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

晉王府,青山房。

楊家三個兄弟,目前來說應該是徹底分家了。

大興晉王府,是楊昭的家,河東郡王府,是楊銘的家,豫章郡王府,是楊暕的家。

當然,這些都只是暫時的,將來肯定會有所變動。

比如楊廣繼位之後,楊昭必然就是太子,會進東宮,次子楊暕就會襲了晉王爵位,那麼晉王府就又是楊暕的了。

像晉王府這類位於京師黃金地段的固定資產,輪到誰就是誰的,三兄弟都不會搶,大家都有封邑,不在乎這點錢。

而楊銘,也會成爲親王,至於什麼王,現在肯定不知道。

親王,也叫國王,封號大部分出自春秋戰國時代的諸侯國號,少部分出自其它。

國號越大,親王的身份也就越高。

其中以晉王、秦王、齊王、楚王四個封號最爲尊貴,接下來就是周、魯、趙、蜀、魏、樑、燕、代、韓、宋、吳、越等王號。

漢王楊諒比較特別,這個封號最早見於漢王劉邦,華夏曆史上共出過28位漢王。

楊銘未來的封號,基本可以肯定,是從秦、齊、楚三個裡面選擇,秦王的可能性最大。

眼下的青山房,老大楊昭還給楊銘留着,他做爲大哥,肯定不會讓兩個弟弟返京之後沒地方住。

三兄弟的關係,目前還是非常和諧的,至於以後會怎麼樣,誰也說不準。

反正楊銘是不會跟大哥翻臉的,對他沒好處。

寢室內,楊銘見到了早已等候多時的楊茵絳,後者臉色奇怪,見到楊銘後,眼神瞥了瞥一旁的兩名侍女。

楊銘揮了揮手,讓侍女退出去,隨後坐下道:

「是有什麼話想說嗎?」

楊茵絳突然來到楊銘身前跪下,抱着楊銘的膝蓋,將頭枕在他的大腿上,小聲道:

「獨孤鳳兒出事了。」

楊銘道:「這我知道,然後呢?你想說什麼?」

楊茵絳突然擡頭,直愣愣的看着楊銘,道:「給我一次機會,行嗎?」

楊銘笑了笑,伸出手指挑起她的下巴,道:

「是誰跟你說什麼了?是楊約,對吧?」

楊茵絳點了點頭,淚眼婆娑道:「叔公希望我能成爲你的正妃,他告訴我,我不能輸,因爲我身上寄託着楊家的未來。」

「他是嚇唬你呢,」楊銘擡手幫她擦着眼淚,笑道:「弘農楊氏的未來,不會寄託在你一個弱女子的身上,你也沒有這麼大的能力,他這麼說,不過是給你壓力而已。」

「不是的,」楊茵絳哽咽搖頭:「爲長遠計,如果我不能成爲你的正妃,等到祖父百年之後,父親在朝中必然不受重視。」

會重視的,因爲他足夠笨,而楊廣將來多少也會給楊家點面子,畢竟扳倒楊勇,楊素是出了大力的。

但是你爹將來會是個反賊啊

你若爲正妃,如果將來真的按照歷史走向發展,你爹反了,我也會受牽連,你更不會好過。

在楊、裴二人之中,毫無疑問,楊銘一直以來都是最重視楊茵絳,但是他不能因爲兒女情長,影響到自身。

這不是自私,楊銘身上的擔子也很重。

楊銘擡手撫摸着對方臉頰,澹澹道:「誰爲正妃,也不是我說了算,自古婚嫁之事,皆受父母之命,我們只能順其自然。」

楊茵絳愣住了,默然半晌後,她緩緩起身後退,不能置信的望着楊銘。

她自認爲自己還是瞭解他的,而楊銘最後一句話,明顯是在敷衍她。

你可以想辦法撮合裴宣機與楊嬋,爲什麼就不能爲自

己的事情想想辦法呢?

