 手起刀落第607章 捨己奉公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702章 紙上談兵二四零章 秦王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