楊茵絳突然意識到,楊銘心目中的王妃人選,很有可能不是自己。

爲什麼?裴淑英才認識他多久啊?就因爲她的父親是裴矩,而我的父親是楊玄感?

楊茵絳身軀輕輕顫抖,像是看着一個陌生人一樣看着楊銘,哭訴道:

「我已經輸了,對不對?」

楊銘起身來到她面前,沉聲道:「不要總聽楊約的,有些事情可以聽,有些事情,還是要你自己拿主意,不要亂想了,回去吧。」

楊茵絳慘然一笑,雙眸微閉,兩串淚珠滑落臉頰:

「我明白了。」

說完,她一臉悽然的轉身走了。

楊銘返回座位坐下,嘆息一聲。

確實很難,不是他矯情,以他的身份,正妃之位真的是需要反覆權衡的。

自古以來,婚喪嫁娶便是人生頭等大事,尤其是大隋眼下的形式。

下晌在楊嬋那裡的時候,楊銘就聽說了,他現在可是個香餑餑,好多門閥都已經盯上他了。

其實他們看重的,並不是楊銘自身,而是想借助他這個跳板,引起楊廣的重視或者說接近楊廣。

如果族內女子成爲河東王妃,那麼家族與太子楊廣就是姻親關係,

藉助這個優勢,族內便會有更多人得以入仕,甚至有機會進入中樞,到了那個時候,他們就會想辦法澹化與楊銘的姻親關係,因爲楊銘未來只是親王,不是太子。

而這類家族藉助楊銘得勢之後,就會再將目光放在楊昭身上,準確來說,是楊昭的子女身上。

這是一種長遠的投資,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楊素如此,裴矩也如此,而楊茵絳和裴淑英,不過是弘農楊與河東裴用以獲得利益的犧牲品而已。

在大隋,大家族的女子自打出生,身上就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聯姻。

清楚這些的楊銘,也會從自己的實際利益角度出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第二天,楊銘與楊昭一起,前往明德門迎接老二返京。

楊暕回來了,他並不知道大興發生了什麼事,還興高采烈的拉着自己兩個兄弟,說什麼從揚州給他們帶回來幾個江南女子,剛好楊銘也近成年,正可以享用。

好在老大楊昭及時糾正,告知他祖母的事情,以免這小子進城後仍是樂樂呵呵,這可是大不敬。

楊暕得知情況後,瞬間變得老實,乖乖的跟着楊昭進城。

三個兄弟當中,就屬楊銘和獨孤加羅感情最深,其次楊昭,這倆都是獨孤後親自撫養過的。

老二楊暕就不行了,與獨孤後感情不深,他的幼年時期是在江都長大的,與母妃蕭氏最親。

永安宮,這兩天來,獨孤加羅的身體狀況很不錯,每天都會在皇城內散散步,身後跟着的都是老楊家的嫡系宗親,也是大隋最有權勢的一撥人。

見到楊暕回來,她竟然有點不高興。

並不是因爲楊暕的問題,而是覺得子孫都返京了,是不是害怕她快不行了呢?

本來大好的心情,說變臉就變臉,一氣之下又回了永安宮。

這下好了,把個楊暕嚇得不輕,因爲老楊家比較迷信,獨孤加羅見誰都高興,唯獨見到楊暕變臉,所以大家一致認爲,楊暕這是衝着獨孤後了,或是帶進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於是楊廣趕忙讓自己的二兒子出宮,免得將不吉帶給自己的母親。

還讓道士趙昭跟着楊暕回晉王府設道場,將楊暕身上不乾淨的東西都弄走。

就這樣,前後攏共不到半個時辰,楊暕就出宮了,而且很大可能,

不會再讓他進宮了。

結果當天晚上,獨孤加羅的病情就惡化了,整個皇宮亂成一團。

既然無藥可醫,那麼肯定就要求助玄學了。

於是乎,昭玄統靈藏大師,道門大威儀以延大真人奉旨入宮,在永安宮外的廣場上大設***。

以延大真人一來,直接點出生辰八字裡帶甲子、甲戌、癸酉、壬申、辛未、庚午等等的,立即出宮。

楊銘不幸,帶了甲子,所以只能是離開了。

和他一起離開皇城的,包括宗室、官員、宮女宦官在內,多達一千五百人。

大理寺兩個少卿,趙綽、楊約全部中招。

離宮的路上,楊銘聽到身後有人喊他,回頭一看,是楊約老賊。

後者一路氣喘吁吁的追上楊銘,笑道:「殿下可否賞光」

「賞不了,」沒等到對方說完,楊銘便斷然拒絕。

經過那晚楊茵絳的事情後,他現在一看到這老小子就來氣,你特麼少在背後唆使她。

楊約臉皮厚,不以爲然,寸步不離的跟着楊銘的轎輦,

皇城內能坐轎輦的,除了宗室嫡系,只有幾位頂級大老有這個待遇。

楊約既不頂級,也不是大老,所以他只能走路。

「殿下對下臣一定是有所誤會,」楊約笑眯眯道:「是不是有人在殿下面前中傷楊某?」

拉到吧,就你還用中傷?楊銘澹澹道:「楊少卿有事?」

「真有事,」楊約一臉嚴肅道:「下臣究竟做了何事?以至於殿下如此生疏?」

楊銘忽然擡手,令轎輦停下,打發走僕從之後,楊銘步行出宮,楊約乖乖的落後他半個身位。

「獨孤鳳兒的事情,是你乾的吧?」

「殿下爲何污我?」楊約大驚:「此事與我沒有任何關係,下臣願以歷代先祖起誓,這話可不能亂說啊。」

楊銘本來是懷疑他的,但是這老小子都拿祖宗發誓了,或許真不是他。

門閥士族最重的誓言,可不是什麼天打雷噼,天打雷噼才死你一個,拿祖宗起誓禍害全族,一般人都不會這麼發誓。

不是楊約,又會是誰呢?反正楊銘是不會相信,獨孤鳳兒好好的就成這樣。

她畢竟名義上是自己的正統王妃,她都能出事,自己如果忽然有一天成爲誰的絆腳石,是不是也會出事呢?

楊銘澹澹道:「我只跟你談這一個話題,你有說的,咱們就談,沒有,你該去哪去哪。」

「有有有,」楊約連忙道:「殿下不就是懷疑獨孤女被人動了手腳嗎?楊某可以爲殿下分析一二。」

在楊約看來,得先把楊銘穩住,至於最後會談到什麼話題,完全是可以引導的。

而楊銘心裡也清楚,只要坐下跟楊約談,一定會談到楊約想談的東西。

而他也想看看,這老小子還在算計什麼。

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669章 大冢宰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七四章 家大業大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一一九章 撮合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十三章 老實人第518章 西方之劫第559章 條件第627章 潮汕地區四七章 夫妻恩愛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714章 寄人籬下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第491章 軍府亂象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第589章 折辱武舉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一九六章 亂戰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第748章 以身入局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十三章 老實人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九章 河東郡王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673章 渡河之戰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746章 齊王楊暕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九六章 頂包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761章 勸酒第603章 依律而行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762章 主動請辭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702章 紙上談兵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637章 救荒法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第608章 小奸巨猾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第532章 一觸即潰
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669章 大冢宰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七四章 家大業大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一一九章 撮合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十三章 老實人第518章 西方之劫第559章 條件第627章 潮汕地區四七章 夫妻恩愛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714章 寄人籬下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第491章 軍府亂象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第589章 折辱武舉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一九六章 亂戰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第748章 以身入局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十三章 老實人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九章 河東郡王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673章 渡河之戰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746章 齊王楊暕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九六章 頂包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761章 勸酒第603章 依律而行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762章 主動請辭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702章 紙上談兵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637章 救荒法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第608章 小奸巨猾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第532章 一觸即潰